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写景诗

王维的写景诗,第1张

王维的写景诗:

《山居秋暝》

唐 ·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使至塞上》

唐 ·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鹿柴》

唐 ·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中》

唐 ·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杂诗三首·其二》

唐 ·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送别》

唐 ·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唐 ·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

《过香积寺》

唐 ·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归嵩山作》

唐 ·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酌酒与裴迪》

唐 · 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田园乐七首·其四》

唐 · 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桃源行》

唐 ·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白石滩》

唐 · 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春中田园作》

唐 ·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唐 ·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临湖亭》

唐 · 王维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戏题盘石》

唐 · 王维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阙题二首》

唐 ·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

《登河北城楼作》

唐 · 王维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

1有哪些形容酒杯的诗句

形容酒杯的诗句

1《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2《鹧鸪天·楚女腰肢越女腮》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楚女腰肢越女腮,

粉圆双蕊髻中开。

朱弦曲怨愁春尽,

渌酒杯寒记夜来。

新掷果,旧分钗,

冶游音信隔章台。

花间锦字空频寄,

月底金鞍竟未回。

3《玉楼春》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阴阴树色笼晴昼。清淡园林春过后。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绿罗风卷皱。

佳人向晚新妆就。圆腻歌喉珠欲溜。当筵莫放酒杯迟,乐事良辰难入手。

4《鹧鸪天·去岁君家把酒杯》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去岁君家把酒杯。雪中曾见牡丹开。而今纨扇薰风里,又见疏枝月下梅。欢几许,醉方回。明朝归路有人摧。低声待向他家道,带得歌声满耳来。

5《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

2赞美酒杯的诗句

赞美“酒杯”的诗句有: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蒲松龄《地震》

3、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4、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5、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6、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7、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8、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顾夐《渔歌子·晓风清》

9、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

10、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王维《戏题盘石》

11、词韵窄,酒杯长。——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12、此恨谁堪共说,清愁付、绿酒杯中。——晏几道《满庭芳·南苑吹花》

13、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薛昭蕴《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14、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秦观《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

15、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张翥《摸鱼儿·送春》

3要15句古诗文中关于酒杯的描写

觥(gong):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射者中,羿者胜,~~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觥,是一种平底、有把、口上刻有牛凹图形的大口酒器。旧注说:“觥大七升,以凹角为之。”但并不一定是角制的,考古家发现有铜凹,容量确比通常酒杯为大,所以后人常泛称大酒杯曰觥。

尊:李白诗《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古人说“决胜于樽(尊)俎之间”,就是与谈判对方在饮酒食肉的酒宴上取胜。俎是盛肉器。由于它使用普遍,后人简直将“尊”作为酒杯的代称。它一般为侈口,高颈,鼓腹或筒腹,圈足。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鼎。

觞(shang):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衔觞赋诗。”最初,通称为“爵”,后常称为“觞” ,是一种三脚、大腹、有把、饰有禾纹的酒器,或饰有鸟雀图形的敞口酒器。

酌(zhuo):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壶:古代一种盛粮食或酒浆的器皿。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衔觞赋诗中觞(shang)也叫爵,也就是电视《三国演义》里面经常看到的那种三脚的杯子

4关于杯子的诗句有哪些

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概括他的诗清新、坦然、正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样。 照、 流给人以动态美;明月静物 清泉灵动。将自然美与心境完美融合,写出了山壑之中,松林沐浴在月光下闪烁迷离之景,尽显月华的恬静、光洁。著有杂诗 少年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红豆 送别 归嵩山作 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 使至塞上 竹里馆 山居秋暝 送别 出塞作 鸟鸣涧 观猎 过香积寺 积雨辋川庄作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桃源行 汉江临眺 长生草 山中 哭孟浩然 青溪 老将行 洛阳女儿行 木兰柴 孟城坳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漆园 送梓州李使君 栾家濑 文杏馆 西施咏 菩提寺私成口号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渭城曲 终南别业 欹湖 偶然作六首 渭川田家 酬张少府 息夫人 渭川田家 新晴野望 红牡丹 归辋川作 春中田园作 秋夜曲 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江东)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冬夜书怀 桃源行 陇头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扶南曲歌词五首 辛夷坞 终南山 新秦郡松树歌 燕支行 洛阳女儿行 ( 册4 卷125 页1258a)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伊州歌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 送李睢阳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时在常乐东园,走笔成) 酬郭给事 鱼山神女祠歌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给事首春 献始兴公 同庐拾遗过韦(一作章。非)给事东山别业二 丁宇田家有赠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瓜园诗(并序)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书事 扶南曲歌词五首 登楼歌 榆林郡歌 哭殷遥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人 蓝田山石门精舍 观别者 赠郭给事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赠李颀 送康太守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送崔五太守 双黄鹄歌送别 送神 雪中忆李楫 寄河上段十六 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听百舌鸟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 燕支行(时年二十一) 宋进马哀词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寄荆州张丞相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一作王劭诗,非) 送严秀才还蜀 纳凉 济上四贤咏(三首。济州官舍作) 饭覆釜山僧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夷门歌 寓言二首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从军行 早春行 早朝 渭城曲 送权二 休假还旧业便使 同崔傅答贤弟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 谒璿上人(并序) 过李楫宅 韦侍郎山居 赠祖三咏 奉寄韦太守陟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送从弟蕃游淮南 送高适(一作道非)弟耽归临淮作 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 别綦毋潜 老将行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次荆州时作) 赠刘蓝田(一作卢象诗) 黄雀痴 寒食城东即事 横吹曲辞·陇头吟 送祢郎中 送李太守赴上洛 济州过赵叟家宴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辋川集·宫槐陌 相和歌辞·祠渔山神女歌·送神 相和歌辞·班婕妤三首 送殷四葬(一作哭殷遥)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山茱萸 送韦评事 杂诗三首 左掖梨花(一作海棠。与丘为、皇甫冉同作) 不遇咏 青雀歌 答张五弟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酬黎居士淅川作(昙壁上人院走笔成) 酬诸公见过(时官未出,在辋川庄)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献始兴公(时拜右拾遗) 寄崇梵僧(崇梵寺近东阿覆釜村)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冬日游览 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坐上作) 蓝田山石门精舍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郑果州相过 韦给事山居 资圣寺送甘二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赠房卢氏琯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 过太乙观贾生房 李陵咏 羽林骑闺人 叹白发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 陇西行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李(一作石)处士山居 苦热行 宿郑州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华岳 渭川田家 与卢象集朱家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与裴迪同作)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凉州郊外游望(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春日上方即事 喜祖三至留宿 秋夜独坐(一作冬夜书怀)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酬贺四赠葛巾之作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 青雀歌(与卢象、崔兴宗、裴迪、弟缙同赋) 送孙二 送李判官赴东江 送刘司直赴安西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 齐州送祖三(一作河上送赵仙舟,又作淇上别 济上四贤咏·郑霍二山人(一作寄崔郑二山人 赠祖三咏(济州官舍作) 赠裴迪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崔兴宗写真咏 阙题二首 灵云池送从弟 齐州送祖二(一作送别) 赠裴旻将军 寒食汜上作(一作途中口号) 戏题辋川别业 戏题盘石 凉州赛神(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戏嘲史寰 叹白发 疑梦 句 相和歌辞·祠渔山神女歌·迎神 辋川集·南垞 辋川集·白石滩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时为右补阙)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时为右补阙)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 留别丘为 愚公谷三首(青龙寺与黎昕戏题) 杂诗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 晓行巴峡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 田家 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时年十九) 赋得秋日悬清光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 留别钱起 上张令公 敕赐百官樱桃(时为文部郎) 哭祖六自虚(时年十八) 游悟真寺(一作王缙诗) 哭褚司马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酌酒与裴迪 辋川别业 早秋山中作 辋川集·北垞 辋川集·椒园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鸬鹚堰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萍池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山中寄诸弟妹 闻裴秀才迪吟诗因戏赠 赠韦穆十八 临高台送黎拾遗 别辋川别业 辋川集·柳浪 辋川集·金屑泉 辋川集·临湖亭 辋川集·华子冈 辋川集·斤竹岭 辋川集·木兰柴 辋川集·茱萸沜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 少年行四首 问寇校书双溪 寄崇梵僧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迎神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济上四贤咏·成文学 别弟妹二首(一作卢象诗) 夷门歌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走笔成)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西去亦对维门) 丁寓田家有赠 谒璿上人 瓜园诗 送封太守 送李员外贤郎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送孟六归襄阳(一作张子容诗)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 送杨长史赴果州 黄雀痴(杂言走笔)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送张判官赴河西 送岐州源长史归(同在崔常侍幕中,时常侍已 送张道士归山 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 待储光羲不至 听宫莺 淇上田园即事 泛前陂 登河北城楼作 千塔主人 晚春归思 戏题示萧氏甥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过福禅师兰若 登裴秀才迪小台 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 山居即事 青溪 送张五归山 齐州送祖三 送陆员外 赠刘蓝田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 赠裴十迪 早入荥阳界 渡河到清河作 赠吴官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 燕子龛禅师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奉送六舅归陆浑 送缙云苗太守 辋川闲居 春园即事 过崔驸马山池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 登辨觉寺 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二首 送孙秀才(《纪事》作王缙诗)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送钱少府还蓝田 送丘为往唐州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一作钱起诗) 送崔九兴宗游蜀 送崔兴宗 送平澹然判官 送邢桂州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一作被出济州) 送张五諲归宣城 送友人南归 送贺遂员外外甥 送方城韦明府 纳凉 李陵咏(时年十九)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 送从弟蕃游淮南 送李睢阳(一本以前九句自为一首)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双黄鹄歌送别(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离骚题作山中人) 白鼋涡(杂言走笔) 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 早朝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 燕子龛禅师 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侠少类,作卢象《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送方尊师归嵩山 送杨少府贬郴州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 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 赠焦道士 赠东岳焦炼师 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酬慕容十一 过始皇墓(时年十五,一作二十一) 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杂诗 投道一师兰若宿 游化感寺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送熊九赴任安阳 山中示弟 名篇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蓝田山石门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晴川淡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乃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践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女,效颦安可希? 李陵咏 时年十九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射。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磋砣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山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吴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桃源行 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五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 一作净),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 一作忽) 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 一作乡) 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更闻)成仙遂(去)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 一作岑) 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 一作度) 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何处寻。 洛阳女儿行 时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催唱晓,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哀安舍,口然尚闭关。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往回驾,山家谁候门?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登裴秀才迪小台作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归嵩山作 晴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浦问樵夫。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春园即事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观猎 风动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啼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失雁处,千里暮云平。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风日好,留醉与山公。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李太守赴上洛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 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口。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文杏馆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人路,樵人不可知。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木兰柴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茱萸泮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倘留客,置此茱萸杯。 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柳浪 分行皆绮树,倒影入清漪。 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金屑泉 日饮金屑泉,少当千余岁。 翠凤翔文螭,羽节朝玉帝。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漆园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椒园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 椒浆尊瑶席,欲下云中君。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鸟鸣涧 人间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莲花坞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 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田园乐七首(选二)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少年行四首 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子。 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注: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䴔䴖寐。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菸草迷。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唐代·温庭筠《春洲曲》 春洲曲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䴔䴖寐。

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菸草迷。

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春天写景 注释 ⑴蛾翠:中国古代妇女画眉常用黛色(青黑色),似山色,所以也常把眉比作山。这里反用此意,把山色比作眉色。

⑵绿湿:指绿色植物被水气浸润后鲜嫩的样子。红鲜:泛指鲜艳的花朵,未必专指红色之花。

⑶苏小:即苏小小,南北朝时人,钱塘名妓,今杭州市西湖边有苏小小墓。慵多:即慵懒,“多”表示程度,似“很”、“非常”之意。兰渚:兰花盛开的水边。闲:因为苏小小慵多懒出游,而水鸟亦静静安睡(下句意),所以兰渚显得格外闲而静。

⑷融融:即暖融融。浦日:照在洲浦上的日光。䴔䴖(jiāojīng):池鹭。

⑸紫骝(liú)骝本为黑鬃黑尾的红色马,此处用紫骝泛指骏马。蹀躞(diéxiè):马缓行貌。金衔:泛指金、铜制的华美的马嚼子。

⑹菸草迷:茫茫如烟的碧草使人迷。

⑺平桥:没有弧度的桥。 鉴赏 此诗是一幅江南韶光美景的轻描。无论是苏小小的“慵多”、䴔䴖的“寐”,还是紫骝的“蹀躞”,无不体现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而这不恰恰又是众多古今“贪闲”人士所毕生神驰向往的么?其实,诗意的生活或许并非如何难得,不过只是有心人才能发现而已。飞卿(温庭筠)虽亦是落魄之人,但他的诗文中这类细心发现生活之美的作品却很多,与那些终日忧国忧家的诗人相比,或许飞卿的作品多少显得有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家子气,但这又有何不对呢?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唐代·王维《戏题盘石》

戏题盘石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春天写景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菸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版本一)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菸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版本二)——宋代·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代 :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菸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版本一)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展开阅读全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菸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版本一)

宋词三百首 , 婉约 , 春天 , 写景 , 爱情相思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贾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宋代·范成大《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

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贾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春天 , 写景 , 抒情愁绪

王维(公元701—公元761),字摩诘,祖籍山西太原祁县。中国文学史上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他潜心佛禅,被誉为“诗佛”,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三足鼎立于盛唐。

大文豪苏东坡这样称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一生,未弃仕宦而又倾心山水,从满怀抱负到渐趋淡泊名利,用自己的不凡的才华和对生命的追求,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熨烫和慰藉着世人的心灵。

一、早年

王维少有才名,二十一岁考中了进士,入仕之后,王维被任命为“太乐丞”,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职位,品级不高,是个为皇室宫廷宴乐培养乐队伶人的职务。因此,王维可以经常和达官贵人接触,这个时候的王维可谓是春风得意。可惜好景不长,他因犯坐累(因伶人舞黄狮子受到牵连)被贬至济州。

当初,唐玄宗得到皇帝的位子并非是名正言顺,他对他众多的兄弟还是有些戒心的,因此才有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的一番动作:将几位王爷调到外面去做官。王维犯坐累是表面原因,实则是王维未做官前就与岐王、宁王、薛王相交甚厚,但做官之后就得避讳了,因此,他是遭到了猜忌才被贬的,正所谓是“伴君如伴虎”吧。

这是王维第一次被贬,去往济州途中,苦闷孤独的他写了《宿郑州》,表达了寂寞孤旅,亲朋皆无的离别之情。其中前四句: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童仆。

此后的王维,在济州呆了四年,回到洛阳的淇上任职一年左右便辞职不干,回到长安研究佛教去了。他想在佛法中寻求解脱之法,以消除心中的苦闷和官场失意的落寞。

王维曾写下一首直接阐述禅理的诗《戏题盘石》: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对于佛教启蒙的是源于儿时他母亲的潜移默化。王维的母亲崔氏一生信佛,取《维摩诘经》“维摩诘”的趋避灾难之意,为王维取字为“摩诘”,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之中无灾无难。

在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孟浩然,与他结为知己,两位山水田园诗人性格相投,惺惺相惜。孟浩然落第回乡时,他写了首诗劝孟浩然归隐,可是他自己对出仕却并未死心。

王维在家中一边等待再次出仕的机会,一边过着半退隐的生活,他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内心希望能够退隐山林,另一方面又盼望着能够再为国家出力。他喜欢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因此在《桃花源记》的基础上作了一首《桃源行》,以此慰籍心灵。

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被任为中书令,就是首席宰相。王维认为自己再次出仕的时机到了。他怀揣着一首《上张公令》去拜见张九龄,张九龄对他的才华非常推崇,在他的帮助下王维次年便担任右拾遗,这是一个谏官,王维还是非常高兴得到这个职位的,工作也非常努力。然而朝廷的朋党之争非常激烈,作为首席宰相的张九龄出身寒门,但却才华横溢,一心为报效社稷,利济苍生而努力。而他却有个极为难对付的对手——李林甫。在李林甫入相之前,唐玄宗曾询问张九龄对李林甫入相的看法,他的回答是:“宰相关系到国家安危,陛下用李林甫为相,臣担心将来会成为宗庙社稷之忧。”

可是玄宗任命李林甫为相主意已定,并没有因张九龄的话而改变心意。李林甫成为了宰相,并且张九龄说的话他也知道了。李林甫被人称为“口蜜腹剑”的权相,这个称号不是白得的,最主显著的特征就是沉得住气,又记仇,他善于潜伏,也善于寻找机会打压对手。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李林甫终于找到机会,使用计谋一举将张九龄拉下首席宰相的宝座。而后,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李林甫坐上了首席宰相的位置。而这一次的朋党之争,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历史拐点。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上(李隆基)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林甫。”

在人人自危的时候,王维写了“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这样的诗句来思念张九龄,也得罪了李林甫一派,不久,他就被贬到边塞去了。

王维的性格中有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一面,写诗思念张九龄这个举动充分就说明了这一点。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使他无法适应黑暗的官场,与那些尔虞我诈的人为舞,以致于从入仕以来一直官场不得意。

二、被贬

王维虽然对于被发配到边塞感到苦闷,但是在西行的路上,他看到了大漠的雄奇瑰丽的景象,这一刻他深受感触,抛下了郁郁不得志的心态,激发了他内心的斗志,此时他希望去到边塞能做些实事,能建功立业。

他有诗云: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从边塞回来,王维的官职有两次小小的升迁,四十岁这年冬天,“知南选”。

“知南选”是一个考察、监督官员的职务。按唐代官制,岭南地区的官员升迁不由吏部直接负责,而由朝廷派官员前往实地考察任用。

王维任命为南选的刺史,他很高兴得到这个职位,不但可以远离朝廷是非,还能四处游历一番。他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在南下的路途中,经过襄阳,他高高兴兴地去拜访孟浩然,却得知好友已经去世的消息,令他大为神伤。

他心情沉重地写下《哭孟浩然》表达自己对好友的怀念: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洲。

从南方归来的王维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对官场开始失望,他在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买下了产业,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唐玄宗封杨玉环为贵妃,从此“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一门开始飞黄腾达,父兄叔伯兄弟身居要职,三个姐姐进宫服侍玄宗并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传杨家几位主人喜欢修建豪宅,每建一宅往往耗费千万,又喜欢攀比,如别家宅子比自家的更豪华,就把新宅推倒重建。各级官员为了讨好杨家人,对杨家交待的事情无不尽心尽力,所有花费极为庞大。

此时的大唐王朝朝廷内外开始腐败、腐朽,上层社会的贵族仕子只顾吃喝享乐,生活奢糜。对上讨好上司,对下无人肯做实事,只顾搜刮压榨百姓钱财,不管百姓死活,民间百姓的税赋日益沉重,民不聊生。

此时的王维不管外面的风风雨雨,偏安一隅,半官半隐中在山水田园间畅游。

《山居秋暝》便是在隐居时所写,这首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然而,惬意自在的生活很快被打破。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反。第二年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带着爱妃、儿孙逃往四川,王维被叛军所俘并带到洛阳。期间想逃出去,“服药取痢”,未能成功。王维官职不高,名声却大,被称为“天下文宗”,安禄山需要他用来装门面,并不杀他,却逼迫王维接受伪职。

期间,王维写了一首《凝碧池》向大唐皇帝示明了心迹: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也因此诗,在后来两京收复后清算人员时,王维才逃过一劫。

王维似乎与生俱来就一种顺随所遇的柔韧精神,以豁达之心抵御失意,以愉悦之心抵御困苦,以平常之心看待万物,内心富足又非不食人间烟火。

三、晚年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王维迁尚书右丞。第二年为使弟弟王缙回长安,上表曰愿回乡归田换得弟弟还京。王维于公元761年卒,终年60岁。

纵观王维的一生,无论是面对苦难还是春风得意,少有言语过激、出言不逊、自暴自弃的情况,一直都是文质彬彬、从容淡定、温婉笃厚的文雅之士。

他注重孝道,在失去祖辈恩荫情况下,承担起照顾弟妹、孝敬母亲的责任;他重情重义,他的送别诗多达七十余首,多是私交好友;他知恩知报,他在张九龄被贬时的反抗;他不畏强权,被安禄山所俘还敢作诗表达愤概;他多才多艺内心富足,诗、书、画无一不精,钻研佛教,精神世界富足;他至情至性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这样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的人,怎能不让人喜爱之、敬佩之?

宋代张戒在《岁寒堂诗话》评价王维:

“摩诘心淡泊,本学佛而善画,出则陪岐薛诸王及贵主游,归则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诗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

极其精当地概括了王维一生,是仕进与退守的兼容。

王维的名字是出世,内心却是入世,在出世与入世间只能选择半官半隐,而他内心对自己倾心山水田园和佛学却无法脱离朝堂的现状了然于心。正好应了他在《终南别业》中写道那句诗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既然无路可走,索性坐在那里看天上云卷云舒吧。

春风飞花低吟高唱,春风啊难道不解人意?如果说你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戏题盘石》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336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