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里思念”的诗句有哪些?

“雨夜里思念”的诗句有哪些?,第1张

1、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听雨》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释义: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听雨》宋代: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释义:

已到鬓发稀疏的年纪,我的鬓发已是斑白稀疏,独坐于屏风之间,看着红烛发出摇曳的光影照亮这寂静深夜。在京城多年性情尽改,忽然听到春雨淋淋的声响,又重新勾起对家乡江南的思念。

3、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清代:纳兰性德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释义:

窗外,雨打芭蕉的点滴声,使我记起了当初的情景,让我的心都快要碎了。临睡前又翻检旧时书信,看着那写满相思情意的书笺,便记起当时她初学书写还不熟练的模样。

看着这些散乱的书册,不禁泪眼模糊。在这个冷冷的雨夜里,幽暗的窗前,我点着一盏孤灯。原以为情缘已尽,可谁又道得清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释义: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5、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涡》五代: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释义:

一束盘起的发髻,一根玉簪插在其上,清淡颜色的上衣配上轻盈的罗裙,不知为何轻轻皱起眉头。独自站在窗边,风声和雨声交杂在一起,窗外的芭蕉也是三三两两的,这漫漫的寂寥长夜叫人怎么办才好。

关于柳树的诗句汇总如下

1、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韦应物《东郊》

2、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李益《上洛桥》

3、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薛道衡《昔昔盐》

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5、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8、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9、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1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11、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12、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13、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欧阳修《别滁》

14、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5、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16、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7、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致酒行》

18、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19、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

20、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郑文宝《柳枝词》

21、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李贺《春怀引》

22、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杜牧《新柳》

23、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陈光《长安新柳》

24、素色清薰出俗华。腊前花。轩前爱日扫云遮。几枝斜。——晁补之《杨柳枝》

2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2、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3、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鱼玄机《赠邻女》

4、易求无价宝,难修有心郎。——鱼玄机

5、赋得江边柳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潇潇风雨夜,惊梦复添愁。——鱼玄机《全唐诗》

《垂柳》是由唐代诗人唐彦谦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垂柳》是一首咏物诗,体物曲尽其妙,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也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

垂柳

唐代: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赏析

这首诗咏垂柳,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没有点染柳的色泽光彩,但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却栩栩如生,现于毫端。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物诗。

“绊惹春风别有情”,起句突兀不凡。撇开垂柳的外貌不写,径直从动态中写其性格、情韵。“绊惹”,撩逗的意思。象调皮的姑娘那样,在春光明媚、芳草如茵、江水泛碧的季节,垂柳绊惹着春风,时而鬓云欲度,时而起舞弄影,真是婀娜多姿,别具柔情。柳枝的摇曳,本是春风轻拂的结果,可诗人偏不老实道来,而要说是垂柳有意在撩逗着春风。“绊惹”二字,把垂柳写活了,真是出神入化之笔。明杨慎《升庵诗话》举了唐宋诗中用“惹”字的四例:“杨花惹暮春”(王维),“古竹老稍惹碧云”(李贺),“暖香惹梦鸳鸯锦”(温庭筠),“六宫眉黛惹春愁”(孙光宪),说它们“皆绝妙”。其实,唐彦谦的“绊惹”,列入“绝妙”之中,当亦毫无愧色。

第二句,“世间谁敢斗轻盈?”把垂柳写得形态毕肖。“轻盈”,形容体态苗条。这里,垂柳暗以体态轻盈的美人赵飞燕自喻,是紧承上句,以垂柳自夸的口气写出其纤柔飘逸之美。“谁敢斗轻盈”问得极妙,这一问,从反面肯定了垂柳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这一问,也显出了垂柳恃美而骄的神情。

诗人极写垂柳美,自有一番心意。后二句“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

“江”,可以理解为长安附近的曲江。《中朝故事》载:唐代曲江江畔多柳,号称“柳衙”。“楚王”,楚灵王,也暗指现实中的“王”。此二句是说,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却害得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支也象垂柳般纤细轻盈,连饭也不敢吃,而白白饿死。诗人并不在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而发。试想当时晚唐朝政腐败,大臣竞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合谄媚之能事。这种邀宠取媚的伎俩不也很象“饿损纤腰”的楚王宫女吗?“楚王江畔无端种”,“无端”二字意味深长,江畔种柳,对楚王来说,也许是随意为之,而在争宠斗艳的宫女们心目中却成了了不起的大事,她们自以为揣摩到楚王爱细腰的意向了,而竞相束腰以至于饿饭、饿死……。诗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是多么含蓄而深刻呵。

比唐彦谦稍早的诗人曹邺,他在《捕鱼谣》中写道:“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真是直陈时弊,淋漓痛快。《垂柳》所讽刺的对象,同《捕鱼谣》一样,但他采取了迂回曲折、托物寄兴的手法,“用事隐僻,讽喻悠远”(《升庵诗话》),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各尽其妙。

写法上,唐彦谦旨在写意,重在神似,他虽无意对垂柳进行工笔刻画,但垂柳的妩媚多姿,别有情韵,却无不写得逼似,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增补诗话总龟》引《吕氏童蒙训》谓:“咏物诗不待分明说尽,只仿佛形容,便见妙处。”《垂柳》的妙处,正是这样。

杨慎在评论唐彦谦《垂柳》时说:“咏柳而贬美人,咏美人而贬柳,唐人所谓尊题格也”。(《升庵诗话》)可惜这个评论只说对了表面现象,他只在“尊题格”上做文章,而未能看出诗人“咏柳而贬美人”的实质。

 作者介绍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

[作者] 鱼玄机   [朝代] 唐代

仙籍人间不久留,片时已过十经秋。

鸳鸯帐下香犹暖,鹦鹉笼中语未休。

朝露缀花如脸恨,晚风欹柳似眉愁。

彩云一去无讯息,潘岳多情欲白头。

一枝月桂和烟秀,万树江桃带雨红。

且醉尊前休怅望,古来悲乐与今同。

《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作者鱼玄机简介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鱼玄机的其它作品

○ 江陵愁望寄子安 / 江陵愁望有寄

○ 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

○ 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

○ 闺怨

○ 寓言

○ 鱼玄机更多作品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鱼玄机就是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这位美丽多情的才女,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轻怜蜜爱,谁料世事沧桑,命运能托付于谁到头来,一个才情女诗人却变成了一个放荡纵情的女道士,最终为争风吃醋杀死了自己的侍婢,自己也走向了人生尽头,空留下无限的叹息。鱼玄机,原名幼薇,字慧兰,唐武宗会昌二年生于长安城郊。鱼父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小幼薇在父亲的栽培下,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他在长安的东南角平康里一所破旧的小院中找到了鱼家,并以“江边柳“三字为题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试探一下她的才情。鱼幼薇略作沉思,写道:“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温庭筠大为叹服。

从此,温庭筠经常出入鱼家,为小幼薇指点诗作。他与幼薇的关系,既像师生,又像父女、朋友。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湖北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怜爱,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上步。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早已把一颗春心暗系在温庭筠身上。不见雁传回音,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温庭筠哪能不解鱼幼薇的心思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则,不敢跨出那一步,他们却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辜负了幼薇那荡漾的一片春心。

温庭筠和鱼幼薇师生两人常常相偕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鱼幼薇曾题下一首七绝:“云峰满月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被初到长安任职的贵公子李亿游览崇贞观时,无意中读到,大为仰慕。后来又在温家的书桌上,看到鱼幼薇一幅字迹娟秀的诗笺抒情六言诗:“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芙蓉月下鱼戏,彩虹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温庭筠把李亿微妙的神态看在眼里,暗中已猜中他的心思。好心的他出于对鱼幼薇前途的考虑,为他们从中撮合。在长安繁花如锦的阳春三月,一乘花轿把盛妆的鱼幼薇,迎进了李亿为她在林亭置下的一栋别墅中。金童玉女度过了一段心醉时光。然而,好景不长。李亿实在拗不过原配裴氏,写下一纸休书,将鱼幼薇扫地出门。两人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三个月,至此戛然而止。

李亿表面上与鱼幼薇一刀两断,暗地里却派人在曲江一带找到一处避静的道观——咸宜观,然后把鱼幼薇悄悄送进观中,并对鱼幼薇发誓道:“暂时隐忍一下,必有重逢之日!”咸宜观观主是个年迈的道姑,她为鱼幼薇取了“玄机”的道号,从此鱼幼薇成了鱼玄机。一个风华绝代、才情似锦的姑娘岂甘孤伴青灯做一世道姑。长夜无眠,鱼玄机在云房中思念着昔日的丈夫李亿,泪水和墨写下了一首《寄子安》:“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鱼幼薇把满腔愁情寄托在诗文上,希望李忆早点到来。

鱼玄机朝思暮想,了无李亿音讯,只有把痴情寄付诗中,又写了一首《寄李子安》:“饮冰食檗志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秦镜欲分愁堕鹊,舜琴将弄怨飞鸿。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书信茫茫何处问,持竿尽日碧江空。”诗每写成,都无法捎给李郎,鱼玄机只有把诗笺抛入曲江中,任凭幽情随水空流。三年过去了,道观中人去楼空,只剩下鱼玄机孤零零一人了。就在这时,她听说李忆早已携妻远赴扬州为官去了。她在冷清的咸宜观中深夜秉烛,写下了一首后来传诵千古的《赠邻女》诗:“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后来,鱼玄机开始堕落,她在观外贴出了一副“鱼玄机诗文候教”的红纸告示。文人雅士、风流公子,纷纷前往拜访。咸宜观中,鱼玄机陪客人品茶论道,煮酒谈心;兴致所至,游山玩水,好不开心;遇有英俊可意者,就留宿观中,男女 。当时颇受她青睐的是酷似昔日丈夫李亿的落第书生左名扬。她对左名扬倾注了满腔的柔情,完全以一种小妻子的神态对待左名扬。左名扬时常留宿在她的云房中,共享云雨之情。除左名扬之外,与鱼玄机来往密切的还有一位经营丝绸生意的富商李近仁。她在《迎李近仁员外》的诗中,所描述的情形简直就像闺中 欢天喜地地迎接远游归来的丈夫一般:“今日晨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当时有一位官人裴澄,对鱼玄机也十分爱慕,可鱼玄机见他与李亿的裴氏夫人同姓同族,对他敬而远之。

鱼幼薇与乐师陈韪的情事却成夺命绝唱。在春天的一日,鱼玄机受邻院所邀去参加一个春游聚会,临出门前嘱咐贴身侍婢绿翘说:“不要出去,如有客人来,可告诉我的去向。”酒宴诗唱,一直乐到暮色四合时,鱼玄机才回到咸宜观。绿翘迎出来禀报道:“陈乐师午后来访,我告诉他你去的地方,他‘嗯’了一声,就走了。”鱼玄机看绿翘,只见她双鬟微偏,面带潮红,心中怀疑。入夜,鱼玄机把绿翘唤到房中,厉声问道:“今日做了何等不轨之事,从实招来!”绿翘吓得缩在地上,颤抖着回答:“自从跟随师父,随时检点行迹,不曾有违命之事。”鱼玄机逼近绿翘,仔细检视全身,发现她胸前乳上有指甲划痕,于是拿起藤条没命地向她拍打。绿翘矢口否认自己有解佩荐枕之欢,被逼至极,她对鱼玄机反唇相讥,历数她的风流韵事。鱼玄机一把抓住绿翘的脖子,把她的头朝地上撞。等她力疲松手时,才发觉绿翘已经断气身亡。也由此,24岁的鱼玄机被旧日追求她而遭拒绝的裴澄送上断头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14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