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社会情感有哪三种

高级社会情感有哪三种,第1张

是由人的社会性需要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行为准则,是否满足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状态。道德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正义感、是非感、同情感、友谊感等等。

理智感:指在智力活动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惊奇感、坚信感和怀疑感等等。

美感:指人对美的事物的体验,是人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肯定、愉悦、爱慕的情感状态。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道德感。3岁前的儿童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大班幼儿对好与坏、好人和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

  (2)美感。研究表明,新生儿已经倾向于注视端正的人脸,而不喜欢五官零乱颠倒的人脸。幼儿初期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产生美感。他们自发地喜欢相貌漂亮的小朋友,而不喜欢形状丑恶的任何事物。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从而促进了美感的发展。

  (3)理智感。对一般儿童来讲,在5岁左右时,理智感已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动脑筋”活动。

这次心理课,李老师讲的是婚姻问题的感情问题。我们是从心理咨询这个角度看问题的,不是从伦理角度谈,也不是从法律角度谈。法律大于伦理,伦理大于心理,能用法律解决的问题首先用法律,法律解决不了的用伦理,不能用伦理解决的用心理。心理涉及到伦理,也涉及到法律。婚姻是个法律现象,是个社会现象,是伦理现象,这都不归心理帮助的范围,心理解决的是婚姻问题中的感情问题,是那种不占用时空的,存在着,又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如胆量,爱情……

心理学视野下的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其中,激情是是爱情的情感成分,指情绪上的着迷,主要包括深厚的情感和性欲;亲密是爱情的动机成分,指心理上喜欢的感觉,主要包括联结感、紧密感和喜爱;承诺是爱情的认知成分,指心里或口头的预期。

缺乏激情和承诺是喜欢,如友谊关系;

缺乏亲密和承诺是迷恋,如初恋;

缺乏亲密和激情是空爱,如激情燃尽的爱情关系中,仅仅是在一起过日子婚姻或包办婚姻的初始阶段。

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完美爱情。

爱情是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

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动物都有情绪,但只有人有情感。

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

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可以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判断。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依恋,利他,亲密。

面对因恋爱问题而来的求助者,首先他来求助,就已经内心起了冲突,女人大多是不知道怎么开始来咨询,男人是不知道怎么结束来咨询。我们要先帮求助者把神圣感降下来,再把关系单一化。无论是爱而不得,还是想摆脱,在心理层面上,爱情是一个人的事,是你的自恋被投射出来的结果,关系越单一越好处理。

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相似的情况:正确的主张必须说服错误的主张。母亲病了,不肯去医院就医,要靠说服;女儿正陷入一个危险的情网中,热恋中的对象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要她摆脱情网,也要靠说服;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受骗后准备寻短见,启发他不要轻生,还是要靠说服。可见,说服存在于任何有人群的地方。说服的存在,说明社会的进步,因为荒蛮时代只能靠棍棒和鞭子去制服别人。 说服固然要以正确的思想作为前提,但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心理服务者,要学会使用苏格拉底辩论术,用求助者的观点推出他观点的不合理,按照他的逻辑推出他的谬误,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苏格拉底辩论术,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劝诱法”,也被称为“自杀式辩论术”。其原则是:与人论辩时,开始不要讨论分析的观点,而着重强调彼此共同的观点,取得完全一致后,自然地转向自己的主张。

爱情不是婚姻,爱情也不是一句我爱你,爱情是个心理现象,是种高级的情感,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拥有过真正的爱情,婚姻也不一定有爱情,爱情只有人有,只有人才有情感。情感问题和亲子关系都是心理咨询中占比最大的问题,要处理好它,我们首先要自己读懂它。

                                                        202068

解释

1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

2不考虑躯体变化的一种情绪的有意识的主观状态;对情感的自觉意识或情绪

基本概念

  以某一或某类事物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有组织的情感倾向,如求知欲、爱国心等。在心理学中曾有人把情操分为求知、审美、道德、信仰四种;在现代心理学中常把人的复杂情感称为高级情感,并分为理知感、道德感、美感等三种。作为一般语调时,情操指情感和操守的结合。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虽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体现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操。

  情操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中介以某种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为中心的高级情感。它是由情绪、情感和思想观念等复杂心理成分综合形成的。

  陶冶良好的情操,有利于建立健康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心理素质。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认为情操是持久的心理成分,是几种情绪以某一事物为对象结合成的一个体系,是情绪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冯特称之为高级感情。

  中国有的心理学家曾把情操划分为宗教的、道德的、知识的、审美的四种。

  现代心理学中,人们习惯于把复杂的情绪称为高级情感(即情操),并把它分为道德的、审美的、理智的三种。道德感是用道德准则去感知、比较、评价人的行为举止时的复杂的情感体验。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美的特征的体验。理智感是人对追求真理,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上述各种情操因它与人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个性密切相关,所以比一般的情感有更高的稳定性、概括性、复杂性和倾向性。情操也是情感和操守的结合。所谓操守即指人的坚定的行为方式和品行。高尚的情操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调整人的行为、指导人的行动有着重要的意义。高尚的情操是在环境、教育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能令人愉快的客观环境和环境的变化。

(1)道德感:小班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中班比较明显掌握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感,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而且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大班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2)美感逐渐发展,能体验到美,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

(3)理智感逐渐发展起来,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

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情感的动物。人类的认知,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驱动。在人际互动和群体中,情感是隐藏在对他人的社会承诺背后的力量。不仅如此,情感也是决定社会结构形成的力量,但同时,情感有时也是摧毁社会结构和变革社会文化的集体活动的动力来源。[1]

因为情感在人类事件中拥有如此核心的位置,我们应该可以发展出一套通行的理论,用以解释为什么在个体中和群体中会产生特定的情感,并且特别关注在社会关系以及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文化模式中情感导致的后果。作为通行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情感力量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情感使得人们与他人建立友谊,对社会结构做出承诺,或者参与导致集体恐惧的恐怖行为。因此,在建构理论时应找到一组可以理论他的共同基点,并由此来解释情感在人类事务中的所有维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23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