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随人的认识、信念、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
丰富起来。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道德情感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两极性
道德情感的两极性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情境中,由于道德认识的前后变化,常常会出现两种相对立的情感。如喜与怒、哀与乐、好与恶、爱与憎,尊重与轻视等。在两极之间,还有一系列不同色彩的情感或情绪,有时也有双重情感出现,而居于两极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换。教育工作者如果善于抓住学生道德感两极性的表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就能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2.情境性
人们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制约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把学校集体生活中积极健康的情绪组织起来,创设良好的道德情景,对于健全学生的情感生活,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3.感染性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们产生同样或类似的情感,这种以情动情的方式就叫做感染性。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感情感染学生,使之成为推动学生上进的精神力量,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道德情感是教资心理学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
道德情感,是指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之上,根据道德观念来评判他人或自己行为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直觉的道德情感
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当感知到某种情境就会迅速产生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因为产生迅速,当事人不能明显意识到。
一个人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子突然冲向马路,这时他会不经思考的去拦下那小孩,这就是一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未经思考迅速发生,拉开以后才可能意识到自己可能也会陷入危险,或假如错过拉开怎么办等。
2想象的道德情感
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想象历史上的某位名人,从而唤起自己的钦慕、敬佩之情。
3伦理的道德情感
是以道德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伦理的道德情感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伦理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是道德情感的最高形式。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就是一种伦理的道德情感。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认识密切相关,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等反映着主体对社会客体的态度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内容。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根据一定思想观点和道德标准去评判自己或别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在儿童由道德概念向道德信念的形成过程中,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与过程。这些具体的道德行为能够让孩子们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在反复的良性循环中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教育孩子们确立生活美、同坏事和苟且偷安现象作斗争的道德情感。如:对善良、美好的道德行为发生敬仰和喜爱,对不道德的行为产生厌恶和憎恨。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在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对少先队员进行道德教育中,要通过学习、劳动、生活等实践活动和彼此之间的交往来丰富队员的道德感情,充分运用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中典型形象的感染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如:
有一次,伟坤在教室,他坐在椅子上,看到在教室的一个角落,有个饮料瓶,他看见没有同学过去把饮料瓶拿起来扔进的垃圾桶。我就决定走过去,弯下腰,捡起来,拿去扔进垃圾桶,一分钟的时间就做好这件事。很多同学见到这个饮料瓶,有的只是瞟了一眼,有的甚至不屑一顾地就走了,还有的反而踩了一脚。捡个饮料瓶扔进垃圾桶这是多么简单的动作啊!却只有伟坤同学他发现了,并付出了行动!我抓住这个闪光点,大力地表扬了伟坤同学,并奖励他支棒棒糖!他没想到会得到奖励,非常开心!
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如果人人都像他一样,那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一分文明好像一滴水,许多文明就是一片海。一分道德好像一盏灯,许多道德就能照亮整个世界。一分道德好像星星之火,许多道德可成燎原之势。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不但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也会很快乐。
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品德的形成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1激发、引导道德认识
首先,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激发作用。它促使一个人积极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并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甚至是构成道德信念必不可少的因素。其次,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引导作用。个体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之前总带有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促使个体乐于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而拒绝另一些道德概念或准则,或者乐于接受某人的教育,而不愿接受另一人的教育。这就是道德情感的引导作用。
2调节、控制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是通过情感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实现的。情感通过信号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一个人可以通过他人的情绪、情感表现,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求,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情绪,情感反应,并推动自己采取相应的道德行动。[1]
3评价作用
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
4。信号作用
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就会积极地影响其道德选择。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也就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变那种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强健康的、正当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诉诸个人理智,诉诸个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个人在实践中经受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
道德情感 - 培养
道德情感是可以培养的,培养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1以理育情
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道德情感则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道德认识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只有对某一道德规范认识深刻,对某一类道德概念掌握牢固,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丰富的心向往之的道德情感,这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许多论理性道德情感的产生往往是以一定的道德理论为基础的。反之,如果缺乏对某些道德现象、道德原理的深刻认识,缺乏对某一类道德概念的深刻领会也就不可能产生深厚丰富的情感。比如一个对祖国的过去,现状了解甚微、缺乏常识的人,就不可能产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知识,提高道德认识水平是促使道行情感不断升华的一条重要途径。
2以情育情
情感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其他人,使其具有同样的情感,并与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爱又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来源。学生取得进步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和表扬,遇到困难时能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前苏联教育家马长连柯曾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愁的神色,抑郁的面容,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身上表现出来”。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必须自己具有这种情感,要学生激动,首先就要教师感动。真情才能换取真情。
3以境育情
情感不仅具有感染性,而且具有情境性,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道德情感也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道德情境是诱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
4以行育情
道德行为及行为效果对道德情感具有检验,调节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应该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活动。用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培养和巩固道德情感。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行为上尊敬父母、师长,待人有礼貌,关心和帮助他人,从事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这些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有助地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
职业道德情感是人的职业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它渗透在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行为之中,深刻影响职业能力的发挥。职业道德情感是职业态度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职业道德情感培育是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情感培育,以此促进职业人才能力的全面提高。职业道德情感培育的内容以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为代表创立的情感智力学说,是上世纪末产生的重要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机构以此来培训员工,使员工在敬业、爱业和促进工作绩
根据表现形式区分。道德情感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的三种形式怎么区分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道德意识的一个内容。
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存在和道德认识的主观态度。
道德情感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具有3种作用:评价作用、调节作用、信号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