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温庭筠词《清平乐 洛阳愁绝》

鉴赏温庭筠词《清平乐 洛阳愁绝》,第1张

ko,小学生都知道

==前言==:

此词系后主乾德四年(966)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因思念而作。

==简析==:

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赏析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在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晏殊:清平乐 金风细细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这首小词抒发初秋时节淡淡的哀愁,语意极含蕴,极有分寸,作者只从景物的变易和主人公细微的感觉着笔,而不正面写情,读来却使人品味到句句寓情、字字含愁。语言清丽,风调和婉。

1、金风:秋风,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晋张协《杂诗》之三:“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

2、紫薇:花名,亦称紫葳,凌霄花的别名,夏秋开花。朱槿,花名,即扶桑。

3、阑干:横斜貌,唐刘方平《夜月》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4、银屏:镶银或银色的屏风,借指华美的居室。

《清平乐》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总析铺开红笺,写满密行小字,诉说尽一生一世相思意。可是,鸿雁的云鱼在水----欲寄书信无计,只落得惆怅无际。独自高楼远望,但见得斜阳西沉,一抹遥山相对,如何望得见伊人?茫茫天地间之间,佳人不知何处?唯有无尽绿波,依旧无语东流。

起首二句在写景中点明时间,渲染环境。金风,即秋风。《文选》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中,李善注曰:“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此时庭院内是西风落叶,画堂中的词人因饮了绿酒,一会儿便醉眠了。用笔轻灵,色调淡雅,语气仿佛在与一位友人娓娓而谈。其中两组叠字,首尾相接,音律谐婉。以“细细”状金风,就没有秋风惯有的那种萧飒之感,而显得平静、悠闲。“叶叶”这两个名词连用,展开一片片叶子飘落的景象,并使人感到很有次序、很有节奏。

向来写梧桐经秋都是较为凄厉的,如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经过一代又一代词人的染笔,以至于使人一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况味。而象晏殊写得如此平淡幽细的,却极为少见。

下面“绿酒”一句,因为用了“初”字和“易”字,就觉得他的酒量不大,浅尝辄醉,也是淡淡的一笔。然后词人才用了较重的笔墨:“一枕小窗浓睡。”“绿酒”句点出“浓睡”的原因,是陪笔,“一枕”句才是此片的主意。小饮何以“易醉”?浅醉何得“浓睡”?原来词人有一点淡淡闲愁,有愁故易醉,愁浅故睡浓。

下片则是写次日薄暮酒醒时的感觉。词人一觉就睡了整整一个昼夜,睡极浓矣。浓睡中无愁无忧,酒醒后是什么样的情绪,他没有言明,只是通过他眼中所见的景象,折射出心情之悠闲,神态之慵怠,而在结句中却仍反映出一点淡淡的哀愁。紫薇,夏季开花;朱槿,夏秋间吐艳。上片说金风吹得梧桐叶坠,显然是秋天了,所以词人从小窗望出去,这两种花都已凋残。值得注意的是:上片的梧桐叶坠,为耳中所闻;下片的两种花残,乃眼中所见。词人正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细微感觉,来表现他此际的情怀。“斜阳却照阑干”,紧承前句,描写静景。晏殊在另一首《踏莎行》中云:“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词境相似。

日暮了,斜阳正照着阑干,正是“双燕欲归时节”。此意平平说来,似不相干语、没要紧语,但实际上,却用这样的语言来调和气氛,缓冲节奏,烘托情感。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云:“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感。”“燕子欲归”,乃系景语,它对下句“银屏昨夜微寒”,正好起了一个铺垫和烘托的作用。双双紫燕即将归巢了,这个景象便兴起词人独居无聊之感,于是他想到昨夜酒醉后原是一个人在独宿。一种凄凉意绪、淡漠愁情,不禁流于言外。但他不用“枕寒”、“衾寒”那些用熟了的字面,偏偏说屏风有些微寒。寓情于景,含蓄蕴藉,令人低徊不尽。

这首词的特点是风调闲雅,气象华贵,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词人却把它统一起来,形成表现自己个性的特殊风格。晏殊以相位之尊,间为小歌词,得花间遗韵。刘攽《中山诗话》说:“无献尤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也就是说他的词风酷似冯延巳。但从这首词来看,它的闲雅风调虽似冯词,而其华贵气象倒有点象温庭筠的作品。不过温词的华贵,大都表现在词藻上的镂金错采,故王国维以“画屏金鹧鸪”状其词风。晏词的华贵却不专主形貌,而在于精神。“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见吴处厚《青箱杂记》)这首词中所写的风,正与上举两例相似。它所塑造的形象,借用晁补之评论其子晏几道词的说话,一看就知道“不是三家村中人”,而是一个雍容闲雅的士大夫。

《清平乐》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题解

作者先用白描手法写出留人不住,借酒浇愁,醉中对方却已登舟离去的怅恨,然后,他想像情人舟行春水,处处闻莺的明丽风光,不言怨而自含怨意:唯其无情故能毅然离去,又能领略春光的欢乐。作者又使用对比法,描写自己伫立渡头的冷清和依恋,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习,柳谐“留”音,依依杨柳也象征着惜别之情,“渡头”两句用移情法倾诉作者的离愁别恨,贴切而柔婉。“结句殊怨,然不忍割”(《宋四家词选》)。晏几道是一位情痴,故言情之作多刻骨铭心之语,感人肺腑,本词即是一例。

注释

1、留人不住二句: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此处翻用其意。

2、渡头杨柳二句:刘禹锡《杨柳词》:“长安陌上无穷柳,唯有垂杨管别离。”此处化用其意。

3、锦书:书信的美称。

清平乐晏几道

蕙心堪怨,也逐春风转丹杏墙东当日见,幽会绿窗题遍

眼中前事分明,可怜如梦难凭都把旧时薄幸,只消今日无情

[评析]

晏几道的词作,词彩比较华丽,意象也比较密集,但他处理得相当流动,绝无平板凝滞之病,这可以说是糅合了花间词与南唐词的特点。而词句的精巧新颖,也是明显的长处。

清平乐晏几道

幺弦写意,意密弦声碎书得凤笺无限事,犹恨春心难寄

卧听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

清平乐晏几道

波纹碧皱,曲水清明后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归来紫陌东头,金钗换酒消愁柳影深深细路,花梢小小层楼

清平乐晏几道

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拾蕊人稀红渐少。叶底杏青梅小。

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占韶华。

清平乐晏几道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清平乐晏几道

可怜娇小。掌上承恩早。把镜不知人易老。欲占朱颜长好。

画堂秋月佳期。藏钩赌酒归迟。红烛泪前低语,绿笺花里新词。

清平乐晏几道

红英落尽。未有相逢信。可恨流年凋绿鬓。睡得春酲欲醒。

钿筝曾醉西楼。朱弦玉指梁州。曲罢翠帘高卷,几回新月如钩。

清平乐晏几道

春云绿处。又见归鸿去。侧帽风前花满路。冶叶倡条情绪。

红楼桂酒新开。曾携翠袖同来。醉弄影娥池水,短箫吹落残梅。

清平乐晏几道

西池烟草。恨不寻芳早。满路落花红不扫。春色渐随人老。

远山眉黛娇长。清歌细逐霞觞。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清平乐晏几道

笙歌宛转。台上吴王宴。宫女如花倚春殿。舞绽缕金衣线。

酒阑画烛低迷。彩鸳惊起双栖。月底三千绣户,云间十二琼梯。

清平乐晏几道

暂来还去。轻似风头絮。纵得相逢留不住。何况相逢无处。

去时约略黄昏。月华却到朱门。别后几番明月,素娥应是消魂。

清平乐晏几道

双纹彩袖。笑捧金船酒。娇妙如花轻似柳。劝客千春长寿。

艳歌更倚疏弦。有情须醉尊前。恰是可怜时候,玉娇今夜初圆。

清平乐晏几道

寒催酒醒。晓陌飞霜定。背照画帘残烛影。斜月光中人静。

锦衣才子西征。万重云水初程。翠黛倚门相送,鸾肠断处离声。

清平乐晏几道

莲开欲遍。一夜秋声转。残绿断红香片片。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采莲心事年年。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清平乐晏几道

沈思暗记。几许无凭事。菊靥开残秋少味。闲却画阑风意。

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入香襟。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

清平乐晏几道

莺来燕去。宋玉墙东路。草草幽欢能几度。便有系人心处。

碧天秋月无端。别来长照关山。一点恹恹谁会,依前凭暖阑干。

清平乐晏几道

心期休问。只有尊前分。勾引行人添别恨。因是语低香近。

劝人满酌金锺。清歌唱彻还重。莫道后期无定,梦魂犹有相逢。

清平乐欧阳修

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长忆小阑闲共绕,携手绿丛含笑。

别来音信全无,旧期前事堪猜。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

清平乐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温庭筠存《清平乐》小令两阕,此为其二,乃惜别之作。上阕写桥上送别。“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一开头就点出了这次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正值阳春天气,洛阳城里柳絮纷飞,如同雪花飘飘。这时有人要远行,朋友们都聚集在桥上为他送别。“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按照古人风俗,送别要折杨柳以相赠,用来表示依依不舍之情。因为经这桥上远行的人络绎不断,来这桥上送行的人成群结队,所以整天都有人折杨柳枝,整天都有人执手呜咽。送别的哭声和桥下的流水声发生共鸣,那声音真是撼人心肺。下阕写别后心情。“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飞断肠。”行人上马就要起程了,这时朋友们争着劝饮最后一杯酒,大家便挥手告别。江淹《别赋》有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浦是地名,在福建,这里借指送别之处。一旦离开洛阳,又是那样的牵肠挂肚。忽然听到莺啼婉啭,好似声声劝人留下,实在不忍离去。“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平原年少,出自“我本平原儿,少年事远行”,这里指远行的人。只见他离愁万种,独自骑在马上,频频回首,频频挥泪。泪是擦不干的,情是割不断的,一种难舍难分之情跃然纸上。一般送别之作多写得凄凄切切。温庭筠这首词虽然格调也不高,但并无儿女之态,脂粉之气。有人称赞“此词悲壮而有风骨”,因此猜测可能“作于被贬之时”(见《唐五代四大名家词》)。大家公认温庭筠词“大半托词房帷,极其婉雅”,这首词却是个例外。[1]

    

[2]温庭筠(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出为隋县尉。徐商镇襄阳,召为巡官,常与段成式、韦蟾等唱和。后来,归江东,任方城尉。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徐商知政事,用为国子助教,主持秋试,悯擢寒士。竟流落而终。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然题材狭窄,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之作,简洁含蓄、情深意远,但伤之于柔弱秾艳。在词史上,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3]

  给个采纳吧!!!!!

温庭筠的简介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 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 812 — 约 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 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 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 尉, 官至国子监助教。 富有天才, 文思敏捷, 每入试, 押官韵, 八叉手而成八韵, 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 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助教。精通音律。工诗, 与李商隐 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 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 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 《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 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 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 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 李白 、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 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 重之别。 飞卿下语镇纸, 端己揭响入云, 可谓极两者之能事。 ”又载张惠言语云: “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 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 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 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花间集》 收温词最多达 66 首, 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于“倚声填词” 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 被称为“花间派”鼻祖, 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词这种文学 形式, 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 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 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 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 温庭筠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 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 并称“温韦”。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善于选择富有特征 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耐人寻味。 晚唐五代衰乱, 一般文化学术日形萎弱, 但适应女乐声伎的词在部分地区城 市商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却获得了繁衍的机运。尤其是五代十国,南方形成几 个较为安定的割据政权。 割据者既无统一全国的实力与雄心, 又无励精图治的长 远打算,苟且偷安,藉声色和艳辞消遣,在西蜀和南唐形成两个词的中心。君臣 纵情游乐,词曲艳法,故词坛兴盛也早于南唐。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描述其 创作背景:“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 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在 这种生活背景和文艺风气下从事创作, 所写的是供歌宴酒席演唱的侧艳之词, 自 然是孺彩轻艳,绮靡温馥。花间词完全把视野转向裙裾脂粉,花柳风月,写女性 的姿色和生活情状,特别是她们的内心生活。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 密室、歌宴酒席、芳园曲径。 这使温庭筠的词以妇女为主要题材,表现宫女、思妇、歌妓的生活,以及男 女间的离别情恨, 词的题材狭窄。

同时作者有感于自己的穷困潦倒以及抑郁不得 志,词中也暗含了自己的苦闷与哀怨。由于不敢直白抒发自己的情感,要通过婉 转、隐约的手法来表达。所以形成了其词绮丽缠绵、含蓄隐约的特色。温庭筠是 唐代重要诗人、 词人。 本名岐, 字飞卿, 太原人。 富有天才, 文思敏捷, 每入试, 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 贵温庭筠简介,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温庭筠诗 风上承唐朝诗歌 传统, 下启五代文人填词风气之先, 特别是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 现存的 《花 间集》收集了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 存 310 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等多受他影响。 温庭筠是第一个努力作词的人,长期出入秦楼楚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 艳之词”,把词同南朝宫体与北里倡风结合起来,成为花间派的鼻祖。温词风格 并不单一,有一些境界阔大的描写,如“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也有一些 较为清新疏朗,甚至通俗明快之作,如《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但就总体而言,温词主人公的 活动范围一般不出闺阁, 作品风貌多数表现为秾艳细腻, 绵密隐约。

如 《菩萨蛮》 :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 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 一帽唐代仕女图。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 成后的情态, 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 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 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小山重叠金明灭”描 绘的是晨起时女子妆残红谢的样子:睡眼惺忪之时,画眉清浅,带了些妆痕,额 黄滞留在额头,阳光照过来,竟带了些斑斓的色彩。“鬓云欲度香腮雪”把女子 的头发欲从脸庞掠过的情形描绘的极富生气和动感, 让整个画面瞬间活跃了起来。 这也是温词一个极标志性的特点——把一切事物刻画的极尽精美和感性, 细腻的 入人心扉。浓黑的秀发倚在了白皙的脸颊,欲落未落,只随着呼吸微微的颤抖。 我想这样一个女子, 不该称作美丽, 而该成为秀丽。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所谓“女为悦己者容”,这样秀丽的一个女子,竟无人欣赏,心中总会有些幽怨 和委屈,自是对于梳妆打扮懈怠了些。

天早已是大亮,才慵懒的从床上起来,想 要梳妆打扮温庭筠简介,拿起胭脂,却先生怠意。杜荀鹤《chun 宫怨》中的“早被婵娟误, 欲妆临镜慵。”以及李清照 的“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表达的都是这样的情感。“照花前后 镜,花面交相映。”这一句是描写女子画过妆后贴花簪鬓的情形。清浅的面容与 花交相辉映,仿佛是在争奇斗艳,也仿佛是在互相陪衬。这两句未免带了点孤芳 自赏的意味。“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一句,是寂寥的极限。这个女子,尽管孤独到了极致,尽管也安慰自己还 有自己懂得欣赏自己,在内心深处,却也是那样渴望能有一个欣赏自己美丽,帮 自己描眉的人出现。 所以, 才细细的绣上了鹧鸪, 成双成对。 细细品味这些意象, 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些都具有暗示的作用, 把这些词中的意象综合起来, 我们的脑 中就会不自觉隐然浮现一个倚栏相望, 满面愁容的女性, 而且具体这位女性长得 什么样, 性格怎么样我们都无从得知, 所以读着温词我们会觉得其中的女性形象 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这就更需要读者开动想象大门, 于是呈现出来的便是理解的 多样和不定。 温庭筠生活在晚唐前期,他有传统士大夫的儒家思想人格操守,批判时政,忧 时伤国。

积极进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作为仕进的捷径,温庭筠从游庄恪太子永。 庭筠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抱负时,发泄怀才不遇的愤懑。 温庭筠也受到时代影响, 具有新型的士人人格特质。他纵情狭游,放荡不羁,关注个人的生活享受权利,将 自己置身于世俗社会之中。 庭筠甚至以文为货,代人考试,作弊科场。 温庭筠张扬自己个性,反抗封建社会权贵。 温庭筠这些行为偏离了儒家正统社会的价值标准, 人格中具有叛逆的特征。温庭筠流连歌楼楚馆,有机会体验风流浪漫生活。他对 儒家传统士人的行为规范的背离,拉近了与歌妓们的情感距离。对她们的情感心 理有了更为细致的体会和沟通。温庭筠在江南度过了青少年,江南的自然山水和 风俗人情、历史文化深深影响了温庭筠,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温庭筠 诗歌有着鲜明的江南自然历史文化色彩。晚唐诗 坛,李商隐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温庭筠是晚唐、五代的重要诗人,影响了 晚唐五代诗人的创作和晚唐五代的诗歌风格走向。 温庭筠的词还有着独特的表现 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温庭筠的评价是这样的:“画屏金鹧鸪,飞卿 语也。其词品似之。”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从总体上看,温庭筠的词是比 较注重对客观物象描绘, 喜欢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来进行叙写, 也就是我们所说 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这一切,正如卞之琳《断章》里所写的:“你站在桥 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在此,作者追求的是对感觉印象的捉摸,追求的是一种感觉上的存在,一种观察 的状态, 而寓藏在其中的种种情思却需要我们读者细细地来品味, 这正是温词的 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感受到温词婉约绮丽的风格, 温词大多通过细腻 委婉的手法表现人的心绪意境, 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温词对婉约意象境界的开 拓,尤其在爱情心理内的深入开掘上,有着独到的成就。所以说温庭筠对婉约词 风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清代张惠言《词选》中说:“意内而言外谓之词”,而 我们读着温庭筠的词似乎也有这种感觉, 词中隐含了无尽的意蕴, 让人回味无穷。 而温庭筠作为晚唐过度时期的词人在晚唐的时代动荡、政治腐败与道德沦丧中, 向着审美和艺术本体回归, 挖掘自身心灵的深处, 用婉约的语言来渲染作品达到 一种情景交融的状态,并且使得词从诗歌的体式中解放出来。王国维在《人间词 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在温庭筠的带动发 展之下, 果然具有了这种深远而又含蓄蕴藉的品质, 于是词遂成为可以与诗分庭 抗礼的一种形式, 不仅能够言志, 而且也可以传达“贤人君子幽绵悱恻的情思” 的一种精美的文学形式。 而温庭筠的词从他的诗中继承下来这种传统, 并且把他 一步一步发扬光大, 遂而造就了婉约的词风的雏形, 并且对后来的婉约词风的形 成起了一定的影响,也许这正是温庭筠词的意义所在。

鱼玄机温庭筠

玄机温庭筠不仅同为唐朝诗人,更有师徒之谊,野史中还将温庭筠描绘成鱼玄机的初恋情人,但两人最终因为温庭筠的自卑怯懦错失终生。

 

鱼玄机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一生诗作五十余首,皆收录在《全唐诗》中。鱼玄机自幼聪慧美貌,才思敏捷,嫁与丈夫李亿为妾后,被正妻裴氏所不容,新婚三月便被休弃,出家成为女道士。出家后的鱼玄机饱尝辛酸与背叛,最终自甘堕落,过着半妓半娼的日子,直至杀死侍女,被判斩首。

温庭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庭筠是他的艺名。温庭筠出身没落官宦之家,虽有才情却屡试不第,抑郁不得志,行为放浪。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他的诗作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对时政少有反应。温庭筠词的造诣较高,是“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传说,鱼玄机温庭筠早年相识,温庭筠非常欣赏鱼玄机的聪慧和才华,对鱼玄机多加指点,亦父亦师。而鱼玄机自幼丧父,对于这个才华横溢、温暖多情的男人产生了少女情感,并不可自拔。但温庭筠自觉样貌丑陋,而且与鱼玄机相差三十岁,不忍辱没鱼玄机,只肯与鱼玄机以师徒相称。最后更是奔走他乡,娶妻生子,甚至撮合鱼玄机与新科状元李亿为妾,直接促成了鱼玄机的悲剧婚姻。

鱼玄机是唐朝的风流奇女子,而温庭钧作为与鱼玄机有交集的放浪文人,他们的私生活难免为人演绎和杜撰,所以,鱼玄机温庭筠的爱情故事恐怕至今也难断真假。

鱼玄机绿翘

鱼玄机绿翘是唐朝野史中密不可分的两个人物,鱼玄机是唐朝著名的女诗人,绿翘是鱼玄机的侍女。鱼玄机出名是因为其才色双绝,行为豪放,那么绿翘作为卑贱的侍女,为什么有幸与鱼玄机一同被提起呢

 

鱼玄机的生平没有正史的记载,我们只能从杂谈笔记中知晓,鱼玄机原名鱼幼薇,字蕙兰,生于没落官宦之家。鱼玄机自幼美貌多才,酷爱诗书,及笄后嫁曾与李亿为妾,却惨遭抛弃,只能出家做道士。出家后的鱼玄机饱受情伤,并为此沉沦,成为了一代豪放女,裙下之臣如过江之鲫。绿翘仅在野史中可见,说是鱼玄机的侍女,颇有姿色,善于卖弄风情,但聪明伶俐,为鱼玄机所信任。

鱼玄机绿翘的纠葛源于情感和嫉妒,野史中记载,有一天鱼玄机外出归来,发现他的情夫陈韪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等她回来,而侍女绿翘头发散乱,眼角含春,一副不自然的样子。鱼玄机恍然大悟,知道情夫陈韪与侍女绿翘有染,妒火中烧的鱼玄机将绿翘一顿毒打,绿翘恼羞成怒,反讽鱼玄机行为放荡,并尽数其风流韵事。鱼玄机大怒,抓住绿翘的脖子,将她的头往墙上撞,等鱼玄机筋疲力尽收手时,绿翘早已断气多时了。鱼玄机因此被判处斩刑,一代红颜就此殒命。

鱼玄机绿翘的故事虽然广为流传,但只是野史杂谈,自唐朝以来,很多的学者都对于这各故事秉持怀疑态度,甚至并列举了很多的疑点,这段故事也因此而成为了悬案。

鹤顶红之鱼玄机

关于唐代才女鱼玄机的故事,很多后人都将其加以改编写成了一本小说。其中鹤顶红之鱼玄机便是其中的一个小章节。特殊的是,在这个地方,鹤顶红并不是后人理解的毒药,它只是荔枝的另一个品种。因为外表通红,又是当时杨贵妃的最爱,所以给它取名叫鹤顶红。

 

在鹤顶红之鱼玄机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的是陈韪给鱼玄机送鹤顶红的故事。话说,自从绿翘和陈韪有了私情并发生关系后,这件事当天便被细心的鱼玄机发现,一怒之下鱼玄机失手打死了丫鬟绿翘。但这件事陈韪并不知情。一天,陈韪便带着上好的荔枝鹤顶红去看望鱼玄机,因看不到绿翘所以询问一些关于绿翘的消息。这一问不仅勾起了鱼玄机的伤心事,也让她对陈韪这个男人恨之入骨。被两个都是自己心爱的人同时背叛,又将其中一个打死,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啊!所以在鹤顶红之鱼玄机这一节中,心灰意冷的鱼玄机告诉陈韪自己将绿翘杀死了,让他去报官。

在确定事情属实后,陈韪没有犹豫,将鱼玄机举报给了官府。快要崩溃的鱼玄机将他带来的鹤顶红推翻,红彤彤的鹤顶红洒落的遍地都是,似乎在暗示着鱼玄机不久的下场。在鱼玄机被抓入狱后,接受审理这一案子的是小时候和她一起长大的温璋。即便如此,杀人偿命,在鹤顶红之鱼玄机这一节中,这位年轻貌美的才女尽管只有二十七岁,可生命还是走到了尽头。

迟来的晨曦漫过碧蓝的海面,终于映出了坐在窗边女子憔悴的身形,在等些什么,又在望些什么啊,我想我应该知道答案.

桌上的铜镜映出了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奈何再美的容颜也遮不住她面庞那抹不去的苦.

从窗子向外望去,再也看不到那美丽的玫瑰海,只剩下大海的深蓝和天空无力的苍白;疯长的长青藤爬满雪白的墙体,想要埋掉那些过往的山盟海誓;她不管.只是眺向那遥远的海天相接之处,每一艘船的出现都让她的心漏跳一拍,但是随之而来却是更深的失望.

她是脆弱的,我想.

浴血夕阳强有力的光芒带出了一连串的海上泡沫,漫天的红霞啊,在暗示什么呢?

她还是望着那忽隐忽现的线,等着他,等着,哪怕是一封帛书也好啊.

悠悠的水波,正如她对他的思念,延伸无止境.

白色的帆,在一片血红的颜色中也染上了这一天中最后的一抹红.

她突然想大叫他的名字,可惜,希望在还没来得及希望之前就破灭了,不是他,又不是他.

回想那”诗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还有那些温存的近乎虚妄的辞藻,是否只是玩笑地颠覆了那些逼仄的韵罢了?

惨淡的月光衬出了冰冷的海水,入骨三分,海上的薄雾随之而荡,定也住进了她的眼睛,否则,她的眼睛应该不会湿吧…

洛阳原文:

巩树先春雪满枝,上阳宫柳啭黄鹂。桓谭未便忘西笑,岂为长安有凤池。 诗词作品: 洛阳 诗词作者: 唐代 温庭筠

⑴ 望江南 温庭筠 写作背景

温庭筠(公元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版,八叉手而成八权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人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望采纳

⑵ 根据温庭筠的《望江南》写一个小故事

江边的小楼上,一位女子静静地眺望远方,她把自己打扮的十分美丽,好像在盼望着自专己的丈夫会在今日回来。直属到江上的船帆全都过尽,也没有见到丈夫的身影。女子失落地回到屋间,痛苦不已地啜泣起来,她是多么期待丈夫的归来啊……

⑶ 望江南 翻译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回。

肠断白苹洲。答

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

⑷ 望江南 温庭筠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注释:

1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

2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3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4皆:副词,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

5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

6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苹;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

7洲:水边陆地。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朗读节奏划分: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写作背景: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翻译:

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翻译二: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

简析:

词中痴情女子对爱人的思念,真挚感人。望江楼上悄然独立,只为能找寻心上人的归踪。夕阳西下,万舟驶过,仍没有爱人的身影。中人那悠悠流水,缓缓东流。心中的爱与恨,相思与失望交织一起,怎不令人黯然神伤!

赏析一:

这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

开头“梳洗罢”三字是略含喜庆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古时交通不便,信息难通,思妇的心上人虽无归期,但又有随时随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妇每日有此梳妆的功课,一丝不苟,理云鬓,施粉黛,成此柔媚风流之体态。俗语说“久别胜新婚”,思妇不仅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而且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唤醒其久违了的夫妻情爱,提高久别乍逢时的爱情质量!“独倚望江楼”是上句“梳洗罢”之后心理及行为的继续与深化,独倚望江楼,天际识归舟,其情殷殷,希望满怀;又是一个充满 的一天,多么不同寻常而富有美感。此句“独”字也有特殊含义,思妇打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是她羞惭心理的写照。故思妇眺望、企盼情人之举动又有怕人识见的羞怯心绪,是思妇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种凄清的美感效果。

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

“肠断”是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这里形容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白蒴洲”也非等闲之笔,因“苹”为水草,苹、水相依而生,苹失水则死。妇人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无水之蒴吗!触景生情,能不伤怀

诗贵含蓄,温庭筠此词深谙妇人心理,寥寥数语,写尽思妇不尽情思,堪称千古绝唱。

赏析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来,匆匆梳洗后,独自倚在望江楼上眺望。从这了了的八个字中,应该可以读出几层意思:

①“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说这是午睡后的梳洗,时间短去了半天,则下文的“过尽千帆”极言等待之久便无着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

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江楼了。

④从她一早就急急去江楼眺望展开一点,就应该还会想到,她的思念应该不会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产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长夜不眠,一夜相思,受尽煎熬;抑或昨夜她梦见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赶去望江楼。

⑤再进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来这江楼上盼归呢?

⑥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详解见下)遥相呼应。

“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她希望与失望交替的过程。远处每有一船现影,她便引颈长望,心儿随着船的渐行渐近而渐渐紧张,希望也渐渐高涨,可是船到楼头无情地继续前行,当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儿时,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这时的她还没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远方……就这样

⑸ 根据温庭筠的望江南写一个故事

百年前,江南水乡一处水边一根根青翠的木垒起了一幢别致的建筑,缝隙间挤出一阵阵陈腐的气味,弥漫开来,卷上二楼的阳台,淡淡的环绕着槐木的围栏,钻进卧房,漫漫地浸进床幔里,飘满闺阁。

住着一个人.

她扎着圆髻,只插了镶有玛瑙的玉旃,橡木梳妆盒里装的是来时的嫁妆,翡翠做的观音挂坠,黑珍珠做的耳饰……这样的宝贝,她拥有的太多太多

楼阁没有男人,多一分柔情,少一分疼爱.

楼阁中没有孩子,多一分安静,少一分活泼.

楼阁中只有雕琢秀美的闺房,只有女仆和一直在等的女人.

她喜欢独自一人站在阳台上.披者黑色的斗篷,上面白丝锈秋菊,是极精致的手工。总泛着冷冷的绸光,也月也黯淡。

仔细听着,近了,近了,……

到了眼前,同样的小船。

竟不是!

女人的心情如潮汐,涨,不停的涨!

快要淹没了,却又退了回去,并且毫不犹豫的把涌来时的所有痕迹拭去。

这样等待已持续了十年。十年耗干了她的泪!十年嵌深了她的纹,但十年却没有盼回他心爱的人!

她回身拿起一本诗集,随手翻开一页:“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瘦,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少女时代这般的词他读了多少,他笑那些妇人的痴,没想到,自己却成了其中的一个。

夕阳终于告别了彩霞的挽留,余辉斜射到悠悠的水面上,又是一段绵愁。

忽然女人望见了那个开满白花的小岛,一滴泪从她的脸上滑过,震响了这个古都千载的繁荣!

⑹ 望江南 温庭筠 翻译

一、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二、原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三、出处

《温庭筠词集》

(6)望江南温庭筠故事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顒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

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二、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思妇楼头,望人不归。只有二十七个字,为词中的小令。“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

还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寻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炽热的感情,而且宛转起伏,顿挫有致,于不用力处看出“重笔”。

思妇题材写的人很多,可说是个“热门题材”,但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这也是个软题材,但这首小令不是软绵绵的,情调积极、健康、朴素。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三、作者简介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现存诗三百多首,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⑺ 望江南 温庭筠写作背景

温庭筠(公元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内八叉手而成八容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人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其中的“白频州”是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地,借此表现了他对丈夫的思念

⑻ 温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pin洲

上面的有点错误,最后一句的PIN字错了。应该是草字头下面左边是三点水右面是“频”,我没找到那个字怎么打。。。。。。

⑼ 望江南 温庭筠 赏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首词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抑或情人,于理解词意并无大碍)归来的思妇形象,意思直白,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读出它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仔细琢磨一番的。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来,匆匆梳洗后,独自倚在望江楼上眺望。从这了了的八个字中,应该可以读出几层意思:

①“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说这是午睡后的梳洗,时间短去了半天,则下文的“过尽千帆”极言等待之久便无着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

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江楼了。

④从她一早就急急去江楼眺望展开一点,就应该还会想到,她的思念应该不会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产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长夜不眠,一夜相思,受尽煎熬;抑或昨夜她梦见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赶去望江楼。

⑤再进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来这江楼上盼归呢?

⑥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详解见下)遥相呼应。

“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她希望与失望交替的过程。远处每有一船现影,她便引颈长望,心儿随着船的渐行渐近而渐渐紧张,希望也渐渐高涨,可是船到楼头无情地继续前行,当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儿时,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这时的她还没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远方……就这样,在无数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她内心的摧伤越来越惨重。同时,这一句也表明了她盼望的时间之久,她的痴情和执着。“千帆”是“千船”的代指,但是这又不仅仅是修辞方法的差别。船在水上,越向远处,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的是去船,把它倒过来,不就是这位思妇盼望来船的过程么?所以,一个“帆”字把读者的目光引领到了远处,使读者也像词中的思妇一样极目远望,企盼人归。

“斜晖脉脉水悠悠”,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早上满腔的期望都随落日渐渐黯淡。这斜晖尚且脉脉含情,无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为什么她盼望的人却如此薄情寡义,弃她于不顾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不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么?

“肠断白苹州”,在愁情满怀、斜晖渐去的时候,女主人公的目光偏偏又遇到了他们当年分手的白苹州,这怎么能叫她不肝肠寸断呢?朱光潜认为“把‘肠断白苹洲’五字删去,意味更觉无穷。”因前几句已写出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思妇形象。“斜辉”句景中有情,足以给人无限联想的空间,再以“断肠”涂饰,便一泻无余,神形俱失,遂成败笔。这是很有道理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望江楼”和“白苹洲”都确有其处,望江楼在四川成都东门外的锦江河畔,白苹洲是唐代的称呼,今称莲花庄,在浙江湖州东南的苕溪之畔。但是在本词中,两者都不是确指。望江楼在这里指江畔思妇眺望之楼,不能单单理解成一个地点。白苹洲,是指江中长有白苹的小渚。白苹是水中一种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故古诗词中常用白苹洲指代分别之处。

全诗的另一个特色是情感张弛的运用,①“过尽千帆皆不是”里面蕴含了千百个小的情感张弛;②从这一日来说,又是一个大的张弛过程--从早上第一帆满怀期望的紧张眺望,到斜晖中令人断肠的失落;③限于篇幅,词人撷取的只是思妇一日的盼望镜头,但是思妇与情人的分别当不是一日,那么她的思念自然也非一日。在这常年累月的思念中,她的情感不又是一个更大的张弛过程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77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