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的孩子叛逆期不听话怎么办?

十二岁的孩子叛逆期不听话怎么办?,第1张

众所周知,青春期的孩子是最难管教的,但也是孩子未来成长的分水岭,如果这个阶段一旦走上迷途,那么就很难有出息,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完美地渡过这道坎。在孩子叛逆期,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和观察。这位家长,以下3个方面可以引导叛逆的孩子:

1要信任自己的孩子:当孩子信任我们时,就会相信我们说的每一句话,自然而然就不会叛逆了。给孩子更多的关心与信心,他们才会变得更好。

2耐心倾听:无论孩子讲什么,父母要耐心倾听,这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也是了解孩子的一个途径,和孩子聊天一定要耐心,然后教孩子如何做得更好。

3指责孩子要分清场合:当着孩子的同伴指责孩子,孩子会感到难堪和不满,最好等孩子的同伴离开后,再单独和孩子说,告诉他如何修改才不会错。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做错事就打骂他,这样只会让孩子怕你,讨厌你,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之前在我的孩子读初中的时候,他有点不听父母话,他的理解力常常差,背英语总是记不住,各科的成绩都很差。无意在百度看到了可以开启智商的“特斯拉大脑训练”,看完之后,才开始改善了孩子这种的不好状况。孩子的注意力和理解力提高了,各科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相信我的这些话也许能帮到你,我想你也可以实现目标的!

孩子不听话是有原因的,做到以下三点,孩子变得听话又懂事:

1、要把孩子当朋友。平时与孩子沟通过程中,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和他说话,把他当朋友一样,站在他的立场和观点,用他最喜欢的语言和他交流,在聊天的过程中把大道理用简单的语言融进去和他聊,他就爱听,如果都是用命令、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听话,孩子就会反感。在他玩的开心高兴的时候是最容易接受大人教育的。

2、与孩子沟通要注意用语。比如:“昨天放学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今天放学给我立刻回家”,这样孩子就觉得父母管着很烦,有种逆返心理。所以和孩子沟通要注意用语,如:“放学你不及时回家,妈妈很担心,妈妈会去找你的,知道吗,”这样他就容易接受。

3、多观察孩子行为及时改变自己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时,有的小孩虽然不会用语言来反对父母,但他会下意识的用行动或肢体语言反应出来,这时就要靠大人去观察的,从孩子的眼神,肢体语言都可以看的到他的心理状态,如果是很怕很烦的感觉,这时就要改变自己的方式了,换个话题或调整一下环境,千万不能形成习惯。

儿子听不听话可以用六点分析:

1父母总看孩子缺点,挑毛病,骂孩子,这样只能让孩子越来越反感叛逆;

2对孩子关爱太少,只知道一味纠正孩子行为准则;

3孩子已经22岁了,他有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想,家长没做好榜样,孩子肯定不接受;

4不照顾孩子情绪在事情上较真是不合理的,这样显得就没有多大情感;

5总不看孩子优点,孩子得不到肯定,得不到赞美,时间长了再自信的孩子都会回缩成内向;

6不够重视孩子的正确教育与引导,直接影响孩子的三观。

以上六点,做家长的要通过内观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就能找到答案,肯定要先改变自己改变教育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所以,言传不如身教,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改变的父母!

多给孩子一些关爱

家长要有耐心,不要发脾气,不然会适得其反。

天生的感悟力

  不要认为孩子还小,看不出个阴晴冷暖来,其实人的感悟力和交流能力天生就存在了。也许小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他已经可以通过你的语音和表情来感知喜悦还是忧伤,比如笑脸和高昂快速的声音一般都代表快乐的情绪,当宝宝感受到愉悦的信息时,他也会感到快乐。

  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宝宝的年龄越小,我们给予他鼓励的方式就越要多元化,这样他才能从感官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接受,比如鼓掌、微笑、拥抱、眼神的交流、说“你真棒”等等,动作和语言相结合的话,效果会更好,因为宝宝会感觉到更大力度的鼓励。

  鼓励要发自内心

  虽然鼓励并不需要额外花费什么,但是请记住,所有的鼓励和赞美都要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鼓励,一味地鼓励个不停并不一定都是正向的积极的鼓励,反而可能让孩子对大人产生质疑和不信任感。

  20个爱心鼓励,让宝宝顺利成长

  以下我们提供20种绝妙好招,父母可以用这些方法来鼓励您的宝宝,请在具体运用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让宝宝在爱和鼓励的环境中开心成长吧。

  满足基本需求

  对于婴幼儿而言,满足他的基本需求是最重要的。在人生的最初阶段,要给予宝宝持续稳定的爱,尽量满足宝宝一切的身心需要,这将有助于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一般来说,生理上的需要如哭闹、大小便、肚子饿等等,只要马上处理,就可让宝宝立即得到满足,而心理上的需求则比较耗费时间,比如情感上的满足,宝宝的年龄越小,对大人的依赖就越强,这就要求大人要不间断地频繁地出现在宝宝身边,随时向宝宝传递这样的信息:“宝宝,我在乎你。”

  随时来个拥抱

  当宝宝需要拥抱的时候,记得要随时张开双臂,全心全意地将宝宝抱在怀里。要知道,宝宝要求拥抱是在寻求安全感,是想通过和爸爸妈妈的身体接触来获得一种亲密的感受。拥抱之间交流的不仅仅是体温,更重要的是无形的情感交流。

  大声说“我爱你”

  爱,不仅需要时间来培养和积累,更需要用行动来表达。每个人都喜欢听“我爱你”,虽然只是短短的3个字,但威力却是无穷的哦,爱让人充满勇气和希望,想要让宝宝明白你对他的爱,最好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大声说出来,宝宝还小着呢,难以揣摩大人的意愿,如果你来个“爱你在心口难开”,他可真是理解不了呀。

  来,宝贝,亲一个!

  亲吻是接纳对方的一种表示,也是爱的表达方式之一,小宝宝的身上哪儿都是粉嫩嫩的,到处都可以打个kis哟,比如额头、脸颊、脖子甚至是宝宝的小肚皮,在亲吻宝宝的时候配合“啧啧”的声音,则会让宝宝感到更加受用,入睡前来个安吻,可以安抚宝宝的情绪,也能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摸摸小脑袋

  用温暖的大手摸摸宝宝的小脑袋,这是带点溺爱意味的行为,通常这种单纯的肢体行动会伴随着语言一起出现,比如爸爸可以抚摩着宝宝的脑袋说:“好,做得好!”当宝宝情绪沮丧的时候,摸摸他的头还带有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安慰意义,宝宝肯定能真切地感受到。

  甜美的微笑

  和宝宝亲密接触的时候,单是甜蜜的微笑就能让宝宝感到快乐。当宝宝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爸爸妈妈记得要用“微笑”鼓励他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摔疼了,就给他安抚和呵护,跌倒了,就让他自己站起来,或者帮助他站起来,切记不要保护过度,这样不利于孩子养成坚强的性格 。

  美丽的床边故事

  在宝宝睡觉之前,请选择温馨、优美、富有想像力的故事读给宝宝听,让宝宝感觉到温暖和爱护,这样可以安抚宝宝的情绪,以便尽快平稳入睡。另外也可以放音乐给孩子听,但是不要播放讲故事的录音,因为单纯的录音远不如真人的表情加语音效果好。

  鼓励和赞美永远都不多

  不要担心宝宝听不懂赞美的确切含义,即便是他听不懂,单是从你的眼神和表情当中,他也能感觉到那是对他的肯定。自从宝宝出生之后,爸爸妈妈就应该懂得及时、适时地赞美他。宝宝做对了事情得到了鼓励和赞美,会激发一种内在的动力,让宝宝以后表现得更好,一开始宝宝可能会因为想得到赞美而去注意一些行为,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之后,这些良好的行为就会内化成宝宝的一种习惯,行为举止中自然而然地就能流露出来。

  鼓掌

  如果说光是语言上的赞美和鼓励还不足以表达你的欣喜之情,那么就鼓掌好了,掌声是正向的肢体语言,当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候,适时地给予掌声并配合称赞的话语,比如“进步真快呀!”“做得太棒了!”等等,这样对孩子的激励会更大,孩子能感觉到更多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还可以教导宝宝,告诉他要懂得适时地给去鼓励别人。

  神奇贴纸

  对于喜爱小玩具的宝宝而言,漂亮的贴纸具有着很大的魔力。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约定好,当宝宝表现良好的时候,就奖励他一张贴纸,等这些奖励的贴纸积攒到一定的数量时,可以答应宝宝一个小小的请求,这个请求一定要在事先约定好哦,而且最好不要经常拿物质性的东西来做奖励,即便是要拿实物来做奖赏也不要轻易送出,可以选择特别的日子送给宝宝,比如节假日或者家人的生日等等,这样更能让宝宝感受到奖励的可贵。

  颁发“好宝宝”奖状

  既然物质性的奖励不适合经常使用,那就另辟蹊径吧,给宝宝做个“好宝宝”奖状怎么样?拿一张精美的大卡片和一堆可爱的小卡通图案就可以了,宝宝表现好的时候就在大卡片上贴上一张可爱的卡通笑脸,当集满了N张笑脸之后,就换发另外一张更别致的奖状,以此给宝宝长久的鼓励。

  专心听宝宝说话

  当宝宝和您说话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他是小孩就可以心有旁骛地做着其他事情,这是不重视宝宝的表现,请务必专心听宝宝说话,只有宝宝感觉到您愿意听,他才会更有兴趣说下去,从他的言谈中,可以了解到他最近在想什么、喜欢或讨厌什么、碰到了什么好玩的或烦恼的事情等等,虽然也许很琐碎,但这表示宝宝愿意和您分享他的生活。

  5分钟亲亲对谈

  宝宝太小,亲子对话的时间太长也不能全部理解,而且宝宝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亲子对话的时间不要太长,5分钟就足够,重要的是把握好亲子对话的时机,在宝宝愿意和您交谈的时候再开始谈,而且在谈话的时候要全身心地投入。当宝宝还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他的全部,自然会唧唧喳喳和你分享他的一切,等孩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圈之后,便不再依附于父母,如果您那时还希望能和孩子保持儿时的亲密关系,就请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亲子对话的习惯把。……妈咪们:亲子交流乐此不疲  

  吃一顿美味早餐

  经过一夜的漫长睡眠之后,身体的血糖会降低,只有补充营养才能恢复活力,如果空着肚子去上幼儿园的话,不但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有害,还会影响宝宝的情绪和在课堂上的表现,宝宝容易感觉沮丧、提不起精神,学习的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无论您有多么疲劳,请您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宝宝准备一顿美味的早餐。

  温暖的避风港

  Be there whenever he needs you父母要做一处温暖的避风港,让孩子在受伤时有一个疗伤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他需要,父母随时都会在他身边,这样孩子才会有勇气去尝试新的事物,不要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什么是失败和挫折,要知道他也会有负面的情绪,爸爸妈妈要当好他的听众,容纳下他所有的埋怨和牢骚,对于他生气、不开心的原因,既不要责怪也不要取笑。小小孩的情绪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等他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减轻宝宝的分离焦虑

  让孩子随时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的浓浓的爱,将能够大大降低他的分离焦虑。每天送他去幼儿园的时候都拉着他的小手,达到之后亲手把他交到老师手里,让宝宝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在离开时要蹲下和宝宝说再见,告诉他爸爸妈妈要去工作,下午会来接他回家,让他知道在幼儿园内他会度过开心的一天。这样时间久了,宝宝就会知道幼儿园只是白天暂时停留的地方,爸爸妈妈会定时来接他回家,而并非是要抛弃他。

  关爱与管教并行

  鼓励是为了引导孩子重复好的行为,纠正是为了停止孩子不好的行为。要想做一个成功教养孩子的父母,就要懂得关爱和管教同时运用。要知道宝宝有时候是听不进道理的,单凭说教和哄骗都解决不了问题,因此,严格的管教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孩子知道,该守的规矩一定要守,否则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不要担心会吓到孩子,只要您注意管教的方式方法就好,管教孩子也是为了孩子好,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而爱是没有条件可讲的,应该全盘接受。……管教孩子 不要歇斯底里

  陪宝宝一起玩耍

  和宝宝一起玩耍,也是奖励的一种方式,不过要玩什么才好呢?当然最好是益智型的玩具啦,在游戏的同时还能开发宝宝大脑潜能,其实也可以利用日常用品来做玩具,比如扣子啊饮料瓶盖子等等,既可以教孩子来学习数学,又可以学习分类的概念。

  让孩子做主

  2~3的宝宝已经是个小大人啦,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爸爸妈妈总是问他“行不行”“好不好”的时候,他一般都会回答“不行”或“不好”,因为在小小孩的心目中要以“否定”来肯定自己的存在。了解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之后,我们不妨在一些小事情上让宝宝来做一次主,比如玩什么玩具、听什么音乐、穿什么鞋子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宝宝自己去判断、去决定一些事情,并且从中获得成就感。

  换位思考

  大人要尝试着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尽量多揣摩一下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怕黑?为什么会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我们小时候有没有怕过黑?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经常和其他的小朋友打架?很多看似无法理解的问题,只要我们站到孩子的角度去看一下就明白了,孩子的心理本来就是这样的嘛,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之后,我们再加以耐心的引导,问题的解决就不困难了。

一个女性遇到这种问题的确是太悲哀了。但是你也应该好好总结一下,是什么原因会导致你身边的两个男人都让你不快乐。老公出轨很大一方面是和家庭有关的,女人太个性化了,有时男人就想心思了。所以管住老公的方法还是女人多一些温柔,多一些关心,以情感人,这样才能够把心留住。同样的道理也应该适应你的儿子。

作者 | 可乐妈

“臭妈妈,我最讨厌你了!”

喊出这句话后,儿子头也不回地冲进卧室,“哐当”一声关上了门,留我一个人站在原地发愣。

前段时间,儿子对电梯特别感兴趣,每天都坚持要自己按楼层。

但那天我们进电梯的时候,邻居刚好回来,并先一步按亮了楼层,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了——

儿子眼看着电梯开始运行,却不是由自己按的,“哇”得一声就哭出来了。

一旁的邻居不知所措地看着我们,我只好先向邻居道歉,又安慰儿子明天一定让他按。

可儿子不理会,边哭边拉着我的手,要出去重新坐一次。

看我不同意,儿子哭得更大声了,报复似的想去把所有楼层的按钮都按一遍。

他乱发脾气的样子一下子点燃了我的怒火,我一把拽过儿子,照着他的屁股狠狠拍了两巴掌……

以前,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坏脾气,我经常是既崩溃又无奈:

讲道理吧,他压根不听;

不理他呢,他又哭闹个没完没了;

打他骂他,生怕伤了孩子的心。

可后来,我渐渐明白, 孩子发脾气,其实是一件好事呀。

孩子发脾气

标志着独立意识的萌芽

尹建莉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她和朋友们一起吃饭,席间还坐了一位妈妈和她5岁的儿子。

一位朋友给孩子递了瓶可乐,孩子正打算接,妈妈却先一步帮孩子拒绝了,说孩子喝杏仁露就好。

孩子不愿意,并试图抗议:

“你从来都不让我喝可乐,天天让我喝酸奶、杏仁露。”

几番争执后,妈妈失去了耐心,不再理会孩子说什么,而是直接打开了杏仁露。

孩子脾气也上来了,当即表示拒绝用餐,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妈妈却对大家说:

“别理他,这孩子一点也不听话!”

孩子闹脾气的时候,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太任性了”、“小孩子不懂事”。

可实际上, 发脾气才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的标志。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

人的一生要经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完成相应的任务。

从孩子3岁开始,他们就要形成 明确的个人价值观、为自己的事情做抉择、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等等。

只有当这些任务顺利完成,孩子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

可如果爸妈阻止孩子做任务,比如说,代替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就会用发脾气来表示抗议。

闹脾气

是孩子不会表达时的求助信号

前段时间,王诗龄因为挂妈妈电话的事上了热搜。

节目里,李湘给王诗龄打电话,说想她了。

可电话另一端的诗龄却表现得很冷淡:“我一点也不想你,你没什么事的话我就挂了。”

说罢,真的挂断了电话。

李湘被女儿的小脾气搞得下不来台,弹幕也纷纷指责诗龄“任性”、“大**脾气”。

可当李湘说出诗龄发脾气背后的故事时,我却突然很想抱抱这个孩子。

原来是诗龄的老师打电话给李湘,说孩子几项作业没有交。李湘听了很生气,没有问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直接批评了孩子。

而诗龄的小脾气,只是由于被妈妈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后的委屈。

想到这一点后,李湘主动跟诗龄说“咱俩和好吧。”

虽然诗龄听后傲娇地表示:“我只愿意和爸爸和好。”但李湘知道,女儿只是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而已。

正如儿童教育学家金伯莉·布雷恩所说:

“孩子任性、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 情感 的发育超过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对孩子而言,失望、委屈、受伤这些情绪都太复杂了。

所以, 当他们感觉被敷衍、被冤枉、被伤害的时候,他们会下意识地用任性、发脾气,甚至无理取闹来表达自己。

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

阻止发脾气才是

记得看过这样一则视频:

有个小女孩犯了错误后,妈妈惩罚了她。

女孩承认错误后,自己跑回房间关上了门,可妈妈却一直追到门口,反复问她:“错了改不改?”、“该不该被教训?”

最后,女孩彻底崩溃,情绪激动地大喊:

我只是想自己静一静,请你出去!不要打扰我静一静的时间!

妈妈却说:“静一静可以,但你不能关门。”

听到这里,女孩委屈地倒在床上,哭得更伤心了

儿童心理学家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在《让学龄前儿童过得更有意义》一书中写道:

“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

其实,对孩子而言,发脾气本身无害,但如果家长强行压制,看似解决了问题,却可能埋下更大的后患:

记录片《镜子》里,有一位叫张钊的少年,他因为早恋已经辍学了4个月,还禁止父母在家里住。

被拒绝后,他对着父母破口大骂。

可以前的张钊并不是这样子。

事实上,他真正想要的不过是父母理解他的情绪,可父母却一次次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压制他的脾气。

等父母无力压制孩子脾气的那天,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便覆水难收了:

不被允许发脾气的孩子,很可能会坠入讨好型人格的深渊。

我有个朋友是小学老师,前两天,听她说了这样一件事:

班里有个小女孩,被几个男同学霸凌了半年。

直到不久前,被人从楼梯口推下去,摔得满脸是血,家长和老师才知道这件事。

问女孩为什么一直不说,女孩说怕家长骂她,又怕给老师添麻烦。

听见孩子这么说,家长当场就哭了。

原来一直以来,女孩的父母都要求孩子“要懂事”、“不许乱发脾气”,却没想到反而让女儿失去了保护自己的能力。

心理学家西格尔·布莱森说:

那么,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该如何接纳并引导孩子的情绪呢?

我总结了以下3点经验:

1 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让孩子拥有选择权

上次在电梯里打了儿子以后,我就跟儿子约定:

以后如果不着急,我们就等下一班电梯,让他自己按楼层;如果时间不允许,别人先按了电梯,他也要学着理解。

神奇的是,自从按约定执行后,儿子对按电梯的“执念”一下子轻了不少。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真的在意按没按到电梯、喝可乐还是杏仁露,他们渴望的是被尊重,是被当成大人对待。

2 引导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绪

玛丽是一个13个月大的宝宝,有一天,她满屋子乱跑、踢玩具,也不理妈妈。

妈妈观察了一会儿,说:“玛丽,你对妈妈生气了。”

玛丽看着妈妈,不明白生气是什么意思,妈妈接着说:

“当你跑呀踢呀不理我,怎么都觉得不对劲儿的时候,就是生气了。这没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气的。”

这一刻,玛丽的小脸都亮了,她重复道:“生气,生气。”

帮助孩子描述情绪,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焦虑。

或许孩子没办法立刻就平静下来,但是父母的理解和接纳足以让他们感觉安心,这正是情绪疏导的第一步。

3 给孩子一点沉浸在情绪里的时间

电视剧《小谢尔顿》里,有一集小谢尔顿突然在餐桌上冲着家人大吼大叫。

可爸爸却没有立刻制止他,而是耐心地等他发泄完,再温和地询问他心情不好的理由,并告诉孩子愤怒是一种合理的情绪,但小谢尔顿处理情绪的方式是完全错误的。

等儿子平静下来后,两人达成了共识,先向家人道歉再吃完晚餐。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理智脑通常比情绪脑发育落后。特别是对6岁以前的孩子而言,他们比成年人需要更长的时间平复情绪。

所以有时候,家长不一定要让孩子立即认错,给他们一点平静的时间同样很重要。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尽可能保持平和,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的处理办法,藏着孩子未来的样子。

正如有句话说的,当孩子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刻,正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

最后,别忘了抱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并告诉他们:

没关系,妈妈会一直爱着你。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去完成一件事简直是太难了,

但是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1、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碰到宝宝这种自律性差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总是反反复复地用“不准”“不能”等强制命令,殊不知宝宝会因此产生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甚至出现心理反抗的倾向。

2、责任在哪里 责任感是自律产生的基础。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宝宝普遍都缺乏责任感的培养,一些宝宝力所能及的家务都是由成人包办。即使宝宝完成了任务,家长也会认为那是宝宝的一时冲动、好玩而不予重视和关注。家长的一些消极评价也会让宝宝的失去自信心,使宝宝无法坚持到底,从而造成了孩子的任务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

3、好奇心使然 宝宝喜欢干扰别人,容易被其它事物所吸引,其实是宝宝的模仿能力极强以及有好奇心的表现。家长要理解宝宝的这种心理发展特点,要尊重宝宝的这种模仿和好奇的心理特质,充分地给宝宝提供模仿和有新奇感的对象。 让宝宝多多认识事物,并鼓励宝宝当小老师,让宝宝享受不断更新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这样才能有助于家长更好的进行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秩序美感,这样也才能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和自律性。

4、因为他还小 其实宝宝的这种所谓自律性差是和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的。比如,宝宝不能完成一项家长要求的任务,可能是因为他的肌肉运动缺乏协调动作的能力,当宝宝的这些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有了提高,他们控制自己的能力也就会有所提高。

5、哭闹成法宝 当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孩子就会经常大吵大闹,这说明平时家长对孩子情绪方面的自我控制的培养并不重视,孩子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哭闹当成法宝。因此,家长要重视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关心宝宝的情绪问题,培养宝宝的情绪自制。

6、规则要不要 有很多家长都不重视对孩子树立规则的意识,就算制定了规则的也只是基本停留在孩子的生理上,还没有上升到孩子的行为品德规则上,这也是孩子自律能力发展较弱的原因之一。

7、孩子最初的自我控制,是在外界纪律的制约和成人语言的影响下,从遵守规则开始的,因此,家长在家中应该为宝宝制定一些基本的饮食、作息、行为和品德规则。

对于孩子自律性差的原因你了解了吗?一定要用正确的态度和孩子沟通交流。

希望能帮助到你,谢谢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5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