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事件的起因是地铁上两位大叔发生争执,争执过程中互相指责对方素质问题,这时一位大叔为了自证素质优秀,表示自己是91年的本科生。
本科生在当今社会学历并不算高。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参与高考的人数从2000年的375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1031万人。其中,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了约40万。 如此,庞大的毕业生人数让本科学历逐年贬值。要知道截至2016年联合国承认的人口超过1000万的国家只有82个。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毕业生就能超过很多人口小国的增人口数。
那么,上个世纪90年的本科学历与现在有何差别呢。199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96万人,录取了62万人。可见,91年的录取人数只有现在的零头,其本科学历的含金量不言而喻。要知道,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是341万,其中,录取人数约100万。现如今,随着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每年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已经超过了90年代初普通高考的人数。一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社会对学历的重视程度正与日俱增。
当前,“学历无用论”、“高考无用论”等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负面声音越来越多。那为何本文开头提及的事件还会发生呢?“91年本科生”让对方哑语,背后其实隐藏的还是对高等教育的敬畏和对高素质人群的认可。无论什么时候,学历是一个人素质的象征。当然我们不排除一些个例,某某文化程度不高的企业家通过轰轰烈烈的发家史走上了人生巅峰、某某名校学霸义无反顾的投入杀猪宰羊和快递外卖的事业中。但是,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没有什么是比读书和提升学历能更快的让自己获得社会认可的方法了。俩大叔地铁上的争执,其中就是在告诉大家,学历依然是广大的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年轻人获得社会认可的筹码,在未来或许本科学历的筹码会显得不如大叔那个年代那么有分量,但我相信这个声音可能在未来会变成,“我是21年的博士后”。
我2002年非典时期在重庆呆过1年,我的母亲这边的亲戚都是从重庆来成都的,现在重庆还有我很多亲戚,两边也时不时的在走动。重庆1995年后被直辖后,马上就在自己意识形态领域上与四川划开界限:渝菜,渝剧这些名词都是重庆发明的,2002年在菜园坝汽车站出站口那个巨大广告牌:‘欢迎来到:巴山渝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有些搞笑的是,外省人并不买账,重庆人在外地口中一样被称为:四川人。至今如此。2002年,重庆还在修轻轨,几大城区,除了江北老城还正在搬迁外,其他的沙坪坝,杨家坪,大坪等等都面貌一新了。根据当地人讲,江北的一整个班子全被下课了,都有问题。后来,你也知道,重庆之后还出了好几位风云人物,打黑唱红的都有,为了避免和谐还是不说了罢。重庆在政治稳定上的确比很多城市都不如。不过在重庆的那段时间,老走夜路也没出过什么事,平时在外面虽说也有小偷小摸,但总体给我的感觉治安还是不错的。重庆人也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干燥’,目睹吵架不动手的居多,看见打架的只有一次好像。城市规划,没办法,山城,平地都是人工造出来的,怎么规划。单行道非常多,而且就在最热闹人流量最大的解放碑,你走着走着就会发现路边竟然还有人在挑水种菜。在重庆,繁华路段就那么几个比较集中的地方,晚上本还是灯火通明的城区,车一转弯就来到了漆黑一片的荒郊野外,再往前走几分钟你双眼又豁然开朗,真是个神奇的城市。公交系统比成都发达,因为在重庆骑自行车只能去江边租几个小时过过瘾,没人买自行车来当生活学习交通工具。现在不知道电动车在那边怎样,不过当年我在重庆颇感纳闷的是重庆出了那么多摩托车,怎么在城区道路上的摩托车还是很少,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少的可怜。重庆因为是工业老城,污染很重。虽说现在成都污染也很严重,但还是比不上重庆。冬天每天大雾锁江,自来水更不说了。我在江北猫耳石住过,根本不敢喝自来水,都买的桶装水喝。重庆人总体给我来说就是:大工厂,小社会。我公司除了几个成都人外,70%都是重庆或重庆郊县人。有几个60岁左右的老专家,有家住江北,有家住南岸的。你问江北的南岸那些地方怎样走,她们几乎都说很久没去过了,坐几路车也不知道了。反之问南岸的江北怎样走,得到的一样答案。后来才得知,她们60了一辈子也就去过几次江的对面,因为以前都是厂矿职工,也没亲戚在那边,所以也就没怎么去过。重庆人比较排外,大都对成都人印象不好,甚至是极差。虽然很多人都是20左右的,才出校门的年轻人,对成都人也都有很大的偏见。后来相处的时间长了,大家都是年轻人渐渐也就放开了,打成一片了。有次我问公司的几个内勤,都是重庆人。“为什么你们那么讨厌成都人呢?”几个小女生回答:“在家里,父母长辈都说成都人好吃懒做,爱耍小聪明,吝啬,小气。”“那你们现在觉得呢?”“也不是啊,你们几个都不讨厌啊!”你别以为是她们在敷衍我们,她们也是实话实说。重庆人性格是比较直的,觉得不爽,对领导也会发脾气,好几次搞的我们那个成都人领导下不来台。你在外面用四川话问路,遇上年纪大的还很客气,年轻的有些就根本不理会你。你用普通话,一般都还是会安心搭理你。我和几位成都同事的共同感受。后来在一位重庆同事口中听到这种说法:以前80年代重庆每年给四川上缴10个亿,成都就要扣2个亿下来,好像成都人都是吸血鬼似的,让人既生气又想笑。重庆人大都对自己家乡很有成就感,虽然下面还是自己解嘲”农村直辖市“,但对方方面面超过成都都是信心满满的。这和问成都人同一个问题有很大差别,成都人一般都会这样说:成都这里生活还可以,就是找钱不行,将就过吧!
在成都上了四年大学,两边都经常走动,以一个外省人的视角来看:两地有着很大区别。大致以遂宁为界,东西两边差异逐渐扩大。首先口音很不一样(北方人可能听着都是一个调调),蜀中一带腔调偏细柔,巴地一带包括南充等腔调要粗重一些,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听成都人吵架和听重庆人吵架,完全就是两个概念。第二是性格脾气不一样,蜀地偏温软,巴地偏刚烈。四川这边比较随和,一个话题要是产生分歧了基本争论一次过后第二次就懒得跟你争了,重庆这边不能轻易跟他较真,不然你会完全脱不开身的。第三是消费观念不一样,同样是手里有10万块钱,四川人买个国产小车车开着,剩下的拿去吃火锅打麻将;重庆人给兄弟伙再借10万,买辆20万的车,然后火锅照吃,麻将照打。以上这些是我的亲身感受,下面再贴上几张老图:发现一个重庆人对成都人态度的:“重庆是重庆,四川是四川,他们是我们的兄弟伙!在外地,四川人叫我老乡。我觉得我们就是老乡。你说我是四川人,我想喷你一脸盐汽水。不过也只有我们能调侃他,别人要是瞎逼逼四川的坏话我打死他!” 怎么说,网上再喷也只是网上,我四川南充人,有哪个说重庆不好我心头也不安逸,四川不单单有个成都,绵阳资阳自贡南充达州等等,重庆和成都喷也轮不到一个外人插嘴,好比两弟兄吵架,一个外人在中间叽叽歪歪,还吵个锤子,先把你娃收拾了再说。
重庆人特别虚伪,我一个东北人大老远来重庆生活了9年发现,我能相信的重庆人只有寥寥无几,还是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也就是说,那些市井百姓全都不敢信,刚来的时候有几个同事找我借钱啥的,咱就借呗,结果一去不复返了,等你缺钱的时候呢这个说老婆管得黑严不给零花钱,那个又说啥屋头妈老汉病老我擦我就想我特么来重庆我是来干啥的啊我?
再后来,重庆人天天和成都人吵架,碰巧这两个地方的人我都有朋友,于是我这个老好人就去当和事老,结果反倒挨俩边人责怪。我特么就无语了,我当时就说随便你们爱咋地咋地我不管了。丫重庆人还来劲了说啥我本来就不该管。我擦特么的重庆人都特么什么狗()东西啊
有个养狗的老太婆住我隔壁,那个门又不关,那个狗特么的经常跑到我的门口,狗又凶恶,根特么重庆人一个臭毛病,我去开门那个狗就不让我去开,累了一天回家还要墨迹半天。那个狗在我门口拉屎拉尿,我跟居委会反映,跟老太婆协商,他们说啥?狗儿不喜欢外地人,正常。我去特么的!
你跟重庆人说话还不能太直,你得拐弯抹角的,还得考虑他们接不接受得了,一个二个都特么小孩似的,说的话太直了,他们受不了,还说啥重庆人以耿直著称,耿直个屁!
要不是工作原因,我绝对不会来重庆,如果下次总公司再不批准我回去,我就特么辞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