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怠政的历史质疑

万历怠政的历史质疑,第1张

万历十五年,为了躲避群臣的骚扰,万历帝宣布实行“静摄”,从此不上朝。许多人认为万历长年“不朝”,是万历怠政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国事艰难的原因。事实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就是在不上朝的时期取得的。

《明史·神宗本纪》可以看到,关于万历十五年以后朝政的记载,与万历十五年以前的并没有区别。赈济荒灾、整顿吏治、平定叛乱、治理河道、发展经济、对外交往等工作,一个也没有少,丝毫也看不出怠政的样子,反而能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的执政能力也在不断增长,许多疑难杂症得到妥善处理,尤其是“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尤其来之不易。

而关于所谓的怠政的表现也存在巨大的质疑。种种迹象表明,清人所编写的《明史》问题很多。著名历史学家孟森认为,自古以来,朝代更替之际,后代在修前代历史的时候,在涉及到新朝的地方,无一例外都要有所隐没,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涉及的年代不长,所有隐没的地方,后人在读史的过程中也能发现并了解,从来没有像《明史》这样,隐没一代史的全部。

这些问题大多集中在万历以后,出现问题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满清的御用文人,一个是东林党的残余势力。

清朝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为消除人们对明朝的归属感,对明史进行了隐蔽的歪曲,有意放大污点,以偏盖全,诋毁明朝皇帝的形象。另一方面,参与编写《明史》的东林党残余势力,从自己党派的立场出发,维护党派的利益,将明末党争的实际情况进行歪曲,对涉及到人和事按照东林党的是非对错标准进行评判,有失公允。 关于万历帝不上朝的说法,不少人提出质疑。在明代,上朝就像是召开全会,人多嘴杂,并不适合问政,上朝只能是给大家提供吵架的机会,对于政务的处理,没有什么益处,将其取缔,对于遏制不正之风,倒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皇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渠道,跟现今有相通之处,也是召开小范围会议,召见相关人员或是通过公文(奏折)等渠道。

从《明史·神宗本纪》可以看到,关于万历十五年以后朝政的记载,与万历十五年以前的并没有区别。赈济荒灾、整顿吏治、平定叛乱、治理河道、发展经济、对外交往等工作,一个也没有少,丝毫也看不出怠政的样子,反而能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帝的执政能力也在不断增长,许多疑难杂症得到妥善处理,尤其是“万历三大征”的胜利。

明代完善的制度,为万历帝实行“静摄”提供了条件。朱元璋夺得天下以后,为确保皇权不受威胁,子孙后代长治久安,在总结历代政治得失和自身统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整套制度法令,集中体现在《皇明祖训》、《太祖宝训》中。在祖训中,朱元璋加以训诫,事无巨细,几近絮叨,在制度法令、机构设置、皇帝的基本言行、百官的行为规范、后宫的操守等方面,都作了十分具体而细致的规定,建构了权力运作和制衡网络。

应该说朱元璋在制度建设上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各项制度不仅全面,而且完善,大多数制度从维护皇权的角度看,极具合理性。以至于清朝照搬明朝的制度,而康乾更是对朱元璋发出了“治隆唐宋”的感慨。

万历帝的“静摄”还是以道家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执政理念,其精髓就在于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明代道教盛行,朱元璋曾多次寻访张三丰,朱棣更是为之大兴土木,修建武当山供奉真武大帝。来自湖北的嘉靖帝更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问政风格颇为“老道”,一方面是深居简出,多年不上朝;另一方面却做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万历不上朝,很可能就是受到他爷爷嘉靖帝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道家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的,汉代初年以黄老思想为指导,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策,这才有了著名的“文景之治”。汉代的国力在此期间迅速增长,为后来汉武帝北击匈奴创造了条件。万历帝的“静摄”,同样有利于在“三大征”之后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以此作为怠政的依据是不合理的。万历帝的“静摄”不仅不是怠政,相反,它是一种十分高深的、太极拳似的执政手段。

而“不见”,也是如此,只能说见大臣的次数比较少,还并非是完全不见,即便到了晚年,有时也见大臣的。 处理中央官员奏章 至于“不批”,则和事实相差就更远,确实,万历帝并非批复所有的上疏,而是有所选择的。但笼统的说成不批则是不对的。尤其是在后期,凡是万历帝认为比较重要的,他都会给予批复,至于那些留中不发的上疏,有很多即使批复了也不过是徒然引起不必要的争吵漫骂,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即便是认为万历帝“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长期的消极怠工”,“以顽强的意志和臣僚们作持久的对抗”的黄仁宇也承认万历大部分情况下仅仅是对那些递补职位空缺,以及沽名买直,搬弄是非,动辄抗议漫骂的上疏不加批示,“除了不理上述性质的文件以外,他照常批阅其他奏疏。也就是说,他的消极怠工,放弃自己的职责,是有所选择的”。

从明史和明神宗实录的记载来看,即便到了万历四十年以后,在一些人心目中怠政的高峰时期,万历帝对于他自己认为应该批复的奏疏以及应该挽留的官员都是毫不含糊的加以批复和挽留的,关于说万历帝不批的时候用了吏部尚书赵焕“拜疏自去”来做证明,可以从《明史·赵焕列传》里的一些内容看看当时情形。

“然是时朋党已成,中朝议论角立。焕素有清望,骤起田间,于朝臣本无所左右,顾雅不善东林。诸攻东林者乘间入之。所举措往往不协清议,先后为御史李若星、给事中孙振基所劾。帝皆优诏慰留之。……”

“明年春,以年例出振基及御史王时熙、魏云中于外。三人尝力攻汤宾尹、熊廷弼者,又不移咨都察院,于是御史汤兆京守故事争,且诋焕。焕屡疏讦辩,杜门不出,诏慰起之。”

“兆京以争不得,投劾径归。其同官李邦华、周起元、孙居相,及户部郎中贺烺交章劾焕擅权,请还振基等于言路。帝为夺诸臣俸,贬烺官以慰焕。焕请去益力。九月,遂叩首阙前,出城待命。帝犹遣谕留。”

上面的摘录中,“帝皆优诏慰留之”,“诏慰起之”,“帝为夺诸臣俸,贬烺官以慰焕”,“帝犹遣谕留”等记载随处可见。

再比如万历帝临死前一年对熊廷弼的竭力支持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明史·熊廷弼传》的记叙中,也可以看到凡是熊廷弼向万历帝的上疏都是“疏入,悉报允”,“疏入,帝从之。” ,在樊树志教授写的《晚明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述“在以后的几个月中,神宗虽身患重病,但对熊廷弼仍分外关注,别的奏疏可以不看,惟独熊廷弼的奏疏非看不可,而且无一不批答。随上随下” 。这已经是万历帝病重到要临死前的情形了,这些事实和把万历帝说成什么都撒手不管的皇帝,只“将大臣奏章‘留中’不发,就是既不批示,也不发下”应该是直接矛盾的。 处理地方官员的奏章 在明代,知县级别的地方官,是无须皇帝批示,就能够决定的。关于万历怠政所谓“整个中央机构,几乎停止运作”,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即便说万历帝放弃自己职责的黄仁宇也承认“皇帝的放弃职责并没有使政府陷于瘫痪。文官集团有它多年来形成的自动控制程序。……北京的会试、殿试照旧举行;地方官和京官按时的考核也没有废止。派遣和升迁中下级文官,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万历怠政的另一个理由是“不任免官员”,导致“官曹空虚”,造成政务荒废。这个问题同样也应该放到党争和无为而治的大背景下去看待,这么做有利有弊,不可一概而论。那些空缺的职务大都是言官(御史或是给事中),并非干实事的官员,在党争的背景下,言官是党争的先锋和口水战的主力,将其裁汰对于抑制党争和口水战,十分有效。此外减少言官数量,对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节约行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郊“和”不庙“的说法,其时并不属实。《明史·神宗本纪》里就能找到相关记载,比如万历十三年四月“戊午,步祷于南郊,面谕大学士等曰:‘天旱虽由朕不德,亦天下有司贪婪,剥害小民,以致上干天和,今后宜慎选有司。’”;还有万历十四年“十一月癸卯,祀天于南郊”。

事实层面上的,就是万历帝“郊”,“庙”次数比较少,乃至后来完全请人代劳,以及不怎么上朝,不怎么接见大臣,确实有他身体上的客观原因,这个是不应该否认也不必否认的。这个身体原因是万历的腿脚确实有毛病,甚至是残疾。

在详细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发掘万历陵墓前后过程的《风雪定陵·第十四章·打开皇帝的棺椁》中说:

“万历一生多病,经常服药一事,文献都有记载。但随着‘国本之争’越演越烈,……臣僚们便把他的病源归罪于酒色过度、……即使今天的明史研究者,尚有一些人与三百年前的臣僚持同一观点。其实,面对定陵出土的实证,应该打破这种近似偏见的结论。因为无论是棺内万历右腿蜷屈的痛苦形状,还是尸骨复原后,右腿明显地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说明这位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有了这样的实物作证,而再以陈腐的观念,把万历的‘足心疼痛、步履艰难’,一味地归结于贪恋酒色所致,这就难免有失历史公允了。”

可能是因为疾病导致万历帝两只腿不一样长短,这样的情况,有些礼仪无法亲自参加,请人代劳,这从情理上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同朝代,不同统治者处置方法不一样,比如唐李世民(魏征就是前隋朝的 官员)就是历史贤明君主之一,唯才是举,爱护信任,用人所长等,包括李世民的父亲就是前隋朝的官员。反之看北齐文宣帝高洋,是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嗜杀君主之一(曾将自己妃子的大腿骨当做琵琶当众弹奏)!

但相对来说,能够改朝换代的人物,绝非一般人等,都是有着大肚量、大胸襟和大气概的人,在这些人眼中,权利建立之初,像皇位的合法性(很多不都创造神迹之类的来说明自己是出身正统,如高祖斩白蛇起义,是上天之子——天子),军队的忠诚度,国家经济状况,官员系统等。至于囚犯,一般的皇帝都会在登基之初大赦天下(免租,少收租,免进贡,释放除死囚、谋反、欺君和部分政治犯之外的所有囚犯,总之与皇权相对抗的钦犯都不在赦免之列),至于官司么,都大赦天下了(如在皇帝登基、皇帝驾崩、更换年号、皇帝生儿子、立皇后、立太子、皇帝打了大胜仗等情况下,常颁布赦令。天下大乱或者自然灾害,也会大赦,因为自然灾害的时候,民不聊生,犯罪现象就会增多,所以皇帝就大赦天下),只要不牵扯到上述几种人犯,都在赦免之列。

说道大赦天下这个事情的时候,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说大赦天下最频繁地是在唐宋时期,尤其是宋朝,很多囚犯都是坐牢坐不满2年,就因为皇帝大赦天下的频率太高,基本是不到2年一次大赦天下!

戏曲打金枝反映的是唐朝郭暧打升平公主的故事。

大唐,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七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

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皇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扩展资料:

郭子仪本身是将士,但是他还拥有很高的政治智慧。他是当时少有的元老大臣,历经几代君主依然在朝纲之上。

在几代君主的侍奉中,郭子仪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所谓伴君如伴虎。郭子仪也是时而被拿去军权,时而被重用。

但是身为四朝元老的他,皇帝并不会去真的动他,因为为君者最怕猜忌,对于几代大臣,已然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不可轻易剔除。

代宗重振朝纲,天下重新享受了一段短暂的太平,决定采取联姻的方式拉拢郭子仪,也是一次对于他信任的表态,儿子醉打金枝后,郭子仪负荆请罪,表明了对皇室的忠诚。

参考资料:

-醉打金枝

参考资料:

-郭暧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中国24个朝代先后顺序是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南宋、辽国、金国、西夏、北宋、元朝、明朝、清朝。

其他口诀:

1、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2、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两晋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元明清三代,中国疆土定。

3、黄夏商周春战秦,汉后三国接两晋。南北二朝隋唐五,宋元明清依次轮。

4、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5、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6、五帝夏商两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晋。凉燕赵,夏汉秦,北继胡,南承晋。隋唐两宋夏辽金,蒙元明清中华民。

中国历代王朝兴亡四字歌:

中华民族,历史悠长。三皇五帝,传位禅让。

夏建王朝,始立家邦。汤伐夏桀,灭夏建商。

武王伐纣,西周胜强。幽王贪色,身死国丧。

平王迁都,东周洛阳。春秋五霸,齐桓宋襄。

晋文秦穆,还有楚庄。战国七雄,彼此逞强。

秦楚齐燕,韩赵与梁。嬴政统一,自称始皇。

反秦暴政,陈胜吴广。楚汉相争,胜者刘邦。

刘建西汉,长安称帝。王莽篡汉,改朝更制。

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刘秀兴兵,反莽杀敌。

重建东汉,洛阳登基。黄巾军起,分崩离析。

魏蜀与吴,三国鼎立。司马代魏,西晋是立。

五胡乱晋,掳走怀帝。睿都金陵,东晋续继。

宋齐梁陈,南方更替。北十六国,五胡分治。

继有北魏,北周北齐。南朝北朝,隔江对峙。

北周杨坚,取代周帝。自立隋朝,南北统一。

灭隋建唐,高祖李渊。一代女皇,武氏则天。

安史之乱,黄巢造反。朱温灭唐,建梁都汴。

五代十国,分裂重现。南北十国,各自苟延。

中原五代,梁唐晋汉。迨至后周,匡胤夺权。

赵建北宋,仍都于汴。稳定北方,统一江南。

西夏辽金,觊觎中原。金袭汴京,靖康国难。

高宗南渡,南宋临安。蒙古崛起,成吉思汗。

忽必烈时,灭宋建元。一统南北,大都在燕。

洪武灭元,建明应天。成祖永乐,移都顺天。

阉党乱政,自成造反。明帝崇祯,自缢煤山。

闯王进京,四十二天。三桂请兵,清帝入关。

康熙宏略,皇舆拓展。鸦片战争,列强侵犯。

太平天国,昙花一现。戊戌变法,维新百天。

辛亥革命,领袖中山。缔造共和,宣统交权。

王朝统治,从此绝断。自夏至清,年计四千。

24个朝代详情:

秦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始皇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建立中国空前辽阔的王朝。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秦朝创立帝制及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文化风俗,加强了大一统的凝聚力,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西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在西汉统治的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

秦末年,项羽、刘邦拥立楚怀王与秦朝抗争。经过几年的征战,刘项军夺取天下,项羽废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土地于王侯数十人,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都南郑。但刘邦并不甘心居于项羽之下,在谋士张良、萧何,大将军韩信等人的帮助下,于公元前二零二年击败项羽,登临帝位,国号汉,定都长安,是为汉高帝。

高祖在位七年间,为了削弱异姓王侯的势力,先后剥夺韩信、英布、彭越等大将的兵权与封号,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强大的汉朝盛世奠定基础。前一五九年,高祖薨,传位惠帝刘盈,但此时政权实际已掌握在汉高皇后吕雉的手中。 吕后前后共掌权十六年,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统治者之一。前一八三年,刘恒即位,是为文帝,他与景帝(文帝之子,前156—前143年在位)刘启都继续执行高祖所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方针,减轻人民赋税,使汉帝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大增强,史家称这一阶段为“文景之治”。

东汉:

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起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乃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东汉又叫后汉,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东汉自光武中兴到汉献帝被废,历14帝,凡196年而亡,其中未满16岁即位的皇帝竟多达9人,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并且自和帝之下,皇帝均为幼年即位,这成为除外戚专权、宦官干政外,东汉政治的又一大怪胎。184年爆发了黄巾之乱,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公元190年,又逢“董卓之乱”,皇帝大权旁落。

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形成了三国雏型至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西晋:

极度短命的西晋王朝(265年-316年)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上的建树均不大,但却是古代中国在整个魏晋南北朝四百多年的时间里仅有的昙花一现的统一时期,因为西晋真正统一全国的时间只有不到25年(公元280年灭吴,公元304年爆发永嘉之乱),几乎给华夏带来了灭顶之灾。

东晋:

东晋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偏安江南的汉族政权,其基本和同时代的北方五胡十六国政权同期,从司马睿正式称帝的317年开始,东晋建立,到刘裕废晋自立建立刘宋的420年,东晋灭亡,其陆续存续了一百多年。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北方胡族在原来属于汉族的中原大地上肆虐,而号称中华正朔的东晋却在一次次的内乱和斗争以及北伐失败中,失去重新收复故土的机会。

南朝宋:

南朝宋(420年-479年),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 、国力最强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60年。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又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故又称水宋。

南朝齐:

南朝齐(479年-502年),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开国皇帝萧道成曾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宋明帝驾崩后他与尚书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

南朝梁:

南朝梁(公元502-557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公元502 年,南朝齐代的最后一个皇帝和帝萧宝融将齐朝的统治权转交给他的同族梁王萧衍,萧衍正式在建康称帝,将国号定为梁。梁武帝萧衍代齐即位后,厉行俭约,令南梁前期国势颇盛。然而,梁武帝过于信奉佛教,他又大建佛寺及翻译佛经,令佛教大盛,可是佛事太过损害经济,令梁朝国势开始衰弱。后来,东魏叛将侯景投降,梁武帝本欲借侯景之力北伐,侯景见南梁国势衰弱,加上梁武帝出卖自己,遂有反叛之意,终于爆发侯景之乱,梁武帝最后被侯景囚禁在皇宫,被活活饿死。这场乱事也是梁朝灭亡的关键。

南朝陈:

陈朝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武帝陈霸先、梁朝太平二年(557年)十月,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南梁灭亡。陈霸先称帝,改元永定,国号陈。

北魏: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西晋、东晋和五胡十六国已被篡夺后的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朝代,(386年-534年),历时(国祚、国运)148年。由鲜卑人拓跋珪所建立,于十六国时期由拓跋鲜卑所建,前身为代国。前秦于淝水之战崩溃后,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举兵复国,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齐:

北齐(550年-577年)是中国北朝时的王朝之一。550年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北齐或后齐,以别于南齐。以皇室姓高,又称高齐。577年被北周消灭。北齐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独担魏朝大任,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次子高洋袭位,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建立北齐,改元天保,建都邺。

北周:

北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公元557年—581年)。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长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孝闵帝),国号周,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北周。

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唐朝:

唐朝历二十二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阳15年以周代唐(690年-705年),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一般又简称五代。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更偏向于这五个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统史学家们一般称五代为中央王朝,十国为割据政权,五代并不是一个指朝代,而是指介于唐宋之间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南宋: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为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

辽国:

辽朝(916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在经济上占据了蒙古地区的产盐区,在军事上对奚、室韦和阻卜等部落进行了全盘的占领,可谓是实力强大。于是在916年的时候觉得时机成熟可以建国了,便成立了契丹国,自己称为辽太祖。

金国: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 

西夏: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北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北宋。它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各个朝代都少不了英雄,北宋自然也不例外,《杨家将》、《呼家将》等等这些都是北宋的英雄故事。

元朝:

元朝历史从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为止,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前后共计98年。 

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议和,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清朝: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很多人对古代士兵的战斗力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健美运动员和战士。他们总是认为,如果一个现代的普通人与古代的普通士兵作战,谁会赢?首先,这肯定与朝代有关,因为不同朝代的人的战斗力肯定不同。要弄清这一点,我们首先要知道不同朝代的士兵的战斗力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弄清楚哪个朝代最弱,哪个朝代最强。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最混乱的时期。这也是奴隶开始转变为农民的主要时期,他们都想用自己的军功换取未来的地位。此外,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单个士兵的战斗力也相当激烈。以我们现代人的身体状况,如果真要和这群人打,赢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毕竟,这群人本身的实力就比较高,可以拼命地打。

秦汉的战斗力我就不给大家过多的描述了,相信大家也听说过,秦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是战国最优秀的兵种,秦朝建立后,秦军的战斗力仍然是数一数二的。汉朝与凶猛的匈奴人战斗了数百年,把他们赶出了在中国的领土,或者说,赶出了他们的故乡。

隋朝、唐朝和宋朝。在隋朝、唐朝和宋朝中,我们唯一可能利用的是宋朝,因为宋朝有一个著名的标签,那就是它的文学性大于军事性。宋朝的士兵每天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的战斗欲望也不是很强。因此,如果普通人与宋朝的士兵打仗,他们有很大的胜算。

明朝和清朝离我们比较近。萧边认为,在明朝初期,士兵的实力相对较高。但是到了明朝末年,因为明朝没有钱,没有粮食,因为他们连饭都吃不上,没有体力,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靠打仗取胜。

综上所述,因为我们的生活比较舒适,所以身体素质比较差,更何况在战场上,一个活人怎么能和一个拼命的人相比呢?

舌剑唇枪、唇枪舌剑 、针锋相对、争长论短 、疾言厉色。

一、舌剑唇枪

白话释义: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出自:《降桑椹》第一折:“平日之间,别无甚么买卖,全凭着舌剑唇枪,说嘴儿哄人的钱使。”

朝代:元

作者:刘唐卿

翻译:平天之间,没有别的什么买卖,全靠着争辩,对嘴儿哄骗别人的钱来使。

示例:这样吹胡子瞪眼睛,舌剑唇枪的激烈争吵,可以说还从未有过。

二、唇枪舌剑

白话释义: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出自:《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朝代:元

作者:高文秀

翻译:凭着我的能言善辩来平定江山。

示例: 他们两人唇枪舌剑,各不相让,吵得四邻街坊不能安睡。

三、针锋相对

白话释义: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出自:《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朝代:宋

作者:释道原

翻译:那一切问答,如针尖来投,没有丝毫差别。

示例:面对王丹刻薄的言辞,张红针锋相对地予以反驳。

四、争长论短

白话释义:长、短:指是非;优劣。指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争论谁是谁非;谁高谁低。

出自:《穆夫人墓志铭》:“异性相聚,争长竞短。”

朝代:宋

作者: 柳开

翻译:不同性别的人聚在一起,争论是非。

五、疾言厉色

白话释义: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出自:《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朝代:元

作者:刘壎

翻译:平时在没有人抵触,和睦亲族以礼,抚奴婢以恩惠,从来没有大声厉色。

示例:他常爱疾言厉色批评做错了事情的人。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时间表

朝代 起止年代(公元) 创始人/掌权人 都城

夏 前2100年-前1600年 启 阳城

商 前1600年-前1100年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年-前771年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周平王 洛邑

春秋/战国 前770年-前221年 / 洛邑

秦 前221年-前206年 始皇(嬴政) 咸阳

西汉 前202年-8年 高祖(刘邦) 长安

新 8年-23年 王莽 长安

东汉 25年-220年 光武帝(刘秀) 洛阳

三国(魏) 220年-265年 曹丕 洛阳

三国(蜀) 221年-263年 刘备 成都

三国(吴) 229年-280年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年-316年 武帝(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年-420年 元帝(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年-439年 / 洛邑

南朝 宋 420年-479年 刘裕 建康

齐 479年-502年 肖道成 建康

梁 502年-557年 肖衍 建康

陈 557年-589年 陈霸先 建康

北朝 北魏 386年-534年 拓跋圭 平城→洛阳

东魏 534年-550年 元善见(高欢立) 邺

西魏 535年-557年 元宝炬(宇文泰立) 长安

北齐 550年-577年 高洋 邺

北周 557年-581年 宇文觉 长安

隋 581年-618年 文帝(杨坚) 大兴

唐 618年-907年 高祖(李渊) 长安

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 /

北宋 960年-1127年 太祖(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年-1279年 高宗(赵构) 临安

辽 916年-1125年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年-1227年 李元昊 兴庆

金 1115年-1234年 完颜阿骨打 中都

元 1271年-1368 世祖(忽必烈) 大都

明 1368年-1644年 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 1644年-1840年 世祖 - 顺治(福临) 北京

再好的恋爱也是红脸的时候,因此两人若是想相伴一生,一定要注意在最困难的时期要好好调节,下面就来看看恋爱吵架最猛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一、恋爱吵架最猛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磨合期。

1、恋爱的时候一般会经历四个时期,萌芽期、热恋期、平淡期、磨合期、共生期。

2、其中磨合期,是两人最最关键的时期,因为磨合期若是磨合得不够好,那么两人很可能会分手,一段感情遗憾落幕。

3、磨合期是两人经历了甜蜜热恋的时候来的,这个时期两人会有许多的摩擦,两人眼里会看见彼此很多小毛病,即便是从前的优点也开始不再闪亮了,两人每天都会发现彼此有许多不合适的地方,争吵会接踵而来。

4、两人都会认为彼此变了,实际上两人并不是变了,而是恋爱的滤镜没有了,因此看到得都是最真实的自己,毕竟两人已经相熟了,因此生活中不会像以前一样端着,因此会有很多很多的摩擦和吵架。

二、三个月新鲜感定律是什么

恋爱三个月前最甜蜜,三个月后是最危险。

1、三个月对于恋人来说是一道坎,这道坎跨过去了两人就会变得比较稳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磨合期。

2、不过,在磨合期之前,两人会经历一段非常甜蜜的时光,这段时间便是三个月内的新鲜感定律,两人刚恋爱的时候,彼此眼里都是对方,每天都想黏在一起。

3、即便是对方的缺点在彼此看来也是优点,而且刚开始的时候男女都会给彼此展现最好的自己,这段时间两人都是完美无瑕的,但是经历了三个月之后,两个人对彼此就会更熟,也就会展现更加真实的自己,但是新鲜劲过了,彼此就会出现厌倦期和失落感。

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恋爱吵架最猛的时期是什么时候,三个月新鲜感定律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相信大家看完本文后也对恋爱吵架最猛的时期有了更多了解,希望能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776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