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种类不单单只有我们平时所知的精神错乱,神情恍惚,实质上精神分裂症分为很多种类,那么也就是说不同的精神分裂症病因是不同的。让我们认清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看看精神分裂症都有哪些种类。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1、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本型为精神分裂症中最多见的一型。一般起病较缓慢,起病年龄也较其他各型为晚。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妄想和幻觉,但以妄想为主,这些症状也是精神病性症状的主要方面。妄想为原发性妄想,主要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和影响妄想。这些妄想通常结构松散、内容荒谬。如出现关系妄想时,患者总觉得周围发生的一切现象都是针对自己的,都与自己相关:别人的议论是对他的不信任的评价、别人润嗓子发出的声音是在传递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别人瞥一眼是在鄙视自己等。
幻觉在妄想形成前后或同时均可出现,以内容对其不利的言语性幻听最为多见,此外也可出现幻视、幻触、幻嗅等。除妄想和幻觉外,虽然也可有情感不稳定、行为异常等表现,但一般对情感意志和思维的影响较少,行为也不很奇特。本型病人只能完好,日常生活也能自理,虽然自发缓解较少,但经过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
青春型(瓦解型)精神分裂症本型在精神分裂症中也较为多见。起病多在18-25岁的青春期。起病缓急,常与始发年龄相关,始发年龄越早,起病就越缓慢,病情发展呈阵发性加剧;始发年龄越晚,起病就越急骤,病程在短期内就能达到高潮。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思维障碍表现为言语杂乱、内容离奇,难以为人理解;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喜乐无常,时而大哭,时而大笑,转瞬又变得大怒,令人难以捉摸;行为障碍表现为动作幼稚、愚蠢,作鬼脸、玩弄粪便、吞食苍蝇、傻笑,使人无法接受。此外,也可能有妄想和幻觉,但较片面简单。本型病人生活难以自理,预后较差。
3、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本型较为少见。起病较急,多在青壮年期发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紧张性木僵,病人不吃、不动也不说话,如泥塑木雕,或如蜡像一般,可任意摆动其肢体而不作反抗,但意识仍然清醒。有时会从木僵状态突然转变为难以遏制的兴奋躁动,这时行为暴烈,常有毁物伤人行为,严重时可昼夜不停,但一般数小时后可缓解,或复又进入木僵状态。本型可自行缓解,治疗效果也较理想。
目前精神病学对心理精神问题的定义都是表面的,不同的病名,症状重复交叉、混乱不堪,把人都彻底搞糊涂了。他们把人类所有的负面情绪都集合在一起,即使是一个正常人,人生中难免会出现不良的负面情绪,这是很正常的,如果去对照那些心理精神疾病的症状,正常人都能找到自己对应的症状。可怕可悲的是有些正常人就因为出现一点负面情绪或症状而去查询心理疾病的症状,对号入座,不断去强化自己的症状,结果给自己扣上一个心理疾病的帽子,从而被套进心理疾病的陷阱中,越陷越深,走不出来了,痛苦不堪,真是悲哀。
传统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都无法彻底解决心理问题,甚至越治越严重,这是很多心理精神问题的人真实的经历。 找心理咨询师咨询,把内心的负面情绪和痛苦倾倒给心理咨询师,当时可能感觉好受一些,但是内心产生痛苦的根源没去除,还是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负面情绪和痛苦,而且每次跟心理咨询师诉说自己的症状,相当于又在内心强化一次,让自己的痛苦不断放大,所以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就像吃止痛药一样,药劲一过,症状又来了,继续痛苦,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需要咨询师陪伴,花费巨大,也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浑浑噩噩度过一生。如果找精神病科医生吃药调理,效果甚微,只是通过药物来暂时控制神经。要知道我们是心病了,这颗看不见摸不着的心怎么可能靠药物来治愈呢?而且西药的副作用非常大,吃过的人都能体会到越吃身体越差,脑子像坏掉了一样,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语言能力下降,整天过着行尸走肉的日子,一旦复发症状更加严重,药物更难以控制,所以这两种方式都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方向,坚持到底,彻底走出心理苦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心理学—量子力学+能量状态理论可以彻底解决一切心理精神问题,其中就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神经衰弱症等等心理精神问题。通过网上听课,跟着李嘉琪老师学习,真心相信照做,在短短的2年多时间里已经彻底治愈了几百人,不管症状有多么严重,多么难以忍受的痛苦,时间有多长,学历高低、男女老少都可以彻底治愈。真的是做到不用吃任何药物,没有任何副作用,好了以后不会再复发,走出心理苦海以后生活得比以前更加健康快乐幸福,彻底打破了“心理癌症、需终生服药、不可治愈、容易复发”等等这些让人陷入绝望境地的错误观念,真正能帮助患者获得重生。现在世界上有几亿甚至十几亿心理痛苦的人到处寻医问药,耗尽钱财和精力,一直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每天过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生活,真的是不忍心。我是经历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痛苦的人,能体会心理精神问题的人内心的痛苦,所分享的方向绝对是正确,也是唯一的道路,就看你们肯不肯相信了,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正确的道路,一旦放弃可能都要跟心理精神问题纠缠一辈子了。祝所有处在心理精神困苦中的人们早日摆脱痛苦。愿全世界所有心理精神问题的人都能早日找到正确的方向,早日摆脱困苦,获得健康快乐幸福的人生!
问题一:躁狂症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躁狂症在现在社会并不稀奇,早已成为一种多发病。但是很多人不清楚躁狂症发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沈阳武警医院的专家针对这个问题作了如下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专家是如何讲解的。 1、精神 引发躁狂症 专家指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病可能与精神 因素有关,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2、体质因素可导致躁狂症 躁狂症是怎么产生的?专家指出,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好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中胚叶型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3、躁狂症与遗传有关 专家指出躁狂症也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 4、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 躁狂症是怎么产生的?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也可能导致躁狂症,如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中枢5-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等。
问题二:引起躁狂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躁狂症发病病因有三种:
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 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③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D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D垂体D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 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①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治疗,全程治疗。②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危机干预,以改善治疗依从性。③长期治疗,躁狂发作复发率很高,需要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④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因需要家庭给予患者支持、帮助。
药物治疗
①以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心境稳定剂可以治疗和预防发作,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联合其他药物;②及时监测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根据情况调整药物,联合用药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③躁狂状态 首选一种心境稳定剂治疗,根基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联合另一种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④心境稳定剂 常用的有碳酸锂和抗抽搐剂两类,抗抽搐剂包括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拉莫三嗪;⑤抗精神病药 主要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⑥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安定等)。
心理治疗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心理治疗。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供危机干预,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知识,以提高治疗疗效,提高社会适应性及改善社会功能,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问题三:请问为什么会得躁狂症啊,有哪些因素? 诱发此病的因素通常有:遗传因素、体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等,可以去红十字会康 盾 试一下中医针灸的方法。
问题四:躁狂症是如何产生的 躁狂症是一组冲动型的精神疾病,严重会出现伤人的行为,不仅会使患者产生痛苦,也会给家庭造成影响。那么,呢 一、精神因素: 躁狂症是以病理性情感高涨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发病可能与精神 因素有关,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二、遗传因素: 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孪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根据现有资料推测躁狂症可能是通过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的,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遗传。 三、病前性格特征: 躁狂患者一般性格表现为开朗乐观、热情好动、进取心强、精神充沛,脾气急躁常带有情感高涨色彩,一旦遇有精神 不得宣泄时容易患上躁狂症的症状。 四、心理社会因素: 现在研究业已证实: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神经症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有关,而且可以成为“内源性”情感障碍的发病诱因或促因。 温馨提示:通过上文对躁狂症产生的原因的介绍,能帮助大家抑制防范病情,如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我们的专家在线进行咨询,我们会详细为您解答。
问题五:狂躁症的原因是什么呢? 狂躁症的发生除遗传因素能够起重要作用外,心理反应和身体疾病,也一直是该病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狂躁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但还没能发现 决定发生狂躁症的心理因素。 (1)内分泌原因:由于某些内分泌疾病,抑郁或狂躁后可能会像库欣(柯兴形)疾病,阿狄森氏病和甲亢等,但可能有一些患者内分泌异常,如月经,更年期,产后抑郁症可能与内分泌的变化有关。然而,大量研究证实这种假设。 (2)水和电解质异常:有人报告:狂躁症或抑郁症有一个细胞内钠增加,内部有红细胞钠,钾,ATP酶的变化众所周知的。但是,这些发现还不能澄清这一疾病的原因。 (3)电生理研究:虽然发现异常,如抑郁症,睡眠脑电图可能减少总睡眠,唤醒更多的时候,陕西眼动睡眠(REM)的潜伏期缩短,非REM睡眠,增加了第一阶段的三四,以期减少等,但仍不能作为原因的理论。 (4)脑血流的研究:一个相当不一致,案件数目太少PET研究的结果,并没有任何积极的结果。 (5)生物节律变化:研究表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许多生理功能(如体温,睡眠和皮质醇及其他内分泌)生物昼夜节律,但其意义有待探讨。
问题六:躁狂症的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 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问题七:躁狂症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躁狂说到底是有自卑引起的,由于不自信,自己相反的信念引起。可以从改变内心世界入手,只有改变自己的内心,才能改变你的心理,才能走出了。这一般自己是做不到的。
问题八:影响情绪导致躁狂症的原因是什么 躁狂情绪常表现为情绪亢奋,容易激动、烦躁,说话多,精力旺盛,坚信自己非常优秀,好管闲事等。那些平时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或者情绪起伏较大者,特别是高温恶劣的环境容易激发他们一直压抑的负面情绪,使其情绪失控甚至精神崩溃。如果焦虑或躁狂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任其发展就可能成为焦虑症、躁狂症。
1、遗传因素:无论是怎样群体调查、高发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还是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大多数资料提供与遗传有关。 2、体质因素: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3、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中枢 5- 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多种胺代谢障碍假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电解质代谢异常,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4、精神因素:外界环境及精神 的因素,也可诱发该病。 5、外界的精神 :很多患者之所以会狂躁症发作,很大部分是由于受到精神 所致,压力太大也是诱发狂躁症最主要的一种因素。
问题九:问一下大家,是什么原因导致狂躁症的?帮帮忙。。 您好,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20岁左右的青春期,躁狂症的发病通常是急骤起病,病程短,而且预后良好,基本都能恢复到原先的正常状态。躁狂症诱发因素有很多,诱发躁狂症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遗传因素。
二、体质因素:
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好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中胚叶型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三、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
1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
2中枢5一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
3多种胺代谢障碍假说;
4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四、精神因素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病可能与精神 因素有关,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温馨提示:河南 153医院神经外科,才用脑立体定向术,能够彻底治愈病人,能有效祛除狂躁症症等的各种症状,解决大脑功能下降问题,调节稳定情绪,恢复记忆力,改善脑功能。让患者早日的到康复。
问题一:躁狂症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躁狂症在现在社会并不稀奇,早已成为一种多发病。但是很多人不清楚躁狂症发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沈阳武警医院的专家针对这个问题作了如下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专家是如何讲解的。 1、精神 引发躁狂症 专家指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病可能与精神 因素有关,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2、体质因素可导致躁狂症 躁狂症是怎么产生的?专家指出,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好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中胚叶型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3、躁狂症与遗传有关 专家指出躁狂症也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 4、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 躁狂症是怎么产生的?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也可能导致躁狂症,如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中枢5-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等。
问题二:躁狂症的具体症状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原因引起躁狂症的? 躁狂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1)心境高涨:表现为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周围的一切都非常美好,感到其生活绚丽多彩,自己也无比幸福和快乐。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其愉快心境颇为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协调,有一定的感染力,往往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情绪可以不稳定,有易激惹性,常以敌意或暴怒对待别人的干涉和反对,但易激惹,情绪常持续时间短。 (2)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变得聪明,大脑反应敏捷,思维内容丰富,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有时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表现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其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持久,表现为思维活动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使话题突然改变。因此概念不断涌现和想象力丰富,有的出现音联和意联。 在心境高涨的背景上,自我感觉良好,感到体力强壮,非常健康,有夸大观念,自命不凡,盛气凌人,认为自己才华出众,能力过人,有地位和财富,夸大观念严重时可发展为夸大妄想,多不甚荒谬,有时在夸大基础上出现关系、被害妄想,但为时短暂。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喜观热闹,交际多,对人热情大方。爱管闲事和打抱不平,好说俏皮话,开玩笑,有时花钱大方,注意打扮,行为轻浮和靠近异性。有时举止粗野,不计后果,食欲、 增强。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4)其他症状: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且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和便秘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发作极为严重时,呈重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而毫无目的或指向性,常伴攻击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临床上称为谵妄性躁狂。
问题三:引起躁狂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躁狂症发病病因有三种:
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 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③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D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D垂体D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 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①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治疗,全程治疗。②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危机干预,以改善治疗依从性。③长期治疗,躁狂发作复发率很高,需要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④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因需要家庭给予患者支持、帮助。
药物治疗
①以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心境稳定剂可以治疗和预防发作,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联合其他药物;②及时监测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根据情况调整药物,联合用药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③躁狂状态 首选一种心境稳定剂治疗,根基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联合另一种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④心境稳定剂 常用的有碳酸锂和抗抽搐剂两类,抗抽搐剂包括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拉莫三嗪;⑤抗精神病药 主要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⑥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安定等)。
心理治疗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心理治疗。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供危机干预,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知识,以提高治疗疗效,提高社会适应性及改善社会功能,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问题四:躁狂症是如何产生的 躁狂症是一组冲动型的精神疾病,严重会出现伤人的行为,不仅会使患者产生痛苦,也会给家庭造成影响。那么,呢 一、精神因素: 躁狂症是以病理性情感高涨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发病可能与精神 因素有关,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二、遗传因素: 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孪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根据现有资料推测躁狂症可能是通过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的,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遗传。 三、病前性格特征: 躁狂患者一般性格表现为开朗乐观、热情好动、进取心强、精神充沛,脾气急躁常带有情感高涨色彩,一旦遇有精神 不得宣泄时容易患上躁狂症的症状。 四、心理社会因素: 现在研究业已证实: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神经症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有关,而且可以成为“内源性”情感障碍的发病诱因或促因。 温馨提示:通过上文对躁狂症产生的原因的介绍,能帮助大家抑制防范病情,如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我们的专家在线进行咨询,我们会详细为您解答。
问题五:请问为什么会得躁狂症啊,有哪些因素? 诱发此病的因素通常有:遗传因素、体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等,可以去红十字会康 盾 试一下中医针灸的方法。
问题六:躁狂症的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 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问题七:躁狂症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躁狂说到底是有自卑引起的,由于不自信,自己相反的信念引起。可以从改变内心世界入手,只有改变自己的内心,才能改变你的心理,才能走出了。这一般自己是做不到的。
问题八:影响情绪导致躁狂症的原因是什么 躁狂情绪常表现为情绪亢奋,容易激动、烦躁,说话多,精力旺盛,坚信自己非常优秀,好管闲事等。那些平时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或者情绪起伏较大者,特别是高温恶劣的环境容易激发他们一直压抑的负面情绪,使其情绪失控甚至精神崩溃。如果焦虑或躁狂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任其发展就可能成为焦虑症、躁狂症。
1、遗传因素:无论是怎样群体调查、高发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还是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大多数资料提供与遗传有关。 2、体质因素: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3、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中枢 5- 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多种胺代谢障碍假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电解质代谢异常,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4、精神因素:外界环境及精神 的因素,也可诱发该病。 5、外界的精神 :很多患者之所以会狂躁症发作,很大部分是由于受到精神 所致,压力太大也是诱发狂躁症最主要的一种因素。
问题九:狂躁症的原因是什么呢? 狂躁症的发生除遗传因素能够起重要作用外,心理反应和身体疾病,也一直是该病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狂躁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但还没能发现 决定发生狂躁症的心理因素。 (1)内分泌原因:由于某些内分泌疾病,抑郁或狂躁后可能会像库欣(柯兴形)疾病,阿狄森氏病和甲亢等,但可能有一些患者内分泌异常,如月经,更年期,产后抑郁症可能与内分泌的变化有关。然而,大量研究证实这种假设。 (2)水和电解质异常:有人报告:狂躁症或抑郁症有一个细胞内钠增加,内部有红细胞钠,钾,ATP酶的变化众所周知的。但是,这些发现还不能澄清这一疾病的原因。 (3)电生理研究:虽然发现异常,如抑郁症,睡眠脑电图可能减少总睡眠,唤醒更多的时候,陕西眼动睡眠(REM)的潜伏期缩短,非REM睡眠,增加了第一阶段的三四,以期减少等,但仍不能作为原因的理论。 (4)脑血流的研究:一个相当不一致,案件数目太少PET研究的结果,并没有任何积极的结果。 (5)生物节律变化:研究表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许多生理功能(如体温,睡眠和皮质醇及其他内分泌)生物昼夜节律,但其意义有待探讨。
精神分裂症
百科名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美国的研究,终身患病率高达13‰;我国1994年调查数据,城市地区患病率711‰,农村426‰。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西医学名:精神分裂症英文名称:schizophrenia 主要症状:思维联想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幻觉,情感障碍等
传染性:无传染性
目录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神经生物学因素遗传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疾病分类临床表现疾病早期症状思维联想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幻觉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自知力临床类型及表现疾病危害疾病诊断症状标准严重标准病程标准排除标准疾病鉴别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应激反应和适应性障碍情感性障碍人格障碍疾病治疗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治疗疗程心理社会干预疾病预后疾病预防疾病护理专家提示不要轻信除根治疗正确认识精神科药物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展开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神经生物学因素
遗传学因素
社会心理学因素疾病分类
临床表现
疾病早期症状
思维联想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幻觉
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自知力临床类型及表现
疾病危害
疾病诊断
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疾病鉴别
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应激反应和适应性障碍
情感性障碍
人格障碍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
治疗疗程
心理社会干预疾病预后
疾病预防
疾病护理
专家提示
不要轻信除根治疗
正确认识精神科药物
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展开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神经生物学因素①神经生化研究显示,患者存在有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异常,主要涉及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中枢多巴胺水平增高,功能亢进,传统抗精神病药均为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的阻滞剂。中枢5-羟色胺水平异常,新型抗精神病药除了对多巴胺受体有拮抗作用外,还对5-羟色胺受体有拮抗作用。中枢谷氨酸水平低下,功能不足。②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患者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存在脑组织萎缩,脑室扩大和沟回增宽。③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并发症,幼年的不良应激和躯体疾病,与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有关,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有一定影响。遗传学因素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了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易感基因位。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遗传,发病是由若干基因的叠加作用所致。社会心理学因素不良的生活事件、经济状况、病前性格等社会心理学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可能起到了诱发和促进作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末完全阐明,目前可以确定的一些影响因素,对疾病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目前较公认的观点是,易感素质和外部不良因素通过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1]疾病分类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根据占主导地位的临床表现分为:偏执型分裂症,青春型分裂症,紧张型分裂症,单纯型分裂症,末定型分裂症;根据所处疾病的病期和预后分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残留期,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衰退期。[2]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涉及多个方面,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现,但每一位患者的表现仅是其中的个别症状,并不是要具备所有的症状。如何根据表现进行诊断,祥见疾病诊断。疾病早期症状大部分病人属慢性起病,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能力下降、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对家人不知关心照顾,生活懒散,敏感多疑,性格改变等。部分病人可有失眠、头痛、头晕、无力、情绪不稳等不适感及神经症症状。部分病例可急剧起病,临床上多表现为突然兴奋、冲动,言语凌乱,行为紊乱,片断幻觉和妄想。思维联想障碍表现为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患者整段的谈话或写作内容缺乏逻辑性,叙述不很切题,不能围绕谈话的中心思想明确表达意义,与其交谈有十分困难的感觉,使人感到迷惑不解(思维松驰)。语句之间缺乏联系,言语凌乱(思维破裂)。患者在说话时联想突然中断,脑内一片空白,之后转换为新的话题(思维中断)。同时感到思维被抽走(思维被夺)。在脑中突然涌现一连串的联想(思维云集或强制性思维)。有时感到脑子里的想法不是自己的,是外界强加的,是别人借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思维插入)。上述情况下患者伴有明显不自主感,不受自己控制。患者在思考时感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都能听到(思维化声)。自己的想法被扩散出去,所有人都知道(思维扩散)。)患者的逻辑推理过程离奇古怪,荒谬离奇(逻辑倒错)。将一些普通的词句、动作、符号赋予特殊的意义,除患者外旁人无法理解(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创造字、词或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意义(语词新作)。慢性患者和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语量少,言语简单,言语内容贫乏,缺乏主动言语(思维贫乏)。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构成了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群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这种信念与客观事实、所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等不相符合,甚至荒谬离奇,但患者确坚信不疑,无法被说服,也不能亲身的经历加以纠正。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出现各种妄想,部分病人妄想非常突出。在疾病初期,患者对某些明显不合理的想法可能将信将疑,随着病情的发展,与病态的信念融为一体,自己不能识别。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是最多见的妄想,患者感到自己受到威胁,无根据地认为有人想陷害、破坏、谋害自己,进行跟踪、监视等(被害妄想)。患者感到周围发生的事都与自己有关,是针对自己的,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说他、议论他(关系妄想)。患者感到自己的思维、情感、行为及躯体运动受外人或外界某种力量控制,不受自己的控制(被动体验,被控制感,影响妄想)。认为自己的想法和所做的事别人就都已知道(内心被洞悉感)。认为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生父母(非系统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钟情妄想)。坚信爱人对自己不忠,另有外遇(嫉妒妄想)。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能力、地位、财富(夸大妄想)。突然发生,与患者的经历、现实环境无关的病理性信念(原发性妄想)。患者突然对正常的知觉体验产生妄想(妄想知觉)。幻觉幻觉指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患者却感知到他的存在,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最常见的幻觉为幻听,周围没有人说话,患者却听到有说话声。以言语性幻听多见,内容为评论性、争论性、命令性或思维鸣响(患者想到什么,就有一个声音讲出他所想的内容)是具有特征性意义的幻听,较持续存在的言语性幻听也具有诊断价值。其它类型的幻觉有视幻觉、触幻觉、味幻觉、嗅幻觉、内脏幻觉等。情感障碍患者对周围事物情感反应缺失,早期为细致的情感缺失,如对亲人的关心体贴(情感平淡),严重时对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事漠不关心,对一般人都感到烦恼痛苦的事,患者无相应的情感反应(情感淡漠)。还可表现情感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无原因自笑,很难与患者进行情感沟通。上述症状为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意志行为障碍表现孤僻离群、被动退缩、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整日无所事事,生活懒散,无高级意向要求(意志减退),工作、学习、交往没有兴趣,能力明显下降,社会功能受损。还可出现愚蠢、幼稚、怪异行为。较轻时患者表现少语、少动,行为迟缓,严重时不吃、不喝、不语、不动,伴肌张力增高(紧张性木僵)。在木僵状态时,可以突然出现兴奋、冲动、行为杂乱(紧张性兴奋)。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组成紧张症状群紧。自知力自知力指对自己疾病和表现的认识能力。患者对幻觉、怪异的想法和行为意识不到是病,患者不能认识到自己精神活动有问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病态变化,否认有病,无自知力。临床类型及表现1. 偏执型
以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常伴有幻觉。以敏感多疑、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多见。其次为影响、嫉妒等。绝大多数病人数种妄想同时存在。2. 青春型 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3. 紧张型 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以紧张综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4. 单纯型
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会性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二年,并逐渐趋向精神衰退。一般无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5. 末定型 不符合以上四种类型,难以分型或为混合型式者。6. 其它 如儿童或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或残留型、慢性衰退型等。疾病危害如未获得及时治疗,疾病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患者日常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受损,学生因学习能力下降而退学、休学,成人因工作能力受损而失去工作,对家人不知关心照顾,不能承担家庭的责任。有的发展到精神衰退状态,造成精神残疾。有时受幻觉、妄想、逻辑障碍、情绪障碍等精神症状的影响,患者可能出现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需要特别指出:精神分裂症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绝大部分症状都可以缓解,可以避免发生不良的结局。疾病诊断与很多其他科疾病不同,由于精神分裂症目前病因未完全阐明,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实验室检查或者化验结果支持临床进行诊断,作为诊断依据。一些量表的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可作为医生辅助诊断和确定严重程度参考,并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不能作为确切的诊断依据。诊断的确定仍然要靠病史,结合精神症状以及病程进展的规律。如果没有明显原因,表现出上述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自身内部及与外界环境不协调,持续一定的时间,对异常的表现没有认识,要高度怀疑精神疾病的可能。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如下: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 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 1个月(CCMD-3),单纯型另有规定。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疾病鉴别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可出现精神症状。鉴别点如下:①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精神症状随躯体疾病的加重而加重,随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②仔细、连续了解病史和观察,可以发现躯体病症状;③体格检查和和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相关的支持证据;④不会有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某些精神活性物质(如兴奋剂、酒精等)及药物(如激素等)的使用,可导致精神症状出现。鉴别点:有确定的用药史,精神症状的出现时间用药密切相关。应激反应和适应性障碍存在明确的较重大的精神刺激,表现的精神症状与不良的应激体验相一致,病程相对短暂,没有持续荒谬离奇、脱离现实的精神分裂症样的表现。情感性障碍①情感性障碍的躁狂状态与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相鉴别。躁狂状态表现情感高涨,活动增多,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后者表现行为杂乱、愚蠢、幼稚,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②情感性障碍中抑郁状态与精神分裂症鉴别: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快感缺失、兴趣下降,思维联想迟缓,运动抑制。没有持续荒谬离奇、脱离现实的精神分裂症样的表现。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一种固定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偏离常态,多发生自青少年,一般无精神病性症状。疾病治疗治疗原则①早发现,早治疗;②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作为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③治疗时需足量、足疗程,并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④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治疗,药物选择考虑症状、副反应、个体耐受性,同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可获得性;⑤药物的剂量应个体化,并随不同的治疗阶段进行调整;⑥患者会面临心理和社会问题,是疾病表现的一部分,也是病后的心理应激反应,通常要进行心理社会的干预;⑦家庭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属需要了解疾病知识,支持患者治疗,帮助选择正确的治疗途径;⑧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治疗,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技能,防止反复发作,维持病情的长期稳定;⑨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共同应对疾病。药物治疗①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②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一线治疗药物选用,副反应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5-羟色胺受体阻断作用,同时也阻断多巴胺受体,称为多巴胺/5-羟色胺拮抗剂。包括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帕利哌酮,氨磺必利。氯氮平因其副反应大,作为二线药物使用;③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二线治疗药物选用,主要作用机制是脑内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目前常用种类包括:氯丙嗪,氟哌啶醇,五氟利多,奋乃静,氟奋乃静,舒必利;④长效药物:主要用于维持治疗和服药依从性不好的患者。第一代药物长效针剂包括氟哌啶醇葵酸酯、氟奋乃静葵酸酯、哌普嗪棕榈酸酯,五氟利多为口服氟哌啶醇长效制剂。第二代药物利培酮、帕利哌酮的长效针剂已在我国应用。治疗疗程需要全病程治疗和全方位治疗,持续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①急性期治疗:缓解主要症状,足量药物治疗,疗程至少4-6周;②恢复期(巩固期)治疗:防止已缓解的症状复发,使用原有效药物和剂量继续治疗,疗程至少3-6月;③维持期(康复期)治疗:维持病情稳定,防止疾病复发,坚持药物治疗,根据个体病情确定维持药物剂量,疗程不少于2-5年。有许多学者提出,对于停药复发者,应长期维持治疗。对于难治性、有严重自杀企图或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建议持续维持治疗。总之,维持治疗的剂量和时间应个体化,与病期、复发史、疾病严重程度、缓解程度、环境、病前性格、既往用药的剂量和时间等有关,需综合考虑。④如停药,需密切观察病情,如有复发先兆,尽早恢复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①心理治疗:帮助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②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掌握疾病的管理能力;③家庭干预:建立一个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家庭环境;④社区服务:为患者提供各种可能的服务,使患者能够适应在社区中的正常生活,促进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疾病预后如果能够积极治疗,大部分精神症状可以得到控制。尤其早发现,早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心理、康复综合治疗,防止反复发作,可以避免或减轻社会功能损害。病程发展有持续进行和间歇发作两种主要形式。持续进行者病程不断发展,逐渐出现精神衰退,社会功能的缺损。间歇发作的病程在精神症状明显减退后进入缓解期,处于缓解状态的病人,有的患者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社会功能恢复;有的患者虽然精神症状基本消失,可留下不同程度的个性改变,工作和学习能力较病前降低;有可能再次发作。一般情况下,不经积极治疗有相当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不佳。预后良好的因素包括:病前性格开朗,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急性起病,病程短,发病前存在明显的心理社会应激或躯体疾病,发病年龄晚,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不典型,且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获得早期治疗,治疗效果好,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好,无反复发作史,无精神疾病家族史。反之预后不佳。疾病预防精神分裂症发病病因和机理尚未明了,本病的预防主要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复发和防止发展精神残疾。不良的社会应激因素可以诱发本病发病和复发,应注意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适应能力。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对防止复发和再住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定期复查,坚持服用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注意社会功能锻炼,防止功能衰退和精神残疾。由于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的治疗,患者和家属需要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技能,尽可能长期维持病情稳定。对于存在高危症状群的人群,对症状进行规律监测,对遇到的心理社会问题给予帮助。有研究资料显示,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并发症,幼年时不良应激,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有一定影响。因此,注意母孕期和围产期的医学保健,注意婴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疾病护理①尊重、理解、接纳、关心、支持、帮助患者;②正确认识疾病,支持患者积极治疗、尽早治疗和长期维持治疗,以达到长期的病情稳定;③促使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性活动,以期减少或防止发生残疾。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多给予鼓励、肯定,根据患者的能力,与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能操之过急;④学习疾病知识和治疗知识,帮助患者观察病情,及时应对病情变化,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⑤对于患者偏离正常的怪异想法、行为和幻觉等病态表现,通过治疗解决,避免强行争辩和校正,激怒患者或引起患者反感。专家提示不要轻信除根治疗①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目前可以确定的一些影响因素,对疾病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因此,目前的医学治疗水平只能对症治疗,达不到对因治疗即除根治疗;②精神分裂症有各种表现形式,患者可有一次发作或发作间歇期正常,不是在哪里获得了除根治疗;③实际上,我们日常有许多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对症治疗,不是除根治疗。不要因为疾病不能除根而惊慌失措;④慢性病,求治心切可以理解,但切忌有病乱投医,终止正规治疗。正确认识精神科药物许多家属和患者认为精神科药物能把人吃傻了或会有一些严重不良反应,而不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造成延误治疗。实际上,疾病造成的损害远超过精神科药物,定期门诊治疗,进行药物调整,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正确认识精神疾病①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得病,无论是什么病。但是,得病是自然现象,我们无法选择不得病或得什么病,我们无法回避;②每一个人在遇到重大或严重的疾病时,自己和亲属都要经历几个心理阶段:吃惊、惊慌、不知所措;紧张害怕、否认;将信将疑、四处就医;内疚、自责及责备、遗憾及懊悔,伴随焦虑、抑郁、自卑、悲观;恐惧、害怕;最后,形成各种慢性适应、接受和面对;③实际上,我们身体的各系统都可能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疾病。心理或精神也是一样,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系统,同样也会出现问题,也会出现疾病,是回避不了的;④遭遇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大可不必惊慌失措、悲观,我们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疾病治疗的迅速发展,只要我们积极面对,绝大多数预后都挺好,治疗方式既不复杂也不难。即使一时难治,只要不放弃,患者、家属、医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和治疗联盟,共同应对疾病,系统接受正规治疗,都会有好转,甚至达到治愈;⑤我们许多患者
和家属,在面对疾病、战胜疾病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收获了很好的结果。我们的许多患者康复后,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编 .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pp2-12,pp36-37
.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p75-78 .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作业疗法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疾病精神分裂症主要分为:青春型紧张型妄想型三种流行病学统计发病率为03%~1%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包括遗传环境及成长压力躯体功能障碍等虽然可以发病于任何年龄段,但多起病于青壮年,其典型症状是思维情感和行为互不协调,以及可能出现妄想和幻觉表现为思维散漫情感淡漠言行怪异脱离现实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严重最影响功能的病症随着精神疾病药物的发展及应用,加上近期以社区为本的康复干预,即使一些严重的慢性病患者,也能够获得在社区环境独立生活的机会其中作业治疗师担当了重要的康复角色
(一)病理和病因
1遗传因素
在到目前为止的研究中发现,同卵双胎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为50%
2神经科学的研究
从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服用安非他明可使多巴胺(神经遗传物质中的一种)增加,从而使精神分裂症病情恶化等方面可以看出,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是多巴胺过剩,从而出现幻觉和妄想,这是最为广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假说
3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研究
脑组织的病理学研究影像学研究(PETSPECT)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侧脑室及第三脑室的轻度扩大,额叶萎缩,海马杏仁核的体积减小
4精神生理学研究
脑电波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有过觉醒(hyper-arousal)倾向5应激反应研究Zubin等人的应激反应模式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生物学上比较弱的应激反应
(二)诊断要点
1症状标准
下列症状至少有两项确定存在,或至少有三项可疑存在或不典型存在即可诊断:(1)联想障碍:包括破裂性思维或明显的思维松弛或逻辑倒错,或象征性思维,或思维内容贫乏
(2)妄想:指具有特征性意义的原发性妄想,或妄想内容自相矛盾,或毫无联系的两个或多个妄想,或妄想内容变化不定,或妄想内容荒谬离奇
(3)情感障碍:主要指情感淡漠或情感倒错,或自笑
(4)幻听:评论性幻听,或争议性幻听,或命令性幻听,或思维鸣响,或持续几周以上的言语性幻听
(5)行为障碍:包括紧张症状群,或幼稚愚蠢行为
(6)被动体验或被控制体验
(7)内心被揭露体验(被洞悉感),或思维播散
(8)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或思维中断
2严重程度标准
精神障碍至少造成下述情况之一:(1)丧失工作(包括家务)和学习能力
(2)生活不能自理
(3)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谈
(4)丧失自制力
3病程标准
精神障碍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
4排除标准
(1)排除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或精神活动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或情感性精神障碍
(2)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或虽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但分裂症症状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情感症状的持续时间
(三)临床分型
1青春型
以明显情感不适切,或破裂性思维,或幼稚愚蠢行为,即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临床表现;妄想幻觉等症状内容片断且短暂
2紧张型
以紧张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
3偏执型
以持久存在的妄想,或同一内容的经常性幻听为主要临床表现
4单纯型
这是一类起病隐袭,缓慢发展,以社会性退缩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并逐渐趋向精神衰退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以缓慢发病的社会性退缩,或情感迟钝或淡漠,或意志缺乏为主要临床表现;从无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起病隐袭,病程至少2年;符合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标准和排除标准
5未分化型(未定型混合型)6不典型精神分裂症
7分裂样精神病
具有典型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但病程不到3个月,又名精神分裂样发作或急性精神分裂症有时作为过渡诊断,随着病程延长,可能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并做出分型;三个月内痊愈的维持此诊断不变
8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在精神分裂症残留期出现抑郁症状,这种症状可能是异源的,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所致
9残留型
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至少三年一直未完全缓解;阳性症状完全消失或仅残留个别阳性症状;有个别阴性症状,如言语内容贫乏,或情感谈漠,或社会性退缩,或精神活动减少,或神经症样症状,或人格个别特点有所改变;相对静止,长期不好转也无明显恶化
10衰退型
过去曾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至少三年一直未完全缓解;缓慢加剧的以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社会功能完全受损,成为丧失劳动能力的精神残疾
(四)功能障碍的特点
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兆期,此时患者的生活技能及精神状态逐渐衰退患者开始远离亲友,工作能力及自理技能退步更可能出现与同事或同学间相处交往冲突,不注意个人卫生和浪费很多时间独坐思想当进入发病期,更出现妄想幻觉及思维紊乱等症状最后进入后遗症阶段,明显的是生活不能恢复到以往最佳的状态大多数患者仍有着情感冷漠言行怪异的表现,朋友和兴趣减少,忽略个人卫生和缺乏工作的专注力
1早期症状多种多样
缓慢起病者居多,以时隐时现内容不固定的性格改变和类神经症症状最为常见,还可表现为强迫状态或人格解体亚急性起病时常呈抑郁强迫状态或疑病观念,继之产生妄想性体验急性起病者往往突然出现兴奋躁动冲动毁物行为反常恐惧不安困惑迷茫或伴有意识障碍
2特征性症状
以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思维情感意志活动之间互不配合为特征
(1)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这是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患者的语句概念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即联想松弛或联想散漫,重者呈破裂性思维逻辑推理荒谬离奇(逻辑倒错性思维),或用一些普通的词句名词或动作表达某些特殊的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对一些符号自创或拼凑的“字”赋予特殊意义(语词新作)患者的思维活动在无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突然中断(思维中断),或涌现大量的强制思维(思维云集)
(2)思维异己体验
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被外力夺走(思维被夺)或一些思想是由外力插入自己脑中的(思维被插入),感到自己内心体验已被人知晓(思维被洞悉)或被传播出去(思维播散)
(3)情感迟钝淡漠
情感反应不能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产生共鸣或联系患者对外界事物及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缺乏内心体验(情感淡漠),遇上痛苦或遭遇不幸而嘻笑(情感倒错),同时有两种对立的情感体验(矛盾情感),无故独自发笑悲啼或暴怒
(4)孤独退缩活动减少行动被动
此症状常与情感淡漠相伴随对一些事物产生对立意向(矛盾意向),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或伤害自己(意向倒错),拒绝执行一切要求(违拗)或机械地执行任何要求(被动服从)
(五)常见症状
1幻觉
以言语性幻听最常见,患者听见两个或几个声音在谈论自己或以第三人称评论自己(争议性或评论性幻听),对患者发出指令(命令性幻听),声音讲出了患者当时的想法(思维鸣响)
2妄想
以被害关系和影响妄想最常见发生于已有精神障碍背景上的称继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妄想回忆等均为原发性妄想,常突然发生,找不到心理上的原因,一旦出现即深信不移
3其他常见症状
有感知综合障碍或人格解体紧张性木僵腊样屈曲模仿言语模仿行为或精神运动性兴奋
(六)常用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药物疗法: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包括: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氟哌啶醇等,而选择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往往是以对个体产生最小副作用为首要前提
2电痉挛治疗(electroconvulsivetherapy:ECT)3心理治疗:分为个人心理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两种方法
4生活技能训练
5艺术疗法
6作业疗法
(七)作业疗法能够提供的援助
1早期的作业疗法
(1)安心安全的保障:处于急性期的障碍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安静状态,稍微受到一点刺激就会招致不安定的情绪变化和混乱,还可观察到活动性低下没有任何反应等状态这个时期作业疗法师和患者要保持“1对1”的关系,利用安静且不经常被打扰的房间,给予患者安心安全的环境
相对让患者去做什么,更好的方法是让患者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尝试着寻找作为消遣的事情去做,甚至可以提供一个没有任何强迫性质的场所让患者独自待上一段时间如果他们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安的感觉,作业疗法师要适时地进行参与,并为其提供自己观察自己的时间,且要告诉他们作业疗法师就在身边,可以与他们一起解决问题,使他们感受到作业疗法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怀,特别要做到不着急无焦虑感
对于作业疗法师来说,不要突然闯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当判断出他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心情胆小害羞的时候,作业疗法师在给提供一些帮助的同时,要像亲人那样协助其做出一些必要的判断让他们渐渐地在现实生活中懂得自我补助(或者说是自我充实)
另外,处于急性期的时候,患者往往对于离开病房这件事有较大的心理负担,作业疗法师可以到床边去面谈,并注意谈话时声音要小语气要柔和
(2)身体感觉的恢复:当身体的各种感觉受到封闭后,患者为了使身体不受到伤害而经常把自己封闭起来当开始意识到要主动感受现实世界的时候,体内储备足够的能量就显得比较重要了这时,作业疗法师就要介绍一些合适的作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自觉地一点一点地感受身体各种感觉的恢复过程
2恢复前期的作业疗法(1)接纳接受的体验:与他人共同使用一个公共场所,并对其观察到的活动表示出关心,这些对于患者来说是调整基本的生活节奏,并通过具体的活动接纳来自周围的体验以及获得集体所属感等是非常重要的
最好从与作业疗法师共同进行一个活动开始,让患者渐渐产生和他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感觉当患者与他人的关系或对某事物出现过错或解释不当的时候,作业疗法师要在表现出委婉接纳情绪的同时马上给予纠正也就是说,要让患者者逐渐接受以下几点内容:1)不能勉强去做做不到的事,但能去寻找发现可以发挥自己作用的事
2)体验与他人共同进行活动时所共有的经验(共有体验)和共同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3)无论是为了谁,尝试着为他人做点什么(关心他人的体验)
通过上述三点,让患者更多地通过自己正在做或已经做过的事情,体会与他人的关系之间接纳接受被接纳或被接受的各种感觉更重要的是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学会体会从他人那里是能够得到对自己的理解接纳等情感另外,让患者在体验上述内容时,能够与体验自我接纳或者说自我尊重自然地结合起来,也是非常必要的课题
3恢复后期的作业疗法
(1)开始自我认识———探索:这个阶段一般情况下患者已经处于情绪相对稳定和安心的状态,并能自然地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这时要通过具体的活动,使患者了解到自己的能力和能力界限(自己能力的自我检讨),伴随自信心恢复的同时适当地给予一点儿受到挫折的体验,使他们会经常注意到自己现实的疾病和障碍的存在,从而能主动地寻找应对方法
他人给予帮助和支持,对于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能力以及接纳接受目前的现状是非常重要的作业疗法师在和患者一起进行具体的作业活动的同时,要做到:①与本人共同评价和讨论作业完成能力②通过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承认注意激励等来明确“自己”
的概念还要与对象者一起对上述两项内容进行评价和讨论,一起考虑在获得实践经验的过程中本人不喜欢的过程,在即将失败时,通过学习哪些新的方法和手段在考虑方法上做了哪些改变,才获得了目前的收获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作业疗法师来说,与患者共同进行现实检讨的同时,要提供宽松的期限和场所,以帮助患者恢复丧失掉的作业能力这个时期经常会感到患者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将来就职前景等缺乏认识等,这主要是由于对自己评价过低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所致另外,治疗者以及家属的期待也是造成患者焦虑的原因之一所以,这个时期对患者情绪的整理和准备是非常关键的
(2)针对自律的准备:为了使患者能尽快再次回归社会,需要让他们一边学习掌握一些适合的技术,一边对目前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尝试性地进行一些调整,尽可能充分地灵活地利用一些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人的资源作业疗法师要设法使患者通过具体的作业体验来学习生活技能,尤其要关注以下几方面:1)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要自然得体,不感觉到困难如与他人打招呼问候等
2)自己的健康管理(包含正确服用药物)
3)重要物品的管理如银行卡的保管使用存取款等
4)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如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的利用;街道社区职业介绍机构居委会等政府机关的利用;由政府为精神障碍开设的作业所街道小作坊等设施的利用;公园大型百货商场超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等
5)良好的饮食生活
6)遇到困难时懂得如何寻求援助
通过具体的体验和学习,使患者认识到不能过于追求很快的变化,治疗者也要注意随着对象者的进步,避免对他们的期望期待变得越来越大各种具体性的体验和作业的难度,掌握在不使他们感到负担和较大压力的程度为好指导他们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各种技能则更为重要
(3)自律生活:当真正开始参与社会的时候,要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遇到一些小事的时候,要能做到不紧张不恐惧,并能主动地找到一些相关的设施,如社区俱乐部好朋友家门诊中的社区精神工作人员办公室等,就自己的苦闷烦恼困难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自己的紧张感和压力得以缓解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遇事不急躁,不做勉强的无能为力的事,适当控制办事效率,一天内能完成的事最好一天完成
4维持期的作业疗法
到了维持期症状通常变化不大这个时期要在防止再次发病的同时,努力维持和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应寻求社区医疗机构的帮助
在社区生活中,可根据患者个人的能力和状态,适当利用政府部门开设的设施(如作业小作坊福祉性的工厂),并有效利用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关福利制度只有有效的利用各种设施和制度,才能使患者感到无论何时何地做何事都有所依赖,使他们对生活能够有安全感安定感安心感
对于那些生活在医疗机构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活动性非常匮乏的患者来说,由于长时间缺乏与外面世界的接触,经常会出现逃避或者说是害怕与外界接触的情况长此以往的话,他们会变得自我封闭这时,作业疗法师要给他们提供一些非语言特性关怀关心较多并能维持与现实有关系的作业活动
(八)作业疗法治疗要点
1作业活动使患者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不断增加患者关心和感兴趣的事情
3让患者积累成功的体验
4利用团体作业活动使患者保持和其他人的联系
(九)治疗态度
1安全安全的保障2接受性姿态
3利用团体活动(从并行团体活动到课题遂行团体活动的转变)
4要注意没有艺术框架的作业活动会促进幻听和妄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