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是什么居士

文征明是什么居士,第1张

  文征明,又作文徵明,原名为壁,一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而改字为征仲,号衡山居士,长州人,明代非常著名的画家、 书法 家、文学家。下面是我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衡山居士文征明简介

 文征明生于1470年,死于1559年,明朝时期的人物。是长洲人现今苏州人。文征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个才子。

 文征明是一个官二代,家里是官宦之家,家庭因素的影响,文征明的目标也是当官希望能报效国家。文征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都没有 成功 。到了晚年54岁的时候,被推荐去了翰林当官。58岁的文征明便被辞退回乡。仕途并不顺利的文征明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了文学上,写诗 画画 作为了晚年的目标。晚年的文征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创作上,把和当官有关的所有人都断绝了来往。

 文征明是个不聪慧的孩子,但是他很勤奋。对于诗词歌赋没有先天的优势只有靠后天来弥补。上学时期,其他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嬉戏玩耍,但是文征明却在一边读书练习写字。融不进小伙伴的生活中,这让身边的人对他有了敌意,文征明话不多文文气气,然后又埋头读书给人一种书呆子的形象。埋头苦读的他没有才子该有的才气,给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之后文征明渐渐的被人家所佩服。

 文征明是个长寿的人,辞官回乡的文征明活到了90岁,这期间30多年的时间文征明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诗文书画,从一而终的热爱 和奉献,让他在文学界有了德高望重的地位。

 文征明是明朝著名 书法家 。文征明小楷受到后人的喜爱,文征明书法有着唐晋两期的书法特色,又有文征明自己的书法特色,字体刚劲却又柔和,有江南美女的柔又有北方汉子的刚毅,这就是文征明小楷的特色。文征明小楷中有很多代表作,本人传颂一时,主要有《千字文》还有就是《琴赋》等。

 文征明是著名画家。文征明的 绘画 风格偏向于中国山水图,主要擅长领域在 山水画 , 人物画 及梅兰竹菊等。文征明的老师有很多,最先跟着沈周学习,后来拜王蒙等人为师,后来专心研究有了自己的一个绘画风格。文征明的画风主要风格是粗和细,这两种对立的线条成就了文征明的画风。粗线条让其山水苍劲有力,细线条让其细腻,柔和,整副画卷都充满着情感。

文征明书画

 文征明的原名是文壁,字征明。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文征明可以说是才华横溢,他学多识广,在诗词上拜白居易、苏轼为师,在文学上拜吴宽为师,在书法上拜李应祯为师,在绘画上拜沈周为师。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文征明在诗文、书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在诗文上他是“吴中四才子”之一,在画史上他是“吴门四家”之一。

 文征明的画虽然是师从于沈周,但是又有着自己的特色。文征明非常尊敬宋元朝代那些以自身遭遇作为素材的画家,而且又肯定明朝的画家,所以他很明白自己的实力,从而能独创出神气活现的作品,这是谁也无法模仿的。

 文征明书画中很多都表现了光辉的形象,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某种感性的激情。他画中的瀑布、黑枪树枝、断崖、连峰、谷涧等都能表现出一种生气勃勃,一种 自然 的律动。文征明是一个完全隐藏技巧而作画的文人画家,文征明书画中的光芒更是无法形容的。

 文征明书画还具有一定的安定感,他根据自己的喜好,用他自己的形式强调着安定感的重要性。文征明的书画作品有很多都已经流传下来,他的创作风格也成为了现代艺术创作非常宝贵的 经验 。

文征明拒画的 故事

 在明代时期,很多人都非常追捧文征明的书画,因为其造诣非常高。所以,在书画市场,文征明作品是价值连城的。为了取得这种价值连城的作品,很多人都会想尽 办法 去寻找,而自己亲自去向文征明请求赠予或者交换的人也是数不胜数,所以文征明的家门口经常会出现门庭若市的情景。

 不过,文征明对于索求其书画的人是有很高要求的,如果他认为对方不值得得到自己的书画,那么即使对方愿意付出高额代价,文征明也不会答应其请求。如果他认为对方是值得拥有其书画的,那么即使对方只能拿出很普通的交换物,文征明也会欣然答应其请求。

 有一则“文征明拒画”的故事很能体现文征明的这一特点。据悉,有一位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人请求文征明赐予一份书画作品,而对方所能拿出的交换物只是几个箬饼。这种饼的价格自然是比较便宜的,与文征明书画价值是天差地别的,可是文征明却收下了这几个饼,并且非常高兴地把自己的一份书画作品交给对方。

 可是,当一位地位很尊贵的人物唐王也要求交换他的作品时,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位唐王的交换物是非常诱人的,是数笏黄金,但这位大才子却丝毫不为所动,把那位请求者阻挡在门外,即使他在门前徘徊多日,也没能令文征明回心转意。可见,文征明是很珍视自己的作品的,但又不会用世俗眼光去衡量作品价值。

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文征明的对联。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征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归去来兮辞》页,明,文徵明书 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所书《千字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文征明前期为"东庄十友"与"吴中四才子"之一,后期又"主风雅数十年"。文诗宗宋与宗中晚唐,融各家之所长,如陆诗之工整、苏诗之文人意趣、白诗之雅致、柳诗之幽深等。于此之外,文征明自身的性格、趣尚融化于诗中,形成了"雅饬之中,时饶逸韵"的诗风。

文征明传世画作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游山图 》、《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潇湘八景册》、《江山揽胜图》、《山居雪霁图》、《惠山茶会图》、《春到寒林图》、《吴山秋霁》、《溪山对弈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前赤壁赋》、《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东园图》等。

文征明诗词

文征明(1470--1559),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征仲,长州人。官翰林院待诏。诗词书画俱工。其作品《中秋对月》浮想殊奇,造语浪漫,对月之人似亲昨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词人貌似仙人, 而怀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人间天上浑然写来,仙骨凡心杂错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两结拍,上结"欲跨彩云飞起",有超俗之想,下结"莫负广寒沈醉",又显感伤,大起大落中,将矛盾的心态淋漓吐出。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中文名

文征明诗词

代表作品

《怀子畏》《石湖》《感怀》

作 者

文征明

时 代

明代

作品风格

淡雅秀丽,清新自然

人物简介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 、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1522)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诗作欣赏

  文徵明诗文亦富有造诣。其诗接近柳宗元、白居易,诗风淡雅秀丽,清新自然,多为感兴、纪游、题画之作。

怀子畏

  怀子畏

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

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

暮春斋居即事

  暮春斋居即事

经旬寡人事,踪迹小窗前。瞑色连残雨,春寒宿野烟。  

茗杯眠起味,书卷静中缘。零落梅枝瘦,风吹更可怜。

石湖

  石湖  

石湖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芳草自生茶磨岭,画桥东注越来溪。 

凉风枭枭青苹末,往事悠悠白日西。依旧江波秋月坠,伤心莫唱夜乌栖。

感怀

  感怀  

五十年来麋鹿踪,苦为老去入樊笼。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白头漫赴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秋日早朝待漏有感

  秋日早朝待漏有感  

钟鼓殷殷曙色分,紫云楼阁尚氛氲。常年待漏承明署,何日挂冠神武门。 

林壑秋清猿鹤怨,田园岁晚菊松存。若为久索长安米,白发青衫忝圣恩。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 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 消息。

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 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 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 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 ,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 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 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秦淮看月记》 明 潘之恒

戊午中秋,登虎丘见月而思秦淮也。几望及望,月色如昼,逢丽姬金、王两姓,从千人中独见而月不能为之奇。时善音者,皆集金陵,子夜闻之靡靡耳。至已未是日,则余居金陵已七见圆魄,靳一而将行,秦淮人之曰:"胡曩之不思,思而去之,是将又思。"乃发慨而止。上弦以来,犹吴咋也,几及两夕而忽若失之,则人或胜于吴,非人胜而情胜也。匝青溪夹岸竞传吴音,而阁中以真情胜者,则元女之珠献彩女之箫,随其孤调皆绿云之音,其为剧,如琵琶、明珠更为奇绝,余悔其闻之晚而娱耳浅也,应为废吴思,而胡以又之,令当吴游,片石尽肯,可中易仄,剑池一勺,若海印发光矣。因掷笔空中,俄而云开月出,恍置身于虎丘间,因为歌曰:“我之思兮云隐,月中生兮风中殒,忽如梦兮如醒,我又思兮瀛海,龙街光兮凤舒彩,忽以游兮以嬉,愿千秋兮无改。"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明月寄托情感的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明月寄托情感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月寄托情感的诗句1

 1、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2、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3、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7、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8、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11、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12、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13、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

 14、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15、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1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明月寄托情感的诗句2

 1、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出自宋·郭震《宿渔家》

 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唐·王维《竹里馆》

 3、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4、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出自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出自唐·韦应物《秋夜》

 6、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出自唐·刘希夷《览镜》

 7、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出自唐·孔氏《赠夫诗三首》

 8、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出自唐·卢照邻《关山月》

 9、三界横眠闲无事,明月清风是我家。——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0、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出自魏晋·陆机《赴洛道中作》

 11、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出自南北朝·佚名《子夜歌·夜长不得眠》

 12、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出自唐·薛逢《九华观废月池》

 13、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出自唐·杜牧《张好好诗》

 14、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出自唐·李冶《明月夜留别》

 15、清风含笑咏,明月混希夷。——出自唐·齐己《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16、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出自唐·白居易《江楼月》

 17、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18、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出自明·王世贞《登太白楼》

 19、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出自唐·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

明月寄托情感的诗句3

 1、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出自唐·齐浣《长门怨》

 2、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出自唐·郭震《古剑篇》

 3、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出自唐·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李白《静夜思》

 5、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出自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6、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出自两汉·佚名《别诗四首》

 7、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8、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出自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9、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出自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

 10、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出自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11、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出自唐·王昌龄《古意》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3、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出自唐·王諲《十五夜观灯》

 14、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出自南北朝·吴均《赠王桂阳》

 15、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出自唐·杜牧《秋霁寄远》

 1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7、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出自唐·韦应物《咏水精》

 18、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自两汉·班婕妤《怨歌行》

 19、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出自唐·王无竞《和宋之问下山歌》

 20、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出自南北朝·佚名《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

明月寄托情感的诗句4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王维《山居秋暝》

 2、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出自唐·唐怡《咏破扇》

 3、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出自明·李流芳《黄河夜泊》

 4、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出自唐·王昌龄《送郭司仓》

 5、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出自唐·董思恭《咏弓》

 6、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出自唐·张祜《送杨秀才游蜀》

 7、二八蛾眉双凤吹,满天明月按凉州。——出自元·孙华孙《枫桥夜泊》

 8、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出自唐·王昌龄《送胡大》

 9、草座山家有,孤灯明月轮。——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0、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自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11、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出自唐·王昌龄《西宫秋怨》

 12、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出自唐·江为《岳阳楼》

 13、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4、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出自魏晋·曹植《明月上高楼》

 15、明月孤舟远,吟髭镊更华。——出自唐·江为《送客》

 16、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出自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17、帆带夕阳投越浦,心随明月到杭州。——出自唐·牟融《送客之杭》

 18、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出自唐·王勃《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19、惆怅眼前多少事,落花明月满宫秋。——出自唐·吴融《华清宫四首》

 20、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出自唐·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日》

 21、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出自两汉·佚名《明月皎夜光》

 22、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出自明·边贡《重赠吴国宾》

 23、玉剑浮云骑,金鞭明月弓。——出自唐·卢照邻《结客少年场行》

 24、明月临沧海,闲云恋故山。——出自唐·戴叔伦《遣兴》

 25、明月堕烟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出自清·厉鹗《宝应舟中月夜》

 26、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出自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27、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出自清·王士祯《秦淮杂诗》

 28、应逢明月清霜夜,闲领笙歌宴此来。——出自唐·齐己《贺孙支使郎中迁居》

 29、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出自唐·杨炯《送刘校书从军》

 30、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出自清·黄景仁《少年行·男儿作健向》

 31、庭廓云初卷,林明月正圆。——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32、碧洞远观明月上,青山高隐彩云流。——出自唐·吕岩《七言》

 33、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出自魏晋·曹丕《杂诗二首》

 34、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出自唐·罗隐《曲江春感》

 35、虫飞明月户,鹊绕落花枝。——出自唐·卢照邻《凌晨》

 3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李白《静夜思》

 37、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出自唐·沈韬文《游西湖》

 38、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出自唐·李白《哭晁卿衡》

 39、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出自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40、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出自两汉·佚名《陌上桑》

 4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自唐·李白《关山月》

 42、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

 43、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出自唐·白居易《宿蓝溪对月》

 4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王昌龄《出塞二首》

明月寄托情感的诗句5

 1、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6、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8、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9、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0、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1、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2、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3、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5、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7、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8、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0、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明月寄托情感的诗句6

 1、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李益《写情》

 2、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3、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虞美人》

 4、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是层城。——唐·李冶《明月夜留别》

 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7、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8、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10、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1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18、世人若被明月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李白《将进酒》

 19、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张祜《送杨秀才游蜀》

 20、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1] ,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征明(1470-1559),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吴县)人。十一月六日(1470年11月28日),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日(1559年3月28日)去世,享年90岁。>  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 」(「吴中四 」)。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自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此时其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心中悒悒不乐。四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潜心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其书画为明代之冠。家藏书籍、书画极富,真赝纵横。收藏的古籍中,善本较多,宋刻本有《周易》、《资治通鉴》、《洪氏集验方》、《冲虚至德真经》、《杜工部草堂诗笺》、《白氏文集》等10数种,近千卷。其藏书楼名众多,今从其藏书印知道有「玉兰堂」、「辛夷馆」、「翠竹斋」、「梅花书屋」、「梅溪精舍」、「玉盘山房」、「烟条馆」、「悟言室」、「清白堂」、「归来堂」等。藏书印章还有「竺坞」、「悟言室」、「江左」、「停云」等。卒后,其子文彭、文嘉,皆能保藏其书籍和书画。并益加增购。>   书画成就 >  文征明传世画作有《千巖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巖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潇湘八景册》、《江山揽胜图》、《山居雪霁图》、《惠山茶会图》、《春到寒林图》、《吴山秋霁》、《溪山对弈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前赤壁赋》、《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东园图》等。>  文征明传世书作有《西苑诗》、《渔父辞》、《北山移文》等。文征明著有《甫田集》,编有《停玉馆法帖》等。>   书画风格 >  文征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文征明书法>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所书《千字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征明 人物生平

早年时光

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11月28日),文征明生于一个武官家庭。

成化八年壬辰(1472年),父林举进士,担任温州永嘉县令。携家赴任。母祁氏相继携文征明兄弟前往文林赴任地。

成化十二年丙申(1476年),文征明小时候生性迟钝但是为人忠厚。同年五月廿七日,母祁氏卒。于是被抚养于里中外祖母家。

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年),7岁的文征明还不能说话,但父亲文林认为他会大器晚成。

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年),11岁开始能说话,于是就读外塾。

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年),父文林起复知博平县。征明随侍。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1485年),文林因为政绩考核要前往京城,征明随侍。不久提拔为南京太仆寺丞,请假回归故里。返吴后,文征明与唐寅、都穆结为朋友;并且跟从都穆学诗。唐寅也经常来到文征明家,向文林请教。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年),随父在安徽,读书并且认真体会古人之德,能自会有所得。后其父担任太仆寺少卿,文征明作为官属,陪侍父亲文林左右。

明孝宗弘治元年戊申(1488年),从安徽归还故乡,成为乡里的秀才。岁试时,宗师批评文征明其字不佳,评价为三等。因此文征明开始精研书法,刻意临学。与蔡羽、吴爟结为朋友。

书文同进

弘治二年己酉(1489年),当时学官严厉,拘文法,循章句。文征明虽然练习程式之文,但是心底里却很是不愿意学习。于是在间隙读《左传》、《史记》、两《汉书》及古今文集。与祝明、都穆、唐寅提倡为古文辞。祝允明、杨循吉皆折辈行相交。初识沈周,观沈周画《长江万里图》于双娥精舍,很是羡慕和赞赏他的绘画技艺,于是跟从沈周学画。周刚开始不希望文征明因为绘画妨碍了他的科举大业,但是最终还是倾尽全力将所有的画艺教授给他;并且非常喜欢和器重他。

弘治四年辛亥(1491年),跟从南京太仆寺少卿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迹清古,将其书诀传授征明。

弘治五年壬子(1492年),父林移病归,这个时候李应祯致仕,同舟东归,相从甚乐。抵家后,于所居隙地筑停云馆。娶昆山吴愈第三女。征明内行淳古,和妻子白头偕老,一生之中从未变过心。

弘治七年甲寅(1494年),为王银钩勒竹题诗。跋夏昺画《云山图》。得到一古砚,取名“五星”,诗以纪之。当时唐寅放诞不羁。征明虽然其性格和唐寅完全不一样,两人却亲密无间。

弘治八年乙卯(1495年),以父命从吴宽游,时宽丁继母忧于家,悉以古文法授之,且为延誉于公卿间。秋,第一次赶赴南京参加乡试,考试不中。认识金陵顾璘、陈沂、王韦、徐霖。画《金焦落照图》。曾经与唐寅商酌画法,认为作画应以六朝为师,设色以闲淡为贵。又谓南宋李唐丘壑布置,可为初学之师。

屡试不第

弘治十年丁巳(1497年),与徐祯卿、钱同爱、朱凯、张灵等交往同游。征明既博古善议论,又通晓元、明之际旧事,为时推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号称为“吴中四才子”。

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年),春,父林出任温州知府。秋,二试应天不利,唐寅考试应天府乡试第一。父林在任,还书诫慰之。有《咏文信国事》诗,又画信国公像。

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年),唐寅被罢黜,撰写长文给文征明,以表达其志向,文征明因为都穆检举唐寅开始疏远都穆。当年文征明远游闽、浙、湘、赣。六月七日,文林病逝,享年五十五岁。文征明携带医生前往去帮父亲检查疾病,却晚了三日才到。

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年),七月,文征明三试应天,考试不中,陈淳同行。观唐阎立本画、元赵孟頫书,跋之。友人曾经掘地得宋高宗与岳飞手敕刻石,沈周与文征明皆题《满江红》词。又沈周画山栀以配征明画菊并题。

正德二年丁卯(1507年),兄长文奎因事遭到麻烦,文征明千方百计为兄长调和维护,满了一个月事情才得以成功化解。五月十一日,前往相城访沈周。周命钩抚无锡华氏藏《唐摹万岁通天进帖》。秋,四试应天,考试不中。

正德四年己巳(1509年),春,为金陵严宾题旧作《桐阴高士图》。朱应登自南京户部主事升延平知府,文征明为之作《剑浦春云图》送别。功名未就,以笔墨为生计,不无食指之忧,有寄陈钥乞米诗。

正德五年庚午(1510年),正月廿八日,为朱承爵跋所藏苏轼父子帖。五试应天,考试不中。应吴兴吴琉邀请,撰送刘麟擢守西安叙。

正德八年癸酉(1513年),六月,小楷抄录《铁崖诸公花游倡和诗》并追和一首,赠与弟子王守。六试应天,考试不中。顺道至滁访叔父森。

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年)秋,七试应天,考试不中。重阳日,小集唐寅北园,有诗。时寅已治圃舍北桃花坞中,结亭曰梦墨,自号六如。

入仕乞归

嘉靖二年(1523年),文征明接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

嘉靖五年丙戌(1526年),居官三年,考满,当赴吏部,而因有所顾虑徘徊不前没去赴职。再上疏乞归,再次没有答复。大概自官京师,归思未尝稍释,多有怀归之作,如《病中又怀吴中诸寺》等诗。张璁既用议礼骤贵,讽征明主之,征明辞。至是,杨一清与璁谋,欲迁征明官。征明乃多次上疏乞归,始得致仕。十月十日出京,阻冰潞河。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年),巡按郭宗皋为征明建坊于德庆桥西。征明以书与知府王仪请辞,未果。三月,《停云馆帖》卷二“唐抚晋帖”上石。五月十七日,王榖祥过访,谈及画竹,为写竹册并识。

游山作画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年)三月七日,七十五岁的文征明与诸友游东禅寺及南城,见桃花盛放,归写《桃源洞小景》并书《桃花源记》。望日,与朱朗、周天球、彭年及子彭、台至宜兴,游史济玉阳洞天。此行曾为宜兴吴俦作《沧溪图》。七月,行书《兰亭序》扇。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年)三月,文征明与汤珍、钱同爱及甥陆之箕游宜兴善权洞。过吴氏,观吴伦旧藏赵伯驹《春山楼台图》并题。四月十日,小楷《千字文》于玉磬山房。六月八日,为华云写生十幅,用细笔白描,而神明不衰。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年)二月四日,跋米芾临《禊帖》。是月,《停云馆帖》卷十“国朝名人书”摹勒上石。三月既望,病愈,行书《早朝诗》十首。观仇英画《玩古图》,作《玩古图说》。是月,跋《兰馨帖》,考定为唐张旭书。

执笔而逝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年),二月既望,行书《山居篇》及前后《赤壁赋》。春,久雨。客携沈周《溪山深秀图》至玉磬山房,借留半载,摹临一过并题。偶得古纸数翻,作墨戏并录旧作。四月既望,仿倪瓒作小幅。是月,雨窗作《云山卷》并题。

仕途坎坷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江南春图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主要成就

成就综述

文征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所书《千字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绘画成就

初期作品

文征明初期的作品,可以看见其纤细而精密记忆及有力的组织能力的表现方法。用普通线条的细心描写,不但很精致,一旦使用模糊的效果,在微妙的灰色部分就会生动起来。浓墨通常只作重点式地使用,色彩也就淡多了。这么做的结果,根据画册中的《风雨孤舟图》或米芾风格的《春山烟树图》,就要被归入宋末绘画的样式。然而在同时,这图甚至连《雨余春树图》使用青绿色的古风或《溪山深雪图》的雪景技巧都谈不上。当时活跃于苏州的画家们,尤其是承教于沈周的弟子,封元代大家都有相当的敬慕之意。《仿王蒙山水图》是文征明透过其生活体验,所做的一连串相同主题的作品中最早的一幅。在《东林避暑图》中——稍稍大胆地使用沈周的风格——可以看出倪瓒的格调。在纤细的小品《秋山图》里也可看到吴镇的影子;现存于上海的《天平纪游图》(1508年),即是用黄公望的格调。而代表性的《听泉图》里的敏锐和简洁,以及简拙的古风,都比较接近赵孟頫的风格。[此时文征明的山水画有两种比较典型的风格:“粗文”和“细文”。他的粗笔山水主要取法沈周和吴镇,在粗简中表现出层次和韵味;细笔山水则取法于赵孟頫、王蒙,用笔细密,布景繁密。设色多以青绿重彩或间施浅绛绘之,清雅宁静,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文征明性情温和儒雅,尤推崇秀润、细丽、含蓄的画风,作品以细笔山水为主。这与沈周的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明显不同。收藏界历来有“粗文细沈”之说,他的粗笔山水因数量较少而更受藏家钟爱。

后期作品

文征明后期作品,将青绿法和浅降法结合运用。文征明的青绿山水有两种,一种是较浓的,另一种是较淡的。前一种作品如《仿赵伯骕后赤壁图》、《春深高树图》、《晓春高树图》等,后一种作品比较多,如《兰亭序》、《雨余春树图》、《浒溪草堂图》等。文征明在青绿山水的设色方面继承了赵孟頫的设色方法,赵孟頫的设色与宋代院画相比,已不是那种浓艳俗气的设色法,他本人也对宋人浓艳的设色方式大加批评,尽管如此,赵孟頫有些精工秀丽的青绿山水中仍有宋代院体画作浓艳的遗风。文征明在青绿山水的设色上可以说已经完全摆脱了宋代院体浓艳俗气的画风,从他的作品来看,文氏巧妙地将青绿法和浅降法融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既清丽雅致,又富有笔墨情趣。文征明是文人画家中非常重视色彩效果的画家,在中国画的设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明代青绿山水画的新风格。从现存世的文征明作品来看,以元四家笔墨为主要取法对象的作品非常多,反映出文氏对元人笔墨的偏爱。他的画中并不是单一地运用元四家中某个人的笔法和墨法,而是善于把各家的笔墨、构图以及造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绘画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文征明对于元人笔墨和形式美感的研习是相当深厚的,元四家的各种笔墨特色和造型手法在他的画中得到完美地承继与转化。

书法成就

文征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文征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他在形成这两大类风格之前,同样经历过博采阶段,他不仅搜遍尽可能见到的王羲之法帖,还深入临习过颜真卿《争座位》、《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瀛州帖》、苏东坡《前赤壁赋》(并为此以苏体补书所缺三十六字)、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頫等行书大家的墨迹。有时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样,以苏、黄、米等人的笔意书写自己的诗文。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扬弃,最后求得适合己性的自家笔法。

文征明的草书除学二王以及智永小草之外,也学怀素、黄山谷的狂草。最常见的还是前一类小草,且时常融入他的小行书中,狂草作品很少,仅见他分别作于43岁、50岁、51岁的三件作品。43岁应友嘱作《东林避暑图卷题诗》(现藏纽约美术馆)以黄山谷行书、狂草及苏体行书各书诗一首。其中狂草《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十七行,体由山谷及狂素。50岁所作《草书卷》(现藏无锡博物馆)则是学山谷狂草《竹枝词》后有所得而拟其笔意所作。51岁所作《八月六日书事·秋怀七律诗合卷》(现藏上海博物馆)则已脱去山谷狂草形骸,直逼怀素神意。此幅与以狂草见长的祝枝山相比,毫不逊色。李登在此卷后跋云:书家拟仿,虽极品皆可致力,所谓步步趋趋,惟草圣如颠素不可拟仿,何?危波以纵逸。而以拟仿,神先乖隔。故能逼真,所谓飘逸绝尘而膛乎其后者也。

文征明的隶书作品不多,但他颇为自得。主要学钟繇、梁鹄等。他有时以隶书作跋,如《跋范庵石湖诗卷》、《跋康里子山书李白诗》等;也常作四体千字文(正、草、隶、篆);有时以大字隶书作引首。他的大字隶书与小字隶书大异其趣。 此外,他曾集汉隶书写《汉隶韵要》(祝允明校韵,国家图书馆藏)可见他于隶书用功之勤,推广此体也不遗余力。文征明的隶书虽不是他最擅长的书体,却也是明代隶书风格的典型,恐怕与此举不无关系。文征明的篆书与其他书体相比算是弱项。但在写篆书风气沉寂的明代,他的篆书仍是相当难得而珍贵的。《艺苑巵言》由于文征明常书千字文作日课,故其篆书自有相当的基本功力。

文嘉《先君行略》曾云:“公平生雅慕元赵文敏公,每事多师之。论者的公博学,诗、词、文章、书、画,虽与赵同,而出处纯正,若或过之。”由此可知文征征明不但诗文书画皆绝,而且于书法一门亦篆隶正行草皆擅,比他的前辈师友吴、王、李、沈、祝等更多能于篆隶两体。因此,他能继祝允明之后主盟吴门书派。

诗歌成就

文征明前期为“东庄十友”与“吴中四才子”之一,后期又“主风雅数十年”。文诗宗宋与宗中晚唐,融各家之所长,如陆诗之工整、苏诗之文人意趣、白诗之雅致、柳诗之幽深等。于此之外,文征明自身的性格、趣尚融化于诗中,形成了“雅饬之中,时饶逸韵”的诗风。

其一,雅饬之中,文诗的“雅”,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诗在结构和辞句上的安排,亦偏雅化。在文诗中,其结构严谨,句式工整,体现了整饬的特点。征明曾学陆游,二者诗中均喜用对偶句。在文诗中,对偶句比比皆是,其常用的对偶句有四类:数字对、叠字对、色彩对和人地名对。

其二,“逸韵”诗风 ,文诗中的“逸韵”主要体现在隐逸之情和飘逸之美。文征明有浓厚的隐逸情结,自然在诗中有所流露。而其隐逸情怀的超凡脱俗,尤使其诗表现出飘逸的神采。再者文征明的雅致和隐逸情怀使其诗脱离尘俗,染上一缕不食人间烟火之气。其部分诗作写得飘逸洒脱。如《醉仙图》。

综上,文征明诗风既“雅饬”,亦饶“逸韵”,吴中地域特色鲜明,充满“雅”之气息,与当时吴中“俚俗”诗歌形成鲜明反差。受吴中俗文化的影响,文征明亦作有极少量带有俚俗特点的诗歌,但雅致诗歌占绝对主导地位。文诗取盛唐之下,依照当时七子派的标准,文诗格调不高,而其部分诗作体现出来的飘逸奔放之气,使其诗摆脱了柔靡的格调,只是所占比例不大;同时,文诗不能纯粹以七子派的标准来衡量,需用辩证的眼光来看,自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文征明的诗文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明代·文征明《拜年》

拜年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节日春节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明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代 : 文征明

中秋节 , 月下 , 感伤想像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明代·文征明《满江红·拂拭残碑》

满江红·拂拭残碑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咏史怀古豪放查看更多文征明的诗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56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