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伪装的情感?

如何辨别伪装的情感?,第1张

第一,伪装出来的,应该不能称之为“情感”,而应该叫做“欺骗”。

第二,为何很多人会被“欺骗”,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其自身就不“单纯”。

第三,什么是“自身不单纯”呢?那就是,他们/她们在开启所谓“情感”的时候,并非出于真正的“情感”。怎么说?

1、比如,有人开启所谓的“情感”,只是因为“见色起意”,也就是说,他们/她们在意的,只是那一副“臭皮囊”,而把所谓的“情感”放在了末位。

2、比如,有人开启所谓的“情感”,只是因为“感官”,也就是说,他们/她们在意的,只是激情、满足,而把所谓的“情感”放在了末位。

3、比如,有人开启所谓的“情感”,只是因为“物欲”,也就是说,他们/她们在意的,只是钱财、物质,而把所谓的“情感”放在了末位。

第四,从“自身不单纯”出发,而向他人去索求所谓“情感”的真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缘木求鱼。

第五,减少自我的贪婪与欲求,让自心干净起来,一切自然就明朗起来,“慧眼”也就自己生成了。

第六,很多时候,很多人看似被欺骗了,其实,起因还是他们/他们起心动念时就存在内部深层次的“虚”、“假”、“伪”,只是他们/她们不自知、不愿承认、没有勇力面对而已。

自己尚且虚情假意,如何辨别别人的所谓“伪装”。

第一次听到情感忽视这个词,我觉得很抽象,但昨天看了《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之后,就发现很具象了,每个人的童年可能都被父母忽视过,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表达出来,而父母可能也并不知道对孩子造成了忽视,以及忽视的影响也没有概念。

被忽视的影响会有很多外在表现形式,比如会莫名其妙地觉得抑郁,莫名其妙地觉得无意义,或者更甚的莫名其妙觉得想自杀等等;还有一个特征是被忽视的人,在沉默中不断地质疑自己,认为自己有很多缺点和错误。

那如果你想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情感忽视的症状,可以回答这么几个问题。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你就能够判断这个情感忽视离你有多远。

第一个问题,你有时会感觉与家人和朋友格格不入。

第二个,对不依赖他人感到骄傲。就是我特独立,我谁都不用依赖。

第三,不喜欢求助于他人,有事自己扛着。

第四,朋友或家人会抱怨你冷漠疏远。

第五,你感到还没有发现自己生命的潜能。

第六,经常希望自己独处。

第七,暗暗地觉得自己可能是个骗子。

第八,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不舒服。

第九,经常对自己失望或是生自己的气。

第十,对自己比对他人更严苛。

第十一,拿自己与他人比较,并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十二,比起人,你更喜欢动物。

十三,经常无缘由地觉得暴躁、不开心。

十四,不清楚自己的感受。

十五,分辨不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十六,有时感觉自己是个旁观者。

十七.相信自己是那种很容易过隐士生活的人。

十八,很难让自己冷静。

十九,总觉得有什么拖你的后腿,让你无法活在当下。

二十,会感到内心空虚。

二十一,隐隐地觉得自己有问题。

二十二,很难自律。

那如果这二十二个问题当中的大部分,你的答案都是“是”,那么你很有可能经历过情感忽视的这种症状。

所以大家可以自己对照一下,这里有几个警告。第一个警告就是不完美的父母不一定是情感忽视的父母。就是有很多父母,可能没有很好的教育方法,但他反倒未必是情感忽视的父母。

情感忽视的父母,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个是在重大危机时刻的忽视。就是这个孩子,比如说青春期的时候,他遇到了很大的危机,他有一场高压的事件发生,但是在那个时候父母缺席了。父母完全对这个重大危机事件没有反应,这是第一种症状。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个同事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成绩很好,儿子成绩也不错,但没有他姐姐的好,她儿子呢性格又较为内向,我这个同事在教育的过程难免会把姐弟俩进行比较,在中考的时候,姐姐考上了重点高中,弟弟后来没有如愿,我同事肯定就有点恨铁不成钢,对她儿子就会有一些抱怨的言语,然后有一天她儿子就毫无征兆的“病”了,整天整天的不吃饭不说话,精神和身体上都有了疾病,还因此住院了,医生就说是压力太大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抑郁,但我同事就很意外,因为她觉得她对孩子的照顾还是很到位的,而且沟通上也没有问题,就怎么也想不明白孩子突然就这样了。事实上我估计很多父母也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其实这里就是出现了情感忽视,大多数父母都是在照顾孩子饮食起居上尽心尽力,但对心智、心理的成长教育就会忽视或者很草率,尤其是处在特殊时期的孩子,比如青春期。

第二个是在非常重要的地方忽视。就是这个孩子,可能长期的某一个方面很重要,他的道德品质,或者是他的人际沟通关系,他的学习能力,他写作文的能力等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期地被父母忽视。

所以,这里边分成急性共情失败和慢性共情失败两种症状。

急性共情失败就是有一个大事发生,但是没有人给他共情,没有人给他缓解压力。然后另外一个是慢性共情,就是长期没有,多年以来都这样,这叫慢性的共情失败。

这是第一个提醒。就是不要随意地对号入座,说谁是谁不是。

第二个就是不必内疚。因为如果你发现,你是被情感忽视的孩子,你不用自己内疚,因为这不是你的错,甚至如果你是一个忽视了孩子情感的父母,你也不需要过度内疚。因为内疚对这件事于事无补,而且你也要知道,这也不是你的错,你能够给别人情感忽视,一定是因为你自己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障碍。

所以,大家首先要用开放的、接纳的态度来面对这么一个症状,而不是学了这个东西以后,到处对号入座说谁是被忽略的,谁对我忽略了等等。抱怨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自我丧失” 。

之所以在开篇谈这个主题,是因为一路以来,自我丧失的议题在我个人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自我成就、自我价值以及自我实现的探索中反复出现。而在我的咨询师职业生涯中,我的来访者身上也不断地出现相同的困惑。

这样的背景促使着我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很多的自我体验和探索。我将现有的观察、整理后的内容分为三次分享给大家,分别是在生命历程中自我丧失的节点、客体丧失对于自我丧失的影响、哀悼的意义三个部分。今天我会将自我丧失单独拎出来,从时间维度上,用物质生命体的成长过程来分辨自我丧失的节点。带领大家来看看自我是怎么一步步丧失的。

先来看一下自我丧失这个关键词的大概涵义。

自我丧失是一种感觉,也叫自我感丧失,就像是身体某部分失去了知觉,感觉与自身的情感隔离、产生隐形的感觉。会表现为无法认识镜子中的自己,像是在看**,感觉到同时用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度在看自己。一般在面临压力和危险境遇的时候,会发生偶尔的抽离感,这个属于轻微的自我感丧失。而长期经历无力感、心理创伤、身体伤害、和无归属感会导致严重的自我感丧失。有严重的自我丧失感的人,会觉得自己像是生活在梦中,有些人甚至会靠自伤自残来找存在感,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异变是毫无觉察的。

自我丧失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从客体关系的角度看,即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的打压、打扰、干预、强制,尤其是被忽视时自我所做的退让、放弃、回避,否认等慢慢使我们的自我感薄弱。这种薄弱感经历的太多、太久后,自我感会渐渐的消失变成忙于应对事件,直到丧失主体意识,丧失自我意象。

另一个层面是从主体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主体所经历的每一次心灵跨越和转折时。如果转折时失去了主体意识,或者对跨越有恐惧感就会产生一个模糊感,这样的模糊就是丧失的开始,这种丧失有可能是丧失之前的自我意象,也可能是丧失当下的感觉,也有可能是丧失前进的生命力。

无论哪一种丧失,最后的结果都是不能上升到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不能连续成形,自我感就会模糊,当自我感模糊时自我丧失感就形成了。这样每一次丧失一点点,时间久了就丧失了一大片,慢慢的演变成丧失整个自我。一旦整个自我丧失,在遇到更大的生命议题时就会经历过度的困难和混乱,自我也就失去了跨越和应对生活挫折的能力。

今天我们主要从时间的维度来看生命历程中相对纯粹的自我丧失大概会发生的时间节点,会在以下六个时间段集中体现:

(注:所谓纯粹是指原发的,也就是生命过程中本该在那个节点上生成自我感的,但是没有顺利生成,而生成了模糊感,这个模糊感就是自我丧失感的种子,模糊感多了就形成了自我丧失。)

1、胎儿期——当我们的肉体在母体里发育到四肢健全,大脑基本结构成形,也就是母亲怀孕六个月以后,我们的感知系统启动,母亲与胎儿的心灵沟通和腹外的抚摸是胎儿开始有感觉的第一步,如果这个时期母亲对于胎儿有感觉,自体感被激活,自我感的种子被种下。如果母亲对胎儿没感觉,也无法触摸,那么胎儿最初的自体感就没法被激活,这时自我感丧失的种子被种下。

2、出生时——出生是个困难的过程,对于胎儿和母亲都得经历身体上的分离,分离的过程很痛,也很累,会经历疼痛、撕裂、虚弱、无力、模糊、不适应等一系列体验。如果母亲的内心已经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准备,母亲在疼痛的同时一直保持和孩子连系着,这个连系会生成主体意识,并且完成完整的分离。如果母亲没有做好孩子出生的准备,会经历更强烈的拉扯、撕裂、收缩,这时候母亲和孩子之间相互的感受会产生共频,或者叫交互影响,这种交互影响和疼痛感会使婴儿和母亲有那么一刻失去意识。那么这个失去意识的分离就会形成我们第一次丧失——自体感的丧失。

(注:这里的模糊是指在那些出生时的血和羊水以及不熟悉的空气所形成的混乱环境下我们体验到的一种迷糊而痛苦的感觉)。

3、婴儿期——也就是出生到一岁半之前,这个时期是婴儿借助周围环境产生自我感的时期。这个时期被重要的客体关系看见很重要,也就是妈妈或者是主要喂养人的无条件关注,心理学称这个看见为镜映。婴儿会从这个看见中感知到自己,形成一个初步的自我感。如果这个时候主要客体能够很好的看见婴儿,那么婴儿的基本自恋完成。基本自恋是一个人立住自我和自信的关键。如果母亲或者主要扶养人没有很好的看见婴儿,婴儿会停留在模糊和局部的过程中模糊着,这时自我感的第一次丧失就真正的形成了。

(注:呼唤婴儿的名字,触摸婴儿的身体,在一岁到一岁半左右让婴儿去体会到他的外部器官,鼻子,手之类的是形成自我感的重要标志。婴儿也会本能的从抓、握、爬、站、走路中有一些自己的体验。)

4、婴儿期向幼儿期过度时——也就是两岁半到四岁之间,这个时期会经历人生阶段从身到心的第一次探索,是第一次真正有你和我的关系感,也是真正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关系的时候。这个时期幼儿会说话了,会用一个言语上的音节去标定所接触的人和物。除了叫妈妈爸爸,最常说的话是“不”,这个“不”是幼儿在确认自我感的标志。如果这个时候家人对于幼儿常说“不”的现象有理解,知道这是幼儿在确认自我边界,完成自我掌控,并且在行为上不做干预,幼儿会形成自我掌控感。如果家人对幼儿的常说“不”的现象不理解,做出要矫正的动作,或者阻止幼儿探索周围的环境,自我掌控就没法完成,转而形成第二次的丧失。这是自我感的初步丧失。其动力是家人的“不”覆盖了幼儿的“不”。

5、幼儿期向童年期过渡时——也就是五岁到六岁半左右,这个时期是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期,性别身份认同在这个时期产生。

在这个时期,儿童会模仿大人,用另外的物体(比如洋娃娃,竹马、一根棍子,或者枪之类的)假装是另一个生命,而自己去做那个对应的关系(比如假装一个照顾者,或者一个孩子,或者是动画片里的某个有力量和多变化的英雄或者公主),这样的行为是进行身份认同的初体验。这个阶段家人和社会的灌输和引导教育会使得儿童对于身份更为确定。

感觉自己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都不知道到别人的好坏

如果考虑到对方和自己的利益关系时,就会有这样的感觉,不是失去了什么,是受到了干扰,没了标准了。

如何提高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 怎样提高判断是非能力 判断之后尼?

1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观 我们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判断,都要讲一个好坏是非。因此,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就是做人的首要的问题。只有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善恶是非以后,才能决定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才能扬善抑恶。判断是非善恶需要有正确的标准,这就是一把良知的标尺。良知的含义是指人的本能中具有的、以及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在本课中,良知就是指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所谓“是”指对的、正确的。所谓“非”是指错误的、不对的。“是非”是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所谓“善”,就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合理性。满足需要是从人本身的出发的。人的需要可以分许多层次。所谓“合理地”是指满足形式的客观合理性,是就社会而言,具体地说就是在社会当中个人需要的满足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一来,善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主体的,也不纯粹社会的,是主体的、社会的、历史的。所谓“恶”,就是与善相对的东西。 2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 在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上,在每一次接触、判断、处理各种事情的过程中,通过道德的陶冶,法律的知悉、榜样的选择,分析能力的提高,理想的确立等途径,一个人的是非善恶观就会逐渐清晰和坚定起来。 3学会在生活中辨别是非 社会生活非常复杂,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同,价值标准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人们是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和判断事物的。

缺少判断是非的能力是什么成语

随波逐流: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老师是否应该教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

诚如《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序二”所言:“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说,更别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了,继而有所发展了。”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捧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寻求探索中国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动写照。他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学说,是其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他所倡导的大众教育——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这些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也是非常深刻的,他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发明家,不做一个教书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种教师观正是我们当代教师所应追求的。虽然他研究的是当时的教育问题,但对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斯人已逝,当再次捧读这位大教育家的教育名篇,仿佛看到这位朴实的老人,在为中国的普及教育奔走呼号,仿佛听到他一句句无华的语重心长的话语。而我们在阅读完《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后,我们差不多都会赞成此作者更指出:“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

一、“爱满天下”——映照着陶行知人格魅力的光辉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在“爱满天下”光辉思想的映照下,我们看到了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风和亮节。

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教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 。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习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的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二、“教人求真”——折射著陶行知人才观念的真谛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今天强调师德育德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对学生产生影响,是为了让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真人”和大写的人。

陶行知围绕做人之“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观点,从总的方面来说,就是:“求真知说真话,追求真理做真人”,而具体地说,“真”又体现在——

做有人格的人:做有人格的人就是要求真知,不求假知;要说真话,不说假话;要做真君子,不做假君子。

要做一个整个的人:1925年陶行知在南开中学演讲时,提出了“要做一个整个的人”的命题,陶行知认为诸如残废人,依靠他人的人,为他人当做工具用的人,被他人买卖的人,一身兼管数事只拿钱不做事的人都不能算是一个“整个的人”,同时,他提出做一个“整个的人”,要有三种要素:一要身体健康;二要有独立的思想、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独立的职业。

做人中人:陶行知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中说:育才学校“不是培养他做人上人。有人误会以为我们要在这里造就一些人出来升官发财,跨在他人之上,这是不对的。我们的孩子们都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为老百姓造福利;他们都是受着国家民族的教养,要以他们觉得的东西贡献给整个国家民族,为整个国家民族谋幸福;他们是在世界中呼吸,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帮助改造世界,为整个人类谋利益。”

做创造的人:做一个创造的人是陶行知提倡“做真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陶行知先生还提出:“顾公德讲私德,建筑人格长城”。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为此,他要求学生“每天四问”,其中一问就是“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他主张“道德为本,智勇为用”,“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要建筑人格的长城:陶行知在《每天四问》中“提出‘人格访’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的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大而言之,陶行知教育学生言行的标准,应该是我们当今整个社会的共同追求。如今在我们的社会上,为了自己能得到眼前的利益,有多少人昧著良心说假话,做亏心事,欺上瞒下,真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势。我想,我们每一个人若都能做到陶老先生的这两点,那我们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和谐、进步的社会。

三、“生活即教育”——体现著陶行知教育魅力的艺术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也有所不理解。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不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但这就是整个教育的全部吗?

他还提出“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穴,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四、“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凝聚著陶行知教育实效的智慧

“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当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因为他在八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问题,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最新的理念。看一看我们的语文新课标:“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细细研读,这些语文课程的新要求不正是对陶行知教育理论更具体化和更富有时代性的表述吗?

中国的教育大师八十多年前的学说在今天重又成为我们研究的热点,这不得不让我感到传统教育的价值,同时又让我感到必须审视我们自身教育教学的现状。

反省一下我们的课堂,为什么学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的过程。唯书本是从,唯标准答案是从。以至学生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丧失了自己的灵气和自由。回答著自己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习题,自然兴趣也就日渐减少,以致消失。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较低,总的来讲,以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而个体又是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对于不少事物也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生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分析语文教材,了解我们的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我们能发现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的途径应该不少。在初中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关于自然的佳作,传统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长期困于校园,困于教材,获得的感知也是肤浅、间接的。由于小学生天生好奇,对事物充满了认识和探究的渴望和热情。因此,我们要走出课堂,走出文字,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悟、去体验,借助大自然的课堂,引导学生去捕捉课文所显示的大自然的生命活力,通过符号和语言去感知自然与生灵,让真诚与热情播撒的种子,在一棵棵幼小的生命里生根、发芽。大自然中的风霜雪月,花鸟虫鱼、山川湖泊,这些具体形象给学生的印象远比课本中的知识深刻。亲近大自然这一点,作为教师,应该仔细地观察周边的事物,创造条件让他们发现和感悟生活世界的一切美好事物,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努力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发现课本中已经呈现的或无法呈现的美景。

语文资讯铺天盖地,社会生活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可以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去感受社会上的民俗民风,同时,我们可以促使学生通过报刊、网际网路等蒐集国内外重大新闻、本地区的热点问题等资料,扩充课文知识,让间接的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感受,学会观察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触及社会焦点,以使学生更深切的理解阅读内容,增强表达能力。

教学与生活教育还是双向互动的,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采取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同时,还可以运用表演、交流讨论、辩论赛等形式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体验。要尊重学生,以激励的语言,欣赏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去调动学生学习,让他们体验到被关注重视的感觉使他们乐于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总之,陶行知的理论和观点、言论和实践,在今天是仍然具有重要价值的,并且他的许多思想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与21世纪的教育理想是一致的。《陶行知教育名篇》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思想,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巨大的价值,都值得我们学习、探讨、挖掘、和发展。新课改所突出的民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主、合作、探究等等称得上新课程灵魂的理念,在陶行知那里都能找得到精神的源头,并且表现得十分突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以及践行的精神,都是我们的教育所缺乏的理念和精神,也是我们至今没有做到的。但是,学习陶行知最主要的是学习他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包括人格理想、人格品质、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

在噪杂、喧嚣、焦躁与浮夸的现实生活里,教育需要大师指点迷津,需要经典陶冶情怀。这也是拜读陶公作品的意义所在。

一个人久了,是不是都失去判断感觉的能力了

不是这样的,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头脑更加清晰哦

平时多看看书,有时间就多陪陪家人

职场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你的问题太笼统了,什么样的情况自然有什么样的处理方式。你想问的是人还是事,你不说清楚,难道想让我写一本书?

总之,笼统的来回答,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对你有利还是有害,对你的利益有益,而对你的人际有害时,一定要放弃利益,选择人际,因为利益永远是暂时的,而人际才是能影响你走的更远的关键。

而怎么判断什么是有益,什么是有害,就要放远目光,努力处理还人际关系,不卑不亢,自信但不能骄傲,这是职场大忌。

而同事,毕竟不是朋友,与朋友还是有很大区别,你不能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之说该说话的话又不是亲近,便最好了。

你问的太模糊,看在你是求助的份上,就稍微写一点。

感觉自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辨别这些东西的时候 自己先思考一下在说出来就回好很多

判断是非题

错 发达国家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大气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

失恋后,感觉自己丧失了喜欢别人的能力,怎么办

不是丧失喜欢别人的能力,只是你还没与从上段感情中走出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看你怎么调整下自己的心态。

要分辨一段感情的好坏,应该尝试着多和对方沟通,看对方对你的态度,并且尝试着相处,相处久了以后就知道一段感情好不好了。

一段好的感情会让你获得幸福,有可能会让你地狱升到天堂,但是一段坏的感情有可能会把你从天堂拉入到地狱。

如果一段感情当中遇到了不合适的人,你也有可能会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你的下半辈子有可能会因此被毁了。那么该如何分辨一段感情的好坏呢。我觉得要分辨感情的好坏可以采用以下这些办法:

要分辨感情的好坏,就应该多了解、多沟通。

我们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他的为人如何,不知道他是如何处事的,不知道他的三观如何。我们不知道和他相处会不会出现一些问题。

但如果你足够了解这个人,足够了解的他人为人处事,足够了解他的三观,那么当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所以要了解一段感情的好坏,你应该先了解这个人,知道这个人是如何的。

要分辨感情的好坏,首先你要明白你自己想要什么。

不同的人对感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些人渴望别人的关怀,他不需要对方有多有钱。而有些人在一段感情当中,他希望对方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他不希望别人追在他背后跑。

所以要了解一段感情的好坏,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你得到了你想要的,那么这段感情就是好的。

要分辨感情的好坏也要经过相处。

有些人善于伪装,所以要经常相处,可以从相处的过程当中知道他的为人,辨别他的人品。

你觉得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分辨感情的好坏呢?欢迎您在下方留言说说哦。

因为他对父母的态度,令我恐惧,就在那瞬间,我丧失了对他全部的爱。

和男友在大学相识,见过父母,以为幸福的脚步来临,经常去他那给洗衣物。

就在那次他和父母的通话,温润如玉的他,面目狰狞,仿佛像老虎撕咬猎物。

回去后,便分手,断了联系,再没见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822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