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咏怀古迹(其三)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1张

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中间两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这里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

《咏怀古迹其三》是杜甫的代表作,本篇文章也着重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诗词注释及诗词译文,以供备考学生参考。

一、作者情感

《咏怀古迹其三》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写成的诗歌,吟咏了王昭君等人在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终被疏远,辞官漂泊西南。昭君因汉元帝昏庸,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二、注释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指王昭君。

去:离开。

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朔漠:北方的沙漠。

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省识:略识。

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三、译文

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地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

皇宫离开去到那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

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

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

绝唱。”信然。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有去与留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通过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一)怀人伤己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诗人的遭遇与昭君相似:一是王昭君出塞“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 “飘泊西南天地间”;二是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悲剧命运。 从诗的表面来看,是咏昭君,实际上是借昭君来感怀,来寄托自己不被重用的忧思和怀才不遇的感伤。

小结一:怀人伤己寄寓作者情感

仰慕先贤之敬意;先贤失意之痛惜;壮志未酬之怅惘;怀才不遇之感伤;建功立业之渴望。

(二)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

1昔盛今衰型: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通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了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了,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一片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通过昔盛今衰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

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诗人以不变写变,山、潮、水、月伴寂寞空城,而六朝繁华已成旧时陈迹。借六朝的衰亡来抒发物是人非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小结二:怀古伤今寄寓作者情感

昔盛今衰之感慨;国运衰微之担忧;骄奢*逸之抨击;人民疾苦之同情;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感慨;自然永恒之慨叹。

(三)理性反思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如:杜牧的《赤壁》这首诗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小结三:理性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对历史作冷静思考,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

总结:咏史怀古诗常见的主题情感:

对古人:仰慕先贤之敬意;先贤失意之痛惜。

对自己(积极或消极):建功立业之渴望;壮志未酬之怅惘;怀才不遇之感伤。

对国家对时代:(忧国伤时)昔盛今衰之感慨;国运衰微之担忧;骄奢*逸之抨击;人民疾苦之同情。

对自然(物是人非、世事变迁、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感慨;自然永恒之慨叹。

对其它(一些哲理思考)

荆门 紫台 青冢 琵琶

摘要:《咏怀古迹》 (其三) 中的黄昏意象被作者赋予了深厚的内涵, 已不再是简 单的自然景观。 它是主人公穷途末路之际与朝代由盛而衰走向灭亡之时相碰撞的 产物。它表达了时代的黯淡以及主人公理想追求陷入泥淖的失落之情。

关键词:《咏怀古迹》 (其三) ;黄昏;意象

“意象”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 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立象以尽意’ ”王弼说:“言生于象,故可以 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 。日暮黄昏是浩瀚宇宙中的一 个自然景观。 但它作为意象出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已不再是简单的一段时间和相 关景物的再现。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凝结着作家特定情感与生命意识。 人们可以通过它去窥视作者的心理状态、 情感甚至社会的风貌。 有人为黄昏意象 下定义, 说黄昏意象就是借黄昏夕阳之自然事物, 表达个人在面对生与死、 成与 败、 兴与衰等矛盾时所产生的强烈情感的文学艺术形象。 唐代诗歌中的黄昏意象 大致有几层涵义; 它表达了唐代诗人功业未成的失落之情、 故都漂泊的相思之情。 揭示了唐诗人参禅悟禅却不脱离世俗的自由之意、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倾慕之情。 表现出唐诗人对个体生命的思考及由此产生的悲壮之情。 同样是处于唐朝时期的 诗歌《咏怀古迹》 (其三)中的黄昏意象,因其特定的语境和作者。历来有两种 说法; 一是作者用灰暗的色彩渲染悲凉的气氛, 另一说是表现昭君的思汉之心和 作者眷恋故乡却孤独漂泊的相思之情。 本文将跳出历代文人对其的阐释。 将从另 一种角度来对诗中的 “黄昏” 意象进行分析。 试图联系王昭君的处境和变成 “青 冢” 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作者饱尝家国忧思、 穷途末路之时的心理状态去挖掘本诗 中“黄昏”意象的深层意蕴。

《咏怀古迹》 (其三)写于杜甫滞留夔州时期。它是一首咏怀和怀古两体相 结合的诗歌。 它的主人公表面是王昭君, 实际上还隐藏着一个主人公即杜甫。 这 决定了本诗的复杂性。在加之“黄昏”意象处于“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 黄昏” 这一特定语境中。 它也就具有了具体的意蕴。 它是主人公穷途末路之际与 朝代由盛而衰走向灭亡之时相碰撞的产物。 它表达了时代的黯淡以及主人公理想 追求陷入泥淖的失落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72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