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诗词

戚继光诗词,第1张

戚继光部分诗词如下:

(1)《题武夷》

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

他年觅得封侯印,愿学幽人住此山。

(2)《登盘山绝顶》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雕龙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3)《伏龙寺》

梵宇萧条隐翠微,丹枫白石静双扉。

曾于山下挥长戟,重向尊前醉落晖。

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矶。

遥看沧海舒孤啸,百尺仙桥一振衣。

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

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戚继光

主要成就:

军事:

(1)鸳鸯阵:

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

(2)车营:

戚继光镇守蓟门时期,根据北方游牧民族擅长骑兵作战的特点,建立了车营来克制骑兵,每四人推一辆战车,战车里放置拒马器和火器。战斗时,将战车结成方阵,马步军以战车为掩护,先用火器进行远距离攻击,敌人的骑兵靠近后步兵使用拒马器列于阵前,用长枪刺杀,敌人败北后,派骑兵对其进行追击。戚继光又在阵后置辎重营,选南兵为先锋,入卫兵主策应,本镇兵专门负责防守

修筑长城:

(1)金山岭:

戚继光在修建长城过程中,依据“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筑思想,山势低矮处,加高城墙;山势高峻处,修建敌楼,个别地方加修了障墙、支墙、挡马墙,全部为砖石结构或砖石木结构,使这段长城设施完备、构筑牢固、布局严谨、可攻可守。经专家鉴定,金山岭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的精华之所在。障墙、文字砖、挡马墙,被誉为金山岭长城的“三绝”。

(2)空心敌台:

戚继光在在加固城墙的同时,又修建了空心敌台。空心敌台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为基座,用大条石砌成,高与城墙相同,中部为空心部分,有的用砖墙和砖砌筒拱承重,构筑成相互连通的券室,有的用木柱和木楼板承重,外侧包以厚重的砖墙,形成一层或二层较大的室内空间,以供士兵驻守,存放粮秣和兵器。上部为台顶,多数敌台台顶中央筑有楼橹,供守城士兵遮风避雨,也有的台顶铺漫成平台,供燃烟举火以报警,而无楼橹。

戚继光在《练兵杂纪》中对空心敌台有详细记载,敌台高低大小不等,各个敌台之间互为犄角,相互救应,敌台里都配备有火炮,鞑靼的弓箭无法射到敌台里的士兵,骑兵在火炮的攻击下也不敢靠近长城。每个空心敌台置有百总一名,负责指挥战斗。

装备发明:

(1)戚氏军刀:

戚氏军刀是戚继光专门针对倭寇使用的倭刀所改良制造的武器。明朝军队所用的刀在与倭寇交战时,经常被倭寇的倭刀砍断。戚继光吸收倭刀的长处,对中国军刀进行改良,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宽度的缩小,刀尖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刀刃中间起一条镐线,刀背也有一条栋线,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采用削栋,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是不减少刀刃的强度。

戚氏军刀:

(2)狼筅:

狼筅是戚继光对付倭寇给戚家军所配备的武器之一,粗有二尺,长有一丈五六尺。明朝的军队在与倭寇交战时,因惧怕倭寇的倭刀而张皇失措,戚继光在长而多节的毛竹顶端装上铁枪头,两旁枝刺用火熨烫的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药。战斗时,倭寇长刀虽锋利,却砍不断软枝,竹节层层深,能挡住长枪刺入。狼筅上的枝端茂盛,可以掩护持有者,冲阵时既能自保,又非常具有杀伤力,可谓攻受兼备,被称为“刺倭利器”。

狼筅:

(3)火炮

戚继光给戚家军装备的火炮又称为“虎蹲炮”,因为其射击的样子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所以得名。明朝军队重视火器的使用,并专门成立了配备火器的部队“神机营”。在与倭寇作战时,戚继光发现鸟铳与佛朗机使用起来缺憾极大,鸟铳虽然精准,但是杀伤力太弱,而佛朗机虽然有杀伤力但非常笨重,不利于扛行。[47]  于是戚继光便发明创造了“虎蹲炮”,比鸟铳杀伤力大,比佛朗机轻,便于携带。并大量制造配备。

虎蹲炮:

艺术:

(1)诗文:

戚继光在戎马倥偬之际,既写成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军事著作,又留下了《止止堂集》等诗文篇章,在当时那个年代就享有“伟负文武才如公者,一时鲜有其俪”的赞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戚继光的诗“格律颇壮”、“近燕赵之音”。王士祯将其列为古今名将能诗的十一人之一。

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戚继光把历年所写诗文合编成五卷,即《横槊稿》三卷、《愚愚稿》二卷,合称《止止堂集》。止止堂是蓟州总理署中戚继光的三间书房,也兼办公之用。(堂名“止止”,取《周易》“大畜”卦意。“大畜”之卦,上卦为艮,下卦为乾。艮为山,为止;乾为天,为健。其卦意是“健而止”,谓刚健而不妄行,可止则止。)《止止堂集》以诗为主,也有戚继光“誓戒、祭告、奏凯、悼亡、纪行、赠答”等方面的文章。

(2) 书法:

戚继光的书法行笔流畅,个性化的书法艺术表达,整幅作品,果敢潇洒,用笔奔放骏爽,挥洒自如,气韵自然,颇受黄山谷书风的影响。表达出意气风发的气息。作品透露出的是他内心的沉静与刚毅,棱角分明的粗线条勾画出的正是他不受拘束的气概。

戚继光工诗文,善书法,行草笔法娟秀,豪劲端重,不减晋、宋诸贤气格。有不少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

  韬铃深处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客馆

酒散寒江月,空斋夜宿时 风如万里斗,人似一鸡栖 生事甘吾拙,流年任物移 边愁频入眼,俯仰愧心期

过文登营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后两句亦作: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国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望阙台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盘山绝顶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虏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受降新筑壮三屯,灯火遥连十万村 障燧层峦秦作塞,风云大陆蓟为门 东回地轴山河固,西拥天关宫阙尊 百二城边过质子,千秋同戴汉家恩

出塞二首

(夏四月单骑阅险,行二十里外,水萦山抱,鱼泳鸟鸣,何啻江南,忆昔有作) 郁葱千里绿阴肥,涧水萦纡一径微 鱼为惊钩闻鼓动,鸟因避帜傍人飞 江南塞北何相似,并郡桑乾总未归 惆怅十年成底事,独将羸马立斜晖 石壁凌虚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纷胡骑,大漠初惊过汉鼙 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 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伏龙寺

梵宇萧条隐翠微,丹枫白石静双扉 曾于山下挥长戟,重向尊前醉落晖 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矶 遥看沧海舒孤啸,百尺仙桥一振衣

登石门驿新城眺望

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望长安 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 尚有二毛惊岁变,偶闻百舌送春寒 庙堂只恐开边衅,疏草空教午夜看

塞外观音岩

朔庭喜见战尘收,石洞思从大士游 不道受降唐节度,何如奉使汉通侯 天垂台观三千里,雪染颠毛四十秋 短剑萧森心尚赤,班超独倚玉门愁

督兵过潮州渡

汗血炎方七见春,又随残月渡江津 行藏莫遣沙鸥识,一片浮云是此身

行边

花事蹉跎候雁催,江南三月送春回 蓟门桃李应何限,岁岁不知春去来

宿石门驿闻马嘶

伏轼长嘶动石门,时艰满目几消魂 非干冀北空群久,羁靮年来苦渐繁

辛未除夕

四指回杓犹障塞,颠毛如许怯簪冠 惊心岁月愁仍在,回首风尘梦已阑 百战劳销千口集,万金散尽几人欢 燕然北望空弹剑,马革寻常片石难

戚继光诗词名句

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礼多为格不谦,有勇为格水想成用轻别来走义,精于计算为格水想成用轻别来走智。

万众一心兮,群孩路水可撼。 惟忠与义兮,外起可然冲斗牛。 外起变她而而外起可然去得我兮,胜如得我声地后年得我。 干犯看想她国开法兮,并十便每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物说外起火兮,敢迟留! 上报只真变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马上作

明代: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边草 一作:边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望阙台

明代: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韬钤深处

明代:戚继光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登盘山绝顶

明代:戚继光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雕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过文登营

明代: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

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

独有天风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

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

未敢忘危负岁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816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