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关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在听、说、读、写中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情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教育;思考运用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心理反应。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呢?
一、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应该具备情感素质
实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关键在教师。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有着深厚的感情,要有发自内心的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保持积极、深厚的情感,自我动情、移情体悟,调控情感。教师在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爱憎、荣辱等问题上要有正确的观点、鲜明的态度。唯能如此,语文教师才能言传身教,通过教学,在学生身上培养出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其次,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做到入情、入境、入化,充分进入角色,适时适度地把握、调控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再次,教师要善于表情达意,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艺术,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把课文里的和自己心里的思想情感、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总之,要花气力上好语文课,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教学技巧,还需要有良好的情感调控力。
二、加强情感教育,语文教学题中固有之义
从语言的具体运用来说,“言为心声”,任何人说的话都反映他内心的某种情感,从文章学上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文章从来都是“有情物”。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教材可说涉及了过去和现在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从教学的主体和客体来说,师生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中,面对充满情感涟漪和波涛的教材,面对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不可能不产生种种情感体验。如课文《一件小事》,这是一篇用第一人称写的小说,小说中的“我”反映了作者的某些思想,如谴责军阀统治,严于解剖自己等。文中的心理描写对表现“我”的思想感情起到很好的作用。作品中的“我”对车夫的举动产生敬佩之情,同时感到自己的渺小,赞扬了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和“我”严肃的自我批评的精神。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听、说、读、写教学时,都应该遵循语文教学“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的规律,加强情感教育,并把它与语言、思维的教学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进行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新举措
我国著名语言专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课堂因为真实而美丽。课堂关注的应是学生真切的感受,情绪的体验,语文学习的幸福感。初中语文课情感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我们应该把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当做一个重点。因为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它包含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赞美,对勤劳勇敢的祖先的崇敬,对以乳汁和血汗哺育我们的广大人民的感激,对国内外一切敌人的仇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执著追求……一个人只有热爱祖国,才能不遗余力去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甚至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初中语文教材里有关爱国主义的篇目约占30%,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这部分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应贯穿于课文的讲解之中,教师讲解课题,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包括情感的熏陶。如在讲解课文《回忆我的母亲》时,笔者始终抓住中心词语“爱”字来创设情境,母亲爱我、爱孩子们、爱叔伯妯娌、亲戚邻居,更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民族并支持革命;我爱母亲,更爱民族与革命,并决心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的“爱”。抓住这个中心词语,渲染以“爱”为核心的情感基调,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以激发。所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触“境”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以展示课文中的形象、意境为手段的情感教育,其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容易形成教学的感情基础。而根本的是,美育能使人的思想、性格、语言、行为更加“完美”。语文教材是美的丰富宝藏,里面有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缜密深邃的科学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值得我们把它们开掘出来,用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责任编辑 一 觉
作为一种生命哲学,情感教育倡导,因为对生命的思索和关心而关心情感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要培养情感丰富、饱满、健康的,生命鲜活的人,等等。这些是教育学永恒的追求和使命。
关心和考察人的生命质量不可能绕过情感质量,需要以情感的方式探索整全生命中的精神发育。朱小蔓很早就意识到,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生命)不能只重视认知而不重视情感。她认为,情绪情感的发动有其生理的基础或表现,但更与特定生命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位置、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微观交往互动的质量相关。朱小蔓所倡导的情感教育研究中的“情感”,并非西方近代科学思维中那个与逻辑理性相对的作为心理现象的情绪,而是具有价值倾向的人的精神性活动。情感教育主要探索人的精神发育,为教育树立起指向精神健全发育的价值目标。
回到情感教育研究活动本身,朱小蔓把它看成是滋养生命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何时,只要谈起情感教育,她总是立刻眼睛发光、精神焕发,她把情感教育的研究看成了研究者自身的一条精神上的“回乡”之旅——从中体会认同、接纳、真挚等美好的情感。对于研究者而言,研究与他个人的情感之间不是完全地分割开来的,情感教育研究总是充满着人的温情以及人对于教育的担当和使命感。这是一种特别宝贵的精神力量。
作为一种实践哲学,情感教育研究来源于实践,指向对教育的现实问题特别是人的情感问题的关心。
朱小蔓的情感教育研究不是书斋中的学问,她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不同时期的研究课题,都直面现实社会和教育的挑战。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的研究几乎全部基于中国这30年社会发展变迁中的真实问题的激发和挑战,来源于个人对情感、对生命奥秘之探求,尤其是基于个人的教育、德育工作经历及感悟,同时得益于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
她曾不止一次地和我谈起,做情感教育研究,不是要为自己建立一个学术的自留地。近些年,她从情感教育的视域思考生命,关心生命教育研究,并把这一思想概括为指向生命完整发展的情感教育研究。这正是因应中国基础教育各个时期的问题而做出的个人学术上的努力,例如过分看重分数与升学而绑架了学校与家长;忽略儿童亲子关系中的情感应答,导致人的精神发育之基膜受损等。同时,她将这些学术研究的成果积极地反哺给教育实践,提出教育要遵循生命时序及生命之个体差异,为此后一生的良好道德品性、健全人格和整全生命的成长打下基础。
对于朱小蔓个人而言,情感教育是一个学术之根。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和教育而言,它又是一剂良方。朱小蔓从这里出发,提出很多新的命题和教育实践方案。她的情感教育思想总是呈现出对于人的心灵和人类社会方向等终极问题的关怀,闪耀着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中国和欧洲的教育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地方,相对于中国而言欧洲更偏向于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欧洲的教育更倾向于素质教育,因为欧洲的教育更注重于对孩子礼节的培养,对孩子自我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而中国的教育则大多数都是应试教育,也就是说中国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多半都是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只有通过这些大型考试之后才能获取自己真正想要的发展道路。
素质教育有很多中国的考生在发现了这种不同的时候都表示非常羡慕欧洲的孩子们,因为欧洲的孩子们其实在学习方面的压力并不是特别的大。他们除了学习之外更多的时间都会放在对自己素质教育培养之上,而且这些素质教育会让这些小孩子成为更完善的人。除此之外欧洲的小孩子个人的能力多半都非常的强,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也很强,所以说欧洲的小孩子走出去了以后,多半都是非常成熟非常独立的孩子。
应试教育相对而言的,中国的学生走出去了以后专业知识都比较强,所以有很多网友都觉得非常羡慕国外的自由教育,对于中国这种压力式的教育非常的苦不堪言。其实欧洲之所以有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因为他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而我们国家之所以选择应试教育,也正是因为我们当今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通过应试教育所提取的。
应试教育能够将不同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最高的层次当中挑选出专业条件最强的,这样对于社会有着更大的帮助,而其他的学生在发展个人能力之外,还能够去发展一些个人的兴趣爱好。总而言之学生们发展成不同的样子是根据自己付出的不同所达到的,所以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的教育方式,因为我们国家的教育方式更适合我们国家的学生。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看重日常生活行为和习惯
●西方家长:从小教起从日常教起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中国家长:忽视了“做人的教育”
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
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
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
●中国家长:层层保护种种溺爱
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三)让孩子自然发展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
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家长:期望过高只重学习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
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四)重视和孩子的心灵沟通
●西方家长:经常沟通重视心理健康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
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中国家长:更关心生理需求而忽视心理需求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
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五)孩子需要尊重和理解
●西方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选择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
●中国家长:支配欲强,要求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
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六)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探索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
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
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
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
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 象,对人的认知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重 要组成部分却没有真正地得到重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教育理论的影响下,仍然实行以灌输为主导的权威主义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育者 被认为是唯一的主体,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思想接受者,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不被重视。而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关注较多的往往是学 生的认知层面,很少关注学生的精神层面,由此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严重缺失。大学生是一个情感丰富,富有激情,接受能力强的群体,如果在思想 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引入情感教育,从学生的情感情绪着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则能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因此,在教 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学生的情绪情感,善于把握情感规律,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创造一个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氛围,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着显著地作用。 本论文有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对国内外情感教育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是阐述情感及情感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任务与内容以及特征。
第三部分主要是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着重论述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效应。
第四部分是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五部分是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教育观念、教育情境中的情感因素、教育的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幼儿情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帮助他们感知、表达、理解、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建立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下面是幼儿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
1 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获得自信、快乐、满足和安全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感心态。
2 情感认知
孩子在情感认知方面的发展程度会影响他们的情感表达效果。幼儿阶段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能力,让他们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感体验,明确情感体验来源,发展情感抑制和情感调节能力。
3 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是指孩子通过语言和行为等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他人。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绘本、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孩子学会合适的情感表达方式,尤其是积极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负面情感(如愤怒、沮丧等)。
4 情感教育策略
情感教育在教育策略上需要更为灵活和多元化。教育者可以通过以身作则、语言激励、情境创设等手段,帮助孩子体验和学习到积极的情感表现和情感管理策略,有利于孩子在日后面对生活中的情境时能够更加冷静理智、情绪稳定。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 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健康的情感教育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呢?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高度分析,主要应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含中国***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2爱祖国的教育(含有关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等情感的培养,以及只有提高素质,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和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才能使我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3爱集体爱同学的教育(含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和乐于协作、勇于负责、无私奉献等情感的培养)。
4爱科学的教育(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有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普适性和深刻性的教育)。
5爱美审美的教育(含明辨是非、真假、美丑和抑恶扬善、知耻后勇、孝敬父母等情感指向)。
6爱学习的教育(含有关兴趣、态度、毅力、意志、动机以及习惯等情感的培养)。
7爱劳动的教育(含自强自力,厉行节约,向父母、邻居、英模等学习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美好情感的培养,以及劳动习惯的培养)。
8思想情感的自我分析、监控和评价方面的教育(含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等情感教育)。
9理想教育。
10体育教育,特别是体育中的思想情感教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