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诗一般地展现出杏花村人酿造过程中的神圣意味

汾酒诗一般地展现出杏花村人酿造过程中的神圣意味,第1张

数月前,由《小说选刊》杂志社主办的“让小说走进人民”系列活动走进山西汾阳杏花村。著名作家、评论家刘醒龙、王跃文、素素、王山、王干、杜学文、黄跃华、王国平、米米七月、杨遥、李昌鹏、蒋殊、陈佩香、李晓晨等参加采访活动。《小说选刊》杂志社汾酒集团创作基地挂牌成立。采风团一行莅临汾酒集团,煮酒论诗、共话清香,佳作迭出!今择取其中的部分文章陆续刊出,以飨各位看官。

本篇:《得造花香……》

九月,是落桑的时节。据说这是最好的酿酒时刻。可杏花村里的各种花、草,以及庄稼,仍然生机勃勃,一点也没有要“落”的样子。毕竟是北方的秋天了,傍晚时分,这里已有了微微的凉意。那位来自南国闽地的女子正在示范茶道。她静默不语,端庄恬净。几、勺、壶、杯、茶、水,一一置放到位,如同一处雕刻的花阵。第一泡茶出来了,她举起茶碗的盖告诉大家,这上面有槐花的香味。不过,女子并没有让人们品尝这茶的槐香,反而把茶汤款款倒掉。她说,在我们茶人看来,这第一杯茶是敬奉土地的。第二泡茶冲好了,陈年的铁观音在壶中微微伸展,茶汤呈现出一种异样的“黄”——不是俗气的金黄,不是发青的蛋黄,也不是寡而不慎的浅黄。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黄。女子缓缓地说道,这是太阳的颜色!她的眉眼间似乎隐隐地透露出某种骄傲,是太阳的光泽照亮了她。太阳,从高远的天空把自己投射在人间,即使是夜色笼罩之中,仍然闪射着不一样的光芒。是怎样的灵慧才能感受到这颜色的诗意与尊贵?第三泡茶出来了。有人怯怯地问,这是什么味道?女子说,是时间的味道!时间,是如何生长在这陈年的茶中,并以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是怎样的灵慧才能感受到时间如何无情地离我们而去,却又如此多情地驻留,让有慧心的人们领略她的暖意?

在汾河河谷,那一望无际的绿色之中,有一处金时的古墓。当人们发现它时,也发现了其中的壁画。在那被八百年时光浸润的古墓壁画上,依然清晰地书写着:茶酒味,厨积香。不知道金时的人们曾经是怎样饮酒的。但在他们看来,被我们视为填充饥腹的厨室,是聚集“香”之意味的。这样的“香味”,是茶与酒体现出来的太阳的颜色与时间的味道。这样的“香”,今天只有很少的人才能感受到。比如,她。

大约距今6000多年前,这片汾河冲击形成的盆地上,生活着忙碌的人们。他们在这里耕种,并用黄土烧制各种陶器。与那些仍然在深山之中游牧的人们相比,这里的时光似乎快了许多。多少年之后,人们无意中在一处叫做杏花村的土地上发现了先人使用过的许多器具——小口尖底瓮,以及大口瓮、甑、鬲、壶、樽、罐与杯等等。我们可以简单地称之为陶制容器。而考古学家则命名它们为“杏花村文化”。我们已经难以说清,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创造了这些“容器”,又是怎样把土地上收获的果实,包括谷物酿造成一种发酵后生成的饮料——姑且称之为“酒”。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判断,这些容器可以用来浸泡酒料、蒸熟酿酒所用粮食,用来发酵土地上形成的生命果实。所有的这一切都与土地不可分离。没有土地,人们就没有地方安放自己的灵魂;没有土地,人们也不可能收获果实。当然,如果没有土地的话,人们也就不能烧制那些容器,人类就不可能离开河流,走向辽阔大地的深处。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孕育文明的窖藏。这些用来造酒的果实、粮食,都是在这宽厚的土地上生长的。那些酿酒器具都是这大地上沉默的黄土烧制而成的。酒,在这样的酿造过程中把大自然赏赐给人类的精华诗一般地展现出来,并赋予其神圣的意味。

当酒被人们创造出来的最初一刻,就不是用来充饥享乐的。远古时代,这样的创造肯定是难以普及的“高端科技”。它凝聚了大自然的一切精华——不仅仅是果实,还有水分与阳光,还有温度与湿度、时间与土壤,还有人的心性与虔敬。当大自然中的这一切都融为一体,并发酵酿化后,就成了酒。所以,酒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精华的观照、浓缩。当人们对大自然保持了敬意时,酒也就具有了神性。尽管我们还不能排除,最初的酒也是用来让人饮用的。但是,最初的酒是用来祭祀与祈福的却是毫无疑问。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需要各种祭品,比如动物牺牲,食物果品。这些东西或许可以更换替代。但唯独不能或缺的是——酒。

并不是所有的日子都可以酿酒。当世俗化的工业生产还没有形成时,酒的神圣感一直存在着。《礼记·月令》中说道,“仲冬三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可以看出,古人对造酒是多么地重视讲究。不仅对其器皿、原料有严格的要求,时间节令也不能有任何差错。据说,在盛夏时节是不能造曲的,因为这时的气温过于炎热,酒曲容易酸腐。这样的酒就不能称其为酒。而到了秋天桑叶飘落的时节,时序转换,节气渐寒,人们又开始了酒的酿造。

似乎酒并不是一种任意所为的产物。酒的酿造必须与自然的变化保持同步。直至今天,杏花村仍然保留着在农历九、十月间桑落时节开始酿酒的习俗。《水经注·河水注》记录了河东人刘白堕在北魏都城洛阳酿酒的故事。其中就有“排于桑落之辰,故得其名”的说法。而贾思勰认为,“十月桑落,初冻则收水,酿者为上。”前人的这些描述,并不是随意而为,实在是对自然时序与酒的关系的经典阐释。这一时刻酿的酒,兰薰麝越,自成馨逸。当年杏花村义泉涌酒坊的杨得龄先生,把汾酒酿造法总结为这样七句话。他说,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高粱必得其实,器具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它强调的是酒与自然之间的密约,必须把造酒与自然特征结合起来。制造酒曲,必要“得其时”,在最合适的时序才能造出最好的酒曲。古谚有“水为酒之血”。名酒必有佳泉。以酿酒所用的水而言,杏花村的水极为独特。特别是申明亭旁的古井,尤被称颂。这井水,并不是随便的水,是从村后子夏山而来的地下泉水。子夏是孔子的亲传弟子,为儒学重要一脉。他晚年曾在西河讲学。这西河就是当时的汾阳。汾阳古称西河。子夏讲学所在地被称为子夏山,是吕梁一脉。其上森林覆盖,植被繁茂,能够把时令雨水充分地渗入黄土,再经过地下矿物质的作用,使水发生变化。当它们从子夏山中流出时,已经不再是一般的水,而是“其味如醴”适合酿酒的甘泉。当地有《汾酒曲》盛赞此水,说“神品真成九酝浆,居然迁地弗能良。申明亭畔新掏井,水重依稀亚蟹黄。”就是说,用同样的方法到其他地方,使用别处的水,就再也酿不出同样品质的佳酿。而子夏山中流出的申明亭的水,比人们称赞的秦州雪酿的“蟹黄”酒还要好。只有这样的水才能酿造出堪称“神品”的佳酿美酒。

造酒对人的选择也非常讲究。人必得其精,并不仅仅是说要使用那些精明、精干者。虽然也不排除他们,但这里更强调的是人中之“精华”,是那些具有良好品格,人性贤德又精于酿酒技术者。诸如高粱必得其实并不仅指高粱的果实一样,必须是充分生长、采集了大自然阳光雨露与养分精华的饱满的“实”。人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是大自然的果实。酿酒者也必须是那些敬畏自然,严守规则,杜绝虚妄,尽心尽力者。否则的话,以次充好、乱序妄作,是酿不出好酒的。比如杨得龄就恪守“决不以劣货欺世盗名”的信条。杨得龄自称酿酒人为“酒香翁”,后人也以“酒香翁”称他。酒,如果难以飘散出自然之香味的话,也就不成其为酒。汾酒之所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品质,与其充分地体现了酒、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分不开的。酿酒,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同时也是人性。人性与大自然的结合,就升华为神,使酒具有了神性的意味。而这意味又体现了、映照了大自然的品格。所以,千百年来,人们总是用自然之果实来描写酒的品性,并以在自然之中饮酒为最具美感的境界。《诗经·小雅》中的《大东》就写道,“维有北斗,不可以挹酒浆。”真叹服古人的想象力。这样的诗句既表现了饮酒给人带来的精神境界的自由,又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重,把酒与天——自然十分生动地统一起来。唐司空图在其《故乡杏花》一诗中写道,“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在司空图的心中,饮酒与把花是人生的极境。花与酒共同构成了一种风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这样的诗中,大自然、人、酒统一成一幅情意绵长的春景图。著名的白居易在其《南厅对酒送客》中不无伤感地吟唱“含桃实已落,红薇花尚薰。冉冉三月尽,晚莺城上闻。独持一杯酒,南亭送残春。”晚春时节,面对落去的桃花,持酒送友,别离伤感。酒与花成为诗人惆怅之情的象征。

杏花村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有杏花的?大概已成了历史之迷。有人说源于汉代,还有人说至少唐时这一带已经遍种杏花,原因即是为了酿酒。那时汾州一带造酒兴盛。特别是汾清,以及与之相关的羊羔酒、杏仁露等的酿造需要大量的杏仁。所以,在杏花村的四邻就有了许许多多的杏树。《北山酒经》中就记有“杏仁曲,每面一百斤使杏仁十二两”。可见酿酒是需要大量杏仁的。也正因此,杏花村处便杏花四放,花香逼人。唐时有很多诗人在自己的诗作中提到杏花村,最著名的即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在许多诗人的笔下成为酒的意象。可谓杏花如酒。贾岛在他的诗中写道,“雨余滋润生,风不起尘沙……能赋焉长屈,芳春宴杏花。”又如朱彝尊有“日出杏花红满楼,榼中酒味苦桑落”。酒,不再是一种“饮料”,而是一种情感,一种自然之神的象征。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傅山曾在杏花村逗留。今天,我们已经难以说清他在这酒醉花香的杏花村有何遇、有何思、有何想。但可以肯定的是,傅山一定品尝了这千年的杏花汾清。他在申明亭旁的古井上,写下了“得造花香”四字。尽管人们习惯于把这题词说成是“得造花香”,但还有人认为应该念“香花造得”。不过,不论如何诵读,都不能改变它的意味。傅山似乎是在说,这清洌的汾清,具有如花之香一样的品格。只有如子夏山中的泉水聚集在古井之中,人们才能够酿造出如花一般品性纯净、韵味袭人、沁人心扉的汾清,才能使人恢复自然的品性。花香,是酒的最高境界。而汾酒,正是得造花香的自然之精华。

如果说,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已经能够酿酒。那么,至少已有1500年的汾清则是酒的历史,酒的生命。汾清,不仅是人在自然之中创造的精灵,也是创造这种精灵的人——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直至数百年之后,这样的精神再一次被典型地表现出来。当人们终于知道茶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时,便把这绿色的叶子赋予更形象的自然之魂。这叶子虽然轻柔单薄,却具有一种渐渐升腾的魅力。只要人们接触了她,使用了她,就离不开她,并且被她柔弱的魅力所改变。据说,当茶叶漂洋过海抵达异域时,立即被那些从未饮用过茶的人们所喜爱,并且改善了他们的品性。茶叶,这生自东方内陆的神秘之物,是那样攻城略地般地进入异乡人们的生活之中、生命之内。是什么使她具有如此柔软而又强大的力量?也许是她天然的某种实用功能。但我更以为是她所具有的那种对大自然的眷顾与怀恋。她本身就是一种植物,具有了花的香,花的味,花的品性。她其实也在证明,诸如酒这样的看起来更强烈、更劲道的存在之所以被人喜爱,乃是因为其具有的对大自然的敬意。茶酒味,厨积香。他们本来就是大自然的果实。那么,酒的魂是什么?不是亲朋杂集,四座喧哗;不是肆筵设席,侍从如云;不是红袖偎歌,软玉温手;更不是苛政森严,惊心注目。酒是临风寄调,对月当歌。酒,汲取了自然之精华,而显圣洁,又与自然相容,而释情怀。是大自然的神秘宽厚生成了酒,使酒具有了神性;又因面对自然,酒才表现出充沛的魅力,使人在尘世中忘怀于自然,沉醉于其中。对孕育万物的大自然的敬意才是酒的灵魂。

作者介绍

杜学文,山西省作协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任山西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文学评论家。

 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魂宝。饮茶品茗,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一项颇具典型意义并富有特色的生活艺术。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凝结着千千 万万爱茶之人的智慧。“美感尽在品茗中,雅趣亦从盏中出”。在饮茶品茗中。接受茶礼的教化。沐浴茶香的熏陶,走进茶艺的境意,推崇茶德的品位。本文谨从品茗文化及其美育功能上作些浅浅的探讨。

 饮茶礼仪与美育:数千年的中国饮茶史中,积淀着深厚的礼仪文化。这种礼仪文化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的饮茶礼仪是大众化的,以茶敬客,是每个中国人待人接物的起码礼节,客来敬茶,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热情好客。注重友情的传统美德。

 中国自古便有浅茶满酒之俗成,饮茶讲究浅斟慢饮。若满杯茶递与客人,便有欺客逐客之嫌,谓之不礼或失礼,浅浅一杯茶,浓郁着人情美,反映了宾主之间和谐温馨。一杯茶,七分满。宜浅泡三开,慢饮细品,以显示文雅与修养。浅茶慢饮,作为一种审美状态,茶人是把它作为一定程度,一定分寸来把握的,含有我们东方文化中简约、含蓄、宽容,自律的处世哲学。饮茶礼仪之美,可以高雅人的气质,规范人的言行举止,优化人的艺术教养,达到美育之目的。

 茶艺之美与美育:茶艺是以茶为载体,经茶人和艺人审美加工使二者珠联壁合之产物。它以茶音乐,茶诗画,茶艺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茶对人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是一种对人产生精神鼓动,情感愉悦并具审美效应等文化功能的艺术。

 茶音乐是以茶为内容创作的词曲,惜以抒发情思引起听众共鸣的艺术形式。如《采茶扑蝶》《茶之舞曲》等。清茶一盏香自幽,悠扬乐曲常相伴,卢士七碗荡诗腹,《茶中杂咏》流百世。历来的文士茶客对茶进行了出神入化的品饮活动。吟诗作赋状茶之妙,言茶之功。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精品,成为我国博大精深的茶艺大观园中一枝极富特色的奇葩。

 “乐声扬,茶艺**步出堂,调、沏、端、泡皆文章,水纯茶且香”,茶艺表演顺应人们求知、求美、求乐的要求,将茶礼茶俗形象化、艺术化地再现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美感,训练有素的茶艺**以准确规范的程序。净具、勺茶、斟茶、敬茶。手势轻柔利落。举止优雅端庄,茶技师傅当堂表演制茶工艺,揉、搓、翻飞,令人眼光缭乱,茶业专家坐堂咨询。介绍茶业史话,传授茶叶知识,吸引更多的人识茶、爱茶,弘扬茶文化。茶艺之美,美在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听茶歌,观茶画,吟茶诗,品茶味,使人对茶的享受由生理延伸到心理。从而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以美启真,乐趣无究。

 品茗意境与美育:饮茶雅称为品茶,茶人一直有意识地将品茶作为一种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表现自我的美的艺术活动来刻意追求,欣赏和创造的。

 品茶之美,美在意境。闲来独坐,沏上一杯茶,观杯中汤色之美,亦浓亦淡,如酽如醇;看盏中叶芽之美,若眉若花,栩栩如生:赏手中茶具别致,或古朴大方,或精巧玲珑,香雾缭缭,云气袅袅。细啜慢饮,悠悠回味,只觉齿颊留香,清幽扑鼻。此等意境令人心旷神,矜持不燥,物我两忘。

 品茶可雅志,在品茶的意境中,人们追求的是和、清、静、寂的根本精神,他能使人跨越时空,摆脱人生烦脑,不为名利所累,在超凡脱俗中享受人生的美丽。

 品茶可纯情。尤如一杯见底的清茶,平淡而磊落,没有杯来盏去的油腻与嘈杂,更无世俗势利的虚枉和矫饰,如同茶一样的品味纯正,真切实在。昭示了宾主的修养与品行,以诚挚纯化人际温情。

 在品茶的美的意境中品出岁月的艰辛,人生之真谛,生活的美丽。它对于我们的品格修养具有极其丰实的内涵。

 茶味之美与教育:当人们以审美的方式饮茶时,特别欣赏茶的内质。茶香寓于味中,茶味以浓鲜、甜、醇为特点,这种绝妙的滋味纯属天然。难以合成,爱茶之人常将不同茶所独具的风味称为韵味。茶之韵味,美在不同品种。各有千秋,绿茶味浓烈而后回甘,红茶味浓厚,黑茶味醇清甘,青茶鲜浓甘纯,白茶清凉甜爽,花茶芬芳清雅,茶韵各异,均味浓香永。饮茶之风尚独领风骚数千年,全在于茶之灵味的诱惑。

 茶味先苦涩而后回甘,恰如人生之壮美,它启示我们格守这样的人生信条,人生之航旅,不是一帆风顺,总会有风浪与挫折相伴。

 人生如茶,有淡淡的愁苦,亦有咀嚼不尽的温馨甘甜,茶味不管有过怎样浓郁的甘甜或苦涩,最后终会归于平淡,正如同人生无论有过怎样的壮观辉煌,最终总不失质朴与平凡的本真,茶味之美,启示人们把苦涩吞噬在心田,以浓郁的清香与甘甜怡人,以美启智,创意出乐观向上奉献的高尚情操。

 中国茶德与美育:“茶能性淡为吾友,从来佳茗似佳人”。无论在文人雅士的视野中,还是在普通百姓的民俗风情里,茶都被认为是纯洁高尚人格的物质载体。茶德之美,成为人类备受崇尚的道德风范、著名茶业专家庄晚芳教授以精辟的语言概括了中国茶德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①茶品性纯廉俭育德

 茶出自深山幽谷,得益于山野宁静的自然造化,秉性高洁,不入俗流,告诚人们“静以养身,俭以养德”,寻常百姓家,行廉俭之道,信奉粗茶淡饭,清静为怀。在艰苦的劳作中安守本分,不慕荣华富贵的虚荣,面对物欲得失的诱惑,不计较更不趋炎附势,清净处世,持家创业,内心无愧人生坦然,文人雅士以廉俭昭示清高,清茶待客无须酒,既表现为对以利为朋小人之交的不屑一顾,更含有君子之交淡淡如水的深沉内涵。各类茶会茶宴更以其简朴脱俗之美,开廉俭务实之风尚。

 ②茶德之功,美真康乐

 “仙山灵草湿行云”,茶由山野乡径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的营养成份,药理特征,养生保健价值及美容功效正引起人们的倍加重视,日趋受到现代人的欢迎。同时,茶以其艺术的魅力进入人们的精神家园,迎合人们求真向善的心理需要,使整天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奔波的人们得以遣兴消闲,利心理轻松,忘忧去烦,茶德之功保健养生,求美向真,康乐身心,正是其它饮料所不可替代的物质和精神双重效应的体现。

 ③以美扬善,和诚处世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饮茶的意境能孕育出良好的心态,净化并滋润着人的生命,“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情谊”之诚挚明伦,“此乃草中英,喜随众草长”的谦和之行,“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之为人分寸,茶以其谦卑至诚之美德寄托人的情操。

 ④茶之情怀,敬爱为人

 茶香常伴人情味,茶品人格两相宜。茶韵致,极得人缘,它使我们在看待现实人生时,持有一种感恩的心态,理性的宽容,以一种高蹈轻扬。波澜不惊。爱心永存的审美眼光观看世界,敬爱为人,追求人类友爱的本性。

 “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渗透在品茗文化中的伦理道德美的因素,能唤醒人之悟性。纯化人的心灵,茶文化之美启真扬善,端正人的信念与行为,强化道德自律,修心养性,优化人的精神品位。弘扬茶文化,能促进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

当然喜欢了,喝茶本来就是中国的传统爱好呀,虽然我不是什么喝茶方面的专家但是这么多年的喝茶经验对于茶也算有所了解

茶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提神醒脑,夏天喝茶更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这么多年的喝茶经验,我想谈谈自己对所了解的茶的看法(纯属个人体会,欢迎指正)

一、姜茶

姜茶可能很多男生没什么体会印象,但是,对于女生来说可算是人手必备。传说中的每月总有几天,小腹特别容易受凉,这个时候当你在床上疼的无法下床的时候,暖暖的姜茶便是救命茶呀。姜茶,味道有些涩,那种姜的味道,但是为了缓解痛苦,口感自然可以克服啦。所以,广大的男同胞们,千万不要送低级的红糖水,送姜茶好歹也要增色几分嘛

二、花茶

花茶是我的日常必备呀(当然,排除懒虫上身的时候ヾ(❀╹◡╹)ノ~)在这里了推荐我所喜欢的几种茶。第一个要数茉莉了,茉莉花的清香适中,不温不火,特别温良。但是我认为挑茉莉花的时候,不能买过于香味十足的那种,往往正规大卖家的茉莉花都是淡淡的芬芳。第二个是,金银花。金银花是夏天比较适合的那种。但是金银花单煮泡的话,我觉得味道不是特别好,所以可以加上你喜欢的口味的花或果茶进行调味。最后推荐的是玫瑰花玫瑰花枸杞茶是长期喝着滋补对皮肤红润起到良好作用的(可能我这纯天然健康皮肤是没法挽救了(´இ皿இ`))玫瑰花听过撒在浴缸里泡澡也是非常不错的呦(ฅ>ω<ฅ)

三、果茶

在这里想推荐下某松鼠家的果茶。具体名称不记得了,但是里面的苹果干加上一些没有分辨出来的果干泡出来的真的是清爽可口呀 ⊙ω⊙还有就是我日常泡的柠檬茶,某宝上有卖,大概一块钱一片很便宜的,富含维生素C,听说有美白作用,(´இ皿இ`)可惜对我这纯天然健康皮肤也没有多大改观,但是口感很好也很方便呀。还有山楂茶,开胃,酸酸甜甜的,也比较适合小朋友。

四、大麦茶

一开始和大麦茶,是在吃火锅时喝得,当时就觉得特别有质感,但没有注意它有什么功效。后来看书特意去留意一下才知道大麦茶真的是好茶(ฅ>ω<ฅ)大麦茶的功效 1、降血脂、降胆固醇。其实,大麦也是闷热的夏季里降暑效果很好的食物,它的降暑作用与绿豆粥差不多。 2、保胃、健脾、利尿、助消化、治疗冠心病等,最重要的是,大麦是一种健康的粗粮,所以,体质比较弱的老年人在选择解暑食物时,最好常吃点大麦食物。 3、大麦粥和大麦茶有很好的止渴和利尿的作用,能帮老年人在夏季及时补充身体内的水分。这么多的功用真的是不可多得,而且,亲身体会,大麦茶解腻效果好呦,适合吃肉食前喝。

希望给大家一点点帮助,欢迎来指导。

1关于欣赏茶诗句

胡秉言

《茶》

茗嫩,一枪

铜壶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琼玉浆

陆羽邀神农,禅坐细品尝

清高文人墨客,达官贵侯饮狂

淡淡清香飘千古,修身听命日月长

《茶》胡秉言

碧嫩,神凝

着圣水,味香盈

芳馨淡爽,厚重清明

古今呈异客,闲雅品人生

感悟浮沉岁月,荡涤尘缘凡情

半盏淳茶方寸润,修德养性净心灵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2茶的情诗 赏析

一、这一首诗的原诗如下:

如果我是开水

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

必须依赖我的无味

让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

舒展你的容颜

我必须热,甚至沸腾

彼此才能相溶

我们必须隐藏

在水里相觑相缠

一盏茶工夫

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

无论你怎样沉浮

把持不定

你终将缓缓地

轻轻地

落下,攒聚

在我最深处

那时候

你最苦的一滴泪

将是我最甘甜的雨露

二、有关赏析如下:

首先,作为一首抒情诗,这是寄托了诗者的一种情感在茶与水中。内心的情感与实在的茶水能够联系在一起,说明他们之间有种关联,是某种特质上的关联。而茶与水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一种融合的状态,与他们自身的特质是有关的。若不是茶叶的干枯、柔柔,那怎么泡也不会展开、舒散;若不是水的无私、博大,也不会让茶叶躺在里面。当然,这种融合需要一种适当的环境或者氛围,那就是水的温度,若非开水、沸水,也不会将那最苦的一滴泪化作最甘的一口茶。

这种茶与水的交融是他们之间的一种契合;而作者把这种现象与自己内心的情感相联系,更是他们之间的一种契合。

曾经泡过茶,看着茶叶的翻滚,或升或降,在里面慢慢的舒展,真的觉得这就是人生。人如一叶茶,来到人世间,慢慢的成长,绽放,走向最终的成熟。这过程中,有被开水烫着一样的痛苦,但也正是痛苦给了茶叶新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茶叶完成了使命,与水成为一体,也最终安静的躺在水底;恰似人经历了各种的悲欢离合,最后尘埃落定,安静的躺下。这不是泡茶,分明就是一段人生。

当然,换个角度看,也许很不一样:

第一层:茶是女子,水是男子。

水的细腻、热烈,让这茶像花一样绽开,散发出那浓郁的香气和迷人的光彩。

第二层:茶为男子,水为女子。

水做的女人给了男人重生。让男人在她的世界里熠熠生华。

但不论怎么比喻,二者总是有一种契合,在水里相溶,在水里缠绵,一盏茶的功夫(其实有时候用不了这么久),决定一种颜色,呵呵,成就了一个新的生命。

还有更露骨的:无论你怎么把持不定,你终将缓缓地轻轻地落下……除非是机器人,要不都会 积攒在最深处的。

呵呵,或许曲解了张错的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3诗词赏析:写茶的古诗词有哪些

《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夏日闲居》(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卢纶)

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与赵莒茶宴》(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溜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茶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唐·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题禅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西陵道士茶歌》(唐·温庭筠)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茶诗 (五代后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4有没有谁能提供有关茶的古诗及赏析啊

除了《七碗茶歌》 谢谢大家喽~提问者: 波波可爱淘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最佳答案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

5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6关于“茶”的古诗有哪些

(1)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2)望江南·超然台作年代:宋 作者: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3)寒夜年代:南宋 作者: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4)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年代:宋 作者: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5)临安春雨初霁年代:宋 作者: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一、赏析《浣溪沙》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

西风渐紧,寒意侵人。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

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

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

窗户关上了,黄叶自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

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黄”、“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向了一个定格镜头,凄凉的景物衬托着作者凄凉的回忆,长久地锲入读者的脑海,并为之深深感动。

下阕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前两句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

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纳兰性德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白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

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同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

言外之意,蕴含了作者追悔之情。全词情景相生。

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最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二、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

7和茶叶有关的诗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茶诗、茶词中,各种诗词体裁一应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绝、六绝、七绝,还有不少在诗海中所见甚少的体裁,在茶诗中同样可以找到。

数千年来,茶成为中华民族的国饮,且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为诗人所品,被剪裁融铸于诗,古谓咏茶诗、茶诗。

茶有诗更高雅,诗有茶更清新。下面撷取一些咏茶诗妙品,与读者共赏析。

咏茶诗浩如烟海,历朝历代而不衰。唐朝,诗歌创作空前繁荣,杰出诗人辈出,咏茶诗亦妙品迭出。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咏茶诗传世。 李白的《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写得浪漫飘逸,别有韵味。

诗曰:“尝闻玉泉山,山涧多乳窟。仙气白如鹤,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描写品茶题诗的乐趣,非同凡响。

诗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白居易的咏茶诗多达70多首,最为后人推崇的当是《茶山境会亭欢宴》诗,把文人墨客品茶斗胜的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诗曰:“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香娥递舞应争妙,紫笋(茶名)齐尝各斗新。”

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吟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青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就是著名的七碗茶诗,道出了飘飘欲仙的感受,生动又传神。

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诗》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咏茶诗,又称七级浮屠诗,俗称宝塔诗,诗曰: 茶 香味,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前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茶圣陆羽在《茶经》说:“名茶还须好水泡”,遂成千古名句,茶与水密不可分。咏茶诗中对水多有吟咏。

洪希文诗曰:“平生三味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文征明诗曰:“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松翠鬣香。”

《红楼梦》中贾宝玉诗曰:“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古人对茶对水都有研究,入诗也妙语连珠。

苏东坡的咏茶诗,说出个美人喻来:“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真个是语出惊人,道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口中皆无的美好感受,从氤氲之气中品出佳人来了。茶诗一体,人茶一体,妙不可分。

千百年来,还有茶禅一味之说,亦有咏茶诗咏之。诗人陆容的《僧茶诗》曰:“江南风致说僧象,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茶与佛有缘,佛与茶不分,茶佛一体。

古籍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自此,人们把茶视作养生延年益寿的神草,咏茶诗尤加赞美。

苏轼诗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茶胜过了灵丹妙药。

范成大诗曰:“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茶盖过了美酒佳酿。

杜来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替代了美味佳肴。

陆游诗曰:“嫩白半瓯尝日铸(茶名),硬黄三卷学兰亭。”他有切身体会,一生得益于茶,寿享86岁。

此外,咏茶诗还赞美茶是有品位、有灵性的。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曰:“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性灵味,得与幽人言。”郑板桥诗曰:“只和高人入茗杯。”

茶品、人品相提并论,进入了“天人一气,人茶交融”的美妙境界。

其实我觉得你有点太敏感了,就是说男女朋友之间最好不要有这种敏感性的一些东西存在,就是说有可能就是说他你和他是异地恋,这也没什么的,但是如果他喜欢听歌,就是说他有可能就是单纯喜欢这个人唱的歌,也也有可能就说他喜欢这个调调,因为可能就是他对这首歌有一定的情义在里面,但是如果你非要说是什么一个人挺好?这首歌认为他觉得就是有你没你都一样的话,我觉得你有一点就是不可理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85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