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语言

品析语言,第1张

语言品析

诗意悠长  浅含哲思

丽江,以它独有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景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喜爱丽江的阿来,采用拟人的手法,让“一滴水”作为一名旅游者和丽江风情的讲述者,赞美了丽江与自然的巧妙融合和它的醇美、和谐、沉静,语言诗意悠长,浅含哲理。

1、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玉龙雪山顶上。

“雪”“轻盈”,作者选择了极富诗意的美好的意象,既交代了“一滴水”来自何处,紧扣文意,又包含着很强的抒情性。

2、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字的“水”。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一滴水”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滴水看到售卖纳西字画时的强烈的心愿,句式长短错落有致。重复使用“想”“被”,又造成一种语言上的复沓,蕴含诗歌的节奏性和强烈的抒情性,饱含着对丽江无尽的眷恋和无限的深情。

3、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香气隐约”“兰花”,两个富有诗意的词语营造出一种雅致淡远的意境。“落”这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一滴水的姿态之美,表现出对兰花的喜爱,对丽江自然风物的赞美,语调轻松愉悦,像落花流水般优雅,给人诗的意境之美。

4、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薄云”“满天星光”“月亮”,描绘出古城宁静淡远美好的夜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比作“银盘”,将“薄云”比作“银匠”,紧扣丽江民俗文化,让人回忆起丽江街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和翡翠的玉器店,一种古典的异域风情便宁静地漫开。

除了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本文许多的语言还包含哲理。比如:

1、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这句话是“我”在闸口前的大水车上,看到古城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后,发出的感慨,直接评述古城建筑与自然互相依存互相映衬的特点。有回环往复之美,让人不由得想起卞之琳的诗,“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意地突出了古城与自然融为一体,相互美丽的特点,同时又包含着生活的哲理。

2、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这个句子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丽江人与远方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相比较,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了丽江让人心灵沉静的特点,透露出一种人生的哲理,带有哲理诗一般的睿智。

情感探微

轻松中蕴含本真

诙谐里彰显乐观

读了《登勃朗峰》,你一定很向往阿尔卑斯山“白色的山峰”,被那激流之瀑、嶙峋之石、梦幻之云所牵引,尤其被那轻狂可爱的车夫所感染。我知道,随着文字的汩汩流动,你的嘴角悄悄向上弯曲,甚而至于要敞开笑怀。而这归功于马克·吐温轻松愉悦幽默风趣同时又华丽俊美的语言,更得益于作者积极乐观自信率真的个性和生活态度。让我们从课文中来寻求答案。

1、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这句话,运用准确的形容词描绘出前往阿冉提村途中的美景。句式整齐,流畅洒脱,华丽俊美,寥寥几笔就活脱脱描画出流瀑、岩壁、丘岗的特点,极富诗意,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洒脱的个性。

2、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这句话用语简洁,比喻新颖形象,将峰端尖峭比作美女的纤指,可见山峰其尖其细,又动态十足,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再如用“塔糖”比喻山峰,其形可感,隐约中竟有糖的甜味,可见勃朗峰带给游人心中的喜悦与美妙。

3、我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这句话不仅富有诗的节奏,画的色彩,更有歌舞的曼妙,神奇的比喻,华丽的词藻,灵动的笔触,一下子就将读者带入梦幻王国,勃朗峰云彩的美妙就这么在作者笔下熠熠生辉,实在是雅致精美。

作者在运用华彩之笔,灵动地表现出对大自然地赞美之外,还运用幽默诙谐地手法,流露出一种积极、乐观、率真的生活态度。比如:

1、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子背上的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他们的旅行物有所值。”为了“物有所值”,那些骑骡乘车的游人,宁愿忍受着火辣辣的艳阳,却无福消受避暑纳凉的自由,作者讽刺他们“可怜可悯”,是因为他们雇车本意是为己所用,却反被某种马车牵绊,丧失了享受自然的惬意。勃朗峰,真的是要“慢慢走”,好“享受”啊!两相对比中,些微调侃,人生好不快意!这是生活的真实体验,同时也是作者乐观豪放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2、“假如世界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这一句感叹很有味道,作者独具匠心地将勃朗峰华丽的云彩比作阳光下破裂蔓延的肥皂泡,种种色泽变幻莫可名状。如此之至精至美且唯一,然而却如同肥皂泡一样转瞬即逝,不由得作者感叹其价值之弥足珍贵。烟花终其一生瞬间灿烂辉煌,却将美好留在世间。所以这一问,含蓄又富有意蕴,实际是对云彩的盛赞。

3、“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这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车速之快疾,让人心里不觉担心起来,把一个醉驾狂奔的车夫形象烘托出来,不是车夫太狂妄,实则是车技高超,对路况非常了解,所以表现出他自信热情洒脱的个性,而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车夫的欣赏之意,实则也是和车夫的个性与追求有许多吻合之处。

                  温书

        《登勃朗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游记,被选入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游记单元。

            马克·吐温一生热衷旅行,足迹遍布全球,写过不少游记作品。这些游记除了描写旅途中的风景,主要表现了马克·吐温对异国文化的详尽观察、敏锐感受和冷静剖析,对本国文化的思考和对本国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现附原文:

    《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路上有很多人结伴而行,乘坐马车的,骑骡的——因而扬起阵阵尘埃。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绝,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路为上坡——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陡峭。天气灼热难挡,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移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炎阳之下,其状真是可怜可悯。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价有所值。

 我们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不乏秀色美景。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一股清流急湍其间,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穹顶呈V字形,巍峨庄观,此乃一座山门,原来我们已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的勃朗峰。我们拾阶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据苍穹。

 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又似主教头上的帽子;因巉岩太过陡峭,皓皓白雪无法堆积,只能在分野处才得以偶见几处。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能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从马蒂尼到阿冉提,历时八个小时。有好几次,我们把所有的车骑甩在身后。沿河谷前往沙蒙尼途中,我们雇了一辆敞篷马车,又花上一小时美餐了一顿,那车夫也得以有了纵饮的机会,略显醉意。他有一朋友同行,于是这友人也有暇畅饮一番。

 上路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甚至还抢在了我们前面;“但是,”他把握十足地说,“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啊。你看着吧!”

 他扬鞭一挥,车便辚辚向前。如此颠簸,我生平从未有过。近来的几场暴雨冲毁了几处路面,但我们不停不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疾驰向前,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为腾空而起。那位镇定而善良的狂车夫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神情威严地冲我们说道:“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呐。”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他朋友也是法国人,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二致。那朋友自称“勃朗队长”,要求我们和他一同登山。他说他爬山的次数比谁都多——四十七次——而他兄弟只有三十七次。除他外,他兄弟是世上的向导——可他自己,对了,请别忘了——他是“勃朗队长”——这个尊号是非他莫属的。

 那车王果然信守诺言——像疾风般赶上并超过了那长长的游客车队。结果,到达沙蒙尼旅馆后,我们住进了上等的房间。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熏熏,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细节一,山名音译法语。

      勃朗峰是欧洲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山势陡峭,为欧洲的名胜之一。“勃朗”由法语blanc音译而来,意为:尖尖高高的山峰。

    细节二,一篇文章两种文体。

    《登勃朗峰》记述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笔法多变: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令人读之,妙趣横生。看到了吧,也就是说,这篇游记既是散文又是小说。

        细节三,巧用标点毕现人物。

        “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把车夫的打嗝比作“在加标点符号”,幽默风趣地写出了车夫说话时不流利的情态。

        “他朋友也是法国人,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幽默地表明两人虽语言系统不同,但酒意十足时说话不流畅的样子却并无二致,俨然一对“活宝”。

      作者通过正面描写车夫的语言、神态及当时的行车情景,并用“勃朗队长”的话侧面烘托,写出了车夫驾车本领的高超、镇定自信、热情、善良、体贴、信守诺言、积极乐等特点。

      这里巧用的是破折号,用被折号写车夫的打嗝停顿,形象真切,毕现其神,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首先在教学目标上再强化了1这篇文章在写作技巧上的特别之处,作者马克·吐温用了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来完成这篇游记。据此,也可以清晰地理出文章的大体脉络。2体会作者所观之景的奇特,独特幽默的语言风格,以及作者乐观,积极,率真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梳理游踪,大体为两部分:1-6登山的见闻与感受。7-11下山乘车的经历和感受。上课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在第一部分,用力在引导学生寻找每一处的“所至”,“所见”,“所感”。所感之处,扣住目标中的“奇”字,让学生加以概括。

所至:从黑首取道开始,所见之景:岩壁、丘岗、瀑布,所感:“奇美”(此处引导,方法上一定要依据文章所描述的语言,答案上不必拘泥于唯一的标准,“奇秀”也是可以的) 

    接下来,到了山中“V”字形路口,想想,为何作者在此处“停留”?因为此处是“骤然”远观到了勃朗峰,所感“奇伟”(在归纳所感时,从“穹顶”“阿尔卑斯之王”“威严”等这些词可用“伟”字,有学生说“奇雄”,虽然不够好听,但是也是可以的。)

    再走进,所至:周围的山峰,所见 :都是浅棕色尖岩,向外斜出的像美女的纤指。所感:奇峭。

终于到了“峰巅”,所见恰是峰巅的“云霞”,从“形”“色”“神”三方面集中笔力来描绘,对于“神”的描述,是表现为云霞,霎时间的变幻无穷,由此又自然的联想到下一段“肥皂泡泡”,因为,作者所感世间至精至美的事物,都是“瞬息而短暂的”,可将其概括为“奇幻”。

以上是写景的散文部分,下面就是“小说的内容”,从“奇人”“奇事”来概括。“人”是奇在他自称“车夫之王”,“事”是奇在“酒驾”且胜出。

从小说部分,我们重点探寻的是作者对“车夫之王”所流露的态度,“洒脱狂放”是对自己车技的自信,在幽默诙谐中是作者对这种率真,热情,乐观生活态度的一份欣赏,这正与自己的人生观念相契合。作者是反对“过于文明,过于优雅的生活”远不及,热情,乐观甚至“粗憨”的人生可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94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