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广泛描写唐代宫廷生活。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园果》
雨中梨果病,每树无数个。
小儿出入看,一半鸟啄破。
译文
雨后果子易患病虫,树上已无多少完好。
孩童来到果园查看,大半都被鸟给啄坏。
注释
雨中:指下雨多,不停歇。
病: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
小儿:孩童;小孩子。
啄:鸟类用嘴取食或叩击东西。
扩展阅读:王建的简介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扩展阅读:代表作品
《水夫谣》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肌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昌观玉蕊花》
一树笼葱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
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
《新嫁娘》
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译文
秋蝉声从树梢传来,深巷中的红漆大门前如此冷清,好似主人在闲居之中。
他的书房里摆放着书画和几根竹子,竹子自带香气,满眼看去,书籍满架。
笑着说话的书童知道礼数,李将军在吟诵,像村野之人一样豪放。
这些书籍中将军最爱读英雄传,想要建功立业,又害怕比不上那些英雄。
原文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注释
过:拜访。
书斋:书房。
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野客:村野之人。
就中:其中。
作品赏析
诗的首联写龙武李将军居住的环境、氛围。地位、身份显贵的大将军,不住在繁华、热闹的通衢街市,而是选择了僻静的里巷;门前无达官贵人车水马龙往来,而是冷冷静静如同闲居人家一般。两句简洁的描写,暗示了主人公的爱好、情趣,为下文正面描写作了铺垫。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这是从正面描写了李将军的行为举止。和侍者、宾客谈笑言语周到,尽显礼仪;和豁达狂野之人吟哦起来又尽现豪放疏阔。说明了李将军既温雅又豪放的性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应该用互文的方式来理解。
作者简介
王建(765年—830年)字仲初,许州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唐朝大臣、诗人。
王建擅于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诗作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形象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作品《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善于“宫词”,为研究唐代宫廷提供重要材料。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诗词鉴赏# 导语《雨过山村》是由唐代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王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了解人民疾苦。下面就和 一起来了解下王建的诗词《雨过山村》,欢迎阅读!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赏析
诗的前两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描写山村宁静美好的环境。首句便极具山村风味。“鸡鸣”是乡村中最常出现的意象,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会有深切的体会,一般在清晨时分,天色处于晦明交替的时候,鸡鸣声比较频繁,此起彼伏,一唱一和,十分热闹。诗中所写的是雨天的“鸡鸣”,而且只有“一两家”,这正是山村人家分散稀疏所形成的情景,若是在村落聚集的平原,则应该出现群鸡合唱的壮观景象了。这句从听觉上来突出山村之“幽”,下句则从视觉上衬托山村之“深”,并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竹溪村路板桥斜”句,作者选取了“竹溪”、“村路”、“板桥”等意象,仿佛引导读者体验了一番山行的趣味:漫步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可以听见那萧萧竹韵,潺潺溪声,感受那清风拂面的轻柔,小雨沾衣的温润,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一座板桥面前,这座灵巧的木质小桥,随意地横在溪水之上,别有情味。以上两句,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宁静谐和的乡村风物图。
第三句便写人事活动,通过写“妇姑相唤”表现邻里关系的和睦,通过写妇女冒雨浴蚕,表现出农家之忙。末句则通过栀子花的“闲”,来反衬当地人的忙,妙趣横生。全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农忙图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扩展阅读:王建的简介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扩展阅读:王建的生平
他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他写过一些小词,别具一格,《调笑令》,原题为“宫中调笑”,可见本是专门供君王开开玩笑的,王建却用来写宫中妇女的哀怨:“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末句斩钉截铁,守望之情,跃然纸上。又如《江南三台》:“扬州池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纯是白描,别有情趣、
他是大历进士。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贞元十三年(797年),辞家从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荆州等地,写了一些以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在“从军走马十三年”(《别杨校书》)后,离开军队,寓居咸阳乡间,过着“终日忧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元和八年(813)前后,“白发初为吏”(《初到昭应呈同僚》),任昭应县丞。长庆元年(821年),迁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在长安时,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均有往来。大和初,再迁太常寺丞。约在大和三年(829年),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