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淡淡的忧伤,委婉缠绵的闲愁,月圆而人未圆,心中倍感凄凉。月满西楼: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表达诗人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
月满西楼用一种情景表达了无处排解的相思之情。另外,月满两字隐含满月之意。月圆人不圆,更增加了些许无奈。
扩展资料
月满西楼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
根据李清照带有自传性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而后其父李格非在党争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再品味曾巩的《西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 卧看千山急雨来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明手法),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运用效果)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宋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译文
醉中告别西楼,醒后全无记忆。犹如春梦秋云,人生聚散实在太容易。半窗斜月微明,我还是缺少睡意,彩画屏风空展出吴山碧翠。
衣上有宴酒的痕迹,聚会所赋的诗句,点点行行,总唤起一番凄凉意绪。红烛自悲自怜也无计解脱凄哀,寒夜里空替人流下伤心泪。
注释
西楼:泛指欢宴之所。
春梦秋云:喻美好而又虚幻短暂、聚散无常的事物。白居易《花非花》诗:“来如春梦不多时,云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吴山:画屏上的江南山水。
“红烛”二句:化用唐杜牧《赠别二首》之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将蜡烛拟人化。
赏析
晏几道由于“不受世之轻重”,“遂陆沉下位,无效国之机缘,只好流连歌酒而自遣,成为古之伤心人。” 他的词作,大多工于言情,颇得后人称颂。其词惆怅感伤的基调、超乎寻常的艺术技巧,具有永不消退的艺术魅力,即以此词而论,就颇能打动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昔日欢情易逝,当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无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在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开篇忆昔,写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这似乎是追忆往日某一幕具体的醉别,又像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实虚莫辨,笔意殊妙。二、三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离合不常之感。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它们来象征美好而不久长的情事,最为真切形象而动人遐想。
“聚散”偏义于“散”,与上句“醉别”相应,再缀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轻易便散的感慨便显得非常强烈。这里的聚散之感,似主要指爱情方面,但与此相关的生活情事,以至整个往昔繁华生活,也自然包括内。
上片最后两句,转写眼前实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经深了,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散,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这一句似闲实质,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
过片三句承上“醉别”、“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是筵席上题写的词章。它们原是欢游生活的表征,只是此时旧侣已风流云散,回视旧欢陈迹,翻引起无限凄凉意绪。前面讲到“醒不记”,这“衣上酒痕诗里字”却触发他对旧日欢乐生活的记忆。至此,可知词人的聚散离合之感和中宵辗转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
结拍两句,直承“凄凉意”而加以渲染。人的凄凉,似乎感染了红烛。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了。
此词为离别感忆之作,但却更广泛地慨叹于过去欢情之易逝,此时孤怀之难遣,将来重会之无期,所以情调比其他一些伤别之作,更加低徊往复,沉郁悲凉。词境含蓄蕴藉,情意深长。全词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
西楼》颇具遒劲阳刚之美,本首诗选取了"海滨雨前"这一"最富于包孕性的时刻",既表现了大自然壮美的景象的恢弘,同时也披示了作者豁达、开阔的胸襟尤以"卧看千山急雨来"句,作者渲染"风吹、浪卷、云涌、雷鸣"的用意,是为了享受"急雨"带来的审美感受而"卧"字的运用更是"造化用语"的范例他不仅写出了作者激赏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象时所特有的豪情,而且将作者那种力求上进、豪放潇洒、雍容大度的神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卧"字在此起了传达感情,揭示主旨的作用
这是一幅海上风雨图,气势磅礴钱钟书先生称曾巩的绝句“有王安石的风致”,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得出来
开头两句写海上的风浪,首句写海浪,用“如云”的明喻;二句写风声,用“数声雷”之暗喻,惟妙惟肖地将海上的风浪描绘出来:潮头如云,去而复回,北风呼啸,震耳欲聋,惊涛拍岸,声如雷鸣诗人抓住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描绘出一幅极其壮美的“惊涛拍岸”油画,极富震撼人心的作用谢榛的“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似乎少了点儿气势,苏东坡的“天外黑风吹海立”,似乎缺了点儿动感,许浑的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似乎缺了点儿声势也许可以这么说,将他们三人的的诗句加起来,就熔化成这两句
第三句将帘子挂起这一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只有垂帘,哪有挂帘呢但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这和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张先的“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李白的“铲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等一样,“愈无理而愈妙”(《词筌》)
最后一句写诗人的雍容气度和一腔豪情,关键字眼在于“卧看”杜牧有“卧看牵牛织女星”,陈与义有“卧看满天云不动”,这些“卧看”都写出了外表安详,而内心激动的神态,并把读者的目光引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还为画面添上主人公的形象不过,杜牧之“卧看”显得深沉哀婉,而陈与义的“卧看”显得潇洒俊逸这一句虽没有高尔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那种外露的激动,但要深沉得多,含蓄得多
西楼、西窗及其西厢房也就成了古代文人诗文中传承下来的表达相思哀怨的凄美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西楼”这个意象,点击网络搜索一下发现,“西楼”一词最早见于六朝诗歌中,南朝宋诗人鲍照的《玩月城西门廨中》一诗中有“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语,稍后于鲍照的梁朝诗人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诗中有“天禽下北阁,织女入西楼”的诗句。其后诸多文人的诗词曲中都屡屡出现“西楼”这个意象,尤其以宋词为盛。如: 晏几道的《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伤离别几人能堪,唯有借酒道别,又处西楼伤心地,如何让人不醉矣!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月圆人未圆,雁归人未归,一人独守西楼,愁肠百结,清辉满楼,凄清若许,真让人黯然而泪下矣! 辛弃疾的《满江红》:“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织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怜有愁无,应华发。”词人为解孤愁,为排郁闷,为浇块垒,只有独上西楼,一个“快”字,急切之情立现矣! 西边的楼为何如此引得我们文人的注目呢我想这里自有它的深厚的文化背景,因为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把天上的星相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宫,这一观念影响到人们对家居房间的布局分配,以南为尊,则尊长居住面南之屋即北屋。“日归于西,起明于东。”东为阳,为大,为贵,东边的屋子是子孙们住的地方,比如“东宫”成了太子的代名词,“东床”成了女婿的别称等。西边属阴,为次,甚或为贱,照应的人物是少女、侍妾等,西楼也就成了女子的居所。如元杂剧《西厢记》中“西厢”便为崔莺莺的住所;世俗中的“西宫”,也就借指妃嫔,所以“西楼”、“西厢”“西宫”等这样的词语就有了一层香艳脂粉味道,段段闺情相思,片片缠绵哀婉,自然要在此演绎了,于是也就有了流传千古的或忧、或怨、或悲的诗词佳句。西楼、西窗及其西厢房也就成了古代文人诗文中传承下来的表达相思哀怨的凄美意象。 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和“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大约都只与爱情相关;白居易的“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元稹的“最忆西楼人静夜,玉晨钟磬两三声”,郎士元的“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李欣的“西楼对金谷,此地古人心”,晏几道的“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分外明” 和姜夔的“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似乎泛化为与情侣相连了。 “西楼”的朝向自当面东背西,且在古代的建筑设计中一般情况下西面开有小窗或留有小廊,主人可以倚窗或凭栏远眺西方之景。因此,诗词中的“西楼”常伴随着黄昏落日出现,晏殊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斜钩”、张耒的“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和朱敦儒的“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斜阳垂地大江流”等句子即是,黄昏意识触及而来的是怀人怀乡的情感,怀人怀乡情感的发散自然会引起无数有此经历的读者的共鸣。 为此,我们可以知道,“西楼”多和忧愁、悲戚、苦痛相关联,首先是由倚窗所见夕阳黄昏、暗淡和萧疏的景象引发出来的。因为在古人心目中,日暮时分当是远游之人归家的时刻,登西楼者目及日落时的暗淡和萧疏的景象,便会思念远行未归之人。同时,日暮又是时光流逝的象征,目睹夕阳落山,女子自然容易产生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伤感;而远游的男子,也容易引发岁月流逝、功名未成的蹉跎沧桑之感。如《长亭送别》[四煞]中的唱词:“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莺莺在张珙走后,自己黄昏时独上西楼,目力所见的只是夕阳、古道、衰柳和长堤构成的凄迷惨淡而又空旷寂寥之景。主人公内心极度凄凉悲痛之情通过西楼所见之物得以渲染,如果在东楼、南楼、北楼中的任意一楼,恐怕都没有在西楼见到黄昏落日的萧瑟、衰败之景那么使人感到真切、清晰和痛入肌髓,因而也就无法淋漓尽致地传达抒情主人公内心的那份失落与苦痛。 当然,“西楼”还常常与“月亮”相始终,并与之共同营造了一个相思哀愁的意境。因为在西边的方位,是可以很方便看到月亮的,尤其是下沉之月,也就是深夜之月。这就说明西楼的主人或暂居之人为情所困,深夜未眠,或彻夜长思,通过诗文其辗转难寐、彷徨踟躇、孤苦愁闷的情形便呈现于读者眼前。周邦彦词《浪淘沙》:“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这里,词人把别后的思念之深情集中于一个晚上,前面的“地远天阔”、“露冷风清”不足以表达思念情感之浓之烈,于是想象空中飘荡的断云缠带住西天的残月不要落下,自己好举酒杯四目相对,以此寄托深深的相思愁苦。可见,写月夜思人或深夜愁绪的常常用“西楼”来表达,渐渐的“西楼”在古诗词中演变成了一种浓郁的相思与愁绪的代名词,就如古诗词中的“柳枝”代表依依惜别之情一样渐渐地固化下来。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秋夜月》、《上西楼》。李煜填此词时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举头远眺,只见新月如钩,低头细看,见桐阴深锁,这俯仰于西楼之间,真个万感萦怀矣。 施肩吾的《夜笛词》:“皎洁西楼月未斜,窗户寥亮入东家”; 周密的《玉京秋》:“楚萧咽,谁寄西楼淡月”;张南史的《和崔中丞中秋月》“秋夜月偏明,西楼独有情”,都与月相联系,他们借助西楼和月一起来营造一个柔美、凄清的意境,借此来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份难以言传的情感。 这样,“西楼”慢慢由一个具体的存在演变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闺房,或指曾经聚会之所,或指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进一步发展便成了一个抽象的情感寄托物,该意象常依附着忧伤、愁苦、悲切、幽怨等情思。以致在以后的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如张养浩的《殿前欢·对菊自叹》:“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姜夔的《鹩鸪天》:“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许浑的《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李益的《写情》:“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周紫芝的《鹧鸪天》“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等等。 有人发现,“西楼”这一意象中还积淀着丰厚的四季、五行、五声、五色等古代传统的文化内涵。在四季中,西为秋,《春秋繁露·阴阳义》日:“秋,怒气也,故杀”, 秋者为愁,所以“西”常给人萧瑟衰飒的感觉;在五行中,西为金,《汉书·五书志》言:“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所以“西”有金戈杀伐之气,让人不寒而栗,心内忧戚;在五声中,西为商,欧阳修《秋声赋》云:“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古人认为秋天衰杀之气与商声重浊凄怆之音相符,因此“西”让人产生哀伤凄凉之意;在五色中,西为白色,白是禁忌色,《礼记·效特性》云:“丧服以送终也”,民间称丧事为白事,因而“西”便有惨淡凄戚之意味。因为“西”包含着这些文化意蕴,在这些丰厚的文化意蕴的枕藉下,西楼以及与西楼相关的意象附着的惆怅、凄伤、衰婉、悲痛之情便更加蕴藉而浓烈了。 同时,在诗词中,我们还经常看到“朱楼”“红楼”这些意象,如曾巩的《西楼》:“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和我们上面分析的西楼意象迥然不同,给人一种开阔、崇高的审美感受。而下面的“红楼”却有了更多的脂粉气,给人一种声色之感,和“西楼”相比更有着一种相对浑浊的情感充溢其间的感觉。如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白居易的《母别子》:“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冯延巳的《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红楼。”韦庄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辛弃疾的《鹧鸪天》:“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洪升的《长生殿�6�1偷曲》:“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曹明善的《喜春来》:“小瀛洲外小红楼,人病酒,料自下帘钩。”等等。 http://byzhgyblogsohucom/161431426html 来源 小议古代诗词中的“西楼”
出自唐代诗人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赏析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