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写道:“如果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你体验过爱情的幸福吗?’我的回答是:‘没有,没有,一点都没有!’但是,如果问我是否能理解爱情的巨大威力,那么我将回答:‘能够,能够,能够!’在我的音乐作品中,难道我还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去表达爱情的痛苦与幸福吗!”
柴科夫斯基在器乐作品中还写了一些著名的单章性的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1812序曲》(1880)、《意大利随想曲》(1880)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接受МА巴拉基列夫的建议而作,取材于莎士比亚原著,概括地表现了原著的主题思想。《1812序曲》是应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救主大教堂重建落成而作。救主大教堂于1812年毁于拿破仑入侵,故题名为《1812序曲》。这是一部以音乐描绘战争的通俗性乐队作品。其中的主题多采用了人们较熟悉的曲调,如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民歌《在大门旁》以及《马赛曲》、沙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的片断等,分别表现战争双方的形象。《意大利随想曲》反映了柴可夫斯基多次旅居意大利所得到的生活感受,特别是意大利民歌所唤起的鲜明印象。
在柴科夫斯基为数不多的室内乐作品方面,以他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1871)和《a小调钢琴三重奏》(1881~1882)最为著名。这两部作品都显示了柴科夫斯基在室内乐方面所具有的鲜明民族风格的独创性。特别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2乐章“如歌的行板”,以乌克兰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为主题,更是脍炙人口。大文豪Л托尔斯泰曾被此曲感动得流泪,他说,从这个作品中可以“接融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a小调钢琴三重奏》是为悼念НГ鲁宾斯坦而作,全曲只有两个乐章,但第2乐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但全曲仍具有3个乐章的结构特点。柴科夫斯基以深沉的悼念和对往事的亲切回忆来寄托对亡友的哀思。
柴科夫斯基在声乐浪漫曲方面也写出许多为人喜爱的珍品。他的浪漫曲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情感真挚。最突出的是那些戏剧性抒情浪漫曲,在这类浪漫曲中,也同柴可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一样,深刻体现了主人公对光明幸福的渴望同黑暗现实间的激烈矛盾。如《遗忘得真快》(1870)、《在热闹的舞会上》(1878)、《我们曾坐在一起》(1893)、《夜》(1893)等等。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著名音乐研究家大卫.布朗在他的《柴可夫斯基传》一书中披露了他的研究发现。他的说法是,柴可夫斯基当年与一位贵族的侄儿发生了同性恋关系,这位贵族写信向沙皇投诉。这封信层层传递,很多官员都了解了这桩隐私,其中包括一个叫亚可比的人,他是柴可夫斯基在圣彼得堡一所著名学校的校友。亚可比担心这种同性恋关系暴光之后会损伤学校的声誉,于是他召集了在圣彼得堡的所有柴可夫斯基的同辈人,在自己家中设了一个道德法庭,法庭讨论了长达5个小时。亚可比的夫人作证说,道德法庭大门紧闭,她无法知道他们都讨论了什么,但会议结束后,柴可夫斯基行路匆匆,脸色苍白。后来亚可比告诉她,道德法庭决定让柴可夫斯基结束自己的生命。
许多人都倾向于相信这种说法,因为从大量披露出来的史料看,柴可夫斯基的确有同性恋倾向,柴可夫斯基的孙女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定居在美国的俄罗斯人波南克斯基对柴可夫斯基的死因发表了不同看法,他在自己的一本书中写道:
有关道德法庭的传说站不住脚,它有着致命的漏洞。众所周知,当时的俄国已经算是文明社会,一群有学问又完全懂得法律的人成立个什么道德法庭,私自将一个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一个受宫廷保护的不可多得的人才处以极刑,就像中世纪的宗教法庭仍在英国秘密开庭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柴可夫斯基存在着同性恋倾向也许是不争之事实,也许正因为此,他的婚姻才充满不幸。他的妻子是他先前的一名学生,这段婚姻使柴可夫斯基几近精神崩溃,他曾经尝试过自杀。
有关异常情感的苦恼、痛苦和羞愧,在他的日记和书信里都有所显露。他在给他的兄弟的一封信里曾经描绘过他绝望的悲哀,他的这位兄弟也是一位同性恋者:
你和我是如此不幸,我们在整个生命里都享受不到完全的爱和幸福,哪怕是一秒钟……
至于到底是怎样的,就看你自己的相信了。
到十九世纪的下半叶,柴可夫斯基和同时期的“强力集团”五位成员一起,继承俄罗斯民族乐派奠基者格林卡开创的事业,成为俄罗斯新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虽然在西方引起不同的评价,认为他追随德、法风格,缺少民族性,但俄罗斯人民热爱他、尊崇他,斯特拉文斯基曾说过:“他是我们所有人中最彻底的俄罗斯人”。他和“强力集团”的艺术趣味与追求是有不同,但他们以各自所擅长的方式,共同为俄罗斯音乐做出了贡献。柴可夫斯基作为俄罗斯的作曲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十分注意广泛地吸收西欧音乐的创作技巧,他所关注的题材不是英雄性的史诗、俄罗斯帝王的功过,而是现实中普通人的情感体验;不是群众性宏伟气魄的大场面,或奇妙、富于幻想的神话故事,而是作曲家本人“经历过或看到过的”,能使柴可夫斯基自己“感动的情节和冲突”。这种突出强调个人主观意识的创作思想,体现在他的大量作品里,使他的音乐创作具有独特的个性,以其感情的强烈起伏和诚挚动人为最突出的特征。
在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创作中,最著名的可以说是《悲怆(第六)交响曲》。这是他生前最后的一部作品,被人称做“天鹅之歌”,意味那天鹅临死前最美的歌。而 “悲怆”这个标题,是柴可夫斯基在作品完成后,再考虑加上去的。他在与友人的通信、谈话中,屡次涉及到音乐作品的标题性问题,对那些“不表现任何内容,只无谓地玩弄和弦、节奏和转调的交响曲作品”很反感,从这个意义上,他不反对把自己的作品视为“有标题性的”。但柴可夫斯基强调:“这个标题却绝不可能形诸于文字……交响乐不是应该表现难以言传的、出于内心要求而一吐为快的那一切吗?”因此“悲怆”这个词汇,仅仅是交响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的总体概括,并不能以此标题来简单图解整部交响曲。在动手写第六交响曲的前一年——一八九二年,柴可夫斯基已构思了另一部标题交响曲,题名为《生活》,还为它拟了提纲:“第一乐章全是激情、满怀信心、渴望有所作为。应该写得简短。(末乐章死亡是破坏的后果),第二乐章是爱情,第三乐章是失望,第四乐章则以生命的熄灭来结束,同样,也是简短的。”就是说,柴可夫斯基曾想写一部有关人生——青春、爱情、老年、死亡的哲理性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没有写下去。但用音乐来表现作曲家对人生的体验与思索的意图,并没因此放弃,而是渗透在一八九三年第六交响曲的创作构思中。柴可夫斯基自认为《悲怆》“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最真诚的一部”, “毫不夸大地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曲了……”。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作家生平作品目录:《小提琴协奏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一八一二年序曲》、《四季》、《罗密欧与朱丽叶》、《胡桃夹子》、舞剧《天鹅湖》、《忧郁小夜曲》等。
小提琴协奏曲(ViolinConcerto),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是柴氏应其友LeopoldAuer而写的。此老兄当时拒绝演奏(不适小提琴演奏是当时使用的字眼)。这个曲子就这样束之高阁,直到另一位小提琴新秀AdolfBrodsky同意姑且一试时才得以公开於世。1881年12月04日全曲由Brodsky在李希特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中首次演奏此曲。不料恶评旋踵而至;当时维也纳评论界泰斗EduardHanslick曾说:「听众可以看到小提琴已非在演奏,它在猛拉後支离破碎,反弹而将演奏者打得鼻青脸肿。」柴氏至此再度陷入低潮,然而Brodsky不为所屈、继续在莫斯科和伦敦演奏此曲。他的坚忍不但赢得柴氏的感激,也使这首杰作得以获得世人的接纳。不过Auer也赢得柴氏的谅解,在独奏部分略作修正,而成为今天的标准版本。
第五交响曲作于1888年。在本交响曲创作之前,柴科夫斯基曾长期移居西欧,所以此间他的作品也就显示出“西欧派”的色彩。此交响曲是他回到俄国定居后创作的,曲中融入了他对莫扎特音乐的思慕,全曲采用由贯穿始终的“命运”主题所构成的循环形式,这些对柴科夫斯基而言都是新的尝试。柴科夫斯基在原作的札记中指出:“这一作品是从完全听从命运,到对命运发生怀疑,最后决心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表现的是肯定生活的思想。”1888年,柴科夫斯基在给他的友人梅克夫人的信中指出:“我虽然还不很老,但已经开始感到年龄的威胁,身体极容易疲倦,精神不比往常。无论弹钢琴,还是夜里读书,都感到非常吃力。”可见这一作品是他在健康状况不佳的时候完成的,曲中所体现出来的“与命运斗争”的主题,或许与此有关。
第六交响乐“悲怆”(SymphonyNo6“Pathetique”)B小调,(OP74),作于1893年。这部作品题献给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它的标题是《悲怆》,悲怆的标题是柴可夫斯基弟弟的建议。柴可夫斯基曾说明:“这部交响曲的构图归根结底是‘生活’。”
第七交响乐-降E大调交响乐(SymphonyInEFlatMajor-SymphonyNo7)。众所周知柴可夫斯基写了6部交响乐,其中后三部更是柴氏的代表作,到现在还是音乐会经常演出的曲目。那又何来一部“第七”交响乐呢?其实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Zhizn)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
一八一二年序曲完成于1880年10月,是尼古拉·鲁宾斯坦委托柴科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创作的作品,也是柴科夫斯基最受人们欢迎的作品之一。作品于1882年8月8日首次演出时,就受到了听众极其热烈的欢迎。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加上乐队宏大的气势及乐曲末段的钟、鼓和排炮齐鸣的热烈气氛,使当时的听众非常兴奋,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演出中动用了超大规模的乐队,并在结尾处加了一个军乐队,还动用了大炮。这部序曲能为柴科夫斯基赢得声誊并被推为他的代表作品,是作者没有预料到的。序曲《一八一二年》的历史内容是:法国拿破仑于一八一二年调动了上万大军侵入俄国境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逼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放弃莫斯科,三十万居民百分之九十撤出莫斯科。农民们纷纷加入游击队,烧掉了粮食,使拿破仑的侵略军在冰天雪地里饿着肚子作战。拿破仑的军队由于经不起俄军的反攻和游击队的袭击,结果惨遭失败,拿破仑绕道德境才逃回法国。俄国人民以骄傲的心情读着库图佐夫的对军队的文告:“勇敢和胜利的军队!你们终于站在帝国主义的边疆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救星,俄罗斯用这个名字来欢迎你们,你们在这次迅速进军中建立起来的不平凡的功绩,使全国人民都感到惊奇,并带来了我们永远的光荣。”
1875柴可夫斯基受彼得堡《小说家》杂志发行人之托,每月按俄罗斯的著名诗人的题诗写一首与之相适应的钢琴曲。于是他嘱咐男仆,每月到时候提醒他写作,写完一首交稿一首。唯有六月和十一月引不起他的创作灵感,只好用《船歌》作为六月,《雪橇》作为十一月,从而写全了十二个月的十二首钢琴曲。1882年以套曲形式,题名《四季》正式出版。
《如歌的行板》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子与三拍子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柴科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意大利随想曲完成于1880年夏,初演于同年十二月十八日。1879年十二月至第二年三月,柴科夫斯基曾旅居意大利罗马,其间广泛收集了意大利的民间音乐素材。1880年二月十七日,柴科夫斯基在给他的友人梅克夫人的信中说:“在过去的数天中,我已写好了《意大利随想曲》的草稿,这是根据意大利民间的若干流行曲调而写成的。我想这一作品是成功的;它所以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要归功于这些从无意中得来的动人曲调——有些是我从民歌集里收集来的,有些是我在马路上亲耳听到的。”由此可见,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之所以雅俗共赏,流传广泛,与他不断从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有着密切关系。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作于1869年,1870和1880年分别进行修订。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当时作者只有29岁),也是他流传最广泛的作品之一。题材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分别是蒙泰欧和凯普莱特两大贵族家族的青年男女,虽有劳伦斯神父相助,但终因两个家族的世仇,导致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柴科夫斯基采用着重刻划悲剧的中心人物的手法,使乐曲成功地体现了戏剧的主题思想。在音乐史中,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是非常多的,柴科夫斯基的这部幻想序曲便是其中非常成功的一部。
舞剧《胡桃夹子》两幕三场梦幻芭蕾舞剧,作于1892年。剧本是彼季帕根据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及大仲马的改编本写成的。作者从舞剧中选了六首曲子作为《胡桃夹子组曲》,同年3月7日在一次交响乐演奏会上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年12月6日舞剧在彼得堡首演。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的三部芭蕾舞剧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舞蹈舞台上久演不衰的舞剧精品之一。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
舞剧《天鹅湖》四幕芭蕾舞剧,作品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著。《天鹅湖》至今仍是舞蹈家们所遵循的楷模,同时也是一部现实主义舞剧的典范。
忧郁小夜曲作于1875年,小提琴独奏,管弦乐伴奏的乐曲(在演奏会上,通常以钢琴伴奏演出),1876年首演于莫斯科。本曲具有浓厚的俄罗斯民族音乐色彩,既有悲痛的情调,又有甜美的韵味,是通俗演奏会常选的曲目。一般来说,器乐上的小夜曲都是一些象轻快的组曲一样的为情人而唱的歌曲,但在这首乐曲里,柴科夫斯基却把它解释为像声乐的小夜曲一样的为情人而唱的歌曲。或许也可以说是一首“给无情人之歌”了。乐曲为行板,降b小调,后又转为降a小调,3/4拍子。小提琴独奏的主题在G弦上展开,如长吁短叹般甜美而又充满悲情,饱含着抑郁的色彩。
柴可夫斯基音乐风格分析
在查科夫斯基的作品中不难发现,这位伟大的天才艺术家将自己毕生的感情、生活和对社会的认识融入到了艺术创作中。不断的情感挫折和社会环境的恶化,使他的音乐带有很大的悲怆味道。
肖像
19世纪的俄罗斯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专制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自由。柴可夫斯基是这一时期最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俄罗斯特有的民族风格。同时,他的作品充分表达了他对生活各方面的不满,具有严重的抒情性和悲剧色彩。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以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为巨大的背景音,依靠生动传神的旋律,对自己的感情生活极度自卑。他创作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旋律,这些旋律看似柔和,缺乏与人心的接触,平静的湖面下总有汹涌的波涛。柴可夫斯基给别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享受,却饱受矛盾生活的折磨。他抑郁了很多,有时甚至想过自杀,但最后还是因为河水冰冷而放弃了。他人生的悲剧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这也伴随着他的音乐。
伟大而神经质的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他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这些都反映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柴可夫斯基把自己融入了生活,把生活写成了艺术,也许他的生活很悲惨,但他的音乐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是谁?
柴可夫斯基于1840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是一名采矿工程师。在父亲的眼里,柴可夫斯基是他的继承和发展。后来柴可夫斯基一家搬到了圣彼得堡。作为父亲,因为现实,他希望柴可夫斯基有更多的发展。
柴可夫斯基雕像
搬到圣彼得堡的柴可夫斯基去法学院学法律,本质上和柴可夫斯基父亲的工作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他很稳定,没有太多的生活考量。事情永远不会和原来想的一样。柴可夫斯基在静修法律的同时选修了音乐。这个时候,他们是不会想到的。正是因为种下的这颗种子,可能成为柴可夫斯基未来最重要的伏笔。
柴可夫斯基毕业后进入司法部,同时开始不断学习音乐。当爱好成为一种生活支配,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柴可夫斯基开始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开始在音乐课堂上学习。最后,柴可夫斯基从司法部辞职,完全投入到音乐狂热中。柴可夫斯基在圣彼得堡教书期间,他的生活和音乐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教书让他无法全身心地投入,但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继续这份工作。在一系列事情发生的同时,柴可夫斯基的父亲并没有刻意阻止儿子的行动,只是提醒他要仔细思考。
也许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父亲的伟大之处。他可能不理解儿子的所作所为,但他没有阻止柴可夫斯基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无言的爱,看似无声却是无形的力量。
柴可夫斯基一生取得了什么成就?
柴可夫斯基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对音乐剧的精通和精湛的刻画上,还体现在他在很多理解上的造诣很深,他在世界音乐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柴可夫斯基雕像
从纯粹的创作角度来看,柴可夫斯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柴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更倾向于表达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追求的信心,而他的后期作品则更具悲剧性和戏剧性。这与他个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和个人的艰辛密切相关。
直到柴可夫斯基去世的前十年,柴可夫斯基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成就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同时也是他内心最矛盾的时候。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反映出激烈的戏剧冲突和他一步步对生活的向往,最后音乐以悲剧收场。他充满激情的终曲,与传统的交响乐相反,造成了在悲伤的气氛中慢节奏的布局。在芭蕾音乐中,柴可夫斯基创造了一部形式完美的古典芭蕾经典。在歌剧舞剧中,他摒弃了以往刻板公式化的开场和表现形式,更注重塑造内心的变化,通过音乐渲染对幸福和希望的强烈追求与残酷现实带来的戏剧效果。
可以说,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民主思潮的音乐领袖,可以说,柴可夫斯基将黑暗时期音乐的束缚公式化,更注重对人内心的刻画,不表现现实生活,而是刻画人在生活中的存在状态,开创了音乐史上的先河,对世界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