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情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幼儿情绪情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张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2岁开始,小儿的情感表现日渐丰富、复杂,如喜、怒,初步的爱与憎等。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如见人害羞、怕黑等。小儿情绪与情感的特点是易变,极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冲动、外露。父母应注意培养小儿有稳定、良好和丰富的情感。 幼儿情绪和意志的发展有何特点? 情绪体验很多。情绪外显、缺少控制、表现强烈。对声音、陌生人、痛等的害怕渐渐减弱,对黑暗、鬼怪、动物等想象中的事物害怕加剧,对讥笑、斥责、伤害的社会性焦虑增加。在婴儿道德感萌芽的基础上,幼儿已能根据成人的道德标准对照自己的行为行动,有了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幼儿期是个好奇好问的疑问期。对任何新奇的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 在意志方面,已有萌芽的表现,开始能在自己的言语调节下,有意识地进行或抑制某些行动。如2、3岁的小儿到别人家去做客,虽然想吃糖,但当想到妈妈的嘱咐时,会边捂嘴边说:“妈妈不让吃人家的东西。”以后逐渐学会控制自己

  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据加拿大,日本学者估计,中学各年级学生中,约有15%的学生具有各类的心理问题,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性格问题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为广大教师提出一个时代的命题,我们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教师预备队伍,更应该从现在起就开始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便为将来 入工作岗位能够即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

  本文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规律,以便为自己和其他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哈尔滨市部分高中一,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和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本文绝对为被调查者学生保密,维护其个人稳私权,体现心理健康调查的原则性)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A,中学生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通过调查学习适应性,大体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占2611%,从中学生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他们会自觉学习;而第二种类型占6032%的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105%和第四种类型307%的学生会选择看杂志漫画或干脆睡觉(以下用A,B,C,D四种代号表示四种类型)当回答对考试的感受时,A和B学生表示喜欢做些难题,而C学生感到怕,D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当问卷中提出老师讲课出现错误时只有30%的A学生敢于提出来,其它(包括B,C,D)的学生都选择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议论这也可见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专制"的弊端对于学习的目的性,A学生表示学习一技之长,B,C学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学有个好出路,而D学生表示不明确

  b,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习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按计分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种价值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实型的中学生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的学生相当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他人导向的随波逐流,也有享乐主义,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乎自然生活方式,倾向于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对于道义及人情这类价值不甚注意,认为金钱至关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价值取向,所持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c ,中学生人际关系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异性同学的关系,和师生关系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分数最高为10分,表示人际关系最好;最为0分,表示最差调查结果只有17%的学生达到8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2%的学生达到6分―8分数段,表示人际关系一般;有428%是不及格的,人际关系较差,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问及"你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吗 "8067%的学生都答会,当问及"你的好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你会真的感到眼红,妒忌吗 "703%的学生答会的,这是令人心颤的回答也许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记名的调查中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丑陋",但非常真实的一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这样才有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d,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其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哈市部分高中生人格倾向的比例

  人格倾向 百分比

  学习焦虑 426%

  对人焦虑 364%

  孤独倾向 128%

  自责倾向 90%

  过敏倾向 21%

  身体症状 86%

  恐怖倾向 13%

  冲动倾向 70%

  3 高中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A,抽象能力有较好发展,独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约束与限制

  B,情感容易激动,心里话愿和朋友谈,但不愿与家长,老师谈

  C,学习自觉性较高,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争强好胜,坚持错误,但仍稚嫩

  D,能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较好

  E,理想逐步向概括性发展,能够对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点加以分析

  F,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人生和世界评价带个人人性特点

  四 讨论与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查资料显示结果是不容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这样就给教育者一个"历史责任":怎样去培养一个健康向上,求知进去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以下两点建议,仅供教育者们参考

  1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观念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学校开设心理辅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产生

  (2),开发学生各种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3),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

  (4),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5),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 学校内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的体制与教育形式

  (1),进行群体辅导,个别辅导

  (2),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包括智力发展情况,非智力发展情况,学习成绩,职业兴趣,学习态度方法等)

  (3),组织心理辅导专门活动与训练,进行个案(特殊学生)研究

  (4),严格遵守心理辅导咨询的保密性原则有合格的心理辅导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健康的情感和坚强意志,健全的人格特征)

情感并不是有生俱来,得经过很多人与事的洗涤,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所领悟。积极的品味情感会让自己知识面变的更加宽阔,也使自己越发自信,相反,消极的态度也会影响,包括工作,事情上的处理吗,问题的解决都会受到影响。

一、背景分析

男女之间的情感认知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话题。尽管男女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处境和情况,但在认知和实践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异同,这种差别很容易导致误解、分歧和。因此,探寻男女情感认知的异同点,以更好地促进男女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理解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1 实地调研: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男女在情感认知方面的差异。

2 专家讨论:我们还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团队,就男女情感认知的异同点展开深入讨论。

三、调研内容

1 对爱情的理解:男女都渴望爱情,但男女对爱情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将重点调查男女对爱情的期望、要求、理解以及对爱情的态度等方面。

2 对情感表达的认知:男女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差异是显著的,我们将研究男女在语言表达、情感交流、身体接触等方面的差异。

3 对亲密关系的认知:亲密关系对男女的情感认知有重要影响。我们将重点调查男女对亲密关系的认知、期望,以及在亲密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异。

4 性别角色的认知:男女对性别角色的认知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将探究男女对于性别角色的理解、角色认知在情感认知中的作用,以及对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义等方面。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男女在情感认知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男女对爱情的期望、要求、理解存在差异,需要加强沟通和理解。

3男女在情感表达、亲密关系、性别角色方面存在着差异,需要更好地理解对方。

4对男女情感认知的深入探究,有助于促进男女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促进男女关系的和谐发展。

五、方案实施

1 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男女在情感认知方面的差异。

2 成立专家团队,就男女情感认知的异同点展开深入讨论。

3 组织专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

当一个人产生某种情感的时候,必然会伴随着相应的心理变化,心理学是研究、分析、疏理、归纳、总结情感的一门学科,二者互为依存,情感是动物内心世界在现实中的客观反映,心理学是对动物内心世界在现实中客观反映的抽象理论,就好比如把一只猴子,被定义为公猴或母猴,弥猴或金丝猴,亚洲猴或非洲猴,等等不同属性的名称一样,而无论什么名称的猴子,都无非其实就是猴子而已,情感与心理学的关系亦然,无论在心理学中被冠名划分为那种类型的情感,也无非都是动物的内心世界在现实中的客观反映而已。

情感不仅表现在人的喜怒哀乐,而是指人所有感官的、身体的、心理的以及精神的感受。而情感又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常说情感生活。这两者关系勿须赘言,主要说下情感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情感的载体,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情感的承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和基础。例如各种传统民俗文化节日、生活习俗、方言俚语、服饰文化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的原因,若丢了我们的文化就失去了根基。由此,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就是表现在不同的生活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尤其是中国文化,是一种情感认识的文化,主要讲求善;而西方文化,是一种理性认识文化,主要讲求真。我们常讲商人与顾客之间的鱼水情,官员与人民之间的官民情,家庭中的亲情、爱情,朋友之间的友情等,所有这些情感表达方式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主要依托和表现形式。但是文化绝对不等于情感,因为我们因人而异对同一文化的认知千差万别,你文化的理解与他人理解的文化不一定是一致的。这种差异也会造成情感反应不一样。所以文化可以影响情感,情感等于文化。文化一定是过去时,情感一定是进行时。尊重文化会产生情感。懂得文化不要情感用事。情感属于自己,文化属于大众。

  摘 要:无论是从教学过程乃至母语学习自身的特点还是从学生素质内化的条件来看,大学语文教学都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因此,大学语文课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在积极体验中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享受。若能如此,大学生与母语学习的隔膜状态定能消除。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体验;情感;内化

一、语文课程中“体验”的内涵

在哲学家那里,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主体对于生命意义的把握,它具有本体论意义。从心理学的维度来看,“体验又与主体的情感、意志、想象、回忆、直觉等心理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1]心理学一般把体验看成是情感的生发剂或主要成分之一。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人们把它作这样的界定:体验是一个过程,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包括认知和情感上的双重认同,也就是说,体验之中既包含认知的成分(但又不同于纯粹的认知),又包括情感的因素,是二者相互交融的一种状态;但它又以情感活动为其显著特征和核心,因而“体验”一般被称为“情感体验”。

为了进一步把握体验的深刻内涵,我们还需要探讨它的特征。体验,作为一种适用于所有知识范畴和所有学科的一种教学方式,[2]具有情感性、主体性、个体性、亲历性等一般特征。但是,就语文课程而言,体验又有自己的种种特殊表现。具体说明如下:

1.情感性。体验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地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3]所以说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侧重于内心感受和情绪把握。这就是体验的情感性。

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相比,语文课程具有特别丰富的情感资源,这是语文课激发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巨大优势。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以情会文”、“以情感悟”,打破时空环境的限制,与作者、文本形成情感交融,产生情感共鸣,真正领会到祖国语文的甜美

金业文,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滋味。倘若体验至深处,主体就会全身心投入,进入一种近乎心醉神迷的状态,甚至要用“歌之咏之,舞之蹈之”的方式才足以表达自己体验中的情感勃发。这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2.主体性。体验总是主体自己的体验,是学生自己学习,自己阅读的结果。没有主体“自我”的认知、情感、实践的投入,体验就无从产生。而且,由于主体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文本(较之学术资料,文学文本本身就具有多元解读和多种体验的可能性),各人的体验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课程体验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

3.亲历性。体验的主体性同时意味着体验的亲历性。体验的亲历性实质上就是指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亲身实践,也就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真正落实。“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凡事只有“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方晓其中滋味。教师对课文的条分缕析毕竟不能替代学生本人的亲自感受与体验。

就客观性而言,可将体验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体验,即直接体验。另一类是主体在心理上虚拟性地“亲身经历”活动、场景等,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别人的迁移理解或调动自己以往的感受与当下情景整合,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4]这是一种间接体验。语文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学生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经历一番,所以学校情景中的体验主要是指这种间接体验。但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实践机会,我们应该利用这个优势组织和鼓励学生更多地亲历课外、校外语文实践,从中获得更加丰富更加真切的体验。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由于文学作品占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绝大部分,而文学创作讲究的是“含而不露”、“言不尽意”、“弦外有音”,而不是直接告白(“意合性”很强的汉语文学尤其如此),所以,较之政治、历史等学科,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常常深深地隐藏在语言文字之中。这意味着语文学习中的体验过程应遵循“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的路子,即首先要下工夫对语言文字本身加以品味,然后才能把握得到字里行间跳动的情感脉搏,才能产生深刻的体验。游离于文本语言文字之外,就不可能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这也许是语文课程中的体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的“体验”,主要是指主体对言语艺术以及渗透于其中的知识、情感、思想、价值观等的亲历、感受和领悟。

二、大学语文课程为什么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了解了体验的内涵与特征,接下来我们应该明白大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1.语文教学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教学,实质上总是一种情知交融的活动,或者说情知交融是教学的应然状态,否则就不会取得良好效果。可是,不少大学语文课却片面强调认知方面,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应有的学习激情和精神享受,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虽然也并非完全不提“情感教育”,但仅仅将其作为为认知服务的手段,事实上理性认识的任务总是压抑并排斥了个体的情感体验,致使学生日渐感情淡漠、体验荒芜。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一大失误。

情感不仅是认知的手段,而且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目的本身。因为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主体工程之一的大学语文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担负起情感教育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情感优势,强化学生的体验过程,催生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优化他们的情感品质,应当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2.重在体验和感悟,是语文学习尤其是汉语文学习的特点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大学人文课程不同,它主要不是通过系统的哲学、伦理、历史、语言等知识,以人类普适的价值和准则体系引导学生接受“精神的洗礼”;而是立足于文学作品――“隐喻”的文学作品,以情感体验来触动学生的回味与思考,形成对社会和人生意义的领悟,从而获得精神的成长。这是语文教育的特点,也是语文教育的优势,因为这样更容易触及人的灵魂深处。如果直接阐释价值和准则,大学语文远不如“两课”、大学人文等课程清晰简练,它自己也似乎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另外,语文教学重在体验和感悟,还与大学语文学习的对象和凭借――汉民族语文自身的特点有关。大学 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语或者说汉民族母语的教育。汉语的显著特点是“偏重心理,略于形式”(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常常以尽可能简省的表层形式来包孕尽可能丰富的深层语义,而且还缺乏像印欧语言那样的形态标记作为解读提示,所以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说,汉语的理解“纯粹的默想代替了一部分语法”。所谓“纯粹的默想代替了一部分语法”,实际上表明,对汉语的学习主要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默想”,即学习者自己的心灵体验和感悟。我国几千年来的语文教育经验也证明,让学生在多读多写中自我体验和感悟语文规律及其深刻底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路子。

3.体验是形成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内化机制

人的素质形成与内化最为相关。没有内化过程,任何教育影响都无法转化为人的素质。而体验则是内化发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内化发生的最重要机制。这是因为无论是知识、能力、学习方法,还是情感、价值观,若没有经学生的亲身感受、体验,那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学生亲历体验,客体才会进入主体的内心结构,在主体内心扎根、繁殖并与主体产生融合,进而内化为己有,成为自身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

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表明,能否有效地使用相应的学习方法,是区分学习者能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5]这是因为掌握了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学会了学习。如果学生不能根据各种学习变量灵活地选择、使用、变换学习方法或者说不能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特别是学习方法的使用予以有效调节的话,其效果仍然不佳。这就需要学习者具有对当前的认知活动(包括学习方法的使用)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即元认知能力。有学者指出,单纯的学法指导已经出现了危机,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缺乏,[6]“学习方法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才能取得满意效果。”[7]一般认为,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主要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和元认知体验这两大要素构成,二者相互作用,实现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作用。在此过程中,体验的作用不可小视,因为只有当个体深刻地体验到自己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他才可能知道哪些学习方法适用于自己并将其内化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之中;同样,也只有当个体深刻地体验到自己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他才可能根据体验的反馈(有效或无效)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包括学习方法的使用及时予以调节。可见,主体体验不仅是学习方法知识内化的机制,而且也是元认知调节作用得以发挥的中介。

三、“体验”,该如何生成

既然“情感体验”是如此的重要,那么语文课就应该努力促使学生体验的生成。

1.“美读”与体验生成

大学语文课应该多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文字的静默无声天然会使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隔阂,而朗读则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能将读者与文本直接沟通起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美读”,能营造出一种情感氛围,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乐而忘返,浸润其中,陶醉其中,对文章的体验、感受油然而生。因此,朗读是一种极好的自我情感体验的方法。例如,《散步》一文通过形象和细节渗透着浓浓亲情,当一家人面临着“走大路还是小路”的选择时,“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如果说“摸摸脑瓜”的动作体现出了老人的慈爱,那么让学生再读一读,品一品,兴许会勾起他们对类似生活细节的回忆与联想――“我奶奶也常常拍拍我的头,很温暖”,那种真实的情感体味就自然涌上了心头。

2.情境创设与体验生成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感产生的机制之一是情境熏陶,即所谓的“触景生情”。人进入某一种实际情景,或接触虚拟情景,甚至在头脑中想象情景,都能激起人的体验。[8]因此,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途径创设情景,以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比如,(1)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能触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仿佛进入到了课文特定的情景之中,从而引发出种种感受、体验:(2)背景音乐烘托、多媒体仿真也能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譬如说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教师可用“月夜思故乡”的多媒体镜头并配以节奏舒缓、音调低沉的乐曲来诱发学生对思乡情的体验。此外,角色表演或课本剧、展示等也不失为营造体验情境的良好方式。

3.亲身经历与体验生成

上文两种情形实质上都是在非自然(非真实)状态下进行的一种虚拟体验(或者叫间接体验),它们主要是通过外界诱因(声、乐感染,情境激发等),借助学生自身的想象和联想而达到的一种体验。但是,学生若完全不具备相应的生活经验,这些虚拟体验就无法产生。鲁迅先生曾说“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反之,亲自经历的事情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体验甚至是强烈的体验,例如中国封建贵族**们看了《红楼梦》,倒是很有可能为林黛玉“抹几把同情的泪水的”,其原因兴许是类似的生活经历引发了情感上的共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感知实物实景较之语言描述会使主体受到更直接、更亲切、更强烈的刺激,由此而引发的体验也特别丰富、特别真切、特别鲜活。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不苟同他人之说,曾经亲往现场考察,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且还获得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切身体会(《苏轼文集》卷十一)。倘若没有那一番亲临感知,恐怕苏轼心目中是无法生出那切身体会的。的确,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东西是难以在虚拟条件下得到真正体验的。此时,我们何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到田野去亲身感受一下呢恐怕许多在教室里头无法体验到的东西,在那里能体验到。

朱熹曾说:“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所谓“切己体验”,就是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好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生活会给予我们许多体验。虽然说生活是产生人生体验的沃土,但是碌碌无为的生活不在其内,不去用心感受的生活也不在其内。语文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抱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生活的有心人,而且还要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以“体验日记”、“感悟作文”等形式作有意识的归纳和累积。这样,人生体验丰富了,一定会大有利于课内外、校内外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3]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詹先明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江西教育科研,2002(8)

[5]董守文成人学习学[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6]黄勇学法指导的危机与学习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5)

[7]黄旭元认知与学习策略[J]教育评论,1991(5)

[8]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责任编辑:陈立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70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