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歌曲的特点就是日渐流行的念白和文案,这点是中国风歌曲所没有的。同时古风歌曲的歌词更注重措辞韵脚,较之中国风更加文雅。古风歌曲,不少歌词化用古人的诗词,最具典型的就是墨村的Finale。目前的古风圈,多数用别人的曲子伴奏来填词,导致一个调子有了无数个版本。而即使是重新写曲子,也会有相似之处。由于很多古风歌曲是由曲子改过来的,所以出现了所谓的古风翻唱。相对中国风来说,古风的编曲中对民族乐器的运用更多,多数旋律悠扬、速度缓慢,基本上属于飘逸类型,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句“羽化而登仙”。
曲调,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但曲调究竟有何不同,很难从言语上说清。这点可以听听许嵩周杰伦等人的中国风,他俩在曲调上都是原创。然后再听听古风歌曲的编曲者,像千草仙,完美仙剑,徒有琴等。相对来说,中国风的调子比古风的快些。
古风歌曲歌词的内容偏向于中国的传统古代文化,用词颇有考究,广义上延伸的范围更大,一般的古风基本上都是民族五声调式。古风歌曲的创作形式,基本上是填词,在别人的编曲(伴奏)基础上再进行歌词创作,之后也出现了一些亚洲音乐的填词作品,特别是中国韵味浓厚的一些日风歌曲。
古风与中国风填词区别在于:
首先,用词。在用词上古风词往往要比中国风词更加精雕细琢,这就有些类似诗词里面的炼字,尤其是对动词的锤炼更为重要,因为古风词是基于古诗词来写作的,动词相对于名词来说要少很多,就一句诗词来说,一个动词运用得好坏可以决定让其千古留名或默默无闻,所以古时就有“推敲”之典故,这也是有的人认为古风词的文学价值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歌词范畴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它是诗词的另一种延续。就歌词的诗词性来看,中国风词多将其直接引用或化用,将其作为整首词的点睛之笔,可以看作是一种延伸,而古风词除了引用和化用之外,更多的是自己的再创作,将其作为一种诗词的创造过程。另外,古风词和诗词一样,注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这就决定在写作时要言之有“物”,即以实际存在的东西来蕴含你要表达的情感,而且略显婉约或暗含寓意,这与中国风词多直接表达略有不同。除此,两者之间还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古风词相比于中国风词较少在词中用到人称代词“我你她”和助词“的”等,究其原因,应该是与诗词的用词习惯和现代的语言习惯有关了。
其次,韵脚使用。中国风词所使用的韵脚暂且称之为同音韵脚,即韵母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字都可以用为韵脚,如i与in、ing,ian与ie、ue等。而古风词则略显不同,它源自诗词,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代语言的影响,除了可以遵循同音韵脚之外,还可以动用古韵脚来写,如u和v,en和in,eng和ing等。当然,如今绝大部分古风词都以同音韵脚为主,古韵脚相对较少,但并非没有,梦饮千樽月《赤壁骊歌》就是主要用u和v写成的。
再次,内容题材。一般来说,古风词和中国风词在内容题材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一种复古或仿古的潮流,但若要细看,还是可以得到些许痕迹。就如上所说,中国风词大多以某一诗词的情感为基点来入手,如施人成《长相思》,或是以某一神话传说、历史事迹、人物遗风等进行的创作,如方文山《兰亭序》,当然还有其他的类别,像是某一极具中国特色的事物或是传统民族文化等,但总的来说,就是对已存在的素材的再创造。但古风除了具有此特点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视之为古风作词的灵魂,那就是它具有自身的独创性,它已经不单单依靠已存在的外物来创作,我们可以写的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自己所构思故事,甚至我们可以秉承一种观点,每一首古风词都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记忆,由此观之,古风作词更像是一种文学创作,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Finale《倾尽天下》,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倾尽天下》已经不能简单理解为歌词了。
来说,中国风词的表达方式较为趋近于现代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太注重对仗等方面,写作方式颇为自由;而古风词较于古代来说也已经没有严格如律诗绝句的格式要求,但还是讲究一些基本的对仗,若简单断句,可以很容易看出基本格式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等。举个例子,古风《倾尽天下》的一句:刀戟声共丝竹沙哑,谁带你看城外厮杀,断句后是:刀戟声/共/丝竹/沙哑 谁带你/看/城外/厮杀;中国风《青花瓷》的一句: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断句后则是: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虽说总体长度一样,但节点不同。就表达方式而言,中国风词较为直白,带有一些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而古风词则更含蓄内敛些,多借助一些特定的意象符号来表达,形象地说,中国风词的表达方式是直线型的,古风词则是曲线型的。举个例子,古风《如梦令》,整篇词里直接写相思之情的句子很少,多暗藏在各种意象中,如“难再寻觅旧年沉水香”“而今春联换下几张”“花月佳期几度叹西厢”等;中国风《花满楼》就较多地直抒情感,如“百花美 没有你的红颜也是罪”“吻露水 那冰凉的感觉是回味”等。就手法来说,中国风词一般虚多于实,而古风词则相反,实多于虚。我所谓的虚实,即词的某一场景是通过内心的情感波动或语言行为来写,还是通过特定的场景构建来写,例如对“离别时”这个场景,虚的可以写成:执手凝噎,两行清泪拭难断;实的则可以写成:长桥雨斜,残柳一叶今又断。更明白一点就是这个场景是由主观意识构成的,还是由特定的客观意象构成的,而且由此就产生了两者表达风格的差异,古风词的风格更有可触性,它的意象构建要更接近人物的生活,仿佛就在身边,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而中国风词就更飘渺些,更具主观色彩,带有点意识流的形态,场景变换快,时空跳跃大。就创作角度而言,中国风词多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来写,在读词时,会有一种你是其中的主角的感觉,而古风则多以局外人或评论人的角度来写,可品评可参与可玩赏。
最后,意象选择,这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意象建构,而人类的认知也是建立在意象之上,人类对客观事物作用,客观事物又会对人类反作用,从而使世界变得复杂多样,这里就不多说了,否则又要扯到头痛的哲学问题上来。古风在作词时的意象选取一般遵循于诗词,有一套特定的系统,即特定意象有特定的含义,如柳表留意,梅表高洁,竹表不屈等等,甚至有些是用的诗经楚辞里的意象来进行创作。而中国风词就要显得更加的开放和自由,除了上述的那套系统之外,它可以运用的意象范围更加广泛,而且由于中国风是世界交流的大前提下所形成的中国风格,音乐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因素,所以它受到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还可以加入许多国外文化元素,王力宏的chinked-out就是代表。而且,古风词对于意象的构建要更为严谨,一般来说它更看重这个意象背后的含义,因为它主要靠意象来反映情感或阐述故事,而中国风词就要稍微宽泛些,意象的使用旨在以此为基底,升华内容,这与上述两者的表达方式有一定关系。
中国风涉足娱乐圈,而古风歌曲只在网络上发展。早在周杰伦之前,娱乐圈就已出现了具有中国风感觉的歌曲,而古风始终只在自己的圈子里发展。
另由古风歌曲衍生出大量小说,如《倾尽天下》。
古风毕竟不能孤芳自赏,固步自封,而我们也不是古人,用传统的诗词文化渲染现代观念就是现在的趋势。而中国风也不能太过自由,还是要回到原本中国的传统文化。两者的碰撞会迸出怎么的火花,就需要我们慢慢探索了。
不得不说,现在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那么传统文化是如何吸引年轻人的。
当一个年轻人开始看起了国漫,,你会认为他只是偶尔想换个口味。 当三五个年轻人开始痴迷新中式穿搭或古风装扮,你也许会耸耸肩说:“时尚总是轮回且反复的”;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手中的单品出现中式元素,甚至有年轻的创作者开始以传统文化作为他们的艺术、音乐作品的内核时, 你才真正意识到:年轻人 “追旧”也追得有模有样,这一点便体现在他们对于国风的喜爱中。
在年轻人的 眼中,那些有着独特纹理的国风元素不再刻板老土,而是称得上无可匹敌。舞蹈作品中添加的国风元素都让年轻人对这种视觉冲击上了瘾;影视作品中轻柔曼妙之余亦有决断泯然的气势,更是让年轻人有种在夏日“咕咚”喝下一杯冰镇可乐般的畅意感觉。
国风是新世代唾手可得的幸福之源,他们认为如今的国风堪称“Z世代的美学先锋”。在传统文化的加持下,所有现代创作,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艺术演出,抑或是设计周边,都无一不展示着充满质感的东方美学。
国风在年轻人眼中是新一代的潮流风向标,是创意的代名词,是这个娱乐至死年代下的完美艺术品。在Z世代手中,国风早已超脱传统的概念,被玩出了无数新花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