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宣传标语:
1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2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3 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
4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5 做好自我防护就是关爱他人,遵守文明行为就是奉献社会。
6 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
7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8 增强防控意识,提高防护能力。
9 依法依规,科学防控,有效防范和阻断疫情传播。
10 履行公民义务,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11、返乡人员要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2、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
13、每一次接种都是在加固我们共同的屏障。
14、外出戴口罩,进门洗手好,口罩不乱扔,疫情早赶跑,
15、整治环境卫生,打造健康家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6、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17、勤洗手、常通风、多喝水,保持好社交一米距离。
18、在公共场所主动配合工作人员测体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
19、接种疫苗别再拖,安全保障好处多。
20、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1、坚持一米线,保持手卫生,规范佩戴口罩,强调咳嗽礼仪,减少公共场所聚集,这些健康行为是我们防控疾病的“社会疫苗”。
22、重科学、听官宣,谣言消息莫去传。
23、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坚决阻断疫情传播。
24、戴口罩、勤洗手:小举动,大防护,好的习惯不松懈。
疫情期间个人该如何做好防护措施?
1勤洗手。手脏后,要洗手;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 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 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做清洁后,清理 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 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2科学戴口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就医时,拥挤时, 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 要戴口罩。
感动中国人物如下:
1、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57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
2、陈陆:男儿付死生。
36岁,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
3、张桂梅:素心托高洁。
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4、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炊香万灶烟。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2003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万熊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
5、王海:为国击豺狼。
2020年8月2日,94岁的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在北京逝世。王海1944年5月投身革命,1946年6月参军,1950年成为歼击机飞行员。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他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
6、汪勇:芳草递春风。
他带领的志愿者司机团队,自大年三十起义务接送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协调推动网约车企业参与接送医护人员,协调共享单车企业在医院周边投放单车。自行募集资金为医护人员提供泡面,“扫街”找餐馆、争取有关部门餐食供应。
7、谢军:北斗灿繁星。
1982年,谢军大学毕业后即投身航天工业,参与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并用了3年多的时间,让北斗卫星用上了自主研制的精准的原子钟。
8、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40年来,她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叶嘉莹先生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她的许多学生目前已是中国、加拿大、美国多所大学的知名教授和学术带头人。
9、毛相林:山路得康庄。
坚守偏远山村43年,毛相林带领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2005年以来,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带大家走上致富路。
10、国测一大队:山河功业存。
2020年5月,国测一大队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最终测定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两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
抗击疫情宣传语简短有:
1保持安全车距,遵守交通规则。疫情防控期间,无特殊情况应尽量减少出行。
2疫情的发生阻断了我们回家的脚步,阻断了亲人间的见面,却阻断不了爱。坚信我们一定可以早日战胜这场疫情。
3勤洗手、注意卫生与安全。
4疫情还没结束,零新增不是零风险!拐点未到,再坚持坚持!即使下一步拐点到了,也再绷绷,别扎堆!
5反正不管怎么样在疫情期间一定要勤洗手,戴好口罩多注意防护!相信有一天疫情一定会过去的。
抗击疫情感动中国人物——钟南山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8年8月,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中,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400米栏全国纪录。[4]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疫情当前,钟南山院士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国人的心,成为不少人的定心丸。
从2020年1月18日夜驰武汉至今,钟南山战“疫”已50天,整理媒体报道可以发现,50天来他为疫情奔波的行程满满当当,始终冲在前线,几乎没有休息过。 在广州新闻专题通气会上发出“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的信心后,又马不停蹄为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中国经验。最新消息显示,在他参与指导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冠肺炎小鼠动物模型成功建立。
长时间科研、开会、远程会诊、接受媒体采访、多地奔走,甚至飞机上还在研究治疗方案……这位84岁老人,为了所有人的生命,始终在如铁人般地拼命。 连钟南山的夫人也曾心疼地说:“能不能让他多睡一会”
然而她非常了解丈夫的脾性,劝是劝不住的,因为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正如17年前非典来袭时他说的那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看着满满当当的日程表,无不让人心疼,尤其这仅是基于公开报道的资料,还有多少付出无人知晓。但愿疫情在众人同心下尽快结束,那时,老人笑容可掬,好好休息。
战“疫”50天
他的行程满满当当
疫情期间我觉得最温暖瞬就是志愿者给我带来的!他们是平凡角落里的英雄!
何为感动,从小到大,感动我的人或事说起来真的不少,但他们都是大人物,他们是英雄,要么见不到,要么活在电视剧上。而这次疫情,让我看见了我身边的英雄,他们虽然平凡,但真的打心底让我佩服,我想通过这篇问答讲讲让我感动的那个人。这个人很普通,但他的心境让他不再平凡,他不是公务员,却冲在了我们城市抗疫阻击战的最前方。他是一名志愿者,是我们西充阳光志愿者协会的会长,他让我看到了什么是不求回报,全心全意的付出。
从我留意到他,他已经工作了很多天了,从病毒爆发开始,他就把这支志愿队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让成员们战斗在各个角落,这种责任担当,要比许多公务员都高出数倍。
虽然不是前线,但志愿者工作任然十分辛苦,在非常忙碌的时候,感觉他就算会分身也不够用,但他还是在坚持,因为他有着那种疫情不走我们不退的精神。告诉路口值班人手不够,会长永远第一个说我去。而他每一次在群里面的那句,"我去,都让我十分的感动。"小小的一瞬间,让我意识到了这次疫情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武汉的后面还有无数个像会长这样的人在坚守,让我看见了胜利的希望,在无数个无私奉献的人团结一致的力量下这场疫情终将被战胜。
我想我知道了,就是这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个个无私奉献的人呀!中国有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强大!社会有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和谐!他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向我的会长致敬,感谢他的无私付出。也让我看见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
最后感谢无数个向我们会长一样奋战在各个岗位的志愿者们,星星之火,终将会成燎原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