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吵架,是不是有技巧?

与人吵架,是不是有技巧?,第1张

1

有一天,我接回儿子来,看到他一进家门外套脱下来,顺手甩在电视机旁边时,立刻开启了狂暴模式。

对他大声吆喝着“你为什么又把衣服乱丢!”

喊完之后儿子开始进入防御模式,但自始至终都只有一句话“不是!”

孩子只有一句“不是”的状态,仿佛是情绪的一道门栓。

门里他一定杂糅了五味杂陈。

门外,却无法打败妈妈情绪的大怪兽。

于是,用抵触,再封上一句“不是”,把妈妈关在门外,随你瞎吼乱叫,我就是不再开启心门。

忍不住感慨:孩子慢慢大了,开始不能了解他的感受,不知道该怎么沟通了。

尤其是老二出生以后,工作、陪伴他们两个时间还有家务实在是将时间和耐心消耗到储量过低,开启吼吼吼模式。

2

但是“吼吼吼”的模式到底能有多大的用处呢?

在塞西高夫、梅丽莎切瓦特桑著的《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里,提到专家威廉姆格拉瑟的认知金字塔理论,如图:

也就是说,说教的作用,只能起到5%

而吼一下的作用有可能到10%,但是等孩子一旦开始叛逆,这10%则有可能退化为负数。

想想我的童年,是否也曾经因为被吼倍感委屈。

是否也曾经觉得无助?

而儿子的“不是!”到底隐藏了什么情绪呢?

有无助,有委屈,有愤怒。

而在他却拒绝和我沟通。

3

于是,我决定,想办法,让儿子开口。

我开始试着在他说“不是!”的时候:

让他明白,我所说的是现象,而非为了“是”或“不是”来评价这件事。

请他说出为什么不是。

他如果可以成功说服我,我就接受哪怕我不赞成的做法。

是的,我想鼓励他和我争论。

因为,情绪有其合理存在的意义。

但是,不沟通的“不是”,却是“堵”。

哪怕是吵架,至少在情绪和交流上是流动的。

定下三点,则是引导他学会合理的表达。

之后,随着他慢慢长大,再让他明白控制好情绪再说,对沟通的帮助。

但至少现在,我要打开他的心门。

本文作者:晨光微晓,俩娃妈,绘本阅读8年,并积极致力公益阅读实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因为世界上应该是没有不吵架的夫妻。

首先他们可能就会因为一些财务的问题就会吵起来。比如说今天男方发工资,那么女方肯定会想要男方把工资全部交给她,但是男方肯定想要悄悄的留一部分私房钱。一旦女方发现男方藏了私房钱,她就会和男方吵起来。这是非常常见的。

而且如果说一对夫妻不吵架的话,很有可能他们俩的感情已经非常冷漠了。毕竟只有两个人可能都不在乎对方了才不会吵不起来。只要他们两个还是非常的希望能够好好相处的话,他们俩就会吵起来。

并且夫妻俩吵架是代表着他们有一些不同的观念和态度,所以他们需要通过吵架来调和他们两个之间的态度。而且通过吵架了,他们就能够认识到对方的一些问题,以及了解到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吵架的话,问题也解决不了,两个人的婚姻可能就会慢慢的走到尽头。

所以世界上其实没有不吵架的夫妻,除非他们两个已经冷漠到了极致。

朋友晓雪说和老公关系紧张,约我见面。

我问她:“你俩吵架了么?”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说:”要是能吵架就好了,现在连吵都吵不起来,我们每天只是例行公事一样说几句生活琐事,没有沟通。已经根本懒得吵架了。”

不吵架的婚姻幸福么?

夫妻没有吵架拌嘴,听起来似乎很美好。其实却是非常大的危机信号。

那些还能够吵架的夫妻,至少意味着双方是愿意花精力和心思,把“小困扰”和“严重问题”分清楚的,至少说明 双方都觉得必须做点什么 —— 而这一点点共识, 是关系能继续往前进的基础。

然而,现实中没有人愿意跟相爱的人撕破脸皮。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想吵架。可能是害怕吵架和争吵带来的紧张焦虑感,可能是担心对孩子的影响,也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吵架很多而恐惧争吵。种种原因的背后,我们 其实是担心因为吵架之后双方的关系更加糟糕。

有什么办法能把吵架的伤害和破坏降低,而让它的积极作用发挥最大呢?

英国知名婚恋治疗师,有30多年丰富婚姻咨询经验的马歇尔,在他的新书《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中为我们提供了让争吵成为关系的推动力,而不是破坏力的的三个最重要的策略,以及在吵架过程中面对冲突的三个步骤。

能让吵架更有建设性的三个策略

策略一 问题是夫妻双方共同造成的

这是一条指导吵架中的夫妻双方正确面对冲突的理念。

我们经常用“一个巴掌拍不响”来形容有矛盾问题的双方,在婚姻中也是一样。

从事婚姻咨询20多年来,除了婚姻暴力辱骂成瘾之外,我尚未遇到过有哪对夫妻不该为他们的问题共同承担责任。

这一点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生活在关系当中 的,只要是在 关系当中出现的问题,一定不是单方,而是基于互动 ,那么当然是两方都有责任。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当夫妻双方剧烈争吵的时候,才 不容易掉进相互指责和怪罪的陷阱 ,毕竟两人都有责任。

这一策略的启示是:

我们需要在遇到冲突的时候,首先放下那个“指向对方的手指”,先停止挑对方的问题。

策略二情绪模式相同的人会互相吸引

这个原则其实本质上说的是这样一层意思: 喜恶同源 —— 在亲密关系的初期,我们会因为对方身上的某些特质而被他们吸引爱上对方,随着双方在一起时间越来越久,这些特质往往也会导致我们的憎恨。 对方还是那个人,特点也还是那些特点,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的想法和视角变了。

例如,一个小时候比较缺少父亲关心的女性,更有可能被那些关心体贴、承担责任、非常有主见的男性吸引;但是随着她自己的心智成熟和在婚姻中的成长,逐渐发现这样的男性大男子主义有点严重,有时候不够尊重自己。

这一策略的启示是:

任何一种特质都没有好坏之分,而是双刃剑。我们都普普通通的人,不是多功能洗衣机可以任意选择模式。

策略三看到过去的影响

那些亲密关系中非常顽固的问题,几乎80%都是跟过去有关,只有20%跟现在有关,这也是二八法则的体现。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仅仅要看吵架行为,而是可以去思考 对方曾经经历过什么,而形成了现在这样的认知和价值观,甚至每次遇到同样的事情都会成为引爆点。

例如,一个男人在原生家庭中,看到自己的父亲比较软弱,在婚姻中会“屈从”于强势的妈妈,所有的工资收入都一分不差地交给妈妈。

在他结婚后,大概率很可能对金钱的态度非常强硬,从行为上看非常在意金钱,那是因为他不想要父亲一样的生活。而这个由早年原生家庭带来的认知,深刻地影响了他自己的婚姻,甚至他自己也意识不到。

这一策略的启示是:

人的行为永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能够引起亲密关系中争吵的事情,也远不止表面看起来那样。

解决冲突的三个步骤

了解了亲密关系中争吵的这三个大的策略,我们可以首先从认知上不惧怕吵架。而在冲突的当下时刻,又要怎么样去解决呢?

步骤一探索

这里探索的意思,是指 为双方提供释放情绪的出口。

在这个阶段千万不要试图劝说对方,因为一个人在被情绪控制的时候,理智脑是无法思考的。同样,我们自己也不要试图在很激动的情绪状态下去和对方继续争论。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所成长的环境都是不鼓励讨论和分享情绪的,更很少鼓励“释放情绪”。

[心]增加情绪感受力的TIPS

你可以试着在纸上列一下,看看你能够写下多少种代表情绪的词语。

尽可能地写,注意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的评判​​,然后回头看看自己写了多少。

接着,把这些情绪分类,你认为同一类的圈出来放在一起,问问自己:我对每一类的情绪都经历过吗?哪些经常经历?哪些很少经历?为什么?

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情绪能够有所了解、足够接纳,才能推己及人,进一步愿意允许对方有表达情绪的权利,有释放的出口。

步骤二理解

这一步一定是在第一步已经充分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

理解是指的 我们要尽量去听对方说话 ,注意,是“听”,并且只有“听”。

不是在对方说的时候,一边听,一边心里面想着该如何反驳 —— 想想自己,我们吵架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这样?

亲密关系中的吵架缺少建设性,正是因为从来没有真的愿意倾听对方,而只是一味的想要把自己准备的那些自认为非常有道理的话说给对方听。

如果你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认真去听对方说,那意味着是前面一步“探索”还没有完成,你还是有很多情绪堵住理解的大门。你需要继续表达情绪,把情绪发泄出来。

​​在倾听对方说完之后,我们需要做两步:

第1步:

想一想这件事情中我的责任是什么?

我的哪些行为让事情变得更严重了?

然后找其中任何一个点,无论大小都可以,并就这个小的、自己有责任的问题道歉。

例如,“我刚才太着急了,所以我跟你说话很激动。”

或者:“我是因为太担心女儿的事情,才朝你发脾气的,很抱歉。”

第2步: 在寻找自己的责任之后,试着站在另一半的角度来看事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

如果你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进入对方的处境,很可能说明你还在生气,要回到前面的第一步"探索“​

步骤三行动

通常到了行动这一步的时候,一定是夫妻双方 已经充分发泄了怒气和情绪,也已经就各自的责任进行过一些沟通 。并且,已经交换过关于这件具体事情的观点了 —— 不然,就根本谈不上“解决问题”。

因此,这里的行动,意味着两个人要共同站在一起面对这个问题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爱情,或许是怦然心动两情相悦;相守,却需要长久的经营和磨合。婚姻中的冲突不必惧怕,吵架也在所难免,只有我们有策略、有方法,每一次冲突的过程和化解,都会成为彼此了解的桥梁。

        家庭吵架的根源,其实很多都只是生活的鸡毛蒜皮,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不恰当的时间说了不恰当的话,而造成了听者的误解。 

一、说话语速慢些、再慢些。

      能在家里关上门谈的都是小事,别急,天塌不了,慢说话不会缺几块肉。慢慢听他讲,慢慢看他闹,在发言前学会心里默念三秒。被人打断不要紧,深吸一口气,摘下近视眼镜,你看他像啥。

二、学习用陈述句表达观点。

       很多时候,我们在带有情绪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说出的话并不仅是自己的观点,更多的是带有对对方的指责,往往就是这么一句话,就激发了矛盾。比如,你正在家里工作,而你的孩子却在旁边制造各种噪音,这时如果你说,“没看我在这工作呢吗?能不能消停点?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再去背英语去。”

即使孩子听话去学习,他心里也是不痛快的。如果孩子到了叛逆的年纪,可能还会引发一些争吵。  

三、减少习惯用语,注意表述。

       我们在表述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用词是否包含了其他情绪,可能说的时候只是无意中随口一说,或者是自己的习惯性说法,可是对于对方来说,你的这句话就包含了你的态度。当我们心里想“我怎么知道”的时候,要说“我不知道”;心里想“那你说呢”的时候,要说“是的,没错”;;心里想“又怎么了”的时候,要说“怎么了”。

总之一句话,那就是能不说话的时候就别说话。 

四、家人也需守礼。

        我们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对待外人的时候特别有耐心,可是对待家人的时候言行却显得极为直白,有种外人才是自己人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呢?因为很多人觉得,家人都是自己人,不用那些虚礼,还有的人以为“我就是把你放心里的才会让你知道我的真实想法”,久而久之就随心所欲了。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家人感觉不到互相带来的温暖和信任,感受到的只是对方的苛责和无礼,反而产生了很多矛盾。虽然在家人面前的自己是最真实的、毫无保留的,但是,即使你是海胆和刺猬天生一身是刺,在家人面前也要把刺收好,不要让家人受伤。因为,在他们受伤的同时,你也在受伤。

夫妻没有隔夜仇,小两口床头吵架床尾和。

这两句俗话都是用来劝解夫妻之间不要闹情绪的老话。可是偏偏有些星座,特别会处理两性关系,一看情况不对,马上就会想办法化解恋人的怒气,根本就吵不起来。

本期,我们要分享的就是,和他们吵架根本吵不起来,总是有办法安抚恋人的星座。

01水瓶座

水瓶座的小伙伴整体的个性偏闷葫芦一点儿,所以平时他们待人处事的时候,总是慢吞吞的。水瓶对待吵架这种事,向来是信奉能忍则忍,不要轻易翻脸的原则。

所以,即使恋人已经气冲冲地骂了他们两个小时候了,水瓶们也不会还嘴。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往心里去,水瓶认为,让自己的老婆骂两句,又不会死、又不会掉块肉的,没必要跟对方对骂。

而且,当恋人骂累了的时候,水瓶还会贴心地做好饭给恋人补充体力。

02双子座

双子座的小伙伴伶牙俐齿,脑子转得又快。基本上普通人想要吵赢双子,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对待恋人却是一个例外。

双子虽然口才凌厉,可是他们同样非常缺乏安全感,特别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时,会显得特别不自信。

因此,当恋人对双子的某个方面不满,而想要吵架的时候,双子会首先产生畏惧心理,一方面怕对方离开自己,一方面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怀疑。

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因此,通常这种时候,双子不会还嘴与恋人争吵,而是先让恋人发泄完了之后,再找机会弥补。

03金牛座

金牛座的小伙伴忍耐力非常强,所以想要激怒他们不太容易。只要不是特别让金牛忍无可忍的事,基本是吵不起来的。

金牛们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所以,他们很少与人争执。对待恋人也是如此。

而且,金牛们在口才方面略有欠缺,所以如果真的吵起来,并不一定能吵赢,反而可能会让恋人更生气。因此,遇到恋人想吵架,金牛通常会选择冷处理。

04狮子座

狮子座的小伙伴个性还是比较强的,如果有人质疑他们,通常情况下他们是忍不了的。但是,恋人是个例外。

如果两人因为一些小事发生矛盾,面对恋人怒气,狮子会马上化身小奶狗跟对方道歉,如果对方还不胩原谅的话,狮子会用一个吻封住对方喋喋不休的嘴,用温柔浪漫来化解恋人的怒气。

声明:本文仅供娱乐,文字部分系魔盘君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于网络,侵删!

哈哈,楼上说的是个屁话,吵架都是为了争理,又不是无事挑衅。

至于你说的不会在外面吵,那是你心理对对方胆怯,怕人家对你发生肢体冲突,而家里就不一样了,所以你肆无忌惮的能跟家里人吵,在外面就不敢。所以我认为你首先心里做好肢体冲突的战斗心理准备,大不了大家打起来。当然你的吵不能是泼妇般的骂街,要有理有节,拒理力争。把自己的理重复5遍,一般就会对对手有很大的心理影响,然后在寻求其他理由驳斥他的立场理由。如果一时不对劲,动手闹他。

再补充一下,吵架也是在斗智斗勇,你要看清对方是那种人。小心遇上那些借吵架找你茬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720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1
下一篇2023-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