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医疗物资频繁被邻国强扣,在疫情下的欧洲国家为何如此不团结?

瑞士的医疗物资频繁被邻国强扣,在疫情下的欧洲国家为何如此不团结?,第1张

一切原因都因为瑞士宣布自己将永远保持中立国,但是瑞士其实归根结底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保持中立,在各自为营互相战队的欧美地区,瑞士自然显得更加格格不入了。

且在地理位置上,瑞士是被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包围着的,在这次的疫情情况下,他周边的几个国家都因为疫情严重而相继宣布了管秩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出口,并且他们将由欧盟统一采购防疫物资分配给各个成员国,而瑞士却没有加入欧盟自然没有参与分配物质的资格。

并且本着被包围的地理位置,瑞士现在还很难将口罩等防护物资运进来 ,难免购买的物资会被半路打劫,并且被打劫之后瑞士还没地方投诉,因为没有加入欧盟,欧盟也不会为瑞士主持公道。并且造成现在的局面,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瑞士和中国本来是有直达的空中航线的,但是由于中国的疫情爆发,瑞士急忙忙地切断了和中国的直达空中航线,导致后来从中国进口物资的时候,必须得通过德国和法国这些周边邻国转运,这也给了德国法国趁火打劫的机会。

大概瑞士也没有想到局面会发展成这个样子,令他没想到的是,整个欧洲在疫情面前都已经全部沦陷了,这也使得瑞士切断了与中国的空中航线,不仅变得毫无意义,还把自己的后路给断了。这次疫情害的瑞士屡遭欺负,上次被德国劫了口罩,这次又被德国劫了外科手套,被意大利劫了消毒剂。让本来是世界上最富裕,社会最安定,经济最发达,且拥有最高生活水平的国家成功地变成了一只羔羊,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

虽然瑞士的经济情况相当乐观,人均富裕,但是就整体国力来比,瑞士比周围的几个国家都差得多,并且由于瑞士是超级进口国家,他们的电力,能源,食品想,医疗用品全部都需要进口,一旦周边的几个国家将这些全部限制出口之后,瑞士的情况可就不乐观了。

       当你做出反应时,你是受到事件的控制;当你做出响应时,则是你在控制事件。拥有一颗平静的心并不意味着你能够完全掌控冲突,但意味着你始终能够控制对冲突的反应。

       说服自己并不简单。首先,你要保持内心平静,而不是盲目出招。内心平静要求你做到:

1不在外因影响下行动

2不基于主观意愿看待事物

3不按自己的期待看世界

4不先入为主,把表象视为本质

5不受关联事物影响,过于相信你所知道的

6坚持也要有度:须知对你起作用的东西也会对他人起作用。让你盲目的东西,也会对他人起到同样的作用

        同样重要的是,你要学会观察和聆听,为说服捕捉更多信息。观察和聆听要求你做到:

1聆听无声的身体信号

2理解言外之意更接近真相

3从谈话的优先顺序找重点:你认为次要的在另一个人看来却很可能是重点所在,学会观察和聆听对方觉得重要的内容,能让你更有效地阐述自己的论点和主张

4代词会告诉你对方的想法:对方使用的代词不仅预示着他希望从你这里得到怎样的回应,同时反映出他在所主张的立场上到底有多么坚定

       你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只要你能认清每个人的特性及真正需求。

       文化、语言、个性、年龄、认知等因素对于个人如何诠释资讯都有很大的影响。事情该由谁出马?是你来跟对方谈,还是让对方认同的某个人来谈?选择,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万事通”可不一定是说服高手。你有热情别人才会被感染。而热情是你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的东西,它具有不可抗拒的感染力。热情能够被人接受、能够诱导他人、能够让人兴奋。你要真诚赞赏他人,而不是拍马屁。要知道让别人喜欢自己的关键方法之一便是让对方觉得你喜欢他。

       你需要使你的观点“从中立到对立,再并肩而立”。错了就是错了,你要说明将采取哪些行动去纠正错误,解释犯错原因。某些时候,或许你应该找一名可信的发言人来宣布。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问题最小化,必须要及时处理。

       你必须警惕!勿要踏入“共识雷区”:

1Ⅰ号雷区   不要抱怨或生气

2Ⅱ号雷区   不要回头看,回头看的目的无非为了批判:你与他人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一致,而非承认什么或为什么道歉。你的焦点应该集中于做某件事情,而不是为什么此前没有这么做。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管理问题”技巧,此技巧能够让沟通的焦点发生转移,从互相抱怨转移到提出补救建议上

3Ⅲ号雷区   不要对他人的行动或想法妄加评判

4Ⅳ号雷区   不要问“你有什么问题?”

5Ⅴ号雷区   不要问“你就不能理智点吗?”,这种问题只会带来冲突

6Ⅵ号雷区   不要为了证明对方在撒谎,就毫不留情地指出其自相矛盾的地方,把人逼到绝境:你可以学习一下专业人士的措辞:“你说过A,也说过B,但它们却是相互矛盾的。我们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矛盾?”

       互信是一种相互依赖、能够消除不可避免的分歧所必须的力量。互信也是一种氛围,一种能够使冲突转化为合作的氛围。

       沟通的招式和心法一样重要。一个人的风格和亲和力比智商和技术的熟练程度重要。“听起来正确”是认知问题,跟逻辑有关。“感觉正确”则关乎感情。感觉是主观的、攸关人性的,与沟通方式有密切的关联。无论你想说服的对象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沟通的风格和沟通的方式所能产生的影响力都远比沟通的内容更深远。

       情景式魅力,让你在交往中尽显“魔力”。你并不是一台能够移动和发声的机器。别人更感兴趣的是你这个有血有肉的人。当你跟别人“亲身接触”时,你就能全身心地与观众建立联系,吸引观众、表现亲和、展现自我,就能让对方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从而营造出一种舒服、可信赖的氛围,也唯有如此才能让一切感觉是正确的。

       气氛不对,说什么都白费。信任很容易丧失,但可喜的是信任可以重建。

       如何让对方感受到重视?

1让对方知道你很重视他

2“我也经历过”:分享的感受是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感,很少有什么东西比“感觉正确”的联系纽带力量更大。要去赢得认同

3控制冲突,而不是控制对方:进行说服时,要让对方有控制感。觉得主权均等,感觉才会对。共享权利,给人的感觉是舒服的。你与对方立场相对时,双方都在争权夺利,你不是要控制对方,而是要控制冲突

      “真性情”比“假面具”更有影响力。展现你的诚意具有神奇效果。适度示弱,反而更讨人喜欢。

       如果你想说服别人,那么必须从符合他们的需求出发,向他们分析可能获得的价值和利益。

       如何用一句话令一个人兴趣盎然?你要做的是,从普通陈述到完美陈述。

       当然,说话也需要借力打力:

1具体的表述比泛泛而谈更令人信服

2旁观者的评价也能造成影响:你必须权衡利弊,评估事实,收集信息,分析和区分,与理智作斗争

3“如果我可以,那你也可以”

4装扮成权威人士

       为何金宝汤的广告只提“亲情”?那只是它提前布下的诱饵。尽管说服别人是你的目的,但也别忘了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因为人们需要保持自我的一致性,也需要始终恪守他们的信仰。要求对方放弃他此前宣布的立场就是要求他与自身相矛盾。适时提供新的信息可以让他以一种无比优雅的方式放弃自己原有的立场。

       对于轻信的人来说,抵触情绪是能够慢慢缓和直至消失的。因此你可以想办法减少他们对你的抵制。

       观点需要精炼,更需要善用。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阐述你的主题,任何无助于推进你的论点的词语都是有害无益的。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说得太多。不仅没有把握重点,而且我们告诉别人的信息,远远超过他们需要或想要知道的。如果你对某个论点强调一到两次,其影响力显然能够增强。如果超过这个限度,过多的话语就会让你思想窒息。

       在脑袋里斗智,在嘴巴上斗技:

1巧用句式“如果……,那么……”

2拓展可能的范畴

3重新定义问题

4分析问题的组成元素

5弄清问题的范畴

       广告语中的魔法数字“3”:把复杂的要点简单化,借助你的数字玩转你的要点,你只需建立一个无比清晰的核心论点,然后确定3个便携要点支撑它,这就够了。专业人士是这样呈现复杂的要点的:

1拆分复杂的要点,会衍生出几个零散的部分,你可以把这些部分称为步骤、阶段或者块

2提出其中一个部分后,马上说明这一部分为什么重要

       最后你得到的就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强大效果:提出一部分要点,说明这一部分为什么重要,提出另外一部分要点,说明这一部分与前面那一部分如何互相作用以及为什么同样重要。如此循环往复。

1吵架使沟通杀技,需慎用

2高手先让人出招,关键时不急于说

35把钥匙,温柔的打开心扉:

转述式回应

从“为什么”到“是什么”

要是……,怎么样?

陈述式提问

你凭什么相信?

4拒绝也有方法

1语调、手势与气势,一个都不能少

2目光接触,其实是心灵互动

3以柔克刚,才是掌控全场的妙方

4把关键词写在小纸条上

5互动环节,别让观众牵着鼻子走

64种防御战术,反制诘问者:应对别有用心的问题;把握主题;先发制人;避开敌意

      掌握11个绝招,再不惧怕打电话

1言简意赅:有一个办法就是问对方:“如果会出现什么情况?”

2勾勒形象鲜明的画面

3你有权保持沉默

4有样学样

5时刻注意你说话的口吻

6要有耐心

7对方知道你在聆听

8数到3:你可能会飞快地接话从而打断别人,在你开口说话之前,可以试着数“1、2、3”,从而留出一段短暂的时间让对方补充更多信息

9不要有匆忙的感觉

10掌握控制权

11做最后总结回顾:

4个问题可以测验对方是否正在听你说话:

测验1:对方是否在发表一些毫不相关的意见?

测验2:对方是否在提出一些毫无必要的问题?

测验3:对方是否在提出你已经回答过的问题?

测验4:对方是否在说“我还以为你说过”或者“你从来都没有告诉过我”

      如何求同?如何存异?

1会前沟通:论点试水的最佳时间,找机会与主要决策者单独沟通,力求得到他们的支持

2坚持观点

3坚持讨论

4提问引发思考

5重视别人

6保持目光接触

7不要插话:

        耐心等待对方把话说完,提出问题让他处于守势;利用精准出击的问题直指解决方案;不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缠,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大局上;掌控自己的论点,先发制人;首先指出自己论点不足之处,说明如何应对,不要等着别人质疑

       支持人的气场修炼术

1真的必须开会吗?

2限制参会人数

3确定基调

4与会人员自我介绍:不要只是让与会者介绍自己的职位或头衔,要让他们着重说明自己能够如何配合大家实现“会议目标”

5座位安排:坐到桌首座位上,或者站着面对大家

6选择开会的最佳时间

7尽早提出目标

8不要跑题

9会议进入了无效模式,这么做:把大家争论的问题重新阐述一遍,并总结一下都谈了哪些方面。如果与会人员依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者如果有可能出现与你初衷相悖的决定,那就暂时搁置这个议题

10听取反对意见:如果大家有机会阐述自己的立场,他们就更有可能先支持一下不太受欢迎的立场。你可以强迫大家作出决定,但你无法强迫其作出承诺。如果能让大家提前阐述自己的反对意见,就可以消除他们的敌意。把大问题拆分为更容易掌控的一个个小问题。短暂的休息能够中断此前的对话,从而让你更方便地启动新的对话

11记录他人的发言要点

12表决的技巧:尽早提议进行表决并经常让大家表决;先针对大家所达共识的点进行表决;继续讨论其他的要点

13通过创建共识范围营造良好的会议氛围

14提前到达,在会前寻求支持

15会议开始前拟定好战略战术,为赢得胜利做好准备

       不要忘记那些重要的文化概念,比如新人、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等。这些文化概念或多或少界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文化敏感性并不意味着你要更像对方,因为你不可能变成别人,也并不意味着要让对方更像你。“层次的文化”和“风俗”是有差别的:风俗关乎礼仪,深层次的文化则关乎对方的价值观。

       “软文化”胜过“硬道理”。

        时间是资源,也是工具。

1一元时间文化:覆盖的地区包括美国、德国、加拿大、北欧和西欧的国家。人们通常每次只关注一件事情或一件事情的一个部分,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2多元时间文化:覆盖的地区包括拉丁美洲、地中海地区、阿拉伯地区、菲律宾、印度和非洲。人们可以同时应对多件事情或所有的话题,在跳到下一个话题之前不需要先为前一个话题划上句号。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环形的,灵活多变,应对自如

       个人决定,还是团队决定?

1集体主义文化:人们把工作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获得更好生活的手段。正确是对于整个团队而言的。谈判力源自团队的共识,决定不会单方面做出,打电话回公司本部请示是经常会发生的事。亚洲人和拉丁美洲人奉行集体主义文化

2个人主义文化:人们认为个人关系和生活质量远比工作关系更有意义。完成任务才是第一要务,维护团队关系只在其次。权力是赋予个人的。人们看重的是独立思考和自主权。人们为自己说话。美国人、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和北欧人奉行个人主义文化

3高权利距离文化:看重权威、地位和等级和差别。这种差别可能是基于年龄、性别、职位、能力、学历的,有时候也可能是基于关系的。公司里权力较大的个人可以发起和结束对话,可以决定谁能打断别人的话以及谁的话能被打断。他们可以做出无可争辩的决定。老板总是正确的,因为他是老板。越级会抹杀化解冲突的一切机会。拉丁美洲人、南亚人和一些阿拉伯文化中的人信奉高权利距离文化

4低权利距离文化:信奉平等,力求使所有人享有平等的权力。小组成员会彼此协商,老板的正确性只表现在他做了正确的事情上。美国人、以色列人、北欧人、瑞士人、澳大利亚人和德国人信奉低权利距离文化

       文化中的“冒险”与“不确定性” 。

       对不确定性的回避程度取决于人们对冒险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导致不同的反应和倾向: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以及模棱两可是否会让一个人感到不舒服;决策者是对所有的要点详细解释还是会草草了事。

1不太可能冒险的文化:人们更喜欢一句正式的规则、流程和标准做出决策。决策过程更具有条理性,相对较慢,关注细节。 回避高风险的文化覆盖的地区包括: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法国、葡萄牙、危地马拉和日本

2乐于冒险的文化:人们不需要太多的信息,参与决策的人数也相对较少。人们会凭直觉做出决策,感觉对了就行。等级森严的商业架构被视为没有效率。个人成就感是一种非常强烈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会促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去冒险

        对方有没有弦外之音?

1高语境文化:巧舌如簧或者非凡的个人魅力并不是那么重要,人们更希望看到你对彼此关系的关注和重视。把合同视为具有约束力的文件可能是一种无礼的行为,而且很可能会伤害到彼此的感情。覆盖地区包括:中国、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阿拉伯国家、墨西哥和西班牙

2低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会把一切事情都说出来,几乎没有什么是要去猜测的。人们表达出来的信息就是全部,说出来的、写出来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情。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都是繁琐和冗长的。由于没有隐含的信息,所以就需要通过语言传递更多的事实信息。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意义的。覆盖地区包括:加拿大、德国、北欧和法国

       妥协不一定是上策。为了保持自尊,有些文化并不会把妥协看作打破僵局的办法。现实就是如此:每一方都希望讨论能够顺利进行。文化敏感性就是要了解和探讨彼此在行动和感觉上的差异。

美国不敢动瑞士?

美国一施压,瑞士银行界传承几百年的“客户保密”传统就逐渐瓦解了。

我们知道,瑞士银行业是全球知名的,因为其出名的“绝对为客户保守秘密”,所以深受各国的有钱人追捧,据了解,存放在瑞士银行的外国存款超过2万亿美元。

为了打击美国富人的逃税偷税行为,美国司法部门强烈要求瑞银提供涉嫌逃税的4450个美国公民在瑞银的账户信息,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如果加上瑞士整个银行业,涉及的美国公民多达数万人。

最后,瑞银在纠结了很久很久之后,为了不失去在美国的银行执照,不得不向美国政府提交了几千个美国公民的账户信息,并交纳了78亿美元的罚款。

而美国类似的打击行为依然在继续,一家又一家的瑞士银行将不断中招,毕竟这事情,基本上一抓一个准。

而瑞士银行业虽然也试图不交出美国公民的账户信息,那美国将按照之前的做法,直接起诉这些银行。

如果按照瑞银的操作,瑞士银行业将遭受26亿美元的罚款,并且不得不交出所有美国公民的账户信息。

而近年来,随着美俄在政治、军事上的对抗加剧,美国利用其经济、金融优势,不断对俄罗斯升级、加大制裁力量,而俄罗斯在瑞士存有大量的现金财物,迫于美国压力,瑞士也不得不一次次配合美国的要求,冻结俄罗斯客户的账户资金。

瑞士,抛去体量不谈,是一个很强的小国,它也就4万平方公里土地,800万人口,却拥有许多世界级的大企业,军事工业也相当发达。

瑞士,还是借助了地理位置,在恰当的时机,成了欧洲各大国之间的一个小中立国。

有了这个中立国,欧洲那些大国们就方便搞一些幕后交易,毕竟有个场合可以吵吵架也不错。

瑞士的中立虽然本身有其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相对强悍的实力作为保障,但各大国的配合默契也是很重要的基础,瑞士的存在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

不然,真的要打起来,比如相关“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瑞士”之类的问题,瑞士即使全民皆兵,顽强抵抗,最终还是失败的命运

毕竟体量摆在那边,纳粹德国动辄几百万军队,比瑞士的人口都多,无论体量还是质量都碾压瑞士,所谓德国要付出百万人的伤亡那也是有点玄乎了,体量上严重不对等。

至于美国和瑞士,毕竟瑞士在国际上是一个很低调的国家,国际事务上既不瞎掺和,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影响力,美国人没必要对瑞士搞什么,真要搞,也是经济上的。

当然了,面对美国的压力,瑞士也只能照办,毕竟只是个小国而已。

瑞士永久中立国的地位始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并在一战后为1919年凡尔赛和约再次确认。回顾历史,“中立”为瑞士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它是瑞士能够长期和平并发展成为世界最富裕国家之一的重要基础。

虽然国际认可它是中立国,但是代表不了什么,也并不是说它有权利不参与战争

比利时也曾经是中立国,但是当法西斯德国侵略它之后,它还有什么中立可言

瑞士一位外交家对此是这样评价的:“瑞士公民迈出右脚是一位公民,迈出左脚就是一个战士。如果要问我们为什么近200年没有打仗,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随时都在准备打仗。”

瑞士男子的服役期从20岁持续到50岁。瑞士全国平时只保留3500人的职业军人,而一旦需要,则可在48小时内动员35万人以上受过正规训练的陆、空军民兵部队。

中立国

指处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不倾向任何一方,不参与战争并取得法律地位的保持中立状态的国家。一般把中立国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战时中立国也叫“局外中立国”;永久中立国是指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必须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当中立国宣布中立后,既要对交战国保持不偏袒的态度,也要对交战国的任何一方不得予以提供与战争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援助。

千万记住:国际法中承认的永久中立国只有瑞士一个,参见各种国际法教材。

如关于瑞士永久中立的条约,是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宣言》,瑞士首先成为欧洲的永久中立国。其后,比利时和卢森堡分别根据1831年《伦敦协约》和1867年《伦敦协约》先后成为永久中立国。但比卢两国的永久中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德军入侵而破坏,后经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废除。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是根据1955年通过《联邦条例》,苏、美、英、法4国按瑞士方式对奥地利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作出承诺和保证。其他,还有在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中规定的中立条款,如1902年的英日第一次同盟条约;1882年德国、奥地利、义大利3国同盟条约和1926年苏德中立和互不侵犯条约。

永久中立国——瑞士 欣华 瑞士联邦面积41284平方公里,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瑞士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瑞士制定新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

回答者:Tanworld - 探花 十一级 7-31 15:58

指处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不倾向任何一方,不参与战争并取得法律地位的保持中立状态的国家。一般把中立国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战时中立国也叫“局外中立国”;永久中立国是指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必须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当中立国宣布中立后,既要对交战国保持不偏袒的态度,也要对交战国的任何一方不得予以提供与战争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援助。

千万记住:国际法中承认的永久中立国只有瑞士一个,参见各种国际法教材。

如关于瑞士永久中立的条约,是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宣言》,瑞士首先成为欧洲的永久中立国。其后,比利时和卢森堡分别根据1831年《伦敦协约》和1867年《伦敦协约》先后成为永久中立国。但比卢两国的永久中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德军入侵而破坏,后经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废除。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是根据1955年通过《联邦条例》,苏、美、英、法4国按瑞士方式对奥地利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作出承诺和保证。其他,还有在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中规定的中立条款,如1902年的英日第一次同盟条约;1882年德国、奥地利、义大利3国同盟条约和1926年苏德中立和互不侵犯条约。

永久中立国——瑞士 欣华 瑞士联邦面积41284平方公里,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瑞士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瑞士制定新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

他们各自的伟大都是毫无疑问的。他们俩活动在同一历史舞台之上,死于同一年,一前一后被请进先贤祠,棺木相距不过咫尺:世界上本来不应该有比他们更接近的人了,他们也应当是最亲密的战友。然而,众所周知,他们生前却是冤家对头,互相仇视,互相攻击,至死不息。

这也许是因为我住在日内瓦的缘故,使我老惦着这档事。这里处处有两位大师的遗迹:卢梭在这里刮刮入地,伏尔泰在这里安享晚年。有时翻翻两人的著作,常为他们思想的犀利和心胸的宽广而叫好,这时就又为他们的嫉恨和狭窄而叹息。我弄不清楚他们究竟为什么如此决绝地翻脸,也搞不懂又为什么他们偏偏要挤在日内瓦这么个小地方,以至应了冤家路窄的说法。于是总想借什么机会,一吐骨鲠为快。

本来他们都是以巴黎为主要活动舞台的,后来却都向往起日内瓦来了。也许巴黎和日内瓦代表了一个文化坐标中的两极。

早年在巴黎风光十足的伏尔泰,晚年在日内瓦大置房产(他也许是大文豪中少有的甚至是唯一的在生意场大获成功的人),定居下来,一住二十多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甚至把自己称作“瑞士人”。对这两个城市,他有自己的看法:“我一直觉得,25岁时人应当生活在巴黎,而50岁时要生活在日内瓦。”他没说为什么,但从以下的话中可略知其意:“我老了,病也多了,我的身体需要一个好医生,我的精神需要一个象日内瓦这样的社会环境。”巴黎朝气蓬勃,人才济济,明火执杖,是年青人打天下的地方;日内瓦则是世外桃源,净土一片,是暮年老骥沉思冥想的去处。

但伏尔泰这一住不要紧,却打破了另一个人的“海归”梦。这人便是卢梭。

比伏尔泰小18岁的卢梭在地理上的人生道路正与伏尔泰相反:他生于日内瓦,之后去法国。从小是孤儿的卢梭,反对加尔文主义,很年轻时便退出当时在日内瓦占统治地位的新教组织,而皈依天主教。由于对新教的叛逆,卢梭在日内瓦当政者眼里是一名异教徒,受到种种指责,最后被取消了公民权。于是卢梭十二岁时徒步流浪去法国,在巴黎自学成才并成名。

1754年卢梭回到日内瓦,在那里被当作文豪受到隆重热烈的欢迎,当局撤消了以前对他所有的指责,当然不用说还恢复了他的公民权。日内瓦是个注重实际的地方。而卢梭似乎对他在日内瓦受到的待遇十分满意,自称“日内瓦公民”,住了很长时间。他本打算在日内瓦重新定居下来,但后来听说伏尔泰即将要搬到日内瓦来住,居然马上改变态度,带着家人又匆匆回到了巴黎。两人就是这样,从一开始成名,就保持着一种莫名的疏远和冷淡。

也许是出于礼貌,也许是想打破两人难耐的互相沉默,1755年卢梭把他参加第戎科学院竞赛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寄给了伏尔泰。这篇在人类思想史上有地位的文章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人类的不平等是人类自身在社会化进程中造成的。这本来是启蒙时代思想丰收的硕果之一,与伏尔泰的理性精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出于难以揣摩的动机,收到书的伏尔泰却不打算作如是说。1755年8月30日,他就卢梭的这本新著给作者回信。回信的第一句话便是:“先生,我收到了您的反人类的新著,谨表感谢。”一下子就把问题定了性:反人类。但是好笑的是,他接着还要表示“感谢”,使这个句子显得相当古怪,相当别扭:既然是这么“反动”的书,何谢之有?

如果是为了表示礼貌,那也一般先说:收到您的新著,谨表感谢。然后再说:但这是一本反人类的书……现在的句子,把礼貌和抨击不加转折地揉合在一起,产生的是讽刺和幽默的效果,或者说,带有的是一种随随便便的风度。

这种讽刺,这种随便,在信的下文有着更充分的体现。伏尔泰接着这样写道:“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多的才智来让我们变得愚蠢;读您的大作让人想爬在地上四足行走。不过,由于我丢掉这个习惯已有六十多年,我遗憾地意识到要重操旧习在我是不可能的了……”

在伏尔泰看来,卢梭关于人类社会化带来的人性堕落的说法是要把人类拉回到史前野蛮时代去。卢梭的思想当然不是如此。我在这里没有必要去对他们的哲理展开对比分析,因为伏尔泰的批评表现为一种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讥刺,与两人的深层思想没有太大的关系。聪明如伏尔泰,他是不会不知道卢梭决非他的敌人。我们在同一信中还可以看到伏尔泰对卢梭的关心:“我从夏比意先生那里得知,您的健康状况很不好。您应当回到您的故土,呼吸家乡的空气,享受自由,与我一起喝当地母牛产的奶,在大自然中悠然倘佯……”这应当说是很亲切的话。但是由于上下文的关系,让人感到这似乎是说:怪不得你的文章如此糟糕,因为你的身体很糟糕!

伏尔泰在这样随便说说笑笑,举重若轻,但收信人却没同样的心情。作为日内瓦人的卢梭,敏感而缺少幽默,不象法国人那样开朗。伏尔泰的这封信,本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对卢梭的心灵却是打击不小。他在给伏尔泰的回信里说:“现在轮到我来对你表示万分的感谢。我把我那本糟糕的书寄你,不是为了得到你如此的‘恭维’,而仅仅是把你当作自己阵营的首领而尽的义务和表达的尊敬……”语句充满讥刺,也满含委屈和痛苦。

两人没有寻找修复关系的愿望,反而在怨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756年伏尔泰发表长诗《关于里斯本灾难与自然法之诗》,卢梭觉得“报仇”的机会到了,发表了评论“关于天命的通信”,其中极力抨击伏尔泰诗中的“绝望”情绪。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这部以后成为法国大革命圣经的著作,则被伏尔泰抨击为“非社会的”。可以想象,假如两人并非敌人,甚至是朋友的话,这样的评论是不会出现的。没有什么真正的内在的哲学思想差异能够导致这种冲突。

假如说,这些还可以说是思想或学术上的争论的话,以下事情的表现就纯粹是闹着玩了:

有一次,日内瓦大剧院起火,伏尔泰写了篇匿名文章(《日内瓦战争》),揭发说火是卢梭放的,因为卢梭反对剧院文化。

而当日内瓦民众发起捐款为伏尔泰塑造铜像时,卢梭则寄去2个法朗,以示嘲笑。

在以后的对垒中,双方用词越愈尖刻,例如“大儒主义者”,“厌世者”,等等。伏尔泰于1764年匿名发表《公民的情感》一文,抨击卢梭将子女送入孤儿院的事。正是这篇东西促使卢梭动手写下了名垂后世的《忏悔录》。这算是两人争吵唯一的积极成果。我想,假如伏尔泰知道这样的结果,他也许不会写那篇文章的。

有趣的是,这两个大哲学家都是在对方的故乡——伏尔泰在日内瓦,卢梭在巴黎——对对方进行口诛笔伐的。卢梭称伏尔泰是个“流浪汉”,伏尔泰则说“我真怀疑巴黎文人是否真会欢迎这个外国人”。两人似乎都爱上了各自的住地,却忘记了那是对方的故乡!

1760年,卢梭给伏尔泰写了一封信,这也是他写给伏尔泰的最后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他附在《忏悔录》里。信的第一段非常著名:“先生,我一点也不喜欢您,我是您的门徒,又是热烈的拥护者,您却给我造成了最痛心的苦难。日内瓦收留了您,您的报答便是断送了这个城市;我在我的同胞中极力为您捧场,您的报答便是挑拨离间:是您使我在自己的家乡无法立足,是您使我将客死他乡……”信是这样结束的:“总之,我恨您,这是您自找的……别了,先生。”

收到信后,伏尔泰不知作何答复,一直没有回信,但忍不住到处发泄。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他写道:“我收到卢梭一封长信,发觉他是越来越疯了,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在给另一个朋友的信中更写到:“卢梭真是个大疯子,一个坏疯子。他想让人相信我在迫害他……”

这些话,卢梭的也好,伏尔泰的也好,今天看来,只能使人忍俊不禁,都不是什么值得分清是非的事。

但无论如何,伏尔泰与卢梭互相关注着对方,尽管是带着仇视的眼光。在某种意义上,两人之间的激战甚至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必要支柱。1778年5月30日,伏尔泰与世长辞,他在遗嘱中说:“当我离开人间时,我热爱上帝,热爱我的朋友,也不嫉恨我的敌人。”卢梭当在他所不嫉恨的人中间吧?33天后(7月2日)卢梭在巴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也离开了人间。他们两人似乎不能单独在这世间上活着……

1791年,法国大革命进入高潮。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在边境露馅,被革命党逮捕,送入监狱。7月11日,革命党人把他们的精神领袖伏尔泰的灵柩请进先贤祠,作为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伟人供奉起来。连绵十几里长的送灵柩队伍故意在路易十六囚室窗口下经过,以进一步刺激这个即将上断头台的皇帝的神经。

三年后,1794年10月11日,按照法国国民公会作出的决议,卢梭也也被请进先贤祠,受到与伏尔泰同样的待遇。是日,成千上万的人在先贤祠前举行隆重仪式,然后把卢梭的灵柩安放在离伏尔泰墓地仅几尺之遥的地方。这并不是法国人的幽默,要把两个仇人放在一起让他们在天堂继续恶斗,而是人们根本不把他们的争论、他们的怨和仇当一回事。历史更把这场战争给抹去了。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多次来日内瓦,第一次是1845年,当时是他姐姐新婚,福楼拜家庭全体成员陪伴新婚夫妇去意大利旅行,回法国时,沿莱蒙湖走了一下,从巍维经洛桑,直至日内瓦。

关于这次旅行,福楼拜作了一些笔记,大部分是用极其简短的文字对所见事物作的印象主义式的记录。例如:

“洛桑风格沉重,好。——丑女人,缺乏风度。——不止一个。——目光交流(意大利杂货店女人)。

“尼翁(距日内瓦20公里的一个小镇):安静,温柔的城市,是个养病的地方。”

在日内瓦,他继续用这样的笔调写了图书馆、博物馆等景点。但有两个地方,他却作了较为详细的激情洋溢的描写,它们是卢梭岛和伏尔泰故居,这两个敌对伟人的纪念之地。我节录如下:

“卢梭岛:晚上,当我进入那里时,人们正在演奏音乐。这是一些德国人,以一种舒坦的方式吹着铜管。他(卢梭)端坐在椅子上(指卢梭的雕像),纹丝不动,脑袋向前微倾,神态机智而又温和。——左面,几棵挺拔的杨树在风中微微的抖动。——他是多么爱音乐,这个可怜的让•雅克(卢梭的名字)。我思念着他,用我全部的灵魂思念着他……这是怎样的一个人!怎样的一个灵魂!怎样的溶岩、怎样的冲击波!……帕蒂尔作的雕象真是太漂亮了,我都不敢肯定,是否它只是在我身上产生这样的效果。”

“伏尔泰故居:城堡(伏尔泰住在一个城堡式的房子里)位于小树林中间。透过细雨,树叶是淡绿式的。——小城堡只有一层楼,二个厢房,三个短楼梯,中间那个通向伏尔泰的工作室,从那里可以看到花园。……应当在那里关上一天,独自散步。凄凉、空旷,绿色的光线从窗口射入;我被一种陌生的忧伤感攫住,为这十八世纪充实的一生和明智的存在的逝去而感到遗憾。我想像着这个男人每天从客厅进入这间屋子,打开所有的窗门……接待我的是伏尔泰在世时的仆人,一个普通老头,似乎还沉浸在对他主人的回忆中。他曾为伏尔泰服务了5年,是他负责购买日常用品。‘你和他说过话吗?’‘啊,当然。先生,好几次。他是个干瘦的人,很瘦。’‘他好吗?’‘好,先生。但不能对他不服从。他脾气很大,经常发火,……他揪我们的耳朵,他揪了我好几次。但大家都很喜欢他。他很好,慷慨,但决不能忍受对他的不服从!’我用渴望的眼光盯着这老头,试图在他身上收集到伏尔泰留下的什么东西!”

福楼拜不会不知道两人的关系,但他在游记中只字未提这点,有的只是对他们的仰慕和思念,至于两人的恶斗似乎是不值一提的细末微节。法国人把他们俩都请进先贤祠,还让他们紧紧挨着,当源于同样的想法。

我理解人们对卢梭与伏尔泰关系的沉默:重要的是他们各自的伟大贡献,吵架毕竟是人之常情,无足轻重。但是,他们的恩怨真的一点启示也没有吗?我想还是有的,那就是:人类之间的仇恨,除了利益因素之外,很多是源于某种小小的东西: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情绪,一种感觉,尽管细小微弱,一旦燃烧蔓延,足以把友情撕裂,把理性抛弃,直到使人疯狂,不可收拾的地步。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一个永恒的难题。伟人们尚且无法解决,何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呢!人啊人,你就是这么一种任性而又危险的动物!

虽然法国沦陷后瑞士便成为被轴心国包围的一座孤岛,但是除了少数狂热宣传外,德国人从未认真考虑过入侵瑞士。他们知道任何入侵都只能导致瑞士人的顽强抵抗,通往意大利的战略通道——辛普朗隧道和圣哥达隧道会被炸掉,瑞士的经济和金融也会被全部摧毁。但是以上都是次要的考虑,德国不入侵瑞士的主要原因是瑞士本身既不出产原料,除了少量奶酪外也无剩余食品可供出口,一个破坏无遗的瑞士将是负担而非收获,这就是“瑞士人以善战换取安全”的神话源头。

使瑞士免遭入侵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早在30年代中期,纳粹高官(尤以戈林为甚)便通过瑞士的银行来藏匿他们侵吞的财产,入侵瑞士只能使这些偷来的钱暴露在多疑的纳粹审计官员鼻子底下。墨索里尼这个老小丑倒是在1940年考虑过入侵瑞士、南斯拉夫或希腊,来显摆一下他的法西斯威风。他后来选了看上去最弱小的希腊为受害者,结果还是被揍得很惨,只得再一次厚着脸皮爬到德国盟友那里求援。

瑞士不像西班牙或土耳其那样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或战略资源。它的煤炭严重依赖进口,一旦法国沦陷,瑞士冬季用煤就只能靠德国。纳粹向瑞士买煤还有另一个目的:从德国运去的煤炭以记账方式结算,货款直接存入瑞士银行的德国户头。这将为德国攒下大量宝贵的外汇。此外,瑞士和德国的贸易范围还包括轴承、柴油机、工作母机、火车头、钟表、无线电设备,甚至武器和军火。其中最关键的两项出口是电力和铝。

希特勒并没有喊停,只是不了了之。德国入侵瑞士的计划,代号“圣诞树行动”。 1940年6月25日,法国投降后,德国开始计划进攻瑞士。德国为什么要入侵瑞士呢?

早在1930年代,纳粹党就提出了“泛德国化”疆域扩张的概念。纳粹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强大的、疆域辽阔的“大意志帝国”。这个帝国版图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德意志国家本土,二是德意志的附属国或殖民地,三是德国的盟友。

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法国的一部分、波希米亚-摩拉维亚、瑞士德国人定居区、波兰西部(从格但斯克到克拉科夫一带),正式并入德国。中东欧、北欧、巴尔干其他国家,有的是附属国,有的如意大利,则是盟国。

这便是希特勒眼中的“新欧洲“。另外一些狂热的纳粹分子还吹嘘,德国将把自己的边界,扩展到比神圣罗马帝国边界更远的地方。当时这份“大德意志版图”,已经写进学校的教科书中,出现在各种宣传册子里。

瑞士是一个小小的、多语种国家。说德语的瑞士人,与说法语的瑞士人,比与边境线那边的他们的德国同胞,关系更为亲近,这让希特勒心理上不舒服。希特勒还不止一次强调,只有在神圣罗马帝国最衰弱的年代,瑞士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才有短暂存在的必要。

所以,希特勒命令德国陆军总司令部作出入侵瑞士的计划,具体负责人是弗朗茨 ·雷德尔将军。雷德尔后来在回忆中称,希特勒总是对计划不满意,所以入侵行动一拖再拖。到1940年10底,希特勒已经不为计划大发雷霆了,此时的参战部队,从21个师减少到11个师。

但是,入侵行动成了纸上谈兵。11月以后,希特勒不再过问“圣诞树行动”。之所以如此,首先瑞士中立,对德国有好处。除了可以方便纳粹通过第三方获得战略物资、情报,与一些国家和人士,进行私底的接触或谈判,还有利于隐藏纳粹的黄金和财富。这也是为什么纳粹一直承认瑞士中立的原因之一。

其次对德国而言,征服瑞士战略意义不大。相反,旷日持久的山地战,可能拖住大量德国部队。德国深知,瑞士虽小,但部队的作战能力不差。如果对瑞士用兵被拖住,就不能如期开展对苏联的进攻。毕竟在希特勒眼里,苏联才是最大的敌人。

瑞士方面,也为德军不发动入侵行动增加了砝码。早在1930年代,当欧洲的紧张局势加剧的时候,瑞士政府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国防投入,发行战争债券。1935年,注意到希特勒置《凡尔赛和约》的条款于不顾,疯狂地重整军备,瑞士政府将年度国防预算从之前的1500万瑞士法朗,猛增到9000万。

1939年,欧战爆发。瑞士立即宣布进入战争状态,迅速组织起43万战斗部队及21万预备役部队和后勤部队。高峰时期,瑞士国防军数量达85万。德军入侵波兰后,瑞士三支国防军分别派往东、北和西部的瑞德边境,预备役部队则守在中部大城市和南部平原地区。在瑞德边境,阿尔卑斯的多个山口,建立了被称为“国民多面堡”的防守要塞。这些要塞不但有重兵和先进的武器,还有足够的储存,并且与全国的铁路网络连接在一起。

最后的另一方面,在资金和金融方面,瑞士加大了与德国的合作,使其能够源源不断地从国际上获得资金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886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