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诗歌《断章》

教案:诗歌《断章》,第1张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教材分析

《断章》是一首现代诗,具有浪漫的色彩,又具有意蕴深长的哲思。诗人卞之琳是“新月派”后期的诗人,继承了“新月派”的“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歌的形式格律化,在诗歌创作中也践行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断章》创作的时代使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诗歌的影响,但是卞之琳的这首诗的意象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被频繁使用的。这首诗是现代诗,学生对于现代诗的理解不够充足,所以需要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朗读为诗歌断句体会诗歌每句的停顿,感受“新月派”的“三美”主张,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替换诗中的“桥”、“楼”、“明月”、“窗子”等意象,了解诗歌的古典意蕴。

二、学情分析

《断章》是九年级下册的课文。学生之前已经读过一些现代诗,对“意象”、“断句”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断句和文本比较,能说出《断章》的停顿方式及作用。

2、通过诗中意象“窗”、“楼”等的替换,分析诗中意象的古典联想。

3、通过改写诗歌成小故事,使同学们体会到诗歌的浪漫朦胧的风格。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断句和文本比较,能说出《断章》的停顿方式及作用。

2、通过诗中意象“窗”、“楼”等的替换,分析诗中意象的古典联想。

预习作业:

卞之琳是新月派后期的诗人,请大家提前了解一下新月派诗人的诗歌主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诗歌《断章》,这是诗人卞之琳最出名的一首诗。相信大家之前都有听过。可是有一句话叫做“你最亲密的人也许就是你最陌生的人”。我们对一个文本的第一印象,通常是感性上的感受,并不能完全地了解它的出色之处在哪里。这节课上,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像第一次读到这首诗一样重新学习这首诗。都说优秀的诗歌都是心灵的歌唱,要真正地了解诗歌就必须要用嘴说出来,用耳朵去聆听并用脑去思考,这样才能全方位地了解一首诗它所发出的心声。

修改:在同学们自己读之前,先给他们听一下《断章》的朗读音频,可以让大家对诗歌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那么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在下面朗读这首诗,并且按照自己觉得最顺畅的方式为它断句。

(学生朗读诗歌,并断句)

(展示PPT)

边建松在他的《现代诗歌的停顿、押韵和分行》中提到的“以顿代步”的诗歌停顿方法(即以语义为单位的自然节奏的停顿代替外国格律诗的“音步”)。

老师:看到大家都停笔了,那就请大家看一下老师是怎么断句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老师:请一个同学按照这种断句来读一下。

(同学朗读诗歌)

老师:大家读完之后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现在还说不出来,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卞之琳的另一首诗:《距离的组织》,从听觉的角度来感受一下这首诗的特点。请一个同学读一下。

《距离的组织》卞之琳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设计意图:提供可以参照的文本,让同学们从卞之琳的另一作品中体会卞之琳诗歌停顿上的妙用。

(同学朗读《距离的组织》)

老师:老师发现你读的时候很自然地把每句话分成了三段,每句都顿了两顿。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同学:我觉得这样比较顺畅。

老师:你是不是发现这首诗里的“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托。”和“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这三句的正好有三个明显停顿?

学生:对。

学生:一句都可以分成三段。

老师:你觉得这样读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有一种节奏感。

老师:有一种节奏感、音韵美对不对?卞之琳的诗读上去非常的朗朗上口。

老师:我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诗人非常自觉地安排诗歌的节奏,使这首诗朗朗上口。

(板书:音乐美)

老师: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一下《断章》的停顿方式,为它断句。诗人卞之琳在谈到诗的节奏时说过:“一行如全用两个以上的三字‘顿’,节奏就急促,一行如全用二字‘顿’,节奏就徐缓,一行如用三、二字‘顿’相问,节奏就从容。”你觉得这首诗属于用哪一种停顿比较好呢?

同学们:第三种。

老师:《断章》主要使用的是三、二字‘顿’相间的排列法,所以节奏从容,以从容的节奏与刹那间的感想,是此诗的一大特征。

(三)

老师:刚刚我们从听觉的角度一起读了这首诗。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我们从视觉上再分析一下这首诗。请大家来找一下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学生们:桥、楼、明月、窗子、梦。

老师:大家觉得这些意象可以替代吗?“桥”可以替换成“路”吗?“楼”可以替换成“阳台”吗?“明月”可以替换成“阳光”吗?“窗子”可以替换成“门”吗?请同学从这些词的本义和在诗中的意思,分析一下。

设计意图:用替换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这几个意象的巧妙之处,为后面分析它们背后的古典联想做铺垫。

同学:路通常很长。人一般会很快地经过路,只是短暂地停留。而人一般在桥上会停留较长的时间,并且更有诗意一点。

老师:站在桥上你会不会观赏下面的流水?

学生:会的。因为桥的视角比起路稍微高一些,我会更细致地观察周围环境。

老师:那“楼”能不能换成“阳台”

比起“楼”,“阳台”给我的感觉更加现代化,有种随便的感觉,进出阳台很容易。

老师:你觉得“楼”和“阳台“在空间上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问,让学生从“空间感”的角度比较“楼”和“阳台”的不同。

学生:“楼”是相对封闭的,而“阳台”比较开放。

老师:“阳光”很灿烂,让人心情愉悦。那“明月”为什么不能换成“阳光”呢?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回答的方向。

学生:相比阳光装饰了窗子,明月装饰了窗子给我一种更浪漫的感觉,更有美感。

老师:月光比起阳光也更柔和,并且夜晚更容易让人生发出更浪漫的想象。

学生:另外“明月”和“梦”都是发生在晚上的,换成“阳光”,就有点突兀。

老师:刚刚同学们分析了诗中的“桥”、“楼”、“明月”等意象,大家都觉得这些词更加合适,不能替换。但我们现在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些意象组合成了这首诗,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性呢?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吧,老师自己读到这些意象的时候,脑海中出现了许多中国的古典诗歌。老师把这些古典诗歌整理了出来,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并请体会一下在古典诗词中这个意象表达了怎样的内涵和情感?

设计意图: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给学生,可以直接分析,一是节省课堂时间,二是这个点有点难度,学生可能分析不出来。

读完这些诗歌,大家很容易就发现《断章》中的这些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客”。我们背过许多的古典诗词,因此经常会在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联想到它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比如我们看到楼,很容易就想到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想到“桥”就想到“小桥流水人家”,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了。这种对古典意象的敏感实际上与中国繁荣灿烂的古典诗词有关系,我们从小背诵古诗词,这些意象与它的古典联想已经牢牢在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而卞之琳则很好地利用了中国人的这种对古典意象的丰富联想,使用了“桥”、“楼”、“明月”、“窗”让读者有了独特的古典想象。

老师:请大家把《断章》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包含诗中的所有意象。

学生:“一对少年少女相互爱慕,但是因为两个家族的不和,所以不能在一起。在少女将要嫁给他人的前一晚,少年来到少女门前的桥上,伫立着看少女的屋子,暗自悲伤。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少女也在窗口偷偷地看着他,看到少年悲伤的样子,少女也留下了眼泪。少年站到了夜幕降临才走。夜晚,月光照在少女的窗子上,银白的光辉洒了一地,少女带着泪痕进入梦乡,那个少年在梦中向她微笑。”

学生:“唐朝一位文人被贬,在向被贬地赶路的途中,他经过了一座小镇的桥,他不禁望着脚下的奔流不息的流水,感到人生的短促,命运多舛,因此在桥上构思着诗作,眼神专注而严肃。这时,一位待字闺中的**打开窗户真好看到了这位诗人,被他的专注的神情所吸引,呆呆地看了他一会儿,又偷偷地关上了窗。夜晚,月色透过窗,泻下一地的清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位**竟然梦到那位诗人迎娶了她,两人成为了琴瑟和鸣的夫妻。”

学生:“元宵节上,少女都纷纷出门,看灯会,放花灯,她们都精心装扮,希望可以借这个机会吸引到少年们。两个少女看着桥下随波逐流的花灯,,不仅有些伤感,注目着花灯越飘越远。附近的楼上有一个小女孩,她通过窗子羡慕地看着这两个少女,希望自己能尽快长大,也能把自己装扮地十分美丽,和自己的心上人在元宵节这天相会。夜晚,屋子一片漆黑,只有月光照亮了窗子,小女孩做着一个美梦,在梦中她已经长得亭亭玉立,和心上人共赏花灯。”

老师:刚刚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自己扩写的小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故事要么是青年男女之间相互思慕的故事,要么是少女怀春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浪漫。由大家的扩写可以知道,《断章》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它的基调是浪漫的。而大量的古典意象使得《断章》是含蓄的,其中的“桥”、“明月”则给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六、布置作业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思的诗,是作者一时闪现的灵感。请大家从视角的角度分析“你”到底是谁,结合诗歌的主题谈一谈。

修改:作业要检测学生的上课效果。

要求:请分析《雨同我》的停顿的种类(一行如全用两个以上的三字‘顿’,节奏就急促,一行如全用二字‘顿’,节奏就徐缓,一行如用三、二字‘顿’相问,节奏就从容),以及分析诗歌意象,需要找一个替换的字,两两比较。

《雨同我》卞之琳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赏析: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

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

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

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

《断章》的主旨曾引起歧义的理解。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着重“装饰”的意思,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诗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这样。他说:“‘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

看来,诗的“言外之旨”是不能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它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表达形而上层面上“相对”的哲学观念,是这首《断章》的主旨。  

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明清晰。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

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

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画面,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两句诗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

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第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

那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变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诗人在隽永的图画里,传达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验: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

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玄学的领域里,如诗人布莱克(W·Blake)讲的“一粒砂石一个世界”,在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丑……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互相关联的。诗人想说,人洞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获得自由与超越。  

这首《断章》完全写的是常见物、眼前景,表达的人生哲学也并非诗人的独创,读了之后却有一种新奇感,除了象征诗的“意寓象外”这一点之外,秘密在哪里呢我以为,关键在于诗人以现代意识对人们熟悉的材料(象征寓体),作了适当的巧妙安排。诗人说过:“旧材料,甚至用烂了的材料,不一定不可以用,只要你能自出心裁,安排得当。

只要是新的、聪明的安排,破布头也可以造成白纸。”诗人所说的“新的、聪明的安排”也就是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语言调度。《断章》中的事物都是常见的,甚至是古典诗歌中咏得烂熟的:人物、小桥、风景、楼房、窗子、明月、梦……经过作者精心的选择、调度安排,组织在两幅图景中,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

两节诗分别通过“看”、“装饰”,把不相关的事物各自联在一起,内容与时序上,两节诗之间又是若即若离,可并可分,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充分发挥了现代艺术的意象迭加与**蒙太奇手法的艺术功能。一首《断章》实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断章》中语言形式的安排与内容的暗示意义有一种协调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使我们想起了一些古典诗歌名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商隐《子夜郊墅》中有:“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清人陆昆曾在评解后两句用了“对举中之互文”这个说法,这两个人的两行诗,都有这种“对举互文”的特征,即前后两句主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发生了互换的倒置。卞之琳《断章》语言安排即用了这样的方法。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这一动词没有变,而看的主体与客体却发生了移位;“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是同样的句法。这样做的结果,不单句子的首尾相联,加强了语言的密度,主语和宾语、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的互换,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效果,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回旋的美感效果,隐喻的相对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体性。  

卞之琳的《断章》则以传智为主,诗人已将感情“淘洗”与“升华”结晶为诗的经验,虽然是抒情诗,却表现了极大的情感的“克制”,淡化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诗的智性化倾向。诗并不去说明哲学观念,《断章》却于常见的图景中暗示了大的哲学。它包蕴了诗人对宇宙人生整体性思考的哲学命题。

原文: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出处: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本为作者抽出长诗的一节。该作品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它是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

卞之琳以其幽绵的笔触、极其独特的构思,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迂徐回旋、含蓄蕴藉的 意境,用一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老练之至的语言,将各种微妙和谐理念摄于笔端。《断章》是一幅淡雅静谧的风景画,更是一幅径曲洞幽的心灵藏宝图,让人在对爱情的感慨中引发出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使我们遐想无限,收益良多。

  《老马》赏析:

  遗貌取神 意蕴无穷

  ——谈《老马》的象征意义

  对《老马》这首诗,臧克家曾说:"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

  根据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一件作品的诞生,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造,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我们读过《老马》究竟有什么感悟呢

  首先,从诗题看:诗的标题是《老马》,但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这种以貌取神的写法,赋予了这首诗深刻的意蕴

  其次,从老马的处境和命运特征看:诗中的老马似乎生来就得无条件的承受装大车的命运,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横竖不说一句话","只好把头沉重的垂下"这里诗人写出了老马任劳任怨的命运和忠厚善良的性格这匹老马也曾思考过自己不幸的命运,但它始终是"这刻不知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从这里我们也能体会到老马的愚昧无知尽管老马任劳任怨,也要常常挨皮鞭无奈"只好抬起头望望前面"诗人写出了老马的悲惨命运,痛苦的感受和悲凉的心境,增强了老马悲剧的感染力

  音韵:隔句押韵,即“够”、“扣”押“ou”韵,“话”、“下”押“ia”韵,“命”、“影”押“ing”韵,“咽”、“面”押“ian”韵。

  《断章》赏析:

  《断章》原是作者一首长诗中的一个段落。它表现了诗人从刹那的感觉中提升起的哲理与智慧。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诗的上节以写实的笔法曲折传出了那隐抑未露的桥上人对风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那忘情于景的桥上人能否会以同样的深情厚谊来回报那钟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

  时间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桥上人和楼上人都带着各自的满足与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片静谧之中,白日里人们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资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回报。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口上,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是一幅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啊!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与白日艳阳照耀下的一切相比,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如何回报楼上人的一片美意?诗以“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一想象天外的神来之笔对此作了饶有情致的回答,从而使楼上人那在现实生活中本是毫无希望的单恋之情得到了惬意的宣泄。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这个玫瑰色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情表现得多么热烈,显豁,而由这个梦再来反思白日里的那一“看”,不是更觉得那质朴无华的一“看”缠裹了多少风情,又是多么激人堰思无尽吗?

  《断章》全诗只有四句共34字,但其涵蕴的人生哲理却相当丰富,为人们的欣赏提供了诸多可能性。诗人自己曾说过,《断章》“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第一节两句写的是两幅画面。第一幅是“你”站在桥上欣赏风景。“风景”在此是一空框结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倾向去填充;“你”亦是一个泛指,可指文化心理结构不同的任何人。所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是一幅随意性很大的变动中的画面。正是这一特点,它才被不同欣赏者所喜爱。第二幅画:“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你”变成了“看风景人”的欣赏对象,当“你”欣赏风景时,“你”自己却不知不觉中被他人观看。这两幅画因“看风景”而构成一个立体空间。第二节写当“明月”装饰你的窗子,“你”赏心悦目时,“你”也许成为他人梦中的活动者,给别人带来愉悦。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万事万物的区别、分割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联系是内在的、永恒的。而这种联系性的灵魂是人。人们往往因年龄、身份、阶级以及地域的不同而以为他们各不相同,以为他们生活在相互隔绝的世界里,而事实上人们永远因某些共同的东西而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只是有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联系而已。当你谈论别人时,褒也好,贬也好,你自己也被别人或褒或贬。别人可能使你的生活变得美好,你同样可给别人以福音。此诗只是诗人刹那间的“意境”、感想,但内涵却无限丰富,暗含着人事的复杂关系。

  《断章》创作的时代使其不可避免的受到外来诗歌的影响,但是卞之琳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在诗中植入了古典诗歌的因子。那就是其互文性。《断章》中通过“看”“装饰”为描绘了一个互相联系的世界。诗的首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没有局限于前人,而是把把风景推远,用一种全知全能的第三双眼审视这个互相注视的世界。同时,诗人也是在运用“倩女离魂”的手法自己注视自己,在这个意义上, 《断章》和王国维的词是一脉相承的。首节与诗的第二节: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在中国文学长河中,早就有庄子梦蝶的故事。庄子与蝴蝶互相装饰,是一个扑朔迷离而又浑然一体的梦境,反映了人类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断章》通过“看”与“装饰”也为人们塑造了一个美丽的梦境。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在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与跌进别人的眼睛坠入别人的梦里。

  《断章》通过几组意象营构了丰富的诗境、诗趣、诗思,又通过意象的顶真旋复在意象之间搭设了一架“天堑变通途”的飞桥,在其逻辑结构的贯联之下,意象的单薄骨架立即在人的视野中变得充盈与丰富,并不断膨胀链接,最终形成了无限丰富、完整、饱满的艺术世界。全诗一共四句,每句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事态意象:“你看风景”、“看风景人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第一节中,第一句“你”是事态主体,“风景”是事态的客体;而在第二句中,曾作为客体的“风景”却陡然一转,成为主体的一部分,曾作为主体的“你”却由第一句句首的位置转至第二句句末并成为客体。第二节与此相似。这种“环中环、套中套”的意象结构方式不仅仅如同中国民间故事《老鼠嫁女》中的顶真歌谣“天怕云、云怕风、风怕墙、墙怕鼠、鼠怕猫……”一样,充满轻松的智慧,生趣盎然,令人玩味,更由于意象链条的串接,四个静止的事态画面有了视觉流动感,使它宛若**画面,一幕幕涌入眼帘,使静止抽象的汉字符号变为流动具体的视觉形象,使人不得不由衷地惊叹诗人的鬼斧神工。《断章》的意象主干是事态的,彼此之间呈现一种顺接的流动之势。并且,在每一个事态意象内部又分出若干物态意象,每一个事态意象之中的物态意象(如第一节“风景”,第二节“你”)又在上下两句重复回旋,使全诗有了贯穿之线,因此,它迥然有异于前者跳跃腾挪的断裂感,使全诗气脉充盈,通达舒畅。

  此诗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以人人能懂的语词,写人人能悟却不能道尽的哲理与人生智慧,体现了诗人刻意求工的美学态度与追求。

  诗人在谈到诗的节奏时说过:“一行如全用两个以上的三字‘顿’,节奏就急促,一行如全用二字‘顿’,节奏就徐缓,一行如用三、二字‘顿’相问,节奏就从容。”《断章》主要使用的是三、二字‘顿’相间的排列法,所以节奏从容,以从容的节奏与刹那间的感想,是此诗的一大特征。

  陈梦家在《新月诗选·序言》中讲过;卞之琳的诗“常常在乎淡中出奇,像一盘沙子看不见底下包容的水量”。《断章》正是淡中见奇,深蕴哲理。

  《断章》建行均齐,明显地体现了新格律体诗对诗人早期创作的重大影响。

论诗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断章》看作是一首意蕴艰深的哲理诗,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一卞之琳《断章》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那时诗人卞之琳25岁。

这一年里,他大概写了9首诗,接着便把它们与前几年的旧作,集结为《鱼目集》,交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诗歌发表后,李健吾随即便发表了评论“还有比这再悲哀的,我们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都是装饰:'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但是这里的文字如此单纯,情感那样凝练,诗面呈现的是不在意,暗地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我们唯有赞美诗人表现的经济或者精致,或者用个传统的字眼儿,把诗人归入我们民族的大流,说做含蓄、蕴藉。”

余光中对卞之琳的哲理诗,大加赞赏。余光中在一篇以《诗与哲学》为题的文章指出,"现代诗中企图表现哲理的作品不少,但成功的不多。”他称颂卞之琳是此中的佼佼者,是“一位杰出的现代诗人”。

而最早发现卞之琳富有诗才的人是徐志摩。早在一九三一年初,徐志摩到卞之琳就读的北京大学教英诗,在课外看到卞之琳的诗作,并且带回上海与沈从文一起读了,大加赞赏,不由分说,分交一些刊物发表,还亮出了卞之琳的真名。

初识《断章》,一种隐隐约约、乍有却无的朦胧从遥远的时空飘落。 卞之琳自己在谈到《断章》一诗的理解时坦言: 诗中“‘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急,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 诗人理解的“相对”两字,就是基于《断章》诗意化具象而上升到的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断章》诗意的表达可谓含而不露,点而不破,具体落实到诗歌语言,表现为诗句与诗句之间存在着开放性结构。

全诗两节,每节两句,每两句之间的语言结构隐含着两种意义关系:一种是转折关系。如果把诗歌四句之间的关系用关联词加以明示的话,可以表述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另一种则是并列关系。如果把诗歌四句之间的关系用关联词加以明示的话,可以表述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同时)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同时)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很多评论家这样评论《断章》:“一首诗唤起的经验是繁复的,所以在认识上,便是最明白清楚的诗,也容易把读者引入殊途。我看作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作者恰恰相反,着重看作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

在回到具体文本,“断章”本出自《左传》:“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由此得来的成语“断章取义”,在现代成语字典中的释义为:“原指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顾及全篇,只孤立取一句。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这意味着引导读者去探寻这首诗歌的象征含义,即诗歌的言外之意。

这种引申义是对原句的新的理解与阐释。再来看看诗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断章》是一首长诗的一部分。

也许有人急于考证出《断章》作为长篇诗歌的原貌,但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去考证、探究被作者删掉的诗句是什么内容,“断章”就是最好的隐喻,即人生片段的感受,逝去的情感无足轻重,也无需考证,生命的感受就是以这样片段式的不完整呈现。

“风景”与“看风景的人”是全诗的两个核心、主体意象,这两个意象诗人始终让它们对立出现,并在“欣赏”活动的全过程中处于“相对”变化的位置上,以此传达诗人对“相对”内涵意义的理解。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就是“看风景的人”,这里的“风景”自然成了“看风景的人”眼中的一道“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里的“看风景的人”不再是“你”而成了“他”或者是“她”,“你”却成了“看风景的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人生如戏,每一个有限的生命个体都在这个世界的大舞台上粉墨登场,然后悄然离去,演绎着自己的生命历程。

有些人总以为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所处的世界永远是可供自己“欣赏”的客体,自己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欣赏”主体,自己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主动与被动、评价与被评价、汲取与付出、俯视与仰视、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

但所有这些,恰恰成了这些人的可悲之处。这是因为虚妄的理想世界是丰满的,客观的现实世界却是骨感残酷的。

人的一生有更多的不如意、不平坦,你可以一时成为现实世界的“欣赏者”,甚至自以为可以主宰整个世界,仿佛觉得这世界是因我而生、为我而存。

殊不知,在这芸芸众生中,你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给这个世界留下的不过是昙花一现、流星划过天际的一道痕迹而已。

你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因为这世界常常会让你感到手足无措、身不由己;你也无法成为这世界孤独的“欣赏者”,因为你只不过“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而已。

人生的悲剧在于每一个人不得不承受的生命之重,这既是先知先觉者对人生的领悟,也正是那些不能直面现实的“后知后觉者”甚至是“不知不觉者”的悲剧所在。

甩开诗的哲理,从整体上感受这首诗,似乎有一些新月派影子。卞之琳早期诗歌的创作受到新月派的影响,对闻一多的“三美”理念十分推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而“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好颠倒过来,形成两个阶梯型对称图案,这样相互的调换,既在语义上起到强调作用,又能显示出建筑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将“看风景人”误写成“看风景的人”,显然是对现代诗歌节奏、韵律的不理解诗歌中的每一节拍是由2~4个音节组成的,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若将“看风景人”换成“看风景的人”则破了诗歌原有的节奏与韵律。除了较为整齐的节拍,在押韵方面,开口呼、齐齿呼也起到了不同的效果。

两节诗歌两幅画面,定格的画面,在白天与夜晚间的转换,凝结成了永恒的记忆。 第一节中的两个人物“你”“看风景人”都“在”欣赏自己的“风景”,这一个“在”将画面凝固使画面静止。但“在”没有时态上的具体所指,也许是一种碰巧的“正在”,也许是有意关注的“还在”。 凝固的画面分不清碰巧与有意关注,但是唯美的瞬间将化为永恒的记忆。

卞之琳(1910128-2000122),⽣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区,诗⼈(“汉园三诗⼈”之⼀)、⽂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笔名季陵。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为中国的⽂化教育事业做了很⼤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派的代表诗⼈。

                  断  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在楼上看你

明⽉装饰了你的窗⼦

你装饰了别⼈的梦。

      初读《断章》,被其中回环曲折的意境所吸引,⼀切似乎是相对⽽变幻的,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切换 中,其诗为我们展⽰了⼀幅幅写意的画⾯,⽽这些画⾯层叠中构成了⼀个⽴体的诗意世界。

    诗⼈通过视⾓⽅向的转化和落点的改变,使诗歌取得了交错重叠的视觉效果,诗歌的形式变得丰富 起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写的是以第⼆⼈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在“风景”。⽽“看风景⼈在

楼上看你”是从第三⼈称视觉出发,“看风景⼈”的视觉落点本应该也是风景,但诗歌的视觉落点却变成 了“你”。第⼆⼈称和第三⼈称之间、“你”和“风景”之间、“看风景⼈”和“你”之间既有视觉的转换,⼜有空 间距离的拓展。

        在诗的第⼆节中,“明⽉装饰了你的窗⼦”视觉出发点是⽆⽣命的“明⽉”,视觉落点是静 ⽌的“窗⼦”。“你装饰了别⼈的梦”⼜是以第⼆⼈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转变为动态的“别⼈的 梦”。“

明⽉”和“窗⼦”之间、“你”和“别⼈的梦”之间的视觉对象发⽣了很⼤的变化,同时形成了令读者回味 的空间距离和⼼理距离。第⼀节的视觉画⾯发⽣在⽩天,第⼆节的两个画⾯⼜转化成夜晚,⽩天和夜晚 之间形成的时间跨度,更增添了诗歌的内在意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57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