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出国留学?留学生活会极大地开阔你的视野,留学就能高人一等吗?

为什么要出国留学?留学生活会极大地开阔你的视野,留学就能高人一等吗?,第1张

第一、生活经历

1、毋庸置疑,留学首先是一种人生体验,这是你一直呆在国内体会不到的。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术,更是了解和融入西方社会的重要渠道。留学生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非常重要。

2、现代社会的信息已经很发达了。你可能认为你可以在媒体和网络上了解发达国家的一切,你可以想象你在国外是如何生活的。但是这种想象和你在国外的实际生活绝对不一样。呼吸新鲜空气,体验人文关怀,将是你在家无法效仿和品味的体验。就像我们在电视剧场景中看到过无数的爱情故事,但只有真正经历过爱情,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彩和无奈。你为什么想出国留学?留学就能高人一等?

3、出国留学会大大开阔你的眼界,真正体验多元文化,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从容面对胜负的心态。也会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人性和社会,也会让你更加关心和热爱我们的祖国。

第二,学习语言

家长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在澳洲读完两年高中,你的孩子的英语水平至少可以达到国内英语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不考虑其他学习成绩。在中国学英语可能会在一些考试中得高分(包括雅思、托福等。),但是语言运用能力在国内环境下很难突破。

第三,增加上世界名校的机会

根据近期世界500强大学排名,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排名第53位,墨尔本大学排名第82位;清华大学排名201-250,复旦大学排名301-350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曾经出了一本书《世界名校》,里面列举了各个国家的名校,比如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在美国,英国的牛津和剑桥,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和墨尔本。遗憾的是,书中没有提到中国的学校。似乎作者认为中国没有一所大学可以称得上世界著名大学。所以留学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一个让你上世界名校的机会。

第四、增加职业选择的机会

有两层意思。第一,国外大学开设的专业非常广泛,很多在国内还是空白,或者国内同等专业不被国外普遍认可,典型的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学专业。如果你想出国实习,那么你只能选择拿国外的学位。第二,在国内申请研究生时,大部分还是要求同专业学士学位,而出国读硕士更灵活,不要求学历考试,转专业更方便。比如英语专业可以报考会计、教育、传媒甚至IT专业——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

1、动词 (verb的缩写)资源利用与阅读效率

以世界标准来看,中国的教育资源还是比较差的。尽管大学一再扩招,但师资和教学设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跟上。国外丰富的教育资源正好可以为我所用,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式、理念、教学设施都比国内先进。如果有条件,当然要出国留学。另一个优势是时间。我们知道国内大学的标准学习时间是本科四年,硕士三年,而在澳洲、英国、新西兰等国家,本科只需要三年,硕士一年,大大降低了留学的机会成本,因为比国内同龄人早三年硕士毕业就可以开始职业生涯了!由于学习时间短,有人怀疑其教学质量。这基本上是不必要的担心。国外的教学方法比国内的更有效。平时学术工作强度挺大的,宽严相济非常明显。但是,国内的大学是宽大的,宽松的。很多人来咨询都承认自己“混”,一个原因就是“好混”。从大学的国际声誉来看,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取决于教学和科研的质量而不是学制的长短。

2、不及物动词渴望改变现状

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在国内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工作,比如就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汇丰银行、微软、互联网、惠普、西门子等知名企业,但是他们渴望职业发展有所突破。虽然赚得盆满钵满,但鉴于企业中的竞争压力,他们意识到要保持持久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充电和学习;或者他们已经到了一定的职位高度,觉得很难有所突破(职场中常说的“玻璃天花板”)。这个时候,选择出国深造,正是时候。有一些人想改变现状,但他们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他们希望通过留学获得相关的海外学位,然后转行到自己喜欢的行业发展。这也可行。

《周恩来的海外生涯》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他的海外生涯。

其中第二章 旅欧讲了德国留学经历。

全文地址:http://hibaiducom/zhouzongli/blog/category/%A1%BA%C8%AB%D0%C2%CD%C6%B3%F6%A1%BB%2D%2D%A1%B6%D6%DC%B6%F7%C0%B4%B5%C4%BA%A3%CD%E2%C9%FA%D1%C4%A1%B7/index/2

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

鲁迅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 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冰心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不约而同到康耐尔大学补习法语,美丽的校园,幽静的环境,他们相爱了。

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吴文藻则继续留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冰心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创作不辍, 作品尽情地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同时还反映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纯情、隽永的笔致也透露着微讽。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散文优秀作品是1931年的《南归――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99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