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要坚持从娃娃抓起,着眼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突出思想内涵,强化思想引领,做到润物无声。
当代青少年现在要么是在学习,要么是在工作,但实际上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这都是青少年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社会就像是一个运转的机器,而我们每一个青少年便也是这个机器中最富有活力的螺丝钉。
因此在行动上青少年们要用心学习和工作,在学习中多汲取知识,在工作之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也便是青少年所拥有的时代精神的体现,要以一种要为社会做贡献的心理的支配之下,去开展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展现出新生代人群的风采与风貌。
爱国主义,是我们在新时代标定梦想航向的船舵、阔步强国征程的路标。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鲜明时代主题。
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同心筑梦、奋斗圆梦的磅礴伟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
《荷花梦》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中国歌曲,由著名作曲家王酩作曲,歌词由孙新凯作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感情都非常深刻,下面是详细的介绍:
创作背景:
《荷花梦》的作曲家王酩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爱情、家乡等主题的深刻感悟。这首《荷花梦》是他在1981年创作的,当时他还是一名军垦战士,在农八师一二一团农场进行劳动锻炼。在一次劳动之余,他看到了一片荷花池,深受启发,于是创作了这首歌曲。
感情:
《荷花梦》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歌词清新脱俗,旋律悠扬动人。歌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对爱情和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通过歌曲,王酩向人们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歌词意思:
下面是《荷花梦》的歌词:
荷花梦
梦中荷花
多么清新
多么娇艳
它让我心中
充满温暖
梦中荷花
多么迷人
多么娇羞
它让我心中
充满爱情
荷塘月色
如此美丽
如此静谧
它让我心中
充满家乡情结
梦中荷花
如此清新
如此娇艳
它让我心中
充满希望
梦中荷花
如此迷人
如此娇羞
它让我心中
充满梦想
这首歌曲主要描述了荷花的美妙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爱情和家乡的向往。歌词中的“荷花”象征着美好和纯洁,而“梦中荷花”则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歌曲充满了深情和感性的表达,让人们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话本小说是民间口头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宋元时期,商业经济发展繁荣,城市文化随之兴起,市民阶层日益壮大,由是,反映着现实市井生活,渗透着市民思想意识,洋溢着市民文化色彩,迎合着市民审美趣味的话本小说盛行一时。
朦胧的人文精神
宋元时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在崇尚功利的社会心态影响下,儒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削弱,市民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话本小说作为一种市民文学,其撰写者“书会才人”、表演者“说话艺人”和接受者都是社会中下层的人。他们虽然无法完全摒除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但又不满于传统观念的禁锢,意识中还有着市民的享乐主义和农民的朴素思想。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条条框框对于他们的约束相对薄弱,由此萌生出朦胧的人文主义精神。
他们肯定七情六欲,反对压抑人性。表现得比较明显的是《刎颈鸳鸯会》(《清平山堂话本》卷三)。小说讲述了村落女子蒋淑珍纵情纵欲,最终与情人双双惨死于丈夫刀下的血腥人生悲剧。小说看似不满女主人公的婚外偷情,却又以韩凭夫妻不屈强权,至情不渝,化为连理、鸳鸯的凄美故事作比,对大胆挑战传统礼俗观念的男女主人公的行为、遭遇满怀同情和赞许。
宋元话本小说不仅有爱情故事的缠绵悱恻,也有恩爱夫妻的悲欢离合、妓女命运的苦辣辛酸,在女性的“贞节观”上闪现了一丝动摇的火花。在《陈巡检梅岭失妻记》(《清平山堂话本》卷三)中,写陈辛奔赴偏远的广东就任巡检,妻子与他情投意合,不忍他独自前往,与之随行。途中,妻子被号称“齐天大圣”的猢狲精劫掳,虽软硬兼施仍不肯顺从。三年后,陈辛历尽艰难救得妻子,恩爱夫妻终得团圆。篇中丝毫未提陈辛对失踪多年的妻子的怀疑和游移,这体现了市民在“情”和“礼”的观念冲突中,“情”战胜了“礼”,对传统观念标榜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一个有力的冲击。
开放的女性情感
在传统的中国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社会意识一再提醒、强化的女性所担当的社会角色都是生育本能和家庭职责。自从父系制社会形成并稳固后,从小接受“三从四德”闺中礼训教化及熏陶的女性扮演的都是弱势、被动、依附、封闭的角色。而在宋元话本小说中,社会于女性的舆论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传统的女性角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蜕变,女性情感观念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开放性。其改变首先体现在女性敢于冲破世俗的藩篱,主动热情地表达和追求爱情。
例如《碾玉观音》(《京本通俗小说》第十卷),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叙述市井普通“小人物”恋爱婚姻的故事。女主人公璩秀秀是一个裱褙匠的女儿。她家境贫寒,大胆泼辣,干脆洒脱,敢爱敢恨,没有一点传统道德的负担。她爱上了王府的待诏碾玉匠崔宁。在恰遇王府失火时,她主动怂恿崔宁一起逃离,言语直率,步步紧逼,表达爱情无丝毫忸忸怩怩。倒是男主人公崔宁表现出懦弱、胆小、怕事的性格,与女主人公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彰显出女性的不同寻常。诚然,璩秀秀的离经叛道与她的社会阶层相关联。她出身市井,较少受传统文化和闺阁教育的束缚。但是,在一个性别地位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中,她不甘于被动接受,以积极的态度扭转这种传统的两性关系,主动表达情感,将男性置于被动位置。很显然,这种地位的互换,对于自父系制形成以来一直由男性主义主导的社会来说,对于强大的男性权力来说,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挑战。它意味着对男性主权的蔑视;意味着女性自身对于自己长期所担当的被动社会角色的不满和反思。同时,也开启一点朦胧的,建立在平等互爱基础上的现代爱情观。
世俗的婚姻观念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婚姻观念。随着父权制、家族制和私有制的确立,儿女被视为家族或家庭私有财产的一部分。婚姻已然超越了单纯的个人关系,成为保持和延续家族或家庭利益的手段,从而婚姻缔结的控制权不可避免地掌握在了家长的手中。由于社会时代的局限、市民本身的缺点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市民在婚姻观念上还是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世俗性。宋元话本小说中,虽然对传统婚姻规则的要求不再严苛,却仍保留有世俗的婚姻观念。
例如《裴秀娘夜游西湖记》(《万锦情林》卷二)一篇,小说记叙宋理宗时太尉裴朗携家眷清明夜游西湖,裴女秀娘偶见一美少年,心生爱慕,归家后,相思成疾。裴朗得知实情后,遣人暗访,知少年乃刘员外次子刘澄,因此托媒至刘家议亲。秀娘闻之即病愈,后两家择吉成婚,终成眷属。小说满足了人们关于婚姻的种种世俗愿望,即男才女貌、夫荣子贵、夫妻偕老、健康长寿等。
同时,市民作为城市的新兴阶层,虽然不断在发展,有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道德,却也不断在分化,也有剥削与被剥削,也有贫富差距。如前文所述,城市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使人们获取财富、权势、地位的愿望更加迫切,从而滋生了市民妄图借助婚姻达到其经济、政治目的的念头和行为。这种社会现象也较普遍地反映在话本小说中。
萌芽的商业意识
宋元时代,对于财富的渴望一直存在于绝大部分人内心中。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亦逐步繁荣,而随之催生的则是渗入了商业价值观的爱情婚姻观。
如《张古老种瓜娶文女》(《古代小说鉴赏辞典》),这个故事本是一篇讲述神仙及其度化世人的道教故事,但经过宋代说话艺人的加工改造后,单纯的宗教宣传意味已大为减弱。为了迎合普通市民的审美趣味,说话艺人着重渲染了它的喜剧因素。值得回味咀嚼的是韦恕“有个女儿,一十八岁,清官家贫,无钱嫁人”,道出了财富已取代门第、声誉、家世,成为世人缔结婚姻的更重要的衡量标准。而年旬八十、年老力衰的一介平民要娶青春年少、官宦人家的“十八岁小娘子”,这种在现实中看似痴人说梦的事情却得以实现。虽然这件事不是韦恕的主观意愿,但也暗示了市民的婚姻观念已与金钱密切联系起来。并且,故事中种瓜张公两次奉送韦家十万贯钱的情节,也透露了市民阶层普遍存在的拜金意识。
由此可见,在日益繁盛的都市文化背景下,在日渐膨胀的物欲横流中,世人对财富的占有欲是无止境的,对金钱的渴望是驾驭于情感、道德之上的,对婚姻的谋划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这正是商业文化的本质。同时,话本既以规劝为旨,亦从另外一面证实了时代风气之盛。还有如《蓝桥记》《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碾玉观音》等都反映了那个时代市民心中爱情与财富、婚姻与经济的关系,都曲折隐晦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众生的拜金心态以及在市民观念中已渐渐萌芽的商业意识,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情爱、婚恋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任何叙事的背后都有着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的支撑,在宋元话本小说中,是同时有着两种“声音”存在的。一种源于作品中的人物,人物的情感、欲望、追求、行为方式传达出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一种则源于叙事者,包括叙事者对生活、人生的理解、观点、经验和对人物的态度、诠释、评判。两者共同构建起小说世界的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不同于唐传奇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主角的故事,市民阶层作为社会新兴势力的一部分,在说话艺术中破天荒地第一次占有了重要的位置。下层市民中的“小人物”在宋元话本小说中作为被肯定的主人公出现。关于情爱、婚恋,不再满足于描绘才子佳人,不再满足于“发乎情,止乎礼”的含蓄叙事,也不再满足于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进行说教,而是叙写市井男女不受礼制约束,对爱情与欲望的大胆表达和追求,将男女情爱理解为简单的男欢女爱。朴实的文本,渗透着市民关于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朦胧的觉醒,也是市民极端实利主义的体现。这在我国的小说史上是一个新事物,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铁路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陆燕)
"梦回高考"是指在梦中回忆起或重新经历高考的情景。对于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这种梦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唤起高考期间的情感和记忆。高考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试,对于个人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高考如何影响人生的几个方面:
一、梦回高考的感受。
每次梦回高考,我总是能够清晰地记得那时的复习状态和情景。我怀念那些努力学习的瞬间,也感叹着当时的脆弱和无助。我能够感受到自己当时的心情,高考的压力和挑战,以及那份深深的渴望和期待。每次醒来,我都有种强烈的感觉,仿佛高中时代的一切就在眼前,让我难以忘怀。
二、高考对我人生的影响。
高考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彻底转变了我人生中的核心目标和方向,也塑造了我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和方法。由于高考的压力和挑战,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开始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和改善。高考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为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考对家庭的影响。
高考不仅影响了我个人的人生,也改变了我的家庭和父母的生活。由于高考的压力和需求,我的父母必须继续支持我的学习和复习,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我的家庭也为我提供了无私的支持和关爱,让我充满力量和信心面对高考的挑战。高考改变了我们家庭的生活和模式,也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综上所述,高考对我的人生和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我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让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家庭的温暖。梦回高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承认过去,放眼未来。
不过,在开始探讨AI婚恋为人际关系带来哪些新特征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过去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是如何认识真命天女/子,以及这种方式在现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基本上来说,那个时代,全球最通行的认识一个新的潜在婚恋对象的方式即“朋友推荐”。
随着当代工作生活节奏变快,城市邻里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朋友推荐这种模式却逐渐变得“不那么靠谱”。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点:
第一,总量小。
通常我们的朋友圈相对我们的活动圈是小很多的,朋友推荐的也就是朋友的没有对象的朋友通常都不多,以至于可以筛选的就很少,在当今日本大家生活比较安逸满足的情况下就容易秉持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再看看,看着看着就容易过去了。而相对的,通过大数据匹配基本可以将一个时间段和指定区域的潜在对象都做一轮条件测试,量就会大很多。
第二,费时。
通常如果是朋友推荐的对象,碍于面子都是要去见上一面的。如果工作比较忙碌,下班还要飞奔到城市的另一头见一个大概率此生不再相见的人,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比较耗费精力的。
如果一周安排了3场见面会的话,那么往后对见面这件事情,会产生阴影也说不定。特别是那些本来就难以找到对象的宅男宅女们,见面会更是将他们推向了恐惧的深渊。
而在线相亲,相对来说,只在彼此对彼此的认可区间都比较高的时候双方才会相见,完全没有了时间上的顾虑。
第三,面子。
如果是朋友介绍的潜在对象,那么去见面前需要担忧的事情就挺多的了,譬如,见面之后感觉不是很好,是不是会驳朋友的面子?如果感觉有10%几率能谈,双方试一试结果分了,会不会和朋友连朋友也做不成了?
如上所述,“朋友推荐”模式在现代人婚恋生活里逐渐失效,认识真名天女/子如此之苦难,无怪乎人们纷纷感叹“单身一时爽,一直单身一直爽。”
事实上,这一议题也是日本白皮书所关注群体的最大痛点,并由此使得日本官方开始探索AI解决婚恋问题的可能性和付诸实践。而日本《少子化社会对策白皮书》中提到的爱媛县,则是这场实践中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爱媛县最初从2008 年开始由志愿者组织单身青年男女的联合约会(集体相亲),但受限于上述因素,起初效果并不理想。到2011年开始,同样是集体相亲活动,在其中引入了AI 对每次集体相亲的人员进行筛选匹配之后,相亲成功的实施率升高了16%。
AI在婚恋领域可以做什么?
产品思维告诉我们,每个复杂的问题都是可以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解决的。这里我们使用 “发现问题 – 拆分成几个小问题- 解决这几个小问题”的思路,来看看可以怎么解决婚恋问题。
一对未知的潜在交往对象,必须得在浏览有限的相亲资料的情况下看上对方。所谓的“看上对方”,通常需要满足视觉上的“一见钟情”、社会现实条件和性格匹配三个大条件。
在传统的约会或婚恋组织、网站中,
这三个条件又面临几个细分的问题:
1 虽然婚恋网站都有照片,但用户总量也十分可观,一个新进入的用户从哪开始「一见」。
2 社会现实条件如职业、薪资、受教育水平是可以直接填写的,但大家往往并不愿意自己的太多信息直接暴露给陌生人。
3 性格上就更不用说了,传统模式下的「性格」更像玄学,没有可直观体现的标准。
AI在解决这三个问题上的方法,无非是量化、特征提取、匹配三个步骤。
以视觉上的一见钟情为例,一见钟情似乎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用户往往在「遇到那个对的人」之前都说不出来自己喜欢什么样的。
但一旦特征化之后,人类的长相全都是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眼睛两个耳朵。每个人在样貌上的偏好万变不离五观每一个元素的数据变化。
虽然人不能准确描述自己对每一个元素的精确数字,但我们可以通过输入「梦中情人」来曲线救国。
AI 可以先通过用户输入的爱好等信息查看其是否有喜欢的明星或者二次元人物,之后在资料库中检索其他用户照片是否匹配该明星或二次元人物的关键特征,由此来筛选出数据库中是否有适合的“梦郎”/“梦姑”。
除此之外,婚恋“成功案例”也可以是AI 匹配的训练集:我们可以将区役所或市役所(民政局)中成功结婚的人的结婚照录入AI 学习的照片库(训练集)中,如果其中一方(假设为A)开始查询,我们则先在照片库中找到近似A 的人,然后开始查询另一方B 的照片,之后再在我们登记的数据库中匹配近似B 的人。
如果到这里我们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可以推荐的对象怎么办?莫慌,有句话说“人总是喜欢和自己长得像的人”,和自己像的人不仅是相貌和自己接近,性格、兴趣爱好也应当比较接近。
那么这里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如何解决性格匹配的问题了:性格方面我们依然可以使用上述的特征点提取进行处理。
我曾梦到自己又回到了高中时代,自己又开始跟小伙伴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复习,准备高考,参加高考。
1、梦到过在考场上水笔突然没油,惊醒的时候发现出了一身汗。
醒来发现是梦,然后长舒了一口气;也梦到过出分的时刻,心怦怦跳,像是能从梦里立刻醒过来。然后一个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分,伴随着相应的情绪,平静或是不平静地再次醒来。
2、更多梦到的是高中的日子,那些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
我总是很容易开始想念,想起那三年里发生过的一切。夏天总是好热,喜欢在体育课溜去买雪糕,然后同学们围在一起踢毽子。围成的圆很大但总是不太圆。可能是上天早就在悄悄告诉我们,人生本来就没有太多完完全全的圆满。
3、梦回高考的数学考场,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梦境。
高考经历过的压力、焦虑、紧张、害怕、挫败,在我后来的生活,这种感受不断在梦里被激活、被放大。
可是我仍然感谢高考。因为它丰富了我对感受的体验,无论是压抑,还是焦虑,或是紧张;无论是喜悦,还是兴奋,或是从容;无论是心态崩了,还是斗志昂扬,它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情感更加丰满,内心更加强大。
4、回过头来看,高考身为人生岔路口确实影响了我的一生。
我现在经历所有的一切,都在它的影响之下。无论是个人性格塑造,还是目前的工作,又或者在那以后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都与它有关……这些事情或积极,或消极,交织成了我这高考后的十年,也会继续朝着我的人生终点走下去。
总结:
虽然高考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么遥远,居然还会梦见,而且梦中的那种真实感和紧张感仿佛就在昨日。因为我一直把走进考场的那一刻,当成我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高考决定了我后面遇到的人与事,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都让我得到了成长。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但不会决定你最终的走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