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雁的诗句

关于大雁的诗句,第1张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李师中《菩萨蛮》 大雁基本上就是代表了一种思念的感情(鱼雁传书嘛~~~)

1 关于思乡带雁字的诗句

关于思乡带雁字的诗句 1带“雁”字的思乡的诗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人日思归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重别周尚书 (庾信) 阳关万里路, 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 秋来南向飞。

登逍遥楼 (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 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 无因雁足系书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淡黄柳 (宋:姜)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摧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2求有关雁的诗,要表达思乡的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3求有关雁的诗,要表达思乡的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释义: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释义:大雁都已飞走了,书信再难寄出。愁绪多得让人难以入眠。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释义: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唐·温庭筠《瑶瑟怨》释义: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先秦·《诗经》释义: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先秦·《诗经》释义: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先秦·《诗经》释义: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唐杜甫《归雁》释义:最让我悲伤的是,连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飞去,而我却挪不动步呢。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唐·崔涂《孤雁》释义:几行归雁消失在遥远的塞外,不知你形单影只要往何处飞?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唐·杜牧《早雁》释义: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1:思念,相思

2:乡愁,思乡

3:使者

4:孤独,孤寂 

古称书信为“鱼雁”。

  在我国古代,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古诗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而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像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而古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有诗曰:“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2 “归雁”指远离他乡,思念家乡,回家的人。

  《归雁》杜甫 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回?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3 大雁还是情种,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说的就是大雁,因为大雁是一旦配偶死去,就不再相配的禽类。

  4 代指志向高远的人,才能不一般的人。

  “鸿鹄”指鸿雁与天鹅。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三:“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自《史记》中《陈涉世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起者陈胜在未起义前,在农村被人雇用去务农时对佣着说的话,现已简化成常用成语“鸿鹄之志”,用来形容远大的志向。

  5 指君子。

  大雁是候鸟,古人认为大雁冬去春归,是很讲信用的,“信也”;大雁南飞的时候排成整齐的雁阵,是很有礼貌的,“礼也”;大雁晚上休息的时候是有放哨的,很聪明,“智也”;同伴受伤了,也不离弃,是很讲义气的,“义也”。古人有很多赞美大雁的诗词,只不过是对人性的一种寄托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400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