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一个县令和一个侯爵的对决,皇帝更相信谁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一个县令和一个侯爵的对决,皇帝更相信谁,第1张

在古代,有爵位的贵族往往都是军功贵族,他们因为战功封爵,皇帝往往是很信任他们,但同时又防着他们。在明朝也是这样,在有爵位的人镇守的地方,军事贵族往往很强势,这些人遵纪守法还好,一旦这些人为非作歹,地方官往往不敢管。一旦两人相互弹劾,皇帝往往会相信有爵位的人,因为皇帝会认为一个有爵位的人弹劾一个县令或是其他地方官,一定是地方官的不对。明朝洪武年间,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元末时期,广东也被军阀长期占领,即使在明朝统治后,依然存在很强的地方势力。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下令朱亮祖镇守广东地区,朱亮祖早年追随朱元璋征战天下,在打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于洪武三年被封为永嘉候,是名副其实的开国功臣。作为开国功臣,又天高皇帝远,又是侯爵,日复一日地骄纵起来,将当地弄的乌烟瘴气,而地方官就是顾忌他的爵位和军权,对他的行为视而不见。 地方官不敢管,朱亮祖更加的肆无忌惮,就在他最得意的时候,遇上了嫉恶如仇的番禺县令道同。道同河间府人,他因为孝顺母亲而闻名,在洪武三年被授予太常司赞礼郎,洪武十年授予番禺县令。他到番禺后,发现当地的恶霸势力非常猖獗,凡是他们看中的奇珍异宝,往往直接明抢或是压价收购,对商人也是敲诈勒索,稍有不从,就把商人送到牢里,吃一番苦头,商人们只能忍受恶霸的敲诈。 道同为了严惩这些恶霸势力,在地痞恶霸又进行敲诈的时候,当场将他们抓获,来了个人赃并获。而这些地痞恶霸早就和永嘉侯朱亮祖勾结在一起了,当听说他的人被抓后,朱亮祖派人将道同请到家里,大摆筵席,同时要求道同放人。刚正不阿的道同,当然不会同意,因为对方是侯爵,道同将这些恶霸所犯的罪告诉了朱亮祖,同时还规劝作为侯爵的朱亮祖应该站在他这边,跟他一起严惩恶霸,为皇帝镇守好地方。 骄纵观了的朱亮祖哪肯听道同的话,反而认为道同在触犯自己的权威。第二天,朱亮祖就亲自带兵将这些地痞恶霸从抢走,而且还砸毁了枷锁。地方上恶霸一看,纷纷投靠朱亮祖,一个罗姓的恶势力将自己女儿嫁给了朱亮祖,这样一来罗家的人更加肆无忌惮,横行不法,无恶不作。道同这里堆满了百姓告状的状纸,基于自己刚正的性格和对朝廷的忠心,道同还是下定决心,他秘密将罗家兄弟抓了起来,正准备审判的时候,朱亮祖又带兵将罗家兄弟抢走了。 道同十分愤怒,他又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和朱亮祖相抗衡,他连夜写了弹劾朱亮祖的奏章发往京城。可是朱亮祖也不是白给,他先下手为强,也弹劾道同,快马加鞭送往京城。朱亮祖的奏折走的快马传递,先一步到了朱元璋的手里,在朱亮祖的奏章里,反而污蔑道同跟地痞流氓相互勾结,这些地痞还是元朝的余孽。朱元璋看得怒火难平,再加上朱亮祖以一个开国侯爵的身份弹劾一个县令,他当然相信跟自己打天下的人,就下令将道同处斩。而朱亮祖知道后,买通使者,让这道命令快速到达广州,处斩了道同。 道同虽然死了,可他的奏折也到朱元璋手里,看到奏折中朱亮祖的斑斑罪证,朱元璋知道自己被骗了。他马上下令追回对道同的判决,不料派出的人回报说道同已经死了。朱元璋知道按照正常速度应该能够追回的,一定是朱亮祖搞了鬼。想到自己被骗,朱元璋越来越气,直接将朱亮祖和他的长子押到南京,朱元璋也不听朱亮祖的求饶,直接将他们鞭打致死。由道同的死,可以看出,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还是有道理的,而且皇帝还是相信追随过自己的人,在他眼里,还是有远近亲疏的。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因为这个成语产生的年代,遇上的兵基本上都是没有文化的兵痞流氓,一时听不懂道理另一个是即便能听懂他们也不愿意听。后面怎么说你当然就懂了。后面说今天我们的兵是什么新社会之类,那也只是一种说法吗,事实上今天的兵是现代流氓!并不是真的有理就能说清了!

之所以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因为秀才和兵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且他们接受的教育水平也不同,而兵是作战打仗,他们想法比较直接,比较实用,而秀才就想的比较全面,就考虑很多种假设情况,但是这对兵来说并不实用,因为战场是千变万化,你根本无法预测到敌人的下一步,所以当秀才遇到兵的时候,你跟他讲这些道理,兵也不会理你。

而秀才和兵现在也引申到生活中一些讲道理和不讲道理的人,对于那些不讲道理的人,你就算怎么跟他讲,他都是耍无赖,他不听,你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他内心自己就没有那个概念,所以说你再跟他怎么说都是徒劳的。

要么就是那种跟你意见不一致的人,他就根本不会相信你的,因为他总觉得你的说法是错误的,他总按照自己来,他不采取你的,也没有什么办法。

然后就是两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阶级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因为她的眼光并没有你的高远,而你跟他讲的话,他也不能完全理解他,也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但是之后这些话对他来讲也没有什么么用处,所以她听不清,都是无所谓的。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了解应该怎样做,在吸取别人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也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话,也得有自己的主见,取长补短是最好的,但如果是不听别人的话,或者是不讲道理蛮不讲理,这种就很极端。 

要么就是如果你和对方有过矛盾,那么她对你的任何话都是不会接受的,这对于秀才和兵来说,他们之间也有阶级矛盾,所以一般来说兵都是看不起秀才的,他们认为男子汉就应该保家卫国,冲锋陷阵,而不是缩在家中读书

“ 秀才”指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兵”则指没念过书的粗人,因为古代“好男不当兵”,只有老粗才会去当兵。知识分子碰到老粗,在沟通上会出现几个问题: “语言”的表达不同:虽然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但因为二者所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就不同,结果“兵”听不懂“秀才”说的,“秀才”也听不懂“兵”说的,于是秀才就“有理说不清”了。多指很有学问人碰到没头脑的没学问的人,不管你多有理也讲不清楚。另外兵和战争是不讲理的,一切都要听从上级命令。

拓展阅读:

造句:

1、有人在食堂把才偷吃了,我刚好站在旁边被老师看见了,老师硬说是我偷吃的,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 

2、一个读书人遇到了劫匪,却被正在追捕嫌疑犯的警察误会同党,真是秀才遇到兵 有理说不清。

3、中国有句古语:“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目前南边诸国显然是不讲道理的“蛮兵”。

4、面对轰隆隆的枪炮和炸弹声,武汉政府也是一片混乱,胡兰成那有妙招起死为生。而且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原有政府人员根本不听他的指挥。

5、我在网上混了这么多年,深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尴尬,而且大部分网友不喜欢长篇大论的说教和没完没了的辩论。

6、“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一个职业经理,即使曾在跨国公司工作过,即使有非常多的经验,来到一家新公司之后,如果不能从员工习惯,从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去了解事件背景,也很可能既不能解决问题,又不知道从哪里去解决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333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