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郑谷诗句首联的新和颈联的旧各指什么表达有何特点?

蜀中郑谷诗句首联的新和颈联的旧各指什么表达有何特点?,第1张

郑谷诗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写景咏物、感时伤事、寄赠献酬等三类,其中写景咏物诗80余首,感时伤事诗90余首,寄赠献酬诗140余首。难能可贵的是:其感时伤事诗尽管多抒写自己的情绪,但对民生疾苦多有反映,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在郑谷的诗集中,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是写景咏物诗,尤其是咏物诗。“此类诗世所盛传,《鹧鸪》《燕》《海棠》等篇著。皆颜有韵致,传神写照,不即不离,从旁烘托,切时切地,景物之特征与创作之风格皆得突出,并不拘于比兴寄托。若但以物观物,读其诗,美感每油然而生。然亦有寓意深刻,感慨系之者。”

郑谷绘图

1咏物诗——独具深意,震撼人心

郑谷的咏物诗共40余首,最为有名的是《鹧鸪》。郑谷的咏物诗偏重“写意”,多达30余首“刻画”较少,只有《鹧鸪》《燕》《锦二首》《鹤》《鹭鹫》《山鸟》《苔钱》等几首。并非清人查为仁所言:“咏物有两种:一种刻画,似画家小李将军,则李义山、郑谷、曹唐是也;一种写意,工者颇多,要以少陵为宗。”其刻画之咏物诗,当以《鹧鸪》为代表。诗云。

郑谷的《鹧鸪》

全诗虽虚实结合,却只有颈联为虚写。郑谷因之得名“郑鹧鸪”,全在刻画之贴切:“首二句赋鹧鸪,言平芜春暖,锦翼齐飞,颇似山鸡之文采。三、四句虚咏之,专尚神韵。鹧鸪以湘楚为多,青草湖边,黄陵庙里,在古色苍茫之地,当雨昏花落之时,适有三两鹧鸪,哀音啼遍。故五、六句接以游子闻声,而青衫泪湿,佳人按拍,而翠黛愁低也。末句言春尽湘江,斜阳相唤,就题作收束而已。”梅成栋以为颔联写得最好:“三、四句一往有远神,耐人百回读。”

一只鹧鸪

事实上,颔联妙在:以“雨昏”“花落”“鸟啼”,营造出一派凄迷哀婉之象。自然意象“青草”“湖边”与人文意象“黄陵”“庙里”,两者相辅相成。一青一黄,一葱郁,一衰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历史的沧桑感铺天盖地而来。而作者却巧妙地“以物色衬地名”,浑然天成。不仅如此,尾联亦颇见功力。妙在“相呼相应湘江阔”之句,作者深谙音律之美,以三个“xiang”音连缀,既写出鹧鸪的群聚习惯,又点明地点,将作者自身介入到诗歌意境之中。“竹深日向西”,“苦竹”虽为竹名,但正因为这一音之谐,又正好映射出作者的心境:夕阳西下,倦鸟归林,而游子落,无家可归,念之断肠。

一群鹧鸪

关于《鹧鸪》一诗,施蛰存先生的见解别具一格:“这首诗完全是咏物诗,八句全是赋体,不过描写鸪而已。‘雨昏’‘花落’一联很好,但用来咏杜鹃也未尝不可。在郑谷的诗集中,这首诗并不是最好的,更不能以此诗为他的代表作。但一时有‘郑鸪’之名,倒反而把他的好诗埋没了。”其刻画之咏物诗,《燕》亦当与《鹧鸪》相媲美。诗云。

郑谷的《燕》

吟诵之间,燕子的神态,如在目前,惟妙惟肖。“‘郑鹧鸪’又可称‘郑燕子’。”当哉,陆次云之言!《燕》之妙在:其一,结构分明。诗人以总分结构叙写,首句总括燕子的命运,作者显然将自己的情感投注其中,在作者看来,自己就是一只燕子,为了说不清的目标而终年劳碌,第二句紧承首句为全诗定下基调。其二,叙事宏大。诗歌的颔联从大处着眼,运用色彩对比自然与人文意象对比低飞之态,乱入楼栋正是一个汲汲于仕进的举子形象。“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乃诗中名句,一“窥”字,尽显燕子的情态。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个辛勤的举子形象。

古代诗人

其三,摹写入妙。纵观全诗,句句刻画春燕,摹神写行,尽得其妙。其四,以物拟人。“绮才藻思而含悲辛”,移情于燕子之上,抒发自己的落第之思乃至生命之感。总之,郑谷偏重于刻画的咏物诗,既能巧妙地将主观情感投射于所咏对象之上,在刻画对象特点的同时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融合自然,又极大地增添了诗歌的艺术张力。

参考资料

·《唐诗百话》

·《寒厅诗话》

郑谷

花月楼台近九忂,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此诗所写亦不外乎羁旅思乡之情,是多少诗人写滥了的题材,然而此诗却不落俗套,写出了新意。他选取盛宴这一具有启发性的特定场景,又通过席间歌女演唱的描述,把此种情感写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首联“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先叙明月高悬,灯火万家;继写高楼盛宴,歌清酒酣。整个画面,由远而近,步步引入,不但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人物,而且虚实相间,把那种热闹的气氛也渲染出来了。鲜花明月,春风酒楼,此情此景,本该陶然自乐,把一切的人间烦恼全抛弃。却不料“花近高楼伤客心”(杜甫《登楼》),即便是在如此欢乐的时刻,诗人也难以排遣心底的寂寞。京城虽为繁华之地,目下亦不乏欢歌笑语,然终非故乡。此两句,平实写来,却字字有情。从灯红酒绿的描述中,读者感受到的却是诗人深沉、凝重的凄楚之情。真所谓“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三、四句进而抒情。诗人的笔锋由场景的描绘转向人物内心的剖析。通过听歌时“江南客”微妙的心理变化,抒写漂泊异乡的客恨离愁。

看来此位歌女亦非等闲之辈,她的歌唱显然是倾注了发自内心的真情,致使听歌者不由自主地受到感动。这种感情上的共鸣,是比“酒”更能“醉”人的。可不是吗 “清歌一曲”已撩动了诗人思乡的情怀,倘若还要唱起效鹧鸪“行不得也哥哥”之声的《鹧鸪曲》来,让这位“江南客”再听下去,只怕是不能自已了。未听情先怯,故而招呼歌女,郑重地请求:“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这一举动,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难言之隐,让读者再一次感受到诗人心灵的重负,从而使诗篇产生了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此外,诗人将诗赠给歌者,亦有其苦心在。所写听歌后的如醉如痴之状,未必全是为了称赞女子的善歌,“心有灵犀一点通”,人间知音难求,如今既有这种心灵上的相通,何不引为知己而此种企求,恰恰是异乡之客寂寞心理的反映。故而,诗人又从另一个侧面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把诗人的情怀抒写得更加充分,更加深沉。

郑都官以《鹧鸪》诗得名,今即指“煖戏烟芜”云云之七律也。此诗殊非高作,何以得名于时郑又有《贻歌者》云: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此虽浅,然较彼咏《鹧鸪》之七律却胜。(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

听歌纵酒,本以排遣客愁。丁宁歌者,勿唱《鹧鸪》江南之曲,动我乡思,正见其乡心之深切也。(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宿建德 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4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