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古诗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古诗是什么意思?,第1张

苏轼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宋代豪放词家一言即将八月十八钱塘江潮的波澜壮阔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想一览这壮观天下的潮涌波涛。

钱塘江旧称“浙江”,江潮于东汉时期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已有“浙江、山阴江、上虞江有涛”,然而并无对钱塘江潮更为细节的阐述,说明在当时江潮并没有形成壮观的气势,它在当时还不如广陵曲江出名。郦道元在《水经注-浙水》中将描写广陵曲江的长江暴涨的章句来解释钱塘江则说明,钱塘江于魏晋时期业已出名。东晋葛洪于西湖葛岭隐居炼丹之时还作过《抱朴子》专门探讨钱塘江潮形成的原因。东晋顾恺之的《观涛赋》对此亦有提及亦可看出。直至唐宋时期钱塘江潮已备受骚人墨客的青睐,留下了一首首涌潮抒怀之作,兼以描摹其奔腾汹涌之貌。毛主席的《观潮》离我们最近,1957年9月“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强,铁马从容杀敌回。”以滚滚波涛譬喻军队势不可挡的阵势,抒发满腔的喜悦。不同的人面对同一景象又有不一样的情感与视觉感官。

枚乘写观涛,开门见山直述江涛的三大特征,然后再精辞妙句、细细漫谈“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云内,日夜不止”之声貌,仿佛将一组立体的图像在我们面前直播:浪涛如千万骑骏马奔腾不息、呼啸而来,吞噬着所到之处;潮头高昂着,仿佛欲与天比高;层层浪花卷起,犹如骏马背上骑士们身着的白色披肩,飘扬着壮阔的豪情。

刘禹锡的《浪淘沙》与孟浩然的《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将钱塘江潮起潮落娓娓道来,却又不失其震撼、澎湃之势。刘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八月潮来之势,以一“吼”字展现涛声震天响以及浪潮由远即近的逼迫感。而孟之“百里雷霆震”同“疾雷闻百里”一样,均写百里之距已闻雷声,体现了“雷声”的宏亮,但它又进一步写其连地表都能震动的恢宏气势。刘写“头高数丈触山回”写潮势达到顶点,潮头撞击两岸山脉的壮观场面。苏轼诗云::“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欲识潮头高几许?月山浑在浪花中。”以高悬的月亮为衬托,从侧面反衬潮高可奔月之貌。

刘禹锡在诗中一“吼地来”“触山回”两句写潮起潮落的全过程,语句虽然凝练,意境却全含。将潮涌的奔腾急遽展现地一气呵成。而《七发》中,枚乘则细致地描写潮起、波涌、行进之状。潮起如“洪淋淋焉”又如“白鹭下翔”;行进如“素车白马帷盍(加个草字头)之张”,波涌时“纯驰浩虬、前后络绎”,果然有“遇者死,当者坏”这样的势如破竹的王者霸气贯穿其中。枚乘写观涛之乐先写观涛之慑人气势,他写它“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丘陵,夷西畔”之险貌,说它“横暴无极”乃至“鱼鳖失势”——都呈东倒西歪、四脚朝天的丑态,也从另一方面反映江涛的迅猛——连水里的生物都承受不住。苏轼写其险有诗“江边身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使人在读至回肠荡气之时冷汗迸出。观涛弄潮都有生命之虞可见潮水之急遽了。

潮起潮就落,“须臾却入海门去”刘以“须臾”二字描写潮落的迅速,动静转瞬就转为静景。而“卷起沙堆似雪堆”又将潮退后波涛的另一种形态展示在我们面前,也给人一丝余波去慢慢品味。无论潮来还是潮去都会激起层层的浪潮一路奔腾跳跃。风平浪静之后也只余雪堆似的浪花同人们一起回味刚才的惊心动魄、凛人寒气亦或荡波风情?枚乘写它,着重以险衬其乐,旨在“要言妙道”为太子寻找良方。而孟浩然观潮的最后只觉“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他的寒,是潮带来的湿气亦或潮落后内心的空虚无依?苏轼觉得钱塘潮水迅猛危险发出“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的感慨与豪情,他在希望什么,抑或在抱怨什么?白居易眼中的潮一日两次只觉“一月周流六十回”,如此反反复复,光阴不在,因而吟出“杭州老去被潮催”的诗句。光阴荏苒,岁月悠悠,他是否在感慨功业未就而时光却入水般流逝?

同一番澎湃之景,年年都周而复始的上映着,激荡观潮之人个自的心湖。观潮之人年年一波换似一波,他们或短暂停伫或远眺凝思,或轻吟一首《浪淘沙》,江边只余“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哀伤无奈……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第二首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鉴 : 镜子。

徘徊:此处指来回闪动。

渠 :此处指方塘。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朱熹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活水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其二)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介绍:朱熹 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 进士,任同字主簿。淳熙时,曾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监公事,光宗时,知漳 州,入为秘阁修撰。宁宗初,官焕章阁待制。后被人攻击为伪学,落职致仕。 所著《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今存。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 父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境,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哪得,怎么会。如许:这样。 ④蒙冲:战船。一毛轻: 轻如一根羽毛。 品评 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这有 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它 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 胜的。(枚乘《七发》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古今诗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 哲理诗。 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 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 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 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 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句无束,自由自 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已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 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句解: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

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秋月

唐戎昱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近来数夜飞霜重,只畏娑婆树叶凋。

题解

选自全唐诗:卷270_53。诗题“秋月”,一作“戏题秋月”。戎昱另有一首《秋月》诗:“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一题“江城秋夜”。

作者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诗意

这秋夜的月光实在是胜过春夜啊,

我一人漂沦天边静谧加深了孤寂。

近日来连着几夜寒霜都特别浓重,

我只怕这繁密的树叶就快要凋零。

注释

1、秋宵:秋夜。唐曹松《僧院松》诗:“此木韵弥全,秋宵学瑟弦(xián,通“弦”)。”前蜀韦庄《抚盈歌》:“玉庭兮春昼,金屋兮秋宵。”宋朱松《宿石龙寺》诗:“道人身似南枝鹊,更尽秋宵一再飞。”

2、月色:月光。

(1)月光。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宋陈师道《寒夜有怀晁无斁》诗:“灯花频作喜,月色正可步。”《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崔玄微)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朱自清《荷塘月色》:“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2)指月亮。唐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金瓶梅词话》第15回:“怕怎的,待月色上来的时候,奴送三位娘去。”

3、春宵:春夜。唐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元柯九思《退直赠月》诗:“绣枕魂清疏雨暮,海棠银烛度春宵。”《白雪遗音·八角鼓·春宵一刻》:“春宵一刻,万金难夺。”

4、天涯:天边;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冰心《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5、寂寥:寂静无声;沉寂。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王弼注:“寂寥,无形体也。”《楚辞·刘向〈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仆夫之憔悴。”王逸注:“寂寥,空无人民之貌也。”《云笈七签》卷二:“混元者,记事于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未形,寂寥何有?”

(2)寂静无声;沉寂。《古文苑·枚乘〈忘忧馆柳赋〉》:“枪(枪)锽啾唧,萧条寂寥。”章樵注:“枪(枪)锽,大音;啾唧,小音。并寂然无声。”《宋书·隐逸传论》:“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宁调元《立秋柬钝剑松江》诗:“江海悲冥灭,音尘久寂寥。”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

(3)引申指死亡。南朝梁费昶《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扬云已寂寥,今君复弦直。”

(4)空旷;高远;辽阔。《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纷纭天地,寂寥宇宙。”李善注:“寂寥,旷远之貌也。”唐王维《登河北城楼作》诗:“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间。”巴金《利娜》:“上面永远是那个灰色的天,下面是那寒冷的、寂寥的、大雪封闭了的荒原。”

(5)恬静;淡泊。汉王充《论衡·自纪》:“(王充)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三国魏嵇康《卜疑》:“有宏达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

(6)冷落萧条。南朝宋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余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寂寥曲肱子,瓢饮疗朝饥。”宋苏轼《乞赈济浙西七州状》:“熙宁中饥疫,人死大半,至今城市寂寥。少欠官私逋负,十人而九。若不痛加赈恤,则一方饥民,必在沟壑。”明李贽《与弱侯焦太史书》:“此间自八老去后,寂寥太甚,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全不觉知身在何方,亦全不觉欠少甚么,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将至。”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这里对于左翼文艺,是压迫无所不至,然而别的文艺,却全然空洞无物,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

(7)稀疏;稀少。唐韩愈《送权秀才序》:“权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合。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阅之累日而无穷焉。”宋叶适《题潘彦庶群书辩证》:“余愧非精识,其《群书辩证》,寂寥十数简,谓古人之书必待己而决,颇亦疑之。”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坐是之故,而瑰玮特绝之徒……羞与哙伍,是以此中人才,日就寂寥也。”

6、飞霜:降霜。

(1)降霜。晋张协《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李善注:“《淮南子》曰:邹行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谮而系之,邹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后因用以指冤狱。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吴梅《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之五:“西曹铸就飞霜狱,十二金牛挽不来。”

(2)犹飞白。唐王昌龄《箜篌引》:“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参见“飞白”。

(3)犹清新。前蜀杜光庭《醮泸州安乐山词》:“虽申降福之仪,几阙飞霜之韵。”

7、只畏:只怕。

8、娑婆:枝叶扶疏的样子。扶疏,枝叶繁茂分披的样子。

(1)即“娑婆世界”。佛教语,娑婆,梵语音译,意为“堪忍”。“娑婆世界”又名“忍土”,系释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总称。唐窥基《法华经玄赞》二:“乃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也。”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我则待向娑婆世界游,做莲花国里人。”亦省作“娑婆”。隋智顗(yǐ)《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南朝齐谢镇之《重与顾道士书》:“故知天竺者,居娑婆之正域,处淳善之嘉会。”明汤显祖《牡丹亭·谒遇》:“庄严成世界,光彩徧娑婆。”

(2)枝叶扶疏的样子。扶疏,枝叶繁茂分披的样子。宋王禹偁《后土庙琼花》诗之二:“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娑婆。”

(3)从容优游。元刘壎《补史十忠诗·前左丞相江文忠公万里弟万顷》:“卷怀经济具,娑婆洛中社。”

赏析

首句写的秋月是秋宵月夜的景色,作者把秋宵月和春宵月进行比较,他认为秋宵月胜春宵月。次句写诗人在万里之外的天涯漂泊流浪,在这寂静无声的秋夜感觉到特别孤独寂寞。第三句写的是近来连续几天夜里霜都下得很重很厚很凉,这样下去我只怕眼前枝叶繁茂的树叶就快要凋零了。诗人表达的是一种内心坚持和身心孤寂的感情。

张衡 :四愁诗 归田赋 二京赋 温泉赋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 枚乘:《七发》(楚辞体)、《柳赋》、《梁王菟园赋》 贾谊:《鵩鸟赋》 扬雄:《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辞赋家,在中国古代,曾占有重要地位,最重要的时期是汉赋时代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丈”;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五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汉赋分为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赋的行家、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汉赋形成于汉初贾谊首开汉赋先风,其代表作为《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真正创立汉赋体制的是汉初辞赋大家枚乘《七发》是枚乘的代表作,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汉武、宣、元、成帝时代,汉赋达到全盛期

百度而来希望能帮到你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l 15 11:26:18 2004), 转信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汉散文

一、所谓“汉代散文”是指政论文及抒情、叙事文,汉代散文创作的主流,就文体说是

政论文,就文风说,是切中时事,朴厚无华。

理解:秦汉散文的发展脉络。

大体说,由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变而为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引经据

典,再变而为东汉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再变而为东汉后期王符、

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文风几经迁转。

第一节 李斯与秦代散文

理解;

一、《吕氏春秋》简况。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前后,被

视为杂家著作。

二、《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

《吕氏春秋》文章一般都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如《贵公》。

从文学角度看,《吕氏春秋》最大的成就是它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它在阐述某

个道理和思想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予以说明。

三、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

李斯,楚国人,公元前247年入秦。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拜为长史、客卿。秦统一,李

斯为丞相,设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下令焚书而倡导“以吏为师”。李斯遭赵高诬

陷腰斩于咸阳之市。

李斯入秦十年,因韩人郑国为秦修灌渠事,秦大臣提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李斯也在被

逐之列,所以写了《谏逐客书》。

四、秦刻石文的特点。

1、其形式四言为句,三句为韵,较独特。

2、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

3、限于刻石体制,文采不足。

简单运用:《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这篇《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

国富兵强的事实,以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胪述秦始皇看重外国的玩好之物,而轻

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

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

《狱中上书》作者李斯。

第二节   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

识记;

1、贾山《至言》。

2、贾谊生平。

西汉初期重要的散文作家,今存《新书》。

3、晁错生平。

与贾谊同时而稍后。《汉书·艺文志》录晁错文31篇,《上书言兵事》和《说文帝令民

入粟受爵》(即《论贵粟疏》)是其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4、西汉初期散文作家枚乘著《上书谏吴王》。

简单运用:西汉初期散文概况。

西汉初期是文化发展的初期。这时期的散文主要是与治国有关的政论,往往针对现实问

题而发,行文平实明白,同时受战国策士影响,又有纵横家的遗风。

综合运用; 1、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1)贾谊散文往往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

,体现着贾谊文章气盛而情浓的特点。

它首先说明蓄积的重要,继而指出当世生聚者少而糜费者多的堪忧状况,最后提出劝农

的对策。文章紧凑严密,说理透辟。

(2)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如《过秦论》是贾谊最负

盛名的史论散文。

2、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晁错散文的代表作是《上书言兵事》和《论贵粟疏》。

(1)切实中肯,论精识深,擅长分析,言之凿凿。如《论贵粟疏》以有力的论据,说明

轻赋役以劝农功,贵粟而贱金玉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

(2)晁错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家风气,辞藻谐偶,句式铺排。如

《上书言兵事》论“得地形”。 

第三节  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

理解; 1、汉中后期散文大势:出现了言秘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的新特点。

2、董仲舒及其散文。

董仲舒,是《春秋》公羊学派的大师,景帝博士。主要散文作品有《春秋繁露》《天人

三策》。

3、刘向生平。

刘向,字子政,初名更生。出身皇族。一生曾三度入狱。刘向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和目

录学家。

刘向奏疏文的行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结构平整,逻辑清晰,往往先以正论开篇,继之

以反证,然后总结观点,最后落脚在针对的时事之上。

刘向写了《战国策叙录》。

4、识记:西汉中后期,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杨恽的《报孙会宗书》,叙写人个情志

,表达社会生活感受,情感浓郁,个性鲜明。

5、桓宽的《盐铁论》

桓宽的《盐铁论》以史为鉴,真切时事和政策,全书全用对话体,简洁犀利,文风质直

平实,缺少汉初政论文的气势,个别章段情浓气盛。

简单运用: 《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

《新序》十卷和《说苑》二十卷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两书都是采集群书中的逸闻锁事

编撰而成,寓含劝戒训教之意。其中很多篇章类于后来的志人小说,在刘向散文中最具

文学价值,对后来的文言小说有不小影响。

第四节  东汉散文

理解: 1、东汉散文大势:

有着求实的鲜明倾向,有激情,也颇具文采。

2、桓谭及其《新论》。

桓谭,字君山,著《新论》29篇,赋、诔、书、奏26篇,多佚。保存最完整的是载于《

后汉书》本传的《陈时政疏》和《抑谶重赏疏》。

3、王充。 王充,今存《论衡》85篇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对

汉世以来的阴阳灾异、河洛图谶以及今文经学学风、俗儒品格等给予有力的批驳。

4、仲长统。 仲长统著有《昌言》。

简单运用:

1、王充散文的特点。请以具体作品说明。

(1)王充在《论衡》的《对作》、《自纪》、《艺增》、《超奇》、《佚文》等篇中,

提出疾虚妄而立实诚、反华伪而倡实用、斥模拟而贵独创、排晦涩而申通俗等写作主张

。如《艺增篇》批语世俗中言过其实的现象。

(2)在崇实的同时,也主张独创,而且也并不反对文辞的各具特色。

(3)文章有时也写得繁冗累赘。

2、仲长统散文的特点。

(1)崇尚衫,充满变革的思想,如《理乱篇》。

(2)文风较为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往往言辞激烈。如《昌言》。

(3)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有的文章也写得潇洒美丽,如《乐志论》。

第二章 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

第一节 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

综合运用;

1、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心态。

司马迁,字子长。

创作心态:

(1)史官世家的出身,对司马迁的一生影响甚巨。一方面,家族浓厚的文化气氛,使他

从小就得到优良的文化熏染。另一方面,“司马氏世典周史”的家族荣誉,令司马迁甚

感自豪。

(2)在司马迁的思想中,还有一种“圣人”情结。司马迁的家族荣誉感所激发的著史的

强烈愿望,因于这一“圣人”情结,而升华为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他存在的命脉所在

(3)“李陵事件”使身被腐刑的司马迁愤怨已极,痛苦不堪,也激发了他“发愤著书”

的决心。

从司马迁的出身、经历、思想心态来看,他写作《史记》有内外不同的动因。基于家族

荣誉感而激发出来的强烈的著史愿望,和他胸怀大志的“圣人”理想,是他著述《史记

》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动;“李陵之祸”所激发的“发愤”情绪,是他著述《史记》的

外因,这个遭遇使他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

2、《史记》的成书和体例。

司马迁遍览经史,亲自调查,网罗一切可以获取的史料,考核编排,写成了这部“究天

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规模宏大的《史记》。

司马迁创造了纪传体的通史,开创了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写通史的范

例。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是全书的纲领;十表,依年月摘记大事;八书,

载录文化、经济、制度;世家,记载王侯各国状况;列传,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

本纪、世家、列传是《史记》的核心部分,十表、八书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形成对核心的

补充。通过这个有机的结构体,司马迁实现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的写作初衷。 

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综合运用:《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一. 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1.司马迁写人的剪裁和安排的手法。《史记》写人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

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

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

人善任,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

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互见法”的使用,即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

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2.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如《李将军列传》

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际,四个战役写出了

李广的主要性格特征。

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

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不相同

: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

如此也。”项羽的率直卤莽,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

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特点。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

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李将军列传》中杀霸陵尉的细节,令人看到李广

于机智勇猛之外,还有负能使气的一面。《史记》中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

性格特征之处它通过人物独白、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

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猾。

第三节  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一、班固及其《汉书》

理解: 1、班固生平。

班固,字孟坚。班固用二十多年时间,写成《汉书》的大部分。其“八表”和《天文志

》,由班因的妹妹班昭和学者马续补作而成。建初四年,受命撰集论议之言,写成《白

虎通德论》。有《班兰台集》十七卷。

2、《汉书》简况。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事年代起自高祖元年,止于王莽

地皇四年,翔实记录了西汉一代229年的历史。其体例为本纪十二、表八、志十、传七十

简单运用: 1、班固与司马迁史学思想与写作的区别。

班固著史,和司马迁的“私作”不同,直接受到皇家意志的限制。在思想上,《汉书》

站在刘汉王朝的立场,坚守儒家思想正统。对一些人物的评价与《史记》有较大差别。

在写作上,《汉书》不像《史记》那样融注了作者的深情和感慨,而是更加平实客观,

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

2、《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

《汉书》不少人物传记,能够摹声绘形,传达人物的神貌和性格。《汉书》中《李广苏

建传》中对李陵、苏武的刻画就十分精细。李陵兵败降匈奴。昭帝时,派李陵故人任立

政出使匈奴,伺机招回李陵。任立班与李陵相见的叙描,表现人物的神情和微妙心理,

非常细腻。两次想见,第一次因为单于设宴,双方不得交谈私事,任立政只能以眼神和

动作暗示。第二次相风,老朋友可以一叙衷情,但中间又插进个卫律,于是,立政婉言

侧敲,李陵优心忡忡。班固把这个场面,写得曲曲折折,回旋细腻,极能传神达意。

二、《吴越春秋》及其他

识记: 1、东汉时期,以赵晔《吴越春秋》和袁康《越绝书》最为知名。

理解: 《吴越春秋》与《越绝书》异同。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这两部杂史都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内容有很多相

同。它们在写作上有一些共同特点:记录基本史实而外,还虚构了一引起荒诞离奇的故

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与后世的传奇小说相近。二者的不同之处:如《吴

越春秋》前后连贯成篇,《越绝书》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从文学视角来看《吴越春

秋》似较《越绝书》更具文学性。

简单运用: 《吴越春秋》内容及写作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94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