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仗上,刘邦对韩信不服,他们两人真的打起来,谁更厉害?

在打仗上,刘邦对韩信不服,他们两人真的打起来,谁更厉害?,第1张

个人觉得韩信更强一点,如果刘邦更强的话他只需要靠自己就能征战天下,不需要韩信这样的大将军的帮助了。

1,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在是汉朝初期的军事家,大家都听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俗语。这是有故事的,韩信在当时与刘邦有过一段这样的对话。刘邦问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不出10万。等他回答自己带多少兵的时候。他说越多越好。这是有实证的,韩信曾经学习过孙子算经。这对于统兵是很有帮助的,显然刘邦没有这样的才能。韩信点兵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从其中透露出的算法原理就足够看出韩信对于士兵的阵型和排列有着独到的见解

2,韩信的谋略过人

韩信到刘邦麾下指挥作战的第一战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一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家可能就了解了,一战就看得出来韩信的智谋过人。在当时刘邦可谓是为了破敌绞尽脑汁,但是还是不如韩信的计谋。

3,韩信比刘邦更能隐忍

韩信受过胯下之辱,在当时这种屈辱是很过分的。但是韩信忍下来了,并且通过自己的作为让侮辱他的人付出了代价。所以说韩信的忍耐力还是很强的,这也是作为名将的必要水准。

综上,楚汉争霸是谈论中国历史时不得不提的一段历史,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的争斗也是让人津津乐道。在楚汉争霸的关键时刻,刘邦得到了韩信这一位大将。要说两个人之间谁的统兵能力更强,我认为还是韩信。

三国时期的魏蜀武是三国时期最好的格局。三方地缘优势和实力比较接近。

当韩信利用刘邦、项羽争霸的时候,汉、楚、齐都不如魏、蜀、吴那样强大。也许韩信意识到了这一点,最终决定追随刘邦。

刘邦、费顿、韩信的情况比刘邦、项羽、韩信还要糟糕。

匈奴从敦煌开始逐渐强大起来,对汉代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种威胁只会严重影响刘邦的利益,并没有威胁到刘邦的王位。

刘邦对匈奴的困境,实际上是游牧民族面临的农耕民族的困境。结合刘邦和费顿的实力,刘邦更加强大。

比匈奴人更有影响力的是不同姓氏的国王。

在刘邦成为皇帝之前,他们被封为国王。他们不得不用自己最强大的力量来对抗他们。对刘邦的威胁明显大于匈奴。因此,刘邦称帝后,他不遗余力地消灭了那些姓氏不一的国王。

毫无疑问,刘邦的实力远远大于不同姓氏的国王。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策略都是无用的。因此,这些不同姓氏的国王要么像彭岳、青布那样被消灭,要么像卢湾、韩信那样走向匈奴。

刘邦将韩信调到太原以北,主要是为了防范匈奴。韩信的位置夹在刘邦和费顿之间。

韩信被迫与匈奴求和。刘邦怀疑韩信有背叛之心,于是派人去责怪韩信。韩信怕被刘邦杀死,就去了匈奴。

刘邦已经结束了分离主义政权的局面。当时的匈奴并不是后来的辽国,不足以成为分治的一部分。

夹在汉朝和匈奴之间的韩信,只能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从韩信叛逃匈奴后的战争来看,韩信即使一个人做国王,也很难生存下去。

历史上有两个汉人,一个是韩信,很可能汉、楚、齐三方对抗;另一个是汉王韩信,根本不可能有三方对抗。

原来齐国被贬为侯国,基本上相当于被贬为侯王的怀信。此时,韩信再也没有机会挑战刘邦。

淮阴侯爵韩信卷土重来的唯一办法就是追随战国时期的孙膑,寻找逃跑的机会。

如果淮阴侯爵韩信逃到汉王和韩信身边,韩信协助韩信,结果会怎样?

两个韩信不能打败一个刘邦吗?

韩信被杀,其实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因为他带兵打仗的能力非常强,是汉军众将士中无法比拟的,当时又急需他这样的人才,所以刘邦一直容易着他,把他留用到汉室江山建立。刘邦其实也有要杀韩信的心思,只不过不忍下手,最后韩信死于吕后之手。当刘邦听到韩信死了的消息,产生又喜又怜的矛盾心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1刘邦喜的原因

韩信一直以来都是刘邦心里的一根刺,更是一颗定时炸弹,刘邦担心他随时有可能爆炸,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汉室江山给瓦解了。其实,很早就想要拔掉韩信这根刺,只是不太忍心,但吕后却帮他做了自己最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因此,他内心是喜悦的,心中这根刺终于被拔掉了,再也不用担心他扰乱自己的汉室江山,刘邦的内心压力也减半,一下子轻松了很多,肯定非常的开心。

2刘邦怜的原因

韩信这个人,武功高强,用兵如神,有兵仙之称,行军打仗非常厉害,几乎没有败过,是不可多得的军事、战略人才,刘邦都曾叹息在军事方面自己不如韩信。因此,韩信死了,刘邦怜惜失去了这样的军事旷世奇才,他的死,也是汉室的一大损失。

说到底,韩信啥都好,就是个性要强了点,要什么都直接开口要,毫不避讳。最终还是被自己的个性害了,不懂得韬光养晦,隐蔽锋芒,使自己的功劳盖过了刘邦,还有就是韩信不太会说话,说话非常的狂傲,每每激怒刘邦,让刘邦一直在忍他,不得发泄。

以上就是我对刘邦又喜又怜心理的分析,喜自己拔掉了眼中钉,怜失去了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

公元前196年,一代兵仙韩信走向了他人生的末路。在萧何的诓骗下,韩信只身入宫,结果被吕后派遣壮士逮个正着。根据民间传说,韩信当时死得相当凄惨。刘邦曾与韩信约定:“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因此,吕后将韩信蒙在布袋子中,绑在钟室的房梁上,派宫女用竹签将他活活戳死。

刘邦出征归来,听说韩信已被吕后所杀,不禁“且喜且怜”。于是他问吕后,韩信死前最后一句话说了什么。吕后回答:

“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短短一句遗言,竟将身经百战的刘邦吓出一身冷汗,于是他当即下令:

“立即将蒯通抓起来,我要亲自煮了他!”

那么,韩信口里的蒯通到底是谁?韩信的遗言为何让刘邦如此恐惧?

众所周知,韩信本是一介失业青年。楚汉战争时,心怀大志的韩信仗剑从军,在项羽帐下担任从事。由于项羽对他“言不听,计不从”,因此韩信只身投奔了汉王刘邦。在汉国,韩信同样不受刘邦重视,只能担任从事礼仪工作的郎中。

但是金子不可能永远掩藏自己的光芒,韩信逐渐受到夏侯婴和萧何的赏识。在萧何的推荐下,韩信最终受到了刘邦的重用,并得到了自领一军的机会。

之后,韩信率领一支偏师,攻灭了魏国和赵国,兵不血刃地降服了燕国、代国,率数十万大军兵临于齐国。就在韩信即将引兵攻齐之时,前方却传来消息——齐国已经投降了。原来,刘邦的说客郦食其已经说降了齐王田广,齐国已然成为汉国的盟友。

就当韩信准备撤军时,赵国籍的谋士蒯通突然进言:“将军,你千万不要撤军!”那么这个蒯通到底是谁呢?

首先,蒯通的真正名字应当是蒯彻,司马迁编写《史记》时,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因而将他改名为蒯通。蒯通本是范阳人,自幼攻读经史,精通谋略,深谙阴阳之术。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战乱平息,导致蒯通难以兜售其所学。

但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蒯通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先是成功说服了范阳县令徐公,帮助陈胜部将武臣兵不血刃地平定了赵国和燕国。

蒯通刚出山,就平定了二国,证明了他的惊天才华。但按照他的理想,自己应当作为一方霸主的谋主,就像张良之于刘邦,范增之于项羽。但在秦末战争期间,蒯通一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主公。

楚汉战争爆发后,韩信连续攻灭魏、赵、代、燕四国。而蒯通在韩信身上,看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契机。于是他毛遂自荐,成为了韩信的宾客。当韩信决定从齐国边境退兵时,蒯通突然进言道:

“汉王让将军攻打齐国,可曾下诏要你退兵?郦食其一介书生,鼓弄唇舌便平定齐国七十二城。而将军带兵数万,花了数年时间才灭赵。难道将军的功劳,还比不上一个穷酸书生?”

蒯通言毕,韩信果然“恍然大悟”,于是他带兵以飞快地速度插入历下,在齐国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攻陷了齐都临淄。而齐王田广也以汉国背信为由,将郦食其残忍地烹杀。

从史料记载来看,蒯通的计谋真可谓是毒计。他不为天下大局着想,不为齐国和齐国百姓着想,更不为郦食其着想。他所考虑的,只有自己的个人私利。

蒯通早年潜伏于民间,亲身感受到了怀才不遇的痛苦。因此当他第一眼看到韩信,就知道他和自己是同类人。像他们这种心高气傲之人,如何甘于屈居人下?因此他以“将军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这种煽动性的语言,激发出韩信内心中的黑暗,最终制造出毒辣的“历下之谋”,亲手铸造了一起历史悲剧。

有不少人认为,韩信之所以成为汉王朝建立后第一个被杀的将领,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功劳太大,引起了汉高祖的猜忌。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易中天认为,在汉王朝建立后,韩信创下了汉王朝的两个第一:功劳第一,功臣被杀第一他认为功劳最大是韩信第一个被杀的最大诱因其实,在汉王朝的开国将领中,韩信的功劳是大的,但是不是最大,还得辩证看待。如果单从军事方面的贡献来说,韩信的军功无疑最大。但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除了战场上的交锋外,还有政治上的较量、经济上的比拚,是政治、经济、军事和后勤保障等综合实力搏杀的结果。从政治上来说,审时度势,运筹帷幄,远交近攻,蓄谋造势,韩信比不上张良;在后勤保障上,筹运粮草,补充兵源,网罗人才,协调关系,韩信不如萧何。所以按功劳来论,韩信充其量只能是大汉王朝三大开国功臣之一,而不能因为他的军功最大就认为他是第一功臣。在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中,张良功成身退,萧何死于丞相任上,只有韩信死于非命,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张良不杀,萧何不杀,单杀韩信?真的是功高震主?是,又不是。毫无疑问,如果韩信是一个平庸的将领,他一定不会以他后来的那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韩信的命运除了因皇帝忌嫉他的军事才能而欲除之之外,最主要的是由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决定的。陈胜吴广起义后,他仗剑从军,投在项梁的帐下,后来屡次向项羽献计献策,都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他自己觉得在项羽手下是没有指望功成名就的,于是逃离项羽投奔刘邦。他离开项羽不是因为项羽冷酷暴虐,滥杀无辜,而仅仅是项羽不重用他。他没有是非观念,只有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他投奔刘邦不是看中刘邦的仁和德,而只是换个地方试试运气,一旦新的地方仍然不能满足他对名利的追求,他还会卷铺盖走人。以天下为已任,舍身以求仁,这在韩信那里似乎是没有市场的。谁能给他满足,他就为谁卖命,这样的人谁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最容易被谁利用,但一旦你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也对你也就最危险。作为将将英才的开国君主刘邦,他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在天下太平、韩信封王后,如果刘邦仍要韩信服服帖帖地听话,他就必须给韩信更高的满足,可韩信已经贵为王侯,除了皇帝的位置,别的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挑得起韩信的胃口了,所以韩信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死。韩信和刘邦的初次见面,满嘴谈的都是利。“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项羽)忍不能予”,项羽不愿意给诸侯利益上的满足,不能调动将士的积极性,所以“匹夫之勇耳”。项羽“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只给亲爱的人好处,不顾别人死活,所以“诸侯不平”;项羽“过无不残灭者”,到处侵犯他人利益,所以“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他说若刘邦“以天下地邑封功臣”,用利禄引诱,则“何所不服”?刘邦“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不侵犯民众的利益,所以“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在韩信眼里,离弃是因为利,聚合是为了利。“市人熙熙,皆为利来;市人攘攘,皆为利往”。他看不到天下英雄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已任的品德,看不到刘邦长者之风对天下英雄的感召力,贬低了天下英雄,贬低了刘邦,也让刘邦看到了他唯利是从的本质。汉王二年八月,韩信和张耳在下魏破代以后,又一股作气灭赵降燕。这时韩信可能认为自己功劳大了,和刘邦讨价还价的资本有了,于是做了一件其他任何人都不敢做的事:请求刘邦封张耳为赵王!赐爵封王应该出于君王的本意,一般人是不敢随意向君主提出这个要求的。这时韩信可能利令智昏,以为自己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想让刘邦封自己为王,但毕竟对刘邦还有所顾忌,所以就先请刘邦封张耳为王。那意思再清楚不过了:我比张耳的地位高,功劳大,你都封张耳为王了,你还不知道把我往哪里摆?作为一个部属,不需要再有更多出格的行为,只这一条,就足以让刘邦对他的忠心感到怀疑了,所以在不久后刘邦成皋兵败不敢直接进入韩信军营中,而是乘清晨韩信熟睡以汉王使者的身份闯进韩营夺了他的将印。汉王四年,韩信平定齐地,他可能以为刘邦会受张耳封王的启发主动封他为齐王,等了一段时间,可是一直不见动静,最后忍不住了,便直接派使者去找刘邦,让刘邦封他为齐王。可能他自己也觉得这种要求太出格,所以转了一个弯儿,让刘邦封他为齐假王。他可不可以提这要求呢如果齐地真的象他说的那样“伪诈多变,不为假王无以镇之”,也许他提这样的要求是可以的。可问题是齐地真的是否动荡不安刘邦并不知道,韩信事先也没有请刘邦派人到那儿去考察,更重要的是他提出这个要求的时机是“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刘邦正处于生死关头,韩信这里明显的是乘人之危,敲诈勒索:你答应很好。如果不答应?哼,走着瞧!刘邦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攻之!要去攻打他!可见刘邦在接到韩信的这一要求时是何等的气愤!刘邦不得已,封了一个没有实际地盘的齐王给了他。后来刘邦与韩信约好与彭越一起攻打项羽,可是韩信因为没有实际地盘,所以爽约,拒不出兵,使得刘邦在固陵被项羽团团围住。这时刘邦已经对能不能指挥得动韩信失去信心,张良建议给韩信封一些地试试,刘邦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把陈县以东一直至大海的地方封给韩信。韩信一得到封地,马上出兵把项羽消灭在垓下。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项羽刚被消灭,天下还未安定,刘邦就故伎重演,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夺了他的军队,并在几个月后把他改封为楚王。他通过要挟恐吓得来的土地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就被刘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了回去。韩信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使自己被刘邦所利用,消灭了项羽,壮大了刘邦,却为自己种下了隐患。四年楚汉战争,韩信运用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帮助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同时他也以自己的所言所行,暴露了他“少年无行”的本质。因此,与其说他是死于功大,还不如说他是死于自己唯功名利禄是从而引发的信任危机。有人说韩信最终是死于谋反罪。那么韩信谋反了吗?司马迁说他谋反了,但却故意在史记中为韩信谋反一说留下破绽。司马光将信将疑。依我看,韩信根本没有谋反或者没有来得及谋反,他充其量是死于“谋反”的罪名而已。转载: http://wwwjsslszxcn/blog/user1/40/archives/2007/133html

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我看来就不算是一个正人君子,用流氓来称呼刘邦一点不足以为过。在所有的皇帝当中,刘邦的品行最低,其实在没有当皇帝之前,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市井小混混。所以刘邦能够当上皇帝,首先来说他靠着一群狐朋狗友的支持,当然也收获了几员大将帮他打下江山,韩信就是其中一位。

但是刘邦不但没有感恩韩信帮他打下江山,在心中还对韩信产生了一些看法。其实每一个做江山的皇帝,当他们打下江山第1件事情,是给帮他打江山的人进行封爵。

接下来就开始将他们一个个撤下兵权或者直接性的杀戮,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赵匡胤还有朱元璋。而韩信这个人天生傲气,总是觉得,如果没有他就没有刘邦的今天,所以从一开始刘邦就想杀了韩信,因为韩信目中无人,最起码连他这个老大他都没有放在眼里。

所以最后韩信的死,完完全全就是因为自身的自大,再加上刘邦的小肚鸡肠才没有落下杀身之祸,而且韩信最后的死法也非常惨。

所有的皇帝,我觉得赵匡胤的处理方法还算不错,也是害怕自己死后曾经打江山的兄弟们会造反,所以非常有名的历史典故,杯酒释兵权,那就是赵匡胤的做法,而朱元璋更加的直接,而是直接性的屠杀。所以这些皇帝表面上仁义道德,实则都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韩信、彭越和英布等军团的帮助之下,打败了项羽。项羽一死,刘邦马上赶往定陶,快马飞奔进了韩信的军营,夺了他的兵权,让他离开齐国,改封到项羽的老家做楚王,因为那也是韩信的老家。

上面这一段,是《史记》中的记载,这里面用简短的文字,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刘邦对韩信的忌惮。韩信做了几年的齐王,在齐国地位稳固,一呼百应,现在项羽没了,他要是命令齐军向汉军发动进攻,没有多少人会犹豫的,基于这两点的考虑,刘邦做出了上面的举动。

《史记高祖本纪》说的是,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史记淮阴侯列传》讲的是,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

这里不管是“驰入”还是“袭夺”,都把刘邦的动作和心情,展示的淋漓尽致。

很多人可能会问,韩信又不是做了十年八年的齐王,齐国的人民和士兵,真的会那么听他的吗?天下太平以后,韩信还会那么重视带兵的事情吗?刘邦是不是多心了,你天下正好是不是想的太多?

我有证据。

《史记淮阴侯列传》里接着讲了,公元前201年,也就是刘邦当皇帝的第二年,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没有具体的证据,但是有两个很大的疑点。

第一,韩信到楚国上任以后,经常巡视下属的县邑,每次身边都带着兵。

第二,项羽的旧将钟离昧,跟跟韩信有交情,项羽死后,钟离昧就到楚国投奔了韩信,刘邦派人去楚国捉拿钟离昧,一直抓不到。

看到了没有,韩信对自己地盘的控制欲是很强的,刚到楚国,不熟悉情况,马上就各地巡视,让大家熟悉自己,自己也同时熟悉大家,而且还是战争时期的做派,每次巡查都带着兵马。

和平时代的楚王韩信是这样的,那战争年代的齐王韩信,您觉得会比现在松懈吗?那肯定也是满齐国的溜达,充分掌握齐国的动态,尽心尽力的治理齐国,这样就必定能让齐国民心归顺,顺利调动齐军的一兵一卒。

还有,韩信收留了钟离昧,刘邦派人去抓都抓不到,那分明就是韩信给保护起来了。韩信留住钟离昧,真的就是简单的救一个老朋友吗?就算在韩信心中是这样,可在刘邦的眼里,钟离昧分明就是一个身经百战的武将,这天下都太平了,你韩信养着一个跟我最过对手的武将,你什么意思?

韩信对领地的控制欲,也可以说是他的职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在齐国熟悉齐国,在楚国就熟悉楚国嘛,这从韩信的角度出发,是无可厚非的,可从刘邦的角度来看,韩信这就有了谋反的嫌疑。至于韩信护着钟离昧,只能作为韩信意图谋反的一个佐证,可是韩信并不这么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300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