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1张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

情绪和情感都是主观认识的一种感受,但是二者有区别,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情绪: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2、情感: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二、特点不同

1、情绪:在情绪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情绪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

2、情感: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

三、作用不同

1、情绪: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2、情感: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

-情绪

-情感

亚里士多德认为,昔勒尼派把自己关闭在个人的情感里,完全割裂了情绪感受与外部事物之间的联系。昔勒尼派用情感体验来取代客观真实,认为一切美德都不过是促进快乐的手段,快乐就是生活的目的。昔勒尼派的这种快乐主义观点对于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伦理学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第一章    论同情

(一)论同情是天性

由于我们对别人的感受没有直接经验,所以除了设身处地的想象外,我们无法知道别人的感受。

所以当我们设想或者想象自己伸出在这种情况之中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同我们的想象力的大小成比例的类似情绪。

“怜悯”和“体恤”是我们用来对别人的悲伤表示同情的词。“同情”虽然原意也许和前两者不同,然而现在用来表示我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也未尝不可。

激情在某些场合似乎可以在转瞬间从一个人身上感染到另一个人身上,并且在知道什么东西使主要当事人产生这种激情之前感染他们。

有一些激情的表露,在我们获悉它由此产生的事情之前,引起的不是同情,反而是厌恶和反感。

甚至在知道别人悲伤和高兴的原因之前,我们对他们的同情也是很不充分的。

同情与其说是因为看到的对方的激情而产生的,不如说是因为看到激发这种激情的情况而产生的。

认为死者自然具有阴沉而又无休无止的忧郁心理,这种想法盖起源于我们与因他们而产生的变化的联系之中,即我们对他们哪种变化的自我感觉之中,起源于我们自己设身处地,以及把我们活的灵魂附在死者无生命的躯体上——如果允许我这样说的话,由此才能设想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所具有的情绪。

这是这个虚幻的想象,才使我们对死亡感到如此恐惧。这些有关死后情况的设想,在我们死亡时绝不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只会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才使我们痛苦。

(二)论同情的愉快性

再也没有比满怀激情地看到别人的同感更使我们高兴,也没有比别人相反的表情更使我们震惊。

我们更渴望向朋友诉说的是自己不愉快的情绪,而不是愉快的激情;朋友们对前者的同情比对后者的同情更使我们感到满足,他们对前者缺乏同情更使我们感到震惊。

(三)论同情的合宜性

在这些不同的情况下,那个与我的感受不同,也不能体会我的情绪的人,不可避免地会非难我的情感,这是因为他的情感同我的感情不一致。

产生各种行为和决定全部善恶的内心情感和感情,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或者各种不同的关系来研究:首先,可以从产生它的原因,或同引起它的动机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其次,可以从它同它意欲产生的结果,或同它往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当我们责备别人过分的爱、悲伤和愤恨时,我们往往不但考虑它们产生的破坏性后果,而且还考虑它们的那些微小原因。

一个人的各种官能是用来判断他人相同官能的尺度。

(四)论同情的亲疏性

一个人断定如花似玉的美人必定比最难看的畸形者好看,或者二加二等于四,当然会为世人所赞同,但肯定不会令人倾佩。只有那种具有敏锐和精确的鉴别能力的人(他们能识别到美人与畸形者之间的那种几乎察觉不到的细微差异),只有那种精确熟练的数学家(他们能轻易地解答最错综复杂和纠缠不清的数学比例)、只有那些科学和鉴赏方面的泰斗——他们才能引导着我们的情感,他们广博和卓越的才能,使我们惊讶得瞠目结舌,只有他们才能激起我们的倾佩,看来应该得到我们的称赞。我们对所谓明智睿见的赞扬,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

虽然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但是他从来不会为了落在别人头上的痛苦而去设想那必然使当事人激动的激烈程度。那种使旁观者产生同情的处境变化的想象只是暂时的。

不管当事人的心情如何被人扰乱,某个朋友的陪伴会使他恢复几分安宁和镇静。一同他见面,我们的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平息和安静下来。

不管什么时候,如果心情不幸失去控制的话,那么交际和谈话是恢复平静的最有效的药物,同时也是宁静、愉快心情最好的保护剂。宁静的心情对自足和享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你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啊,挺男人的,呵呵,

我觉得吧,如果没有找到真凭实据,不要妄加猜测,也许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夫妻起码应该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关系上,不要因为彼此的爱而伤了对方,我是女性,就我而言如果我最心爱的人说这样的话我会觉得很受伤,会受不了,有时候很偏激的话,反而火上浇油,适得其反。你可以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制造一个一个浪漫的气氛,心平气和的跟他讲你有多爱她,多爱这个家,告诉她你的辛苦,不能时常陪她的苦衷,想想刚结婚时的甜蜜,是女人都会很感激很感动,女人真的是靠哄的,看你的爱有多深。

如果真的真的确定你的爱人背叛了你们的爱情,为了孩子请展示你的广大胸襟,坐下来平静的谈谈,看看能否挽回你们的婚姻,因为很多例子都表明单亲的孩子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你的妻子执迷不悟,就得干脆的离婚了,这样对孩子也许好些,那离婚后你的任务就是如何对待孩子了,这就是后话了。。。。还要看你的爱有多深。

希望你幸福。

哲学家

一个人或者本来就是或者永远不是哲学家。

哲学家列表

A

阿伯拉尔(Pierre Abélard)

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

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

阿那克西美尼 (Anaximenes)

阿那克西曼德 (Anaximander)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阿威罗伊 (Averroes)

艾克哈特(Eckhart)

埃拉斯摩(Desiderius Erasmus)

爱比克泰德 (Epictetus)

安瑟伦(Anselm)

安纳萨哥拉斯 (Anaxagoras)

安提斯泰尼 (Antisthenes)

奥古斯丁(Augustinus)

威廉·奥卡姆(William of Occam)

马尔库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编辑]B

巴门尼德(Parmenides)

鲍依修斯

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

柏拉图(Plato)

布拉德雷(Francis Herbert Bradley)

毕阿斯(Bias)

[编辑]C

程颐(Cheng yi)

程颢(Cheng Hao)

奇伦(Chilon)

克莱俄布卢(Cleobulus)

[编辑]D

查尔斯·达尔文 (Charles Darwin)

达兰贝(d' Alembert)

彼得·达米安 (Peter Damian)

戴震(Dai Zhen)

戴东原(Dai Dongyuan)

休谟(David Hume)

德谟克里特斯 (Democritus)

狄奥根尼 (Diogenes)

狄德多(Diderot)

勒奈·笛卡尔(Renĕ Descartes)

蒂孟(Timon)

董仲舒(Dong Zhongshu)

约翰·杜威 (John Dewey)

[编辑]E

约翰·司各脱·厄里根(Scott)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恩培窦可里斯 (Empedocles)

[编辑]F

伏尔泰(Voltaire)

法藏(Fazang)

方以智(Fang yizhi)

费其诺(Marsilio Ficino)

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路德维系·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

冯友兰(Feng youlan)

[编辑]G

葛洪(Ge Hong)

公孙龙(Gongsun Long)

郭象(Gui Xiang)

[编辑]H

哈贝马斯(Juergrn Habermas)

马丁·海德格尔(Heidegger)

韩非(Han Fei)

韩愈(Han Yu)

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Thomas Henry Hexley)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黄宗羲(Huang Zongxi)

惠施(Huishi)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编辑]I

[编辑]J

贾谊(Jia yi)

洛克(John Locke)

[编辑]K

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叙伦·克尔凯郭尔(Sren Kierkegaard)

本纳德多·克罗齐(Benedetoo Croce)

克吕西普(Chrysippus)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孔子

[编辑]L

哥特弗里德·威尔海姆·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老子(laozi)

李嘉图(David Ri-cardo)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陆九渊(Lu jiuyuan)

约翰·洛克 (John Locke)

让·雅各·卢梭(Rousseau)

鲁迅(Lu Xun)

伯兰特·罗素 (Bertrand Russell)

[编辑]M

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

尼科罗·马基雅弗利(Nicolo Machiavelli)

加布里埃尔·马塞尔(Gabriel Marcel)

马西哥利欧

孟子(Mencius)

米兰多拉 (Pico della Mirandola)

墨子(Mozi)

托马斯·莫尔 (Thomas Moore)

詹姆士·穆勒(James Mill)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戈洛·曼(Golo Mann)

[编辑]N

尼采(friedrich Wihelm Nietzsche)

尼古拉(Nicolaus Cusanus)

[编辑]O

[编辑]P

布雷泽·帕斯卡(Blaise Pascal)

帕梅尼德斯 (Parmenides)

弗兰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罗吉尔·培根 (Roger Bacon)

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

皮浪 (Pyrrho)

普罗汀 (Plotinus)

庇塔库斯(Pittacus)

佩里安德(Periander)

[编辑]Q

钱穆(Qian Mu)

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

瞿秋白(Qu Qiubai)

[编辑]R

罗瑟林(Roscelinus)

[编辑]S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

塞涅卡 (Seneca)

色诺芬尼 (Xenophanes)

圣奥古斯丁 (St Augustine)

亚瑟·叔本华(Schopenhauer)

斯宾诺莎(Spinoza)

邓斯·司各脱(Duns Scotus)

苏格拉底(Socrates)

宋时烈(Song-Siyer)

[编辑]T

泰勒斯 (Thales)

泰奥弗拉斯多(Theophrastus)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谭嗣同(Tan Sitong)

谭峭(Tan Qiao)

陶里亚蒂(Palmiro Togliatti)

藤原惺窝(Seika Fujiwara)]

田边元(Hajime Tanabe)

[编辑]U

[编辑]V

[编辑]W

王弼(Wang Bi)

王夫之(Wang Fuzhi)

王守仁(Wang Shouren)

王阳明(Wang Yangming)

约翰·威克利夫(John Wycliffe)

路德维布·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王安石(Wang Anshi)

[编辑]X

大卫·休谟(David Hume)

席德佳 (Hildegard of Bingen)

谢林(Schelling)

向秀(Xiang Xiu)

熊十力(Xiong Shili)

荀子(Xunzi)

伊本·西拿(Avicennas)

玄奘(Xuanzang)

[编辑]Y

亚里士多德 (Aristoteles)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颜元(Yan Yuan)

扬雄(Yang Xiong)

伊壁鸠鲁 (Epicurus)

耶若婆佉(Yājñavalkya)

伊本·阿拉比(Ibn al-`Arabi)

杨朱(Yang Chu)

[编辑]Z

威廉·詹姆士( Williams James)

芝诺(Zeno of Elea)

朱熹(Zhu Xi)

庄子(Zhuangzi)

张载(Zhang Zai)

湛然(Zhanran)

邹衍(Zou Yan)

郑传道{Zeng-Dozen)

智讷(Chi-Nol)

周敦颐(Zhou Dunyi)

计算机理论界所开展的针对各种生理指标方面的“人工情感”方法,主要存在如下危机根本无法解决:

(1)要建立情感的识别系统和表达系统,就必须对情感的基本类型进行划分,以确立情感的基本模态。然而,情感的基本类型究竟应该根据什么原则和标准来划分,有何理论根据?

(2)对于同一类型情感,无论是情感感受强度,还是情感表达强度和情感生理唤醒程度,都可以采用不同的生理指标进行计算和测量,究竟应该选用哪一个生理指标为主要尺度呢?

(3)对于同一类型情感采用同一个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和计算时,由于受到许多环境因素、人体其它生理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其测量值的差异性和波动性如何消除。

(4)不同的情感类型所产生的不同生理指标之间往往没有通约性,那么,不同类型的情感之间如何进行相互比较和统一度量?

(5)人的情感内容和感情方式是极为丰富的,各种情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往往有着相当复杂而且变化频繁的关系,那么对于情感的计算就需要真正天文数字般的情感数据资源库,还需要海量的计算模型与计算工作量,而人脑为何并不需要?

(6)有些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如怀疑、犹豫、迷茫、怜悯、尴尬、自我表现等,其生理指标的变化往往极其微弱而且短暂,对于它们的计算和测量如何进行?

(7)有些情感(如“对敌人的仇恨”与“对亲人的生气”)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理指标,但两者所表达的价值内涵往往相差很大,如何进行区别?

(8)情感的感受强度和表达强度与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量度通常不是成线性函数关系,大部分都是呈非线性的、不连续的、模糊的、概率性的、波动的函数关系,因此采用生理指标的变化量来计算情感的感受强度和表达强度,如何消除其误差性和不确定性。

(9)假如能够计算出人的情感感受强度、表达强度和生理唤醒程度,这些计算值又代表了什么样的客观价值意义?如何使电脑或机器人具有和谐、友好、灵活的人机界面?总之,对于情感的感受强度、表达强度和生理唤醒指标的计算实际上只是对于情感的表面形式的计算,而不是对于情感的客观内容的计算,因此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人工情感”。 为了实现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情感的目的,就必须首先建立情感的数学模型,实现对情感的内部逻辑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与精确的数学运算。然而,针对情感能否进行精确计算和人工化,理论界存在激烈的争论,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情感如同人的智能一样是可以进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情感的人工化或数字化。协同学领袖哈肯曾经预言,“从长远的观点看,有希望制造出以自组织方式执行程序的协同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智能”,他系统阐述了他的脑活动和认知的协同学研究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情感具有不可计算性,人工情感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认为,有些问题是可计算的,即对于这些问题存在可解的算法;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不是可计算的,即对于这些问题不存在可解的算法。例如,停机问题是不可计算的,程序验证问题是不可计算的,检查一个图灵机是否接受一个给定的输入符号串是不可计算的,“波斯特对应问题”是不可计算的,等等。他们认为,认知的本质是计算,无论是人脑还是计算机,都是操作、处理符号的形式系统,而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处理的过程都是算法可计算的,因此认知和智能的任何活动都是图灵意义上的算法可计算的。与现代计算机不同,大脑不是一种通用图灵机,大脑的每一部分都是特异化的,并且是在相互作用中完成整体心智活动的,体现出一种内在的、依存性的、整体自涌现的形式,难以难以计算。哥德尔严格区分了心、脑和计算机的功能,他认为,心脑同一论是我们时代的偏见,心的可计算主义是应当批判的,假定存在超过人心的机器我们能证明吗?托尼·霍尔说:“大脑思维和计算机算法,乍一想这两者有相似性,但我们对大脑了解得非常少,基本结构都远远没有弄清楚。机器是不可能取代大脑的。”他说,比如编程,人的灵感机器没有,机器只能用来排错,机器只是助手。他们认为,欲望、情感和意志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类本身专有的,一旦它们脱离人就不存在了或者说变成假的了,情感只有是真时才能起作用,不可想象一台机器会自发地产生那些根本不属于它的特性;情感是不能制造的,模拟永远是假的;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求密切相关,电脑不具有任何社会性需求,因而不可能具有真正的情感,具有人类情感的电脑就象永动机一样永远不会实现,除非它具有独立意志。

必要性与不必要性

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已经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人工情感是人工智能必须面对的课题,是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人机界面的人性化、程序运行的自主化、智能资源的效率化等都需要立即解决情感的可计算问题,解决人工情感的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和具体技术问题,人工情感已经具有了很迫切的社会需要。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情感是科学研究上一种多余的“奢侈”。人类思维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基本的流程至今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很多内容甚至不能用语言表达,但肯定不会像二进制那样简单。人脑含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还有大约1万个连接,在如此复杂且高效的系统中,信息的处理远非人类想像得那么简单,情感型电脑对硬件和软件有着极为特殊的要求,人类在21世纪时的技术手段和思维高度远没有达到要求,对情感进行计算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够部分做到,也将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人机交互技术水平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的要求,指望某一种技术使得智能化或是交互形式在便捷性上有巨大的发展,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这种观点还认为,还没有形成对于情感计算机强烈的社会需求,如果技术的高度超过了社会的需求,其结果要么是技术本身被人们所遗弃,要么是技术的存在使人类的本性退化。智能化的最终目的是延伸人的控制力,但智能化似乎进入了绝对化的发展空间,大多数研究人员忽视了两个关键问题——智能化的效果和智能化的成本。技术的成本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智能化的成本在某一时刻超过了人力资本,那么还会有谁去用智能设备呢?”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情感是即将到来的现实。克里克认为:“现在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意识的时候了,人的意识和精神活动完全由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的行为和构成方式、以及影响它们的原子、离子和分子性质所决定,它们完全由物理化学规律支配”。生物计算机的出现,使人工情感变得越来越现实化,科学家发现了分子之间自发的组成具有计算能力的系统的方法,最可能成为生物计算机运算单元的是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另一观点认为,人工情感是件遥远的事情。计算技术发展到今天,对大脑结构和思维本质的无知成了人工智能的“音障”,它们的阻力像激波一样难以突破。21世纪初对于大脑如何工作还没有一个像样的理论基础,里克·雷斯特认为,大脑太复杂了,没有人知道它怎么活动,谈不上模拟大脑的算法,“假设有可以模拟大脑算法的机器,这样的机器有智能和意识吗”。 张亚勤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两位副院长张宏江、沈向洋在合写的文章中说,一些科学家提出,“人类思维的规则几乎是不可能被完全破译的,所以机器所能够接受的永远都只是残缺不全的‘人的智能’,再强大的机器也不可能再现人类思维的复杂机制。” 由于大脑结构的复杂性、意识的复杂性、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常识知识结构的复杂性等等,也由于意识最重要特征是它的意向性、自明性或自指性,彭罗斯认为这些特征显然是超越逻辑的,是超越算法的。人的情感思维与电脑的智能思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电脑的最基本构成是处理器、内存和总线结构,它们只能对电路的开关作出反应和发生作用,这就决定了电脑的“思维”方式的有限性;电脑不存在意识,没有心理平衡问题,无法建立主体价值观,不能自动对所有的感受进行过滤,以便处理有用和必要的事情;人脑绝不是单纯处理0和1的装置,它直接接受和处理模拟信号,它的记忆是经验块堆的建立、关联和组合,如果电脑实现人脑功能,它必须在结构和工作机理上彻底翻新;人不会制造完美,大自然则能,人脑是目前物质的最高实现形式,人类只能实现人脑与电脑的交互,根本不可能制造具有真正的人脑思维方式的电脑;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统一体,未来电脑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数字化,但我们却难以让它感性化。总之,电脑距我们人脑还有遥远的距离,中间似乎隔着许多不可逾越的鸿沟。 人工情感包括三个方面:情感识别、情感表达与情感理解(或情感思维)。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情感识别与情感表达两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非常显著,但在情感理解或情感思维方面却收获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真正了解情感的哲学本质及客观目的是什么,没有创立一个全新的、科学的、数学化的情感理论,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情感数学模型。

21世界初的人工智能实际上只是人工认知,它是狭义的人工智能。知、情、意是人类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那么广义的人工智能应该包括人工认知、人工情感和人工意志三个方面,因此要想由狭义的人工智能朝向广义的人工智能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一系列有关情感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情感?情感的客观目的是什么?认知与情感到底有何区别?等等,而这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是当今的哲学、思维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等没能真正解决的。计算机的人工智能水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突飞猛进之后,如今已经接近了它的理论上的发展极限,显然,不解决上述深层次的、哲学层面上的理论问题,不解决“人工智能”、“人工情感”和“情感计算”理论所存在的一系列严重的危机与哲学错误,要想研究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是绝对不可能的。

人工情感理论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缺陷:

情感的哲学本质

情感是人类的一种主观意识,它必然是人脑对于某一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这种客观存在就是“价值”(或利益),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因此情感的哲学本质就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性的一种主观反映,情感的思维实际上就是人脑对于“价值”的思维,对于情感的计算实际上就是对于价值的计算。而21世纪初所有人工情感的研究者们都不知道这一点,他们总是试图通过测量和计算情感产生过程的各种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脑电波、呼吸、瞳孔直径、激素分泌、血液成份等)的变化数据来确定情感强度的变化情况,来研究情感的变化规律,其结果必然是:“在主观范围内绕圈子,在表面形式上打循环”。情感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征的主观反映,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更好地识别价值、消费价值、创造价值和表达价值,因此情感的识别实际上就是价值的识别,情感的表达实际上就是价值的表达,情感的计算实际上就是价值的计算。

情感的主要功能

21世纪初的人工情感研究者们只知道情感的功能作用在于使人或机器更具有“人情味”、更友好、更容易形成自然而亲切的人与机交互,营造真正和谐的人机环境。事实是,情感的功能远非如此!情感除了帮助建立机器人的人性化界面,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思维的效率与速度,而且,情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情感是人的行为灵活性、决策自主性和思维创造性的根本来源。智能机器人主要的缺陷在于:只能按照人预先编制的程序进行动作,不能自主地确立和调整价值目标,不能创造性地制订和修改总体规划及行为方案,不能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智能机器人一旦具有了情感,就能够以“达到既定的意志目标”为行为方向,以内设的“价值观系统(或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为价值计算依据,以“实现最大价值率”为行为准则,建立一系列价值计算的函数关系式或约束方程式,再根据机器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确定若干个边界条件,选定情感和意志的动力特性参数,就可以主动地、创造性地调整“整体规划、行为方案和具体动作”,然后对行为的最终结果进行价值评价,以便及时地修正价值观系统(或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达到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目的。

情感的内在逻辑程序

21世纪初,人工情感的研究者们完全不了解情感运行的内在逻辑程序,只知道人在进行情感反应时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数据。事实上,人在进行情感表达、情感识别和情感思维过程中,遵循着特定的逻辑程序。情感表达的逻辑程序大致是:人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刺激信号,大脑就会把以前存储在“价值观系统”中该事物的“主观价值率”提取出来,与自身的“中值价值率”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就会在大脑中的边缘系统(该组织决定着情感的正负)的“奖励区域”产生正向的情感反映(如满意、自豪);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就会在大脑中的边缘系统的“惩罚区域”产生负向的情感反映(如失望、惭愧)。大脑然后对价值的目标指向、变化方式、变化时态、对方的利益相关性等进行判断,从而确定和选择情感表达的基本模式。此外,情感识别、情感计算与情感调控也遵循着特定的逻辑程序。如果不了解情感运行的内在逻辑程序,就不可能研制出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

情感的数学模型

21世纪初的心理学没有建立任何的情感数学模型,也不知道情感的数学变化规律。显然,要实现情感的数字化,就必须首先建立情感的数学模型。事实上,人的情感可以通过情感矩阵来进行描述,并可以进行情感的交集运算与并集运算,情感强度的变化有着特定的数学规律。情感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性的主观反映,虽然,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的情感强度,但在一般情况下,情感的强度并不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成正比,而是一种特殊的指数函数关系。

正是上述的理论障碍,在根本上决定了情感机器人的发展局限性。但各国所声称拥有情感的机器人,最多只能模拟人的某些情感表达方式,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情感识别,不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内在情感思维。

论情感与性格

情感是每个人都有的,不过,每个人的情感又不尽相同。不同的情感又会与不同的性格相关联。在情感与性格上,有的人更倾向于同情他人,宽容他人,有的人更倾向于对他人严厉,眼里容不得沙子;有的人更善于微笑、豁达乐观,有的人更善于悲情,多愁善感;有的人临事心静如水,从容不迫,不急不躁,有的人情感如汹涌江河,不吐不快,做什么事都风风火火……

以拥有某类情感与性格为主的人不能用好与坏的标准去断定,只要不过分即可。他们的个性鲜明,正像大自然中有天地,山水;有日月星辰;有鸟语花香,有鱼翔浅底;有风和日丽,有电闪电鸣一样。不同情感性格的人更使人间呈现出多样的色彩,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更有可观性。如果都是板着面孔、极其严肃的人,都是非常理性的人,这个社会就会缺少许多乐趣。

不过,情感过于丰富的人,应多些理性;过于严谨的人,应在人生中添些诗情。情感与理智综合的人生才是美丽人生。过于情感化,会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偏;少情寡欲,会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寒凉。两者折衷,既有情又不滥情,既有理性又不唯理性,这样的人才既有情感又不失理性,这样的人生才像航船驶在虽有起伏却不失平静的海面上一样有趣且顺畅。

情感与性格是人世间的朵朵鲜花,虽然不以好坏去评论它们,但是,暴躁之花等仍不利于身心,我们要开出令人赏心悦目、对人身心有益的花。

我们拥有了美好的情感与性格之花,我们要常常给它们浇灌,常常掌控自己的情感,打磨自己的性格,让这情感与性格之花经久不衰,常开常妍。我们的人生也会美好如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47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