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头脑不归你管。弗洛伊德在细节上或许有误,但他的一项基本观念已获证实:许多人类行为、信念及情感都受尚不明确的因素驱使。如果你感到乐观愉快、意气风发的话,看看天气如何。晴朗的日子让人更快乐,也更乐于助人。在口味测试中,你很可能对品尝的第一份样品情有独钟,尽管所有样品其实一模一样。你看到某人或某物的次数越多,你就会越喜欢。对性伴侣的挑选,部分是根据体味。我们的认知存在大量缺陷:我们听几件轶闻趣事,就作出错误的总结;我们误读信息,以支撑自身的偏见;我们轻易就会因为无关的细节而分心或动摇。我们所谓的记忆不过是臆造的故事,每次回忆某事时就重新给自个儿再讲一遍。即使是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也同样如此:如同成千上万人那样,神经科学家卡利姆·纳德尔对于2001年的911事件及造成的创伤,有着饱含深情的鲜明记忆。但身为研究记忆的专家,他深知记忆之不可靠,他对自己记得的一切并不全信。尽管在主观感受上这些回忆清晰而详尽,心理学家却发现,记忆的失实程度出乎意料。
都说“隔辈亲”,这个词用得简直是太对了,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隔辈亲”的例子,很多老人对于自己的孙子孙女格外的宠溺,好吃的先想着他们,就算他们犯错,老人也不忍心去说一些责怪的话,事事都将他们考虑的很周全。
小艾的孩子从出生以后就一直由爷爷奶奶帮忙照看,对于这个宝贝孙女,爷爷奶奶爱的不行,每天都要在朋友圈里晒一晒,给孩子买各种玩具和零食,几乎对于孩子是有求必应。
小艾对于公婆的这种教育非常不赞成,也提醒过几次,但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就会说“孩子就是想要吃的玩的,又不是什么大事。”
孩子的性格非常的娇纵,在小艾面前,一不顺心,就开始使出在爷爷奶奶面前的办法———哭闹,这招对于小艾显然是不管用的。
一直到孩子4岁,小艾去公婆家接孩子的时候,一开门,看见孩子正坐在爷爷的身上“骑大马”,爷爷一边爬着,孩子还用手打着,嘴里喊着“驾,驾”。公婆的年纪不小了,尤其是公公,本来腰就不好,还被孩子这样折腾。看到这样,小艾觉得,孩子被娇惯的太厉害了,就生气的把孩子拉了下来,带回了自己家。
老人们对孩子的宠爱,不仅仅只是小艾这一家,在过去,我们都认为,老人对孩子这么好,可能是为了弥补自己年轻时对孩子没有照顾好的遗憾,于是就有了“隔辈亲”。但是心理学家的一番话,让我们又重新认识了“隔辈亲”的原因。
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中,就指出了这种原因:
阿德勒认为,祖父母过于宠爱孩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自己担心在家庭中不被需要,因此他们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为了让家里人特别是儿童重视自己,所以就会扮演唠叨的批评者,或者是心地善良和蔼的长辈,对于儿童的要求,也从不拒绝。
这样的解释颠覆了以前我们对隔辈亲的认知,让我们重新对于老年人带孩子有了更新的认识。
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就是父母自己带孩子,但是现在很多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外出工作,照顾孩子的责任,还是在老人身上,在决定让老人帮自己带孩子之前,家长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找出相应的策略和解决办法。
1、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老小孩”这个词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他们在老了退休回归家庭之后,非常渴望被需要,另外他们也需要被尊重和有归属感,因此,在带孩子之前,家长可以和老人做出明确的分工。
比如说白天的时候老人管理孩子,而晚上的时间则属于父母,在 情感 上也可以向长辈询问一些问题,并适时地给他们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做的是被认可的。
2、向老人说明自己的立场
其实年轻人带孩子和老人带孩子最大的分歧就是教育方式的不同,家长要想办法让老人知道以前的教育方法,可能不适合现在的孩子因此,在教育上要采取新式教育,而不是墨守成规,如果老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那么他们希望孩子将来有好的发展,就会进行改变。
3、共同制定 育儿 方案
在 育儿 方案的制定上,可以让老人参与进来,一起制定孩子的 育儿 方案,做好约定,老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也更能主动遵守。
我觉得老人也不是不讲理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只要和老人沟通好,老人都是可以理解的。
最近这几年,“财富自由”这个闪闪发光的词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内心太渴望了。看到有关财富自由的话题就赶快竖起耳朵听,恐怕漏掉一次财富自由的机会。结果是课程没有少买,书也买了不少,依然看不到财富自由的曙光。结果把“奋斗”目标慢慢转化为焦虑,焦虑变得唯恐错过,缺乏专注的注意力,跌入做不成事的怪圈。
静下心来看书,发现自己不但误解了奋斗,更误解了财富自由。吴伯凡在《伯凡日知录》中说到——普通人说的奋斗其实是挣扎。奋斗是有目标,有方法,每天都走进一点点;而挣扎则是有目标、无方法,自然也是无结果的努力。挣扎也特别容易给恐慌和怨怼留下空间,从而产生焦虑,其特点是局部、节点的方向感汇聚成整体的混沌,众多的矢量之和趋近于零。
当我们坠入挣扎状态时,因为我们知道事不宜迟,知道不努力的后果,所以我们选择了快速、直接、看上去有用的应对方式,既节省时间又不用费脑子,最重要的是,这种让自己觉得自己在努力的状态,多多少少地缓解了我们的焦虑和恐慌。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这就是我这几年的真实写照。其根深蒂固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真正了解什么是财富自由。
以前的想法就是很简单,当我拥有好多好多的钱,就是财富自由了。看到一个同事买**中奖20万,心中痒痒的,觉得一年要是中个几次就不用上班了,就跟着买一段时间**,发现用这种方法成为有好多好多钱的人太难了。看到别人随便弄个公众号,发表文章,然后开网课、训练营挣钱。就加入训练营想着学习后,自己也能做一个,最终成为了他人变现的基石。
如果脑子里的一个概念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正确的定义,那么我们必然没办法准确、正确地继续思考下去。进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因为定义不准确,所以思考范围模糊,选择依据缺失,进而行动错误……进而影响整个生活。李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专栏明确给出财富自由的概念: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
有了这个概念,我看到的不是自己拥有什么,而是自己想要什么!像林语堂所说的幸福无非是睡自己的床、吃父母做的菜,听爱人讲故事、陪孩子玩游戏。一天想要过得爽快,只需要睡得着、吃的香、拉的快,其他的都是外在的东西。
不过很多人很多人都意*到——我要有钱了,我就……有种观点与其说想要过财富自由的生活,不如说是患上了彼得潘综合征。
要想理解什么是彼得潘综合征,先要区分自由与自在两个概念。虽说我们经常把“自由自在”两个词连在一起说。在吴伯凡老师看来,自由与自在很不一样。
在子宫、母体、伊甸园的状态下,是“自在”:你独自占有一个空间,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选择,你只是一个附庸,一个微不足道的终端,一切的事务都全权委托给那个母体了。
什么东西都由不得你自己,这不是自由的吗?不是。“自在”是你自己在那儿,甚至你连自己都没有,就像我们的某个器官,它显然不会有它的自我意识。
那自由是什么呢?自由就是什么都要由你自己来干,你自己来认知,你自己做选择、做决策、做判断,而且你要承担这个选择和判断的后果,这才是自由。自由说起来好听,但实际上自由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当你的自我建立起来的时候,你要承担种种责任。
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对这种欲望和情绪需求——在真实世界不愿意承担自由带来的痛苦,渴望回归到母体的现象,叫着:逃避自由。比如有些人想着挣许多钱,然后找个世外桃源,再也不干哪些烦人的事,看看白云蓝天,喝点淡茶小酒,读读书听听音乐,偶尔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难道不就是想回归母体,逃避自由,这样的症状就是彼得潘综合征。
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小男孩,他一直希望自己生活在Neverland,一个不存在的,或者跟真实世界说“不”的那么一块土地上,在那里,他获得了某种自在。
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少的“妈宝男”,就是典型的例子。许多人追求的财富自由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妈宝男。拒绝接受这个真实的世界,想找一个没有饥饿、寒冷,无比舒适的世界,害怕真实世界的种种挑战。
看到这里,你心里可能会疑问,什么是真实世界的样子呢?不管是现代还是以前,不管西方还是东方,都有一些作品被我们看到的东西到底是真还是假这样的问题所纠缠。比如《红楼梦》《盗梦空间》“庄周梦蝶”……当我们身处一个场景,肯定要奋斗,要判断,做出改变,但是你不要忘记一个前提:你现在的身体,到底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当中呢?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而你们也不知道,但是你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说的其实是一个梦的隐喻:虽然我的身体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这就是你的认知比别人高一个维度的标志。所以能清醒地认知到你在哪里,能做什么很重要。
我们经常说“奋斗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扶手电梯里”:如果扶手电梯是往下走的,你的奋斗会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你应该选择一个向上走的扶手电梯。如果你不分青红皂白说要奋斗,随便就踏上一个扶手电梯,那可能会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事情。你抢到的可能是泰坦尼克号上的头等舱。
梁宁《产品思维30讲》提供的答案,我觉得非常好。
假设有一对双胞胎,在2010年一起大学毕业,一个加入腾讯,一个进入报社。
7年之后,去腾讯的那位已经是年薪百万,而且满街都是挖他的猎头。投资人也在挖他,只要出来创业就给钱。去报社的那位,因为报社沉沦了,他曾经寄托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有了,他的人生可能一切都需要重来。
这里不是说双胞胎的素质或者能力有多大差异,也不是说他们分别跟随的领导的能力或者个人操守有问题。核心问题是这两个单位所附着的经济体,一个在快速崛起,一个在快速崩溃。这就是梁宁老师给我们谈的“点、线、面、体”概念。
所以,普通人和富人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人勤恳努力、斤斤计较,他在意的是每一个当下的点,而任何一个点都不会产生过多的收益。
如果要成为中产,至少要获得一次线性周期的收益。 比如持有腾讯股票10年,什么都不用干,10万变1000万。
那么成为富人呢?就是一个点,要借助线、面和体的崛起。
做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爱自己的家庭,对身边的人好。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努力爱上自己的工作,让老板付钱让自己快乐。最好的学习场所就是生活,而不是网络、阅读或吹牛。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工作、生活中,不介意干的多,也不介意短期没有回报。试着在生活和工作中撒下一些种子,种下一些树苗,哪怕要很久才开花结果。像园丁一样,享受劳作、期待和时间的收获。最后,发现所在的城市的秘密,美好的那一面,价值被低估的那一面,好玩儿的那一面。享受它,也试着能够做点儿什么,或者能发现点儿什么套利空间。
现在的人越来越容易愤怒,像爆竹一样一点就着, 我们很生气却又觉得自己不应该生气。
从小到大,我们所受到的教育都认为发怒是不好的,我们也知道发怒会带来巨大的破坏。这种强烈而复杂的情感常常使人感到困惑。
想想上一次你发怒的时候,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当时为什么会发怒?
你的回答可能是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某些人或某些东西“待你不公”了。姑且不论你的感觉正确与否,你发怒的原因是感觉到什么东西出错了;而这种对或错的道义感,恰恰证明了你对公平和正义还有些许关心。
所以,愤怒本身没有罪,它是人性的一面。人有发怒的能力,恰恰证明了人是尊贵的,而不是低下的。 我们应该为自己会发怒而心存感激,人若不会发怒了,他的道义感也就丧失了。这世界如果没有了道义感,那将变成一个多么可怕的地方。
因此,愤怒是有益处的。 它的存在,是为了使我们在遇到冤屈和不公平时,能够采取建设性的行动去矫正错误。
有一个组织的诞生就是出于愤怒。1980年,在美国加州,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被一个醉汉开车从身上碾过去,当场死亡,她的母亲凯迪悲痛万分;然而,更令她伤痛、惊愕,最终变成愤怒的是,法官只给了那位屡次酒驾的司机一个很轻的处罚,草草了事。
不久,凯迪就和其他一些义愤填膺的母亲一起成立了“反酒后驾驶母亲联盟”。正是经历不公正而引起的愤怒,才促使这些愤怒的母亲成立了这个全国性的组织,并且这个组织后来不断发展壮大,建立了400多个分支机构。
最开始,这些母亲们采用轮流去法庭听审的策略。只要有人因受“酒后驾驶”的指控而受审时,她们就会出现在法庭上,盯着法官、律师和肇事者的眼睛。她们的出现,使法官在把驾照归还给肇事者之前,不得不再三思考。此外,她们还督促通过了更为严厉的酒后驾驶处罚条例。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母亲的愤怒。
愤怒研究者瑞安·马丁说,愤怒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强大而又健康的力量。你的愤怒让你对不公正的情况保持警惕。更重要的是,要将愤怒转化成回击的力量。
但是,我们习惯了忍字头上一把刀,把愤怒生生地压制下去。有很多人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心里积压了多少愤怒;而对于向内压制的愤怒,它是最不容易觉察的。
内压的愤怒有三个典型特性:否认、回避、闷想。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
我没有生气,只是很沮丧。
我没有生气,只是不太高兴。
我没有生气,只是挺失望的。
我没有生气,但是心里有点不服气。
几乎所有这么说的人其实都一样:他们生气了。但向内压抑愤怒的人,往往会先否认他们失衡了。
虽然有些人并不否认,但他们却会选择躲开那些惹自己生气的人或场景,刻意保持距离。他们这样安慰自己:我躲开那家伙,如果实在躲不开也别理他,这样的话,可能慢慢我就不那么生气了。
如果对方有所觉察而问他们:“你怎么啦?”
他们就会回答:“没什么啊,你怎么会这么问呢?”
如果对方进一步追问:“你这两天话这么少,也不理我,也不说你自己的情况。”
他们就会说:“我只是有点累,今天太忙了。”然后迅速离开。
这样的冷漠可能会持续一天,也可能是几年。 “冷战”持续得时间越长,越容易生出怨恨的脓疮。 他们表面上会努力摆出心平气和的样子,但是,他们内心淤积的愤怒最终会在其他方面发作出来,比如,夫妻之间常常出现“耳聋”,当一方请另一方帮忙时,一方好像压根也没听见,对另一方的需求不予理睬。
还有的人会不断回想那个令自己生气的场景,就像重放录像带那样,一遍遍地回到当时的情景。他在那次事件中的心理感受在翻来覆去地重放,他对那个问题的分析也在不断重放。
但问题是,这些只是在他心里不断打转,他既没有去跟那个惹他生气的人理论,也没有找人去倾吐自己的不满。这个过程不断循环,愤怒就会积累,像阴霾那样遮盖了我们的生命。我们受委屈、受委屈、受委屈,一直受着不同人给我们的委屈。在这种压迫下,感情会渐渐枯萎,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变得郁郁寡欢,甚至精神崩溃。
长远来看,内压的愤怒所造成的危害一点也不小,它始于沉默,逐渐形成怨恨,直至仇恨。一旦爆发起来,很可能会演变成暴力。
常常有些事情发生后,街坊邻居总是表示很震惊:“他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人,真不敢相信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他们没有看见的是,那积压在心里的愤怒,是如何在长期闷想中逐渐膨胀,最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们每个人都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生气,但是把愤怒积压在心里,不承认、回避、闷头苦想,都不是对待愤怒的正确反应。被压抑的愤怒,不是向内发作,就是向外爆发,最终造成的危害同样严重。
前面提到,愤怒是因为我觉得别人对我不公正,那我一定是遭受到了不公正,所以我们以为我们的愤怒都是正当的, 但事实上,很多愤怒都是走了样的。
愤怒有两种:正当的和扭曲的。正当的愤怒起因于错误的行为。有人做了有损于我的事情,那么我们的愤怒是有效的。而第二类愤怒, 它的起因往往是因为失望、未满足的欲望、受挫的努力、坏情绪或其他任何与违反道义无关的事情。 只是一些生活中的不顺利触动了我们的敏感之处。
有很多对别人的愤怒都属于“扭曲的愤怒”:别人确实让我很恼火、很失望、很受伤、很难堪。但其实他们的行为并没有错,这类愤怒的起因,并非因为真正错误的行为。
扭曲的愤怒和正当的愤怒之间根本的区别在于: 正当的愤怒是对错误行为的一种反应;扭曲的愤怒是因为你 感觉 到不正当,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错误的行为冒犯了你。
比如,你正沿街走路,忽然看见一个大男孩冲到一个小男孩面前,一把抢走了他的自行车,骑着跑了。小男孩在后面哭着喊:“还我自行车!他抢了我的自行车。”你一下子就来气了,心跳加速,脑子飞转:这摆明着是以大欺小嘛,太不像话了。非得教训一下那个小子。
如果事情正如你所想的,那么你的愤怒就是正当的愤怒。但如果经过进一步调查,你发现:那辆自行车本来就是大男孩的,小男孩看见旁边没人就骑走了,却被大男孩回来时恰好看见,一路追上来要回了自己的自行车。
这时,你对大男孩的愤怒就是扭曲的愤怒,因为他并没有犯错,犯错的是那个小男孩,大男孩只是在纠正这个错误。
扭曲的愤怒基于一种感觉而产生,而正当的愤怒基于实实在在的错误。
如果,我们把自己所感觉到的“错误”都当成是真实的,就会在判断上发生严重的失误。就拿这个例子来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愤怒是正当的,你可能会追上那个大男孩,把他从车上揪下来,把车子还给小男孩。但等后来把事情搞清楚,你才发现自己办了件蠢事。
不管是正当的愤怒,还是扭曲的愤怒,每一次发怒,一定是先发生了什么惹你生气的事;接着产生愤怒的情感。愤怒引起了一些生理的变化,并让我们准备采取相应的行动。
要想理智地对待愤怒,有两个问题必须明确:
第一,那人犯了什么错?是不是真的有什么错误的行为令我们如此愤怒。
第二,我确实已经知道了所有的情况?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的愤怒是多年的内在情感和思维模式的结果。 比如,一个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不仅对自己期望很高,对周围的人亦是如此。若有人没有达到他的期望,他可能就会生气。这种愤怒往往是扭曲的,因为别人其实并没有做错什么。
有着完美主义倾向的麦琪,她的衣橱摆放得很整齐,并且是按着颜色分类摆放。但是他的丈夫杰夫,却似乎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干净整齐。他的衣橱角落里总是被麦琪发现脏衣服,她常常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在麦琪看来,杰夫的不整洁就是犯了错。但如果她肯冷静地想一想,她会发现,实际上,“不够整洁”只是一种性格特征,有成千上万的人同杰夫一样,这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罪恶的事情。如果,麦琪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她会发现引起自己愤怒的原因并不是杰夫做错了什么,而是她自己过分在意整洁。如果她认识到自己的愤怒是扭曲的,那么她的愤怒就好处理了。
如果总是认为自己的愤怒是正当的,别人的做法总是错误的,这样不仅不能处理你的愤怒,反而会激起对方的愤怒。因为他知道是你误会了,你的生气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你一味地坚持自己是对的,只会更激起对方的愤怒,那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人人都会生气,生气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愤怒是为了让人们能够积极地去面对那个伤害了我们的人或事。
正因为如此,不应该将怒气含在心里。积压在心里的怨恨,同样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倒不如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你的生气是否合情合理,还是和你想得完全不一样呢?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并不了解全部的事实时,那就先把问题搞清楚,然后再做判断,这样你将采取的行动才可能是正确的。
内容整理自《愤怒,爱的另一面》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我看过的第一本真正让我颠覆认知的作品。这本书以一颗小豆豆的视角,讲述了生活中的琐碎和伤痛,但又通过对小豆豆的成长和坚持,传递了关于人性、情感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在读这本书时,我被作者细腻的文字和独特的叙事方式所深深吸引。从小豆豆的角度,我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看到了人性的善恶、情感的温暖和伤痛,看到了生活中的苦难和坎坷。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知,并启发了我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入思考。
作者通过小豆豆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成长和坚持的重要性。小豆豆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一次次地爬起来,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这让我深刻体验到,无论生活多么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坚持和积极的态度,用勇敢和智慧去面对困境,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此外,这本书还通过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入刻画,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小豆豆的成长过程中,他经历了友情的温暖和背叛、爱情的甜蜜和痛苦、亲情的牵挂和失去,这让我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复杂性,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问题,而是需要细细品味和深入思考的深邃课题。
总的来说,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令人惊艳的作品。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的文字,深刻地触动了我对人生、情感和人性的认知。这本书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认知的突破,对生活和情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相信这本书将一直留在我的心房,成为我心灵深处的珍贵收藏。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孤独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一段可以充实和丰富的时间。通过小豆豆的成长历程,我意识到在孤独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思考、创作、沉淀自己,从内心深处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在孤独中寻找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让我懂得了如何用心去体验孤独,让孤独成为我成长和提升的机会。
这本书还通过对小豆豆与其他角色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关系的描写,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情感的重要性。在孤独的时候,与人相伴,与书为友,与情感交流,成为了我度过孤独时光的宝贵方式。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珍贵性,让我更加用心去经营和珍惜与他人的情感纽带。
作为一本突破认知的书籍,《窗边的小豆豆》不仅让我对孤独有了新的认知,也让我对人生、情感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这本书在独特的叙事和细腻的情感刻画中,展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涵养和深厚的情感洞察。它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更是一部引发思考和探索内心世界的佳作。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自己的认知得到了突破,对于孤独、人际关系和情感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我相信,这本书将持续影响着我的生活和情感,让我更加从容地面对孤独,更加真切地与人相处,更加深刻地体验人生的美妙。这是一本我会一直珍藏并推荐给身边人的书籍,它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了我阅读历程中的一颗闪耀之星。
颠覆三观,就是说的对于之前的认识的推翻,一种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认识是错误的,需要改正。
刷新了对世界的认知,是在前面的颠覆基础上,开始了一种新的认识。
比如一个人一直觉得做人应该有底线原则,等碰到一个非常无耻的人,打破了自己觉得一个人应该有的底线原则,就可以这么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