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陆游 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急死了!!!!!!!!!!!!

诉衷情 陆游 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急死了!!!!!!!!!!!!,第1张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示 儿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空祭无忘告乃翁

注词释义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

古诗今译

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名句赏析——“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作者临终前留下来的最后一首绝笔诗从他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山河始终没能收复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万事皆空,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惟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统一80多年来,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动摇过所以在他临终前,仍然叮嘱孩子们,将来这一天到来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全诗文字质朴自然,情感沉痛真挚,催人泪下,表现了作者相信恢复中原大好河山的壮志一定能够实现

1、《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早岁那知世事艰,

  白发

  萧萧白发濯洽浪,剡曲西南一草堂。

  饮水读书贫亦乐,杜门养病老何伤。

  已成五亩扶犁叟,谁记三朝执戟郎!

  正似篱边数枝菊,岁残犹复耐冰霜。

  白露前一日已如深秋有感

  护塞宁须右北平,拂云祠是受降城。

  谁知此志成虚语,白首灯前听雁声!

  北窗睡起

  违物离人不计年,万金难买北窗眠。

  高怀元在羲皇上,大事已明空劫前。

  樵路细盘云外岭,钓筒倒插水中天。

  此时消息君知否?千载巢由未足贤。

  北望

  昔我初生岁,中原失太平。

  宁知墓木拱,不见塞尘清。

  京洛无来信,江淮尚宿兵。

  何时青海月,重照汉家营?

  北望感怀

  荣河温洛帝王州,七十年来禾黍秋。

  大事竟为朋党误,遗民空叹岁时遒。

  乾坤恨入新丰酒,霜露寒侵季子裘。

  食粟本同天下责,孤臣敢独废深忧!

  闭户

  箪瓢虚道不堪忧,闭户方从造物游。

  安乐本因无事得,功名常忌有心求。

  洗除仇怨忘蛮触,收歛光芒静斗牛。

  儿报床头春瓮熟,人间万事转悠悠。

  如果觉得还不够的话你可以直接在百度搜索网站:陆游诗全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82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