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卢梭和伏尔泰有恩怨?什么恩怨?

为什么卢梭和伏尔泰有恩怨?什么恩怨?,第1张

卢梭和伏尔泰有恩怨,是因为他们两人的思想主张和政治倾向不同;恩怨主要有学术上的争议、政治观点的不同以及人身攻击。

伏尔泰和卢梭是同时代的人,都具有那个时代思想家最鲜明的特征,比如他们都憎恨腐败和迷信,反对暴政和压迫。

但相比之下,伏尔泰更温和,卢梭更激进,伏尔泰崇尚自由,主张对社会进行理性的改良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权利。

而卢梭崇尚平等,他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但社会使人分化,所以自然状态下的平等是人类最美好的状态,为此他甚至反对文明本身 。

这种追求自由和追求平等的理念对立可以看做现代民主制度下左派和右派的雏形。

另外,从政治倾向的角度说,由于出身的不同,伏尔泰更能代表中小贵族和大资产者的利益,卢梭则更接近小资产者和平民阶层的立场。

伏尔泰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并不主张用暴力革命解决问题,他反对绝对君主制,但对共和制也有所怀疑,更加喜欢英国式的君主立宪。

卢梭则是革命的鼓动者,他坚决的反对君主制,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皮尔、马拉等人都可以看作是卢梭的精神门徒。

两人起初只是纯粹的学术争议和政治观点上的辩论,但像绝大多数激烈争论一样,渐渐演变成了相互的人身攻击。

比较重要的事件有两个,一个是卢梭将自己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寄给伏尔泰,但伏尔泰毫不客气的批评道: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多的才智来让我们变成野兽。

第二件事是卢梭和自己的女仆长期同居,生育了五个孩子,全部被卢梭送进了巴黎的孤儿院。

伏尔泰因此匿名写了《一个公民的情感》指责卢梭,而卢梭则以鸿篇巨制《忏悔录》作为回应,此后二人彻底闹翻,再也没有见面或者通信。

扩展资料:

卢梭和伏尔泰都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都对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当中,伏尔泰比卢梭年长,登上舞台的时间最早,活动的时间最长,著作也最多,因而在当时的欧洲影响最大,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泰斗。

正因为如此,几乎在所有的《法国文学史》中,伏尔泰都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

卢梭则相反地历经坎坷和磨难,最后还被看成性格怪癖的孤独者,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始终是批评家们抨击的目标。

-伏尔泰

-让-雅克·卢梭

那么如何解释卢梭呢?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很正确的称谓。但导致了罗伯斯庇尔思想形成的卢梭,导致了雅各宾派思想形成的卢梭,在我看来,并不是那个与浪漫主义有明显联系的卢梭。这个卢梭是写出《社会契约论》的卢梭,这部经典著作谈到了回归人类共有的原初法则;谈到了施行普遍理性的统治而不是情感的统治——普遍的理性能将人们联合在一起,而情感却会分裂人们的联合;谈到了普遍公正与和平的统治——普遍公正与和平能消弭那些使人情智分裂、人与人之间紧张对立的冲突、骚乱和动荡。

因此,要看清浪漫主义的剧变和政治革命的关系还非常困难。何况还有工业革命,与此也并非没有瓜葛。毕竟,思想不能繁殖思想。社会和经济的因素对于人类意识的剧变负有相当的责任。眼前亟待解答的问题是,又是工业革命,又是古典主义庇护下的法国大革命,又是浪漫主义革命。比如,就拿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伟大艺术来说吧。如果你看大卫的大革命绘画,你很难把它与浪漫主义革命联系在一起。大卫的绘画有一种雄辩,一种雅各宾党人严峻的雄辩力,令我们想到斯巴达,想到古罗马。它们传达了一种对于轻浮、浅薄生活的拒绝姿态,令我们想起马基雅维利、萨伏那洛拉,还有马布利这些人,他们曾以普遍永恒的理想的名义谴责他们时代的浅薄。而浪漫主义运动,正如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的那样,是对各种普遍性的激烈反叛。因此当务之急,是要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了比较清楚地说明我如何理解这场突变,我为什么会认为在那些年里,也就是1760年到1830年之间,变革发生了,欧洲意识领域发生了一场剧变——为了让大家明白我这些想法依据何在,我想先举个例子。设想你在西欧旅行,就说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西欧吧。设想你在法国,与维克多·雨果那些前卫的年轻朋友交谈。设想你到德国去,同斯塔尔夫人拜访过的人物交谈,正是她把德意志精神介绍给法国人的。设想你遇到浪漫主义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或歌德在魏玛的一两个朋友,比如寓言家、诗人蒂克什么的,或任何与浪漫主义有关的其他人士,以及他们在大学的追随者,那些深受诗人、戏剧家、批评家作品影响的学生、年轻人、画家、雕刻家。设想你在英国与某人交流,此人深受柯勒律治影响,或最受拜伦影响,或与受拜伦影响的任何人交流,不论他在英国、法国,还是意大利,还是远离莱茵河、易北河。设想你和这些人交谈,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理想差不多是如出一辙。他们认为,最高意义的价值是诸如正直、真诚,随时准备为某种内心理想献身,为某种值得牺牲一切、值得为之生为之死的理想奉献一个人的所有。你会发现他们对知识或科学进步根本没有兴趣;对政治权力没有兴趣,对幸福没有兴趣;他们对于为了找到个人的社会位置而去适应社会,与政府和平共处,对国王或共和国保持忠诚特别没有兴趣。你会发现,常识、温和适度的态度与他们的思想毫不沾边;你会发现他们相信为自己的信念战斗至最后一息的必然性;你会发现他们相信殉道的价值,无论这种殉难为的是哪种信仰;你会发现他们相信少数比多数更神圣,失败比成功更高贵,成功往往是赝品或粗俗一类的东西。理想主义的信念,不是哲学层面上的信念,而是需要行动来实践的信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准备为某种原则或某种确信而牺牲的精神状态,一个永不会出卖信念的精神状态,一个为自己的信仰甘受火刑的精神状态(因为他信,他愿意这样)。这种态度以前不曾多见。人们所钦佩的是全心全意的投入、真诚、灵魂的纯净,以及献身于信仰的能力和坚定性,不管他信仰的是何种信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82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