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乐七首其四全文(原文):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赏析
《楚辞·招隐士》有言:“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正是以芳草召唤隐士归山。《旧唐书·隐逸传》记高宗问隐士潘师正:“‘山中有何所须?’对曰:‘所须松树、清泉,山中不乏。’”“萋萋芳草”、“落落长松”正是隐士所慕,春天有芳草,夏天有长松,这是多么惬意。上面写自然环境,下面写人事环境了。“牛羊自归村巷”,这就是“日之兮兮,羊牛下来”。妙在“自归”,而不是“牧童驱犊返”(王绩《野望》),牛羊的驯狎格外显出村巷的和平、宁静,后来陆游在一首田园诗中写道“桑竹成阴不见门,牛羊分路各归村”,其意境可能从此诗中借鉴。牛羊衬托下面的童稚。“衣冠”,做官人穿戴的衣帽,这里代指“官人”。写小孩不认识做官的人,表现出这里的静僻、人民的纯朴,真象桃花源中人那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又象上古那首古歌所歌咏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足见这里人们的生活是十分自由自在的。这里的“衣冠”还可能是自指。诗人隐居于此,但身份还是官人,而孩子们并不知他是官人,或者根本不在乎他是否官人。这朴野的乡间不需要繁文缛礼,不需要人事应酬,这在外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5月18――25日,我们绘本阅读课题组在这盛夏的五月,带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步入亲情篇,轻轻地打开本学期所研读的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作者是山姆·麦克布雷尼。该书充溢着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绘本里有一只像孩子的小兔子和一只像爸爸的大兔子。小兔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样爱比较。绘本情节在小兔子充满智慧与天真的想象中慢慢开启。
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长耳朵不放。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喔,这我可猜不出来。”“这么多。”小兔子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大兔子的手臂要长的多,“我爱你有这么多。”
“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兔子说。
小兔子又是倒立,又是跳,但他总是比不过大兔子。
小兔子困了,他看着天空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说完,他就闭上了眼睛。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在叶子铺成的床上,地下头来,亲亲他,对他说“晚安”。然后,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微笑着轻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
这是一个表达爱的温馨故事。
“猜猜我有多爱你?”“喔,这我可猜不出来。”······其实,这不过是临睡前一对母子(或父子)最平常不过的对话了,但童心未泯的作者却借一大一小两只兔子之口,把生命中那种最原始的母子之情浓缩在短短的一段对话里了!当小兔子拼命往两边张开双臂,说“我爱你有这么多”时我们不禁哑然失笑:爱,还可以这样来衡量吗?可对于一个孩童来说,这样的比喻可能是再直接不过的了。接龙游戏似的比喻一个接着一个,天真、智慧、让人发噱,却又是那么温情感人。小兔子不管怎么比,他的爱永远也比不过妈妈来得多、来得高、来得远,最后,他终于在一片浓浓的母爱包裹之下睡去了。不过,作者在结尾又添上了一句话,可谓是神来之笔:“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这个天上挂着一弯月牙的晚上,小兔子一定睡得很甜,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更爱他。
一个这样简单的故事,却表达了人类最复杂、也是最伟大的一种情感。
与作者那充满了童稚的文字相得益彰的,是安妮塔捷朗那天然质朴的水彩画。
她的画没有喧宾夺主,而是恬淡地这般恰到好处。她没有使用浓墨重彩,而是特意小心翼翼地挑选了三种近乎苔藓色调的颜色:土色画兔子、树叶和栅栏,淡橄榄绿色画草和树叶,暗蓝色画天。我想,这也正是世界级画家的过人之处,因为她知道这已经是一个爱意绵长的故事了,这样做,恰到好处地冲淡了故事的甜腻。
再看她笔下的两只兔子。
一大一小两只兔子,也是画得相当拙朴,少许土色加上一个钢笔墨线勾画出的轮廓,就是他们的全部了。看得出,画家是在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他似乎更希望读者走进两只兔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在他们迷人的外形上流连忘返。应该说,她的目地是达到了,她画活了两只母子情深的兔子。画中的兔子富于表现力,惹人爱怜,越看越让人喜欢。
与作者的文字一样,安妮塔捷朗的画里也时不时地透露出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俏皮。你看,当大兔子伸开双臂说“我爱你这么多”、当大兔子举了胳膊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时,大兔子与小兔子简直是不成比例了,小兔子那么矮,而大兔子顶天立地,看上去就宛如一个高耸入云的巨人。这种夸张而又悬殊的比列,或与在孩童的眼中看去并不那么怪诞吧?因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能高过母亲了,这种不真实的比列反而让他们有一种安心感。
这是一本世界公认的经典绘本之作。
是的,《猜猜我有多爱你》不止有一个单纯、温馨的故事,粗大的字体和不断反复的叠句,最适合父母和孩子紧紧地依偎在床上,在熄灯之前一遍又一遍的轻声朗读了。还有什么比告诉“我爱你”更能让孩子安心入睡的呢?说到这里,我们又经不住说到安妮塔捷朗的画了,她那柔和的色彩以及大面积的留白和接近单色的背景,都与“睡前故事”这样的样式是吻合,营造出了一种恬静的视觉效果,一点都不刺眼。
还有,当我们欣赏了这个精美的绘本故事时,千万不要漏看了它的扉页,就是翻开封面之后写着书名的那一页。
这本书实际上有两个扉页,第一个是张单页,第二个是一个带版权页的跨页。你注意,在第一张扉页上,作者画了一只小兔子骑在一只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这时的大兔子是静止不动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头都扭了过来,一双黑色似的眼睛望着书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爱在询问:嗨,你准备好了吗?原来他们是在邀请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名叫《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里。
当你翻过这一页,你会看到三幅充满了动感的小图――大兔子背着小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蹿······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里。
于是,我们看到小兔子紧紧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
整个绘本的情感基调,清新自然、活泼淡雅、爱意绵长。她让我们懂得:
一,心中有爱就要表达出来。
二,爱,原来还可以这样表达(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
三,爱,无处不在、无法衡量,因为爱是没有尽头的。
四,父母之爱远远胜于子女之爱。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我国的田园诗以晋末陶潜为开山祖,他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李白这首田园诗,似也有陶诗那种描写琐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风格。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而李诗却着意渲染。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李白作此诗时,正在长安供奉翰林。李白一生中曾两入长安,第一次是在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时;第二次是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时。此诗写于李白二入长安时期。
李白一入长安,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在长安一年,却没人赏识他,没人提携他。饱尝了人情世态的冷暖后,他愤然离开了长安。十年之后的第二次入长安,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回是唐玄宗亲自下诏召他入京的。当时李白正在吴越一带漫游,听到玄宗的诏令,十分高兴,他“仰天大笑出门去”,告别子女,于这一年秋天到了长安。玄宗一见李白天姿英朗,非常高兴,下车步行迎接,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并让他作翰林院待诏。唐玄宗非常赏识李白的才华,似乎玄宗召李白入京,是要请他干一番事业了。事实并非如此。所谓“翰林待诏”,不过是以文学词章而备顾问的侍从,一个皇帝的高级清客而已。不过,初到长安的李白尚没有料到这个,他以为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来了,对各方面颇受优待的日子相当满意。他曾秉笔翰林,为皇帝草拟诏书;他曾陪同皇帝圣驾去华清温泉宫;他曾出入宫廷,为唐玄宗及其宠妃杨玉环写宫中行乐词。
当然,待诏翰林初期的李白,并非真的成了专门奉承别人的庸俗角色,成天周旋于王侯贵族之间的宫廷文人。他原是嗜酒如命的,因而常与长安名士贺知章等人饮酒欢谑,有时竟醉倒在长安街头,被人称为“饮中八仙”;他原是任情适性,喜好大自然的,少不了常常留连于山水之间。另外,待诏翰林的生活也并非一味地春风得意,很快地,就有人借故中伤他,说起他的坏话来了。这些坏话传到李白耳朵里,也使他隐隐感到烦恼。《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一诗,就是诗人待诏翰林初期生活和思想的一个侧面的反映。
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首句“暮从碧山下”,“暮”字挑起了第二句的“山月”和第四句的“苍苍”,“下”字挑起了第二句的“随人归”和第三句的“却顾”,“碧”字又逗出第四句的“翠微”。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无一字虚设。“山月随人归”,把月写得如此脉脉有情。月尚如此,人则可知。第三句“却顾所来径”,写出诗人对终南山的余情。这里虽未正面写山林暮景,却是情中有景。正是旖旎山色,使诗人迷恋不已。第四句又是正面描写。“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处。“苍苍”两字起加倍渲染的作用。“横”有笼罩意。此句描画出暮色苍苍中的山林美景。这四句,用笔简炼而神色俱佳。诗人漫步山径,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于是“相携及田家”,“相携”,显出情谊的密切。“童稚开荆扉”,连孩子们也开柴门来迎客了。进门后,“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得所憩”不仅是赞美山人的庭园居室,也为遇知己而高兴。因而欢言笑谈,美酒共挥。一个“挥”字写出了李白畅怀豪饮的神情。酒醉情浓,放声长歌,直唱到天河群星疏落,籁寂更深。“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句中青松与青天,仍处处绾带上文的一片苍翠。至于河星既稀,月色自淡,这就不在话下了。最后,从美酒共挥,转到“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写出酒后的风味,陶陶然把人世的机巧之心,一扫而空,显得淡泊而恬远。
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是受陶潜诗的影响,然而两者诗风又有不同之处。陶潜的写景,虽未曾无情,却显得平淡恬静,如“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之类,既不染色,而口气又那么温缓舒徐。而李白就着意渲染,“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不仅色彩鲜明,而且神情飞扬,口气中也带有清俊之味。在李白的一些饮酒诗中,豪情狂气喷薄涌泄,溢于纸上,而此诗似已大为掩抑收敛了。“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可是一比起陶诗,意味还是有差别的。陶潜的“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一觞虽自进,杯尽壶自倾”之类,称心而出,信口而道,淡淡然无可无不可的那种意味,就使人觉得李白挥酒长歌仍有一股英气,与陶潜异趣。因而,从李白此诗既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又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风格的不同。两位诗人的风格略有相似,却不完全相同。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也说明了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得更加美丽,奇特 也就是书中所说的“物外之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一部好的**在于对主题深度的表现,这便是**最大的魅力。
—题记
**的开头以主人公的阐述拉开回忆的帷幕,背景画面是随风飘动着的野草,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氛围。长城作为北京标志性的建筑物出现在屏幕当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而今或许已物是人非,只有长城一如既往,画面与独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对比。骆驼队慢悠悠的前进着,直到城墙的出现,背景与情节内容相呼应,有着独特的美学意象构造,就这样逐步地带观众一起进入主人公童年的故事当中。影片通过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向观众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末代老北京社会生活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缩影。用细腻的镜头渗透着深沉的人文主义的思索。
(一)结合**情节审视胡同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惠安馆的主人公秀贞因与进步青年自由恋爱并且未婚先孕被世俗所唾弃,孩子的不知去向,男人的下落不明,从这开始,她的人生在那个时代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悲剧了。左邻右舍把她看作是伤风败俗的疯女人,大家只是八卦着她那心酸的不幸,没有人真正的同情她,只有小英子用平等友好的方式去与她相处,彼此那一抹善意的微笑拉近了她们的距离。机缘巧合之下,英子发现妞儿就是小桂子,使得秀贞与女儿相逢,可事情的发展并非尽如人意,悲剧却是早已做好了铺垫,在这个暴雨之夜,秀贞和妞儿双双被火车轧死,迎接她们的不是光明而是永远的黑暗,死亡无情的结束了她们的人生悲剧。**没有告诉我们思康究竟是死是活,但是秀贞和妞儿的结局,作为一名观众的我觉得是预示着她们一家会在天堂团圆了。结局或许不是最好的结局,但却有种必然的感觉,结局并不令人惊讶,可仍然有种悲伤的情绪萦绕在我心头。
在厚嘴唇小偷这个故事中,小偷问英子觉得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英子迷茫地想到了好人和坏人的界限大概就像海跟天的界限吧,可是她还小,分不清海和天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看似敦厚老实的大哥哥却是干着情理所不容偷窃行为的小偷,究竟生活是怎样的不容易才逼着有良知的人沦落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困境。是那个年代动荡不安的局势和不公平的生存模式让小偷在社会底层看不到正确出路的一丝光明,极度矛盾下还是选择了为了生存而做违心事,于法律角度看待是咎有应得,于人性层面看待却是情有可原。小偷想供他弟弟通过读书成为有出息的人,可是他有没有这个经济能力,这种不符合现实的幻想,像死胡同一样,走不出去。与其说这是小偷的人生悲剧,不如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底层的人想翻身,难如登天。
**中宋妈这个人物,也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她的悲剧来源于她当时的社会、来源于她的家庭。宋妈的丈夫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没有担当。多次以孩子的名义欺骗宋妈,从宋妈手中拿钱。连英子都深深厌恶着宋妈的丈夫,当宋妈得知自己两个孩子一个死掉了一个被送了人伤心欲绝哭泣时,英子会咬牙切齿毫不畏惧地对着宋妈的丈夫说:“恨死你。”英子直接表达的恨是对旧社会中宋妈丈夫这种像毒瘤一样存在的人的一种憎恨,其实也是对那个时代的男女制度不平等的敌视和对宋妈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宋妈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农村妇女的一个缩影,为了生活,只能离开自己的孩子去雇主家当老妈子,用自己辛苦劳动赚取的钱寄回家用在孩子的身上,只愿孩子能生活温饱、平安长大成人。可是现实中充满太多的悲剧。
什么是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面对悲剧的发生,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的普通小人物,充满着无力感,想改变想反抗,却不知如何去改变,如何去反抗,有些人被迫走了歪路,有些人无奈只能选择默默地忍受着。
(二)纯真的英子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张力
如果说透过**的表面看到的本质是黑暗的社会,那么英子的童真便是这黑暗社会中的一抹亮色。她家境情况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未挨过饥饿也从未遭受过父母真正的打骂,那个年代普遍的底层苦难在她身上是看不到踪影的,她不是社会底层的人物,然而她却天真浪漫的可以跟不是同一个阶层的人交朋友,她从未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她整个人是那么的浑金璞玉,令人觉得温暖。
**中与英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妞儿,妞儿出生既被抛弃,养父母待她不好,只一味地逼她吊嗓子把她当作是赚钱的工具,动不动就打骂她。妞儿的这些遭遇对于英子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她们就像是不同世界的人,童年有着太多不一样了。在她们身上可以反应出原生态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塑造的影响有多大。英子自信、活泼、勇敢机智,而妞儿是隐忍的、挣扎的、过分懂事的。假如妞儿从小也呆在亲生父母身边,必然也会被疼爱,可是上天并没有给每个人都有成为小公主的待遇。这就是生活,生活永远有多个折射面,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如此。这让我想到了最近土耳其的一个博主在网络上分享了很多张“和平与战争”题材的拼接图,这些在网络上迅猛火起来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是孩子,有些人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国度中,有些人生活在富裕安稳的国度中,有些人的明天是一个未知数不知会遭受什么样的意外,而有些人未来可期道路充满光明。或许是对比让这个世界更加繁复、更加富有深度,但也让人内心更加说不出滋味,就像网络上评价这组图的一句话:“阳光背后总避免不了阴影,这个世界不缺少痛苦,但有的人,出生就没得选。”
虽然平缓和纯粹是**的主调,可当人看完之后内心却有一种厚重五味杂陈的感慨,明明看见了很多美好的细节,却总是伴随着悲剧的基调。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可以冲淡了沉重的情绪,却无法逃脱成长的轨迹。为什么骆驼要挂着铃铛?为什么要枪毙人?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小偷为什么要偷东西?宋妈的孩子为什么不自己带?在一个个疑问中,将英子的童真和成长中的困惑呈现出来。**有很多次英子眼镜的特写,但每次眼睛所表现的内容都有所不同,有开心、疑惑、好奇、伤心和最后懂事了的眼神,多角度展现了英子小脑袋里的情绪。借着这双眼睛表达着贯穿始终五味杂陈故事的复杂情感。
对于**氛围的渲染,**背景音乐功不可没,起到了调节气氛,增强了感情的表达,达到一种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这重复出现的歌声中,秀贞和妞儿离开了、小偷也离开了、最后英子的父亲因患肺癌,也离开了她,童年结束了,英子一下子变得懂事多了。英子坐在马车上离开的时候,望着小毛驴上的宋妈的背影逐渐模糊直至消失在视线中,英子是不舍的,但是她没有哭也没有闹,而是悄悄地在心中把童年珍藏起来了,不思量、自难忘。
(三)总结
这部**追求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注重深化主题和人物性格特征化,从平凡的老百姓中开掘人生的哲理。平淡而又不失真切的叙述,以孩童和大人的思维差异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程度,展示一个真善美和假恶丑互为正反面并存的复杂社会。就是这样一部看似无奇的描述却蕴藏着以小见大的内涵,吸引着观众从更深的层次引发感触。
**是如此地深入人心,无论是意境的构造还是情节的设置都十分自然真切,独具匠心。由此可见,一部**想要真正打动观众,最重要的是用细节带来整体氛围的真实感。影片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展示出五味杂陈的人和事,在情景交融中演奏了一曲童年温情的悲歌。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为“何遁山人”,“山人”一般指隐士或与世无争的高人。根据题目中的“归蜀”一词可知,何遁山人是要回在蜀地的家。
作为送别诗,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想象手法的使用。送别诗用想象的手法——想象所送之人与自己分别之后的情况——当属常见,但这首诗却与别诗另有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全诗四联八句均为想象之语,没有一句实写两人分别时的情形。此诗全用想象,读来却无重复累赘之感,何也?诗人想象的角度不同使然。
根据诗人想象的角度,这首诗可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后两联为一层。
我们先看前两联。这两联是从何遁山人远在蜀地的孩子(“童稚”)的角度进行想象。
首联“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乃诗人想象何遁山人的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首句“春风入树绿”是写景,描写春风吹过,蜀地的枯树骤然变绿的情形。此句写景,作用有二:一,为全诗奠定明朗、欣悦的感情基调;二,引出下面一句“童稚望柴扉”。“童稚望柴扉”是说何遁山人的孩子站在自家的柴扉之外向父亲归来的方向望去。这个孩子之所以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正是因为春风重归蜀地的景象让他想起在外未归的父亲。
颔联“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紧承首联,想象何遁山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此联,诗人不写孩子望到父亲归来时的反应,只说孩子看到父亲回来了,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极大地想象空间。孩子看到父亲时的欢喜雀跃自不待说,除此之外,他还会做些什么?是赶紧回家将喜讯告诉母亲以及其他家人?还是直接兴冲冲地跑过去迎接父亲?还是先告诉家人,然后和家人一起去迎接父亲?这是诗人故意留下的空白,需读者通过想象去填充。要指出的是,首联和颔联虽然只写了何遁山人的孩子,但透过孩子,我们能看到的是一家人对山人归来的急切盼望和看到山人归来的极度喜悦。
因为颔联已写到“蜀客归”,诗歌后两联就自然转而从何遁山人的角度展开想象,想象其回家之后的情形。
颈联“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想象何遁山人初到家乡的情形。社燕者,春燕也。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有“社燕”之称。何遁山人刚刚返乡,燕子也刚刚归来,两者相见真如老友相逢,其场面当何等亲切、喜悦!“征衣”,旅人之衣。山人到家,下得马来,立即脱下征衣,洗掉征尘,其对漂泊生活当是何等厌恶,到家之后的心情当是何等轻松、愉快!此联一“逢”一“洗”,写尽了山人回乡后的喜悦。
尾联“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想象何遁山人的隐居生活:终日在水边钓鱼,完全摆脱了世俗的琐事杂务,恬淡闲适。此联想象何遁山人的隐居生活,一方面表达了对朋友的良好祝愿,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除想象手法的使用,作为送别诗,这首诗与其它送别诗还有一个极大的不同:全诗丝毫没有送人时的惆怅感伤,甚至没有对朋友的留恋,有的是为朋友归乡而高兴,有的是对其以后生活的良好祝愿,有的是对朋友归乡的羡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