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老者身着布衣,持杖侧身而立,姿态笃定,神情超然。其头部画法较为写实,具有肖像画的特征,浓密的长髯,细细的发辫,矍烁的双目,真实传神地描绘出金农本人奇倔傲世的性格特征。
图中人物的体貌不求形似,极尽夸张,具有漫画意味,这是一种文人画家逸笔的肖像画。画家以焦墨渴笔勾勒人物形象,线条生拙简朴,脱胎于南宋马和之“兰叶描”,与题款及诗文的“漆书”共同体现出生涩拙朴、奇绝脱俗的风格。
说到世界名画,大家是不是都会觉得好“高大上”呀,说到狗狗,心中又会涌起许多亲切、呆萌、温馨的情愫。那么,把世界名画和狗狗结合在一起?又是什么奇妙的效果呢?
其实,狗作为人类最忠实、最长久的动物伙伴,已经和人类共同生活了3万多年,很早就在艺术作品中出现,并绵延至今,只是人们没注意罢了。
作家,艺术评论家周文翰先生可谓是个有心人,因为童年家里养狗,喜欢狗狗,所以成年后在世界各地旅行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细心捕捉并记录下了有关狗的画作,写出《这幅画里原来有狗》这本书。 他从卢浮宫、大都会、故宫等明星博物馆精选了200幅世界名画,从艺术史角度回顾人类和狗漫长而友好的互动关系。画中有各种千姿百态的狗狗形象,揭开了狗与人类的许多奥秘,并唤起我们无尽的情感、记忆和想象。
下面,让我们沿着这些名画中的印记,穿越历史,了解汪星人8000年的奇特艺术史以及我们人类与狗狗的亲密情感史吧。
一、狗的起源:从狼到狗
狗,又名家犬,和人类的关系,比马、猪、猫等所有家畜都要亲密而长久。早在古人靠采集果实、狩猎动物维持生存的时代,狗就随着先民四处迁徙,伴随着人类壮大繁荣。现在全世界有400多种家犬,数量多达9亿只。
科学家们发现,所有狗的共同祖先都是欧亚灰狼。 考古学家通过挖掘古人类生活遗址中的狗类骨骸,分子生物学家通过研究这些骨骸和和现代家犬的基因证据,推断出大约33万年前,东亚南部的人最早将当地的欧亚灰狼驯化成了家犬。
被驯化以后,它们成为人类狩猎的好助手,帮助人们不仅灭绝了欧亚灰狼,还四处狩猎灰狼,红狼等各种狼。17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法国狩猎画家亚历山大·弗郎索瓦·德波特斯就在《猎狼》中描绘过这个场景:一群猎犬围攻着一只垂死挣扎的狼,画面生动,震撼力强,完美再现了欧亚灰狼被驯化后的一段历史。这幅布面油画创作于1725年,目前保存于法国雷恩美术馆。德波特斯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画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委托他创作了一系列大型狩猎画。
但这并不是狗最早进入艺术品的时间。2017年, 德国考古学家在沙特阿拉伯西北部的沙漠中,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猎犬岩画。 其中描绘了人类用皮绳牵着尖耳朵、短鼻子和尾巴向上卷的猎犬与羚羊、山羊、鹿、狮子对峙的场景。在伊朗出土的陶器残片也发现有7000多年前关于狗的绘图。
从此,狗的形象正式进入人类艺术史,世界各地的工匠,艺术家们从实用器物到装饰图案,到各种雕塑、壁画、水墨画、油画、漫画、**作品,狗都陪伴着人类一起出现,它们和人一起度过生活中或喜或悲的场景,走过漫漫岁月。
二、从为人所用到与人相伴
最初,人类最注重狗的实际功用,比如狩猎、看护、放牧。近代人类开发了犬类更多的工作用途,在战场上使用战犬、警察用来追踪罪犯和缉毒的警犬,参加危急险情中救援工作的搜救犬,辅助盲人生活的导盲犬。在娱乐中,狗还可以参与马戏,斗狗等节目表演。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贵族经常在野外森林中狩猎,这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向其他贵族和民众展示勇气,力量的仪式行为。这在15世纪中后期的画家保罗·乌切洛的油画《林中狩猎》中可以一窥当时的盛景。类似题材的作品还有1775年,西班牙画家戈雅创作的布面油画《狩猎鹌鹑》和《拴起来的狗》,这在当时,是贵族们最喜欢的题材。
在寒冷的北极地区,牛马等动物无法存活,人们用狗拉雪橇运送人和货物。考古学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若霍夫岛,发现9000年前部落使用狗拉雪橇的遗迹。
其实狗自从进入艺术作品中开始,就和人类开始了千丝万缕的感情牵袢。几乎在沙特阿拉伯岩画出现的同时,西伯利亚人狗合葬的墓中,主人和自己的两只爱犬安眠于此,狗的旁边,放着项圈和汤勺,表达了主人8000年前的绵绵爱意。
如果说之前狗的价值主要是实用,画面上狗的形象表情,动作相对简单,那么从15世纪充满隐喻符号的挂毯《少女与独角兽》开始,狗成为“坚贞纯洁,忠诚的象征”。此后的狗经常出现于婚姻和爱情仪式场景的绘画中。
19世纪时居住在城镇中的西方中上阶层普遍饲养宠物狗,并把它们当做家庭成员对待,狗至此获得了人类家庭中重要的一席之位。当时流行的孩子们和狗、女人和狗的肖像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人类对狗的感情改变了社会舆论和法律。 1824年,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上到女王下到普通人都需要维护动物权益;18345年,英国有了世界上第一部保护动物的法律。此后,其他欧美国家也通过了类似的法律,人类开始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自己的狗。
三、狗在人类发展史中所代表的文化和情感
在人类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中,狗的文化寓意有着巨大差别。在农耕社会,狗常常和负面道德形象有关,民间有许多此类成语:狼心狗肺、人模狗样、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等都是表现不忠,奸诈等恶劣品质。相比之下,狗在游牧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更高。在中东、波斯、印度、北欧等地的神话中,狗是守卫地狱之门的神灵和魔怪。
古代狗文化和近代狗文化之间的革命性转变发生在17—19世纪,欧洲都市中产阶级的崛起刺激了宠物犬饲养发展,养狗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会文化。 1859年纽斯卡尔出现世界上第一场狗展,1873年出现第一个大型犬只俱乐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犬只护理成为一大产业,关于狗的文化产品大肆流行,书籍杂志、报刊、知识、故事等让狗的形象更加积极友好,忠诚友善。
随之而来的是在艺术作品中,狗对人类的感情表达更加丰富多彩,细腻传神,善意、期待、渴望、喜悦、忧伤、甚至是嫉妒,都能在狗的身姿和眼神中得以体现。 在1861年伦敦女画家艾米莉·亨特和哥哥威廉·霍尔曼·亨特合作绘制的水彩画《嫉妒的杰西》中,“杰西”安静的卧在草地上,下巴压着一根孔雀羽毛,眼神充满嫉妒,让人联想到许多画面之外的情感和故事。
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狗在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弱化,与人类感情的互动却愈加紧密,给人带来无尽的安慰与欢乐。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两亿只宠物狗存在,我们中国大约有3000万个家庭养狗,与狗相关的产业遍布世界各地,与狗相关的影像与故事渗透到各种文艺作品中,人与狗之间的情感互动变得愈加深刻频繁。
这本书从狗的诞生到成长,从狩猎到陪伴,让我们认识到人和狗的关联,也是人类文明演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伟大的艺术画作不仅见证了逝去的历史,更让我们回溯了人类自身在文明发展中的角色,并启发我们通过与狗狗的感情,更好理解我们人类自己的感情。我们要学会在未来,如何与动物伙伴以及自身和睦相处,如何有质量有温度度过一生。
张雁鸣
张雁鸣(ZhangYanMing),中国知名人像摄影师,人像摄影十杰。清华大学摄影系客座讲师、北京名师名苑艺术总监、智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2001年荣获中国第十届全国人像艺术展览金奖,2002年获中国首届人体大赛银奖,2009年获中国人像十杰称号,2017年获湖北省第27届摄影艺术展金奖
中文名:张雁鸣
外文名:YanMingZhang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
出生日期:1960-9-22
职业:摄影师
主要成就:全国第十届全国艺术展览金奖、中国人像十杰
代表作品:《人之初》《亚当与夏娃》《唇》《生灵》《空城》
人物经历
张雁鸣((ZhangYanMing)中国知名人像摄影师、灵性肖像摄影师、清华大学摄影系客座讲师。
1988年买了一台红梅折叠式120照相机,从此开启了摄影之路。
1992年从家乡湖北南下广州再到98年进入北京,之后凭借《人之初》系列作品斩获第十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在北京摄影圈一鸣惊人。2001年其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进行展出。
2002年特聘为清华大学摄影系客座讲师。
曾为《时装之苑》、《摄影之友》、《人像摄影》、《大众摄影》等杂志合作进行拍摄。
2015年开始以专注人物情感式肖像拍摄为主。以极简和写实的方式将人物的性格、神韵以及灵魂深处的东西展现的淋淋尽致。
做到淡泊名利坚持艺术之路
他生性自由、不拘束缚,喜欢辽阔的天空,放眼无际的美丽大草原,似乎这也形成了他豁达乐观的性格。
他只是一个以摄影为生活内容的人,只要活得快乐就好。所以这么多年来,才会一直在各个地方漂泊,锲而不舍地寻找自己的创作源泉。
从最初的玩弄光线、线条起,到后来慢慢寻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的理解;从应杂志社之邀拍摄的商业到自己静心艺术创作之间的轮回中,在这种用思想运用控制,用镜头去表现的劳动,他沉醉不知归路。
关注留守儿童支持公益事业
2014年10月开始以关注留守儿童及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状况为主的专题性摄影。
以“圆梦大山,点燃希望”为主题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一项公益事业
作品共赏
他第一次获全国摄影艺术大赛金奖的作品《人之初》和那组《夏娃和亚当》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人体拍摄,表现形式及手法却不一样。前者属于较为内敛的;而后者,一刚一柔,一阴一阳,通身红光,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它要突出的自然是人类自懂事起,就明白的一种本能而已,这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而应是“生之绚烂”。
另一组《飘遗》,飘是飘来,亦是飘去、丢失;遗就是遗产。组合起来,意为失去的遗产。场景是历史味浓厚的圆明园,再用光影制造出怀旧的环境,模特以一副凝重的姿态站在廊沿上,留下的是一串串的思考。
《坝上》其中一张,苍穹阴暗,云层翻涌,大树轰然倒下,人牢牢地坐在树根上,发出长长的仰天呐喊,面对一夜间失去的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企图唤起人类的良知,带给人视觉上强烈的震撼。
获奖记录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因为每个人对画像的看法和动机都可能不同。然而,我们可以从一些常见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画像可以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如果一个男人为他的女性朋友画像,这可能表明他对她有一定的情感上的关注或者联系。这种关注可能源自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或者是更深层次的感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男人一定喜欢他的女性朋友,或者他的女性朋友一定对他有同样的感情。
其次,画像也可能只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行为。有些男人可能只是出于对绘画的热爱和兴趣而为他们的朋友画像。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之间没有浪漫的关系,这也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
最后,我们也不能排除这个男人只是想通过画像来吸引他女性朋友的注意或者接近她。虽然这种情况可能不太常见,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一个男人为他的女性朋友画像来判断他是否喜欢她。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包括他们的关系、他的动机以及他对她的态度等等。
手机拍人像技巧:避开太阳;自然光是最佳的光线;捕捉光线;与人物保持视平线位置;运用手机摄影的法则等等。
人像是对一个人整体的一种平面或立体描述大部分采用光影结合成相,比如面部的脸、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等等。
有时也是对人肢体全身样子的描述,指人的一个大概轮廓。
人像也可以分为低调人像和高调照片。人像也是一个人在某一个时间,背景所留下的痕迹。具体分为虚拟空间人像和实时空间人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