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成龙劝阻翻拍《战狼2》,小兵张嘎挑战吴京,为何上映后全是差评?
有人说,演员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一个好的角色,但一角成名后,往往形象会被定格,以至于怎样努力,都跳不出那个角色。
杨紫曾在采访中说过,不希望大家对她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小雪身上,为此她也一直努力想要摆脱这个标签,如今她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做到了。
1、谢孟伟
提起谢孟伟,大家也许会觉得很陌生,但说起他年少时期扮演的角色,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了,他就是——《小兵张嘎》中的嘎子。
那个在芦苇荡中有勇有谋,又不缺幽默逗趣的小嘎子哥,是一代人童年的经典回忆。
1989年,谢孟伟出生于河北保定,2003年,他有幸被导演看中,出演了张嘎一角色,成为家喻户晓的小童星。
从此以后,他正式踏上了演员之路,
虽然大大小小也参与过近30部影视作品,但人们对他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嘎子身上。
2、吴京《战狼2》
在吴京出演的影视剧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战狼》系列
,为了给观众呈现最棒的表演,他还为此在军队中呆了十八个月的时间,体验军人的生活。
显然吴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在《战狼》上映后,收获了极好的口碑和票房。
经过两年的时间,
他又带着《战狼2》强势归回,一经上映就直接斩获了568亿的票房,
至今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这部**与其他的片子不同,
主要向观众阐述了中华民族的大国大爱,身为华夏子民无一不被**中手举国旗的场景而感动。
随着军旅题材的兴起,圈中的很多明星也开始尝试出现此类的影视剧,这其中就有《小兵张嘎》谢孟伟的名字。
3、谢孟伟翻拍《战狼2》
对于吴京的成功,成龙也曾在媒体前做出评价,
吴京拍他的狼,成龙拍新警察故事,大家都做自己喜欢的片子,这样中国影坛才能百花齐放。
言下之意,就是要所有**创作者不要盲目跟风,都拍成一样的内容,观众也会审美疲劳,
在人才济济的影视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闯出一片天地。
但谢孟伟却并不这么认为,2019年,由他主演的《猎鹰突击》在网络上播出,大致内容走向和《战狼2》如出一辙。
一样的大国情怀,一样的手举国旗,但细节衔接之处实在经不起推敲。
4、上映后全是差评
当**在网上播出时,这部剧开始受到大家的一致吐槽,纷纷表示:
这个剧的内容和吴京的《战狼2》简直如出一辙,简直就是低配版的《战狼》。
虽然这部剧依旧在各大视频软件中挂着,但是其评分也是少得可怜,可以说是相当的惨淡了。
网
友将《猎鹰突击》称之为低配版《战狼》,一时间网络上全是对他的批判之声,
**评分更是低得离谱。
虽然片子吐槽点满满,但谢孟伟的演技还是优秀的,
若是他能像杨紫一样,在娱乐圈内耐心打磨自己,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相信总有一天,他也会有出头之日。
但他的方向完全错了,一味地沉浸在“嘎子”式角色中,只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
《战狼2》已经珠玉在前,无论如何模仿,也无法超越,不如做出属于自己个人风格的作品,用心获得观众的共鸣。
总结:
在演艺圈中“换汤不换药”的影视剧也是比比皆是,
很多导演看着有些电视剧大火之后,便会采用剧中的套路,用自己的方式将它重新拍摄一遍。
这样的操作显然会受到大家的吐槽,不管是什么演的电视剧,他们最好的结局总是万变不离其宗,也是让很多观众哭笑不得了。
小兵张嘎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相信能够将嘎子哥饰演的入木三分的谢孟伟也有过人之处。
希望在未来,可以看到谢孟伟能够做出优秀的作品,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中冷风的演员是什么军事**战狼
编辑
《战狼》是由吴京执导的现代军事战争片,该片由吴京,余男、倪大红、斯科特·阿金斯、周晓鸥等主演。该影片属于国内首部3D动作战争**,历时七年全力打造,《战狼》真实呈现了一场中外边境战争,也让堪称“东方之狼”的特种兵战队及高能战士首次登陆大银幕。讲述的是小人物成长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孤胆英雄的传奇故事。该影片于2015年4月2日全国上映。2015年06月20日,《战狼》在成龙动作**周上包揽了最佳动作片、最佳动作男演员、最佳特技、最佳打斗场面设计四项大奖。>>>
信息中国大陆|96分钟|2015年04月02日
导演吴京
类型动作/战争/军事
预告片
收藏
16263
2131
主要演员
吴京
余男
斯科特·阿金斯
倪大红
精彩图集查看更多
高清海报
高清剧照
《战狼》剧照
词条在线观看
目录
1剧情简介
2演职员表
_演员表
_职员表
3角色介绍
4音乐原声
5幕后花絮
6获奖记录
7幕后制作
8发行信息
_上映时间
_票房成绩
9影片评价
_正面评价
_负面评价
基本信息
《战狼》是由吴京执导的现代军事战争片,该片由吴京,余男、倪大红、斯科特·阿金斯、周晓鸥等主演。
该影片属于国内首部3D动作战争**,历时七年全力打造,《战狼》真实呈现了一场中外边境战争,也让堪称“东方之狼”的特种兵战队及高能战士首次登陆大银幕。讲述的是小人物成长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孤胆英雄的传奇故事。
该影片于2015年4月2日全国上映。
2015年06月20日,《战狼》在成龙动作**周上包揽了最佳动作片、最佳动作男演员、最佳特技、最佳打斗场面设计四项大奖。[1]
中文名
战狼
外文名
WolfWarriors,Zhanlang[2]
其它译名
特种兵之战狼
出品时间
2015年
出品公司
春秋时代(天津)影业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
恒业**发行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制片成本
1200万美元
拍摄地点
南京市六合平山森林公园
拍摄日期
2013年6月15日-2013年9月5日
导演
吴京
编剧
吴京、刘毅、纷舞妖姬、最后的卫道者
制片人
吕建民
类型
动作/战争/军事
主演
吴京,余男,斯科特·阿金斯,倪大红,石兆琪,周晓鸥,郭广平,邓紫衣,凯文·李,凯尔·夏皮罗
片长
96分钟
上映时间
2015年04月02日
票房
尚未下线
对白语言
英语/国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3540136[2]
出品公司
南京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
官方贴吧
**战狼吧
剧情简介
编辑
痞性十足的冷锋(吴京饰)屡屡惹祸,有人说他是流氓,是痞子,也有人说他是英雄,是传奇,在一次行动中冷锋违抗军令打死了恐怖分子,要被开除出队,却意外得到了神秘部队战狼的接纳,但本想换个地方继续惹祸的他却跳进了另外一个深渊,冷傲的战狼副队长,擦出暧昧火花的性感女队长(余男饰),心计颇深腹黑的毒枭,枉死的队友,雇佣兵跨过边境线入侵中国,一切都使他陷入了麻烦中。一切都在考验这个团队的毒瘤冷锋,他不知该何去何从。[3]
《战狼》**海报
演职员表
编辑
演员表
张永达饰邵兵
简介副队长
邓紫衣饰女参谋
郭广平饰冷锋父亲
石兆琪饰石青松
周晓鸥饰武吉
凯文·李饰狂牛CrazyBull
倪大红饰敏登
斯科特·阿金斯饰老猫TomCat
余男饰龙小云
吴京饰冷锋
席手辰饰冷锋的师傅
塞缪尔·西维尔奇饰刺客Assassin
索纳·伊姆贝饰司机Driver
田瑞辉饰战士
凯尔·夏皮罗饰猴子Monkey
闪嘉晨饰女参谋
庄小龙饰板砖
简介特战队员绰号一米五
刘腾远饰俞飞
简介分队长
马强饰李治军
简介特战连长
王森饰史三八
简介特战队员
1/2
职员表
出品人吕建民、吴京、方鸣
制作人吕建民
导演吴京
编剧吴京、刘毅、董群、高岩
摄影敖志君
动作指导李忠志
展开
参考资料来源[4]
角色介绍
编辑
冷锋
演员吴京
冷锋是一个以邻家坏小子的形象诠释全新的军人。虽然有着“痞”的一面,但冷锋同时也是一名极其专业顶尖的军人,他是神枪手,反应敏捷赶超人类体能极限,战术高超头脑灵活,更有着极为鲜明的“中国特色”,即一身中国功夫。
龙小云
演员余男
特种部队“战狼”的队长,具有的能力与起到的作用,也为特种部队“战狼”增添出一份神秘。她是一个高智商、高情商且气场不凡、别样性感的女军官形象。这位“女队长”更具有非常多面的特点,她不仅有着女性温柔细腻的一面,更有着帅气爽朗的不凡气质。
老猫/TomCat
演员斯科特·阿金斯
美军前海豹突击队,雇佣兵,参加过阿富汗战争以及海湾战争。受敏登等犯罪集团指使,刺杀中国战狼部队队员冷锋,与冷锋以及战狼部队队员在中国边境线上的丛林中展开殊死搏斗,在最后关头被冷锋用军刀刺死在中国的国境线上。
狂牛/CrazyBull
演员凯文·李
雇佣兵,同样是美军前海豹突击队队员,受犯罪集团指示,在中国军方军事演习中,非法入侵中国领土,用真枪实弹对中国战狼部队袭击,轰然挑衅中国的的主权及尊严,最后在战狼部队的追击中丧生。
角色介绍资料来源[5-6]
音乐原声
编辑
原声资料
曲目
演唱
备注
《你来不来》孙楠、吴京主题曲
参考资料来源[7]
幕后花絮
编辑
这是吴京自导自演的一部**,几乎投入了其全部的积蓄和心血,影片经历了7年的筹备拍摄。
《战狼》拍摄期间倪大红发生了事故,他的大腿内侧被爆炸物划伤。而余男有很多戏份是在直升机机库里,要忍耐高温的煎熬[8]。
吴京的这部**得到了南京军区的极大支持,他被特批,在特种部队基层待了18个月,体验生活[8]。
作为中国首部当代战争实战大片,《战狼》拍摄期间,武器装备无论从数量还是型号上完全颠覆以往的制作方式。采用3万余发子弹,动用国内现役所有种类直升机进行实战拍摄,而在一场大规模战争戏中,有32辆现役坦克同屏出现在**《战狼》的拍摄场景中。
影片拍摄时正置南京有史以来最热的夏天,加上坦克尾气,温度高达49度8,开拍第一天就休克了5个群演,即使剧组把群演片酬升高到300元,也很难求来人,群演们说:“不去,我们要命”。[8]
《战狼》取景于一处荒无人烟的无人区,虽然剧组有保护措施,但由于自然环境太过艰苦,对动作戏份有严格要求的吴京仍免不了经常严重“挂彩”,流血更是家常便饭。
战狼上映三天破亿,四天破两亿,七天破三亿,孙俪,邓超,赵薇,黄晓明,陈坤等92位明星在微博上力挺战狼。
日前片方曝光正片的片尾彩蛋以飨观众,台前幕后的各种逗趣、NG片段、及艰辛拍摄现场一站式全面奉送给观众。《战狼》片尾花絮应正了“战狼精神”:前半段,曝光了大量拍摄现场艰苦的条件,南京50度高温的夏天让所有工作人员的衣服都浸湿了,同时直击吴京受伤的瞬间、工作人员受伤等一系列画面不禁让观众心疼。而花絮后半段更轻松欢乐,石兆琪老师义正言辞的时候NG多次、吴京立正回答领导时“下面的词不顺了”等搞笑画面也被一一收录。[9]
获奖记录
编辑
时间届次奖项获奖者获奖/提名
2015第18届上海国际**节组委会特别奖《战狼》获奖
最佳导演吴京提名
最佳影片吴京提名
2015第30届中国**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战狼》提名
最佳剪辑张嘉辉提名
2016第16届中国**华表奖优秀影片奖吴京获奖
资料来自:[10-12]
幕后制作
编辑
创作
由吴京执导,余男、斯科特·阿特金斯等领衔主演的3D火线动作巨制《战狼》历时六年制作制作完成,
战狼看点
并有望在2015年开年登陆全国院线。影片尽显英雄男儿本色,鲜血与红旗交相辉映出黑白战争世界中的危险与信念,也彰显出这部动作大片的热血英雄气概。
**《战狼》耗资近亿元打造,集动作、冒险、硬汉、战争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同时将3D的华丽视效结合在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故事之上,丛林野战、人狼肉搏等极富感官冲击力的戏份都将一一上演,是一部名符其实的热血荷尔蒙**。
演员
《战狼》更是吴京自导自演的全新力作,汇聚了人气女演员余男、好莱坞男星斯科特·阿特金斯、演员倪大红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塑造出个性十足、正邪各异的不同人物。
特效
不过也正因为无人区提供的独家环境,《战狼》才会以最好的原生态枪战场面取胜,荒野的寂寥与如火的枪战将同时震撼观众的视听和心灵,令人如临战境。
作为战争巨制,《战狼》上演了真正的陆空大战,先进军事武器、高科技战术
《战狼》剧照(7张)
、飞机大炮坦克等尖端装备及冷热兵器的激烈交锋,以及360度无死角大爆破更是重量级元素。[13]
拍摄
转拍夜戏的**《战狼》大场面戏份依然精彩纷呈。数十辆军车集结出现在拍摄现场,并列而行声势夺人。在原本漆黑一片的深山中,数十辆军车均开启了前照灯,与灯光组布置的夜光照明灯交相辉映,现场灯火通明。与此同时,这场重头戏还上演了大爆破,爆破之后散发出的强烈硝烟味弥漫在震撼的军车群的上空,整个场面既震撼惨烈,又华丽动容。
道具
在影片中,精良道具也是影片一大亮点,观众将可以看见《战狼》中的枪支装备,堪比好莱坞战争大片般豪华。截至2013年军队中最好的58毫米10式铜壳弹、美军制式的M136AT4火箭筒、M25狙击步枪等等。不仅如此,《战狼》还动用了中国现役多种种类的军用飞机,包括直八,直9,武直-10等等共200多架次,呈现32台现役59式、96式坦克同时,为了出现的震撼场面,拍摄共计耗损子弹3万多发。这些惊人的数据与枪械装备在特辑中一一呈现。[15-16]
发行信息
编辑
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
发行/上映时间
中国2015年4月2日[17]
票房成绩
日期
全国票房
网票票房
哈票票房
万达票房
金逸票房
2015/04/081513,76万896,83万651,94万162,19万
2015/04/072675万1455,78万916,42万579,87万153,1万
2015/04/064955万2530,68万988,64万1213,82万265,06万
2015/04/056820万3378,49万1016,63万1561,66万397,83万
2015/04/046010万2960,6万926,83万1338,52万354,49万
2015/04/033715万1839,04万674,33万878,51万211,69万
2015/04/023665万1956,66万520,04万870,99万214,53万
2015/04/01--2,36万--9380--
2015/03/30--126--1,94万--
2015/03/29--75,35万4,24万35,95万10,98
2015/03/28--2,69万--1,42万--
2015/03/27--6174--2,39万--
2015/03/26--2,92万--1,4万--
2015/03/25--6996--1,33万--
票房资讯
《战狼》2015年4月2日上映,上映首日就拿下3900万元票房,比宣传声势颇高的《咱们结婚吧》高出1200万元,首个周末票房207亿。2015年清明节假期三天(4月4日至4月6日),2015年清明节档期观影总人次为1560万,单片票房冠军是吴京自导自演的军事动作片《战狼》,小长假三天就报收18亿元票房,加上假期之前的收入,影片总票房已高达258亿元。截止2015年4月9日,票房累计达到3亿2千万。[9]
影片评价
编辑
正面评价
《战狼》的胜利,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实是一种变相极简主义的胜利,看点鲜明,目标明确,在这一点上,达到了和《泰濉废嗤的效果。《泰濉仿舻氖谴看康摹昂眯Α保《战狼》卖的是傻傻的“爽”[18]。(搜狐娱乐评)“
“民族主义”这张牌,虽然不宜多用,但只要用的时机对,的确效果惊人。这几年像《叶问》这样精准投放的“民族主义商业片”不多,吴京的《战狼》补上了这个空,普通观众的“强国情绪”刚好有了一个出口。《战狼》让刻板的中国军人形象改造成“类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再加上那些国产新式武器的集中曝光,这些新鲜玩意儿的合力,也促成了这匹黑马的观众缘[19]。(南方都市报评)
《战狼》不仅题材独特,在中国影市上罕有,而且影片耗资巨大,由中外联合打造,一流的创作队伍,以及3D技术的应用,皆具有历史性的突破。《战狼》将还原真实战场,聚焦于中外边境局部战争,历时七年,全力打造小人物成长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孤胆英雄的传奇故事,也让堪称“东方之狼”的特种兵战队及高能战士首次登陆大银幕。(国际在线评)[20]
《战狼》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塑造了一个类似好莱坞**里常见的个人主义英雄,从影片中吴京饰演的冷锋违抗军令受到处分等情节可以看出,此剧呈现的剧情走势,已经是吴京与有关部门之间达成的最大妥协了,而从**最终结局来看,它仍旧是歌颂集体主义的,另外一点,影片给予每一个中国观众一种强国感,而《战狼》则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澎湃新闻评论)[21]
根据政策、大的方向,从专家的角度来讲,挑不出硬伤,非常好,同时作为一名**观众,张将军仍热情称赞该片三分钟、五分钟就有一个高潮,观感非常好,片子本身无懈可击!(张召忠评)[22]
黄医生专治没病找病,吴导演专治各种不服,撞档时请大家各取所需(黄晓明评)[23]
负面评价
该片是央六播出水准,仍然是爱国主旋律的老路子。符合八一厂出品范儿[18]。(搜狐娱乐评)
**评价
精彩影评
《战狼》:你哭了吗你笑了
以一部商业片来看,战狼的题材占有巨大的优势,一群男人保家卫国的故事被描绘的十分生动。情节紧凑总体上给**加分,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过多的情感戏,枪战效果强,武打戏真实。以“战狼”全文>>
梓皓先生|青年影评人,独立动画人,大学教师|2016-06-3023:30
瑕不掩瑜,主旋律也能火
该片票房能够过三亿,这绝对不蒙人。影片节奏紧张有序,干净磊落,不拖泥带水,不装范,只是情节过于戏剧化,人物塑造扁平化,但不排除影片从头到尾贯穿的那种拳拳爱国之心的荡气回肠,“犯我中全文>>
温翔|影视娱评撰稿人,猫眼特邀作者,百度百家专栏作者|2016-05-2322:20
《战狼》:吴京打彩硬到不行专治不服
其实一开始让我看《战狼》我是拒绝的,因为看国产战争片在印象中是个撞烂片风险极大的选择,大多片子是各种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高大全英雄以各种违反科学常识的技能突突敌人,再加上一些五毛钱的全文>>
纳兰惊梦|影评人、剧评人,专栏作者,影视行业观察者|2016-01-0916:21
望采纳
他不顾他人反对执意翻拍《战狼2》,结果票房惨淡,你知道他是谁吗?不顾他人的反对执意要翻拍《战狼二》,结果票房惨淡,还消费了自己的口碑。他就是小兵张嘎的扮演者谢孟伟。
吴京的《战狼》
这两年国产**一直都在崛起当中,从吴京的《战狼》系列,再到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再到贾玲的《你好,李焕英》。都说演而优则导,不少演员看中了做导演的利润和市场,纷纷想要过一把做导演的瘾。尤其是在吴京的战狼取得成功之后,更是让不少人都摩拳擦掌。
吴京的《战狼二》上映之后,便拿到了568亿的高票房,到现在还是我国**史上的最高票房纪录。吴京为了拍摄这部**,不仅押上了全部身家,而且筹备了多年。在吴京付出了全部身家和心血之后,我们才看到了如此经典的作品。
但是在《战狼》系列大火之后,不少人都想跟风蹭热度,甚至军旅题材的影视剧,成了**制作公司的宠儿。然而,跟风蹭热度的人肯定不如原版,毕竟模仿和借鉴又怎么比得上创新呢。
成龙大哥就曾经说过,希望国内的导演能够有自己的主见,不要随意跟风。只有不断创新,**行业才能够百花齐放。其实这个道理很多观众都懂,但是不少圈内人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认为只要拍摄这个系列的作品就会大火,谢孟伟就是其中之一。
谢孟伟
谢孟伟,1989年出生于河北一个普通的家庭当中。因为从小喜爱武术,五岁时便开始练习,拥有非常深厚的功底。在谢孟伟14岁这年,机缘巧合成为了《小兵张嘎》当中的男一号,播出之后,《小兵张嘎》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波狂潮。谢孟伟也因此而大火,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谢孟伟一直在演艺事业默默耕耘,在他的不断努力之下,成功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通过张嘎这个角色爆火以后,他得到了不少演艺邀约,同年主演了《龙的使命》,随后又出演了一部电视剧和三部**,拥有极高的人气。
但不知
nemz0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
他总要学会自己处理情绪。
我们为你推荐一套有声绘本《学会情绪管理》。
这套绘本用10个故事,
让孩子明白自己可以控制情绪,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意识。
这本是正面管教关于情绪管理的绘本,告诉小朋友情绪没有好坏,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处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994年6月12日洛杉矶警方接到报案,随即赶到现场,在别墅内发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躺在安全门内台阶上的女性是房主尼科尔·布朗。美国著名体育明星幸普森的前妻,她的喉管已被割断了。人行道上躺着的男子是二十五岁的罗纳德·戈尔德曼,他身上有二十处刀伤,死前有搏斗的痕迹。法医对尸体解剖后断定:他们是在12日晚上11时左右被人用利器杀害。
从谋杀现场分析,不像是谋财害命案,因尼科尔家财产没有丢失,尼科尔与辛普森所生的两个孩子当时在室内睡觉,未受到任何惊动,警方初步断定是一桩室内情杀案。辛普森被列为头号嫌疑犯。辛普森1947年4月9日生于美国旧金山波特里奥的康涅迪格大街的黑人居住区,曾是全美最著名的橄榄球运动员,现为全国广播公司体育节目评播员,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人,1977年,辛普森与十八岁的尼克尔相识,1978年二人发展为情人关系,1979年,辛普森与妻离婚,与尼科尔同居,1985年正式结婚,生有一儿一女,婚后二人关系紧张,经常吵架,辛普森因殴打尼科尔曾被洛杉矶地方法院以虐待妇女罪判处三十天监禁,缓期两年执行,罚金7000元,公益服务120小时,接受心理咨询六周,每周二次,1992年,二人离婚,但辛普森仍经常找尼科尔,意图重归于好,但尼科尔与戈尔德曼来往密切。警方怀疑辛普森有杀人嫌疑。
追捕杀人犯
94年6月12日1时左右,辛普森在家中等待送他去洛杉矶的司机,11时45分,乘飞机飞往芝加哥,到达芝加哥奥哈罗拉广场旅馆是6时15分,7时40分,警察通知他,前妻被杀,速回洛杉矶。9时41分,辛普森乘机飞往洛杉矶。辛普森离开旅馆后,警察搜了他住过的915房间,在毛巾、床单上发现了血迹和碎玻璃,洛山矶警察也搜了辛普森的别墅,发现了一只带血的手套。这只手套与凶杀案发现场被发现的另一只手套正好相配。
辛普森抵达洛杉矶场后,被警察带回警署,被戴上手铐,在其律师魏茨曼的抗议下,手铐被除掉,在警署受审时,辛普森拒不承认谋杀一事。辛普森聘请著名律师罗伯特·夏皮罗为其辩护律师,6月17日8时30分,洛杉矶检察官通知夏皮罗,警方准备逮捕辛普森,要他上午11时带辛普森自首,夏皮罗向辛普森传达了检察官的决定,11时30分,夏皮罗发现辛普森和其友考林斯不见了,及时通知了警方,警方连续出动了几架飞机,十几辆警车追捕辛普森,新闻机构也出动直升机。此时,辛普森正坐在考林斯的汽车里,用抢顶着脑袋,企图自杀,考林斯用电话与警方取得了联系,在警方和朋友的劝说下,辛普森同意不再逃跑,下午7时57分,抵达辛普森住所,8时45分,被警方带到了洛杉矶看守所,辛普森被控两个一级谋杀罪。即杀害尼科尔和戈尔德曼,如果罪名成立,将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
控方与辨方
辛普森请了全美最著名的律师组成辩护团为其辩护,有夏皮罗、贝利、德肖维茨、科克伦-杰尔曼、李昌钰等,起诉方检察官为加斯蒂-克拉克、霍奇曼等八人。双方阵容强大,举世瞩目。1994年6月30日,开始预审,7月7日,经预审辩论,法官裁决:“现存证据已经表明下列罪行,且有足够理由相信,被告犯下了被控的罪行。”1994年7月22日,洛杉矶最高法院伊藤法官正式宣布受理辛普森案,由陪审团审判。11月3日,12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团。1995年1月24日,正式开庭审理。
控方主要证据有:
(1)在辛普森罗金汉别墅发现一只带血的手套,该手套系辛普森常用的牌号,与犯罪现场发现的另一只是一对,检验分析,手套上有戈尔德曼身上衬衫的纤维物质;有布朗和戈尔德曼的头发;有野马车上的纤维物质及具有黑人特征的体毛,手套上的血迹经化验分析系布朗-戈尔德曼和辛普森的血液;
(2)在辛普森家中卧室床下发现袜子上有血迹。经DNA分析,符合辛普森和布朗的基因特征;
(3)在犯罪现场后门发现的血迹,因不在发案现场,系干净纯洁未受污染的血液,经DNA分析,这些血液是辛普森的;
(4)在辛普森的野马车里发现多处血迹,在车门上、车内地板上、仪表盘上有血迹。车门上的血迹符合辛普森的DNA特征;在仪表盘上的血迹系辛普森、布朗-戈尔德曼的;在车内地毯上有布朗的血迹;
(5)在犯罪现场发现的血迹,经分析,符合辛普森的DNA特征,其中对辛普森的一滴血用常规血清分析,证明系辛普森的血迹;
(6)在犯罪现场发现头发和衣服纤维,犯罪现场的一只针织滑雪帽上有辛普森的头发和其野马车车厢地毯的纤维,在戈尔德曼的衬衫上发现的深蓝色纤维与在辛普森罗`金汉别墅里搜到的血手套及辛普森卧室发现的袜子相符;
(7)在犯罪现场发现带血的脚印,尺寸为12号,与辛普森鞋号相同,出售该鞋的百货公司正是辛普森常购物的商店;
(8)在罗金汉别墅的车道、门厅、浴室洗练池及浴盆内都发现少量血迹。
辩方认为:
(1)警察发现谋杀事件后,并未按规定办理搜查证就径直前往辛普森家中搜查,取证方式严重违法;
(2)警察在后来补办的搜查证上竟然写错了理由,说明警察的办案能力低下和严重的失职;
(3)警察调查人员未能把犯罪现场完整地保护下来,他们从布朗家中拿来一块毛毯将受害人尸体遮盖住,受害人身上发现的毛发及纤维物质究竟是谁的成了疑问;在从尸体上提取头发纤维物质样品之前,曾把尸体在院内拖动搬移,增加了尸体沾染他人头发和纤维物的可能;
(4)在现场调查的警官未能按洛杉矶警察局规定的工作章程及时通知验尸官和法医前往尸检,现场提取的证据的可信性有疑问;
(5)在现场搜查的洛杉矶警察法医当时并未在犯罪现场后门反吸大量血迹,也未在辛普森袜子上发现血迹,他们是在几个星期后,从辛普森身上取了血样后,才发现这些血迹的;
(6)洛杉矶警方法医在现场并未计算收集到的血液和血迹数量,进行干燥处理后也未计算数量,每次化验分析也不计数量;
(7)警察证人福尔曼对黑人有偏见,经常骂黑人为黑鬼,且曾向房客要过辛普森汽车的钥匙,有栽赃陷害的可能。
(8)控方证人丹尼斯-方出庭证明搜集证据的有效性,但辨方经过法庭质证,使其不得不承认:取毛毯盖尼科尔尸体使一个致命的错误;警察没有及时招集犯罪学家到现场;未用警带围住辛普森的野马车;将在辛普森家发现的手套带到了发作现场;提取证据未戴乳胶手套;辛普森汽车旁的四滴血未进行记录,且少了血滴。物证受到污染;
(9)控方证人塞尔马公司实验室主管洛宾-克顿出庭证明DNA的检验的科学性DNA血样与辛普森血样的相似性,指出现场发现的血样的提供者是辛普森。辨方首先指出DNA分析统计方法并非完全可信,血样在6月天很热的卡车里长达7小时可能变质。举出塞尔马公司曾检验DNA出现的例子,说明现有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值得怀疑。
陪审团审判
辛普森案件中选中的陪审团由8名非裔美国人、2名西班牙裔美国人,一名美国印第安人和一个白种人。4男4女。陪审团中的两个人有高中以上文化背景。根据调查问卷,辛普森案件的陪审团成员都基本上认为DNA证据是不可靠的。
辛普森案件中,辩方在挑选陪审团成员上首先胜出一筹。陪审团陪审的时间越长,出现误判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当陪审团被隔离时。每次出现误判时,对于辩方来说都是一场胜利,即使控方能在下一轮中证明被告是有罪的。
当法官Ito决定采用12名替代陪审员而非通常的8名时,他很可能在考虑审判的时间以及陪审团被媒体误导的潜在可能性。法官Ito很可能意识到Kelly-Frye听证会会比预想的时间要长,审判本身也会比预计的时间要长的多。因为双方都相信本案中替代陪审员将会发生作用,因此他们在挑选替代陪审员时也比挑选最初的陪审团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1995年10月1日,辛普森案在历时一年多的审理后,终于临近尾声。在最后的法庭总结陈述中,起诉方的克拉克检察官、道尔顿检察官和辩护方的科克伦律师、谢克律师各自施展辩才,把己方的意见作了归纳。他们的发言充满感情,充满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这是一场马拉松式审判的终点冲刺。
10月2日9时16分,12名陪审员进入评议室,开始了对案件的讨论。下午3时,随着三声蜂鸣器的轻响,意味着陪审员作出了一致的裁决。很快12名陪审员回到了法庭。首席陪审员告诉法官,他们的裁决已被签名、加注日期,封在一个信封内。法官告诉双方律师,裁决结果将在第二天西部时间上午10点宣布。
在西部时间上午10点到10点10分(东部时间下午1点到1点10分)之间。人们全停止了工作。没有人去教室上课。没有人去打电话。没有人去洗澡。也没有人去遛狗散步。民航班机在等待。金融活动停了下来。他们全在凝神听取对O·J·幸普森的最后裁决。克林顿总统在12点58分放下手中的工作,离开椭圆形办公室,和助手们一起到秘书办公室里收看宣布裁决的实况。
整个国家的期待下,司法官罗伯森女士宣读裁决,宣布辛普森无罪。“陪审员女士们先生们,这是你们的裁决吗?你们每个人的?你们所有人的?”罗伯森女士问。“是的。”他们纷纷说道。法庭立刻沸腾起来……。
辛普森自由了。他被当庭释放。
13年后的裁决
前橄榄球明星辛普森因涉及持械抢劫当日在拉斯维加斯被判至少十五年监禁。
辛普森和同伙斯图尔特等人于二OO八年九月十三日闯入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的一家宾馆,从收集、出售体育纪念品的两个商人手中抢走一些物品,其中包括他当年比赛使用过的一些橄榄球、以及其他橄榄球明星的印刷画及签名的橄榄球等,总价值超过十万美元。
辛普森声称取回的东西原是自己的私人物品,但警方调查后认为辛普森有违法行为。美国检察机关对辛普森提出十二项指控,其中包括绑架、攻击他人和使用致命武器实施抢劫等七项重罪。
此案的陪审团于上月认定辛普森持械抢劫、绑架和攻击罪名成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称,辛普森将面临至少十五年监禁。美联社报道指出,法庭对辛普森的最后量刑不会超过三十三年。
五日在面对法庭宣判时,六十一岁的辛普森表示他并不清楚自己当时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我对内华达州人民表示歉意。我并不想从任何人那里偷任何东西,我只是想要回我自己的东西。我很愚蠢,我以为当时不过对着一群朋友,没有想过伤害任何人。”
拉斯维加斯法庭当日还驳回了辛普森保释的请求。他将在服刑九年后获得保释机会。
法官杰克伊·格拉斯几次强调,对辛普森的判决并不是对任何其他事情的报复。但辛普森的律师认为,考虑到十四年前辛普森涉嫌的杀妻案,很难相信陪审团和法官能够做出公正的判决。辛普森的律师计划对这一判决提出上诉。
不同的结局:民事审判
1994年7月27日和1995年6月12日,两名受害人戈尔德曼和尼科尔的亲属分别向法院提起非法致人死亡而要求赔偿的民事诉讼,从而又将辛普森推到民事诉讼的被告席。在经过交换诉状、证据开示、选定陪审团等有关程序后,民事审判于1996年9月17日正式开始。该案件由加州的圣塔莫尼卡民事法院(Santa Monica,California Civil Court)受理,法官希诺诗·富基萨肯(Hiroshi Fujisaki)作为独任法官主审此案。在审判一开始,富基萨肯法官即禁止电视记者们在法庭拍摄并作出裁定限制双方代理律师就案件公开发表言论,从而将案件置于相对独立平静的审理氛围中。与该刑事案件不同,民事诉讼的气氛非常职业化,诉讼进程更快捷。虽然在此民事案件中,大部分证据只是刑事诉讼时的证据的再现和重复。然而,一方面富基萨肯法官不允许任何来自刑事诉讼的可能有利于辛普森的有关种族歧视的证言进入民事诉讼程序;另一方面,也确有一些重要的新证据的展示更有利于原告一方。例如,原告方传唤了数名早在马克·福尔曼之前就已经到达案发现场的洛杉矶警员证实,所有重要的证据在福尔曼到达现场之前就已经被收集,所以福尔曼不可能伪造现场和证据。他们同时还证实,只有一只带血的手套留在现场。在刑事诉讼时,辨方曾主张福尔曼在现场发现了两只带血手套并将其中一只移至辛普森家中从而诬陷辛普森。上述证人的证言推翻了刑事诉讼辨方的这一主张。再有,警方认定辛普森有一双与案发现场足迹相符的鞋子,而辛普森却矢口否认。原告方向法庭出示了二十七张照片十分清楚地显示辛普森穿的正是与现场足迹相符的鞋子。原告律师指出,正是由于辛普森作了案,他才否认自己有同样的鞋子。在陪审团就民事案件作出最后裁决前,要求再次听辛普森有关不在现场的证据,殴打尼科尔的证词以及去他住宅接送他去机场的司机有关按门铃无人应答的情况及时间的证词,显示出陪审团对辛普森的怀疑。1997年2月4日,民事陪审团终于作出裁决。他们一致认定辛普森对两名受害人之死负有责任,并裁决辛普森赔偿原告方850万美金,另外还裁决辛普森向两名受害人家庭各支付1250万美金的惩罚性赔偿金共计3350万美金。
第一交响曲 作品10(1926)
第二交响曲 作品14(1927)
第三交响曲 作品20(1929)
第四交响曲 作品43(1935—1936)
第五交响曲 作品47(1937)
第六交响曲 作品54(1939)
第七交响曲 作品60(1941)
第八交响曲 作品65(1943)
第九交响曲 作品70(1945)
第十交响曲 作品93(1953)
第十一交响曲 作品103(1957)
第十二交响曲 作品112(1961)
第十三交响曲 作品113(1962)
第十四交响曲 作品135(1969)
第十五交响曲 作品141(1971) 第一弦乐四重奏 作品49(1938)
第二弦乐四重奏 作品68(1944)
第三弦乐四重奏 作品73(1946)
第四弦乐四重奏 作品83(1949)
第五弦乐四重奏 作品92(1952)
第六弦乐四重奏 作品101(1956)
第七弦乐四重奏 作品108(1960)
第八弦乐四重奏 作品110(1960)
第九弦乐四重奏 作品117(1964)
第十弦乐四重奏 作品118(1964)
第十一弦乐四重奏 作品122(1966)
第十二弦乐四重奏 作品133(1968)
第十三弦乐四重奏 作品138(1969—1976)
第十四弦乐四重奏 作品142(1973)
第十五弦乐四重奏 作品144(1974) 第一钢琴协奏曲 作品35(1933)又名《为钢琴,小号及弦乐所作的协奏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 作品102(1957)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77(1947—1948)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129(1967)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作品107(1959)
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作品26(1966) 24首前奏曲 作品34(1932—1933)
24首前奏曲与赋格 作品87(1950—1951) 大提琴奏鸣曲作品40(1934)
钢琴五重奏 作品57(1940)
第二号三重奏 作品67(1944)
小提琴奏鸣曲 作品134(1968)
中琴琴奏鸣曲 作品147(1975) 《鼻子》(1927—1928)
《姆钦斯克的马克白夫人》作品29(1930—1932);1956年修订,改名《卡捷琳娜·伊斯梅洛娃》作品114 新巴比伦 1929/3/18,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孤独 1931/11/6,导演尤特凯维奇。
迎展计划 1932/11/7 ,导演尤特凯维奇和埃尔姆勒尔。
神甫和他的长工巴拉达的故事(未完成)影片毁于二战期间,导演特茨哈诺夫斯基。
马克辛三部曲 1935/1/27,1937/1/21/,1938/5/1,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伟大的公民 1938/2/13,1939/11/27,导演埃尔姆勒尔。
愚蠢的小老鼠的故事 1940/9/13,导演特茨哈诺夫斯基。
科金基娜历险记 1940/11/11,导演敏茨。
丹娘 1944/9/22,导演阿伦施塔姆。
孤身一人 1956/8/25,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外科医生皮罗戈夫 1947/12/16 ,导演科静采夫。
青年近卫军 1948/10/11,1948/10/25,导演格拉西莫夫。
米丘林 1949/1/1,导演杜甫琴科。
易北河会师 1949/3/16,导演图尔兄弟和西埃宁。
攻克柏林 1950/1/21,导演切阿列乌里。
难忘的1919年 1952/3/3,导演切阿列乌里。
别林斯基 1953/6/4,导演科静采夫。
大河之歌 1954/9/17,导演伊文思。
牛虻 1955/4/12,导演范齐美尔。
第一梯队 1956/4/29,导演卡拉托佐夫。
霍万斯基之乱 1959/5/23 ,导演斯特罗耶娃。
五天五夜 1961/11/23,导演阿伦施达姆和爱勃林。
莫斯科,美丽的稠李 1962/12/30,导演拉波波尔特。
哈姆雷特 1964/4/19,导演科静采夫。
一年如一生 1965/3/18,导演罗沙尔。
卡塔林娜·伊兹迈洛娃 1966/9/25,导演夏皮罗。
索菲亚·普罗夫斯卡娅 1968/5/6 ,导演阿伦施达姆。
李尔王 1971/2/4,导演科静采夫。
自我表征的概念是什么
自我表征的概念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大家对于自我认识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对自己的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划分,以下了解自我表征的概念是什么。
自我表征的概念是什么1表征(representation)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同一事物,其表征的方式不同,对它的加工也不相同。
例如,对文字材料,着重其含意的知觉理解和对字体的知觉就完全不同。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同,人脑对它的加工也不同。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有视觉形象形式和言语听觉形式,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称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种形式。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术语,也是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表征(Representation) 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语词的或要领的。
关于表征目前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A帕维奥的双重代码假说认为,人们具有言语和表象两个平行的认知编码系统,言语系统加工离散的语言信息,表象系统则对具体的客体或事件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转换和提取。另一种相对应的学说是单一的命题表征假说,它认为无论是抽象的住处还是形象的信息都是由命题组成的概念系统存贮的,人们之所以具有表象,那是命题或概念的激活所致。
此外,还有多种编码说。斯诺格拉斯提出的多水平模型认为,在不同的认知阶段有不同的表征,即知觉阶段对物理特征的表征,工作记忆阶段对言语表象和视觉表象的表征,以及长时记忆阶段的命题表征或语义表征。
总的说来,人的内部表征主要是住处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方式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仅仅还是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困难,首先是我们对视觉表象这类问题还不十分清楚,因为信息存储的内部结构不能直接为人所观察。
其次是我们不能像计算机那样把解题过程打印出来,只能通过间接的办法进行研究。目前采用的研究手段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研究表征,假设表征的方式是一张有许多节点的图画。这看起来是心理学上联想主义的古老看法,但是,把这一假设与计算机联系起来,就可以使研究更加细致。
自我表征的概念是什么2姓名表征自我——心理学的视角
姓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语言不断进化的结晶,包含了重要的文化信息。姓名对个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对自己的姓名也会格外关注和敏感,来自心理学的研究证据为我们揭示了姓名对自我表征的心理机制。
1959年,心理学家莫瑞(Neville Moray)发现了“鸡尾酒效应”——即便是在嘈杂的背景中人们也很容易识别自己的姓名。在这一效应中,心理学家最早发现了自我姓名的认知优势。自鸡尾酒效应之后,人们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对自我姓名加工进行了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很多研究发现,自我姓名加工优势与其他社会信息有关。
具有高社会或应用价值的信息对于特定的个体来说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心理学家汉佛莱斯(Glyn W Humphreys)和隋(Jie Sui)在2016年发现,自我姓名是注意的一个重要线索,更容易被认为是一个目标,也更容易让干扰成为干扰。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对自我姓名的加工具有优势效应,揭示了姓名对自我的表征。
1999年,阿尼尔(Karen M Arnell)、夏皮罗(Kimron L Shapiro)和索伦森(Robyn E Sorensen)的研究发现,人们在眨眼和昏迷时,会出现自我姓名的识别优势。2004年,哈里斯(Christine R Harris)、帕施勒(Harold E Pashler)和科伯恩(Noriko Coburn)等研究者在视觉和听觉层面都发现了自我姓名的认知优势,表现为对自我姓名的加工有更快的反应和更高的正确率。
尽管有这些研究结果,但是也有证据表明,人们在识别自我姓名时其注意优势有不一致的`结果。例如,川原(Jun-Ichiro Kawahara)和山田(Yuki Yamada)在2004年的研究中发现,当被用作干扰物时,自我姓名不会产生比其他姓名更多的干扰。布莱斯卡(Assaf Breska)等人和杨(Hongsheng Yang) 等人分别在2011年和2013年发现,人们只有对自我姓名加以注意或加工时,才会出现姓名的认知优势效应。
此外,其他研究还发现了自我姓名在情景记忆方面会产生自我参照效应,相对于名人与目标刺激的匹配,自我姓名与目标刺激的匹配会产生更好的记忆效果。还有人发现,让被试简单地报告目标词在他们姓名(或名人的姓名)上方还是下方的时候,也会出现这一偏差。这说明,人们会很自然地将自我姓名等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与外界同步发生的事情相关联。
2016年,坎宁安(Sheila J Cunningham)的研究也发现自我姓名识别优势效应支持了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同年,布里达特(Serge Brédart)的研究不仅发现了在口头报告任务中被试回忆了更多和他们的姓名相同的已知的(熟悉的或著名的)姓名,还发现了即便是对很亲密的人,例如伴侣或很好的朋友,也会出现自我姓名识别优势。这说明,对于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人们更擅长检索像他们自己那样的人。
眼动的测量可以为实时视觉注意提供客观的心理生理指标。眼动数据进一步支持了这一优势效应。2013年,杨等人对自我姓名的眼动研究发现,相对于熟悉他人或名人的姓名,被试对自我姓名搜索的反应更快,即被试对自我姓名的首次注视更早,而且眼跳更少。
由于眼动是一种内隐的测量,并且不需要有意加工,更早的首次注视和更少的眼跳意味着自我姓名的注意是自动的。这说明,当姓名与任务相关时,才会出现对自我姓名更快的反应时和更有效的眼动。
对自我相关信息加工的电生理学研究在神经层面支持了自我姓名加工的优势效应。对自我相关信息对脑区激活的研究发现了自我姓名加工与其他自我相关信息激活了同样的脑区。
2011年,塔西考斯基(Pawel Tacikowski)等人对自我姓名识别的脑定位研究发现,自我姓名识别与额颞叶、边缘和皮层下结构的激活相关,自我和重要他人的姓名识别与内侧前额叶的激活有关。这些结果表明,自我和他人姓名加工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定量的而不是定性的。
在脑电成分上,福尔默(Robert L Folmer)和格雷(Heather M Gray)等人分别在1997年和2004年,发现自我姓名引发了更大的P300波幅,尤其是当听到熟悉的声音叫自己的姓名时。2005年,佩兰(Fabien Perrin)等人还发现了人们在睡眠时对自我姓名有不同的P300波幅。2008年,费舍尔(Catherine Fischer)等人发现,昏迷的病人也会出现这种效应。
2010年,塔西考斯基和农维卡(Anna Nowicka)的研究发现,自我面孔和自我姓名产生了非常相似的行为和神经反应模式,即更快的反应时和更大的P300波幅,而且这两个自我相关信息的加工没有区别。这一结果说明,自我面孔和自我姓名是相关的两种自我相关信息类型。听觉通道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脑电成分。听觉处理是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姓名是最常发生的接受性语言刺激。
2016年,凯(Alexandra Key)等人研究发现,对儿童进行的被动倾听模式研究表明,儿童会从陌生人的姓名中识别自己的姓名和亲密他人的姓名,在顶叶有更大的P300波幅,对自我姓名和亲密他人姓名的反应并没有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对已知/未知姓名的听觉ERPs是评估复杂听觉处理的一种可行手段,而不需要明显的行为反应。
姓名不仅是个体的语言符号,对个体而言具有独特性和象征性,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包含了重要的文化信息。来自心理学的研究从行为层面和神经生理层面证明了人对自我姓名加工的优势效应,揭示了姓名对自我的表征,寻找到了人们对自己姓名的情有独钟和表征自我的心理机制。
自我表征的概念是什么3依恋中的表征性自我、反思性自我和觉察性自我
表征性自我及其在依恋中的作用
Bowlby认为拥有一个能绘制出真实世界地图的表征世界是进化的需要:为了有效的运作,我们从前需要,而且现在仍然需要了解有关世界和自己的知识,而这知识一定是便于携带的。我们从对过去体验的记忆中取得这些知识,利用这些知识来对现在和未来的体验作出预测,因此形成内部工作模型。
依恋关系的工作模型是有选择性的,或多或少是对生活中关系体验的表征性取样。由“已经被概括的互动的表征”所组成。为我们的体验提供根本方向,或反应的品质。
假如我们我们的早期关系是安全的话,其结果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给予反应的能力——去思考,去感觉,去感受,以及去行动——并且具有开放性与灵活性。这种可塑性的表征,可与感受一起,用来指导我们适应性的做出意识层面的选择。而如果我们形成的关系中留有回避矛盾,或混乱的印记,那么与这种可变的表征相关的反应灵活性能力将会受损。
早期的依恋在多大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或没有提供)安全基地的关系体验,就在多大程度上会被内化的安全基地的心理表征提供了基础。
时不时的,我们可以通过与强化安全的依恋对象象征性的联系,这个内在的表征就能够让我们恢复情绪上的平衡,而并不需要向他们寻求真实的亲近。当我们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转向这个可靠的内部对象,我们便会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复原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信心,用于探索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而当我们在早期依恋关系中缺乏内化的安全基地时,这种心理复原力便会缺失或减少。
表征性自我的获得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发展出有效的心理表征,需要两个基本途径,分化与整合。分化创造了心理的界限,尤其是自我与他人之间,内在世界与外部现实之间。分化良好的自我表征,让我们自主地运作。而分化不良,恰恰是很多不安全依恋者受损的心理等同模式的标志。
整合涉及到综合与联接,可让我们把情感上的矛盾体验放在一起,促进平衡和对体验的细微差异及复杂性的觉知。而如果没有整合的表征,我们很容易极端和简单的语词体验世界和他人。
正如情绪自我是根植于身体体验一样,表征性自我基本上是奠基于情绪体验,且往往具有反应激烈的特点。Bowlby提及,依恋的体验和其瓦解容易唤起最强烈的感受。我们对关系的表征含有强大的情绪部分,大多数情况下,由支撑它们的情绪所主导,并且处于觉知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内在表征中潜意识的情绪维度,使它们抗拒改变。
表征的方式与表现
表征是多元的,相互作用的,内部工作模型对体验的记录或编码,既是通过可视的形象,或可以言说的信念(即象征方式),还会记录或编码成为“规则”,以决定是否能够去注意到自己的想法,感受,欲望和记忆。
活现性的表征是通过前象征表征,行动或互动中表达出来。比如,虽然我们记不起自己婴儿时期的事情,但我们作为父母,面对自己的殷婴儿时,很可能会把这些方面活现出来。
临床中注意这些不同的表征形式,身体的,情绪的,活现的以及象征的,将这些潜在的表征带到明处,并进行调谐,就能给患者带来更多自由,让他们在当下自由的去感受,思考,和行动。
反思性自我与觉察性自我的形成
自我在躯体、情绪和表征上的维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因而是每个人几乎都可以自然而然获取的,但是,反思性自我和觉察性自我的领域,仅仅是“可能”达到的,然而这些可能性却至关重要。心智化和觉察都同样与内化的安全基地相结合,从而使心灵复原和探索成为可能,二者都能培养领悟和共情,促进情感调节和个人执行力,提升内在自由很和能力,从而适应性地灵活应对困境。
反思性自我或心智化自我通常是在我们把依恋对象体验为安全基地的关系中形成,借由这个基地,我们可以安全的去探索世界,包括内在世界。正如Fosha所说,“被理解和拥有在另一个人的心智和心灵里存在的感觉,这个人心存关爱,调谐一致且从容自若”,这种感觉使我们有机会作为一个人被认识,而非一个物体——也就是说,一个人行为的意义是源自于行为背后潜在的感受,意图,和信念。
另一个人可以把我们的心智保有在他自己的心智里面,在这样的伴随下成长,我们就掌握了心理执行力,使我们有目的的去考虑并弄清主观体验的意义,从而可以与它同在,而不是完全被淹没,或者全然被切断。所以治疗中我们的心智能力可以使我们提供给患者的觉察性自我能力得到滋养的新的依恋关系。
觉察如同心智化,能够让我们和自己的体验同在,而非被淹没或从中解离。心智化通过使我们能够作为心理执行者而行动,提升我们内在的自由;而觉察通过让我们作为注意的执行者而行动,而滋养我们的自由。
对自己此时此刻的体验不加评判地去注意,并有意识地持续练习,会改变这个体验——会即刻使之深化和轻松:深化,是因为可以全然临在当下,接纳并察觉;轻松,是因为以当下为中心的觉知,能够减轻因过去和将来带来的重负,能减弱因羞耻,或恐惧而产生的负累。
这样的觉知,使我们有助于调节困难的情绪,还可以去除那些自动化的习惯反应模式,使我们可以醒过来,重新体验这个世界,如同有一个“新生的心智”,还会越来越多的认同觉知本身——最终产生的忘我的体验,大大减少了保卫(个人的)自我的需求——可以加固我们内化了的安全基地,使我们的精神得以安宁。降低心理噪音的音量,相应提升了我们对来自于自我各个领域信号的接受能力。最后整合自我的各个方面。
觉察可以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治疗性的资源——和心智化一样——既加强了我们努力促成新的依恋关系,又被这个新的依恋关系而强化。
现代西方美术史研究
西方的美术史图象学研究从产生到现在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瓦尔堡时期、潘诺夫斯基时期、潘诺夫斯基时期、以及潘诺夫斯基以后的时期。下面我们分述之。需要略加说明的是,此处根据在图像学发展中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作家作为分期的标志,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他们代表了一组或一批艺术作家的努力。因此我们在下面的介绍中对其他重要的图像学研究者及其成果给予同等的关注。
一、 瓦尔堡时期。这是图像学开始出现的时期。在1912年,阿比瓦尔堡在第十届国际艺术史大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弗拉拉的无忧宫意大利艺术与国际占星术》。瓦尔堡在这篇论文事使用了一个新的词汇,quot;图像逻辑的",来描述他所倡导的一种新方法。这标志着瓦尔堡试图将传统的图像志研究改造成一种新的研究模式的构想。这种研究方法与手册编纂学家埃米尔马勒和普林斯顿学派所代表的图像志有着很大的区别。对于瓦尔堡来说,这种新的方法关注的是在传统冲突中形式和内容的相互作用。在一开始瓦尔堡就反对在当时由韦乐夫林所代表的美术史研究方法,即主要关注风格的发展历史的方法。瓦尔堡坚信艺术史应该利用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而使艺术史成为文化史的一个部分。引起瓦尔堡更多注意的是艺术、文学、学术研究和自然科学等被视为属于"高层次的"文化现象。瓦尔堡将艺术作品置于它们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考察,以便分析艺术家与他们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和信仰的关系。艺术家所由以表达自己的形式被瓦尔堡称作是"激情形态的"(Pathosformel)。瓦尔堡深受查尔斯达尔文在1872年出版的《人和动物情感的表达》一书的影响。他一方面对商务文书、家庭信函和日记、人文学者的讨论、神学、装饰图案、人种志、大歌剧、语言的使用这些方面进行详尽地考察,另一方面又对不同的宗教、文学、哲学政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作出分析,通过这两方面的工作,瓦尔堡对他所谓quot;激情形态"进行鉴别和探查。经过瓦尔堡的这番改造,原来由韦尔夫林和贝伦斯所代表的美术史研究领域得到了相当大的扩展。正是因为瓦尔堡对如此广泛的学术领域的兴趣,促使他在1900年开始了建立私人图书馆的工作。在1915年以前,这一图书馆已经基本完善了。瓦尔堡图书馆的特点是广博,瓦尔堡的涉及面十分宽泛,凡是被认为与艺术史有关的学科书籍均被大量地收集起来,瓦尔堡并都为之做了详尽的分类,使之构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系统。弗里茨扎克斯尔认为这些书的每一本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资料,并且又由其他的书作为补充,由此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精神和历史的根本力量。 "归功于瓦尔堡的图书馆,德国艺术学术在20年代开始更加偏爱遵循瓦尔堡的思想路线进行工作。"
瓦尔堡最后的一项工程是编排一本名为"摩涅莫绪涅"的图谱。摩涅莫绪涅(Mnemosyne)是古希腊记忆女神,缪斯的母亲。这部图谱主要由照片、明信片(甚至是盖上邮戳的明信片)所组成。编排工作在1927年开始进行。这部图谱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古希腊诸神在占星术传统中的兴衰变化,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所谓的"激情形态"的交替沿革。由此可以看出,瓦尔堡编排这部图谱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展示在艺术中一定的情感表现类型的发展和变化。在瓦尔堡的这项努力中,有与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的"原型记忆"理论相类似的地方。荣格将为类无意识分作两类,一类是个人无意识,另一类则是"集体无意识"。"这些〔集体无意识〕内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它们的神话似的特征。"荣格将"集体无意识"称作是"原型"(Archetype)。"原型的意思是指一种特征,一种确定的原始特征群,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具有神话色彩"。众多神话、童话和传说的主题"描述了从意识向内进入无意识向内进入无意识心灵的深层的心理机制。从这些内在层次中引出一种非人格心灵的深层的心理机制。从这些内在层次中引出一种非人格的东西,即神话特征,换句话说就是原型,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之为非人格的或集体无意quot;。虽然很难明确断定瓦尔堡的学说与荣格心理学理论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但是用荣格的理论来阐释瓦尔堡的理论可能会使后者的观点更明确。瓦尔堡确切受到影响的是理查德西蒙(1859-1918)的"记忆"(Mneme)理论,也就是所谓的"印迹"(engrams)。西蒙用该词标识对活事件(living matter)产生影响的沉淀。西蒙的"印迹"理论正与瓦尔堡的"承载记忆的象征"理论相对应。瓦尔堡据此理论,从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的角度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造型艺术作品作出了自己独到的阐释。这部《摩涅莫绪涅》图谱最终未能完成和出版,但是它显示出瓦尔堡在研究古典遗存中所选取的主要方向。对于西方英语国家来说,韦尔夫林的影响显然要大得多,而以瓦尔堡为代表的艺术史研究方向却被较少注意到。在这一点上,里格尔与瓦尔堡情况极其相似。这具体表现在他们的著作很少被翻译成英文这一现象上。但是在四五十年代瓦尔堡的影响在美国逐渐被接受。纽约城美术研究所在研究趣味和研究手段上均受到了瓦尔堡学说的很大影响。在1949年,该研究所进行了一项名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所了解的古代艺术品的普查"的研究项目,在1956年又进行编辑一部关于雕版和腐蚀版历史的全集。在这些项目中最为显著的成就之一是菲利斯布雷莱曼在1957年出版的《古代之后的阿米科阿斯佩尔蒂尼线描》。
瓦尔堡在汉堡通过学术研究活动形成了一个朋友性质的学者圈子。其中有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弗里茨扎克斯尔,以及紧追其后的欧文潘诺夫斯基、鲁道夫威特科尔、埃德加温德,还有新康德主义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这些人物与另外的一些成员构成了瓦尔堡研究所的核心研究力量,瓦尔堡研究所最初在汉堡发展壮大起来,其后转移至伦敦,时至今日它仍然作为一个非教学研究单位而继续保持着自己的活力。
二、 潘诺夫斯基时期。这是图像学成熟和发生影响的时期。虽然瓦尔堡对美术史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出自的著作毕竟很少,这不能不使他的理论建设受到一定的影响。事实上,瓦尔堡对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仅仅提供了一个构想,继瓦尔堡指出"图像逻辑的"这一方向后,图像学在理论上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则是一些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在1931年,霍格韦尔夫在一篇论述图像不写基督教艺术研究的关系的论文中,将图像志与图像学的关系比之于地理学与地质学的关系。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对经验性的事实作出清楚的描述,而不在于阐释。这种描述受到地球表面事物的限制。而地质学则要考虑地球的内部构造、起源、演变,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各种因素。霍格韦尔夫还将这种关系比之于人种志和人种学。据此,他指出图像学更强调艺术品形式中所隐含的象征意义,这其中主要包括宗教内容和神秘的寓意。虽然霍格韦尔夫对图像学与图像志的区别有了相当明确的认识,但是并没有进一步的实践。进行实际研究的突出代表者是扎克斯尔和潘诺夫斯基等人。
1923年,扎克斯尔与潘诺夫斯基合作首先撰写了《丢勒"忧郁一":资料出处与类型史详论》一著,对占星术和异教文物的传播和沿革进行了探讨,这也正是瓦尔堡早期十分钟受的题目。后来两人又在1933年撰写了《中世纪艺术的古典神话》一文,这是一项更带有图像志色彩的研究。就是这篇文章将瓦尔堡学派的研究兴趣传到了美国学术界。扎克斯尔在1931年所著的《密特拉,类型史详论》中,着重考察了古代晚期混合宗教之一的图像和思想的关系问题。就像瓦尔堡所倡导的,扎克斯尔使用的方法包括了具体的艺术作品、铭文、历史、哲学、以及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亦即说,他是将形象置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
潘诺夫斯基在1930年发表了《处在转折点上的海格立斯与现代艺术中的古希腊罗马绘画题材》,该书被视为图像学研空的天才之作。在这部著作中,潘诺夫斯基讨论了希腊大力神海格立斯(Hercules)在善与恶之间的选择这一古老的题目的转变和演化,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其作了阐释。在这部书的前言中,潘诺夫斯基对新的图像学研究提出了基本的方法论原理。在9年后,潘诺夫斯基在此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的阐述。
在1929年瓦尔堡去世后,瓦尔堡研究所周围继续吸引着一批历史学家、哲学家、艺术史家,其中的一部分人对图像学研究保持了极大的兴趣。沃尔夫冈施特肖(1896-1975)、贡布里希、鲁道夫威特科尔均属于其中。而对瓦尔堡的图像学方法做了大范围的极其敏锐的发展的是埃德加温德(1900年生)。温德的突出贡献是在1958年出版的《文艺复兴中的异教祭礼》。在这部著作中,温德致力于对波提切利(约1445-1510)、米开朗基罗和伦勃朗等人的作品中的所谓的"未被澄清的意义剩余"的阐释。温德声称他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是因为这种方法可以"撩开朦胧的面纱"。这层面纱不仅仅是由于时间的久远造成的(尽管仅这一点就足以形成一种遮蔽),而且还是由于广布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最伟大的绘画作品之中的,对一种刻意为之的迂回曲折的稳喻使用所造成的。(同上)温德在方法上的优势建基与他对有关文本的精细阅读之上,同时温德对种哲学问题的争论的敏锐的和详尽的把握,也是他在方法处于强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图像学的发展过程中,潘诺夫斯基的研究成果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将图像学从一种辅助性的研究手段擢升为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术部门,不仅在实践上做出了大量的成绩,而且从理论上对图像学作了相当完备的阐述。潘诺夫斯基著名的图像学三个分析层次的理论我们在讨论图像志时已经作了介绍。现在我们再略作进一步的深入。在1931年,潘诺夫斯基在美国开始他的教学工作。从20年代后期,潘诺夫斯基逐渐地发展和制定了图像学的方法和目的,这些思考的结果反映在潘诺夫斯基于1939年出版的《图像学研究》这部著作中。《图像学研究》被认为是能与里格尔的《罗马晚期的艺术-工业》和韦尔夫林的《艺术史原理》相颉颃的作品。对于潘诺夫斯基来说,图像学家的任务就是一方面将艺术作品当作另外的某些东西的一种征兆来处理,这种征兆在其他无数多的征兆之中显示出来;另一方面,把艺术作品总体构成性的和图像志的特征当作这些"另外的某些东西"的具体证据来进行阐释。潘诺夫斯基指出,这些"象征性的价值"不仅通常为艺术家本人所难以察觉,而且常常与艺术家本人所要有意识表现的东西相左。这种"象征性的价值"就是图像学研究的对象。显而易见,这与图像志迥然不同。
潘诺夫斯基在对图像学作出自己的阐述的时候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在一开始,潘诺夫斯基倾向于将视觉艺术的创造活动视为无意识的和非理性的这样一种形式主义的观点,而图像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对这些非理性的因素进行理解并使之具体化;图像学方法的客观性就体现于发现和阐释隐含于视觉形式之下的象征性的价值。在后期,潘诺夫斯基对自己早期的观点做了一些修正。在1953年出版的《早期尼德兰绘画:起源和特征》这部两卷本的权威性著作中,通过"早期佛兰德绘画的真实与象征"这一章,典型地反映出潘诺夫斯基观点的变化。他在这里指出,佛兰德绘画大师扬凡爱克使自己的作品逼肖自然是由于预先精心构思的结果。于是,潘诺 夫斯基在此断定艺术创作是一种理性的活动,也就是说,至少像扬凡爱克这样一类的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意识地设计和表现了"隐蔽的象征"的详细的项目。由是一来,图像学家的任务就是破解和阐释存在于视觉象征符号之下的观念,而不是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东西。米勒德迈斯的论文《某些15世纪的绘画作品中作为形式与象征符号挑线》被视为对潘诺夫斯基上述观点的具体演示。迈斯首次正确地考察了透过玻璃照射进来的太阳光线,他指出这不能解释成"象征的形式",而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刻意为之的关于超自然光线的象征。潘诺夫斯基坚持认为艺术史家应该考察在凡爱克的某些画中光线的照射,不是作为意义的无意的承载体,而是作为关于艺术母题自身阐释的实际具体化。迈耶夏皮罗对弗莱马尔(Flemalle)的大师所作的梅罗德(Merode)祭坛画中捕鼠器象征进行了研究,由此他对该问题提出了更加令人信服的历史评定。夏皮罗认为这种"象征性的价值"就是图像学研究的对象。显而易见,这与图像迥然不同。潘诺夫斯基在对图像学作出自己的阐述的时候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在一开始,潘诺夫斯基倾向于将视觉艺术的创造活动视为无意识的和非理性的这样一种形式主义的观点,而图像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对这些非理性的因素进行理解并使之具体化;图像学方法的客观性就体现于发现和阐释隐含于视觉形式之下的象征性的价值。在后期,潘诺夫斯基对自己早期的观点做了一些修正。在1953年出版的《早期尼德兰绘画:起源和特征》这部两卷本的权威性著作中,通过"早期佛兰德绘画的真实与象征"这一章,典型地反映出潘诺夫斯基观点的变化。他在这里指出,佛兰德绘画大师扬凡爱克使自己的作品逼肖自然是由于预先精心构思的结果。于是,潘诺夫斯基在此断定艺术创作是一种理性的活动,也就是说,至少像扬凡爱克这样一类的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意识地设计和表现了"隐蔽的象征"的详细的项目。由是一来,图像学家的任务就是破解和阐释存在于视觉象征符号之下的观念,而不是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东西。米勒德迈斯的论文《某些15世纪的绘画作品中作为形式与象征符号的光线》被视为对潘诺夫斯基上述观点的具体演示。迈斯首次正确地考察了透过玻璃照射进来的太阳光线,他指出这不能解释成"象征的形式",而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刻意为之的关于超自然光线的象征。潘诺夫斯基坚持认为艺术史家应该考察在凡爱克的某些画中光线的照射,不是作为意义的无意的承载体,而是作为关于艺术母题自身阐释的实际具体化。迈耶夏皮罗对弗莱马尔(Flemalle)的大师所作的梅罗德(Merode)祭坛画中捕鼠器象征进行研究,由此他对该问题提出了更加令人信服的历史评定。夏皮罗认为这种象征不是被作者有意识地隐蔽起来了,而是被处心积虑地隐含于被表现的对象之中,因为一种特定的寓意与这些象征被传统性地联结在一起。对于夏破罗来说,祭坛画的象征性以这种现实主义的发展作为前提,而不是解释这种发展。他强调,自然和人的家庭性环境被表现于画面之中,很难令人相信这是出于宗教的目的。在这项研究中,夏皮罗被认为单独使用有关的文学资料,根据弗莱马尔大师的祭坛画中的捕鼠器的图像志,以更加严格的方式对绘画作品本身的非同寻常的象征性细节进行了相当可靠的阐释。
三、 潘诺夫斯基以后的时期。潘诺夫斯基对于艺术创造活动本质理论的这一修正给企图整合形式分析和图像学的艺术史家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该问题就是,如果像形式分析学家所坚持的那样,即艺术家所表现的形式价值应该产生于非理性和直觉活动,而像征价值又出自理性和非直觉活动,那么,这两种方法如何能够保持同步而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达成一项共识。在80年代初期有一种意见认为,只有艺术史家关于创作活动的结构相互统一起来后,两种方法的有意义的综合才有可能完成,而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作品的最终的意义才有可能被揭示出来。但是在相对主义影响日趋强盛的90年代,这种追寻艺术作品的终极意义的企图越来越不可能实现了。
心理学在古代西方科学和思想史上原本属于哲学领域,从18世纪中叶起,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在19世纪后半叶,由于一些自然科学部门的发展,心理学才开始形成自己一整套专门术语、概念和方法。20世纪被期,西方一些重要的心理学学派开始纷纷出现,如行为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论等。心理学虽然具有久远的历史,但是作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心理学之开始则距我们今天并不十分遥远。现代心理学带着一种新生的气息,非常广泛地介入到人文学科的许多部门。特别是在对艺术作品的阐释中,现代心理学显示出潜在的力量。因此,在美学和艺术研究部门,现代心理学受到普遍的欢迎,由此西方美术史也成为西方现代心理学成果的受惠者之一。里格尔、韦尔夫林等艺术史家均曾受益于心理学,进入20世纪后,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丰富和发展,更多的艺术史家使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艺术发展史做了深入的考察。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心理学派的美术史研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派别,它们主要有精神分析的、格式塔的、荣格主义的,此外还有综合性的以及符号学的美术史研究派别。下面我们主要介绍精神分析美术史研究派别。
由弗罗伊德所创建的精神分析学在1905年引起了德国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在1908年,这一学派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承认。一般认为1905年是弗罗伊德研究的分界线。在此之前弗罗伊德的研究基本上限于神经精神病学的范围内,是为前期;在此之后,弗罗伊德将自己的理论加以普遍化,把研究的范围由神经病患者扩大到整个人类,是为后期,即哲学化时期。此后弗罗伊德的影响迅疾扩展到美学和文学艺术领域,一种50年代的历史评论认为:人们几乎这样说,在我们的时代,差不多没有一种美学理论不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弗罗伊德理论的影响。一位弗罗伊德的传记作者评论道:"现在,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弗罗伊德对文学艺术的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如果不了解精神分析学的内容,简直无法把握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要精神分析学出现并发挥出很大影响的时期,美术史利用精神分析学作为专业考察手段,也逐渐发展起来了。
19世纪晚期,对艺术创作活动进行精神分析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一般说来,这些研究基本上建立在西格蒙德弗罗伊德所创建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之上,而更具体的影响则是出自弗罗伊德的一篇讨论达芬奇的长篇论文,即出版于1910年5月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一书。达芬奇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记下了一则关于童年事件的回忆,这就是一只"秃鹫"用尾巴撞击他他的嘴。弗罗伊德以此为线索,使用性心理学,并结合关于达芬奇个人经历的一些历史记载,对达芬奇的作品、创作、性格以及精神生活的形成原因,作了相当别致的探讨。弗罗伊德详细考察了"秃鹫"在传统意义上由男性生殖器转化为母性的象征,并进而合二为一的过程。由此他推断出达芬奇在童年时代由于私生子的身份所产生的一系列性格特征,这包括达芬对科学研究的爱好,晚年对艺术创作的厌烦,恋母、同性恋的倾向这些重要的精神生活方面,并据此对达芬奇的部分作品做了阐释。如他认为达芬奇的名作之一《圣母子与圣安妮》就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童年时代与生母和继母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而《娜丽莎》这幅作品的主人公的微笑也被视作是作者对自己所热爱的母亲回忆的结果。弗罗伊德在最后总结道:
在列奥纳多的情况中,我们不得不坚持这个观点:他非法出生的这种偶然性和他母亲的过分温情对他的性格的形成,对它以后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因为童年时期以后开始的性压抑使他把里比多〔Libido〕升华为求知欲,还在他以后的全部生活中造成了性静止。
但是弗罗伊德关于达芬奇的这项研究中存在着一个重大的错误,这就是他所依赖的德文"秃鹫"(Geier)一词是对意大利"鸢(nibbio)一词的误译。主 他关于秃鹫的一些象征意义的考证及其意义的过渡与转化就成了问题,而这又是该项研究中的关键。在50年代主错误被发现。对弗罗伊德关于达芬奇的这项研究的纠正最著名的是迈耶夏破罗做出的。在1956年,夏皮罗发表了《列奥那多和弗德:一项艺术史的研究》,他指出弗罗伊德对达芬奇在幼年反复出现的有关鹰科动物的梦的研究以及对达芬奇在部分作品细节的考察,在很大程度上一方面是建立在对意大利单词的德文误译上,另一方面则是建立在弗罗伊德对两个因素的忽略上,即一个是当时对圣安妮的崇拜,另一个是在达芬奇的作品中所包含的自己的老师安德烈亚德尔韦罗基奥(1435-1488)在人物造型风格上的影响。同时夏皮罗还指出,达芬奇对幼儿耶稣和施小船坞者约翰在同一背景中玩耍情景的描绘,的确构成了一种表现方法上的革新,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上讲,这可以归结为达芬奇的同性恋倾向以及摆脱不掉的对自己的私生子身份的顾虑。夏皮罗认为弗罗伊德强调了第一点,而对第二点却认识不足。
虽然出现了一个严重错误以及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弗罗伊德所开创的这种研究方法却为美术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与此功绩相比,弗罗伊德关于达芬奇研究中所出现的错误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此外,弗罗伊德的这个错误也并没有使他所提出的问题失效,对艺术家的童年以及成年性心理的考察仍然是揭示艺术家的性格、艺术家的创作和作品的秘密的必要手段之一。
在进行主 研究的同时,弗罗伊德也在对自己所使用的方法做了部分说明。他说:
我们的目的仍然是要证明,在本能活动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外部经验和他反映之间的关系。纵然精神分析学没有展现出列奥纳多的艺术力量的事实,至少也探讨了它的现象和我们对这些现象理解的限度。无论如何,似乎只有具有列奥纳多童年经验的人才能画出《蒙娜丽莎》和圣安妮和另外两个人《》即》圣安妮与圣母子《〔,才能为他的作品招来如此令人伤感的命运,才能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达到如此惊人的成就,似乎他所有的成就和不幸的秘密都隐藏在童年的秃鹫幻想中。
弗罗伊德给予偶然性以充分的肯定,并为自己的研究方法作了辩护:
这个研究是由于亲从主定偶然情况对人物命运所具有的如此决定性影响,例如,使列奥纳多的命运依赖他的非法出身和他第一个继母唐娜阿尔贝拉的不育。我以为一个人没有权力反对这样的研究方法。如果他认为偶然性对决定我们的命运毫无价值,他的思想只是属于有神论,当列奥纳多写到"太阳不动"时,他便是在抵制这种宇宙观。
在这段话中暗示出强罗伊德对传统思辩哲学的一种批判,这与当时的思想潮流是一致的。
如果说弗罗伊德在这里还只是初步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理论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一项关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摩西》的研究中,弗罗伊德在方法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阐述。弗罗伊德对《摩西》的兴趣由来已久,1913年开始动手撰写《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弗罗伊德开篇就谈到自己的研究是从非专业的角度来进行的: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对于艺术,我不是鉴赏家,而只是一个门外汉。我常常注意到,艺术作品的题材比它们的形式和技巧上的特点更有力地吸引我,虽然就艺术家而言,他们的价值总是首先在于形式的技巧。我无法恰当地欣赏许多艺术中运用的方法和所取得的效果。
除波普尔以外,更早对贡布里希的学术思想产生影响的人物还有古典考古学家和理论家埃曼努埃尔洛伊(1857-1938)。贡布里希还是在学生时代就曾参加过洛伊举办的讲座。洛伊的主要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出版于1900年的《古希腊艺术的自然描述》一书中。在此,洛伊考察了古希腊艺术的进化,并将记忆形象看作是自然性再现的源泉。此外,贡布里希还从瓦尔堡和施洛塞尔对艺术传统和惯例的思考中吸收了不少东西。当然,作为克里斯的助手、朋友与合作者,贡布里希也从克里斯那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然而,贡布里希与这些艺术史家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他对艺术中的传统问题作了更加完善、更加令人信服的论述。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贡布 里希将自己的论述建立在现代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艺术与错觉》被认为是潘诺夫斯基在1939年出版《图像学研究》一著以来最为重要的著述。虽然贡布里希是从西方绘画的历史出发而建立起自己的理论的,但是这种理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出点,它更多地是涉及到了所有艺术门类所关注的艺术本质问题,如现实主义的本质、惯例的作用、规则问题、以及作者、观者或听众的作用。
在《艺术与错觉》之后,贡布里希对自己的理论又加以精致化,同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研究中。如在发表于1964年的《15世纪绘画的光、形和结构》这篇文章中,贡布里希认为佛兰德与意大利绘画的差别不能用那种被大多数艺术史家所认可的观点来解释,即这种区别来自对于自然的直接观察。贡布里希指出,这种区别只能用这样的观点来解释,即区别来自接受了某种光线和结构传统的画家对这促传统所做的系统性的调整和纯化。贡布里还在这个期间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这一见解,同时他还对在对视觉世界时quot;翻译"时的标准客观性作了探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