(一)机械障碍
机械障碍,主要是指不能维持传播信道的通行无阻,影响传播的效果。
对于印刷媒介而言,最常见的是印刷质量不好,字体模糊,缺页断行,错字漏字,画面不清等。
对于电子媒介而言,常见的障碍有两种:一是人为的干扰,电台与电台之间所使用的频率非常接近,会发生干扰;二是大气压的干扰,引起干扰的是传播静电,会发生爆炸似的杂音。电视媒介有时会出现不清楚的频道。面对面个人对团体的传播,如麦克风出现了故障,也会发生传播障碍。
(二)语言障碍
由于语言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信息传播障碍,称语言障碍。
语言是公共关系传播最重要的工具。但是语言本身是复杂的。首先,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语言,一个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即使是同一民族的语言还有方言土语。这些语言的差异,阻碍着人们之间信息的传播;其次,人们掌握运用语言能力的差异,用语不明,不能正确表达思想,就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再次,当语言结构不符合语言规范时,产生语病,也会给传播带来困难。
(三)习俗障碍
习俗,即风俗习惯。这是在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社会规范,虽然一般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但对调整人际关系有较强的约束力。公共关系传播会受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公众习俗的影响和制约。由于礼节习俗的不同,审美习俗的不同,时空观习俗的不同,如果公共关系人员在传播活动中不掌握民俗、民风知识,不注意因地制宜、入乡随俗,就可能在交往、沟通中形成误会甚至冲突。
(四)观念障碍
观念属于思想范畴,由一定的经验和知识积淀而成,是一定条件下人们接受、信奉并用以指导自己行动的理论和观点。观念本身是传播的重要内容,同时又对信息传播有巨大的影响。有的观念是传播的动力,而有的观念可成为传播的障碍。封闭的观念排斥传播活动的开展;僵化的观念窒息双向交流;极端的观念破坏传播的完成。观念障碍既可能在传播者身上存在,也可能在受传者身上存在。
(五)角色障碍
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在社会大舞台上都扮演着角色。担当不同社会角色的个人,如果缺乏明智性,或陷入盲目性,不能理解别人,则往往会因缺少共同语言而造成传播沟通的障碍。人们可以因为年龄不同而造成“代沟”;可以因为社会职业不同而造成“行沟”;可以因为社会地位不同而造成“位沟”。以上都是属于角色障碍的范围。
(六)舆论障碍
舆论障碍,是指传言、小道消息和谣言所造成的传播障碍。
所谓传言,一是指辗转流传的话;二是指某人向他人传述另一个人的话。小道消息又称小道新闻,即所谓“小道”传播的关于某人某事的“报道”。传言和小道消息,都是通过非正式传播渠道传播的。
传言和小道消息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一是领导者常常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二是通过有益的传言,可以化解矛盾,增强人们之间的协作和团结。传言和小道消息也有消极作用的一面,主要表现在:造成泄密,危害工作;给工作造成被动;影响团结等。
谣言是通过非正式渠道流传的无事实根据的消息。如果说小道消息有一些可能属实的话,那么谣言则纯属无稽之言。从谣言的来源看,大致可分为有意捏造和无意讹传两类。如果说传言和小道消息还可能有积极作用,那么谣言就只有消极作用。人们常把谣言比做一把“杀人剑”,比如,一个创业功臣,在艰难困苦中没有倒下,却往往被“桃色新闻”的谣言所淹没。因为这正是怀有恶意的人毁掉好人形象的“选中点”。这种谣言一经传出,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舆论力量,给人增加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影响人们的感情方式和行为方式,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七)心理障碍
现实的传播与沟通过程中还常为人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所影响,消极的心理状态常会造成传播障碍。认知不当、情感失控、态度欠当都会导致传播障碍。
(八)组织障碍
衡量一个功能的优劣,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能否有效地进行内外信息沟通,组织不合理会造成内外信息传播的障碍。层次过多会造成信息失真,重叠会造成信息沟通缓慢,管理系统的条块分割会造成信息沟通不畅等。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一、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11大学生情感的特殊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处在生理与心理的快速成长阶段,在情感需求上呈现出强烈性和复杂性。加之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思潮冲击时,缺乏对新事物的辨别能力,所以他们常常受外界复杂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不少的情感困惑,不少大学生对自身的情感问题感到无所适从,他们迫切需要学校从情感上给予帮助和引导。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诸多大学生自杀自残、违法犯罪、校园暴力等事件,这些事实告诫我们,在新形势下关注大学生特殊的情感需求,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已成了当务之急。
12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1)熏陶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能够为校园营造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有利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情感教育也能够为大学情感教育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创新大学教育的模式提供研究思路和实践指导。
2)共鸣作用。情感教育的运用,能够让老师与大学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学生与老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3)激励作用。积极的情感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积极的情感因素,利用其对行为的积极影响,以此来推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情感教育的观念认识不到位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一方面,高校教育主体受根深蒂固的教育模式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只关心自己传播理论道德知识的水平,强制性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既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而缺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关注,也缺乏对情感教育的科学认识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高校情感教育的运用忽视了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我国传统的学校情感教育更加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强调社会的价值而缺乏对大学生个体价值的关注,淡化甚至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们只关注学校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缺乏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缺乏对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反应和接受程度的关注,这也使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大学生的个人情感难以得到理解和重视。
22情感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入了情感的因素,但教育内容比较空泛、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在某些特定时刻,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向学生灌输一些与情感有关的理论知识,或者利用课堂开展几次情感培训。而情感教育应该是连续性、长期性的,情感教育的内容要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才能起到情感教育应有的作用,偶尔的几次培训所讲授的情感内容并不能系统全面地解决大学生实际的情感问题。此外,目前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显得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内容在组织和编排上显得空洞和乏味,没有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也很难对大学生构成吸引力,激发起他们对情感教育内容学习的兴趣。
23情感教育的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
长久以来,高校呈现情感教育内容的方式比较单一,普遍采取教条化的单向教育模式。教育者往往也只是通过以课堂为主要教育形式,以灌输为主要教育方法的形
式,对道德进行说教和宣讲,将情感教育的内容灌输给大学生,这种情感教育的方法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真正实现情感的互动,教育内容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教育方法,阻碍了情感教育的深入开展,招来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的反感和漠视,导致高校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近几年来,有些高校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教育等,但由于欠缺科学安排和缺少有效监督,而使情感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了只做表面功夫的形式主义倾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最终脱离了情感教育的实质。
三、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对策
3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师的传统观念中,教育是以教师为本的一种单向的知识灌输与传递,缺少了情感投入、忽视了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这种以教师为本的教育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只有转变教师传统观念,以学生为本,倾注情感,才能保证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以学生为本,首先要求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有极强的自尊心,教师要懂得尊重他们,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其次,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感状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最适合学生、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再次,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32丰富情感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受教育者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从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21加强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情感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与认识我国的历史与实际的国情,以厚重的历史感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其次,要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到教育内容中,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最后,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教育阵地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地方去,通过实践活动,从中领悟到个人与国家的内在统一,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切实的行动将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变为实际行动。
322加强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教育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与他人的来往与交流,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缺乏社会交往经验,缺乏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在这一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亲情、友情与爱情观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亲情观教育。亲情观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亲人作为大学生关系网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大学生必须首先学会与之相处的对象,只有先学会如何与自己的至亲相处,学会如何善待自己的亲人,才能更好地关爱身边的人、关爱整个社会。
(2)友情观教育。友情是使人获得满足的一种基本情感,是生活中良好人际关系的体现。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友情是他们人际关系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处理起来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友情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爱情观教育。爱情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但由于大学生对待爱情不够成熟和理性,因而会产生很多情感困惑与问题。爱情是关系着大学生人生和命运的大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任务。
323加强培养个性品质的教育
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意志顽强、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等,是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首先要加强生命观教育。目前社会上大学生轻生、杀生等事例时有发生,这警示着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缺乏与不足。加强生命观教育就是要强化生命意识,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能力等等。心理素质往往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素质问题,如面对压力时的茫然无措,面对挫折时的自暴自弃,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等。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加之以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33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
331寓教于乐
教育是目的,教学的目的必须通过快乐的手段才能得以实现,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营造愉快的情绪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实现学习目的。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者不能只关注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数量,而忽视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质量。教育者只有着力于让学生在接受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保证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教育的内容,从而真正接受教育。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就是指教育者关注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情感状态,最大限度地实施愉快教育,充分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情感为切入点,创设一切有利于情感发展的情境,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对美的领悟和认识,调节学生的负面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快乐与兴奋的状态。
332以情施教
情感活动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情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感染到其他人,使之与自己产生共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情感参与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好好把握情感活动所特有的两大功能,学会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融洽的情感氛围中,将教育者的积极情感传递给受教育者。以情施教的教学方法就是指教育者在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自觉地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育效果。以情施教,要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达到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融入对内容的理解与情感,在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和活泼的形象去呈现教育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投入的真挚情感,以及渗透到教育内容中的真情实感,从而感染和打动学生,使情感因素的力量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333加强自我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使受教育者能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转化为自身稳定的道德情感与品质。实现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促使大学生将内化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动。要实现自我教育,要求教育者正确对待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和需要,按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情感培训,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在课堂中,教育者采取情感互动与情感体验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如选取大学生身边的道德案例、先进事迹等,通过创设情境、角色互换的形式,激发大学生产生真实情感,以此产生对道德感的自我认知。其次,在课堂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将学到的理论要求转化到实践活动中去。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参观社会考察、讲座报告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教育者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利用环境这一隐性的教育因素,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情感意志,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中。但由于情感教育在理念、内容、方法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未能使情感教育的巨大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运用情感教育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大的意义。
;早恋,从字面上看就是过早的恋爱。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人们习惯上把早恋界定为“不到恋爱年龄而进行的恋爱”,关于“恋爱年龄”国家并无具体明确的规定,人们习惯上以如下两条标准作为参照,一是生活自立程度,二是法定婚龄相差的程度。用以上两个标准进行甄别,中学生间的恋爱,都可以称之为“早恋”。目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并不鲜见,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越刮越烈的趋势,令教师和家长头痛。因此,对中学生间早恋进行研究,析其原因,找出预防措施和教育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11111中学生早恋,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的主观因素,又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不良影响,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同作用的结果。
1、性早熟是中学生早恋的内部生理原因,生理因素对中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当代青少年性成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早熟,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和营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性成熟的时间提前了,据有关调查,我国初中一年级女生(约12岁)中“来潮”者已有5793%,初中二年级男生(约13岁)中,“遗精”者已有5934%,他们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显露出来,加之体内分泌大量的雄激素、雌激素,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机能的成熟加强了他们对性的要求,对异性的爱慕,如遇适当的条件,随时都可能发生早恋行为。
111112、心理上的“断乳”、与异性交往的需要是早恋的心理原因。随着青春期的来临,性的成熟。中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都在急剧变化,进入“第二次断乳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渴求友谊,希望交朋友以倾吐心中的烦恼和迷惑,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是非观念不太强,分不清什么是“友谊”,什么是“爱情”。其中意志薄弱者,认识模糊者则可能发展为早恋。
111113、性信息的污染是中学生早恋的外部社会原因。近年来,**电视、音像作品和文学艺术作品忽视社会教育功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迎合低级趣味要求。对有关两性的视、听、感等综合形象增多,剌激强度增大。诸如接吻、拥抱、裸露的“床上戏”随时可见,某些书刊对性活动的自然主义的色情描写,情节轻浮……。性剌激的增多,使青少年的性本能在客观上得到了强化。加之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信息十分敏感,表现出过高的兴奋性,并受情绪的影响引发强烈的性冲动。这些都无疑对情窦初开、良莠难辩的中学生的早恋起了强烈的鼓动作用。
111114、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不当和失误是中学生早恋的客观原因。来自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忽视他们生理心理的变化;对孩子的管理教育采取粗暴专制的态度,对子女的交往横加干涉,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指导;这些,造成子女和家长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孩子深层次的需要在家庭得不到满足,只好在家庭以外的异性朋友那里寻求慰籍。来自学校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学校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任意削减活动课程,校园文化单调,校园生活枯燥,使中学生过剩的能量得不到正常的释放。对性教育的认识不足和保守,使性教育在大多数学校得不到正常开展,而中学生对性问题又是急于了解和渴求的,那么,**、电视、报刊杂志等有关性场面的描述就来填补这一空白了。
二、中学生早恋的对策。
11111早恋虽然符合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但并不是性成熟的必然产物。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一定的思想和意志所支配和控制,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无为”的。所以,对中学生的早恋,要加强研究,掌握规律,寻求对策。
111111、加强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中学生阶段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由于中学生心理的成熟滞后于生理的成熟,他们会遇到许多困惑和不解。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有一种“成人感”但又处处要依靠父母;他们遇到难题想和父母谈,又不便开口,因此,丞需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教育。
11111青春期教育 应以性教育为核心内容,还应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性教育要注重性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相结合,通过性教育使学生通晓某些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以使其能正确对待随着自己身体发育而出现的来潮和遗精,预防有害的习惯和过早地性心理的觉醒,帮助他们减轻悦 和性成熟有关联的各种体验,避免由于出血和遗精而带来的惊恐,不安和害羞。性道德教育是使学生提高分辨性问题是非,美丑、羡恶的能力,培养道德意志的自控能力。使他们懂得:人不同于动物。其主要区别在人能控制本能欲念,动物则是自然流露。因为人有人生观和道德观。通过教育使他们明了 青春期情感的烈马应受到道德和理智之缰的控制。
11111性知识的教育应掌握适时和适度的原则,不应使性知识教育成为纯生物的、自然主义的性知识启蒙,否则会带来有违初衷的诱惑力。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111112、鼓励和指导好中学生异生交往。1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住,是青春期教育最受关注的问题,由于害怕异性交往有导致早恋增多,有些学校和教师人为地在男女生间高高筑起一条“三八线”。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越禁越多。因为“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式加强对它的兴趣,因为愿望的力量同禁令严厉程度成正比”。(罗伯兰罗素语)。其实,中学生以萌发和产生“性爱”心理,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有条件进行恋爱和建立婚姻家庭。在这段“延缓满足”期内,友谊正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补偿,但异性交往既可萌发初恋的情感,导致早恋的发生。亦可以使初恋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究竟朝那一方向发展,往往取决于教育者的引导。因此,作为教育者既要为中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无压抑感的健康的交住环境,尊重他们之间的异性交住,又要给予积极的恰当指导。要教育男生尊重女生,行动要讲究分寸,教育女生自尊、自重、自爱。使他们明确:(一)友情和爱情的区别。友情不等于恋情友情可以发生在同性和异性之间。而恋情只会对异性产生,友情是对着大伙的,不排斥他人恋情则是单一的、排他的。友情是公开的,可以共同分享的,恋情是隐弊的,自私的。使他们认识二者的区别,有助于他们正确地分辩自已和别人的感情含义,保持一定的警觉。(二)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注意自己的外在表现。青春期的学生正值情窦初开,在非正常情况下异性间身体各部分的接触都会产生:异样的感觉”。使人想入非非。(三)求广泛忌单一。与异性的交往,要尽可能减少单独相处,要广泛地与异性同学交往,建立起广泛的朋友关系,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在集体活动中与众多的朋友保持良好关系。
111113、开展活动,拓宽兴趣,使青春期学生情感迁移。青春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智力发达,兴趣爱好广泛,这本是好事,但由于缺乏辩别是非美丑的能力,也就易陷入低级趣味之中,过早地对性产生兴趣,出现早恋。教育者应及时地引导他们的意识和兴趣到认识的兴趣,运动的兴趣和社会的兴趣上来。首先向引导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在刻苦学习,立志报效祖国,成为有用之才上。其次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他们的注意力吸收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使他们的精神有所寄托,旺盛的能量得到释放。这样有利于预防早恋,也可使早恋的情感得到迁移,及时娇正早恋行为。
111114、抓住苗头,防微杜渐。中学生的早恋大多是秘密进行的。但“日晕而风,础润而雨”任何事情在发生前,都会有预兆,都会流露蛛丝马迹。因此,教师应细致地观察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据典型调查材料表明,有早恋行为的学生发出的信息有:突然过分地追求时髦,讲究穿戴,修饰打扮;活泼好动、喜欢和教师交往的学生,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不愿再和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接触,经常瞒着父母和同龄异性单独去看**或去游乐场;突然有人寄信来,而且寄信人不留地址,喜欢看有恋爱情节的**、电视、言情小说……。教师若遇上上述情况,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心理状态认真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一旦发现学生早恋,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信任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认识早恋的危害,自觉矫正早恋的行为。
111115、努力创设一个利于中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个体的教育影响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综合活动的结果。因此,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最佳配合是对中学生进行早恋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改善社会大环境,净化社会风气。社会各部门都要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电视和出版部门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亦要注重社会效益;文化部门对音像、书刊作品要加强查处力度,防止**音像、书刊作品泛滥;公安政法部门对贩卖,传播***秽书刊、音像作品的不法分子要坚决予以查究。街道、居委会、村委会要加强对学生的假期教育。其次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家长要端正教育思想,要关心子女的全面发展。对子女的早恋行为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明确早恋是子女生理发育成熟的樗,要鼓励和指导好子女的交往。要善于把孩子对性的好奇迁移到健康、有益的方面。为他们开辟新的天地。再其次,学校教育要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教育好学生正确分辩外界的信息,提高对文艺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其次要密切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的指导,争取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实效。
针对新媒介对少年儿童的消极影响的对策
现代社会对少年儿童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媒介。在针对网络对少年儿童的消极影响方面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机制,营造绿色网络文化环境
(1)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工作机制。学校思想教育必须认清网络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不断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努力开辟思想教育的新天地。一是增加网络文化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规划和建设好学校网络文化主题网站,三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站文化,四是加强网络文化思想教育队伍建设,五是积极利用 BBS 开辟网络文化教育新阵地,六是开辟网络文化专题论坛,七是开展网络文化心理咨询,八是“依网络做活动,以活动兴网络”,拓展网络文化思想教育空间。有计划地开展贴近青少年网络文化生活的有影响的各类活动,如绿色网络教育征文,开展“,“看INTERNET”等与之相关的系列征文,关心青少年的思想、学习、生活、交际、友谊、爱情、道德、理想、职业和未来等方面,把主旋律唱到网上,以达到凝聚人、团结人、鼓舞人,激励青少年拼博奋进的教育目的。
(2)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创新机制。思想教育必须针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推进思想教育的改革,突破传统,善于创新。一是在思想观念上,把握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确立现代教育观念。二是在思想教育内容上,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资源,用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内容占领网络阵地。三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体现网络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功能,灵活开展思想教育。四是在工作格局上,建立以思想教育网站为主体的新型网络文化教育平台。
(3)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保障机制。在当前学校及社会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为思想教育赋予新的、现代化手段,保障网络的科学建设和健康发展。一是切实加大对校园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硬件保障工作。二是加强建设、管理,切实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组织保障工作。三是培养网络思想教育者,努力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队伍保障工作。四是建立学校与政府的合作渠道,努力做好思想教育进网络的环境保障工作。把好网络的“入口”和“出口”。五是争取社会力量加大对学校网络建设的支持,努力做好思想教育网络的资源保障工作。
(4)建立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功能机制。努力实现网络教育的引导功能,应积极引导青少年主动开展“网德”大讨论活动,强化网络上的自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提高网络自我教育功能。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生存方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弘扬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引导青少年开展各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讨论活动。要堵疏结合,监控和引导并重,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如果说靠监控和删除文章来控制不良网络文化是一种“堵流”手段,那么及时发布主流媒体信息,扶持正面理性信息,引导网上舆论方向则是一种“疏导”的手段。在网上关于一些话题的热烈讨论中,如果把所有涉及敏感问题的文章一味删除,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甚至导致对立情绪。因此,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仅要“堵”,而且还要“疏”,坚持疏堵结合,监控和引导并重。当代青少年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无论是眼界、理念还是思想,都比较成熟、比较理性,应该相信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我们注重培养一批有独立思考能力、立场正确而坚定的青少年网友,依靠这些骨干带动更多的网友理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就能够实现青少年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可见,要“疏之有度、堵之及时”,才能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不论是堵还是疏,都要立足于帮助青少年提高对网络文化进行独立判断的能力。惟其如此,才抓住了网络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2、加强网络文化下的道德教育,塑造健全的网络道德人格
(1)创新理论教育,倡导健康上网。把辨别网上信息的能力、网络道德、网络自我规范意识以及网上的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作为工作的重点。把热点问题讨论作为难点,积极主动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说教和填鸭的方式,要发扬民主,尊重个体与个性,与学生展开讨论和沟通,耐心地把问题从根源、本质上分析透彻,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思想上认识问题。
(2)以文明修身为载体,加强学生文化底蕴的积累。学校应加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举办网上大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通古今、晓中外,接受先贤志士的教导和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备分析和评判网上信息资源的能力,增强防范辨别能力,加强约束能力。
(3)重视网络心理咨询,健全学生心理。安排心理咨询师,对学生展开面对面交流或网上沟通,排解学生内心的积郁,调整学生的心态,引导他们重塑健康的心理,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使网络文化成为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心声的一个窗口,使学生拥有一片抒发自己情感、坦露自己心声的天地,让学生可以互相帮助,解决同龄人内心的问题。使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能成为教育者。
(4)健全网络管理,加强综合治理。深入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法规,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净化网络环境。例如制定“网络自律公约”,开通反垃圾邮件平台,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控制和过滤,使学生无法接触垃圾信息。
转眼间,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已有十年。环视课堂,我们的课程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 现状一:“信息技术课”等同于“计算机课” 走进校园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手中拿着信息技术书,嘴里却高喊着:“走,上计算机课喽!”学校同事习惯于把信息技术教师称为“计算机老师”。由此可见,在学生和同行眼中,信息技术只是计算机的代名词,把计算机课改成信息技术课如同新瓶装旧酒。
在信息技术教师眼中,信息技术课是不是等同于计算机课呢?在下校调研和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对于教材中介绍软件的那些课时的热情非常高,备课时会将软件的功能一挖再挖,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拔高要求,但对于一些涉及学科基础概念的课时却不太重视,有的教师甚至直接跳过。这种把信息技术课上成了计算机培训课的现象比比皆是。
现状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成为“三维目标”中的短板
在课堂上,教师过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分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略对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产生一种定式,针对每节课设计一个任务驱动,讲解新知识点时,首先由教师进行演示操作,然后学生进行练习,针对学生操作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再进行答疑演示,最后通过师评、互评等方法对学生这节课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知不觉地回到技术体系的操作层面上,技能教学变成了课堂主角。虽然教师备课时制定了三维目标,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都已形同虚设,实实在在落实的只有“知识与技能”目标。久而久之,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的根本目的就是学习使用各类软件。
现状三:忽视了差异性
我国地域广博,地区文化差异较大。信息技术教育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部分农村学校的电脑硬件配置比较低,在很多农村完小是两名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上课,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容量和学生的练习质量。学生从小缺少良好的现代信息文化氛围,信息文化资本先天缺失。在教育教学中,无视地区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导致课堂教学目标虚化。
处于同一地区的学生,受认知因素和原有基础知识技能的影响,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上也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采用“齐步走”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能力较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较弱的学生“吃不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做出相应调整。
三维目标齐头并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提出的学科目标,它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知识与技能”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我们的教学缺少任何一个维度的目标,学生都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在备课中挖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它自己的学科思想。在备课分析教材时,我们要认真把教材中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和因素挖掘出来,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从而获得价值认同。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作为教材的处理者和课堂的主导者,在教学中要十分注重自己的导向性,因为我们在课堂中引用的案例、素材,以及范例作品的选题,无不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
在评价中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时,我们要从三个维度去检验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渐渐地,学生就会忽视自己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只有教师重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学生才会认识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领域。
构建“生活”常态化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教育即生活。教育倘若是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技术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和学校,割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那学生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无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师要树立一种“生活”课堂常态化的意识,在教学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在讲解新知识时,我们要努力寻找它们在生活中的原形,善于借助生活类比,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设置任务时,我们要植根于社会生活与实践,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方法、思想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课堂教学只有从生活出发,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植根于生活,才能具有厚重的生命力,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启发学生走出“学习”这个狭隘的范围,走进“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
立足活动,延伸课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经常听到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只会模仿,越来越缺乏创新意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锻炼他们的创新技能呢?笔者认为,立足课堂,开展活动,让实践活动成为课堂的延伸,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课时对他们来说远远不能满足。因此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活动,让学生将学习兴趣持续延伸到课外,学生会体会到更多的快乐,也更乐于探究,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教材中介绍的只是一小部分。课外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活动,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难度上的提升。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完整的探究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并积累了一些探究方法,扩展了思维广度,创新的火花在活动中不断绽放。
重视校本教材开发,展示学生个性特长
校本教材是由学校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发的教材。通过自主开发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问题,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引入地方特色资源。在编写教材时,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人物、重要事件、建筑物、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等都可以成为教材编写的资源。例如,学校毗邻西溪湿地,西溪的历史、文化、风景就可以作为特色资源引入校本课程。学校附近的交通堵塞、垃圾处理等问题,都可以引入校本教材,成为学生研究问题的切入点,成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技能,制作电脑作品的资源。有了这些熟悉资源的介入,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就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这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也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补充统编教材的空白点。由于信息技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统编教材在编写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会留有很多空白点。教师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兴趣点或该地区竞赛的项目,有目标地选择部分内容作为校本教材。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可借鉴的有益教育经验还略显不足。因此,我们一方面应该积极探寻其他学科的发展之道,取其精华;另一方面应该具备全球视野,学习国外同学科的先进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国际性人才。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学军小学浙江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