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朱熹(南宋)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一)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赏析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
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
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后世影响
《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119
译文: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122
译文:
担忧和勤劳中,国家和自身就兴盛起来了,在贪图安逸的环境中,国家和自身就会灭亡
欧阳修的这两句寓意深刻的话,告诫世人:若要想振兴国家,首先得作出番事业,打出一片自己的天下,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若只图享乐,不思进取,必定会使自己一败涂地,遗臭万年。
123
译文:
祸患常常是由平时不注意的细节积累造成的,而一个人的所钟情和溺爱往往会限制他才能的发挥
劝告人们,要经常注意身边那些小的祸患,不要掉以轻心,否则会积成大祸,对事物的钟爱要适度,不然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自己才能的发挥
124
译文:
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月上柳梢头”二句含“宾”就“主”,再现了那令人沉醉的情景。“黄昏后”,交待主人公与其情侣相会的时间。“月上柳梢头”,既是对“黄昏后”这一时间概念的形象示现,也是对男女主人公欢会的环境的补充描绘——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是那样富于诗情画意!
125
译文:
人瘦的衣服逐渐宽大也不后悔,为了她值得这么憔悴
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为伊”,方始画龙点晴地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那“盈盈仙子”(《曲玉管》)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全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描写心理充分细腻,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
126
译文:
广泛地听取意见就是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是昏庸糊涂。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127
译文:
生活环境从节衣缩食变成丰衣足食 ,轻而易举;若是丰衣足食变成缩衣节食,那就面有难色
这是司马光写给他儿子的,教育他儿子要学会节俭
128
译文:
借鉴从前的兴盛与衰落,来考察现在的成败得失。
要忘记以前所做错的事,要从中吸取教训
129
译文:
读书的方法 在于循序渐进(就是慢慢来、一点一点进行的意思)。多读几遍,遇到问题多思考。
循序渐进
三个意思:
一、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不要颠倒。
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
三、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熟读精思
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熟读有助于理解,“读书千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意思。朱熹过于强调读书遍数,未免限于机械。
熟读的目的是为了精思。朱熹提出了要“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读书若真的能够做到既读得熟,又思之精,那么就真正把书读通了,而且会永远记住。
130
译文:
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
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131
译文:
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体现了作者的远大抱负,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132
译文:
张籍的乐府诗看起来似乎很平常,实际上最为奇特超拔,写起来好象很容易,却经历了艰苦的创作过程。
133
译文:
荷花落尽,就连荷叶也没了,菊花虽然也谢了,但还有枝干挺立
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134
译文: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135
译文:
古人所著的书不要满足于反复地读,熟读了,再加上深入地思考,你自然会领会其中的意思
这诗句原是安慰和勉励那考试失败的安敦秀才的话,劝他回家再去安心读书,说“旧书”不嫌多读,越读越玩味越有意思。固然经典值得“百回读”,但是这里着重的还在那读书的人。简化成“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却就着重在读的书或作品了。这成语常跟另一成语“爱不释手”配合着,在读的时候“爱不释手”,读过了以后“百读不厌”。这是一种赞词和评语,传统上确乎是一个评价的标准。当然,“百读”只是“重读”、“多读”、“屡读”的意思,并不一定一遍接着一遍地读下去。
136
译文:
广泛地观察然后才能简约精炼地提取,深厚地积淀然后才能喷薄奋发。
苏东坡的意思是告诉张瑚不读书可以亡国,不节俭就会败家
137
译文:
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138
译文:
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
世事从来都是有遗憾的只希望人(思念之人,其实是你我)都能平安无病,虽相隔很远,但能同享这美丽的月光也是件幸福的事
139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140
译文: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环顾四周,丈夫遗物犹在,睹物思人,念及北国故乡;而“物是人非”,景非昔同,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落寞,故用“事事休”三字来概括。这一切真不知从何说起,正想要说,眼泪早已扑籁而下,“欲语泪先流”一句,已抑不住悲情喷涌而来,可谓“肠一日而九回”,凄婉动人。词至此收缩上片,一腔愁苦高潮暂告段落。
141
译文:
不要说心里没有牵挂啊,西风吹拂过帘幕,帘内人的身影比菊花还要消瘦。
以花拟人,以景托情,情真意切,表达作者独守闺房,寂寞抒怀以及于佳节思亲愁情,意趣峰奇,意境绝美,为后世所赞。
142
译文: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
。“花自飘零水自流”,写别离已成事实,令人深感无奈,就象春花不由自主地飘零、随着流水消逝而去一样。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词人感觉到一种“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况且,舜华转眼即逝,人生又有多少如春花一般的美好时光呢?词人不禁为此长长叹息。
143
译文:
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
144
译文:
千山万水环环绕绕,似乎挡住了前去的路;在深绿的树木和色彩鲜艳的花儿后面,又看到了一个小村庄
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前途总是光明的
145
译文: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146
译文:
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想学诸葛亮出师北伐,杀敌报国的思想情怀,表现了诗人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147
译文: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148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观书有感》表达了诗人在学习过程中忽然有所领悟内心的喜悦之情。
作者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全诗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翻译: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呵呵,也不知怎的,看到今日之天气,本来肚子里墨水就不多的我,竟然会想起这样一首诗来。哎,既然想都想到了,也不妨装装文艺啦。
今日想起这首诗,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一种意境之美,呵呵,似乎很难用言语去表达。人一天天长大,经历多了,想法也多了,美好的,邪恶的,心就如同这半亩方塘,天光云影共徘徊。被周围的一切所影响,倒映着这周围的一切。或许人既不是性本善,也非性本恶,而是无中生有,既有恶,又有善,所以才无。看看那些什么影视作品,什么文学作品,不管多么十恶不赦之人,终究还是会发现他们善的那一面。再看看现实生活,现正在济南中级人民法院受审的XXX,是善是恶,真能那么容易下定论吗?我不想去评论,但是不管结果如何,它都会是合理的,但或许不一定公平、公正。
而那些自觉或所谓的善人,真善乎?善,那何为善?恶,那何为恶?或许善恶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表象。就如那天光云影于方塘中央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或许人心最佳的'状态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无,是清!人想要的总是那么多,而真正需要的却是那么少。因为想要的多了,便成了死水,也就浑浊了,善恶也就不容易再分辨。可要心如半亩方塘般清澈又谈何容易呢?我们时常会不开心,会烦恼,会纠结。无非是因为我们还执着于善恶,还有心结,还有些道理不够明白。我们苦苦的寻找着解决这些不开心、烦恼、纠结的的方法,可这些方法又是什么呢?有人告诉我,时间会让你淡忘,会让你走出一切。我一直都觉的是因为淡忘,所以走出一切。可渐渐的,我发现并不是这样。如果是因为淡忘了,所以走出了,那么你终究还会走入曾经的不开心、烦恼与纠结。真正让我们能走出一切的,是用时间去寻找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不是去追寻淡忘,淡忘只是一种逃避。当你重新找到一个新的角度时,不开心、烦恼、纠结才会真正的迎刃而解。而这些视角才是真正源源不断使你心清的活水。而这活水早已于古人书中,于自然中述说已尽。所以当我们开心、不开心时都于自然中走一遭,于古人书中畅游一番,或许你便能看到你心的清澈。
明白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是我们需要的。吃得饱,穿的暖,睡得香,还能开心的笑,不执着于善,不执着于恶 ,不停的寻找全新的视角,或许便能达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便能得道,便能回归自然之美!
我,一个五官端正,一头短发的小女孩,充满了自信与活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我的座右铭,“我能行”是我前进的动力。我曾经与汤姆。索亚一同体验着那些历险的过程;鲁滨逊那智慧与顽强令我深深折服。曾经与邱少云一同体验被火足足烧了半小时的痛苦;雷锋那钉子精神令我敬佩。我爱读书,爱其中的人生哲理,爱其中的精华,爱那些曲折的故事情节。每到有空闲的时间,我就像一只饿狼,贪婪的吸吮着书本中的精华。
在班级里,我是同学们的小老师,好玩伴。每当有什么问题,同学们都会来请教我这个不是老师的老师。别忘了,我可是班里的女中豪杰呢!每次考试都在班级前5名,别人都没有能力夺走。
刚开学时,我在同学们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又矮,又有点胖的小姑娘。都不相信我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但是,我的心目中有无数个“我能行”在促使我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前进着。在考试中取得了第3名的好成绩,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我的课外生活十分充实,比如说:声乐、钢琴、英语等等。这不,最近还学了黑管。在声乐课上,由于我知道一些乐理常识,成为了老师最得力的助手。但在练习发音的时候,音太高了,对于才上二年级的我,想唱上去简直可以和登天相比了。但心里怀着一颗永不服输的心的我,
靠谱。武汉方塘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事业批发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受官网认证法律保护的正规公司(品牌),是经过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认证合法的,持有正规合法经营文件,属于合法企业,其经营范围也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非常靠谱,该公司(品牌)主要经营事业批发等。
表达了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忽然有所领悟内心的喜悦之情。
观书有感 南宋 ·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赏析]
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也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做学问也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功夫到家了,才能有所突破。
这首诗读起来,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空灵、澄澈、轻盈,很是引人入胜,流连忘返。但是乍一看诗名《观书有感》,通篇没有一个“书”字,也没有任何与书相关的词汇或者句子,却觉得如此美景配这样一个名字,显得如此突兀、眉皱。
事实上,这首诗,作者写的是他的读书体会。
第一句,“半亩方塘一鉴开”是一个比喻句,“半亩方塘”比喻书,“鉴”是镜子,也就是说书像镜子一样。
第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中“徘徊”一词用的特别妙,这也是整首诗里我最喜欢的一个词。我们一般使用的时候是指人漫无目的、来来回回地走,作者通过拟人的手法将天光和云影的流动、缠绕、不觉、延绵,描写的淋漓尽致,心思荡漾,不断的回味咀嚼。但其实呢,这一句,作者指的是书中的内容。用这般的手法比拟书中的内容,顿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比喻哑然失色,庸俗乏味。也让我忍不住想要去揣测作者是一个有着怎样心境的人?定然是个热爱读书的人,是一个在书中寻到乐趣的人,是一个享受读书的人,非内心之纯粹不可也。
第三、四句,是个问答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水塘的水为什么会这么清澈呢?是因为有源头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来呀。作者在这两句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暗喻了人要心灵澄澈清明,就要认真读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这一句用的特别妙的是又和第一句呼应,书像水塘一样清澈,这一句又提到心灵的清澈,唯有读书才能令人心灵清澈;同时又比“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更容易让人去思考,去反思,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