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的狂人日记,选择的这个狂字是有哪些用意?

鲁迅写的狂人日记,选择的这个狂字是有哪些用意?,第1张

鲁迅先生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段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最为经典的句子之一。

《狂人日记》既是鲁迅先生的著名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过去的几十年的文学研究当中,《狂人日记》被多位学术人士赋予了数种不同的解读。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番。它是一部警世的反讽之作是不言而喻的,文中,鲁迅先生用“自喻”和“他喻”的暗示方法,表达了先生的两种思想,一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反思;二是封建家庭制度和礼教的批判。

《狂人日记》运用反讽叙事表达先生的情感何为反讽

克尔凯郭尔认为:“根本意义上的反讽的矛头不是指向这个或那个的单个的存在物。”“反讽”是二十世纪西方诗学的重要范畴,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是一种“人生状态”,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为“否定性”与“悖论性”。

狂人日记版图

简单来说,反讽就是指此说彼,甚至是正话反说,其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语言的一种错位关系,即“叙述语言或人物语言与人物、观点、情调、文体等不相契合一致,存在较大反差”。成功的语言错位如一条缝隙,使读者看到隐藏在或荒诞或过于理智的的叙述语言和叙述对象后的真相。

鲁迅先生经常在作品中运用反讽,《狂人日记》尤为典型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一位“旗手”,是一位呐喊者,为达到“以文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这一目的,鲁迅先生在作品中采用反讽叙事的方式。将反讽融入小说的结构之中,“把性格志趣相反或者含义相去甚远的情节、场面交织在一起,同步叠现”,能够产生强烈的反讽效果,升华主题,丰富作品意义,“使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产生令人拍案惊奇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效果”。或喜或悲,或冷或热,或抑或扬,或正或反,都统一于一个个简洁洗练的场景或画面,折射双重艺术性能。

药本是治病方剂,但在《药》中,夏瑜以鲜血医治苦难的社会,而华老栓却把先烈的鲜血当成儿子的救命药,这个“药”便充满了反讽意味;如《祝福》,象征明媚与温暖的“祝福”,整个小镇上的人享受新年的舒适与慵懒,与祥林嫂凄凄惶惶,孤单寂寥的悲惨一生形成了鲜明对照。“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然而,有谁在乎祥林嫂这样的社会苦难者呢?

祥林嫂

再如我们所要分析的《狂人日记》,这篇文章的文本布局是极为典型的反讽结构。文本使用第一人称,采取双重叙事观点,即小序中“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矣”已经“病愈”的常人视角与正文的“狂人”视角的对立。

小序先入为主地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日记的叙述者是个“疯子”,“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然而,当我们真正去阅读正文时,会发现所谓“狂人”,一个精神“失常”的人,其实有着超前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能够真正的认清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吃人”的部分。这样,小序和正文就构成了一种反讽。

《狂人日记》:鲁迅为何偏偏选了“狂”人?这个“狂”是何意?塑造“狂人”这一形象,“狂”中体现先生的反思

鲁迅先生对于《狂人日记》曾有过两次明确释义。1918年8月20日,在写给许寿棠的信中,先生第一次提到:“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第二次是在1935年3月2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 由此可见,无论是哪一时期,都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吃人”的关注,反映先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刻反思。

鲁迅先生要塑造一个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反思为何偏偏选了“狂”人呢,或者说,这个“狂”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这需要我们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狂人日记》写于特殊时期,而当时的鲁迅的思想状况是什么样呢?宋剑华曾用“沉默”这两个字来概括。真是令人惊诧,沉默这样的词怎么会和一向是旗手,一向在呐喊的鲁迅先生扯在一起呢?然而,事实就是如此。1917-1922五年期间,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其一生著作中占据不到百分之二十。

特殊时期下的鲁迅

在鲁迅先生的历史追述中,他毫不掩饰自己当时的绝望:“我那时对于文学革命,其实并没有怎么样的热情。见过大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狂徒称帝,看见有人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狂”便该是一个贬义的“狂”了。宋剑华先生认为,这个“狂”,是指年轻人的浮躁与偏执。

在面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种种弊病时,鲁迅先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不能有这样的“狂”。前面所分析的《狂人日记》的反讽构成,其实就已经早告诉我们鲁迅先生对“狂”的否定。这也是鲁迅先生对文学革命所持有的态度的反映。当然,“狂”之中未必也不包含着先生对“新文学家所吹鼓之新式”的轻嘲。

思考狂人是如何陷入到这步境地的,体会先生的失望

其实行文伊始,狂人便已注定了失败。我们结合背景来看,《鲁迅全集》中鲁迅先生分析启蒙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那时觉醒起来智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即使寻到一点光明,‘径一周三’,却分明看见了周围无涯际的黑暗他们是要歌唱的,而听者却有的睡眠,有的枯死,有的流散,眼下只剩下一片茫茫白地悲哀寂寞的放下了他们的箜篌了。

鲁迅全集

联系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狂人是如何陷入到这步境地的了。“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今晚很好的月光”使狂人觉醒了,“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实际是指知识青年的觉醒,而觉醒的青年寻到了光明,也看见了黑暗,因而“须十分小心”。

其实,哪只是须十分小心呢,觉醒的狂人此时面对的只剩“赵家的狗”了。许多学者分析:狗是在喻人,面对无意识的生命体--狗,觉醒的狂人还没有去发表他的言论,却发现自己只是对牛弹琴。其实此时已经注定了狂人后续只能“悲哀寂寞的放下他们的箜篌”,从反叛走向归顺了。也正因为这样,才说是“怕得有理”,此时的狂人已经意识到自己到达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了。

狂人从反叛走向归顺,表达先生的批判

狂人觉醒了,发现“周围无涯际的黑暗”,周围其他人仍然在发昏,狂人不断地发现周围人麻木残忍的本性,越来越感到恐惧,当他“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上写着‘吃人’两个字时”,狂人所恐惧的就不再只是自己要被吃的命运,也担忧别人要被吃的命运。当象征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大哥请来医生给狂人看病时,狂人终于发出了呐喊:“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

然而,“不能想了。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当狂人发现自己也是这吃人文化中的一员,是在“吃人”中成长时,狂人便无法再想下去了,他无法割舍掉这一切。这其实也是说鲁迅先生发现自己和传统文化无法割掉的联系。

狂人肖像

总结

茅盾先生评论鲁迅先生的作品时说道:“这奇文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储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着不言而喻的悲哀和愉快。”确实,鲁迅先生的所有感情早已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狂人“病愈”了,回到现实世界去“候补”了,而鲁迅先生呢,1926年以后,基本告别了文坛。当狂人发出最后的绝望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是不是鲁迅先生的绝望呢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鲁迅先生的创作核心——改造国人。因而先生发现自己与传统文化之间割舍不断地联系时,他选择了“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他的文字不是灭亡了,而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反讽了美国当代社会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种种谬误。

表层上文本只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物各自的逻辑谬误、爱情谬误和价值谬误,而深层次上折射出美国当代社会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种种谬误这一深远的主题。

《爱情就是谬误》(Love is a Fallacy)是美国作家马克斯·舒尔曼(Max Shulman)的代表作。文中的主人公Do-bie是法学院的大一新生,计划未来成为一名大展宏图的律师。

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技巧、表达效果和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几个概念,学生经常辨析不清。我也往往被这些概念的相似相近而又常见常用弄得稀里糊涂,即使当面给学生解释了,过后细究起来自己也觉得它们之间区别太小,不易辨识。4月17日下午,我花了整整四节课时间,上网搜索资料,查阅工具书籍,甄别研究辨析,整理出了这篇关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技巧、表达效果和修辞手法的文章,一方面是自己学习研究,理清这些语文概念,另一方面是为了我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知识学习能力。

1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指人们运用语言艺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同艺术门类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如绘画有色彩明暗、线条、块面、透视、比例等手法,音乐有音调、音色、节奏、和声、旋律、复调等手法,**有蒙太奇、长镜头、画外音、特写等手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运用语言艺术创造性地借鉴和运用不同门类艺术的表现手法塑造语言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具有综合性和广普性特征。其表现手法也因此而种类繁多,叫法不一,雅俗互存,洋洋大观,如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伏笔照应、托物言志、设置悬念、渲染环境、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等。

(1)文体不同表现手法不同。文学语言艺术的文本形式有小说、诗歌、散文、剧本以及通讯、报道等实用类文体。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传统表现手法如“赋、比、兴”,现代常用的手法如比拟、夸张、借代等等;鉴赏现代文阅读时常常要用到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等。

(2)角度不同手法不同。人们既可以从语言的修辞角度去看,如比喻、象征、反讽、比拟、借代、孽状、夸张、反复、对偶、婉转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从语言的音律角度去看,如节奏、格律、反复、押韵等也是常见的音律手法;可以从叙述描写的视角去看,如正面、侧面、对比、烘托、映衬、直接、间接等都是常见的视角手法;可以从描写景物的方法角度去看,如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等都是常见的描写方法;还可以从布局谋篇的顺序用度去看,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序、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等都是常见的行文顺序。

2修辞手法(或修辞方法、修辞技巧)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等手段,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或方法,属于表现手法之一。

常见的修辞手法很多。

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比拟、象征比拟、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其中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拈连(又称:顺捏)。

3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指人们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等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语言方法和形式。表述不同的内容需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与表达方式属于同一个概念,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时,表达方式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它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现代写作学研究提出了“表达方式”这一概念,延用至今。

常见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4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人们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等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技巧,具有提升表达方法和形式方面的技术、借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表达技巧与表现技巧是同一个概念,属于积极的表达,犹如语言表达中的修辞,技巧的目的在于提升表达技艺,增强表达效果。由此,凡是提升表达技艺、增强表达效果的方式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围。

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时,其文本形式有小说、诗歌、散文、剧本以及通讯、报道等实用类文体,其表达技巧通常包括下列五种形式。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其中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悬念、反衬、比兴、托物言志、赋比兴、动静相衬、虚实结合、景情理合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以动写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悬念、照应、铺垫、衔接、伏笔、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双关、借代、反复、排比、反问、设问、拟人、夸张、对偶、互文等。

5表达效果

表达效果,顾名思义就是人们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在接受对象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就文本阅读而言,表达效果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等)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用来评价效果的,如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等。

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表达效果三者有显著区别:表现手法是具体的方法形式,表达技巧包含了表现手法,表达效果是最后的结果、影响和作用。

是修辞手法,反讽利用想象的违反常情常理的情况,达到讽刺或批评的目的的一种修辞方法。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其中大类修辞手法包括:

比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 ,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

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共计63种。

比喻。

1、定义 。

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分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⑴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⑵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1、表现手法不同

讽刺:是当面的,直接的语言的攻击。

反讽:是以他人所指而借以反击。

2、特征不同

讽刺:用艺术的手法对某些错误,弱点进行揭露、批评、攻击。

反讽:即言非所指,也就是一个陈述的实际内涵与它表面意义相互矛盾。

3、攻击性不同

讽刺过于强调诗人主观性的强行进入,出现霸权式话语,经常会破坏诗歌自身的特质,而反讽是诗歌文本自身蕴涵的一种反抗力,不是诗人强加的,是智慧本身的力量,它的力量强大、尖锐而且自然不做作。

—反讽

—讽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58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