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之谜》盘点历史十大女强人中国两位女性入选!

《尼罗河之谜》盘点历史十大女强人中国两位女性入选!,第1张

历史篇章中充斥着权威的女性名字,通常会有一些伟大的女性像她们同时代的人一样闪耀着权威的光芒。其中有些影响深远,为现代人所熟知。以下是历史上十位权威女性。

第十名:阿基坦的埃莉诺

埃莉诺是中世纪最富有、最有权威的女性之一。埃莉诺在父亲去世后只有15岁,她接管了阿基坦和普瓦捷公国。因此,她被加冕为阿基坦公爵夫人和普瓦捷伯爵夫人,成为独立的统治者。在12世纪,阿基坦是法国最大和最富有的省份。

不像中世纪的其他国王和女人,埃莉诺和她的家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埃莉诺的统治下,阿基坦成为中世纪西欧最大的知识和文化中心之一,并因此而受到称赞。公元1137年,埃莉诺嫁给了路易七世,成为了一位公主。在这段婚姻中,埃莉诺参加了1147年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并和丈夫一起参观了拜占庭帝国。

埃莉诺在与西欧、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的贸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最后,她与路易七世的婚姻于1152年破产,她于1154年嫁给了英国的亨利二世。170年,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因不满亨利二世而遇刺身亡。像许多其他人一样,埃莉诺强烈谴责这种行为。这一事件导致了1173年至1174年的叛乱,埃莉诺的三个儿子和其他追随者参加了叛乱。最后,埃莉诺被监禁了16年。

第九名:哈特谢普苏特

哈特普苏特是古代历史上最权威的女性之一。她是古埃及第18王朝的第五位法老,也是埃及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法老。

哈特谢普苏特嫁给了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体弱多病的图特摩斯二世。公元前1492年,他的父亲图特摩斯一世去世,哈特谢普苏特和他的妻子开始共同治理这个国家。图特摩斯二世死于公元前1479年,哈特谢普苏特继续统治这个国家,直到他在公元前1458年去世。在这方面,许多埃及科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哈特谢普苏特是埃及最成功的法老之一。

哈特普苏特委托了许多建设项目,还恢复了第二个中期被希克索斯入侵者摧毁的贸易网络。她还带领部下来到埃及南部富裕发达的国家彭特。据说哈特谢普苏特在任期间成功地在努比亚、黎凡特和叙利亚作战。

第八名: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西

1740年,玛丽亚特蕾莎从她的父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手中继承了哈斯堡家族的控制权。1765年,她丈夫去世后,她让儿子约瑟夫二世担任联合总督。玛利亚特蕾莎修女登基的同年,勃兰登堡-普鲁士的丹麦腓特烈二世入侵哈斯堡家族的西里西亚省,开启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腓特烈拒绝承认玛丽亚特蕾西为奥地利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他与巴伐利亚、萨克森、法国和西班牙等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在战争中帮助他。玛丽亚特雷西击退了匈牙利军队。结果她打败了干预军,保住了哈斯堡家族欧洲首领的位置。随着1748年亚琛条约的签署,战争正式结束。玛丽亚特蕾西给她的帝国带来了许多经济和政治变革。她的军队规模扩大了三倍,并增加了税收,以确保政府尤其是军队的稳定。她加强了奥地利和波希米亚的中央集权,将以前的各师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她也因她的外交革命而闻名。1756年,她与以前的敌人法国结盟,反对普鲁士和英国的新联盟。玛丽亚特蕾莎的经济政治改革和决策总体上增强了她的国力。她也是启蒙运动的参与者。她强烈主张教育和开明的政治。她在布鲁塞尔创建了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并资助了维也纳大学更有效的医学部门的研究。玛丽亚特蕾莎的民事政策还包括废除烧死女巫和酷刑,废除死刑和义务教育。

第七名:奥多拉女王。生于公元500年;死于公元548年。

奥多拉女王是中世纪早期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是查士丁尼大帝的妻子,也是拜占庭帝国的联合统治者。在嫁给查士丁尼之前,朱棣奥多拉是一名在贵族宴会上表演的女演员,后来成为一名为许多贵族服务的名妓。之后,她转向基督教性主义,放弃了以前的生活方式。她在公元523年或525年嫁给了查士丁尼。公元527年杰斯丁一世死后,杰斯丁一世和蒂莫西奥多拉接管了帝国。许多关于政府的决定都是由迪奥多拉做出的。

例如,公元532年,君士坦丁堡尼卡暴动期间,由于对高税率、宗教冲突和政治腐败的不满,查士丁尼因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而试图逃离这座城市。奥多拉进行了干预,并说服她的丈夫留下来。在朱棣奥多拉的支持下,查士丁尼成功镇压了暴乱。奥多拉参与了君士坦丁堡的建设,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城市之一,并大力促进妇女权利。她修建了桥梁、下水道和教堂,其中建于公元532年至537年的索菲亚大教堂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拜占庭建筑之一。她通过了一项禁止强迫妇女卖*的法律,并关闭了妓院。奥多拉还给予女性更多的离婚和财产所有权。她将孩子的监护权判给母亲,主张对强奸罪处以死刑,并禁止杀害被认为通奸的妻子。奥多拉于公元548年6月28日死于癌症。她和查士丁尼大帝被尊为东正教圣徒。

第六名:武则天

武则天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生活在唐朝,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官员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武则天13岁成为唐太宗的才子。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高宗即位,武则天被发配到感业寺当尼姑。此后,皇帝的妻子王皇后与皇帝最宠爱的发生了权力之争。为了不让皇帝喜欢萧淑妃,王皇后召回武则天,让她做了皇帝的妃子。然而,对于女王来说,事与愿违。武则天最终成为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武则天、王皇后和她之间的权力斗争更加激烈。

为了对付武则天,王皇后和她的老对手萧淑妃联手。没想到,公元654年,武则天生下一个女儿,但不久就夭折了。皇帝和朝廷官员认定王皇后杀了武则天的女儿。为此,皇帝要求武则天取代王皇后成为新皇后。公元655年,他和前朝皇后王被控行巫术,都被武则天下令处死。武则天作为皇后,权力很大。在高宗的晚年,几乎所有可能影响国家的重大决策都由武则天决定。公元683年,高宗皇帝驾崩,武则天成为太后。公元690年,武则天打破传统,称帝,改称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虽然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许多官员死亡或被流放,但武则天在位期间做出了许多贡献。她影响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使其取代道教成为国教。她成功地减少了税收负担,提高了农业产量。女王于公元705年去世,享年80岁。

第五名:伊莎贝拉一世

伊莎贝拉被认为是西班牙历史上最强大、最有争议的女王。

她因资助哥伦布的航行、建立宗教裁判所以及几乎和她的丈夫费迪南统一西班牙而闻名。

伊莎贝拉和她的丈夫一样,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尽管当时西班牙有许多宗教,但天主教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已经共同生活了许多世纪。

伊莎贝拉和费迪南觉得有必要将天主教变成西班牙的主要宗教。结果,1478年,伊莎贝拉和费迪南建立了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数千名刚刚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被认为可疑。据估计,有2000名犹太人被折磨、杀害和流放,据说有4000名犹太人选择了洗礼以避免迫害或流放。

接下来,西班牙的穆斯林成为下一个目标。伊莎贝拉被天主教奉为“上帝的仆人伊莎贝拉”,这是他成为圣人的第一步。与此同时,伊莎贝拉和费迪南的权力与日俱增,宗教裁判所迎来了它的末日。除了安达卢西亚纳斯利德王朝统治下的少数穆斯林国王,大部分都在天主教的控制之下。

从1485年到1492年,伊莎贝拉和费迪南试图征服剩下的穆斯林城邦,强迫穆斯林流亡。492年,伊莎贝拉赞助了哥伦布的西半球航行。哥伦布的发现奠定了西班牙海外殖民的基础,给西班牙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实力。换句话说,伊莎贝拉让西班牙成为了一个世界。

第4名: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生于1533年,卒于1603年。

虽然她以前是玛蒂尔达女王,简?格雷**和玛丽一世都靠自己的力量统治英国,但伊丽莎白是第一个靠绝对权力成功统治的加冕女王。

她一生未婚,常被称为“处女皇后”。伊丽莎白因给英国带来文艺复兴而被铭记。还值得记住的是,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国建立新教,而不是罗马天主教。

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她从1558年开始统治,直到1603年去世。她是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的统治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

伊丽莎白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曾师从著名学者罗杰阿斯卡姆。作为学生,她学习希腊语、拉丁语、修辞学和哲学。她已经掌握了所有这些科目。毫不奇怪,当伊丽莎白掌权时,她把英国宫廷变成了诗人、作家、音乐家和学者的中心。她与威廉莎士比亚、埃德蒙斯宾塞和克里斯托弗马洛关系密切。

伊丽莎白还将英国从一个天主教国家转变为一个新教国家。虽然伊丽莎白喜欢新教,但她以包容英国所有宗教而闻名。在其他欧洲天主教国家,她的统治和宗教信仰是有争议的。

多年来,伊丽莎白的表妹,苏格兰玛丽女王,一直认为她是英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玛丽多年来一直计划暗杀伊丽莎白。因此,玛丽大部分时间都被软禁在英国。然而,最终,玛丽在1587年被处死。

玛丽的死刑判决和英国对荷兰西部新教徒的长期支持是最后一根稻草。1588年,伊丽莎白的前妹夫西班牙腓力二世派遣他的海军舰队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英国,废黜了伊丽莎白,并重新确立罗马天主教为官方宗教。然而,伊丽莎白证明了她不是一个胆小的人;她反击了,赢了。打败无敌舰队让西班牙破产,让腓力二世蒙羞。无论如何,英国从伊丽莎白时代的繁荣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强国。

第三名:慈禧太后

慈禧大概是自7世纪武则天统治的周朝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其实慈禧可能比武则天更厉害。她是一位雄心勃勃的保守党领袖。她反对外国势力,支持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总之,我把她放在名单的第三位。

她是慈禧咸丰皇帝的配偶。丈夫死后,她替儿子统治皇帝,听政府的话当摄政王,侄子咸丰帝紧随其后。慈禧的统治始于1861年,一直持续到她1908年去世。她是慈禧满族的最后一位皇太后,也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慈禧于1851年作为咸丰皇帝的妃子被送到紫禁城。1856年,慈禧生下一子,未来君主——,与皇帝共治。儿子的出生提升了慈禧的地位,她成了咸丰的配偶。不久,1861年咸丰帝驾崩,同治皇帝,慈禧摄政。实际上慈禧掌握着实际的权力,因为他完全掌管国家大事。她安排了优秀的顾问,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慈禧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当时中国正遭受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慈禧任命曾国藩为总督,处理太平天国运动。结果,曾国藩成功平息了太平天国的叛乱。

1881年,慈禧处理了太多与西方外来影响有关的事情,她停止了在中国学习西方。于是,她下令禁止在美国留学的孩子去西方留学。

1898年,慈禧的侄子光绪皇帝认为中国需要文化和政治改革,于是发起“戊戌变法”,开始转向西方。慈禧发动政变,结束了政治改革运动,软禁了光绪皇帝。

对西方影响的仇恨仍在继续,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成为攻击目标。然而,义和团运动失败了,西方国家介入阻止他们的抵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1902年至1908年间,慈禧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她开始鼓励中国的现代化。我想知道是什么使她改变了主意。

第二名: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也被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她应该排在我名单的第二位。她统治俄罗斯,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她还将启蒙思想引入俄罗斯。从1762年到1796年去世,凯瑟琳统治了34年。凯瑟琳出生在德国,父亲是一个信奉路德教的小公爵。1744年,精通俄语的凯瑟琳来到俄罗斯,她将嫁给即将继承王位的彼得三世。今年,她皈依了东正教。一年后,凯瑟琳开始了这段婚姻,这对她来说是非常不幸的。她目睹了丈夫的傲慢和天真,于是在1762年,凯瑟琳与国王卫队密谋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丈夫。最后,凯瑟琳成了俄国的皇帝。作为女王,凯瑟琳像她的丈夫彼得和沙皇伊丽莎白一样继续西化俄罗斯。她将启蒙运动融入到她的政治和艺术中,并创造了成功的外交政策。她在两次重要的战争中打败了奥斯曼帝国,从而将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扩展到了黑海。

凯瑟琳的帝国疆域横跨三大洲,——个欧洲、亚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并延伸至北冰洋北部、黑海南部、阿拉斯加太平洋东部和波罗的海西部。凯瑟琳于1767年成立立法委员会改革制度,于1775年引入地方政府自控制度,并于1785年颁布关于皇家贵族特权的圣旨。

然而,在1773年,一个名叫叶米里扬普加乔夫的哥萨克人在乌拉尔山附近发动了叛乱。这场叛乱后来被称为普加乔夫起义,其主要追随者包括哥萨克人和一些心怀不满的少数民族,包括巴什基尔人、鞑靼人、哈萨克人和卡尔梅克人。普加乔夫自称是失踪已久的彼得三世。很多人认为他在11年前逃过了谋杀,现在他回来夺回王位。叛乱激怒了凯瑟琳,并最终导致她的改革政策。凯瑟琳很快镇压了普加乔夫起义和中国的其他叛乱,然后她对人民施加了更多的限制,进一步加深了农奴制的盛行。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人或事会再威胁到凯瑟琳的皇权!

第一名:维多利亚女王

是的,排在首位的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我非常赞同选择维多利亚女王作为历史上最权威的女性,因为她不仅是英国女王,还是庞大的大英殖民帝国的统治者。

整个殖民地占地1400万平方英里,横跨六大洲。它统治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尼日利亚、南非、苏丹和许多其他国家。从地理上看,大英帝国是19世纪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维多利亚统治时期的人口约为4亿至458亿。

维多利亚开创了一个全球潮流,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影响了人们保守的宗教观念、社会态度、时尚和政治理念,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也深受其影响。维多利亚女王任期为1837年至1901年,共执政63年。她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统治者。

虽然维多利亚不得不与英国议会分享她的权利,但她仍然拥有一定的政治决策权。例如,她在同时任命内阁部长和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甚至负责任命英国教会的特别大使和主教。她还定期通过书信或私下与首相讨论国家大事。维多利亚为英国和大英帝国的大规模政治和社会改革做出了贡献。她还支持1838年议会提出的废除大英帝国殖民地奴隶制的法案。

1847年,她倡导工厂法,将纺织工人的工作时间减少到每天十小时。最后重要的是,维多利亚支持1884年提出的第三次改革法,规定所有户主都有选举权。这一权利的顺利扩大,使得几乎所有的英国男性都拥有了选举权。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出生在奥得河畔的什切青市,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其父是普鲁士的职业军官,曾任什切青市市长,母亲约安娜出身于北德意志霍尔施坦一戈多尔普王族。彼得大帝在世时,把他的两个女儿安娜和叶丽萨维塔许配给约安娜的两个兄弟,也就是索菲亚的两个舅父。约安娜于1728年生一男孩,取名卡尔·彼得。约安娜不久去世。叶丽萨维塔尚未出嫁,未婚夫就病故了。

1741年11月25日夜,叶丽萨维塔在禁卫军的帮助下,发动政变,废黜了伊凡六世(伊凡五世的儿子,1740—1741年在位),成为俄国女皇。由于她无嗣,即把卡尔·彼得接到俄国宫廷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改名彼得·费多罗维奇。1744年,又派使臣赴什切青市,将15岁的索菲亚·奥古斯特偕同母亲接到俄国,于第二年同彼得结婚,改名叶卡捷琳娜·阿列克塞耶芙娜。

叶卡捷琳娜生得美貌动人,聪明伶俐,且勤奋好学,抱负远大,因而深得女皇宠爱。婚后不久,因为她的母亲卷入了宫廷纠纷而被撵出了俄国。从此,她失宠了,经常受到女皇的奚落和监视。她试图向丈夫彼得倾诉冤屈,可得到的回答却是无端的羞辱和责骂。

身在异国他乡、寄人篱下的叶卡捷琳娜只好借读书来消愁解闷。她读了许多哲学、政治、历史,包括法国百科全书派的著作,详细研究了彼得一世以来俄国几代沙皇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从中领悟了在逆境中出人头地的奥秘,形成了虚伪狡诈、凶狠残暴的性格,一方面,她委曲求全,装出“无限尊崇女皇”、“特别体贴丈夫”的样子;另一方面,她暗暗笼络宫廷侍从,搜罗亲信党羽,不动声色,等待时机。1754年,她生下了保罗(即后来的沙皇保罗一世)。保罗一出世,就被女皇抱走,但是作为奖赏,女皇给了叶卡捷琳娜10万卢布的抚慰费。她当即把这笔费用花在了收买人心、培植亲信上。

1761年12月25日,女皇叶丽萨维塔驾崩。按照皇室惯例,彼得于当日即位,称彼得三世。彼得三世智力低下,不学无术,嗜酒如命,他来俄国已18年,连俄语也讲不好。他妄自尊大,又优柔寡断,既胆小如鼠,又毫无心肝。叶丽萨维塔驾崩以后,俄国满朝大臣、宫廷贵妇、教堂神甫和禁卫军军官都为女皇轮流守灵,可是彼得三世却无视这些人的情感,不肯到女皇灵柩前守夜,即使被迫去一次,也是故意在灵柩前高声说笑、做鬼脸,取笑神甫,刺激在场的人。他甚至在举国服丧期间,躲进自己的别墅里,身着节日盛装,招来一些狐朋狗友,纵酒歌唱。

与他相反,叶卡捷琳娜洞悉俄罗斯人的心理情感,处处表现了她作为皇后的表率作用。为了挽回丈夫彼得三世造成的恶劣影响,她甚至低三下四地向群臣和神甫赔礼道歉;为了表现对刚刚死去的女皇无限忠诚和怀念之情,她总是悲悲切切,满面泪痕。女皇灵柩在教堂停放10天,叶卡捷琳娜几乎每天都身披黑纱前往教堂,跪在女皇灵台前一连几小时祈祷和哭泣。这给那些络绎不绝前来悼念女皇的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们在大蜡烛和圣像丛中仿佛又看到了一位具有真正俄罗斯人气质的活女皇。

彼得三世还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他身为俄国沙皇,却不顾俄国的利益,一心要为他的出生国——普鲁士效劳。为了帮助普鲁士,他竟然在登基的当天晚上,派出使者给占领了东普鲁士一些地区的俄军送去敕令:俄军立即停止和普军的敌对行动,撤出占领区。这种出卖俄国利益的行动引起了俄军将士的强烈不满。1762年4月,彼得又公然违反俄国杜马关于不同普鲁士单独签订媾和条约的承诺,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签订了和约,不仅许诺要归还俄军占领的全部土地,而且要与普鲁士联合兵力去攻打与俄国毫无利害关系的丹麦王国。他甚至在酒宴上,当着众臣的面,醉醺醺地对普鲁士公使说:“你可以转告你的国王,让我替他效力,我感到不胜荣幸。只要他一声令下,我将亲率我的整个帝国军队甚至到冥府作战。”他还下令,在俄军中强制实行普鲁士的军纪,要军人改穿普鲁士军人的服装,扬言要解散宫廷禁卫军,由普鲁士军人取而代之。这些荒唐之举,不仅激怒了军队,更引起了贵族的愤懑。他们认为,彼得似乎不是俄国的君主,倒更像普鲁士人的“奸细”。

彼得三世的所作所为以及贵族和军队的所求所想,叶卡捷琳娜早已通过其亲信、党羽了解得一清二楚。她不再犹虑了,她觉得应该孤注一掷,立刻行动,取代丈夫的帝位。1762年6月28日拂晓,她在禁卫军军官奥尔洛夫兄弟、哥萨克首领拉祖莫夫斯基、普列奥布拉仁斯基军团部分军官的策划和拥戴下,趁彼得三世去前线视察军队的机会,突然在彼得堡发动了宫廷政变。政变成功得出人意料的顺利,几乎没费一枪一弹,首都的整个军队在一天之内就倒向了她的一边,贵族、廷臣和神甫也纷纷匍匐在她的脚下。6月9日,彼得三世在前线被逮捕,7月6日遭杀害。于是,33岁的叶卡捷琳娜踩着丈夫的尸体,登上了俄国沙皇的宝座,成了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初期,国家的军事、经济、政治形势一团糟。俄军主力部队驻在国外,已有8个月未领饷银;彼得大帝苦心创建的波罗的海舰队已陷入解体的地步;陆军处于混乱状态;边境上的堡垒要塞残破不堪,有的已成为废墟。国家财政赤字每年超过700万卢布,欠外债1700万卢布,整个帝国无人知晓国库收入状况。几乎所有的工商业部门都被私人垄断。约20万属于工矿和寺院的农民揭竿造反,许多地方的农民拒绝向庄园主缴租。全国到处盛行着卖官鬻爵、贪污受贿、行贿舞弊、执法不公之风,而在军队和贵族中,反对叶卡捷琳娜篡位的也大有人在。在这些人看来,叶卡捷琳娜血管里流的没有一滴是俄罗斯人血液,她是地地道道的外国女人,是个双料的篡权者和弑君者。她既篡夺了丈夫的皇位,又剥夺了儿子保罗的皇位继承权;既残杀了丈夫,又谋害了在1741年叶丽萨维塔政变时被囚禁的伊凡六世。难怪当时一个名叫佐尔姆斯的普鲁士人预言:“现在万事俱备,只缺一位无所顾忌、敢说敢干、率先反对女皇的人……可以肯定,叶卡捷琳娜的统治将会像她的丈夫一样,不过是昙花一现。”但是,佐尔姆斯的预言落空了。

叶卡捷琳娜登基后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凡支持她政变的人,都有重赏,或予以高升。据说,单赏给禁卫军士兵伏特加酒一项,就花费了4.1万卢布。而对于那些反对过她篡位的廷臣,只要悔过,重新宣誓效忠她,仍然保留原职。接着她下令:不对丹麦宣战,停止和普鲁士结盟,但也不要采取敌对行动。对法国、奥地利、英国和波兰,将采取“微笑”政策。这是她赢得军心,防止外国干涉俄国内部事务的重要举措。为了得到整个贵族阶层和教会的支持,她还把属于皇室封地上的1.8万名农奴分发给贵族,又撤销了彼得三世关于没收教会财产的敕谕。为解决财政问题,她毅然宣布,取缔某些工商大户对企业的垄断权,从他们头上征税,充实国库。为使这些人不致产生敌对情绪,她在枢密院会议上声明,放弃占整个国家预算十三分之一的沙皇个人预算。随即又建立税收制,发行公债券,提高商品关税率等。为了给自己的篡位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她不惜巨资,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中心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加冕典礼,由诺夫哥罗德大主教亲手为她敷了圣油。以此向世人表明:叶卡捷琳娜已是上帝承认的、笃信东正教的俄罗斯第一女人,她当俄国女皇的合法地位不容置疑。由于采取了这些重要措施,她的脚跟终于站稳了。

叶卡捷琳娜在位34年,是俄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一位沙皇。在位期间,她通过赠地和赐地,先后发布了关于地主可以惩处农民、农民必须服从地主的诏令,进一步扩大了贵族和地主的权力。为了加强皇权,她欺骗国民,声称将以欧洲启蒙思想家有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变革俄国的司法制度,并于1767年设立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又通过“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沙皇专制制度和贵族官僚国家机器。为维护俄国的农奴制度,她调集大军残酷镇压了普加乔夫于1773年领导的农民起义。她极端仇视进步思想,大兴文字狱,疯狂迫害进步知识分子。1790年,俄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家和进步思想家拉吉舍夫因为发表了揭露俄国残酷的农奴制《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一书,而被判处死刑(后改为流放)。为了扩大俄罗斯的版图,实现称霸欧洲的梦想,她先后发动了6次对外战争。其中包括: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与普鲁士、奥地利三国三次瓜分波兰;1768—1774年、1787—1791年两次对土耳其战争;1788—1790年进攻瑞典。经过这6次战争,这个两手空空来俄国的德意志女人,却为俄国吞并了立陶宛、白俄罗斯、西乌克兰和克里米亚,打通了黑海出海口,使俄国增加了6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欧洲舞台上,她还积极拼凑反法联盟,唆使普、奥两国出兵法国,镇压法国大革命。

1796年11月17日,叶卡捷琳娜二世因突然中风,死于皇村(今普希金城),终年67岁。她统治时期,不仅巩固了俄罗斯帝国,而且实现了彼得大帝来不及实现的目标。同时,也使俄国的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使俄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是俄罗斯帝国的鼎盛时期,因此,她被俄国贵族颂扬为“贵族的女皇”;由于她竭力维护农奴制度,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疯狂迫害进步知识分子,她又被人称为“最下流无耻的刽子手”。

2004年3月1日,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展出了罗曼洛夫王朝一顶珍贵王冠。王冠的女主人不是别人,正是俄国著名大诗人普希金的孙女索非亚。当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惊叹于王冠富丽精美的同时,也为一段尘封已久的凄美爱情故事深深打动。

(光彩流溢的半月型王冠记载了普希金孙女的情爱故事)1890年前后,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孙子米哈依尔·米哈伊诺维奇大公在舞会上结识了年仅22岁的索非亚。她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出落得楚楚动人,年轻的大公对她一见钟情,而他的风流倜傥也给索非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不顾门户偏见,很快就私定终身。

为了赢得未婚妻的欢心,米哈依尔大公不惜一掷千金,专门找来俄国著名珠宝世家K·E·林公司的高级工匠负责设计一顶王冠。在沙皇王朝被推翻前的200多年里,K·E·波林公司的历届掌门人曾经先后当过六代沙皇的宫廷珠宝匠。

K·E·波林公司的珠宝工匠接受了大公的重托,开始不分昼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1891年,这顶令人期待已久的纯金王冠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它呈流畅的半月型,镶嵌有822颗钻石和72颗红宝石,在灯光的映照下璀璨夺目,令人叹为观止。最独特的是,王冠的其中一部分还可以巧妙地拆卸下来,用作胸针和头簪。

1891年,索非亚在圣雷蒙市与米哈依尔大公携手踏上了婚姻的殿堂。神圣的教堂音乐悠扬地飘荡在空中,米哈依尔把流光溢彩的金王冠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他的新嫁娘,两人深情地对望着,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骤然凝固……

年轻的索非亚对婚后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她深深地为丈夫着迷,对外界一切非议和责难都毫不在乎。然而麻烦从两人相识的那一天起就缠上了他们。虽然索非亚的母亲贵为普希金的小女儿,而父亲又是德国王子,但由于母亲是非皇族的缘故,她从小就被禁止继承父亲家族的封号。

在当时严格的等级观念下,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拒绝承认“平民”索非亚与米哈依尔大公的婚姻,这对新婚夫妇在俄国上流社会处处遭到排挤。天意弄人,可怜的索非亚被迫走上母亲当年的道路,和丈夫移居海外,那顶见证着两人爱情辛酸的王冠也被带到了英国。

所幸在英国,索非亚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厚待,被赐予德托比伯爵夫人的封号,其后裔也成为地位显赫的大贵族,英国现任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即是索非亚女婿的侄子。1927年,索非亚在英国逝世,死前留下遗言,希望有朝一日能让珍贵的王冠重返故国。

如今,王冠为英国米尔福德港的莎拉侯爵夫人所拥有,她已经决定与这一家族的无价艺术之宝说再见。为了遵循家族遗愿,莎拉侯爵夫人特意就出售王冠一事征询俄罗斯著名企业家阿尔腾·米哈伊诺维奇·塔拉斯科的意见。塔拉斯科认识到只有在俄罗斯,这顶王冠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历史价值。他建议莎拉侯爵夫人推迟出售王冠,同时还自掏腰包为王冠购买了巨额保险。

塔拉斯科设立了一个名叫“拯救国家文化及历史遗产”的慈善组织,正计划筹集更多的资金以便协助这件稀世之宝重返俄罗斯。从3月1日起,这顶王冠在圣彼德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进行为期两周的展览。俄罗斯一些知名的专家正在对其进行仔细的研究,最终的出售价将由这些专家决定。初步估计,这顶王冠价值500万美元 (莫诺马赫王冠)

公元1237~1240年左右,蒙古大军入侵俄罗斯,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生活遭到极大破坏,濒临崩溃的边缘。

据史料记载,这期间,俄罗斯的能工巧匠以及熟练技工要么死于战乱,要么整批整批地被蒙古人虏掠去当奴隶,以致于俄罗斯各公国普遍出现了人才枯竭。有例为证,1240年左右,基辅的珐琅制品商店就因为缺乏熟练技师纷纷倒闭,制作景泰蓝的技术也一度失传。

莫诺马赫王冠是由东方工艺匠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制作而成,传说它是蒙古金帐汗国的乌兹别克汗赐给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的礼物,由于蒙古人入侵期间,一批著名的俄罗斯珠宝匠被征调去为可汗工作,因此这顶王冠多少保留了俄罗斯传统珠宝工艺的特色。从外形上看,整顶王冠同普通的貂皮帽没什么两样,但它是用黄金材料制成,帽子四周镶嵌着珠宝并用传统的黑貂毛衬里。

在16世纪时,这顶王冠逐渐被人称为莫诺马赫王冠。莫诺马赫源自中世纪早期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的名字。当时俄罗斯人认为拜占庭帝国是宇宙的中心,尊称拜占庭的君主为“沙皇”,而认为俄罗斯大公们都是拜占庭沙皇的大臣。弗拉基米尔一世第一个引进拜占庭仪典的东正教作为国教,从而决定了未来俄罗斯的命运和文化发展方向。把王冠命名为莫诺马赫,也正象征着权力从拜占庭帝国到俄罗斯君主的成功过渡。1682年彼得大帝加冕时,就是戴着按照莫诺马赫王冠原型设计的王冠登上沙皇宝座。自那以后,俄罗斯沙皇每逢举行登基大礼时都戴上这顶王冠。 它属于喀山公国最后一名统治者埃迪戈尔·迈赫曼特所有,制作于16世纪,是俄罗斯最古老的王冠之一,镶嵌了数十颗珍珠、红宝石和绿宝石,底部由舒适柔软的黑貂皮制成。

1547年,18岁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俄罗斯君主,正式改称沙皇,而莫斯科公国也正式改称沙皇俄国。伊凡四世以严酷的手段加强中央集权,通过不停的屠杀,将许多大贵族彻底消灭。在1547~1552年的远征中,他率领军队吞并了由蒙古鞑靼人统治的喀山公国,同时也将喀山公国的王冠收入囊中。灭掉喀山公国是俄罗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彻底改变了俄罗斯人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对比。 它又名莫诺马赫王冠Ⅱ,由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工场于1682年制作,高203厘米,制作材料包括黄金、白银、宝石和黑貂皮。关于王冠别名的由来,有一段著名的宫廷政变故事。

1682年,沙皇费多尔三世辞世。按照规定,王位本应该传给他的弟弟,年仅14的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但由于他病弱低能,不能参与国政。纳雷什金家族推其同父异母的弟弟彼得为沙皇,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对此不满,唆使近卫军发动政变,推伊凡并立为沙皇。此后召开的全俄缙绅会议确认伊凡为第一沙皇,彼得为第二沙皇。但伊凡即位后不过是名义上的沙皇而已,实际权力被同母姐姐索非亚公主掌握,直到1689年俄罗斯宫廷再次发生政变,将索非亚囚入修道院。此后权力落入彼得手中,即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被确认为第二沙皇时,只有10岁。在加冕大礼上,哥哥伊凡头戴传统的莫诺马赫王冠,而弟弟彼得则戴上了这顶特意赶制的莫诺马赫王冠Ⅱ。

在王室珠宝匠的巧手下,彼得的加冕王冠几乎与传统的莫诺马赫王冠一模一样,由黄金打造,有八个棱面,冠顶饰有精致的十字架,而底部衬里用的是传统的黑貂毛,黑貂毛在俄罗斯古典礼仪服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象征着繁荣和财富。

彼得大帝死后37年,先后有6位平庸的君王当政。直到1762年,俄罗斯帝国才迎来另一位在历史上被称作“大帝”的君主———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原是德意志小国安哈尔特·泽伯斯特的公主,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弗雷德里克。1745年,她与17岁的皇储彼得(即位后称“彼得三世”)成亲。此前,她皈依了东正教,并取教名叶卡捷琳娜。

彼得三世即位后不得人心,1762年6月28日清晨,叶卡捷琳娜在她的情人和近卫军军官格里高利·奥洛夫的拥护下发动政变,废黜了彼得三世。9月22日,叶卡捷琳娜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大教堂加冕,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2年,天才的宫廷珠宝匠波吉耶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冕典礼制作的大皇冠以其富丽精美赢得世人称赞,他创造了一个钻石荟萃的新世界。大皇冠总共镶嵌了2858克拉重的4836颗钻石,其中装饰冠顶的是世界上最大最漂亮的红天鹅绒色尖晶石,重39872克拉,被列为前苏联七大历史名钻之一。长期以来宝石专家都认为这是一颗红宝石,后来才发现原来是稀有的尖晶石。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从北京购买的呢,1676年根据阿里赫塞·米克亥罗维奇的命令,俄国特使尼古拉·斯帕菲尔来访中国,在北京用2672金卢布购买了这块尖晶石。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1953年6月2日继承王位。举行加冕礼时,王室大主教把“圣爱德华王冠”高高举在空中,然后放下,戴在27岁的伊丽莎白头上。从此,一位年轻的王室**,就成为“无可争议的女王陛下”。圣爱德华王冠,是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设计制作的,到乔治六世时,上面又增镶了许多奇珍异宝。传到伊丽莎白二世,这顶英国帝国王冠更是价值连城,仅钻石就有2800多粒,还有4粒红宝石、11粒祖母绿、16粒蓝宝石和227粒珍珠。每年,当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参加议会开幕典礼时,帝国王冠会由马车运送到威斯敏斯特宫的更衣室,女王在这里戴上王冠参加典礼。

王冠上著名的珍宝有:王冠正中的“黑王子红宝石”,它已有几百年历史。“黑王子红宝石”正下方是名为“非洲之星第Ⅱ”的世界第二大钻石,重达317克拉;王冠十字架正中则镶有“圣爱德华蓝宝石”,重达330克拉,据说是在17世纪琢磨成的。仅仅这三件珍宝就足以使这顶王冠举世闻名。象征英国王室最高权力的帝国王冠图案,在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的硬币上随处可见。但1995年3月19日英国女王出访南非时,却遇到了尴尬的王冠钻石风波。风波来自据称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大钻石“非洲之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624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7
下一篇2023-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