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是我们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不可不提的人物,他的一生十分具有传奇色彩,而我们现在研究近代史,对于张作霖的看法争议还是比较大。如果说评价的话,我们自然不能够从单一的方面进行分析。
从他的比较好的一方面来说,张作霖出身穷苦,因此他并不是靠家族的庇荫来取得后来的位置。他的一生,从一个流浪儿最后做到了地方巡防营的统领,掌握一方的军政大权,就可以看到其政治、军事才能了。而他在治理东三省时,也采取了不少有利于当地发展的措施。例如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对铁路方面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等,另外,他也十分重视文化等方面发展。而后世也将他誉为“乱世枭雄”。
而对于张作霖此人的争议,大概就是后来他与日本的关系这一主要问题上了。甚至会有人将他视为一个卖国贼。张作霖在统治东北时期,日本正想着以我国的东北作为跳板,大肆向中国扩张势力。张作霖自然是无法回避这一问题。而他虽曾多次答应与日本方面合作,但在某些原则性问题和出于民族大义方面,他还是比较慎重的。另一方面,他也曾给东北当地人民带来诸多苦难,因此也会饱受诟病。
孙中山说:“雨亭(张作霖)把东三省治理得很好,不过外有日本掣肘,处境也很难。如果国家统一了,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办多了。”
所以到底如何看待和评价张作霖,还是要看每个人的角度了。
张作霖,辽宁海城人(现归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管辖),
1小时候就常跟他的父亲出入赌场,爱赌博。开始时,他靠卖烧饼赚点钱,可是很快就输光了。
2他的母亲让他改学木匠,他嫌拉锯太累,不爱干。他一度曾流浪街头,沿街乞讨。
3后来流浪到高坎镇(现称盘锦市大洼县西安镇),成了兽医,开了一个兽医桩,以此为生以后,他命运多舛,被人冤枉,遭受痛打,差点送命。经好心人帮助,得以不死。
4中日甲午战争那年从军(20岁),他投到宋庆毅军马玉峎的门下,当了一名骑兵。
5甲午战败,他逃回了辽西。1895年,他21岁时同赵家庙地主赵占元的二女儿赵春桂结婚。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生母。
61900年,张作霖因岳父赵占元的帮助,在赵家庙成立了一个大团,有二十多人,他当上了小头目,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最后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亦民亦匪)
71901年张作霖率众驱走了金寿山,占据了中安堡。他的部众增加了,势力扩大了。但是,金寿山在1901年腊月三十夜半偷袭了张作霖。张作霖携带妻女率众突围,逃到了姜家屯,继而又逃往八角台。在逃往八角台的途中,身怀六甲的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张学良。那是1901年阴历四月十七日,阳历是1901年6月3日。
81902年在八角台招兵买马,扩充队伍,接受点编,成立新民府巡警前路游击马队,张作霖为帮办(副营长),队伍仍驻八角台。
91903年7月,张作霖所部和新民街巡捕队合并为巡防马步游击队,计500人。其中,骑兵2哨,步兵3哨。张作霖为管带(营长),张景惠为帮办(副营长),中哨哨官由张作霖兼任。,张作霖由一个民团武装的头目摇身一变,而成为政府官军的军官了。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依靠这支武装,他便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了。
101904日俄战争爆发,一开始,俄军强大,他就接受俄军的枪械和金钱,帮助俄军。后曾被日军俘虏,差点处死。被释放后,他又同日军签订誓约,“立誓援助日本军”。
111905年日俄战后,他的部队不但没受损失,反而扩编为3个营。在日俄两大帝国主义战争夹缝中生存的张作霖,充分显示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121906年新任盛京将军赵尔巽和新任新民府知府沈金鉴下令,将张作霖的部队由3个营扩编为5个营,张作霖当上了统管5个营的统带(团长)。
13 1908年,徐世昌把剿匪得力的张作霖调到辽宁西北部的通辽、洮南一带,去剿除被沙俄收买的蒙古叛匪。
141909年,徐世昌看到张作霖的兵力不足,便给他扩编,增强他的实力。把5个营扩编为7个营,又将驻扎在洮南的孙烈臣部划归张作霖部。这样张作霖的部队增至3500人,成为东北的一支劲旅。
15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局势混乱,张亲率所辖步骑7个营的全部人马,从洮南出发,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直奔奉天保卫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赵尔巽命张作霖兼任中路巡防营统领,统率15个营的兵马,成为奉省最大的军事力量的首领。
16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1912年,张作霖被任命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17袁死后1916年4月22日,张作霖已经当上了奉天督军兼奉天巡按使,(奉天督军兼省长)掌握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成了边疆大吏。
18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
原型是张作霖的五姨太,寿夫人。
张寿懿(1898-1966年),是张作霖的五夫人,人称寿夫人、五夫人。生有四子: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在张作霖的六位夫人中,惟有张寿懿知名度最高。
在电视剧《少帅》第30集中,日本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后,一直暗中监控着帅府,觉得帅府安静得反常,拍总领事夫人前往帅府探听虚实。
这段就是根据寿夫人的事迹拍摄而成,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寿夫人积极配合东北政要“秘不发丧”的行动。
帅府在寿夫人的主持下,终日闭门谢客,帅府厨房和医生每天照常准备张作霖的饮食和换药,制造了张作霖健在的假象。帅府的平静急坏了急于打探张作霖生死的日本人。
不得已,日本方面派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的夫人以访问寿夫人的名义到帅府打探消息。寿夫人闻报后,急忙梳洗打扮,浓妆艳抹,强忍丧夫之痛,泰然自若地与领事夫人周旋,谈话间未流露出任何悲切的神情。
其从容、沉着的表现骗过了领事夫人,至此,日本人对张作霖未死之事,深信不疑。
寿夫人与东北政要天衣无缝的配合,掩过了日本人的耳目,避免了日本关东军趁机挑起战端的危险,为张学良回奉主持大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寿夫人充分显示了她过人的机智与才华,广为后人传诵。
扩展资料:
寿夫人是黑龙江将军寿山的一个外室王姓女子所生,所以又名王雅君。1917年,寿氏在代表全体毕业生宣读答辞时被张作霖看中,嫁入张家。
寿夫人年轻貌美,精明能干,属于那种智慧型的女子,深得张作霖欢心,在帅府达到专宠的地位。在扩建帅府时,张作霖专门为寿夫人建了一幢中西合璧式的二层青砖小楼,俗称小青楼。
这幢完全青砖结构的小楼,上下两层,雕梁画栋,十分气派。在外地商埠,张作霖也斥巨资为寿夫人建造了豪华府第。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寿夫人移居天津。全国解放前夕,寿夫人赴台定居。在台期间,张学良常去探望孀居的寿夫人,张学良念其为父守节,终不改嫁,每到她寿辰之际,均前往府上行扣首礼,十年如一日。
寿夫人对张作霖始终不渝的情感,获得了晚辈们的崇敬。1966年寿夫人病逝于台湾,终年69岁。
——张寿懿
张作霖(1875年3月-1928年6月),霖乳名老疙瘩,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对了,他很喜欢别人叫他「 ”张大帅”。 张作霖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历史传奇人物。他本是粗通文墨的草莽武夫,生逢乱世,正当中国风云巨变之时乘势而起,一跃成为地位显赫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期间种种曲折的故事和险恶的遭遇,颇堪玩味。 张作霖戎马一生,他招安剿匪、镇压革命、夺取奉天。先是拥护袁世凯帝制,后又支持共和、反对张勋复辟、统一东北、直皖大战、直奉大战、东北自制、郭松龄倒戈、处理内部矛盾、推出张学良等均有大才干。终将星陨落,死于皇姑屯,天命难违,实在可惜! 知恩不忘,尤其是在自己飞黄腾达以后依旧如此,颇为令人称道 本文为你摘录了张大帅早年六则轶事,却足以让当代很多人汗颜! 张作霖早年轶事一 张作霖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一家搬到栾家铺子去住,前街栾景宽家时常周济他们。后来张作霖发迹当了奉天督军后,不忘前情,对栾家子弟特别照顾,栾景宽的儿子栾鹏祥被送进东北讲武学堂读书,并提升为军官。 张作霖早年轶事二 清朝末年,杨景镇在海城县章家铺子私塾教书,常见窗外站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偷偷听他给学生讲书,有时还把窗户纸撕破个洞向里张望。杨先生问:「 ”你是何人?意欲何为?”那孩子毫无畏惧地进来道:「 ”俺叫张作霖,俺愿意念书,家穷,上不起学,因此常来偷听。”杨先生听了说:「 ”俺不收你学费,还给你纸笔,你来上学好了。”就这样,张作霖在杨先生的关怀下,读了一段私塾,他仅有的文化,也是在此打下的基础。 后来张作霖当了陆军第27师师长,感念旧谊,特地请杨老先生到沈阳来,在家中成立私塾馆,学生有张学良、张学铭、张学成(张作霖的侄子)、张冠英(张学良的大姐)、赵兴德(张学良的表兄)。 张作霖早年轶事三 张作霖青年时代流浪在辽宁营口县大高坎镇上,生活无着。镇内大街路南有一大客店,店内大厨房掌勺的常雨农一只眼,人极忠厚,看他可怜,常拿些剩饭菜给他吃。 张作霖后来做了督军后,特地到大高坎镇来找常雨农,将大客店和对门的当铺一并收买下来,要常做经理。又叫常的儿子常九德到沈阳给他管内账。常九德年少不更事,不能称职,改做副官,另命俺接管内账房。 在大高坎镇附近滚子泡村孙老太太也时常接济他,他把孙老太太的儿子孙汝常也接到沈阳安排工作,后来张作霖听人说起漂母饭韩信的故事,感慨地说:「 ”孙老太太就是俺的漂母”。 张作霖早年轶事四 张作霖投身绿林时期,带领29名弟兄要进新民县境内大镇姜家屯。当时附近最有势力的匪首洪福臣、陈二谷瘪子,阻止他不让进去。因为姜家屯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姜家屯永德当铺的掌柜钟恩设法把张作霖等接进镇,恰巧遇见马贩子由蒙古运来大批好马,他们劫夺了50多匹,由步行换成骑兵,在这里扎下了根据地,从此驰骋在辽西大平原上,一帆风顺,扶摇直上。 张作霖后来当上奉天督军后认为姜家屯是他的发祥地,钟恩是他的大恩人,在姜家屯买了大片土地,设立三畲当,请钟恩当总经理。以后将大高坎的三畲当、郑家屯的庆畲祥粮栈、沈阳的三畲粮栈,联合到一起,由钟恩管理。每到春节期间,钟恩到沈阳给张作霖拜年时,张作霖总是叫小六子们给钟恩行跪拜礼表示亲敬,张作霖也称呼钟恩为三哥。 张作霖早年轶事五 张作霖受清政府招安以后,在驻扎了很长时间,私招不少军队,军需不够,每每向商会借用,欠债很多。张作霖部离开新民之际,商会会长姜雨田在大街上拦住他的马头,扯住缰绳向他讨债,张作霖软硬兼施才得脱身。 张作霖后来当上奉天督军,奉票受日本操纵破坏,市面紊乱,兴业银行遭到挤兑,银行经理也暗中投机倒把。张作霖为了维持金融,把经理抓来枪毙了,还关起一些投机商人。 为处理此事,张作霖煞费苦心,这时张作霖想起了当年拦马讨债的姜雨田,他把姜雨田从新民请到沈阳,叫他接任经理,说:「 ”你大胆干,俺给你做主,不要害怕,你把在新民大街上拦俺马缰绳的勇气拿出来,后来他一直重用姜雨田做他私人银行(边业银行)的总理。 这些轶事,虽然只是一些老人的口述回忆,但通过这些事足以证明张作霖对人知恩不忘,尤其是在自己飞黄腾达以后依旧如此,颇为令人称道! 张作霖早年轶事六 1918年,德国战败,欲将克虏伯等各兵工厂机器拆卸出售,委托荷兰人在上海登报标卖。张作霖见报即派兵工厂厂长韩麟春,前去购买。谁知韩被诱进赌场,将资金全部输光。韩给张写信,说自己欲跳黄浦江自杀。张见此信后,大骂道:「 ”妈拉巴子的,孬种!输了就输了嘛,要寻短见!”立即找军需处长来,吩咐说:「 ”给上海买机器的人汇一百万元去,注明我指示的,一半捞本,一半买机器,买好就回来,莫再耽误了。”二人收到汇款,重上赌场,最后赢了四倍于本钱的钱。二人全部用来买了机器,沈阳兵工厂成了「 ”中国的克虏伯”。 特别分享:老张其实很风趣 有一天,张作霖外出遛早,刚走到一个拐弯处,突然传来一声吆喝:「 ”卖包子啦!”张大帅吓了一跳,不禁暴怒:「 ”给我抓起来,毙掉!”张大帅亲自执法,砰!朝天开了一枪,小贩吓得几欲瘫掉。大帅很得意:「 ”你吓我一跳,我也吓你一跳。”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中国历史上的这一对奇葩的父子,父亲是当是的东北的被称为‘东北王’张作霖,儿子是张学良。这对父子的奇葩人生。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8773912b31bb0512122a0e03d7adab44bede0f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在民国的的时候,那时候吸大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那时候的这对父子就都在吸。是不是非常的震惊!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812c8fcc3cec3fd67f7b7bddd88d43f8694272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刚开始的时候张作霖也是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后来不断自己的努力和自己身上那一股匪气,成功笼络了一批人们成功成为了当时那个时候的一代枭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812c8fcc3cec3fd67cab7bddd88d43f86942705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张学良是在打仗的时候生下的,差点在战争的时候夭折,后来经过医护人员的抢救才把张学良给救了回来。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f510fb30f2442a761c7ed6dda43ad4bd013022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因为来之不易,老张对自己这个儿子也非常的溺爱,在20岁的时候就然他当上了团长,张学良对当兵打仗好像也有天赋似的,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给他父亲挣了气。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4fae6cd7b899e51ba7a2adc49a7d933c9950d05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这么好的一个儿子在吸大烟这件事上,张作霖认为只要不伤害自己的身体就可以,对自己的儿子是非常的溺爱的。
张学良,字汉卿,国民革命军 将领, 奉系军阀 首领 张作霖 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张学良,这是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他除了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功绩,和被蒋介石监禁了半生的命运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家事了。
这位“民国四公子”之一的美男子晚年,曾在其妻子于凤至墓前写下“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以概括自己的风流一生。不过真要说到爱女人,张学良虽然情场风流,但他终身却只有两个女人,而且他终身奉行“一夫一妻”的原则。
张学良的这两个女人,一个叫于凤至,一个叫赵一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张学良对于与于凤至的这段感情,他一开始其实是不乐意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他父亲为他订下的娃娃亲,结婚之前他们甚至连见都没见过。
对于这段感情,张学良在晚年时曾回忆说:“如果不是因为两阕词,这门亲事,我是说什么都不会老老实实答应的。”
于凤至,1897年5月出生于 奉天怀德 (今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富商之家,自小接受良好教育。其5岁入私塾,1913年便考入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1914年, 她与张学良订婚。彼时,于凤至17岁,张学良14岁。
其实,于凤至无论是家庭出身,还是教育背景,她都不是少年张学良想象中的村妮,更不是当时普遍的那种大字不识的“小脚”女子。且相比于张学良对于该婚姻的态度,于凤至表现得更为不满,当张学良带着厚重的聘礼奉命上门求亲时,她居然向父亲提出了退婚的请求,且还在聘礼上写下了一首五言诗: 古来秦晋事,门第头一桩,礼重价连城,难动民女心 。
于凤至这一手清秀中透出刚劲,潇洒中蕴含着俊逸的毛笔小楷,让张学良颇为震惊。张学良从来都以一手好字自诩,如今看到于凤至的诗,张学良在自愧不如之余,更惊诧于于凤至的文采和她不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品。
也是为了向于凤至表现自己,张学良写下了一首《临江仙》:“ 古城相亲结奇缘,秋波一转消魂。千花百卉不是春,厌绝粉黛群,无意觅佳人。芳幽兰独一枝,见面方知是真。平生难得一知音,愿从今日始,与妹结秦晋 。”
对于张学良的这首词,于凤至又毫不犹豫地和了一首《临江仙》:“ 古城亲赴为联姻,难怪满腹惊魂。千枝百朵处处春,单元怎成群,目中无丽人。山盟海誓心轻许,谁知此言伪真?门第悬殊难知音。劝君休孟浪,三思订秦晋 。”
看到于凤至又对了一首词,这个在张学良心中,曾被他认作是村妮的女人一下子变成了女才子。更让张学良没想到的是,于凤至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连长相也非一般人可比。
关于于凤至的样貌,清宣统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曾这么形容:长得很美,如雨后清荷。如此,也可以看出于凤至的相貌清秀,让人一见之下难以忘怀。比如张学良第一次见到于凤至时,就真的挪不动步了,那时他心中的于凤至已经不仅是女才子,而是一位女神了。
后来,在张学良真正娶到了于凤至之后,他心中再也没有了当初对她的蔑视,两人恩爱美满,奉天街头经常能看到两人十指相扣、春风满面的样子。于凤至曾先后为张学良生了三子一女。对于夫妻之道,于凤至曾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夫妻之间的关系犹如弓与箭,夫如箭, 妻如弓,如果弓坏了,箭就无法射出去。 ”
虽说如此,但对于张学良来说,家中已有娇妻并不等于不能出去风流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张学良无论在外面怎么“玩”,都没有影响到于凤至的地位,他对这位亦妻亦姊的女子不仅爱慕,而且信赖。
在于凤至心目中,张学良也是她的挚爱,自从她答应嫁给张少帅的那一刻起,她就认为自己应该与少帅相守终老。但是,他们遭逢乱世,又身处权力巅峰,命运注定他们的一生不会风平浪静。
1928年,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被炸于沈阳皇姑屯。这一事件发生后,张学良第一次看到了于凤至果敢的那一面。
当时,于凤至与张作霖的众位夫人留在奉天大帅府。为了掩盖张作霖在爆炸中身亡的事实,骗过日本人,于凤至与当时掌家的五夫人张寿懿给日本领事夫人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双簧,生生把张作霖的死讯隐瞒了半个月之久,直到张学良偷偷返回大帅府,顺利接掌东北军帅印。
至此,张学良和于凤至的感情依然极好,但是他们婚姻的前景,却坎坷艰难。这对俊男美女即将要面对的,竟然是永远的分离。
“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被蒋介石监禁。当时,于凤至正陪伴孩子们在欧洲求学,闻讯后,于凤至在转移子女后马上赶回了国内,陪着张学良共同度过被监禁的日子。
在监禁中,于凤至每天都面对着自由无望的张学良,看着一个本应在战场上拼杀的英雄,日日落寞地被关在小屋里。此时的于凤至,内心也受着痛苦的煎熬,终于她患上了乳腺癌。
1940年,于凤至在宋美龄的安排下,得以前往美国治疗。临行前,她依依不舍地跟丈夫道了别。但令她和张学良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一去,竟成了永别。
在美国,于凤至经过与病魔的抗争后,她终于顽强地挺了过来。此后,她为了生计和孩子们在美国读书,曾先后在纷繁复杂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弄潮,且凭着家传的生意头脑和自己深厚的文化功底,成功成为了一名金融女强人。
发迹后,于凤至曾先后在著名的好莱坞贝弗利山上购买了两套豪宅,一套自己居住,另一套则留待张学良获得自由赴美与她团聚时居住。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于凤至仍在为张学良的自由而奔走,她不断利用美国 社会 舆论及政府的力量,希望可以通过它们向当时的蒋介石政府施压,恢复张学良的人生自由。然而,终归是无用功。
于凤至的一生,只爱了一个男人,这是她最大的幸福。直至她93岁高龄即将辞世时,她仍然苦苦等待,甚至在自己的墓穴旁,特意为夫君保留了一个空墓穴,虚位以待。可到最后,于凤至也没有等到张学良的回归,她与张学良一生的情,最终也仅仅可待成追忆了。
紧接着,笔者再介绍一下赵四**——赵一荻。
张学良与赵四**的故事,也算是家喻户晓。一直以来,对于他们这段感情,坊间的态度基本分为两派:一派是“于凤至派”,他们对赵四**颇多指责,认为她破坏了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婚姻;另一派则是“纯真爱情派”,一切是非皆不论,只论美好的爱情,甚至还给这段感情找了一个模板——王子与灰姑娘。
其实,感情这个事情本来就没有是非可论。若要说是追求纯美的爱情,就是追求纯美的爱情;若要说是伤风败俗、破坏他们家庭,无非就是换了一个说话的立场而已。不过在这段感情中,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张学良却始终遵守着一个准则——不纳妾。而这,也让张学良少了一个“薄情郎”的坏名声。
赵一荻, 1912年5月28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因在姐妹中排行第四,而被称 赵四**。
细看起来,赵一荻不算漂亮的那一类,顶多也就是中上等,但她身材好,爱打扮也特别会打扮,再加上她喜爱运动,嗜好读书,所以内外兼修,使她具有与一般人完全不同的高雅气质。正因为如此,她曾经成为了天津《北洋画报》的封面女郎。
1927年,赵一荻16岁了,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就是这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华是最喜欢玩的,当时天津的社交场合对她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
出入社交场,赵一荻便听说了张学良,在知道“少帅”的传奇事迹之后,她特别想见识见识这是怎么一个风华绝代的美男子。这一好奇不打紧,竟拉开了一个为世人传说了半个多世纪的动人爱情故事的序幕。而赵一荻这一生的荣耀、艰辛、相随相守也就此奠定了。
第一次与张学良见面之时,正值豆蔻年华的赵一荻不施粉黛,与舞场中其他妖艳女子相比,她显得格外超凡脱俗,虽然偏坐在大厅一隅,却一下子抓住了张学良的眼球,而赵一荻也好似真的等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王子。两人匆匆一聚便已一见钟情。
此时,张学良正驻防天津,大帅张作霖也紧握着国家权柄,张家满门都荣耀至极。但未来却是谁也无法预料的,这种初尝禁果的快乐,也随着之后皇姑屯的一颗炸弹而葬送了。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返回奉天。赵一荻的父亲深知女儿与张学良的感情,为了不让女儿越陷越深,于是匆忙为女儿订了婚,让她断了嫁入张家的想法。本来,这段感情原本是可以就此画下句号了,毕竟此时的赵一荻心性还没有成熟,那种像火花一样一闪而过的 情感 未必能够在她心里留下深刻的灼痕。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返回奉天的张学良却突然病倒了。赵一荻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心中那团小火苗重新又燃烧了起来,为了那个心中的“王子”,赵一荻不惜放弃家里花团锦簇的生活,不惜放弃明媒正娶的尊贵,甚至连一个女孩子最该保留的那点儿矜持都不要了。就这样,赵一荻“私奔” 。而私奔的结果,就是赵家从此再也没有了这个女儿。
一个女孩子,抛家舍业地追随自己心爱的男人,这在于凤至眼里,既可怜又无奈。于是,于凤至收留了这个曾跪在她面前苦苦哀求的女人;而张学良对于赵一荻的突然到来,也始料未及。
张学良在思忖再三后,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对赵一荻说:“如果你愿意跟着我,我不会赶你走,但也不会纳妾,即便是将来两人生子了,这种情况也不会改变。”赵一荻欣然同意。
而后,张学良为赵一荻专门辟出了一处独立而安静的住所,就位于大帅府左近。从此,张学良出入时,身边有了两位女子长随左右,一位是他的夫人于凤至,另一位走在稍后的,就是少帅新“请”的“私人秘书”赵一荻。
赵一荻被张府接纳后,她的生活又重归于平静,夫人于凤至是个识大体的女人,她从为难赵一荻。也是在这样的坏境下,赵一荻很快便为张学良诞下一子,取名为张闾琳。但这样的生活在那个时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难得几年的平静后,日寇便侵入了中国。
之后,张学良与杨虎城在发动“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囚禁。在张学良被囚禁的那段时间里,于凤至与赵一荻也成了蒋介石获准陪同张学良的唯二人选,但毕竟当时赵一荻所生的儿子张闾琳年幼,需要母亲照顾,所以在张学良最初被囚禁的三年中,赵一荻并没有陪同在张学良身边。她先带着儿子居住在上海的公馆,上海沦陷后,她又被迫转往香港定居。
我想,如果不是张学良重获自由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如果不是于凤至突发乳腺癌,后来可能也就不会有“赵四**与张学良”的故事了。但造化就是这样弄人,赵一荻像被上天择定的人选一样,成为了张学良的患难知己。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赵一荻取代了于凤至,始终伴随在张学良身边。
在被囚的生涯中,张学良早已失去了往日少帅的风采,只能与赵一荻相依为命。张学良把一切希望和欢乐都寄托在了赵一荻的身上,而赵一荻也尽全力给张学良以安慰和照料。当时见过赵一荻的国民党人都说 ,**经常身着蓝衣,脚蹬布鞋,几乎洗尽铅华,终日陪伴在张学良身边,令人感动。
对于赵一荻来说,她与张学良的这段艰难历程,确实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但到最后,无论是她与张学良终于得到于凤至大度的祝福结成连理,还是后来她与张学良终于获准恢复自由并在夏威夷定居,对于她赵一荻来说,都归于平淡了。唯一真切的,或许就是那份从始至终的真爱。
2000年,赵一荻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其去世前,她曾特意遗言后人,要在她的墓碑上刻上《圣经》中的诗句:“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亦必复活。”
这,或许就是赵一荻对自己荣辱坎坷一生的感悟和总结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