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磨蹭拖延,怎么办?三个技巧帮他变得自律

孩子老是磨蹭拖延,怎么办?三个技巧帮他变得自律,第1张

一、“暴力”战“磨蹭”,旧病除新病生

十个孩子九个拖。许多孩子都有磨蹭拖延的习惯,例如:起床磨磨叽叽、穿衣服慢慢吞吞、吃饭左顾右盼、龟速做作业等等。面对这些令人抓狂的场景,父母的应对方式主要是“三板斧”:催促、骂吼、出手。但无论使用哪种招式,大多都收效甚微。虽然也有些孩子变得不再磨蹭了,但却产生了另一个不好的反应。

有一次,有位还没下班的母亲打了好几个电话给儿子,催他写作业,希望他尽快完成。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到家后才发现儿子一个字都没写。于是对其大吼:“我打了这么多电话叫你写作业。可你为什么一个字都没写?你想气死我吗?”面对妈妈的吼骂,儿子默然流泪,并很不情愿地赶作业。其实这种类似的情形,在这个家里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

每次面对孩子做作业上的拖拉,这位妈妈都主要用了两招:先是反复催促,如果没有效果就对其吼骂。她发现,反复催促的效果很差,用吼骂的方式也只是暂时管用,而且会产生副作用。她自己在吼了之后会很难受,多几次后儿子也逐渐不再怕吼了,而是越来越“皮”,母子间的隔阂就开始产生了。

在催促和吼骂都不管用的情况下,父母通常就会出手了。而出手的方式又主要分为两种:打人和帮助。有些没有耐心的父母对待孩子的磨蹭,是粗暴的拳脚相加,强制其立刻执行。因为他们信奉“黄金棍下出好人”。其实偶尔粗暴一下问题也不大,但还有一种情形比粗暴更可怕。

有位大姐比较重视女儿的学习。但她的女儿做作业特别磨蹭,边做边玩还要边听音乐,结果本来八点钟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却经常拖到十点钟。大姐警告过她几次,她还是不改。失去耐心的大姐终于暴发了,有一次她抓住女儿的小手,用尖竹签去刺她的手指。一根手指端刺几下,再刺下一根,一连刺了三根手指头。女儿顿时撕心裂肺地痛哭,嚎叫起来,她本能地想把手抽开。但她的母亲紧紧地钳着她的手腕。她使尽量力气也无法挪动。十指连心,钻心的疼痛使她面容扭曲,有根手指头还渗出了血。她苦苦地哀求道:“妈妈,我知道错了,我做作业再也不拖拉了…”大姐表情冷漠,对她的求饶没有什么反应,又继续刺了几下。直到她自我感觉,女儿的改错态度比较诚恳了才停手。

这个大姐对待孩子的方式已经不是粗暴了,而是残忍。残忍比粗暴更有杀伤力。 孩子对父母的粗暴会产生心理表层的害怕,而对父母的残忍会产生灵魂深处的恐惧,甚至扭曲人格

手指被刺后,大姐的女儿迅速发生了变化。她做功课不再拖拉,反而很认真很有效率,并逐渐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后来还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不过令大姐奇怪的是,她再也没有看到过女儿天使般的笑容了,而且还很自闭。

什么是粗暴?什么是残忍?其实这是个很主观的问题。有些孩子对于份量较重的暴力也不是很在乎。而有些孩子却很敏感,哪怕是对父母轻微的打骂,都可能被他们定性为残忍及严重的心灵伤害。但父母在孩子很小时,是很难分辨孩子是坚强还是脆弱的,更何况大多数小孩都很脆弱。所以通过暴力的方式治疗“磨蹭病”,孩子可能因恐惧而不再磨蹭,但也容易产生叛逆、暴躁、冷漠等性格。

另一种出手的行为就是帮助。例如,为了避免迟到,父母不催也不骂了,而是直接出手帮孩子洗漱、或帮孩子穿衣系鞋带、或给孩子喂饭等等;假期即将结束的前一两天,全家总动员补作业。

经常得到“帮助”的孩子有较强的幸福感,乐观开朗。只不过这是一种盲目的乐观,容易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很可能成为新种族的一员,“啃老族”成员。日本有位官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原因是看不惯。他儿子三十几岁了,从未上过班,也没有任何爱好与社交,成天都宅在家中依靠父母生活,混吃等死。这位日本官员本身是有成就的人,但教出了这样一个没出息的儿子。他恨自己失败的教育和无能,又恨这个废材儿子,于是走向了极端。其实,他可以想想:既然有耐心喂人,为何没有耐心育人?

二、觉他先自觉,“无情”更有道

其实孩子不是对每件事都磨蹭的,他们对于玩 游戏 、看**、去游乐园等事情是绝不会磨蹭的,反而很积极。众所周知,其中的推动力是兴趣。那么兴趣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强烈的感觉。孩子吃饭、起床、做作业时很磨蹭就是因为缺少感觉。人在本质上是感性的,所以要想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和自律性,就要从人的感觉下手。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感觉的来源分内在和外在。内在的强烈感觉,即兴趣,使他们偏好于玩乐,而对学习、穿衣等事务没有感觉。因此你想在短时间内培养他们做事迅速,学习积极的状态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可以用外在的力量去引导他们,从外到内地培养他们内在的感觉,最终形成习惯甚至兴趣。这里的外在力量,当然不是指强大的压力。强大的压力是暴力,而外在引导力是轻微的压力。

许多父母所犯的错误,就是在叫孩子做事时,要么太慈爱,没有形成压力反而变成啰嗦;要么较严厉,沟通时形成压力刺激,但沟通一结束,压力就消失,孩子马上变回原形;要么就是凶恶强势,施压过大而形成暴力沟通。简单地讲就是无压力或压力过大。

而要帮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坏习惯,就是要给他施加轻微的压力。他会感到轻微的不舒服,但还可以接受。同时还要做到“无情”。

当你被交警拦下,现场给开罚单的时候。他大概会说:“你已违章了,请拿出两证接受处罚。”请注意,他是很平稳地跟你讲话,不会发火,也不会辱骂你,脸上几乎没有任何情绪。但你通常都会乖乖地听话照做。其实他们当时的心情也未必是好的,有可能对于加班很焦躁,也有可能脚已站痛心里不爽,但他们至少在表情上展现得很平静。那么,你在处罚孩子时,有没有带情绪?处罚是一回事,情绪是另一回事,两者是可以剥离的。

在商场、超市、电信营业厅、机场等场所,偶尔会看到有顾客与工作人员吵架的情形。你会发现,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会气定神闲地应对生气的顾客。无论对方怎么吵骂,态度怎么恶劣。她们通常都会很平静稳定地向对方说:“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我们马上处理…。”如果对方继续骂,她们还是重复差不多的话。反正她们就像新闻联播的主播一样不带任何情绪地讲话,态度一如既往的平和。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强调,要觉他先自觉。他的觉悟层次,很少有人能够企及,但普通人觉察自己的情绪还是可以做到的。当孩子磨蹭时,你可能火大,但你可以问回自己: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没有?可不可以做到不怒形于色?可不可以搞点“雕像表演”?

例如,你准备叫他收拾房间时,先叫唤他,比如“小强”。当他双眼看着你时,你才出招。对他说:“现在,停止玩耍,赶紧收拾房间。”语言简节不可太快,略有停顿,声线稳定无起伏。整个身体像雕像一样矗立不动,包括手脚头部也稳住不动。双眼稳定地盯着对方眉心,尽量不眨眼。不是冷眼或凶眼,而是平静的眼神。就算你把话讲完,也继续稳定地看着对方。然后他会出现轻微的恍惚,不自然地移开视线,看向别处。这时“收拾房间”的指令就已注入他大脑中了。他通常就会按你说的去做。如果他没有反应或行动。再次重复出招就行了。

整个“雕像表演”的关键就是“稳”。声音、身体、眼神都要稳定。它跟一般的沟通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情绪,简称“无情” 。许多父母在催促孩子时可能是愁眉苦脸的、也可能是冷冰冰的,也可能是摆着臭脸。但孩子对这些不良表情的处理方式统统都是视而不见,继而抗拒和不听话。而“雕像表演”就是要会临场表演。就算你怒不可遏,心情烦躁,你也要尽量控制好表情,并用平静的语气对他说话。你的语气就要像是在对他说“你爸爸是个男的”一样自然而平常。

当你稳定地传达指令时,孩子不会感受到你情绪的波动,但他会感受到一股无形的“不怒自威”的气场。只要不是太难太复杂的事儿,他们一般都会听话照做。当然这个技巧多练才有好效果。

暴力沟通会让孩子害怕并对你厌恶;雕像表演会让孩子服从并对你敬畏

其实雕像表演可以应用到很多场景。例如,当你给下属安排工作时、当你向领导汇报重点时、当你向顾客报价时、当你要给某人讲重要的事情时等等。在这些场景里,你不但能够畅通地向对方传达信息,而且还会让对方觉得你有权威感,不可违。

当然,对于安排临时性的事务,雕像表演可以展现魅力操控。但对于周期性的事件,就麻烦了点。例如,每天叫孩子按时跳绳,你如果每天都对他搞一次雕像表演的话,可能也会审美疲劳。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变成“全自动洗衣机”呢?主流方法就是时间管理。不过许多时间管理的方法都太繁琐了。

三、有计划,使人抗拒;没计划,使人自律

一谈起时间管理,往往就涉及到计划。很多时候,涉及多个时间点的安排,不要说孩子觉得烦,家长也会烦,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本能地不喜欢枯燥繁琐的计划。对于较复杂的计划,如果愿意自觉执行,主要是基于两种原因:一种是趋利,一种是避害。趋利就是为了获得某种明确的利益而主动积极地去做相应的事。例如,在工作单位里,无论这个计划是你制定的,还是领导安排的,你都会认真地去执行。因为这跟你的薪水,利益挂勾。避害的意思就是避免遭到伤害,损失或惩罚。例如,在学校里,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各科作业及活动安排就相当于是计划了。如果学生不执行,就会受到老师的处罚。所以迫于压力,大部分学生就算不喜欢也会照做,这就是避害。

但一离开学校这个环境,回到家里时就变回原样了,对父母制定的计划却视若无睹。因为很多家长都没时间或没耐心,陪伴和监督孩子计划的执行。而且当应该执行家教时,要么舍不得处罚,要么处罚不当,最后造成孩子更加厌学和磨蹭。

其实搞时间管理时,可以不用给孩子制定计划。 主要遵循两个原则:简单清晰和得寸进尺 。举例,以前我有个邻居的孩子读三年级,因沉迷 游戏 严重影响了学习。我这个邻居本身也不太反对孩子打 游戏 ,但前提是要有所节制,不能影响学习。他也对儿子进行了多次打骂,但不管用。后来他终于想到了时间管理的方法。

他问儿子:“你一天准备玩几个小时的 游戏 ?”他儿子想了想说:“一个小时吧。”他说:“玩一个小时,你可能不过瘾。不如这样吧:如果你先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就可以玩一个半小时;但如果你在没做好作业前玩 游戏 ,那就只能玩一个小时。你看怎么样?”他儿子没想到他会这么开明,非常兴奋地答应了。然后赶紧去做作业。做完作业后才开始玩 游戏 。这时这个邻居又对儿子说:“你看看时间,告诉我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他儿子看了钟后确定了打 游戏 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并保证到点就结束,还和父亲击掌为誓。

就这样,每次他儿子为了争取更多的 游戏 时间都是先完成作业,并确定时间段后再玩 游戏 。最初,他儿子的作业质量也不是很好,也有拖延时间的情况。但在他的监督下,他儿子做作业的质量越来越好,学习成绩也在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他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了,说好玩多久就玩多久,到了时间点就自觉地停止了。

邻居看到成效后又“得寸进尺”地增加了其他方面的时间管理,包括每天早晨读英语的时间安排,每晚跳绳的时间安排等等。他儿子也慢慢适应了在不同时间做不同事情的习惯,并越来越有规律。期末时他老师给他颁发了进步显著奖。

这个邻居一开始就没有做过任何计划,而是一点一点地增加时间管理项目。他这个精简版的时间管理, 其关键就是让孩子自己确定做事的起止时间 ,并适当监督。这样做的好处是轻松无压力,双方都乐于接受和执行。当然仅仅是时间管理还不够,他还有一个让孩子变得积极的妙招。

国外有个心理学的实验。心理学家将两只猴子关在不同的笼子里,每个笼子里都有一个按钮。第一个笼子里的猴子只要一按按钮,就有食物从旁边的管道出来掉进笼里,每次都有。但第二个笼子的情况却不同,猴子按按钮后,有时候有食物出来,有时候却没有,而且毫无规律。理论上来讲,第一个笼子的确定性很强,因为贪多,第一只猴子按按钮的次数也应该最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后,心理学家却惊讶地发现,第二个笼子里的猴子按按钮的次数远多于第一个笼子里的猴子。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原理就是“不确定”。因为第二个猴子不知道哪一次会有食物,哪一次不会有。这种不确定性会激发它疯狂地按按钮,只要按得越多得到食物的机会就越大。

我们人类也着迷这种不确定性,而且还有更强的幻想力。这也是赌徒为何痴迷赌博的上瘾机制。当赌徒对于不确定性的美好幻想浓度很高时,他们会完全忽视输钱的后果和痛苦感觉,因此他们在赌的过程中,只有赢的信念而“不怕输”。但猴子按按钮没有输的后果,而赌博却有输的概率。

同样的道理,我的邻居就运用了“不定性奖励”的方法。例如,他儿子在认真做作业时,他可能会奖给他一个零食。儿子在晨读时过去给其一个拥抱。儿子正在收拾房间时,给他一通赞美。

而且这些奖励是不确定的:有时候有、有时候又没有、有时候是精神奖励、有时候又是物质奖励。他儿子对这种不定时,不定性的奖励是很期待的,所以他会更加积极地学习和表现。

总之, 时间管理可以培养习惯,不定奖励可以培养激情 。有了好习惯和激情,磨蹭与偷懒等坏毛病就将不攻自破。

当然,雕像表演,时间管理和不定性奖励这三个技巧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孩子成长,用在员工管理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还可以使本就拥有赏罚权的管理者做事更有张力。

如何引导孩子走出叛逆?

  1相互尊重。

  孩子的想法与父母的想法不同,从而导致沟通上的冲突。 所以,父母和孩子一定要相互理解和尊重,不要干涉对方的隐私,给对方应有的空间。 生活中,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给出自己的意见,让孩子自己考虑。

  2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是孩子们生活的港湾。 和谐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温暖,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会更有安全感。 所以,和谐的家庭和父母一定会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为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更多的沟通。

  父母应该放下父母的身份,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 家长要注重启发和诱导,让彼此了解自己的想法。 同时,也要提醒自己保持冷静,避免心急。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4 了解他们。

  理解的核心是父母可以学会倾听和容忍孩子的想法。 也许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代沟,也许父母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图,而不是完全否认,这样沟通才能继续,不至于以争吵告终。

  5 多做运动。

  青春期的孩子荷尔蒙水平高,经常表现出躁动和情绪化的表现。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锻炼,不仅可以在发育阶段强身健体,还可以缓解情绪,释放能量。

  因此,孩子应该从小培养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运动,多做一些亲子活动,有利于促进沟通,实现家庭和谐。

  6、积极正面引导。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习惯性地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往往是凭经验教训孩子。  “我说的都对,我是你爸爸,你一定要听我的”,“不听我的话,你迟早会后悔的。” 但是,这种花言巧语越多,就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 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一种有效的教育。

11岁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

1、拒绝以暴制暴

当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时,家长切记一条,那就是不能以暴制暴,这样做只会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沟通为主,教育为辅,在跟孩子谈心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孩子的想法,然后以交朋友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2、要有足够的耐心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叛逆的情况下容易激动,甚至会大吼大叫,这样对待孩子也是错误的。家长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可以坐下来与孩子谈一谈到底希望父母怎样做,必要的时候可以问一问孩子自己的缺点,然后自己也要及时改正。

3、多与孩子沟通

大部分叛逆的孩子是缺乏家庭沟通的,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生活不管不顾,就会导致孩子叛逆。建议家长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进行心理沟通,有助于缓和亲子关系。

11岁男孩子叛逆期怎么沟通

1、不要演讲

将对话浓缩为几个要点,然后让孩子对这些要点做出回应。拥有具体要点可减轻沟通不畅,同时使他继续进行对话。另外,允许他回答每个问题,将使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处理问题过程。同时,也要确保家长参与了对话而不是孩子唱独角戏。

2、给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以律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并为有这样的父母而引以自豪。这就给父母与孩子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顺势方法化解孩子情绪

这是一种心理学方法。当孩子对父母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时,他会故意做一些事情来气父母,目的是激怒父母,如果父母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就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局。

4、尊重他的隐私

儿子需要妈妈充当他最信任的“红颜知己”。然而,我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辜负了他们的信任。我们可能会认为儿子说的事情很有趣,但他们不喜欢我们重复他们的话,把他们的糗事告诉其他人。他们的意思是:“一定要保密,妈妈!”

5、保持冷静

如果你焦躁不安,声音越来越高,儿子不会理会你想说什么。迫于无奈,他可能会留在房间里。但他会终止谈话,把你拒之门外。

十九岁女孩不听话怎么办?

1、走进孩子的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这个时候的女孩子很容易情绪波动,感情十分脆弱,此时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适时引导帮助。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这点尤其重要。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所思、所好、所行,才能走入孩子的世界。

2、有些家长习惯于向孩子发布“禁令”,这种简单的教育方式通常不太奏效,反而会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故意违一次禁试试。比如:有的家长规定孩子玩游戏机不得超过一小时。这一规定本身并无不当之处,但若家长只是一禁了事,并不向孩子解释具体的理由,那么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会故意连续玩上两三个小时不罢手。如果家长事前做好细致的说服工作,让孩子明白连续玩游戏机的时间过长会影响视力,造成颈椎腰椎疲劳,导致大脑工作效率下降,那么孩子有意犯禁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事实上,孩子并不会无缘无故地存心与家长过不去,只要耐心细致地阐明事理,孩子是会欣然接受成人的教育的,哪怕是禁令。

3、“尊重”是最好的药方。尊重孩子一是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二是要给孩子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三是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既有助于消除逆反心理,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19岁的女孩不听话的原因:

1、19岁虽说是成人,也不算是一个真正有阅历有经历的成年人。这个年龄心理、生理、情感、学习、交友、人际等方面的烦恼不请自来。这是这个年龄孩子特征表现,很正常不要大惊小怪。

2、家长的强迫限制。19岁的女孩已经有了自己基本的价值判断,她可能已经有自己的一想法,不想再听你们的意见,她和男孩子不一样,比男孩子更敏感,更容易情绪化。她更渴望独立和自由,不想被父母管束,渴望能有一个安静的不被别人打扰的私密空间。同时,也渴望爸妈能够尊重和理解自己。在这样的心理条件下,父母过多的限制,过多的要求,过多的管束,过多的干预和强行矫正她的想法,她当然会觉得烦了。

一、分享

两个孩子大部分吵架,就是因为不想分享自己的东西。尤其是老大在老二出生前什么的都是他的,老二出生之后要分给老二自然会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父母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去分享自己的东西。

有些父母为了表示自己的公平,经常买东西就买两个孩子的,而恰恰是家长的这种举动 让孩子更不会去分享,都有了就不想再交换了。

二、接受两个孩子的不同

许多父母会觉得自己和哪一个孩子比较投缘,所以会特别向着这个孩子。而另一个孩子却因为性格上不讨喜所以更加的被冷落。父母如果有这样的心里的话,很容易导致不讨喜的孩子性格更加的孤僻,而喜欢的孩子就会更加的放肆。

父母要学会接受两个孩子的不同性格根据孩子不同的性格去教导孩子。对于孩子要多多鼓励尽量不要在两个孩子之间比较。

三、可以给孩子独占父母的时间

两个孩子的家庭出门儿时都往往会带着两个孩子一块,生怕带一个孩子出门儿另外一个孩子会心里感到不舒服。但如果在出门的时候父母把精力都放在比较闹腾的那个孩子身上,另一个孩子也会被冷落。

所以当孩子戒奶以后,可以单独带一个孩子出门,给他想要的父母独处时间,多给他一些爱。让他觉得自己也是被父母呵护的。

四、自己解决问题

就像上边儿我这个同学的经历,两个孩子有矛盾总是向妈妈告状,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如果妈妈能够让孩子自己解决,估计两个人一会就好了。妈妈一介入孩子就会认为妈妈偏心,矛盾只会升级,不会解决。

家里如果有两个宝宝的话,两个孩子之间少不了吵吵闹闹,发生矛盾的时候要让孩子自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话再由爸爸妈妈出面。两个孩子如果性格不同的话,父母在教育上也是要有差别的。水虽然端不平,但是还是要公平对待孩子的。

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处理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他们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存在,未来他们需要互相扶持着成长。不要让孩子因为父母的偏爱而产生对另一个孩子的怨恨。家长要做的是增强两个孩子的感情,而不是破坏他们的感情。

       不同的叛逆时期需要不同的应对方式。 青春期的叛逆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 作为父母,请注意以下几点,相信与孩子的沟通会有所改善:

  1、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会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很多人说,小时候叛逆的孩子千万不能打骂,这样会加剧亲子关系的恶化。 其实,适当的惩罚孩子是好的。 孩子在学校可能不敢对老师的要求太严格,基本上只是点到为止。

  在家里,作为家长,一定要想办法管教孩子,让他们知道有约束。 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如果不克制,后果其实是很严重的。 我们经常看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这些问题大多与叛乱时期儿童的无法无天分不开。

  因此,我建议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和批评教育。 这里必须记住:抚养或不教是父亲的错。

  2从我做起,树立榜样。

  孩子到了青春期的叛逆期后,很多家长都会过于着急,动不动就暴殄天物。 他们甚至不问事件的原因和过程。 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被打死。

  这种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父母此时不能以身作则,孩子很快就会学起来。 孩子的性格其实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而且和父母的性格也有一定的联系。

  3、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孩子的声音。

  放下为人父母的心,与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 我们都经历过青春的叛逆期,而我们同样痛恨的是,在我们最叛逆的时候,父母总是在最上面,只有斥责和厌恶。

  因此,与孩子交朋友也应该成为父母的必修课。 只有放下姿态,成为朋友,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听到孩子的声音。

  4、多关注孩子的爱好。

  孩子再叛逆,也有喜欢做的事,喜欢的人,爱好。 如果你想有无穷无尽的话对你的孩子说,你必须知道你的孩子喜欢什么,他的爱好是什么。 一旦你谈论这些话题,你的孩子就会有无穷无尽的东西与你分享。 这就是兴趣的魔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27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