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主要名师有哪些?分别有哪些教学法或者教育流派?

小学语文的主要名师有哪些?分别有哪些教学法或者教育流派?,第1张

斯霞,女,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斯宅乡,取名碧霄;8岁时,进族里办的"斯民小学"读书,改为斯霞。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任教,1929年转浙江省嘉兴县集贤小学工作。次年经人介绍到肖山湘湖师范学校工作。婚后转到南京东区实验小学教书,不久又转入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工作。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小学(1952年学校改名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工作。1956年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小学一级教师,同年光荣加入中国***。196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1963年,《江苏教育》、《人民日报》先后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报道,着重宣传介绍斯霞和学生的关系。1973年,江苏省教育厅调她到省教材编写组,编写小学语文教材。1977年底,她回到南师附小,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次年,被评为小学特级教师,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英雄,全国"三八"红旗手,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辞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职务,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讲台。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

霍懋征,女,汉族。中共党员。1921年9月出生。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北京第二试验小学教师、副校长,至今从教60年。是我国50年代就蜚声全国教育战线,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荣获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奖。多次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她光荣地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霍懋征老师一家三代八人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荣职业,1991年这个教师之家当选“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师,她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实践,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袁瑢(1923-)江苏南通人。女。交通大学肄业。建国后,历任上海实验小学教师、副校长校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妇联执委会常委。特级教师。1954年加入中国***。1960年、1983年两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于漪,1929年生,浙江人,1951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教育系。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历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等职。著有《于漪文集》、《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1978年被评为江苏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吉林老师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得到教育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出版《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发表近二百多篇论文,计300多万字。这些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暑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等。她主讲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电视讲座21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华语地区播放,1999年获全国电化教材师范最高奖。她应邀外出讲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欢迎与尊重,是基础教育界卓有影响的小学教育专家。

支玉恒,193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59年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上体育课,后由于种种原因,1977年,近40岁时改教语文课。当时他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于是虚心地向低年级老教师求教。踢球多年的脚很灵活,而用手写字却很费劲,于是苦练三年,无论写教案、改作业、批作文、写总结等,均用小楷毛笔书写。语文教学起步较晚,然而他以勤补缺,刻苦钻研,终于天道酬勤。他走出了张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

贾志敏,上海市人,汉族人,1939年出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市委普教委员会副主任,民进浦东区委委员。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有46个春秋。由于他创造性的劳动,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奖。1994年,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五一”前夕,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特殊奖”。2000年获“浦东名师”称号。现任上海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浦东新区首届政协委员。贾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几经磨难。文革期间,贾志敏教师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残,但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矢志不渝。42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他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提任校长以后,他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经验获得了成效。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录制的作文教学系列片《锦上添花》相继在许多省市播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1999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录制了《贾老师教小学生作文》的光盘并面世,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前年暑假,贾老师应邀赴新加坡为当地华文老师传授语文教学经验,并获得极好的反映。

于永正,男,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1985年,于永正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于永正同志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于永正老师多次应邀赴外省、市讲学,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于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课堂教学与经验》等专著,并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靳家彦,男,1944年12月生,毕业于天津教育学院中文系。从教38年,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创立“小学语文导读法”,应邀赴30个省、市及大专院校讲学,做示范教学,受到广泛赞扬。出版《小学语文导读法》等专著17部,发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小学语文》等论文200余篇,多篇获全国及省市奖。《中国教育报》开辟专栏介绍“靳家彦教育教学艺术”。参加多种教材编写,培养徒弟20余名,均取得优异成绩。

张化万,男,江苏扬州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代小学语文>编委会主编,杭州市小语会副理事长曾荣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十佳校长、区劳动模范、杭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94年,倡议并参与组织实施了"杭州市上城区跨世纪园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国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课;先后带出了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曹晓红、王莺,培养了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省教坛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优秀教师 曾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上示范课,作学术讲座;有6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主编或撰写<写好作文的金钥匙><猪八戒学作文><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小学教育研究入门><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小学语文典型课示例>等;出版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出版<张化万阅读教学><张化万作文教学><中国名师张化万>等课堂教学录像资料;主编<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11、12册)<现代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国情教育补充教材>等教材12本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崧舟校长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他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中国名师》音像专著工程。他认为“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他认为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他主张语文教学应在继承传统的“双基”教学的前提下,着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积累”和“语文基本习惯”的培养;他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依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见、引导质疑、敏于点拨”,并独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及编写人员。国家“十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反馈教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师研究会副理事长。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具体目标是“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

孙建锋,男,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对象。曾获江苏乍小学语文说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一等奖;近年来,他应邀到山东,河南,浙江,江西,内蒙古等地上课,课堂教学扎实,灵活,富有创意,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河北教育》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吉春亚,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文本科学历。1964年生于美丽的太湖南岸,那“千山千水千秀才”的江浙人文沃土孕育的了她的聪慧灵气,再加上她博采众长、开拓进取,使她教学自成一派——带有浓浓“语文味”的且不乏诗情画意的“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吉老师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曾主持和参与“语文思维训练”和“小学学科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6项省级课题,其成果获得全国小语会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并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北京小学,是北京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吉春亚老师就是这所学校的唯一特级教师。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从教以来,潜心研究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100多篇,著有《智慧教学》一书。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荣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名教师,2001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02年获第五届全国“十杰教师”提名。

孙双金,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江苏省小学语文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事迹收入《江苏教育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录》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精品录》。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和中华名师丛书《美丽课堂》等专著。

盛新凤,女,1970年生。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湖州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她潜心研究,硕果累累,先后独立进行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的研究。30多项研究成果和论文公开发表,80多次在省内外公开示范教学,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事迹曾多次被《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设计》、《浙江教工》、《湖州日报》、湖州电视台“奉献”、“关注”栏目等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作专题报导。出版个人教学专著《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虞大明,男, 1972年4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省教坛新秀。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1995年5月获浙江省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同年10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1999年获浙江省首届学科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004年荣获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才艺大赛金奖;2004年被评为上城区首届特级教师。工作10余年来,一直以开拓、创新、勤奋的态度实践着“用心成长,享受课堂”的理想与追求。应邀拍摄“名师讲坛”、“中国名师”专辑,出版发行。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百余次,获广泛好评。2003年出版个人第一本著作《走过10年——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参与主编《新班级教育的实践探索》。10余年来共有3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其实,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人吧,所以就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我也有过和你类似的经历,就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喜欢的是我所厌恶的认为低俗的东西,而我喜欢的别人又不懂,所以很是困惑了一阵子。后来渐渐明白了,没有必要找适合自己的人,爱吃肉的人不愿意和素食主义者一起进食,喜欢乘船的人不愿和爱乘飞机的人一起旅游,只因为我们不想改变,所以把责任推给别人,说是不适合自己。

  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是实现情感教育的基地。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促使素质教育的发展。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情感是作者写作的本源,也是我们在学习文章时所必须进入的境界。语文教师饱含情感的教学,学生意兴盎然地学习,就能更确切地把握作者撰文时的情感,那么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品味就会是深刻的而非肤浅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如在教《〈指南录〉后序》一文时,若能引导学生准确地体会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那必然会对作者连用十八个“死”以酣畅淋漓对抒发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感产生更深刻、更具体的体验,并顺理成章地激发调动学生对作品内容及思想意义的求知欲望。其次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领悟课本知识。

要搞好语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要深刻地理解作品,就不得不探寻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才能“夺于胆心”(王充《论衡》)。由此可见,情感是作者创作的生命之源。

只有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才能理解作品,领悟知识。只有触及到情感深处,才能和文章一起产生共鸣,才能理解品味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旨,再造作品的情境,体会作品中蕴含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从而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特级教师高润华在讲《背影》时,进入意境,情不自禁地攀住黑板的上缘,做出一付吃力攀越的样子,完成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感动得学生泪如雨下,既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博大、深邃,又诱发了学生情感,有力地引导学生理解了作品的内涵。

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厚重的情感呢一是要重视朗读教学。文质兼美的课文用普通话来读,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在朗读教学中,除要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去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舒缓、浑厚、沉静的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发音、语感、情思,进而把朱自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想超脱而又不能超脱的彷徨和渗透在荷塘月色中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很好地表现出来。二是教学用语要词汇丰富,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学语言尤该有文,否则不能传授进学生的耳中心中脑中。教学言语不应当成为学生的耳边风,让风过耳而不能入耳。入耳是前提,入心入脑才是教学语言的最终目的。入心是指听起来心里舒服,产生亲切感认同感,能与老师产生共鸣,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入脑指的是记住老师的话,老师讲的知识全如刀刻一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注意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水平,词汇贫乏,内容干瘪,使学生埋怨语文课是“老牛拉破车”,一切重复了又重复。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依据课文体裁、内容等特点注意对教学语言的选择,尽量用生动、新颖、优美、恰当的词汇组合自己的语言,减少拖泥带水和重复现象,力求新鲜、丰富、生动、洗炼,努力实现从教师的“不厌其烦”到学生的“百听不厌”的转变。语言内容的充实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就事论事,照本宣科,因为这些内容学生通过阅读都已知道,教师适当旁征博引,举一些新鲜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三是要有幽默风趣的口语。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用一些幽默风趣的口语能一行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快、思维活跃,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艺术效果。特级教师于漪就主张“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魏书生老师则明确向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他在课堂上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其较高的审美趣味和显著的教学实效,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特级教师钱梦龙教《故乡》一课,在学生争论灰堆里的碗碟到底是谁埋的时,十分风趣的说:“这个问题是个历史悬案!”当一个学生说鲁迅所以写杨二嫂这个人物是要反映旧社会的妇女问题时,他幽默地说:“好啊,他考虑问题可真广,还考虑到了妇女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高级!”钱梦龙老师上课时课堂气氛始终是活跃的、积极的。因为他善于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四是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形式。除了口头表达的语言外,教师还要通过适当得体的身体语言(动作、表情、眼神等)来配合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姿态、表情等非语言行为,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辅助手段。苏联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说:“如果我们脱离开沟通过程的非口头手段,沟通过程将是不完全的。”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表达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使语言表达更加光彩和富有成效。

教学要注意对情感的挖掘。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的综合。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些都是具有感情的东西。我们所谓的“文学”,其实就是“人学”。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大多灌注着作者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出课本中极富感情的内容,经分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维过程,感染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尽量让文章中的人活起来,直接和学生对话,和学生的心灵对话。好的作品是作者用心血和人生经历浇灌出来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信念就不仅仅是掌握了一门工具,而是已超过了语文学科本身而成为一门极富感染力的综合教育。所以我们在讲《涉江》时,别忘了对屈原崇高爱国情操的礼赞;讲《梦游天老吟留别》时,不能忘记对“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安能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进行说明;讲《茅屋被秋风所破歌》时,也别忘了对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人道主义思想进行肯定,让学生了解,当杜甫把大众的苦难品尝为自己个人苦难时,他从自己渺小的自身超脱出来,在自己的诗歌中主动承担了大众遭受的苦难,代表了民众的良心而成为圣者。

老师还要注重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到精神饱满,神态自若,富有青春活力,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特别要通过教师的范读传导感情。当教师的心融于文章之中,真情注入于课文之中时,感情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并传导给学生。例如教学《兵车行》一课时,我怀着无限同情,满含深情的在课堂上范读了这篇文章,读完以后,很多同学都发出无比同情的感叹。可见教师的情也会直接感染和打动学生,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当然,情感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它还需要更进一步地探讨,需要更多的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发现。

闫国亮,湖北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沿革

一、古代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

原始社会没有严格意义的课程,但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已经存在。

奴隶社会有专门的学校和课程:六艺

封建社会以儒家经典为主,基本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再学“五经”“四书”,传道明理;以文选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蒙学教材:

1、综合类:《史籀篇》、《仓颉篇》、《急就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2、伦理类:

程端蒙的《性理字训》“天理流行,赋予万物,是之为命。人所禀受,莫非至善,是之谓性。”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信,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学教材:

《昭明文选》,宋代谢仿得《文章规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孙洙《唐诗三百首》等。

3、历史类:

宋代王令《十七史蒙求》;胡寅《续千字文》;朱熹《小学》

4、诗歌类:《千家诗》

5、名物常识类:《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6、工具类:《字学举隅》,《文字蒙求》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经验

(一)识字教学 (二)阅读教学 (三)写作教学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 1、熟读、精思、博览 1、注重基本功的培养

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2、注重方法习惯的培养:评点法、出入法 2、多读、多写、多改

3、注重思想伦理道德的教育 3、从模仿入手

4、联系日常生活 4、先放后收

5、激发儿童的兴趣

科举制度:

起于隋朝的人才选拔和官吏任用制度。

唐朝科举分两类:

常科: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每年定期举行。

制科:皇帝主持,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

唐朝进士极盛时每年不超过50人,平常10到20人。进士及第还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授官。

宋代极盛时每年有四五百人,平时也有上百人,进士及第就可授官。

考试内容和方式:

唐朝到宋朝初年:口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宋以后主要考经义。

经义:以五经中的文句为题,作文阐明义理。到了元代,则从四书中出题,答案需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得任意发挥。明代中期以后要求文章必须采用八股文的形式。字数和格式有严格的规定。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550字、650字后改为700字。

第二节 近现代语文教育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兴起时期——语文单独设科(1901——1910)

1904年癸卯学制 ,标志语文学科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演进,也标志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兴起。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时期——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纲要的制定(1911——192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止小学读经科,将各类学校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并且明确了国文课的教学目标:“国文的要旨在于通解普通的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德志。”为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小学、初中的“国文”改为“国语”,废止旧的国文教科书,采用语体文教科书,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开始占领语文教科书的阵地。

第三节 当代语文教育

一、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这不

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标志着教育思想的转变。“语文”学科名称的提出,揭开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新的一页。

二、推广《红领巾教学法》

红领巾教学法的作用: 红领巾教学法的弊端:

1、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核心是启发式和谈话法。 1、与中国语文有先天的隔阂

2、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2、产生了形式主义的倾向

三、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1、胡乔木提出设想(1951,3)

2、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1954,2)

3、叶圣陶具体部署(1955,8)

4、安排重点试验(1955年秋在北京天津上海济南广州等地79所学校,在初一试用分科教材,)

5、1956年秋季在全国开展分科教学。

6、1957年在“整风反右”运动中遭到批判。

7、1958年3月中宣部宣布停止使用分科教材。

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对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实验研究。制定了大纲,编写了首师生欢迎的教材,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在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1、文学课本分量重,难度大。

2、汉语课本内容呆板枯燥,概念术语过多,不能很好地与语言实际运用相结合。

3、没有找到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点。这次改革,其兴业勃也,其亡也忽也,以行政命令始,以政治批判终,

至今没有结论。

四、语文“工具性”理论的确立

基本内涵:语文是工具,语文课是工具课。这种工具不是纯物质的工具,是有思想感情的内涵的,语文

教学中不能把他们认为的割裂开来。

这一理论叶圣陶开其先,吕叔湘继其后,张志公集大成。

五、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曲折探索时期——被“革命”的语文教育(1958——1976)

影响全国的三个案件:

1、白卷英雄张铁生

1973年6月30日,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青、生产队长张铁生在参加高等学校入学文化考试时,交了‘白卷’。“四人帮”一伙把张铁生捧为“反潮流英雄”,在全国树立了一个交白卷的样板,刮起了否定文化学习的歪风。

2、反潮流小将黄帅

3、反对管、卡、压的烈士张玉琴

三事件造成的影响:在全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反对所谓“师道尊严”的浪潮,一时无政府主义进—步泛滥,一些学生以不读书为荣,以为破坏纪律、反对老师就是反潮流,给教育战线特别是中小学教学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学生流传的口头语是:“反正下乡种庄稼,何必刻苦学文化”;“学会数理化,还得拿钉耙”;“日光大学地球系,读不读书没关系”;“城里都下来啦,还念书干啥”。在教学秩序混乱的氛围中,“有的教师实行无语教课法,上课不讲话,只在黑板上写,写完就走,因为太乱,没法讲课。”

六、改革开放以后的语文教学

(一)复苏阶段(1977-----1978)

1我国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恢复。大家急于补课,提出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方针为语文教学的最高理想,注重语文知识教学。1978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语文教学大纲,编了新的教材,但要求明显偏高,有80%学生不适应。

2吕叔湘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批评。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改革的探索阶段(1979~1997)

1 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人们开始认识到我国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 2 大批研究语文教学的刊物出现。

3 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呈现繁荣局面。涌现出一大批语文教育改革家、理论家和名师,出现了众多的语文教改流派和教改口号。

(1)以于漪为代表的情感派语文教学。

注重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情感性。通过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疑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深情的语言

描述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2)吕型伟的“文道统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口号。

(3)钱梦龙提出“三主四式”教学理论。

自读课::“六步自读法”

① 认读。朗读课文,框出生字新词,自查字典、词典解决。

② 辨体。辨明文章的体裁,从而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自读方法。

③ 审题。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和作者命题的意图,并点出“题眼”。

④ 发问。可就关于文章内容、关于文章表现形式、关于作者构思意图分别提出“什么”、“怎

样”、“为什么”几个问题,自问自答,逐步理解文章。

⑤ 质疑。要求学生思前顾后,统观全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有疑而问,也可以无疑而

问,“于无疑处生疑”。

⑥ 评析。经过充分消化,就文章的某一方面突出的特点做出评论或分析。

教读课:要提高教读的实效,除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外,还得掌握各种启发思维的手段,值得重视的有三点: ①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其推旧知新;

②善于发问,巧设情境;

③选准知识与智能的结合点。

作业课、复读课

(3)辽宁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实验。

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三)世纪之交全社会对语文教育的批判和反思(1997---2000)

1997年末,由“北京文学”发端,许多报刊先后发表署名文章,“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专题引发一场关于语文教育现状与出路的大讨论。讨论的收获收集在王丽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钟晓雨主编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江明主编的《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三本书中。这次大讨论促进和推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也是语文教育迎接21世纪大变革的前奏。

第二章 语文课程性质及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语文课程概述

一、课程和语文学科课程

课程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习者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活动的总体。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进程和教育评价等。学科教育所说的课程,通常是指教学科目及其进程。语文课程。

二、语文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

1 学校寻求达到的语文教育目的是什么(语文教学目标)

2能够提供哪些教育经验使学校有可能达到这些目的(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

3怎样把这些教育经验有效地组织起来 (语文教学途径和方法)

4我们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正在接近这些目标(语文教学评价)

三、语文课程标准

2基本内容框架:

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的建议;课程实施(教学)的建议;评价建议)

附录(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

3语文课程标准的意义:

课程标准在学科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发挥实际的指导作用。

(1)程标准是课程实施活动前教材编写的依据。它所提出的教材编写建议,对教材编写工作产生根本性的制约作用。

(2)课程标准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它所提出的学科课程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等,对我们正确把握教

学方向,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课程标准还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它所提出的“评价建议”,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实施评价提供了指导。

三、语文课程目标

(1 定义):2 作用:导向、推进、控制、评价、管理

3 层次结构:总目标、阶段目标、学年或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对语文的含义的不同理解:

“语文”名称出现之后,就有了各种解释: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话语+文章、国语+国文等。为此,叶圣陶先生曾多次作了说明,其大意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可见,“语文”是一个多义词,它能指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

二、语言和言语统一的语文观

(一)语言和言语的分立

所谓语言,是一套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所谓言语,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1、语言是社会性的,言语是个人性的。

2、语言是潜在性的,言语是显在形的。

3、语言是空间性的,言语时时间性的。

(二)语言和言语的统一

1言语是语言的历史前提,语言是言语的逻辑前提。

2语言和言语互相推动发展。

3语言潜存在言语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方式。

总结:语文是语言——言语的方式存在,语文教学在技术层面上,可概括为:通过言语让学生学习语言,通过语言发展学生的言语。

三、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性质的表述: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1就个体的言语活动而言

(1)言语活动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正是人类的外部的语言活动和内部的语言活动,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进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言语活动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只要是人,就不能没有言语活动,人学会话语的过程就是人成为人的过程。因为在语言中积淀了历史、文化、传统,在你接受某个词汇或句子的同时,你也接受了它带给你的对这个世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认识,接受了它带给你一定的做人的规范。

(3)“言为心声”,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其中包含了你对世界的认识,包含了你的心灵、精神,你的主体意识、个性要求和个性体验,话语权是人生存的基本权力,不会说话通常指的就是不会做人。

(4)语文是文化的地质层,语文就是思想,就是存在,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的其他活动,它包含了人类对对历史、对传统、对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认识,为我们建构起主体的精神世界,建构起我们的精神家园。 2 就民族语言本身而言:

不仅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单从其外在的形式看,同样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汉民族人文心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如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字,讲究端正方直,追求字形的和谐,汉语的音节,声韵调配合,形成了相互映衬的韵律,富于节奏变化,反映了我们民族擅长形象思维特点和倡导和谐、和睦、方正、讲究礼仪的民族心理,以及不卑不亢的人格追求;词语多同义、反义对举,反映了汉民族倾向于辨证思维的心理习惯;汉语的语序则表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伦理秩序的文化观念和传统心理;我们民族向来追求的是内在的'精神修养,体现在汉语上,则表现为“言在所意,得意而忘言”,自有其以内在的意为其结构的本位语法,因此,许多语句是无法用西方语法体系解释的。即使单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看,语文教学的内容、目的等也无不具有鲜明的人文性。

3 语文的人文性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社会现实,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心灵世界。充分发挥言语作品的文学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功能。同时要充分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务必要使个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广阔的天地。

第三节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简介

一、语文课程价值的转型

基本价值取向: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追求教育民主,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追求多元价值观,达到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在生活世界中学会生存的人;

关爱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明确了语文课程性质的两个方面: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际功能和课程实践性的特征;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感染熏陶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两者的统一,目的在于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符合课改的基本理念,有利于课程的开展和实施。

人文性表现在:1、语文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容,2、语言本身所反映的民族文化意识,3、语文学习中的态度和情感。

三、建立三个维度课程目标体系: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是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从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课程目标加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的维度。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这些教育应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从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突出了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作为目标的组成部分,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学习的倾向。

从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也有新的理解。突破了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出语文素养的要求,应该是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课程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五、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六、课程目标的表述:

总目标(10条)-----阶段目标(四个学段)

三个维度(纵向隐性目标)------五个领域(横向显性)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1、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2、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价值。

(二)注重语文运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1、应用能力

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审美能力

促进知、情、意全面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随着教育的改革,情感教育这种缺失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新课程标准中也有多处提到对学生情感的教育。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具有人文特点的语文学科自然成为情感教育的主要阵地。

我们知道情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来说,应抓住情感,寓情于教,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营造气氛,创设和谐课堂

课堂气氛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火花。我们组织教学是为学生乐于学习语文、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和环境服务的,是为学生自我驾驭、开发潜能服务的。当面对一个问题,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不同的观点时,我会鼓励他们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见解。一旦发现学生思维中萌发出新知的幼芽,则给予更大的鼓励,激发他们向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知识领域进行探求的热情。实践证明,民主、平等、融洽、和谐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的润滑剂。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也热爱教师,就会爱屋及乌,爱你所教的学科。

教师不能心存偏见,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商量的语气,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势,营造这样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无不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激励学生隋感,增加感情投入,使课堂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感氛围。

二、吃透教材,把握情感因素

语文教学的载体是范文。“文章合为情而作”,文章本身就是作者情感的外化。教师自身应当有浓厚的情感投入。魏书生在讲课前一般要向学生推荐有关作者的传记,使学生与自己一道触摸文章跳动的感情脉络,喜作者之喜,怒作者所怒;钱梦龙讲《苏州园林》,能使学生产生到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的强烈愿望;于漪更是被看作是“情感派教学”的圣手。教师的情感无异于一股“乍起”的风,能“吹皱一池春水”,让学生体验到具体、亲切的情感,能“披文以入情”。情感教学可以使学生乐学到“不能自已”的程度,可以使课堂教学进入五彩纷呈、奇峰迭起的艺术境界。一堂充满激情、旁征博引、引人入胜的语文课会令人终生难忘,永远受益。

罗曼・罗兰说:“要撤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要把知识和感情传授给学生,必须在备课时首先增强自身对课文的真切感受,应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饱满的思想感情,应运用已有的语言文字知识,去熟悉、研究课文,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并通过作品语言领会作品内容,通过自己的感情来领悟作家情感的脉搏,引起感情的共鸣,并把这种感情保留下来,作为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

三、借助朗读,激发学生情感

文学是借助语言来描写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给读者赏心悦目的美感。作为语文教师应具备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朗读,成功的表情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输入。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活生生的形象,对作品内容心领神会,从而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以情发声,以情带语,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内容,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进行朗读,该昂扬时昂扬,当低沉时低沉,让浓郁饱满的情感进入学生的心田。如朗读《春》中的“春风图”一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中引用的诗句要读得一字一顿,“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用重音连读,读得语重而情深,让人感觉到春风的和煦、舒坦和柔情。“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句要读得气徐声柔。“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读重音,给读者以嗅觉上的美感。“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这句用亲切的态度、欣喜的感情、气满声高的色彩,将“清脆”“宛转”“应和”还有“短笛”“嘹亮”等词语重读,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迎春交响曲。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入角色,不仅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的春天之中,而且将从这篇散文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

(责任编辑 刘新)

  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掌门人就是王崧舟,有关介绍如下:

  一、简介:

  王崧舟,字维岳,号泊静斋主,浙江上虞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开发基地"电视教学片主编、"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国家级远程培训"小学语文主讲教师、"浙江教育资源网"特级教师工作室首批专家、"浙江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二、有关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开创过程如下:

  王崧舟同志长期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凭着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坚实功底,在全国小语界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诗意语文"教学流派,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全国教育家型名师。他执教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他的《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中国名师》工程,被制成长达12小时的音像专著。他先后应邀赴全国29个省区80多个城市开设观摩课、公开课880多节、讲座230余场次,受众超过100余万人次,并成功举办了"王崧舟语文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他的《为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而教》、《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新成功教育和人的发展》、《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等专题报告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2003年9月10日,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现场直播王崧舟执教的室外语文综合实践探究课《相约拱宸桥》,成为课堂教学电视直播全国第一人。2006年11月25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播出王崧舟执教的作文课"亲情测试",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其代表课例《万里长城》、《我的战友邱少云》、《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长相思》、《两小儿辩日》、《慈母情深》、《枫桥夜泊》、《望月》、《去年的树》等成为中国语文教育界的经典之作,被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广泛的移植借鉴和研究赏析。

  目前,全国有数以万计的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员、语文理论研究工作者投入了"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实践和研究,由王崧舟担纲编写的《诗意语文读本》系列教材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应用。"诗意语文"正在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的新教学流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47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