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谈印度疫情失控,失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张文宏谈印度疫情失控,失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第1张

张文宏医生在个人的社交平台上谈了自己对印度疫情的一些看法,张文宏医生关于infusion疫情爆发的这些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印度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新冠感染新增人数最多的国家,印度的日增死亡人数也是非常高。现在的印度用“人间炼狱”这个词来形容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印度疫情爆发的原因。首先是政府对疫情的不重视。印度疫情的第二次爆发和印度政府对疫情的不重视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第一波疫情之后,印度政府逐渐放开了对人们的管控,病毒也趁机大肆传播;其次,印度医疗系统的薄弱。印度的医疗系统本来就不完善,面对这次疫情显得捉襟见肘,各种新冠的医疗物质也是严重缺乏,这也让印度的病毒大时代额传染开来;最后,举办各种文化传统节日。在疫情被控制之前,印度根本不具备举办各种传统活动的条件,但是大量的印度人聚集在一起会举办了很多的传统活动,为新冠的再次爆发埋下了隐患。

一、印度政府对疫情的轻视。

在国内的疫情未被完全控制住之前,印度的防疫措施丝毫不能松懈,但是印度政府却过于自信的放开了对民众的管制和封锁,这样就导致了人们之间密切接触,加速了病毒的传播。

二、印度医疗系统的薄弱。

虽然说印度的医疗系统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整体的医疗条件还很落后,医疗系统难以承受考验,在疫情爆发的时候,根本无法为民众提供足够的治疗,这也加剧热疫情的传播。

三、举办各种文化节日。

印度国内的疫情本来就不乐观,但是过于乐观的印度人却放下了防备,举办各种的传统活动,人们大量聚集在一起,这样直接加剧了病毒的传染速度和传染范围,印度疫情也更为严重。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他在我国学术会上做了一个长达30分钟的报告,分析了相关数据以及我国疫情形式的变化,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如今奥密克戎已经对我们的抗体产生了逃逸作用,疫苗仍然是非常有效的保护措施。

‬奥密克戎的特征出现了偏移和演化

上海的这一波疫情,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奥密克戎,也重新审视了疫情的传播能力,告诫我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一到放松疫情就有可能卷土重来。

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很快,根据专家的计算,如今奥密克戎的基本繁殖数(R0)如今已经等于95,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感染95个人,这个传播能力实际上是非常恐怖的,已经超过了水痘,因此专家认为当下的奥密克戎传播能力和速度都很难控制,所以上海这次疫情才持续了这么久。

虽然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很快,但是它很多时候症状是没有以前重的,比如说曾经的德尔塔中特别多的常见症状,如头疼,发热等非常明显的症状,如今在奥密克戎上都变得很轻,很多人甚至明显的症状都没有,我有一个同学在日本留学,她一个多月前就感染了奥密克戎,她就是有点浑身无力,但是嗓子特别疼,说话更疼。

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加重,其实就是奥密克戎出现偏移的标志,目前很多感染奥密克戎的人群,主要的表现就是喉咙痛,声音嘶哑,无力肌肉疼等,张文宏教授说的奥密克戎出现偏移,其实就是这点。

‬新冠不等于大号流感

其实周围很多人都认为,新冠是症状更严重的一些的流感,如今科普很及时,很多人都知道了感染奥密克戎以后,全身炎症出现的情况甚至比普通流感还要轻,因此就有一种不如彻底开放的想法。

张文宏教授对此也做了解释,他说虽然感染奥密克尼以后,炎症的程度比流感要轻,但是如果病人年龄大的话,基础病又比较多,那么感染以后的炎症问题,就有可能让该患者去世。

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感觉到,我国如今已经正式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阶段,距离超老龄化其实也不遥远了。

国际标准认为,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的7%,就别列为老龄化社会。而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数的14%,就是深度老龄化社会,20%以上的65岁老人。就是超级老龄化社会。

目前我国已经是深度老龄化社会了,有专家估计到了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会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也就是30%以上。

老年人口众多,总体经济对比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如果我们贸然开放,那么带来的后果根本难以想象,因此,疫苗仍然作用很大,尤其在减轻重症和病亡率的方面。

‬疫苗的保护作用依然很强,尤其是对老人来说

张文宏教授在报告中提到,对比一些疫苗接种情况好的国家来看,疫苗的接种对老年人的保护效果确实是有的。

教授指出,澳大利亚的疫苗接种情况就比较好,和韩国一样,普及率比较高,病亡率基本都是维持在009%到01%之间。

同时也指出新加坡疫苗接种情况同样很高,8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超过了80%,它的病亡率就在01%左右,而新西兰同样如此,因为 65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8%,它的病亡率只有008%。

由此可见,疫苗依然是当下最好的防疫手段之一,因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疫苗还是要继续覆盖。

‬非药物干预措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很多人不明白什么叫做药物干预,张文宏教授在演讲中做了详细的解读,他指出非药物干预就是如今我们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行程码检测,佩戴口罩,核酸检测等等有利于防止疫情扩散的方法。

实际上目前核酸检测已经非常普及,想要外出或者从外地回来,提前做一个核酸检测,耽误不了太长时间,而且价格也十分便宜。

以我们十八线城市为例,做核算的地点很多,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一般就是城市与城市相连的小路,卡口是免费地做的,市里定点的地方核酸也才4块钱,检测完以后通过大数据同步到手机之中,咱们拿着出行也非常方便。

现如今随着自检的普及,未来很有可能我们自己在家里就能检查,不耽误行程也不浪费时间,甚至以后家庭聚会的时候,都会在门口准备一些自检的物品,几分钟就出结果,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保护。

目前国际上正在对这种家庭检测的方案进行摸索,毕竟大范围的核酸检测浪费时间还不方便,而核酸又是当下最好的控制扩散的方法之一。

‬写在最后

张文宏教授在比较中最后提到,疫情很有可能短时间内不会结束,需要我们大家有更好的耐心,还有更多的勇气。

确实,疫情这几年对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赶在这几年上学毕业的学生,还有异地恋的家属,以及在外地打拼好几年没有回家的年轻人,影响不可谓不大,有些人甚至自己的亲人去世都没有回家见上一面,就是因为疫情。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但是我想说我们也不要悲观,毕竟如今当下各国的特效药都在研发当中,而且如今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多了,重症的情况进一步降低,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据张文宏所谈,目前上海疫情还没有到达拐点。

3月24日凌晨,张文宏博士深夜发微博表达对上海疫情的看法

据张文宏文中表达的意思,上海自抗击疫情以来正在打一场几乎是最艰难的战役。感染人数已经超出年前的预期,医疗资源骤然紧张,目前上海的后备医院也已经启动。有些隔离点刚刚设立,医疗和后勤小组正在磨合。虽然入住隔离点的大多是一些无症状或轻度感染者,虽然已经在短时间内已经治疗了大量这种患者,但依然还有很多患者可能会有重复的风险,这些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重视起来,内心的恐惧需要得到抚慰。随着疫情的变化,医疗人员也在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能力,努力让患者感觉更好,恢复得更快。

当地的疫情何时出现拐点?

目前上海疫情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很很多人都在关注上海的疫情,对上海的防控策略也有很多批评和建议。上海是一个超大型国际城市,感染后病例增长很快,防控难度非常大。在如何让城市保持正常运作,维持基本的经济活动,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在疫情蔓延的时候,要想不让城市暂停,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策略调整。虽然目前拐点看似还没到来,但大数据显示,所有工作人员在未控制地区筛查的病例比例正在逐渐下降,仅占总病例的10%,表明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

虽然疫情拐点尚未出现,但形成拐点的条件已经逐渐具备

随着上海疫情的爆发,封锁时间过长,医院反复封锁,我们应该在未来的抗疫运动中逐一解决这些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新冠抗疫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控制疫情,又要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医疗救治渠道的畅通,虽然抗击疫情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但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但目前抗疫新药落地,三针疫苗已基本完成,核酸快速准确筛查工作保证尽可能不遗漏。这些让我们能够在对抗疫情时的一些技术手段慢慢成熟,相信离我们走出疫情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新年第一天,张文宏现身上海市闵行区。

澎湃新闻1日从上海市闵行区获悉,1月1日上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来到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指导社区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

在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文宏实地察看了发热门诊、轻诊室、全科诊室、药房等区域,了解发热患者接诊流程、患者数量以及救治资源配置等情况,并现场指导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1月1日上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来到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指导社区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本文图均为闵行区供图

确保轻症患者在基层得到及时救治

在近期医疗服务保障和救治工作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张文宏在实地调研时指出,当前要着眼于“防重症、强救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发挥好分级诊疗前沿阵地优势,不断扩充医疗资源,配足配齐医疗力量、救治设备和药品储备供应等,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全面提升医疗救治和服务保障能力,确保轻症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及时救治,同时还要满足群众正常看病就医需求,有效缓解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高峰压力,确保平稳有序转诊。

张文宏还提到,疾病感染期要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为诊疗重点,要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做好重点人群分级分类诊疗,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抓好老年人、儿童、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等脆弱群体的健康监测和服务保障,有效引导合理就医,畅通重症患者转诊通道,全力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最大程度保障人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小分子治疗药物已在莘庄社区投入使用

澎湃新闻记者从闵行区获悉,随着社会面感染人数的持续攀升,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措并举,全力救治患者。在推出“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便民就医服务的基础上,增设日间“轻诊室”,配备指夹式血氧仪、制氧机、无创呼吸机等仪器设备,为轻症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在扩容整体救治能力上,该中心将原有的发热哨点诊室改扩建为发热门诊,增加输液区域和氧疗区域座位,更好地满足患者就诊需求。

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扩容整体救治能力上,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原有的发热哨点诊室改扩建为发热门诊,增加输液区域和氧疗区域座位,更好地满足患者就诊需求。

根据这次新冠感染的症状特点,中心还配备了解热镇痛、清热解毒、镇咳祛痰类药品近2周的使用量,通过包装拆零、中成药替代等方式,多渠道保障发热就诊患者用药。近日,中心还引进了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现已投入临床使用。

据统计,自2022年12月以来,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均接诊量达到了3200人次,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增至300人次。通过24小时健康及互联网诊疗等方式,中心为重点人群以及阳性居家人员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自2022年12月以来,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均接诊量达到了3200人次,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增至300人次。

延伸阅读

张文宏:我感染过奥密克戎第一天居家第二天就查房了

一大早赶到医院,参加住院危重病人的交班、查房;上午,参加市领导召集的新冠重症患者救治专题会议;中午回到医院,讨论几名新收治入院的重症患者救治方案;13:30,参加为医务人员举办的老年患者救治规范的培训活动;14:30,与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一起,作为救治专家,与上海各区相关领导共同讨论如何继续扩充、拓展基层救治能力。16:30,赶到另一家三甲医院,为10多位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龄老人会诊

2022年12月29日,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工作日程,也是近期上海救治专家们繁忙状态的缩影。傍晚,在工作间隙,张文宏医生接受了大江东工作室的专访。

大江东:请介绍一下上海这波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和近期患者的救治情况。

张文宏:

上海从12月22日开始到达感染峰值状态,按照估算,目前感染人数是千万级别的。假设上海1000万感染者中05%需要住院,就意味着近期数周内有5万人需要住院,各大医院无一例外要收治上几千人,其中特别危重的还需要做呼吸支持。所以,虽然重症在感染人群中比例低,但基数大了,绝对人数还是多的,这就是这波奥密克戎感染的特征——

我们面临着所有国家在疫情开放之初都经历过的严峻挑战。

目前,上海正在全力提高重症病人的救治能力,从基层卫生机构到三级医院,所有医生护士都投入到针对奥密克戎的全面战斗。

一是提升基层社区的救治能力,包括增加救治点位、培训医务人员,提供氧疗、抗病毒药物,制定规范诊疗手册,

要让更多病人在发病的“黄金72小时”内得到有效治疗,让重症病人尽快通过分级诊疗体系转诊上级医院。

二是二三级医院扩充病床数,优化收治流程,让急诊的重症病人尽量在24小时内能够收治,完成所有新冠抢救流程。我所在的华山医院,除了感染科在各个院区的几百张床位外,今天又拿出了一些其他科室两层楼面的床位,作为医院集中收治的公共平台。

大江东:同之前相比,这一波疫情的应对和救治有什么特点?医生们是否有了更新的药物或治疗手段?

张文宏:经过这三年,我们形成了很多救治的规范流程。通过对此前死亡和重症病例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率与死亡率。通过多方宣传大力推进,很多人完成了全程疫苗接种。我们在抗病毒药物、呼吸支持、ICU病房和设备等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准备。在治疗流程上,根据重症新冠的特征,及早使用氧疗纠正缺氧,使用激素改善炎症以及早期的抗凝治疗等。一般而言,重症救治的高峰,将紧跟着感染高峰很快到来,应对的武器就是以最大的努力与不眠不休的精神,布局医疗资源,从基层医院到三级医院,以最快的速度抓住72小时“黄金时间”的救治,无论是社区内的早期基层医疗救治还是重症病人的急诊救治,都要

力争做到更快更早,才能和死神抢夺时间、抢夺生命,奋力降低重症率、死亡率。

张文宏视频接受采访

大江东: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脆弱人群是这波感染中最让人牵挂的群体。老龄化程度很高的上海,对脆弱人群的保护和救治上做了哪些准备?

张文宏:上海养老院住了88万老人,护理院住了22万人,还有七八十万居家的有着各种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以及500多万60岁以上老年人。上海对此做了全面排摸。除了推广接种疫苗,早先我们的想法是尽量保护住老人和脆弱群体不在这波流行中被感染,所以对养老院实行封闭管理,建议老人居家、少出门,不要出来跳广场舞、搓麻将,压低重点人群感染峰线,延缓他们的感染时间。但在迅猛如海啸般的奥密克戎传播中,老人感染率还是比较高的,重症患者也在增加。目前正进入大决战的关键时期,

上海在努力把医疗资源送到老人们身边,让脆弱人群在“黄金72小时”内得到及时救治。上海各区都在组织将医疗力量下达到护理院、养老院,市级专家组也分区域与基层对接,加强会诊、查房、培训。

这一次,是我们与奥密克戎之间的全面力量对决。没有讨巧的机会,不是三甲医院多开几个重症病房就能解决救治的,而是从基层到中枢都要有效动员,每个家庭也要懂得怎么维护好脆弱人群、什么情况要到医院就诊;每家社区卫生中心也都能尽可能扩大救治力量

奋力守住脆弱人群感染这个关口,这次的大流行关,我们才能咬牙迈过去。

大江东:有人说,这波感染的主力毒株BA5或BF7更“毒”,有道理吗?

张文宏:目前的主力毒株都是国外广泛流行过的,都有学者做过毒力比较,BA5、BF7的重症率、死亡率与第一代奥密克戎很接近。很多人感染后感觉发烧、肌肉酸痛等症状比较严重,还起了很炫的名称,像“刀片株”“干饭株”等,但这样的人群仍然属于轻症。重症在医学上有清晰的界定: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低于93%;做CT检测肺部有较广泛的浸润,出现大面积的阴影甚至白肺。如果吸氧也没用,还需要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就是危重症了。

我们对病毒基因组开展持续监测,现在并没有发现新的特殊毒株,上海目前主要是BA5、BF7,它们引起重症的比例是明确的。

大江东:您感染过奥密克戎吗?症状严重吗?

张文宏:感染过,我的症状很轻。第一天居家休息,开了六七个网络会议;第二天就到阳性病区查房了。周边没有人觉得我感染过,因为每天都在病房里,都在工作。我打过第四针,我自己的经历也让我更支持疫苗接种

大江东:从疫情初起至今,您一直很强调加强营养,尤其是蛋白质摄入的重要性。为什么在呼吸系统疾病救治中要如此重视营养问题?

张文宏:在参加疫情救治和查房时,见过不少病例。2020年时,不少境外输入病例往往是因为路上辗转转机,三餐不给,营养缺乏,感染后病情很快加重。今年4-6月上海疫情期间,很多老人因为突然离开养老院等熟悉环境,去了方舱或隔离酒店,加上肺部感染、基础疾病变化等,营养摄入受影响,抵抗力大幅度下降,症状突然加重。这次,我们也发现,因为急诊医疗资源紧张,在急诊滞留的患者很难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两三天一过,营养跟不上,也会出现重症进展加快问题,这时再用上救治手段也未必起到效果。而营养质量好,免疫力水平好,病人可能就会扛过去。

营养是救治新冠感染的基础。有营养才有抵抗力,营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希望这段时间,所有感染者或居家观察的老人,一定要特别注重增加营养,蔬菜、碳水等多样、均衡摄入,优质蛋白的摄入更是重中之重。

大江东:2022年初,您说研究了奥密克戎感染者的医学影像,不是“大号流感”,认为这种变异株“会咬人”。您从影像上看到了什么?现在看,它主要“咬”在哪里?

张文宏:当时不少人认为奥密克戎只侵犯上呼吸道,毒力下降。与德尔塔株相比,奥密克戎毒力确实是明显下降了。2022年初,上海承担了国际航班主要入境地功能,输入性病例不断。我看片子看到,奥密克戎整体上的重症发生率在下降,但是在脆弱人群中还是有肺炎表现,

临床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绝不能说奥密克戎对所有人都不会有危险,都不会侵犯肺部。

流感已在世界上流行100多年,我们也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新冠是新病毒,感染面广了,风险就会被迅速放大。最近,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奥密克戎确实“会咬人”,脆弱人群会出现肺炎症状,有些人甚至需要插管。奥密克戎重症率不高,但要说它全是上呼吸道症状,“不咬人”,也是错误的。中国的感染者基数这么庞大,哪怕它只“咬”几口,可咬的全是老人、脆弱人群,也会让我们心中很痛很焦灼。

我们现在处在开放后特别迅猛的奥密克戎第一波冲击阶段,特别艰难。必须集聚全社会力量、扩充医疗资源、保护好脆弱人群,奋力扛住奥密克戎的冲击,走出这波疫情,取得最后胜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16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