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战国时代是一个群雄争霸诸侯并起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间段里,每一个国家都拥有着自己的终极目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在这乱世之中崛起,并且最后能成为这个乱世的终结者。所以真的几百年里,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在经济努力的寻求变法,企图通过变法来改变自己国内的社会环境,从而能够创造一种能够媲美西周的分封制度的新型政治制度,能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同时也能够使自己名垂千古。
因此,在那个时代,整个中原地区的格局变化非常复杂,国家之间的强弱更替也多有变动,我们也可以通过七大诸侯国之间的强弱差距将那个纷乱的战国时代划分成三个阶段,帮助我们去完整的理解那个纷乱的时代。
第一个阶段是战国初期,魏国称霸阶段。我们都知道,魏国是战国七雄当中第一个崛起的超强大国,它崛起的原因是因为李悝的经济变法和吴起的军事变法。李悝在经济上进行变法之后,整个魏国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国内的经济贸易形式变的多种多样,魏国也出现了当时国际上都排名极其靠前的大都市,甚至魏国的都城大梁成为了天下学子的聚集地,在当时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才是不经历在魏国游学就可以成功的,甚至是商鞅,张仪,范雎等人,他们也都是先在魏国进行游学而后进入秦国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魏国的人才容纳量是非常之大的。同时,因为李悝在政治上也多少有些革新,整个魏国的朝堂形势也非常的清明,再加上魏文侯,魏武侯这两代明君,魏国的形式可以说是一片大好。
除去李悝变法之外,魏文侯所任用的吴起还在魏国进行了军事变法,吴起训练部队的方式可谓是独树一帜的,经由他训练出来的魏武卒可以说是百战百胜,而吴起本身也是一位堪称奇迹一般的将才,他在魏国做上将军的时候,从未经历过一场败仗,接连打下了其他国家百座城池,极大程度上扩大了魏国的土地面积,为魏国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那个时期,基本上就是魏国一个国家称霸的阶段,任何一个诸侯国的行动都要看魏国的脸色行事,魏国也成为了战国初期唯一的超级大国。
第二个阶段是战国中期的诸侯纷争阶段。在魏国之后,秦孝公任用了商鞅进行商鞅变法,秦国也迅速崛起,成为了一个西部强国。秦国崛起之后,与世仇魏国进行了多场战争,夺回了本来就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让秦国的土地面积重新回到了刚刚立国之时的那般广阔。
他自己都自身难保了,哪里还顾得上别人。
西周初年封国七十一,而姬姓占其五十三,而后期周天子被逼的不得不筑高台躲债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同姓诸侯来救他,一方面当时基本没有强大的姬姓诸侯国了,另一方面也是周王室已经威信尽失了,没有人搭理他了。在这种情况下,周天子哪里有功夫去管那些争霸的诸侯国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制度。西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宗法制越来越疏松,而周幽王废长立幼,自己都不遵守祖宗立下的规矩,还指望别的诸侯国遵守呢,所以周天子自己带头破坏宗法制也怨不得别人效仿他,何况几百年之后还讲什么血缘。整个春秋时期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臣弑君、子弑父、兄弟相残层出不穷,谁还在乎和周天子仅存的一丝血缘。
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原本的井田制遭到破坏,新的土地被开垦出来,财富和人口也随之增加了,诸侯国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不再听任周天子的命令。相反周天子开始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从西周初年的谁不贡奉就打谁到春秋时期的周天子求别人给饭吃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生产力的大发展,诸侯国的物质实力超过了周王室的实力。
另一方面在当时专制制度是一种更先进的制度,各诸侯国都在改革加强王权,分封制下的等级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新兴地主阶层的政治需要了,而在分封制顶端的周天子自然不受诸侯的待见了,没有一个诸侯愿意给自己请一个天子来约束自己,就算是同姓也不行。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基本就是个摆设,一方面是他没工夫去管诸侯国,就算他箱管,恐怕也没有这个能力!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原因就是礼崩乐坏,所谓的礼崩乐坏其实是很笼统的一种说法。我们先来简单聊一下西周的覆灭,东周的建立。这里就要提到一件人尽皆知的事情——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对褒姒极为宠爱,不惜用诸侯勤王,累得气喘吁吁的样子来博得爱妃一笑,之后又将褒姒封为王后。
原王后的娘家申侯引戎狄之兵攻破镐京,幽王连同太子伯服在战乱中被杀,王妃褒姒自裁。一把大火将昔日盛极一时的帝都烧得只剩些断壁残垣。府库财货掠劫一空,被源源不断地运回西戎。
这里所讲的礼崩乐坏是指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最早最深刻的破坏者就是周王室自身,王室都违禁,各诸侯国自然也不会遵守,这便影响到后来的政局。
镐京之乱平定后,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废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一方面,大力拥戴平王的申侯自然有引戎兵祸乱镐京的失德之处;另一方面,作为废太子的宜臼继位怕也是有些不合礼制之处的。
与此同时,虢公翰于携地拥立为携王的王子姬余继位为周携王,毕竟幽王及太子伯服已死、宜臼先被废太子之位,又被驱逐出镐京,此时由宣王幼子姬余继位,于宗法礼制而言,倒也并无悖逆之处。更有其施政包容的理念也为诸多诸侯国所赞赏。
所以,当周携王于郑武公、晋文侯合力攻伐中,兵败身亡,“二王并立”的局面终结后,周平王虽然实现了周王室内部政治的稳定,却丧失了政治上的权威性,埋下了东周以后“诸侯不朝”的祸患。
东周建立之后,领地进一步缩小,国家财政捉襟见肘,甚至到了拮据的地步,因为周王室的种种作为,导致诸侯国也不再尊重,也就有了,后来割据的局面。
孔子虽然一直提倡恢复周公曾经的礼乐制度,但这在乱世之中是肯定不可能实现的。
一、利:
1、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2、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霸主的“攘夷”斗争中,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
3、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从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二、弊:
诸侯争霸使得整个国家兵连祸接,没有宁日,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奴隶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
扩展资料:
春秋战争从公元前770年持续到公元前476年。在争夺霸权的斗争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慕公、宋襄公相继成为霸主。
一些诸侯国不把土地分封给官员,而是设立郡县,并任命官员管理。职位不再世袭,分封制度逐渐瓦解。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慕公统治着中原。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越国也北上称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