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态人格,你了解多少?

中医五态人格,你了解多少?,第1张

如果说什么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那就非阴阳五行莫属了,作为古代道教的哲学观,阴阳五行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在阴阳五行观的影响下,中医学重视个体在社会和自然中的和谐与心理健康,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蕴含着大量关于人格、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思想,其中关于五态人格的描述最为详细,体现了中医学“形神合一”的心身健康整体观。

  在心理学中, 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个性, 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下, 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因而与人的先天因素有关, 又受后天因素影响而改变。每个人的背景不同 、经历有异, 所以个性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表现在对其环境的全部心身反应与调节, 归结为处事为人,而中医的个性学说就包含了这些内容。中医五态人格学说基于阴阳含量之多少而把人分为五型, 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 、少阳之人与阴阳和平之人。

    太阳之人,性格会比较急躁,对事情的感知反应会比较速度,行动会相对敏捷,同时看上去有力量,壮实的样子。同时他们不拘小格,心理活动很容易就能被观察到,这类人一般比较自我,就算犯错了也不会轻易的反悔认错,喜欢说大事,说话做事有点不拘小节的样子,用现在的话说,太阳之人就是我们口中的“糙汉子”。

  少阳之人,性格也相对比较急躁,对自我的认知比较高。他们一般好社交、善交际、个性开朗、敏捷乐观、为人比较随和。少阳之人不愿静而愿动,平时的文娱活动会比较丰富,看似没什么牵挂,为人会比较洒脱。但做事不易坚持,很容易就会放弃手头上的事情。

  太阴之人,外貌多谦虚,他们的思想一般比较深邃,会考虑很多事情,同时也深藏不露,不喜欢把自己的内心暴露给他人,会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太阴之人偏向先看他人的成败才决定自己的下一步动态、不肯带头行事,所以在团队中一般会处于被领导的地位。

  少阴之人性格冷淡沉静,一般是比较有才的人,对事对物的认知水平各方面,相对比较深刻,少阴之人心思虽然比较缜密,但是他们也不会轻易外露自己的感受。他们善辩是非,自制力很强,在为人处世方面会表现得相对比较随和被动,但同时也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

  阴阳和平之人在情感方面属于安然自若,比较轻松愉快同时比较淡定那种。用熟悉的说法,这类人一般就属于彬彬有礼,谦谦君子那类。他们态度从容,有品而不乱,喜怒不形于色,能自然的顺应事情发展规律,是一种具有高度平衡能力的性格。

   典型太阳之人和少阳之人多表现为阳热体质。同时在具体特质上,太阳人的“好言大事”、“自用”、“无悔”等表现为好斗、急躁、自负等的人格特质与体质上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声音洪亮、舌红苔燥、脉数而有力等特征有一定关系,故典型太阳人的阳热质较为突出。阳热体质的调理方式是清热泻火,生津养阴。平时饮食注意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戒除烟酒。不要熬夜、过于劳累。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

  典型太阴之人和少阴之人阳虚质的体质特征较为突出。太阴之人较少具有平人质、偏风质的体质,反映了典型太阴人体内正气不足、体质状况较差的特征。另外,太阴人多思多虑,气机郁结,脾胃运化失调,易出现多痰体质。具有阳虚体质的人平时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也可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多痰体质的人平时饮食要偏清淡,要注意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平时也要注意多做运动多出汗。

  典型阴阳和平之人由于机体功能较强,正气充足,较少出现阴虚或阳虚的体质状况。同时其较少具有偏湿质、偏燥质、气虚质、气滞质、血瘀  质的体质特征,体现了中医学崇尚的阴阳和平人格特征,能够较好地维护个体的体质状况在较为平和的状态,其出现体质偏颇的情况也比较少。总体来说,阴阳和平之人的体质类似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不会特别偏向某种类型的体质,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形神合一”的观点是中医学的生命观,人之形神和谐则其身心健康;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即身心失调,则其身心不和谐。人的体质以“心、身”为本,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人格和体质类型。人的人格、体质的类型是人的健康与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人的身心和谐的基础,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及平和的体质类型,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那么就处于身心健康的和谐状态,能够按照社会认可的行为道德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杨秋莉,薛崇成中医学心理学的个性学说与五态人格测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0):777-779

[2]王昊 中医五态人格、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A]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心理学会:,2013:3

[3]王昊,杜渐,邵祺腾,李黎,杨秋莉中医“五态人”体质特征分析[J]中医杂志,2013,54(23):2003-2005

[4]李黎,杜渐,张杰,徐蕊,孔军辉五态人格与生活方式相关研究[J]中医杂志,2010,51(S2):166-167

[5]于迎 中医人格体质类别与社会和谐的关系[A] 华中科技大

目前在中国,中医的话题是个大而敏感的话题。说大,是中医理论体系庞大而精深;敏感,是因为总有人反中医,而且还欲灭掉。所以,一旦开口,可能会引起口水仗。

医学体系是因为了治病救人而产生的,话题居然是是敏感的,一提及就会引起争论,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这事儿听起来,我觉得是怪怪的。我的观点是,评价一个医学体系,唯一的标准就是药到病除,说别的都是多余。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临床诊断,搞错了,造成遗憾的;面对病患,束手无策的尴尬情况以前有,以后还会有。评价哪个好哪个坏,从何说起?这已经不是医学的话题了,跑到哲学的范畴里去了,哲学的争论注定不会有结果的。

以前我在帖子里好像说过,西医是所谓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即把人体,病因尽量细化,一直到细胞分子层面。从细胞学出发,将人的生理分成了消化、血液、神经、免疫、泌尿、生殖、循环呼吸、内分泌和运动系统九大系统。病,就是某一系统出状况或外来细菌,病毒感染。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割除病变,修补创面,杀灭细菌;抑制或兴奋神经实践证明有效。

中医是所谓的“整体论”思维方式。即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也与化生我们生命的自然结合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生命也都是阴阳二气互相作用而得以生出。阴阳在自然和人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生命是欣欣向荣,健康发展的;当阴阳失衡,出现偏盛偏衰,人就生病了。从生命活动的功能出发,中医把人的生理功能分成五大系统:心、肝、脾、肺、肾。人的一切生命过程的活动,都归纳进这五个系统。五脏本身阴阳也应该平衡,用《内径》的话说就是“阴平阳秘”,此时就没有毛病,抗邪能力也强。当阴阳失衡,这个脏腑也就病了,而且病会影响到其他脏腑,引起一连串的病理反应,中医用五行--气的五种运动方式,相生相克--来描述。治疗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就是调整阴阳,使其平衡,《内径》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就是这个道理。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中医是有效的。

根据人与自然的不可分离观点,于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就必定影响人的生理功能。比如风寒暑湿燥火,是六中存在的自然现象,人就生活在其中,无时无刻受其影响,正常情况下,与人体互相补充,且处于互相制约平衡状态,没有“坏处”,此时就叫“六气”;当六气过了,就必然会祸害人的生理,此时中医就称其为“六*”。再比如,喜怒忧思恐,本来是人的正常情绪生理反应,一旦某一个发生过多或过少的偏离,就会影响到人的生理功能:生病。如此等等形成了中医庞大,精深理论体系在我看来是非常吸引人的,并深深为其折服。

《黄帝内经》,通过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对整个人体与自然做了极为详尽的叙述,通过阴阳五行的平衡和相生相克,为中医奠定了令人叹服的理论基础。《伤寒论》则通过六经辨证,建立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基础。《神农本草》、《本草纲目》将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药物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分类和使用根据。

“另类”的火神派、金元四大家的寒凉派,温病学派,加上《医林改错》等等等等,是中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极好证明,可谓锦上添花。

再者,所谓的中医三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在写作手法上又都是那么自然流畅,书中每一篇,每一章几乎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让人爱不释手。

大量古今医案,无不体现了“大医精诚”的精神。悬壶济世的大师们对病症的绝妙辩证,令我拍案叫绝;对病患的呕心沥血,让我为之动容,咽喉梗塞。

特别是《伤寒论》、经方,我有过难忘的切身体会:覆杯即已。

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中医的辉煌殿堂,跨进去,怎能不流连忘返。

中医将人的情志活动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七情的变化既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活动方式,又可以改变人的脏腑机能状态,从而导致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因此,中医养生主张形、神俱养,首重养神。中医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调神摄生,首贵静养。《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因此,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做到摒除杂念,内无所蓄,外无所逐。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有利于防病去疾促进健康,有利于抗衰防老,益寿延年。但是,清静养神的方法,并不是要人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也不是人为地过度地压抑思想或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而是主张专心致志、精神静谧,“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避免“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要做到少思寡欲,须有赖于思想的纯正,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提倡知足常乐。在生活中,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避免无原则的纠纷。要做到心神宁静,需注意闭目定志,眼为心灵之窗口,闭目养神有利于心静神凝。尤其人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身心疲劳的情况下,闭目养神片刻,往往能使人心平气和,思绪冷静,精神内守,坦然舒畅。常用的有效的调节情志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以情制情法

中医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如,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悲伤心者,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等。移情法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转移人的情绪,以解脱不良情绪刺激的方法叫移情法。如琴棋书画移情法,养生学家认为,“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还有运动移情法等。中医养生学家认为,当思虑过度心情不快时,应外出旅游或锻炼,让山清水秀的环境调节消极情绪,使人陶醉在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里,以舒畅情怀,忘却烦恼。升华超脱法

是用理智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并投身到事业中去,也就是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最典型的例证是西汉司马迁因罪下狱,惨遭腐刑。司马迁以坚强不屈的精神全力投入到《史记》的撰写之中,以舒志解愁,把身心创伤等不良刺激转变为奋发向上的行动。暗示法

暗示不仅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且能够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一般多采用语言暗示,也可采用手势、表情或采用暗示性药物及其他暗号等。《三国演义》里“望梅止渴”的故事,即是暗示法的典型例证。开导法

即是以解释、鼓励、安慰、劝勉的方法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提高战胜病痛的信心,从而配合治疗,促进康复。《内经》就记载了开导法,认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能,虽有无道人,恶有不听者乎”?节制法

古人说:“欲有情,情有节,至人修养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这里讲的就是节制法。也就是通过节制调和情感,防止七情过激,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疏泄法

俗话说,“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人的一生中,处于逆境的时间大多多于顺境的时间,身处逆境,苦闷、惶恐之时,不能郁闷在心,应一吐为快,“郁而发之”。疏泄法很多,或找朋友解闷聊天,或争辩一次或大哭一场等。

中医认为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是会对人的五脏造成影响的,使其气机逆乱、血行失常、阴阳失调,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而不同的情绪所伤及的脏腑也是有所不同的,那么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七情与五脏的联系。

 七情与五脏的联系

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1喜伤心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欢喜过度而导致出现身体问题的现象,适度的高兴对人体是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的,但若是过度欢喜,则会导致心气耗散,引发心脏部位的不适症状。

2怒伤肝

想必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的,当出现过度愤怒的现象时,就会使肝气紊乱,疏泄过度,出现气机上逆、血气上行现象,长时间下去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3思伤脾

过度的忧思是很容易会导致人体脾胃出现问题的,患者多会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且还可能会引发心血亏虚。

4悲伤肺

当人长期处于一个悲伤的情绪当中时,是会对肺部造成影响的,患者多会因此出现精神萎靡、胸闷气短的症状。

5恐伤肾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被吓得屁滚尿流”这句话,其实这句话是有依据的,过度的恐惧会对机体的肾脏造成影响,使其肾气耗散,固摄功能就会因此降低,继而就易导致二便失禁症状。

 关于七情与五脏的联系就介绍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七情是每个人都会有且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注意控制情绪,减少出现情志过度而对身体造成损伤的现象。我们一点更要正确的看待这种,心态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国外健康学家胡夫兰德在《人生长寿法》中指出:“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颓丧、惧怕、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有医学研究发现,患胃疼、恶心的病人多数是由于不良情绪所引起,情绪不良会增加胃中盐酸的流量,容易导致溃疡病。一个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最佳功能状态,那么,这个人的内脏及内分泌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处于平衡状态,使整个机体协调,充满活力,身体自然也健康。

心理对健康的影响

心理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反映。如果心理状态影响到健康,就应该以科学的态度走进心理咨询门诊,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问题是诱发亚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不妥善处理会发展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人的健康与疾病,既受自然界生物学规律的影响,同时也受心理学和社会学规律的影响。现代科学研究的大量资料表明,人体的生理、生化改变固然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同样,人的心理活动变化,也能影响人体的生理、生化的变化。比如,极端的担忧、恐惧和焦虑可使人头发变白,便是由于严重的动机冲突和极度的情绪紧张造成的结果。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项科学研究,对胃造瘘伴有胃黏膜疝的病人进行观察发现,情绪愉快时,胃黏膜分泌与血管充盈均增加,胃壁运动也明显增强;而当情绪悲伤、自责和沮丧时,则胃黏膜苍白,胃蠕动减慢,分泌明显减少。心理因素对人的心身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复杂的。一般地说,积极、良好的心理因素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的心身健康;反之,消极、不良的心理因素则会损害人的心身健康。

心理因素对人体衰老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不良的情志刺激不仅能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易使人体衰老。情志太过可以导致人体脏腑失调,气血紊乱。其中,怒伤肝而气上,喜伤心而气缓,思伤脾而气结,悲伤肺而气消,恐伤肾而气下等,若日久不治,脏腑郁结,气血渐衰,必致精神形体衰老。养性延年历代医家论述很多,如《摄生要录》云:“心劳弗去,其志日耗,所以不能终其寿。”也就是说,过度的情志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引起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失调,持久不复则可加快人体衰老。

对应措施

若要长寿,人们应注意精神情志的自身调节,保持胸襟开畅,乐观愉快,排除私心杂念,防止过度的情绪波动,使精神内守,气血充盈,脏腑和调。若此则老而不衰。

行为与健康

行为泛指人的一切外现活动,如机体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及行动。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从小培养起。许多成年后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大多数是从小就沾染了不良习气。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对整个社会风气与行为规范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益于促进人的心身健康;不良的行为习惯则会使人的心身受到严重的摧残,如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性行为、不良的嗜好、滥用药物、酗酒和赌博行为等。

有利健康的行为

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主要有:社会对个人的支持;有针对性的体育运动;广泛的业余爱好;心情愉快;生活规律化;注意自我保健;爱清洁,讲卫生,常洗澡;参加各种疾病普查活动等。其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还有:一日三餐定质定量;每周三次以上适当的体育活动;确保每日7~8小时睡眠;不吸烟,少喝酒;保持体重正常。自身内部的健康行为有:愉快的情绪,满意的心境;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乐于交往、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诚实的人格,内外行为一致;正确的自我认识观念;善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等。

有害健康的行为

有害于健康的行为主要有:吸烟,吸毒,酗酒;多食,体重超常,膳食与营养不合理;运动量少;精神紧张与焦虑;药物依赖、滥用药物;违章操作、违章驾驶;偷盗、凶杀,赌博;迷信鬼神不信医学;对社会压力产生不良的反应;食用热量过高和多盐的食物;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等。

压力与健康

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压力叫做社会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压力给心理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压力就会造成亚健康问题。正确面对压力,并妥善处理压力对心理的影响,有时压力能变为动力,促使进步与发展。

“只有死亡才能完全摆脱心理压力的困扰。”心理学家如是说。无论人生如何一帆风顺,总会有令人紧张、感到压力的时刻降临,尤其那些事业成功人士。误会、争执和竞争都可能增加心理负担。只有适时减压,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过去,人们一直推崇这样的观点:为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抛开心烦的事情不去想它。而为了“烯烧”多余的肾上腺激素,不妨多运动一下:跑步、打理花园、改变室内陈设等。当然,这些都是有益的,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试图通过自身的情绪调整,迅速摆脱压力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许多有意识的心理调节。形成压力的原因

压力的形成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必须加快,需要紧张、迅速和高效率才能应付,因而造成心理压力。

(2)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要求知识更新加快,迫使人们不断地接受新的教育、学习新知识,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3)竞争加剧,力争获得更高的成就,渴望事业的成功,以求超越别人,击败对方,保存自己,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4)都市化,工业化,人口高度集中,噪声环境,居住和交通拥挤,都是一种严重的紧张刺激,给心理造成压力。

(5)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大量增加,使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和复杂化,如何适应变化了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心理压力。在以上种种社会紧张刺激和社会心理压力的影响下,就形成了各种各样有害于人们心身健康的心理与行为。

对应措施

专家指出,面对心理问题,心理调节的核心内容就是善待压力,因为心理应激的最终表现形式为压力。善待压力,人们至少要在生活中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承认压力存在的客观性。万事如意,一帆风顺能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但是压力在人的一生中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压力、没有逆境的人生是不可能的。只有承认了压力存在的客观必然,才能做好抗压的心理准备。(2)提高承受压力(抗压)的能力。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性格,对待事情,要能拿得起,放得下去。保持情绪的稳定性,这样当压力到来时,就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应激反应。其次要有一个坚定的意志品质,坦荡胸怀、豁达心境,凡事不钻牛角尖;再者要不断领悟自然与人的客观规律,努力去认识这些规律,并认识规律不可改变,人的认识和态度却可以改变,只要适应规律、把握规律,就能变压力为动力,从逆境走向成功,不会被压力压垮。最后压力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当今社会人们面临就业、升学、住房、医疗、利益分配等诸多事件,收入差别越大,人际关系在这些事件的演进中越要接受严峻的考验。和谐的人际关系取决于人们健康平和的心态和技巧、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前者需要性格养成和认识领悟,后者则可以从长辈、书籍和社会学校中获得。

情绪与健康

情绪是人们的内在心理状态在情感方面的外在反应。情绪=内在心理状态+外在生理反应人应当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恶劣的情绪使人厌烦、消沉,妨碍工作和学习,甚至影响身体健康。积极快乐的情绪有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身体健康。

情绪在人的外在行动上及内在心理上都有所表现。如当情绪忧郁时,会因人体肌肉松弛,目光向下,垂头丧气,举步维艰,萎靡不振等,表现出内心苦闷的状态。若情绪愤怒时,则人体肌肉紧张横目瞪眼,咬牙切齿,两手握拳,烦躁不安等,表露出气恼的状态。在生理方面,人体的肌肉、血管、内脏及内分泌腺,都随着情绪的波动而发生变化。一般认为,在人与内、外环境的适应中,情绪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情绪可因其发生的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分为激情、心境、应激三类。

什么是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发式的、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愤怒、惊恐、狂喜、悲痛、绝望等。它具有迅猛和难以抑制的特点,犹如狂风暴雨般地突然暴发,但持续时间比较短暂。激情往往发生在强烈的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如重大事件、剧烈冲突。意想不到的满足

或灾难等。

什么是心境

心境有时也叫心情,是一种比较微弱、缓和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忧郁、欢快等。心境不是对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体验,它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影响人的言行和情绪。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中,往往以相同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心情舒畅时对许多事物都会产生欢快的情绪,而忧心忡忡时则会对许多事物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

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很多,如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工作的顺利或挫折,事业的成与败,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否,身体的健康状况,自然环境(如时令节气)的变化等,都可以对心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对过去的片断回忆、无意向的浮想也会导致与之相联系的心境的重现。心情对人的生活有很大影响。积极快乐的心情能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恶劣的心情使人厌烦、消沉,妨碍工作和学习,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愉快而平静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保持人体内各脏器组织系统的功能正常,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积极的心境有利于人的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使人朝气蓬勃,勇于克服困难,提高活动的效率。愉快而平稳的情绪还能增强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科学家波罗戈夫也曾指出:“在战场上,胜利者的伤口愈合比失败者的伤口愈合要好些、快些。”巴甫洛夫曾指出:“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积极愉快的情绪对增强免疫能力和康复能力起着明显作用。

情绪引起的生理反应

情绪作为心理现象,无论与之相伴随的积极的、肯定的、高昂的或消极的、否定的、低沉的体验过程,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的生理变化。

呼吸系统

呼吸加快或减慢、变浅或加深。狂喜或悲痛时,会发生呼吸痉挛;突然惊惧时,会发生呼吸中断等。

循环系统

心跳加快、加强或减弱、减慢;冠状动脉舒张或收缩;血压、血糖、血液的化学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暴怒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加等。

消化系统

消化腺的活动、胃肠蠕动、唾液分泌等均发生变化。如愉快时,会促使胃液、唾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加强,食欲增加。

泪腺、汗腺及内分泌腺

例如肾上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等的分泌可随情绪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另外,脑电活动及其他生化系统、中枢神经介质等也会伴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危害

焦虑、愤怒、抑郁、忧思与惊恐均是不良情绪的具体表现,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的人易产生各种疾病。男女各有不良情绪上的体现,如男子常出现愤怒、暴躁,而女性多表现为焦虑、抑郁与惊恐。长期笼罩于不良情绪的人极容易患上精神疾病,并且对身体各器官也有极大的伤害。

巴甫洛夫曾指出:“一切顽固的忧愁和焦虑,足以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中华医学也认为,人的七情活动过度或持久,就可成为诱发疾病的病因。七情不和或偏胜,可以直接损伤内脏,引起脏腑不调和气血紊乱,从而形成疾病。如《内经》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同时,情志失调也可导致正气虚弱,抗病力差,而易于感受外邪。健康与情绪是相辅相承的,人的疾病状态也可以引起情绪变化。

焦虑对健康的影响

焦虑是一个人在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面临某种威胁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其特点是焦躁、忧虑、恐惧,%D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是我国古代医学界信奉的行医信念,当今它仍是医学的本质特征,并为当代医学发展过程中人们所期待的“好的医学”、“好的医生”,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和参照。

1医乃仁术,医者仁心的本意

11“医乃仁术,医者仁心”之关键是“仁"字。也就是说无论医学还是医学工作者都应遵从一个“仁”字。仁:亲也,本义就是博爱,即人与人的相互亲爱。在我国古代还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就是指人与人要相互亲爱。

12“仁”是儒学的核心概念,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爱人也。简单讲来,仁就是爱人,真心爱人。所以,在儒学中,仁的基本含义就被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本意的“爱人”;仁义,仁爱,仁慈之意。就是真诚的爱人之情。

二是孔子以“仁”为诸多道德原则的总括,如为包含义、礼、智、信等诸道德在内的一个总目。

13从现代人、更是现代医者来说,该语不仅蕴涵着传统医德的本质特征和深层智慧,更提供了现代人反思医学发展、追问医学目的、建构医德模式的历史启示。更需要清醒的是,在医学发展到现代医学阶段而呈现出“医学技术主体化”倾向的境况下,这一古老之智慧,更是散发出历久弥新的洞见,也为医学科学、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美的道德要求和业务技术要求。

中国古代曾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相者,呕心国家之兴旺发达;医者,操劳百姓之健康所系。“相”与“医”相提并论,可见为人医者是多么受人景仰。为医者,生命无价,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大爱无痕。所以,中外都对为医者期望甚高,对其要求也高。

2需要深悟的含义 我们起码应从两个方面去深入理解和领悟:

21从医疗技术层面领悟

211“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定义,代表了中国文化对医学的基本看法,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对医学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我们必须认识到,医学不但是“救人性命,活人性命”的技术,还强调医者要有一颗同情病人之心,真诚为病人解除病痛的“仁爱”之心。

医生赖以进行工作的基础是医学科学技术,但由于他的工作对象是人,因而医学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科学技术了,而是高科技与人文科学的高度结合体;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综合与生命的结合体。所以,她的研究、实践和发展就面临着更为广泛、更为复杂的问题和困难。

212对各类医生都是有要求的。以乡村医生(中医)为例,其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基础部分,包括中医理论部分的基本知识:掌握的、了解的;中医诊断基本知识(四诊、辨证) 掌握的、了解的;还有中药基本知识、方剂基本知识也都有掌握的、了解的要求。技能部分有: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其他疗法等的掌握程度和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很清晰明了的,很具体的,是不能有半点的虚伪和自傲的。

213重温并铭记古人的典范。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一生就是一位推行“仁术”的典范。 他曾在书中写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 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大害)”。他还写到,医生若凭借医术“邀射(猎取)名誉”、“经略(谋取)财物”,是“甚不仁矣!”是“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他还在《千金药方》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他的这种浓厚而朴素的仁爱精神,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

22从非医疗技术层面领悟

221历代医家的训告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其核心就在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是医疗工作的目的。在医务工作者担负人们健康,及预防、诊治疾病的特殊工作性质和任务时,更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所以,儒家称医学为“仁术”,医师是“仁者”、“仁心”。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效果不仅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直接相关,而且与职业道德直接相关。历代医家认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医生,尤其是做好医生。

我的认识是,“医乃仁术”是对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的高度概括,其关键词“仁”是思想道德品质,也是医疗技术;是对医者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期盼,是对道德思想的核心要求,也是行为精神的最基本体现。

222对当今医生的要求 医生的天职就是帮助维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做医生的人就应当具有仁爱之心。包括:1)尊重和珍视生命的思想理念;2)恪守“医乃仁术”的行医宗旨;3)“普同一等”的行医原则;4)重义轻利的道德观;5)清廉正派的行医作风;6)尊重同道的谦虚品德;7)注重道德的自律和修养;8)忠于医学的献身精神等等。

223从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来深悟

1)不伤害:就是在诊疗过程中不使病人的身心受到损害。

2)有利:就是医务人员诊治行为的动机与效果均应对病人有利,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尊重:是指医务人员对病人人格及其权利的尊重,如礼貌待人,尊重个人的自主权等。

4)公正:医疗公正是指对病人一视同仁,普同一等,都具有平等合理享受卫生资源或享有公平分配的权利。

5)医生在特殊情况下,有限制患者的自主权利,以确保患者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权益:如精神病患者可强迫治疗或自杀时采取约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对某些危重病患者,医生在必要时有权隐瞒真相等等。

6)医生的道德义务:这些道德义务包括:①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②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③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④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⑤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医师不得拒绝急救处置;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不当利益等等。

3我的感悟

31医者需要高尚的职业情操,需要丰富的职业情感,需要有人情味。无论接诊询问还是做各种检查,也无论是用药打针或是医嘱交代,以及饮食禁忌、注意事项的沟通,起居冷暖的注意等等,医生都应亲切和蔼、耐心清晰。治疗、帮助、安慰、沟通,这就是医疗的全过程和现实状态,这就是仁术、仁心的具体体现。我们切切不可忘记,甚或丢弃后三者,因为帮助、沟通和安慰,就是一个没有医疗技术但有医疗效果的医疗服务过程。这里面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内涵,需要我们精心研究和实践。

32最近有报道,一项调查显示,28%的医护人员有焦虑、烦躁感,12%的医护人员患有抑郁症,80%的医护人员有疲劳感,55种社会职业中,医生自杀率排第一位,男性医生自杀率是普通男性的37倍。也看到了张世林医生患抑郁症跳楼自杀的消息,深感悲痛!医疗活动及全过程都需要医生、患者的共同努力。所以我呼吁人们多些认识医学,尊重医学,尊重患者,尊重医生,相互尊重!因为医学是仁术,就是博爱,即人与人的相互亲爱!

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如果自身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会产生幸福感、自豪感和欣慰感;

如果自己的言行不符合道德标准,就会感到不安、内疚、自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句话说明五脏为情志活动提供物质来源,并受五脏的调节。具体来说,心是人情志活动发生的先导和主宰,肝是情志调畅的保障,脾胃是情志调衡的枢纽,肺是情志活动辅脏,肾是情志发生的根本,五脏协调一致、相互作用产生了情志的各种变化。然而《素问·宣明五气》中讲述的“五精所并”的理论可以认识到:当人体五脏中的某一脏精气不足,则人体的自我保护性本能就会发挥作用,调动全身脏腑精气流向相对虚弱的脏器,这就使体内的脏腑精气不足以荣养全身的神志,从而出现相应的情志变化。

喜伤心。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过度狂喜,就会导致 人的心气涣散,精神不能集中 。 病态的“喜”是喜笑无常,多出现在癫狂病之中,这是由于心气虚,心阳不足所致。心脏情志活动的发生是以“心神”为主导,各脏腑协同配合完成。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有统领人的精神活动的作用,所以人的各种情志变化都可以影响心神。情绪过度激动,就会损伤心神,则精神恍惚,不能集中精神,心气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心失所养,就会出现 睡不着、心慌、气短 等症状。由于心为藏神之脏,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情志所伤,首犯心神。因此,心是情志活动发生的先导和主宰。

怒伤肝。肝在志为怒,怒则气上。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肝之精气外达的一种 情感 反应。过于愤怒则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人体气机不畅。狂躁愤怒,会导致肝气上升太过,大量血液随之向上涌动,则人体表现出焦躁,激动,过于兴奋等情绪。反之,人在有怒气时会选择忍而不发,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闷气”,表现出 心情抑郁,闷闷不乐 ,这种情绪日久会导致肝气郁结,而出现 两胁胀痛,嗳气不舒 的症状。肝主疏泄,人体的气机由肝脏来调节,犹如将军一样运筹帷幄。如果肝精不足,五脏六腑的精气皆向肝脏汇聚,则肝所主之神就会失去肝脏的滋养,影响其谋虑的产生,将军失去原有的本性,就会感到 忧郁寡言,愁闷不解 。故肝是情志调畅的保障。

思伤脾。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思维代表着人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客观的生命现象,但是思不仅有意识层面的内涵,还有情志活动方面的表现,所以思是思维和情绪之间的“桥梁”。脾与胃在经络的连接下形成表里关系,相反相成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中医学认为:“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是人体气机升降的闸门。过度思虑或所思不及,伤及脾气,气机阻滞中焦胃脘,升降异常,使得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脾胃气机功能紊乱会出现 纳食减少,胃脘胀满,头晕眼花 等症。中医学认为,脾有统血和主运化的功能,能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血液濡养全身。血又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故脾气充足可以影响情志活动的顺畅。脾为精血化生之源,脾气强则“意”有所养,人善于思考,记忆力强,能向他人谏言献策,思虑周祥。如果脾精较弱,全身的精气遂并于脾,则“意”失去营血的濡养,就会出现记忆力减退,不喜欢思考,难于与他人商量议事,时间久就会有遇事畏难不前的异常心理。因此,脾是情志调衡的枢纽。

悲忧伤肺。悲和忧所体现的是对情志影响的程度不同,悲是在受外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低落情绪,进而对此事产生过度的担忧。但二者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大致相同,二者均属肺之志。悲则气消,长时间处于悲忧情绪,则会损耗人体之气,进而伤及肺脏。悲忧耗伤肺气,不利于肺气发挥呼吸功能,会出现 呼吸气短,胸闷难舒 的现象。《素问·宣明五气》又说:“精气并于肺则悲(忧)”,这说明肺脏精气的强弱影响着情志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这句话说明了肺脏对于心脏的辅助功能,肺脏是心君的宰相,推动心血心神的运行。肺脏精气旺盛,则心血心神获得辅助而表现正常,气血顺畅,神清气爽,心情喜悦;如果肺精不足,周身的全部精气供养肺脏,则心君得不到宰相的辅佐,使得心脏精气不足,易引起心气的虚弱。“心气虚则悲”,从而影响人的正常情志活动。因此,肺对情志活动的产生有辅助作用。

惊恐伤肾。惊与恐相似,但惊是在人不自知的情况下,受到外来事物的干扰所表现出的情绪。而恐是人自身从内心所表现出的一种害怕,畏惧的情绪。二者都属于肾所主的情志。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过度的惊吓或者恐吓可使人体气机不正常,出现病理状态。惊恐使肾气不能向上布散,反而向下,从而导致肾气不固,出现 遗精、遗尿、月经淋漓不尽、带下量多 等症状。《素问·宣明五气》又说:“精气并于肾则恐。”这也说明肾脏对于情志有调节作用。《灵枢·本神》曰:“肾藏精,精舍志。”“意之所存谓之志”,肾脏精气充盛,则脑髓充足而意志力强,就会遇事坚决且有行动力;肾精衰少,则五脏六腑之精并于肾,则“志”失养而虚弱,人就会表现出遇事犹豫不决,难以决断,小心翼翼,日久会形成习惯性的 恐惧、自卑 的心理。肾精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情志活动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所以肾是情志产生的根本。

五脏与情志的关系,一直以来都认为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注意控制情绪,以平和的心态来应对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43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