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之心

怜悯之心,第1张

对这两个说法,有最好的参考书:李宗吾的《厚黑学》有网上连载,希望你能有收获。

请参阅http://bookqqcom/s/book/0/5/5157/

1、孟子说过:“人性本善”,具有怜悯之心、恻隐之心是人的一种天性。如果你不认同人性本善,那么怜悯之心是起源于人后天的教育,源于父母最初的爱,使你心里产生爱人之心,同情之心。

2、对这一说法,试绘之为丁图:如甲: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亲,第三圈是兄,第四圈是邻人,第五圈是本省人,第六圈是本国人,第七圈是外国人。细玩此圈,即可寻出一定的规律:“距我越近,爱情越笃,爱情与距离成反比例。”其规律与地心吸力相似,并且这种现象,很像磁场现象。由此知:人之性灵,与磁电相同,与地心吸力相同,故牛顿所创的公例,可适用于心理学。上面所绘甲图,是否正确,我们还须再加考验:假如暮春三月,我们约着二三友人出外游玩,见着山明水秀,心中非常愉快,走到山水粗恶的地方,心中就不免烦闷,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山水是物,我也是物,物我本是一体,所以物类好,心中就愉快,物类不好,心中就不愉快。我们又走至一个地方,见地上许多碎石,碎石之上,落花飘零,我心对于落花,不胜悲感,对于碎石,则不甚注意,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石是无生之物,花与我同是有生之物,所以常常有人作落花诗、落花赋,而不作碎石歌、碎石行。古今诗词中,吟咏落花,推为绝唱者,无一不是连同人生描写的。假如落花之上,卧一将毙之犬,哀鸣宛转,入耳惊心,立把悲感落花之心打断,这是甚么原故呢?因为花是植物,犬与我同是动物,故不知不觉,对于犬特表同情。又假如归途中见一狰狞恶犬,拦着一人狂噬,那人持杖乱击,当此人犬相争之际,我们只有帮人之忙,断不会帮犬之忙,这是甚么原故呢?因为犬是兽类,我与那人同是人类,故不知不觉,对于人更表同情。我同友人分手归家,刚一进门,便有人跑来报道,先前那个友人,走在街上,同一个人打架,正在难解难分。我闻之立即奔往营救,本来是与人打架,因为友谊的关系,故我只能营救友人,不能营救那人。我把友人带至我的书房,询他打架的原因,我倾耳细听,忽然屋子倒下来,我几步跳出门外,回头转来喊友人道:你还不跑呀?请问一见房子倒下,为甚么不先喊友人跑,必待自己跑出门了,才回头来喊呢?这就是人之天性,以我为本位的证明。(http://bookqqcom/s/book/0/5/5157/18shtml)

你是问同情和怜悯反应什么心理吗?这两者是对他人遭受痛苦的一种心理反应。

同情通常涉及对他人的情绪共鸣,并在某种程度上享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挫折、悲伤或失落时,我们会感到同情,并尽可能安抚和帮助他们来减轻痛苦。同情往往可以促进沟通和协作,在建立社交关系方面有重要作用。

怜悯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他人的怜惜和保护,表现出一种更强烈的同情之情。怜悯的情感状态涉及到对他人处境的深刻认识,并试图以某种方式减轻他们的痛苦。但是,怜悯也可能导致感觉上的无力和尴尬,因为忧虑和怜悯可能会引发负面情感和压力,去除他人的困难并不容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因为你是一个很善良的好人啊!在看到一些可怜的人时,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都会有触动。你更是心软的人,有些人他们就不会产生这种感情或是只有一点点这样的感觉,这与人的性格和修养有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75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